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的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7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及进展
摘要: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本文以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为导向,简要的介绍了国内外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发展方向。
关键词:基因工程,药物,现状,发展
1 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基因药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等细菌中,通过大肠杆菌等表达药用蛋白,但这类药物往往有缺陷,人类的基因在低等生物的细菌中往往不表达或表达的蛋白没有生物活性。第二阶段是人们用哺乳动物的细胞代替细菌,生产第二代基因工程药物。但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相对苛刻,生产的药物成本居高不下。第一、二代基因药物的研制和生产已经成熟。从第一个反义核酸药物Vitrovene于1998年和1999相继在美国和欧洲上市以来,发展迅速。第三阶段是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家可以将人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基因导入NN-~L动物体内,使目的基因在哺乳动物身上表达,从而获得药用蛋白。携带外源基因并能稳定遗传的这种动物,我们称之为转基因动物。由于从哺乳动物乳汁中获取的基因药物产量高、易提纯,因此利用乳腺分泌出的乳汁生产药物的转基因动物称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用转基因牛、羊和猪等家畜生产贵重药用蛋白的成功实例已有几十种,一些由转基因动物乳汁中分离的药物正用于临床试验,但还没有一例药品成功上市。
2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现状
2.1国外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现状
随着1971年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Cetus公司在美国的成立,1973年重组DNA技术的出现,生物医药即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1976年,世界第一家应用重组DNA 技术开发新药的公司Genentech建立,l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在美国投放市场以来,生物医药产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如在基因重组制药产业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Genentech和Amgen公司,早期的几个“重型炸弹”的基因重组
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红细胞生成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出自于Genentech和Amgen公司.为推动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现在美国已发展有20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在世界生物技术的舞台上处于绝对的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大批优秀的基因工程制药公司脱颖而出,在某一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美国已形成了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现在已经通过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制剂就有120多种.2006年就有400多个生物技术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用于癌症研究的210个,感染性疾病的50个,自身免疫性疾病的44个,艾滋病的22个。在亚太地区,日本、中国、印度、韩国等都是基因工程制药行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日本有相当强的生物技术研究、产业化实力,生物技术公司的数量占亚太地区的6l%,其中麒麟公司、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等在生物医药方面属世界前列。印度的基因工程制药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增长速度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成为亚太地区生物技术投资方面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制定了生物技术发展计划,将生物技术发展列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另外,在拉美地区,古巴的基因工程制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2.2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究进展
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为跟踪世界生物技术的前沿研究,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研究主题研究被列入“863”计划。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有了一定储备,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建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中试和产业化基地,主要的技术平台已经建立,特别是系统化的研发能力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技术平台和基地,如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国家组织工程中心、生物芯片中心、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中心等,这些平台和基地已在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继美国、欧共体之后,能够生产较多品种、各类细胞因子及疫苗的国家。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加入国际公共领域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并如期完成了所承担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这为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在源头上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国有200多家生物技术药物企业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与开发,但真正具有从事基因重组药物生产的企业也只有60多家,真正具有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企业更加凤毛麟角。经过8年努力,中国第一个基因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泰欣生(尼妥珠单抗)已投入批量工业化生产。泰
欣生由中国和古巴合资合作兴建的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制,是两国在生物医药领域长期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此前,基因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技术和工艺主要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尤其是抗体人源化技术和哺乳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泰欣生的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次在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药物生产领域拥有了自主1业技术产权,必将大大提升中国牛物医药的产业化水平。
2.3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药物最理想的靶标体现细胞功能的蛋白质既是传统药物作用的靶标,时至今日仍然是蛋白质组计划寻求的药物靶。然而,人体细胞约有10万种功能基因,能产生约100万种蛋白质,鉴于阐明如此浩大数量的蛋白质,和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以及网络式关联的蛋白质问相互作用非常困难,以蛋白质为药物靶标、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中遴选出功能蛋白作用靶,研发生物药物面临着巨大挑战。基因工程药物则主要针对功能基因组、和基因转录本mRNA等两类生物大分子。从基因DNA和转录本mRNA结构上看,基因DNA和组蛋白等因为形成复杂结构,使得小分子药物可及性差;另外反基因技术中,基因剔除方法目前还仅仅处在实验室的细胞株以及动物模型实验阶段,尚不能预见未来是否能应用于疾病治疗;三螺旋成寡核苷酸(TFO)和针对启动子区序列的诱骗(decoy)序列寡核苷酸,虽然可以阻止转录因子同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阻止基因转录表达,但因为启动子序列一般为细胞功能基因所共有,所以他们不能特异消除某种基因表达,因此,以反基因组DNA为药物靶标的反基因药物离应用尚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基因转录本mRNA的结构最为简单,同时在数量上又远远少于蛋白质,目前所见的基因药物大多数为反mRNA药物。在此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新思路、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研究功能基因mRNA的结构,发展针对mRNA的各种核酸药物:即反义寡核苷酸、特异水解基因mRNA的核酸酶以及具有干扰作用的双键RNA(siRNA)是目前研究基因药物的最佳策略之一。
2.4 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方法
现有研制和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方法,是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蛋白质,对于蛋白新药的发现仍然局限于常规药物的发现模式,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生是依靠对天然蛋白因子的结构改造后得到,只有那些人体内较高表达的蛋白质才较大可能地被发现和生产。过去新药发现过程大多数是随机的、偶然的和被动的,如阿司匹林、磺胺及青霉素药物等。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药物研究的途径,具体表现在:(1)基因克隆和体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