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2.71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中期报告

执笔人:王婷、蒋春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 就是“校本化发展” , 它是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 是新课程理念的延续、发展和体现。从现有的国内外对这方面研究的课题来看,作专门研究的还不多,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在听课中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于如何将课程校本化感到非常迷茫,甚至经常有老师向我提问:“是否可在课程中加入校园生活内容、时事新闻等内容?” 结合我区目前美术专用教室的配备情况,以及分析各专用教室的特色,我们确立了“小学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研究”。把实施国家课程作为教学重点的同时,探索如何将美术课程校本化、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以期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和理论归纳,高效地用之于教学,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校本教学研究明确了研究以本校的教学为根据地,将研究的重心置于教学现场,直接从现场情境中探究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小学美术课程校本化就是学校依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美术素养得到更大的发展;使之更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更一步的提升;使之更符合学校的独有的美术氛围与特点, 形成本校独特的美术教学特色。最终目的是人本与校本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校本和人本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2、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利用、整合的专

业水平和能力。

3、构建与其相应的美术学科的评价体系,提高本校美术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课题研究过程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

一、确立了校本和人本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更新理念,校本发展驱动人本发展

课程校本化,重中之重是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已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教材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只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众多媒介之一。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认为教材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教材只能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因此,美术课程的相对狭窄性决定了我们要用现代的教材观点去看待教材的作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美术的“话题”,我们从众多“话题”中,整合出利于学生美术素养养成和发展的教学话题,结合我们学校的优势,联系我们自身的特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生活资源,把课程校本化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思考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既着力于线性的深入探讨,又着力于点上的泛化,让以石击水的涟漪借助校本课题给学生以艺术的滋养,给老师以专业发展的平台。

2、立足人本,目标明确,科学归类

我们使用的苏少版和人教版美术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有多条横向隐线,贯穿于前一课与后一课之间;也有多条纵向隐线,贯穿于上一册与下一册之间。它们相互关联,血肉相依,如果独立地教学每一课,那是忽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效果要大打折扣。反之,如果我们把课程有机整合,把美术课程的类别进行重组,并按着内容(绘画、工艺、欣赏等)的特点划分时间表,使重新编排的教材、规划的章节整体脉络清晰,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发展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增强,使学习的效果得到深化和优化。

3、反思教学加行动研究,找到人本发展与校本发展的融合点美术课程标准是一个导向,在每个学段中列出了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这就意味着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是可选择的。“条条道路同罗马”,只要能够实现美术课程的目标,我们可以对课程进行一些艺术处理和独特消化。在课前我们整体规划,反复论证课程校本化的科学性;在课堂中用行动实践来验证课程校本化的可行性;在课后及时调整措施,修改方案,使之更贴近学生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课程校本化更具合理性。经过长期实践,我们以课程标准的导向为航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终极目标,找到了整合后的课程特点:课程的时代性,课程的生活性,课程的趣味性、课程的独特性。

4、有效管理,实现人本和校本的和谐发展

我们的课程校本化,最终是要服务于课堂。这样的有效管理模式,是实现人本和校本和谐发展的能量输送管道,它能够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两不误,共发展,经常高频率地开展课题研讨,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学得失成败,形成共识后,在整体规划的基础

上,进行断线调整,以促进课程校本化的深入发展。

我们的主阵地主要是课堂,但是在全面素养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美术的兴趣爱好,组建了“版画社团”、“手工社团”、“陶艺社团”、“儿童画社团”等课外社团,辅导学生进行各种美术创作活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校本驱动了人本,形式服务于内容,课程的新设计不仅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更系统;课程的新组合提升了学生美术素养,还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二、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第一,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第二,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第三,指定导向性内容标准,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从以上所述中,可以发现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次美术课程标准制定的是导向性的内容标准,给学生的美术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在实施美术课程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上述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我们所使用的省编版美术教材每册都留有20%左右的空间为不同教师和学生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留出一定的空间,为广大美术教师能把自己对美术教材的认识和自己的经验投入教学工作留出用武之地,也为今后美术教材的可延续性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具体我们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进行资源的现状调查,然后把这些可资利用的资源进行消化,与现行美术课程有机整合,重组一套更具校本特色的课程。

1、校内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具有特色的校内课程资源,除按美术教材进行的教学外还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已有条件(或创造条件)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图书馆资料资源

根据新的美术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以及教师自主的开发学习内容,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美术教育资源作为参考,因此应用和建立校内的美术图书馆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充分考虑的美术理论书籍、美术教育理论书籍、美术作品集、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录像带、光盘等进行整理补充,专项管理,以供学生学习美术以及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选用。目前,我们学校已有一个小规模的美术图书馆,教师也会在机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美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