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8
力管网五期工程
危
险
源
辨
识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力管网五期工程
危
险
源
辨
识
方
案
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2014年 4 月
目录一、工程概况
二、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三、危险源辨识原则
四、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内容
五、本工程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六、组织工作要求
附:工程重大危险源识别与控制表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新天津生态城2013年给水、燃气、热力管网五期工程。本标段顶管工程包括汉北路与海滨大道联络线交口处穿越汉北路工程。本工程管线采用先顶入型号为DN1200(D1440)*2400Ⅲ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套管,再在套管内穿入DN600热力保温工作管的形式;
2、地质、水文情况:
经地勘检测及现场开挖揭示,本施工段内均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土层渗透系数平均值均在10-5~10-6之间,均为弱透水性。
二、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HSMS)的问题核心。
组织建立与运行OHSMS,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整个OHSMS的核心问题。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施工项目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求等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容许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三、危险源辨识原则
搞好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是为保证员工健康和人身安全,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依照“以人为本、领导组织、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明确危险源的辨识是为了人,风险的控制要依靠人。具体围绕以下原则组织落实相关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
1.1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人
危险源的存在可能造成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受到伤害或罹患职业病以及造成财产损失。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就是为了识别人员在作业活动过程中存在哪些危险,从而对存在危险的程度进行评价并加以控制,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1.2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工作必须依靠人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的过程必须依靠人,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搞
好危险源辨识工作,首先要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领导小组:组长宋文震副组长:杨晓光、王培东、黄平凯
成员:冯磊、孙伟、李吉亮等
现场人员组织机构
(1) 组长负责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
(2) 副组长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确定重大危险源,列出清单,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和监督实施;职业病及劳动保护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组织、实施和汇总
(3) 计财部负责落实相关资金;
(4) 从班组到部门都要落实人员责任,项目经理对每个部位、每个岗位的辨识全面负责,要直接参与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保证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2 坚持实事求是不留死角
2.1 各部门全面参与
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紧围绕生产实际,从班组到项目经理自下而上地进行,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且以定量分析为主。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实施控制,以达到职业安全健康的目的。
2.2 辨识范围要全面,不留死角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全过程以及可施加影响的活动。危险源辨识包括3种时态:即过去时态(评价对残余风险的可承受度)、现在时态(评价现有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将来时态(组织活动中或计划中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还包括3种状态:即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情况)、异常状态(指机器、设备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紧急状态(指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可能带来重大危险的状况,如地震、火灾、爆炸等)和7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危险源辨识要采取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和查看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4 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4.1 风险控制的一般措施
降低风险的方法有终止(避免或减少在危险中的暴露)、处理(控制损失)、容忍(降为可接受的风险)、转移(参加保险或外包)。
风险控制措施有:
(1) 停止使用剧毒物质,以无危险物质取代,或改用危险性较低的物质;
(2) 隔离人员或危险;
(3) 限制危险,如实施紧急应变等措施;
(4) 用工程技术方法控制危险,如采用通风、机械安全防护、隔音等;
(5) 培训教育;
(6) 加强管理控制,如制定安全守则,实施工作许可、监督检查等;
(7) 个体防护;
(8) 确保控制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9) 规定风险等级,通过目标和管理方案消除或控制风险;
(10) 通过运行和专业控制,并与其能力相适应,在不产生新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前提下降低风险等级,使不可容许风险达到可接受程度,实现风险的有
效控制。
4.2 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检查
对评价出来的不可容许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项目部要结合现有的控制措施对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进行评审,评审时应考虑:新的控制措施能否使不可允许风险降到可容许风险的水准;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是否达到最优安全经济成本;方法是否适当,是否可操作。对在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下的不可容许风险进行再评价,确定其是否可以接受,并组织填写“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实施。
由项目部组织人员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由检查人员按照经济责任考核规定提出考核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采取纠正措施。
4.3 持续改进
为了对新产生的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每年要对危险源与风险进行1次评审。公司根据评审结果,对危险源予以确认与更新。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或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或重要生产设备、产品工艺、生产条件变更时以及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要对危险因素重新识别、补充和评价。
四、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内容
1、危险源辨识范围:
a.公司、部门、项目部所从事的常规活动。如每日的正常服务、维修或其他相关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特殊或恶劣条件下的作业、设备的维修;
c.紧急状态下活动。如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发生时;
d.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的活动,包括进入现场的相关方、访问者等;
e.所有进入现场内的设施、设备,包括相关方的车辆等。
2、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除了考虑活动、设施或人员现在状态下的影响,还必须考虑过去时态发生的影响,如已发生过的伤害事故;同时还要考虑将来时态下可能发生的影响,如作业条件变化、设备、设施变更、设计变更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3、为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辨识危险源时,还应充分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