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环境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12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2·四川雅安·模拟)孟加拉国(下图)位于南亚东部,大部分国土位于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上。
当雨季来临时,有些地区的学生不能去学校上课。
一位当地青年就把学校建在船上,就称为“水上学校”。
有专家,随着自然条件变化,“水上学校”在孟加拉国的应用范围会更广。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该国设立“水上学校”利用的主要自然条件是()①全年高温②河网密布③地势低平④地形崎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国雨季时的盛行风及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A.东南信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西南季风地球公转运动C.东北信风地球公转运动D.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专家的“自然条件变化”是指()A.河流改道B.地壳下沉C.气候变干D.全球变暖(2022·浙江金华·模拟)抽水蓄能电站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把多余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即将下水库的水抽送到上水库;在负荷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读“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和“上水库水位周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发电量,保障能源供应B.利用低谷电能,提高经济效益C.减少发电量,降低能源支出D.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5.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营运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低,持续抽水蓄能B.周末电网负荷较低,集中抽水蓄能C.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高,持续放水发电D.周末电网负荷较高,应该放水发电(2022·山东·模拟)协调度反映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
长江经济带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36%,钢铁工业污染物成为区域工业最大的污染源。
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会议上决定,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11)选修地理重难点知识分析1.自然灾害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项目内容开发条件资源价值评价资源的特色(知名度),旅游资源的质量(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等等旅游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同一区域内有特征相似且更有价值的资源,其价值会降低资源的集群状况:如果只是孤立的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则其开发价值不大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评价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优越的位置,方便的交通,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散的开”,则开发价值大;反之,则开发价值小客源市场评价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客源市场旅游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距离越远,客源市场越小,开发价值就会越低客源地:居民收入越高,出游的距离就会越长基础设施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完善、先进,服务质量高,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反之,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评价旅游活动规模应与旅游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区域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3.环境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技术性控制对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等管理性控制对策: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等城市水污染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对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农村水污染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村企业废水及村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关键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地理高考专题突破:高考地理如何考查等潜水位线问题,高考必备地下水重难点总结一、地下水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潜水与承压水。
(一)潜水1. 概念: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3. 特点:①有一个自由水面;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③埋藏较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④易受污染。
4. 排泄方式:①水平排泄:露出为地表水或泉水;②垂直排泄:蒸发。
5. 环境问题:①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造成潜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地带可能引起海水入侵。
(二)承压水1. 概念: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
3. 特点:①承受一定压力;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③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④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4. 排泄方式:水平排泄,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和泉水。
5. 环境问题:污染或过量开采后不易恢复。
二、备考难点1. 潜水的下渗条件有哪些?对于潜水,主要有哪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潜水就是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它的补给主要是直接的地面下渗。
有利于潜水下渗的条件通常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降水,要求降水强度小、时间长;二是地面的坡度,要求地面坡度平缓;三是植被,要求有良好的植被覆盖。
对潜水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漫灌。
它造成潜水水面上升,水分被蒸发但水中的盐分积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盐渍化(次生盐碱化),这一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区容易出现。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推行喷灌、滴灌节水型技术,或采取雨季的淋溶。
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停止过度开采、节约用水、雨季回灌。
2. 地下都是岩石,地下水储存在哪里呢?地下除了较为疏松的土壤处,都是岩石,但是岩石是有裂隙的,地下水就储存在岩石的裂隙中,并且也有水位,从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
重难点1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目录重点01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重点02 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重点03 生态环境建设【命题规律】高考考查本考点时常以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成因及可持续发展,侧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考查。
【命题预测】区域图是高考试题必不可少的图示,试题情景的背景往往隐藏在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中,将定位与区域认知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人地协调观融入试题。
重点01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1)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应紧张。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浪费严重。
(4)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5)石油进口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很不稳定。
(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1)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2)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3)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1)增加粮食产量(a)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目前总体呈减少趋势。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
;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发展农业机械化。
(2)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3)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17 喀斯特地貌【考点梳理】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2.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其代表性形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
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D.针吐林士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环礁,礁体呈圆环状,中间为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具有独特的孔洞地质结构,会形成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循环系统―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
永暑礁是我国南沙群岛的珊瑚岛礁,气温高、蒸发旺,礁体暴露时期经受喀斯特化作用明显。
2013年以来经过填海造地后,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海水淡化是日常淡水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南沙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为守礁官兵、过往渔民和商船等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服务。
图为永署礁位置及等深线图。
据此完成问题。
4.环礁礁体独特的孔洞地质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岩浆活动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海水溶蚀5.永暑礁可获取的下列四类淡水来源中,平时不适宜大规模利用,但可作为应急水源的是()A.大陆运水B.海水淡化C.雨水D.地下水6.通讯设备在永暑礁建设维护过程中,需优先突破的技术难题是()A.礁体风化B.海风侵蚀C.海风腐蚀D.海浪冲刷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专题05地质地貌提分突破地表形态的塑造来自于必修一课本和选择性必修一课本,是课本的重难点。
考查方向一般是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判断区域的主要地表形态类型及特点,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区域的地貌特征,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观察区域典型地貌特征,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主要地貌的形成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
结合具体的案例,探究主要的地貌发育与区域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
易错点0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五种表现形式造就地表起伏不平)易错点0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五种作用形式让地表趋于平缓)易错点03看懂地质构造图(三种判读方法)易错点04 分析河流地貌易错点0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五种表现形式造就地表起伏不平)(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不理解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2.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
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
202X高考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附地理必背100条学问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由于它需要记忆大量的地理学问点,并且需要对地理原理、地图、地理现象等进行深化理解。
为了挂念同学们高效地学习地理并取得好成果,以下是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同时附上地理必背的100条学问点,供参考。
一、地理学习方法:1.了解考纲:生疏并了解高考地理的考纲,明确考试内容和考查形式,有针对性地学习。
2.规划学习方案:依据自己的状况和复习时间支配,合理支配每天的地理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地理学科是与现实生活亲密相关的学科,要擅长将地理学问与实际状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爱好和效果。
4.多维度学习: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广泛,要从地理原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文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学习,全面把握学问点。
5.乐观思考:地理学科不仅要记忆学问点,更要深化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缘由和规律,培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6.多元化学习资源:利用教科书、课堂笔记、辅导材料、地图、教学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源,综合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7.合理使用时间: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地理学问的复习,例如在排队、等车、休息等时间段进行地理小学问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8.做好笔记: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留意记录重点内容,回顾整理笔记,挂念加深对学问点的记忆和理解。
9.定期复习:地理学科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复习,要设立定期的复习方案,巩固已学过的学问。
第1页/共4页10.做题强化:做大量地理题目,把握题目解题的技巧和方法,生疏考试题型,提高解题力量和应对考试的速度。
二、地理复习技巧:1.拆解学问点:将简单的学问点拆解为简洁易懂的部分,逐一进行学习和理解,然后再进行整体的把握。
2.重难点突破:对于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问点,要进行深化争辩和理解,结合实例进行练习,加深记忆。
3.归纳总结:对学过的地理学问进行归纳总结,制作地理学问卡片,便利查阅和复习。
一【学习目标】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第二课时杨烨【重难点突破】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东北地区农业、森林、湿地的开发二【高考定位】年份及试卷考点题型赋分2007全国Ⅱ东北(吉林)农业发展的条件综合题 6 分2005全国Ⅱ渭河平原农业发展条件综合题8 分200 4 天津文综东北地区地形气候及农业综合题25 分200 3 ft东、海南华北地形及气候特征分析综合题24 分三【学习过程】【预习作业检测】(在图上画出经纬线,确定其位置)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对比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并评价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3、北方地区的水旱灾害及其治理4、分析东北地区森林及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预习作业检测】1、北方地区主要的工业基地及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3) 试评价乙所在的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重难点突破】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4) 分析丙处湿地形成的原因。
四【限时训练】 (10 分钟)读“我国沿 32°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1~3 题。
1.A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 .水能、风能B .太阳能、地热能C .生物能、核能D .天然气、石油(5) 材料中的“四基地”不可能是下列中的()A.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和制造业基地B.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C.有色金属冶炼基地D.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E.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2.A 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 A .林地 B .草地 C .耕地D .沙漠五【日作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基础作业)读我国部分图,回答 1—3 题。
B .A 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 .B 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 .夏季 A 、B 、C 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 A 地 4.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7 年 8月 20 日正式公布。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和土壤关系成为高考的重难点1、植被(1)定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①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
②人工裁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3)形成过程: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4)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气候①植物生长快慢与气温高低有关;热量决定植被类型②昼夜温差影响植物生长的速度及品质③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不同光质对植物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等影响不同④降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主要水分来源⑤风是植物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风还能促使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均匀分布,并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风会使植物变形(2)地形①海拔影响植被垂直地带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布②坡向影响植被生长和类型(3)土壤①酸碱度影响植被类型②肥力影响植被生长(4)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5)植被形态对环境的适应①根系: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②叶子:叶片厚,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③分布: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而土壤贫瘠④花色: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⑤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3、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气候:调节温差;增加蒸腾,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大气成分;防风固沙(2)地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保持水土,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3)土壤:减少土壤侵蚀;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形成(4)水文:涵养水源;减少含沙量;增加下渗;减缓地表径流;削减风浪,保护堤岸(5)生物:繁衍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6)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4、森林的作用(1)林冠层和林下植被层①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②白天阻挡太阳辐射,晚上阻挡热量逃逸,减少昼夜温差③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加大降水的可能性④防风,削减风力(2)枯枝落叶层①吸收和渗透降水,涵养水源②枯枝落叶层腐烂后,形成腐殖质和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促进下渗③减缓地表径流,防洪减灾④阻碍了土壤表面蒸发水分,土壤蒸发量减少(3)根系土壤层①植物根系可以固土护坡②加大土壤孔隙度,加速下渗5、森林的分布及类型(1)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重难点07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命题规律】高考考查本考点时常以文字材料、图像等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侧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考查。
【命题预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高考试题中常考查的知识点,试题情景的背景往往隐藏在区域图、文字材料等中,将定位与地理环境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人地协调观融入试题。
重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重难导航一、命题导向二、思维构建三、重难诠释重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02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1)影响因素(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限时检测重点02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2)分布:①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①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如大陆东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2)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分布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
(2)山麓与陆地自然带一致。
(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4.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三、地方性分异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分布地带性规律表现地不很完整、鲜明,这些因素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
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教学难点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学法指导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
微难点突破---植被与地理环境一、单选题读下面两幅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甲、乙两图植被的显著区别()A.甲图秋冬季落叶,乙图秋冬季常绿B.乙图秋冬季落叶,甲图秋冬季常绿C.甲图比乙图落叶早D.乙图比甲图落叶早2.导致甲、乙两图植被显著区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水文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樟树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针叶林4.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A.耐干旱环境B.树叶呈针状C.树根浅而细D.喜酸性土壤图为某区域的植被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植被景观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B.亚热带地区C.温带地区D.寒带地区6.该地植被景观的特点是()A.垂直结构简单,以乔木为主B.垂直结构复杂,以灌木为主C.植被种类丰富,多茎花、板根D.植被秋冬季落叶,叶片有蜡质层非洲纳米比亚南部几乎不下雨,全年降水量不足60mm。
但这里仍有一种树木在不屈的生长,它就是箭袋树。
箭袋树是一种非常高大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15~20米高,树干有2米粗。
叶片肥厚,有着厚厚的外皮,上面皮孔数量极少,树枝上覆盖着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
下图为箭袋树景观图及所处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箭袋树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稀树草原B.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8.关于箭袋树树枝上覆盖明亮白色粉末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低树枝的温度B.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C.吸引昆虫授粉D.减少植物蒸腾甘肃省景泰县黄河岸边的黄河石林形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斯世,是以黄色砂砾岩为主,垂直节理发育,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
在石林崖壁上有大量的苔藓、地衣等植被生长(如图),绿色的苔藓、地衣在黄色的石林上如同孔雀的羽毛,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16 风沙地貌【考点梳理】风成地貌是由风力对地表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
由于地面各种条件的差异,风力所起的作用就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成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一、风蚀地貌(一)概念: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同时,地面的物质组成,植被和水分状态的差异,对风蚀地貌的形成和分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1、在基岩组成的地面,岩石的裂隙发育为风力等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风向与构造方向相近的情况下,形成与风向大致平行的风蚀地貌。
2、岩性的不同,引起差别吹蚀,常常发育蘑菇石。
3、地表物质粗细与风成地貌的关系很大。
在内陆盆地外围的山前地带,多为岩漠。
从山麓至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一般由粗变细,各种荒漠依次分布,在盆地中部风蚀洼地和雅丹都较发育。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雅丹地貌:在干燥地区,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地貌组合,“雅丹”是中国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因中国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型而命名。
形成过程: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与降水,形成水量丰沛的河流与湖泊,大量碎屑物质随着流水在河底、湖底堆积并慢慢固结成岩,当河湖因干旱而消亡,地壳抬升,湖盆出露,挟沙气流磨蚀地面,地面出现风蚀沟槽。
磨蚀作用进一步发展,沟槽扩展为风蚀洼地;洼地之间的地面相对高起,成为风蚀土墩。
风积地貌(一)概念: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环境保护重难点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查人类发展中普遍关注的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命题往往结合区域资源开发,分析资源利用现状,指出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结合重大污染事件和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结合世界和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从高考全国卷来看,近年来以考查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主,对环境污染考查得相对要少。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
典例探究一、(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
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问: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解析】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
但是由于运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
同时由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二、(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问: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应结合材料所给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过去清溪川河道被覆盖,恢复自然河道,将其由暗河恢复为正常河道,有利于清理水中污染物,有利于水中动植物更好地获取光照、氧气等从而更好地生长,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恢复;由暗河恢复为自然河道,有利于增加地表水域面积,从而增强水体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局部地区微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和;在河流两岸建生态公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扩大水域面积,有利于增强植被和湿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功能,提高沿岸地区的环境质量;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有利于减少清溪河的污水排放量,能有效地改善、提高河流水质;拆除高架道路,兴建横跨河道的桥梁,有利于减少经过各河段的车辆数量和通行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
三、(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问: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解析】本题以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围绕北方大棚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体现学以致用。
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要有的放矢,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材料中已说明我国北方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的原因主要是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对于过量施用化肥,我们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对于灌溉水含盐量高,我们可以采取淡水淋盐的措施,引含盐量低的淡水淋洗或用雨水淋洗,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此季节可掀开棚膜,利用雨水淋洗;另外,对于次生盐渍化过于严重的大棚土壤,也可以采取利用别处低盐、好质地的土壤进行置换大棚盐渍化土壤的措施。
备考秘籍结合近年高考命题可以看出:从考查内容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是考查重点,尤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主题。
从考查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本知识及应用。
环境保护试题多推断性问题,题目材料往往只是提供一个生态环境问题或背景。
因此,分析时,要关注教材案例和生态环境问题类型,把每一类问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把握准确,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和答题模式,提高复习和解题的针对性。
重难点突破1.资源问题和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透析考向]主要考查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该类试题难度不大,基本能答出几个得分点,但经常答不全。
复习时要注意进行思维建模,并培养解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学法指导](1)思维建模:资源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思路①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资源短缺问题要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分析。
资源问题不仅仅包括短缺问题,还包括资源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②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的具体措施: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节流”的具体措施: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常见的资源问题(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①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③开发利用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
④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⑤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系统。
2. 环境污染及防治[透析考向]主要考查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一般以综合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要注意进行思维建模,并培养解读材料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
[学法指导](1)思维建模: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措施分析思路①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入手,判断环境污染的类型,并从中找出主要的污染源、分布特点、污染特征。
②分析成因:人为原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业、居民生活等方面分析。
其次,自然环境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如谷地、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稳定的天气条件是霾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封闭的水域、较小的水量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③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表述。
如水体污染,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会造成用水紧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④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和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
此外,还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
(2)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①大气污染主要有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的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②水污染主要有赤潮(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为水体富营养化;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富集造成人畜伤害为重金属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为海洋石油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中城市垃圾污染。
城市垃圾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大气、水、土壤等污染。
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透析考向]试题常以中国或世界重大环境事件为背景,以统计图、表格及文字材料呈现,重点考查读图和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知识阐释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的能力。
[学法指导](1)思维建模: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①首先需确定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然后根据其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当地人类生产生活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如下图所示:②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
气候干旱,风力大,蕴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危险;水土流失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随意开垦丘陵、山地陡坡易导致水土流失;地势低洼区地下水水位高,易导致土壤盐碱化;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易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热带雨林区营养物质集中在生物体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干旱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人为原因从人口、工业、农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人口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
矿产资源丰富区,开矿、冶炼等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各种工程设施建设破坏生态环境。
农业结构单一,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土地退化。
能源贫乏区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引起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富集区,能源开采及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