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OH OH O III (二)碱性 来源于羰基氧原子,能接受质子表现微弱 的 碱性,能溶于浓硫酸生成红色洋盐。 (三)显色反应 主要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的性质及分子中的 酚-OH的性质。 (三)显色反应 (1) Feigl反应 醌的通性,所有具醌核的化合物均可反应。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 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1.致泻作用(番泻叶中的番泻苷类化合物) 2.抗菌作用(大黄中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 合物) 3.止血作用(茜草中的茜草素类成分) 4.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肌梗死等( 丹参中丹参醌类) 5.其他作用(驱虫、解痉、利尿、利胆、 镇咳、平喘等) 结构: O O O 苯醌 O 萘醌 O O 蒽醌 O O 菲醌 ----可区别含羟基的蒽醌与蒽酚衍生物 O OH - OH O O OH - OH O O O- O- O O 显红色 O O O- O- O O 显红色 O 形成了新的共轭体系 显然,该显色反应与形成共轭体系的酚羟 基和羰基有关,因此羟基蒽醌以及具有游 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可显色,但蒽酚、蒽 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氧化形成羟基蒽 醌类化合物才能显色,可用于区别。 O III O OH 小 : 由大到小: ⅡⅢⅠⅥⅤⅣ H O O V OH O OH OH O COOH Ⅱ O OH O IV HO O OH O VI O OH OH 2. O OH OH O I O OH OH COOH O OH III O OH II O O O CH2 O OH O O IV 3. O OH O OH OH COOH O O I II O β-羟基蒽醌 H O O > O α-羟基蒽醌 处于邻位的二羟基蒽醌其酸性比只有一个羟基 蒽醌的酸性还弱,这是由于相邻酚羟基缔合的 影响。 O OH H H OO HH O OO H OO > O> > O β-羟基 蒽醌 O 1,2-二羟 基蒽醌 O 1,8-二羟 基蒽醌 OO H 1,5-二羟 基蒽醌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 第一节 结构类型 基本结构母核: O 8 1 1,4,5,8 ——位 7 9 2 2,3,6,7 ——位 6 10 3 9,10 —— meso(中位) 5 4 O 蒽醌类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色素,是许多 中药如大黄、何首乌、虎杖等的有效成分。 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 还原产物,如氧化蒽酚,蒽酚,蒽酮及蒽酮 的二聚体。 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一)单蒽核类 与金属离 子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 胺反应 醋酸镁 (铅) 0.1%对亚 硝基-二甲 基苯胺吡 啶液 橙黄、橙红、蒽醌(α-酚 羟基取代位 紫、红紫、 羟基、邻二 置的鉴别 蓝色 酚羟基) 紫、绿、蓝、 蒽 酮 灰色 1,8-二羟 基 蒽酮呈绿色 练习:用化学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OH O OH H3CO H3CO O A O + 2HCHO + 2OH- [H] O 氧化剂 醛类 碱 还原剂 催化剂 OH NO2 [O] + NO2 OH - OH 邻二硝基苯 OH + 2HCOO - OH 氢醌 O NO- + 2 NO- O 2 紫色 2、与碱液的反应(Bornträge反应) 羟基蒽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 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色。是 检识中药中羟基蒽醌类成分存在的最常用 的方法之一。对羟基蒽醌的结构判定也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 H H COOH COOH COOH H H COOH glc O O OH 番泻苷A 2分子的大黄酸蒽酮通过 C10-C10′相互结合成的二 蒽酮类衍生物。其C10- C10′为反式连接。 glc O O O H 番泻苷B 是番泻苷A的异构体,其 C10-C10′为顺式连接 glc O O OH glc O O OH H H O OH R1 茜草素 R1=OH R2=H R3=H 羟基茜草素 R1=OH R2=H R 2 O R3 R3=OH 伪羟基茜草素R1=OH R2=COOH R3=OH 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 异构体—蒽酮。如:柯亚素,大黄酚蒽酮。 O O 蒽醌 OH Sn.HCl 还原 蒽酚 O HH 蒽酮 1-αOH或1-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时,显 橙黄~橙色。 有一个α-OH,而且另一个OH在其邻位时, 显蓝~蓝紫色。 若两个在间位时,显橙红~ 红色。 若两个在对位时,显紫红~ 紫色。 4.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羟基蒽酮类化合物,尤其是1,8-二羟基蒽酮 衍生物,当9位或10位未取代时,能与0.1% 的对亚硝基二甲苯胺的吡啶溶液反应而呈色。 (必须掌握下面五个结构式)比较这几个结构式的极性大小。 OH O R 1 O 抗菌抗 OH 大黄酚 肿瘤R1=H R2= CH3 大黄素 R1=OH R2= CH3 大 黄 素 甲 醚 R1=OCH3R2= R2 CH3 芦荟大黄素 R1=H R大有2黄=毒C酸H2ORH1=H (2)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此类化合物颜色较 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例如茜草中的茜草素 等化合OH O B OCH3 OH O OH 2. COOH OA OH O OH 对亚硝基-二 甲基苯胺反应 COOH B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方法 (一)有机溶剂提取法 一般选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可同时将游离 态和成苷的蒽醌类化合物从药材中提取出 来,浓缩后再依次用有机溶剂提取(多用 索氏提取法),可根据极性大小不同进行 初步分离(如将苷和苷元分开)。 羟基蒽醌苷及苷元:碱溶酸沉 二、化学性质 (一)酸性 (1)酸性来源—— 羧基(COOH)、酚羟基(OH) (2)影响酸性强弱的因素— 酸性基团的种类、数目 及连接位置。 (3)酸性规律: ①含羧基的醌类酸性强于不含羧基者。 ②酚羟基的数目越多,酸性越强,但与位置有关。 ③β-羟基的酸性强于α-羟基的酸性。 O .. HO 蒽酚(或蒽酮)的羟基衍生物常以游离状 态或结合状态与相应的羟基蒽醌共存于植物 中。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 物中,该类成分可以慢慢被氧化成蒽醌类成 分。新鲜大黄经两年以上贮存则检识不到蒽 酚。 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 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除去糖 才能易于被氧化转变成蒽醌衍生物。 用本反应检查天然药物中是否有蒽醌类成分: 方法:取中草药粉末约 0.1g,加10%硫酸水溶 中草药粉末 液5ml,置水浴上加热2 10%硫酸+乙醚 至10分钟,冷却后加 2ml乙醚振摇,静置后 乙醚(黄色) 酸水 分取醚层溶液,加入 1ml5%NaOH水溶液, 振摇。如有羟基蒽醌存 5%Na OH 在,醚层则有黄色褪为 碱水层 天然药物化学醌类化合物 学习目的: 通过天然药物中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类 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技术及应用 实例的学习,为培养学生提取、分离、鉴 定蒽醌类化学成分的操作技术奠定基础。 概述 定义: 醌类化合物指具有 共轭体系的环己二 烯二酮类化合物 (即不饱和环二酮 结构)或易转变成 这种醌式结构的化 合物。 索 氏 提 取 器 (二)碱溶酸沉法 用于提取含酸性基团(Ar-OH、-COOH) 的蒽醌类化合物。 二、分离方法 (一)蒽醌苷与游离蒽醌苷元的分离 利用苷与苷元的极性不同,溶解度不同的特 点进行分离。(分步提取法) 先将蒽醌苷或苷元的混合物用水分散,用苯、 氯仿、乙醚萃取可得到游离蒽醌,再用正丁醇 萃取可得到蒽醌苷类,也可将苷或苷元的混合 物直接用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游离蒽 醌,蒽醌苷则留在母液中。 HO O H3C CH3 山扁豆双醌 O O OH CH3 OH O OH OH O OH 天精 OH O OH H3C O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多为有色结晶,无Ar-OH近乎于无色,助色 团越多,颜色越深如:黄、红、橙、紫红等。 蒽醌苷难以得到结晶。 一般都有荧光,并在不同PH时显示不同的 颜色。 分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1.蓼科的大黄、何首乌、虎杖。 2.茜草科的茜草 3.豆科的决明子、番泻叶。 4.鼠李科的鼠李。 5.百合科的芦荟。 6.唇形科的丹参 7.紫草科的紫草。 醌类在一些低等植物中也有存在。 番泻叶图片 丹参图片 紫草图片 大黄图片 生物活性: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如: OH- 中性 H+ 紫草 兰 紫 红 大黄 红 黄 (二)升华性: 游离蒽醌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而 不分解。 如:大黄酚与大黄酚甲醚的升华温度在 124C;芦荟大黄素185C;大黄素206C; 大黄酸210C。一般升华温度随酸度的增强 而升高。 小分子的苯醌类和萘醌类还具有挥发性,能 随水蒸气蒸馏。 1.蒽醌及其苷类 天然存在的蒽醌类成分在蒽醌母核上常有OH, -CH2OH,-OCH3和-COOH取代,通常 以游离形式及与糖结合成苷两种形式存在于 植物体内。 根据-OH在母核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分两类: (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例如大 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这一类型。 试比较下大黄中各类成分的酸性大小: OH O R1 O OH 大黄酚 R1=H R2= CH3 大黄素 R1=OH R2= CH3 大 黄 素 甲 醚 R1=OCH3 R2= CH3 R2 芦荟大黄素 R1=H R2=CH2OH 大黄酸 R1=H R2=COOH 试 1. O OH 比 OH 较 下 各 O I 化 合 物 O OH 的 酸 HO 性 大 (二)双蒽核类 1.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是2分子蒽酮脱去一 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 结合方式多为C10-C10′,也有其它位置连结。 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 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衍生物。 (认识这几个番泻苷的结构式) glc O O OH glc O O O H 由于蒽酮化合物酮基对位的次甲基上的氢 很活泼,易与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上的亚硝 基氧原子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共轭体系较 长的有色化合物。其颜色可为紫红、绿、蓝 以及灰、亮红、紫等,随分子结构而不同。 此反应可用于蒽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查。 本反应不受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 糖类及酚类的干扰。 OH O OH + CH3 NO2 N(CH 3) 2 OH O OH CH3 N N(CH3)2 OH O OH CH3 N N+(CH3)2 不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 反应类型 Feigl反应 Bornträg e反应 反应试剂 甲醛、邻 硝基苯 碱液 反应特征 紫色 橙、红、 紫红、蓝 鉴别特点 意义 苯、萘、菲、非醌成分 蒽醌 羟基蒽醌类 羟基蒽醌 呈红色 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 > 2个以上-OH > 1个-OH > 2个-OH > 1个-OH 由于蒽醌类化合物多数有酸性,在碱性水 溶液中可成盐而溶解,加酸酸化后析出因此 可利用碱溶酸沉法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 5%NaHCO3,5%Na2CO3,1%NaOH及 5%NaOH水溶液进行萃取,达到分离的目 的。 COOH CH 2O H COOH H H C H 2O H glc O O O H 番泻苷C 是1分子大黄酸蒽酮 与1分子芦荟大黄素 蒽酮通过C10-C10′反 式连接而形成的二蒽 酮二葡萄糖苷。 glc O O OH 番泻苷D 为番泻苷C的异构体, 其C10-C10′为顺式连 接。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C10-C10'键与通常C-C 键不同,易于断裂,生成相应的蒽酮类化 (三)溶解性: 符合苷类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 苷元:通常可(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可溶于 丙酮、甲醇及乙醇,不溶或难溶于水。 蒽苷:极性较大,易溶于甲醇及乙醇,也能溶解于 水,在热水中更易溶解,但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几 乎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溶剂。 蒽醌碳苷:在水、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 易于吡啶中。 物。如大黄及番泻叶中含有的番泻苷A的致泻作 用是因其在肠内变为大黄酸蒽酮所致。 番泻苷A OH O OH 2 大黄酸蒽酮 + COOH 2glc 2.二蒽醌类 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 天然二蒽醌类化合物中的两个蒽醌环都是相同而对称的 ,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故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 如: OH O OH 乙醚层 无色,而水层显红色。 (红色) (无色) 3.醋酸镁反应(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邻位二酚羟 基结构式,则可以与Pb2+ 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 合物,以醋酸镁为例生成物可能具有下列结构: O OO Mg OO O O O 橙色 H O OO Mg OO H O 蓝色 当蒽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时,与醋酸镁 形成的络合物也有不同的颜色,可用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