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20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开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根底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1〕?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展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展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工程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 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确实定测设简况根据工程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展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展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展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展广泛、全面的根底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道路部分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一)一、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1、2010年3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给我院的工作函;2、甲方提供的规划路图图及地形(电子图);3、本院编制的《安徽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宜黄东侧用地规划修改方案(讨论稿)(2010.3)》4、本院设计的《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八里路(三号路—滨口路〈工程施工图〉文本(2008年3月)。
5、甲方提供的宜黄线公路与规划七号路接顺处实测标高;6、本院编制的《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
7、2010年5月19日关于《宁国经济开发区河沥溪园区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工程》、初步设计的评审会相关精神及会议纪要。
8、《宁国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1月)9、本院现场踏勘成果。
1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O40-2002);1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道路等级:城市支路Ⅲ级。
2、设计计算荷载:汽车BZZ-100标准轴线。
3、设计车速:V=30Km/B。
4、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T=20年。
三、设计内容及变更1、平面设计:本次设计的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内规划道路,全长约0.875KM,道路路段红线宽度18 m,定性为城市支路,设计道路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与宜黄线、八里路、十二号路相交,道路全线设一处平曲线,半径为R500,根据初设会审相关意见,其中与宜黄线采用近期与现状道路边线接顺的方式,与八里路和十二号路交叉口不属于本次设计范围,详见相关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一、施工图纸概述道路工程施工图纸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文件,是工程施工组织的依据,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细部内容和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图纸的编制标准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图纸内容1. 总图总图是对整个工程的布局和整体情况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工程的位置、范围、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是施工单位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重要依据。
2. 平面图平面图是对工程在水平面上的布局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线型、宽度、坡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铺设的重要依据。
3. 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是对道路在垂直方向上交通道路的布置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高程、坡度、边坡、绿化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修整和排水的重要依据。
4. 剖面图剖面图是对工程的各部分构造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施工和设施安装的重要依据。
5. 细部图细部图是对工程各部分重点细节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交叉口、排水口、桥梁、隧道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关键部位施工的重要依据。
三、施工图纸注意事项1. 各类图纸之间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各图之间的衔接关系要清晰明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2. 施工图纸要与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相关资料相互协调,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标注材料、尺寸、偏差等内容,保证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4. 施工图纸中应详细标注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等内容,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
四、施工图纸的保存和使用1. 施工图纸应由设计单位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更新,以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供参考。
2.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施工图纸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
3.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发现施工图纸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共同协商解决。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一、概述公路是连接城乡和各个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建设中,施工图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完成进度。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的详细设计,是供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依据。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二、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内容1.项目概况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整个工程的概况,包括工程的位置、用地情况、地理条件、环境因素等。
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进行详细的设计。
2.线路设计线路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线型、纵断面、横断面、以及设计速度、坡度、水平曲线、垂直曲线等因素。
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标志设置、标线绘制、交通信号灯、交通导向牌等内容。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4.桥梁设计在公路工程中,往往需要建造一些桥梁来跨越河流、山谷等障碍物。
桥梁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重点之一,需要考虑桥梁的类型、桥面结构、桥墩形式、桥体材料等因素。
合理的桥梁设计可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5.排水设计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排水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排水系统、排水管道、排水沟、涵洞等。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避免道路因积水导致的安全隐患。
6.绿化设计绿化设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绿化带、草坪、花坛、树木等。
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美化道路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7.材料技术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需要明确道路所用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碎石路基等。
只有按照规定的材料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才能确保道路的质量。
8.施工工艺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施工中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工期安排等,只有合理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寨山坪南部路网工程・5号上山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1.l项目背景及项目区位寨山坪南部路网工程-5号上山路位于重庆市高新区科学谷,是寨山坪南侧上山的一条重要通道,起点接于含金路,终点接半山环南路。
本次设计道路全长907.082m,四级公路([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标准路幅宽度7m,双向双车道。
区位示意1.设计内容1.1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含;交通标志、标线、监控设计.2.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2.1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I8226-20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21)《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20)《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A/T1202—2022)《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1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16)《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3.3地方现行规范及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范设置指导意见》《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关于在全市现有斑马线上施画“我文明・靠右行”文明交通提示语的通知》(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公安局20200901)4.交通标志设计4.1标志设置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一、简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是道路建设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道路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预算等依据,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道路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图纸制作,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等方面,因此是道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施工图设计的基本内容1. 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施工图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地质条件、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保设计合理、施工安全可靠。
2. 施工图设计的基本内容:施工图设计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结构设计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道路线型、边坡设计、桥梁设计、排水设计等多个方面。
3. 施工图设计的流程:施工图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前期调研、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校审和审图等多个步骤,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认真严谨,确保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影响施工图设计的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施工图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地质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道路工程设计,因此在施工图设计中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2. 交通流量:道路的设计应根据预计的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环境保护: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施工图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设计道路工程,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要求1. 精细化:施工图设计需要精细化,设计图纸应清晰明了,包括各种标注、符号和尺寸的准确描述。
2. 专业化:施工图设计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和专业知识,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
3. 完备性:施工图设计需要完备,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工程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和完备性。
五、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控制1. 校审制度:施工图设计的校审制度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校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道路及交通施工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设计项目为XX市XXXX道路改造工程。
现状XXXX路为12~14m宽水泥混凝土道路,两侧各有5~9m宽人行道。
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好坏不均匀。
道路两侧为建筑工地、商业街道、学校、机关单位、居民楼、医院。
道路起点与XX市主干路民主南路相交,终点至在建1#大桥及大潭映像小区。
XXXX路为XX市的城市次干路,它的建设为解决XXXX路线区域内部及连接1#等地方交通提供便利。
本项目的改(扩)建,能减少人民路的交通压力,与1#大桥的配套建设,构成新的一条通往1#居民区的交通要到。
二、设计工作范围及任务本项目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道路路基路面、交通及沿线安全设施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等。
施工图设计在方案阶段设计已确定的线路走向、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重大设计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并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统计主要工程数量等。
本项目改造要求:路面沥青化、市政管线下地。
三、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一)、设计标准XXXX路为改造工程,执行城市次干路标准,采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计算行车速度:30km/h2、停车视距:30m3、平曲线最小半径:R=45m4、竖曲线最小半径:凹R=1400 m,凸R=1500 m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6、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8、标准路基宽度:道路红线宽度18.0~33.5 m,双向两车道9、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二)、采用相关的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四、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XXXX路为改造工程,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新建沥青混凝土,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混凝土(白加黑)。
目录一、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区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
2项目区位置 (1)1.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2变更说明 (1)3道路工程 (1)3.1现状分析 (1)3。
2设计依据及原则 (1)3。
2。
1设计依据 (1)3.2.2设计规范 (1)3。
2。
3设计标准 (2)3.3工程概况 (2)3。
4工程设计概要 (2)3。
4.1 机耕道设计 (2)3。
4。
2 人行道设计 (5)3.4。
3 涵洞设计 (5)3.5施工注意事项........................................................................................ 6 3.5。
1 施工放线 . (6)3。
5。
2 路基路面 (6)3.5.2.1材料技术要求 (6)3。
5。
2。
2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7)3。
5.3 涵洞 (8)3。
5。
3。
1挖基 (8)3.5.3.2基础 (8)二、设计图纸三、施工图预算武隆县土坎镇狮子崖生态猪腰枣园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区概况1。
1项目名称武隆县土坎镇狮子崖生态猪腰枣园。
1。
2项目区位置武隆县土坎镇新坪村新坪社、茶店社,五龙村五龙社、双石社,关滩村关滩社、联合社。
1.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区红线范围1027亩,可利用面积864亩,主要种植猪腰枣,其中包含建筑205.19m2。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灌溉工程、土地整理工程、种植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
本设计为该项目的道路工程设计。
2变更说明初步设计中拟建机耕道1125.9m,拟建1。
2m宽人行道5689。
8m。
施工图设计阶段经过现场踏勘及方案优化,对道路路程做出了相应调整,施工图设计中拟建机耕道里程调整为566。
02m,人行道宽度调整为1。
2m和2m,其中1。
2m宽人行道调整为2895m,2m宽人行道调整为3286m。
3道路工程3。
1现状分析本工程道路的地理环境为山岭重丘区,现状道路的路况比较差,主要为3m宽的泥结路面,各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本设计主要针对原有道路进行各项设计指标的优化,路面进行硬化处理等。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测量队提供的道路平纵横断面测量资料二设计、施工及验收主要技术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 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2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三工程概况本次改造主要内容为:对现状路面状况良好的予以利用后加铺沥青,现状路面状况不良的予以处理或挖除新建,现状道路侧石更换为花岗岩侧石;现状道路两侧部分人行道拆除新建。
四设计标准及设计参数道路等级:支路道路建设性质:改造设计车速:20km/h路面类型:加铺沥青砼路面(“白+黑”)路面设计年限:15年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五道路工程设计◆平面设计本次道路改造平面轴线依据现状道路。
◆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总体依据现状混凝土路面高程,道路设计高程位于道路中线处。
◆路面结构①车行道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面层3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0)粘层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粘层防水材料板缝处理原水泥混凝土面板(或修复后水泥砼面板)②车行道翻挖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面层3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0)粘层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粘层防水材料板缝处理20cm C30水泥混凝土20cm C15水泥混凝土20cm 级配碎石垫层③新建人行道结构:20x10x6cm 环保砖3cm (1:2)水泥砂浆座浆10cmC15混凝土(每5米切缝)15cm厚砂砾石素土压实达标计算加铺车行道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5.87 (0.01mm) [3cmAC-10C]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8.75 (0.01mm) [6cmAC-20C]六现状水泥路面检测、设计及施工相关技术要求◆原混凝土路面状况及检测的主要结论(一)检测内容、方法、频率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的相关要求,对路面逐板进行病害检查,并用贝克曼梁测试路面弯沉,对路基路面进行钻孔取芯检测。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一、概述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滁州市城北,道路西起滁定路(现状省道311,桩号约K23+200),东至菱溪路(现状国道104,桩号约K1057+400),全长约6.1公里,红线宽50米,城市主干道。
本项目为滁州市道路规划中的骨架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厂房以及部分居住商业用地等。
世纪大道为老路改造,现状道路路况差,通过现场踏勘、调查,结合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及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将老路全部进行破除新建。
1.1任务依据(1)安徽省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在工程设计项目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2)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道路平纵横测绘资料;(4)滁州市世纪大道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3.04;(5)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至菱溪路段)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2013.04;(6)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路面状况调查评定报告;(7)琅琊新区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图;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1.3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3)标准横断面组成:2.5m沥青慢道++1.5m景观绿化带+5.0m非机动车道+2.5m机非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4m中央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 路缘带+2.5m机非分隔带+5.0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景观带+2.5m沥青慢道=50m;(4)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1.5%,沥青慢道采用2.0%;(5)荷载标准:BZZ-100。
道路DL-01施⼯图说明1施⼯图设计说明⼀、⼯程概述沙亭村美丽乡村建设⼯程位于太和镇沙亭村,沙亭村位于新太和镇以北,新⼴从路边,⾯积约为3平⽅公⾥,下辖10个村民⼩组,总⼈⼝3300多⼈,是太和镇最偏远的村委会。
沙亭村委会距离市区18公⾥,离太和镇3公⾥,九太公路和⼴从路贯穿全村,紧贴帽峰⼭,本村没有⾼效盖的经济实体,以农业和物流业为主体。
本次拟对沙亭村沙亭西路、沙亭⼴兴路、沙亭南路、沙亭东路四条村道进⾏升级改造;七社、⼋社公园升级及⼗社风⽔塘整治。
其中沙亭西路长528.5m,宽3.6m~6.2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兴路长405m,宽7m~9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南路长800m,宽6m~15.7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东路长1308.766 m,宽5m~12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升级七社、⼋社公园及⼗社风⽔塘整治。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程、交通⼯程、园建⼯程等。
施⼯图按设计内容共划分为三册,具体分册如下:第⼀册-----道路⼯程第⼆册-----交通⼯程第三册-----园建⼯程三、设计依据本次施⼯图的设计依据主要有:1)⼯程⽴项⽂件;2)沿线1;500实测地形图;3)⼯程设计合同;4)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
四、设计规范及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2012(2016年版)《城镇道路路路设计规范》 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16《城镇道路⼯程施⼯与质量验收标准》 CJJ1-2008《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 CJJ152-2010《公路⼯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 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 JTG F40-2017《⽆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GB5768-2009国家、⾏业或本地区其他相关规范与标准;五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5.1 区域⽤地现状路线区域内现状⽤地为混凝⼟路⾯、构筑物、⼭体为主。
路线设计说明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
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以及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
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一)路线走向及平面布设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平面线形按照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保持道路线形顺畅,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
拟建二号路位于平安县境内,二号路与规划的兰新客运铁路专线及南绕城高速公路并行,二号路路线全长10979。
247m。
二号路起点、终点均与现状109国道相接,道路全线线形基本与南绕城高速平行.二号路路线走向大致呈东西向,道路全线按照城市道路Ⅱ级主干道进行设计,设计车速40km/h。
本次设计西起三号路,东至一号路,全长10979。
247m,道路全线共设交点17个,全线设平曲线15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圆曲线半径844。
08m,最小平曲线长度113.597m.K0+000~K1+200段利用现状109国道(现状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向北侧进行拓宽改造,K1+200~K3+080段与南侧兰新客运专线平行,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
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施工图设计文件有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第十二篇施工图预算附件资料基础目录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 (1)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2 设计标准 (1)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1)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1)5 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6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7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1)8 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 (1)9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分期修建工程编制) (1)10 总体施工实施步骤的建议 (1)11 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1)12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 (1)13 与有关部门协调情况 (1)14 附件(复印件) (1)第二篇路线说明书 (2)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2)2 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2)3 施工注意事项 (2)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书 (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4)2 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 (4)3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说明 (4)4 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 (4)5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4)6 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4)7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说明 (4)8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4)9 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 (4)10 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 (4)11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4)12 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说明 (4)第四篇桥梁、涵洞说明书 (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6)2 特大、大、中桥设计说明 (6)3 小桥、涵洞设计说明 (6)4 主要材料及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情况 (6)5 桥梁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 (6)6 桥梁耐久性设计,养护维修设施设计情况 (6)7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6第五篇隧道说明书.. (7)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 (7)2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及相关咨询意见的执行情况 (7)3 隧道设计说明 (7)4 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 (7)5 辅助坑道设计 (7)6 长、特长隧道通风防灾、救援设计 (7)7 隧道施工监控预测、地质预报设计 (7)8 隧道机电设施设计说明 (7)9 环境保护设计 (7)10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7)第六篇路线交叉说明书 (8)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8)2 路线交叉设计说明 (8)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8)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说明书 (10)1 总体设计 (10)2 专业设计 (10)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书 (13)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3)2 相关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及落实情况 (13)3 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 (13)4 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等 (13)5 主要场地自然条件分析及对策 (13)6 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13)7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 (13)8 土地复垦与利用情况 (13)9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13)第九篇其他工程说明书 (1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4)2 渡口码头、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说明 (14)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4)第十篇筑路材料说明书 (15)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5)2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及采运条件的说明 (15)3 大型料场的说明 (15)4 与地方政府就料场开采、运输的意向协议等 (15)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说明书 (1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6)2 施工组织、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及措施 (16)3 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16)4 对缺水、风沙、高原、严寒等地区以及冬季、雨季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16)5 对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协调和分期实施有关问题的说明 (16)6 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 (16)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1.2 测设经过(简要说明)2 设计标准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3.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3.2 沿线主要城镇3.3沿线主要河流3.4 沿线公路及铁路等3.5 ……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拟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的变更依据及理由。
xx区xx路(xx路~xx路)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xx市总体规划及路网规划;2)xx、人民东路北片控规;3)xx路规划依据图;4)xx市规划管理局下达的xx路规划设计要点;5)枫林路道路施工图、咸嘉湖路施工图;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JJ193-2012);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50-2004);9)《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JJ169-2012);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4)《xx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试行);15)xx市城市道路桥梁精细化设计指导意见16)xx市规划勘查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资料17)中国有色金属xx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xx路(xx路-xx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中间资料》二、基本概况:1、现状xx路是xx区xx村片范围内的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路,本次设计段北起xx路,南至xx路,全长0.6公里,规划路幅宽度为26m。
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拟建xx路道路现状为一条4—5m宽砂石路,局部为水泥硬化。
沿线地势比较平坦、地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达最大不超过2.5米。
本片区地势平坦。
道路沿线居民住建筑物主要为低层建筑,房屋结构简单。
道路经过区域多为仓库、棚屋、民房、货场以及施工地等。
片区内现有主要道路有:xx路、xx路、xx路等道路。
其中道路起点处xx路(现称做浏阳河大道)以及终点处xx路(现称做晚报大道)均已建成通车2、地质情况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有人工填土、植物层,第四系冲积粉质粘土、粉土、圆砾,第四系残积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砾岩,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描述如下:2.1人工填土(Q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属杂填土,褐灰、灰黑色,主要由粘性土混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及块石等组成,硬杂质含量20~45%,新近堆填而成,呈松散状态,密实度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本项目为镇镇隆十字路口南端道路工程,路线长度为573。
207米,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
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路幅采用三幅路形式,主车道划分为双向六车道。
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
二、设计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QJ/T91-200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94D101-5)《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三、道路工程设计3。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一、概述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滁州市城北,道路西起滁定路(现状省道311,桩号约K23+200),东至菱溪路(现状国道104,桩号约K1057+400),全长约6.1公里,红线宽50米,城市主干道。
本项目为滁州市道路规划中的骨架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厂房以及部分居住商业用地等。
世纪大道为老路改造,现状道路路况差,通过现场踏勘、调查,结合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及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将老路全部进行破除新建。
1.1任务依据(1)安徽省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在工程设计项目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2)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道路平纵横测绘资料;(4)滁州市世纪大道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3.04;(5)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至菱溪路段)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2013.04;(6)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路面状况调查评定报告;(7)琅琊新区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图;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1.3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3)标准横断面组成:2.5m沥青慢道++1.5m景观绿化带+5.0m非机动车道+2.5m机非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4m中央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 路缘带+2.5m机非分隔带+5.0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景观带+2.5m沥青慢道=50m;(4)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1.5%,沥青慢道采用2.0%;(5)荷载标准:BZZ-100。
二、建设环境概况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滁州市琅琊区,道路沿线地形主要为农田与村庄,道路工程范围内有若干水塘沟渠等现状水系。
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滁州市北部郊区,场地地形高差大,孔口标高在14.43~32.70米之间(黄海高程系,由设计院提供)。
所处地貌类型以波状平原、丘陵坡地为主。
2.2气象、水文1、气候滁州市的沿淮地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场地经过地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步、雨量适中、梅雨明显、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同时,由于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常有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交替出现。
全市平均气温15℃上下,全年中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4-27.9℃之间。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079-2269小时,平均霜期在144-157天之间。
场地自然区划为,Ⅳ2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
2、水文场地地表水为附近沟、河、塘所蓄积的水,其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上游河流径流补给。
2.3地质构造根据安徽省区域地质,滁州市位于郯庐断裂(郯城—庐江断裂)带上张八岭隆起东侧边界上的滁州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系,具体年龄为132~116Ma,岩浆具有多期喷发的特点。
该岩浆活动中132Ma的喷发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同期钙碱性岩浆最早出现的时间,代表了该断裂带上岩石圈伸展运动的开始时间。
尽管滁州火山岩在构造位置上属于扬子克拉通,但岩浆岩中的古老锆石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
勘察区基岩构造单元属扬子克拉通。
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洪积粉质粘土等松散沉积层,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砂岩。
场地经过区域无活动断裂,区域稳定。
2.4沿线工程地质条件2.4.1地层岩性及分布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室内试验,将经过场地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①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湿;世纪大道老路基表层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厚度为0.3~0.8m,下部为砂石垫层;老路两侧以杂填土为主,局部路段为耕植土。
该层分布广泛,层厚一般在0.20~7.60m之间,层底标高11.53~32.30m。
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53Mpa。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灰黑、灰褐色,湿,流~软塑,含有少量腐殖质,有臭味,局部夹有薄层可塑粉质粘土。
该层局部分布,层厚一般在0.60~12.60m之间,层顶埋深0.20~7.60m,层顶标高11.53~20.40m。
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14Mpa。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4.7击。
③层粉质粘土(Q4al+pl)——青灰、灰黄、灰褐色,稍湿,可~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
该层局部分布,层厚一般在0.50~9.30m之间,层顶埋深0.20~19.60m,层顶标高-0.40~32.30m。
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3.53Mpa。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5.4击。
④层泥质砂岩(K)——棕红、紫红色,强风化,组成矿物基本已风化难辨,可见绢云母,结构中密~密实、呈泥质砂土状,局部含有较多碎石及中风化碎块。
层顶埋深0.50~15.00m,层顶高程4.60~24.54m,层厚2.10~2.80m。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42.0击。
⑤层泥质砂岩(K)——棕红、紫红色,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等砂粒清晰,泥钙质胶结,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经验值为2.0MPa,岩石坚硬程度。
层顶埋深2.10~18.00m,层顶高程2.20~11.64m。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
通过对勘察场区各工程地质层岩土参数的统计,并结合野外鉴定和该地区已取得的成熟经验求得各工程地质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及压缩模量建议值(Es)见下表:根据区域资料和本次勘察结果料,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分布于填土及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主要向河流、沟谷等低洼处排泄,其次是人工开采。
拟建场地地下水的年水位变幅在0.5m左右。
勘探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埋深情况见表:稳定水位情况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土对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2.4.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拟建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图2-1安徽省地震峰值加速度三、道路工程设计3.1 平面设计世纪大道位于滁州市区北部,呈东西走向,西起滁定路,东至菱溪路,全长约6.1公里。
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50米,设计时速50km/h。
本次设计世纪大道为老路改造工程,道路中心线根据现状道路轴线拟合而成。
道路全线路面板块破损严重,经我院设计人员调查统计并委托相关检测单位检测后,设计采取全线破除新建。
沿线桥涵除桩号K5+006.686处老桥破除新建外,其余均采用大桥整修、小桥拼宽处理。
根据世纪大道道路等级,尽量减少中央分隔带开口及沿线道口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故在平面设计时,在进入交叉口前约百米处压缩中央分隔带设置调头车道,为单侧车辆提供较好的通达性。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现状世纪大道设有公共交通站台,本次设计时,结合现状公交站台位置及全线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和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布,共布设6对港湾式公交站台,站台在交叉口处与出口车道一体化进行设计。
施工时,站台布设的具体位置应报送当地公交部门确认。
道路北侧清流河大桥桥东至菱溪路段,在非机动车道边线与人行道间有35KV高压杆线,与建设单位沟通后原则上尽量避免杆线对非机动车流的干扰,调整交叉口拓宽车道与公交站台位置以避让杆线。
道路在跨铁路桥、清流河大桥桥头两端,采用路基50米等宽布置,沥青慢道与非机动车道通过桥头50米渐变段与大桥衔接,人行道边线与路基顶面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一方面便于施工时机械施工,一方面,三角区域的绿化防护也有效的保护行人安全。
道路轴线具体线形指标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表3-1平面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备注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0.33最大平曲线半径(m/处)1235/1最小平曲线半径(m/处)1120/1最大平曲线转角23°45'50"最小平曲线转角23°7'19"平曲线占路线总长15.72%带+2.5米沥青慢道=4米绿道进行设计,其中桩号K2+078.164+K3+847.607段,为保留该路段南侧现状杨树林,将非机动车道与绿道线形一并进行调整改线。
3.2 纵断面设计3.2.1纵面设计控制因素拟合现状老路路面,以中央分隔带边缘路面顶高程为准,优化道路纵断面线形指标。
3.2.2纵断面设计设置原则①纵断面设计参照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②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③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④做好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设计,避免不适当的组合。
3.2.3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标高: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以中央分隔带边缘为设计高程(沥青路面顶标高)。
道路纵断面以拟合现状水泥路面进行纵断面,同时结合相关规范予以优化。
起点搭接滁定路现状高程,终点搭接菱溪路现状高程。
表3-2 纵面主要技术指标项目规范值技术指标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2.13最大纵坡(%/处) 5.5 2.551/1最小纵坡(%/处)0.30.300/1最大坡长(m)-791.169可能采用高值。
3.3 交叉口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
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车流、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标志与标线。
沿线交叉口均采用施划标线,将行人及行车规范倒流,引导车辆、行人安全通过交叉口。
表3-3 相交道路情况菱溪路9条道路相交。
根据路网规划、现状条件及交通量预测,全线各交口均考虑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