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背后的现实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信仰的力量成就人生的意义信仰,是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等大问题所形成的一种认识和主张,是一种深刻内在的力量。
无论是宗教信仰、科学信仰还是人生哲学信仰,都可以给予人们力量,成就人生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信仰的力量对人生的意义,并展示不同信仰背后的合理性和积极价值。
一、宗教信仰的力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神的存在、奉献和敬畏的表达。
宗教信仰可以给予人们力量,并成就其人生的意义。
1.提供精神慰藉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
信仰告诉人们,无论遭受怎样的痛苦和挫折,都有一种力量可以支持和抚慰自己的内心。
宗教信仰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安宁和平静,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低谷。
2.价值观指引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价值观指引,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善良、正义和真理。
宗教信仰倡导个体要以道德的方式生活,以爱和宽容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指引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以及去建立一个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社会。
3.寻找人生目的和意义宗教信仰帮助人们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它使人们相信,人生不是毫无意义的循环,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目标和使命。
宗教信仰鼓励人们去实现自身潜能,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人们通过信仰找到了对生命的赞美和珍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二、科学信仰的力量科学信仰是人们对于科学方法和科学事实的依赖和推崇,它同样可以给予人们力量,并成就其人生的意义。
1.人类认知力的提升科学信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意识到人类认知力的局限性。
科学信仰促使人们更加谦逊地面对世界,意识到我们只是宇宙中微小的存在。
这种谦逊使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并追求超越自我、不断超越的目标,因此也提升了人生的意义。
2.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科学信仰鼓励人们对未知的探索和提问。
它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持续不断地发现和研究新的事物。
人们通过科学信仰,逐渐认识到世界的奥秘,探索了我们所处的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使人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3.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科学信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意义的有感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改造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费尔巴哈的实践意义。
一、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物质条件决定的。
他批判了庸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了社会的物质基础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这一理论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帮助我们深刻认识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例如,费尔巴哈提出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观点,指出宗教是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
这种认识帮助我们了解宗教现象的社会根源,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宗教问题,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二、指导实践的改造社会费尔巴哈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进行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选择适合的措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解决贫困问题时,我们不仅要提供救济和援助,更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费尔巴哈的理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解放,他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他主张通过自觉的革命行动,人民群众可以推翻压迫者,实现社会的解放。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实践中,我们要站在人民的角度,关注人民的利益,积极参与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
例如,在推进农村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听取农民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改造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及其读后感费尔巴哈提纲是德国哲学家卢梭·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于1841年出版的一部哲学著作。
这本书被认为是费尔巴哈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提出了自己对于人类宗教信仰和神学的批判,以及他的唯物主义观点。
读完《费尔巴哈提纲》,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费尔巴哈首先对于宗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认为,人们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投射,是人们将自己内心的理想、希望和渴望投射到外部存在的神明身上。
通过神的存在,人们对于生活和世界有了更高层次的解释和安慰。
然而,费尔巴哈同时指出,宗教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在现实中找不到满足自己需求和渴望的途径。
宗教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但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费尔巴哈进一步批判了宗教的本质和实质。
他认为,神并不是超自然存在,而是人们自己的集合,是人类理想和人类社会的象征。
神的属性和本质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的属性和本质的投射。
宗教只是人们对于自己力量和能力的幻觉,是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投射和表达。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提纲》,我不禁想起了马克思对于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宗教是压迫和剥削的产物,是一种虚幻的慰藉,是人们对于现实压迫的逃避。
费尔巴哈提出的唯物主义观点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都试图通过揭示宗教的真实本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读完《费尔巴哈提纲》后,我深感费尔巴哈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各地,人们依然存在着各种宗教信仰和神学思考。
费尔巴哈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审视并思考宗教的实质和作用,不能过分依赖宗教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费尔巴哈对人类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也给予了我对于自身和社会的反思。
《费尔巴哈提纲》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对于宗教学者和哲学爱好者具有启发,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思考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实用版】目录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背景和意义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1.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2.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3.人类在虚幻的天国里寻找超人,却只发现了自己的倒影三、批判的意义及影响正文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背景和意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卡尔·马克思于 1843 年底至 1844 年初所写的一篇论文,载于 1844 年的《德法年鉴》。
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也是他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开端。
在此文中,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并对当时的德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1.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已经基本结束。
他认为,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因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宗教的批判有助于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批判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宗教教义的批判上,而应该深入到对宗教背后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2.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马克思认为,在天国的幻想中,人们试图寻找超人的存在,但最终只发现了自己的倒影。
当人们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存在。
然而,这种寻找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因为人们只能在自己所创造的虚幻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倒影。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
3.人类在虚幻的天国里寻找超人,却只发现了自己的倒影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在虚幻的天国里寻找超人,却只发现了自己的倒影。
这是因为人类在寻找超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理想的自我存在。
然而,这种理想存在只能在虚幻的世界中找到,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只能面对自己的局限和缺陷。
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和谐共处
一、宗教信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之间,如何
实现和谐共处,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宗教信仰源远流长,承载着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
追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一些传统的宗教信
仰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如何在传统与现代
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在现代社会,宗教信仰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
冲突。
一方面,现代社会强调理性和科学,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而传统的宗教信仰则强调信仰和虔诚,强调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如
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和谐共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
在实现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
传统的宗教信仰,同时也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通
过加强宗教教育,提升信徒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好
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加大对宗教
团体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三、结语
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处,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只有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传统的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
的和谐共处,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
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当代价值论文人们创造宗教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宗教是人类获得短暂解放和心灵慰藉的手段和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人类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是无法逃避和更改现状的无奈。
那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怎样的?它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当代价值相关论文。
仅供大家参考!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当代价值全文如下:从人本主义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终极目标是消灭宗教,实现人的自由和彻底解放。
宗教消亡是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但宗教的自然消亡和人为消灭有着很大区别。
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对于中国宗教问题的处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理论实质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社会现象。
它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属于文化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人本主义出发,透彻地研究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功能及消亡等问题,形成了关于宗教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在泛神论中和“创世说”中,是宗教创造了人类和万物,人类应该崇拜自然和神以满足自己身体和精神的需要。
事实上,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反之是人创造了宗教,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它是“支配者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1]。
人把自己的力量、智慧、高贵、价值衡量尺度等品质和特点赋予这至高的“善”,也就是神;宗教的本质是人本质的对象化,神所表现的不过是人本质的彼岸性,是人一切美好和愿望的集中体现。
人在创造宗教的同时,将自己的美好愿望赋予在神的身上,以一种神圣的、虚幻的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本真。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宗教信仰正方辩手:首先,我们认为宗教信仰在辩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是人们对生命、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信仰和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和安慰,使人们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宗教信仰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让人们更加宽容和谦虚地对待他人。
最后,宗教信仰对于道德观念的传承和弘扬也是非常重要的。
宗教信仰可以教导人们尊重生命、爱护他人、勤劳善良等道德观念,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在辩题中应该更加关注宗教信仰,因为宗教信仰对于个人、社会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反方辩手:然而,我们认为在辩题中并不需要过分关注宗教信仰。
首先,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人选择,每个人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应该强加于他人。
在公共事务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不应该过分强调宗教信仰对于辩题的影响。
其次,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也使得它在辩题中并不具有普适性。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教义和观念,对于辩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因此,过分关注宗教信仰可能会造成对于不同信仰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最后,宗教信仰并不是唯一的道德观念来源。
除了宗教信仰,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道德观念,比如教育、家庭等。
因此,在辩题中过分关注宗教信仰可能会忽略其他道德观念来源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辩题中并不需要过分关注宗教信仰,因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人选择,并且并不具有普适性,也不是唯一的道德观念来源。
因此,在辩题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他更为普遍和具有共识的价值观念。
17公管1班崔惜舜20173216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
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
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
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
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
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
第三,就是相反相成。
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
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
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
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
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
”《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所谓宗教,就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
看过一本书,叫《天使与魔鬼》,表达了对信仰丧失和科学万能论的担忧。
人类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心灵、道德的发展相对来说却有些滞后,当二者的失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就难免令人忧心忡忡。
大洋彼岸的美国,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社会道德却有很高的水准,整个社会高度文明,美国政府没有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导机构,但美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显然不算低,究竟是什么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原来这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
在美国,有95%人信上帝,这是一个上帝的土地,一个让上帝上了钱币(所有硬纸币刻印着“In god we truse”我们相信上帝)的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
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
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
美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许多成分,如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都导源于宗教信念中所提倡的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
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同性恋、艾滋病、道德败坏、非婚生育等等他们都希望用重建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用宗教填补那些由科学和理性无法占据的心灵空间.在谈到宗教信仰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有82%的人指出:宗教思想及其提倡的价值观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他们的宗教信仰使他们分清了是非,从而在干错事时,内心就会有一种道德标准阻止他们这样干。
目录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的调查报告 (3)一、前言 (3)二、宗教产生的本质,派别及社会作用 (3)1. 什么是宗教 (3)2. 宗教的派别 (3)1) 佛教 (3)2)基督教 (4)3) 伊斯兰教 (5)3.宗教的社会作用 (5)4.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5)三、调查基本情况 (5)1)调查方法及板块设计 (5)2)调查对象 (5)3)问卷分析 (5)四、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的数据分析 (6)1.大学生的信仰认知与价值态度 (6)1)信仰认知与信仰评价 (6)2)信仰持有与信仰了解 (6)3)信仰态度与坚持程度 (7)2.大学生的宗教观与宗教信仰 (7)1)信教比例 (7)2)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情况 (7)3)对宗教的认识与评价 (8)4)大学生对于神灵与命运的态度 (8)5)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认识误区 (8)五、调查结论、原因分析及建议 (9)1.调查结论 (9)1)大学生需要信仰 (9)2)宗教信仰不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 (9)3)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基本正确但不健全 (9)4)高校信仰教育存在着缺陷 (10)2.高校大学生信教的原因 (10)1)家庭、民族因素 (10)2)个人因素 (10)3)社会环境因素 (10)3.启示及建议 (11)1)正确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11)2)加强政治理论及宗教课程的学习 (11)3)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12)4)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12)六、总结 (12)、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经过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进一步强化,支配着宗教信徒及宗教团体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
宗教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的本质是以对神的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生活具有双重作用;宗教信仰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刻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深入探讨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对于我们当前弘扬主旋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十分重要的。
试析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一、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种族、一个家族,乃至一个人总是要有点信仰的。
因为良好的信仰可以使人变得更稳定、更少贪欲、更具幸福感、行为更趋规范,更有利于社会,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着其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
它统摄指导着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信仰是人生的定向机制。
人生的奋斗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人只有沿着明确的正确的方向去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努力连为一体,取得事业的成功。
信仰属意识形态范畴,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时不在起着作用。
在一个真正的民主与法制社会里,没有哪个统治阶级去排斥它。
因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它就像人两条腿其中的一条那样,自觉地充当着与政府互动的角色。
我们且莫以为拥有健全的法制、民主甚至庞大的国家机器就可以把这个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且百姓愉悦。
那是个极其愚蠢的想法。
政府、法律在治理国家中并非万能,更多的社会问题要靠一个民族的普遍自律去解决。
而这普遍自律的背后,就是要靠良好的信仰来支撑。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无自己的信仰。
而且这些信仰正在净化着他们的灵魂、稳定着社会与政府互动着。
二、信仰的概念与存在条件(一)什么是信仰通常的理解是,信仰就是指某种宗教信仰,信仰与宗教同义,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信仰。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是人类的言行表达,是一种人对事实存在的确信。
信仰是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由社会统治者强力贯彻的一套价值规定,用以统治成员的精神、获得成员的认同、引导成员的行为。
(二)信仰存在的条件及对其的认识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一个脱离了生存危机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从优良的教育中学来的,是从爱的熏陶中萌发的,是在适合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
◎ 理论前沿Religion 与宗教:分析范畴与本土概念彭 牧内容提要:我国古代并无相当于现代意义的religion一词。
“宗教”的现代含义来自日语借词。
Religion的现代意义是17、18世纪西方社会日益了解异文化的结果。
源于基督教背景,religion被界定为以信仰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的二元组合,由此确立宗教研究的基本范式。
但在中国宗教研究中,此一理论研究范式亦显出诸多困境。
本文通过初步梳理比较religion、宗教、道等概念范畴在西方和中国的话语史,探讨理解中国宗教实践新的理论出发点与可能性。
关 键 词:religion 宗教 本土概念 分析范畴作者简介:彭牧,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所讲师。
我国古代并无相当于现代意义的religion一词。
“宗教” 的现代含义,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系统,来自日语借词。
①但概念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宗教传统与实践的贫乏。
正如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所言,中西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差别启发我们提出不同问题,从根本出发点上去探讨中国宗教观念与实践的特殊性。
②Religion的现代含义是17、18世纪基督教神学论辩的产物,也是西方社会日益了解异文化的结果。
西方学者已从文化与话语史的角度,对于religion 如何成为现代基本分析范畴,进行了不少梳理。
③那么中国文化在历史上遭遇异文化宗教实践,如佛教,是否产生过相似的想法和概念范畴?对于宗教经验和实践,中国文化中又产生了何种观点与概念?本文将通过初步梳理比较religion、宗教、道等概念在西方和中国的话语史,探讨理解中国宗教实践新的理论出发点与可能性。
一、Religion:信仰与仪式从坎·史密斯(Cantwell Smith)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religion的学术史研究表明,视religion 为任何文化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可以和社会文化中其他现象相分离而自成体系的实体,是相当晚近的观念。
民族宗教发言交流材料民族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独特精神财富,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生命和存在的理解与追求。
民族宗教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人的灵性需求,而且反映了民族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作为交流的一种形式,在民族宗教发言交流材料中,可以有如下内容:首先,谈论民族宗教的发展历程。
每个民族宗教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一个民族宗教的特点和内涵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宗教,回顾其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以及对相关民族和文化的影响,并对其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进行探究。
其次,探讨民族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民族宗教在精神层面上对个体和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方面,可以讨论宗教信仰对个体行为、道德观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塑造,并引发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思考。
同时,由于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还可以分析宗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以及宗教团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三,探讨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不同民族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和借鉴的现象,这是民族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
以此为题,可以比较两种或多种不同民族宗教的异同之处,探讨它们之间互相交流和互相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以及这种影响对民族宗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的作用。
最后,可以谈论民族宗教的当代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宗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方面,可以探讨当代社会对民族宗教的态度和待遇,以及宗教公共空间和宗教自由的保障问题。
同时,还可以从跨文化对话的角度,思考如何促进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以及如何维护宗教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平衡。
民族宗教发言交流材料的撰写题材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和目的来选择。
不论是探讨某一宗教的内涵与价值,还是分析不同宗教互相影响的现象,都需要对相关宗教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进行详尽的研究,以确保发言材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宗教和法律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包含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诸多要素。
宗教组织内部的诫律规范(即“教规”)在约束教徒或信众的信仰和行为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它通过权利-义务、权力-责任、惩罚-激励等概念设定和行为指导,以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技术性规定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体现价值共识和公共意志,承载理性精神和文明智慧。
在实行依法治国和政教分离原则的现代国家,法律是管理社会、维持秩序、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的基本规则。
由此形成宗教和法律的基本关系是:一方面,国家宪法和法律(即“国法”)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和各个方面,具有突出的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效力,任何宗教组织(包括宗教规范)及其活动,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另一方面,宪法法律要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组织及其活动具有相当的自治性,具有较大的组织活动空间和信仰自主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活跃,各类信教人群也日益增多,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文化事业是有益的。
各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也在宪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原则下快速发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但是,国法与宗教诚然有和谐互补的一面,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常常呈现出冲突撕裂的一面。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宗教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充分依法行使宗教信仰的权利和自由,是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规范宗教活动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举国上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改革、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深入研究并处理好国法与教规问题,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实现良法善治,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法与教规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一定意义上的统一性,但在从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伴随着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国法与教规彼此分离,各自调整,总体上呈现出“(国)法主教(规)从”的关系。
婚姻观的宗教信仰与非宗教信仰的差异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被视为两个人之间法律上或宗教上的承诺。
与此同时,宗教和非宗教信仰对婚姻观的形成和理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婚姻观在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下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
一、宗教信仰下的婚姻观在许多宗教中,婚姻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契约,具有极高的地位。
宗教信仰强调个人的信仰和敬畏神的义务,成为夫妻之间关系的基石。
以下是一些主要宗教中的婚姻观念:1. 基督教:基督教婚姻观认为婚姻是神的创造,包含了互相尊敬、互相扶持和忠诚的义务。
婚姻被视为两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2. 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中,婚姻被看作是一种合法的途径,用于满足性需求、助长爱情并建立家庭。
宗教法规定了婚姻的一些准则,并强调男女平等及责任的分配。
3. 佛教:佛教对婚姻持相对宽容的态度,认为婚姻是个人的选择,但也强调忠诚、互助和尊重。
总体而言,宗教信仰下的婚姻观强调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将婚姻视为动力、聚集亲情和宗教信仰背后的承诺。
二、非宗教信仰下的婚姻观在无神论、自由思想和其他非宗教信仰的观念下,人们对婚姻的理解有所不同。
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社会制度,而非宗教信仰成为婚姻观的主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宗教信仰下的婚姻观:1. 自由婚姻观:无论是同性婚姻、异性婚姻,还是多偶制度,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选择。
2. 合理婚姻观:非宗教信仰者普遍更注重理性和现实,婚姻被视为一种经济、社会和情感关系的合理合同。
3. 个人发展观:非宗教信仰者往往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将婚姻视为一种互相支持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总体而言,非宗教信仰下的婚姻观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意志,将婚姻视为一种人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
三、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的差异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的差异在婚姻和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1. 价值观的差异:宗教信仰强调道德、忠诚和奉献,对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有更高的要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的现实意蕴作者:范凯玲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2期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了过去一切的唯心史观,将其虚伪的面纱揭下,迫使其本质暴露在“现实”的阳光下。
本文从辨析唯心史观的缺陷开始,对唯物史观诞生的前提进行简明论述,厘清“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承担的推动作用,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分工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必定以过往一切错误唯心史观的驳倒和摧毁为前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篇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根源上彻底推翻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思想基础(一)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缺陷马克思指出:“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德国的批判仍然停留在理论之上,或者仅是对现有事物的确证。
而没有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事物的本质上去,没有以当时当地的实际为依据,透过事物的总体发展过程去看事物的个体变化发展。
马恩认为德国的批判不是一种历史活动,而是和现实断裂开来的,完完全全的一种纯意识的思辨。
“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这神秘主义。
”[2]既然这种批判没有和生产联系起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那就不可能改变现实、改变世界。
马恩认为要彻底推翻这种错误的理论,无疑要先发掘其真正的前提,马恩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3]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是现实世界生产活动的实践者,更是唯物世界的前提。
青年黑格尔派将宗教观念视为一切或者将一切都宣称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
宗教信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产⽣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的皈依。
那么你对宗教信仰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宗教信仰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宗教信仰的意义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类所具有的普遍⽂化特征,具有神秘神话⾊彩,它是⼈类精神的阶段性体现。
信仰是⼈类的⼀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它是⼈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它是⼈类 对⼈⾃⾝存在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某种反应,它是⼀种形⽽上的意识形态。
“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动,⽽是知觉和情感。
它希望直观宇宙,专⼼聆听宇宙⾃⾝的显⽰和活动,渴望孩⼦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
”从字⾯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类对⾃⼰⼼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宗教情感论的⾸创者施莱⽽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
作为⼈把握世界和⽣命的⼀种独特的⽅式,充分体现了⼈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它对⼈⽣的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们通过教义的学习和不断重复的仪式⾏为,使宗教信仰的理念和精神也逐渐渗透到⼈们的价值和⾏为系统之中,,从⽽成为形塑信教者的⼼理与⼈格的新的⼒量。
宗教信仰为⼈⽣提供慰藉。
作为⼀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具有追求为⽣活寻找⽀撑和意义的显着特征。
表征着⼈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注⼊神圣的⽬标,引导⼈去反省⾃我、超越⾃我、塑造⾃我、完善⾃我、实现⾃我,从⽽为⼈的⽣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动等的根基。
是⼀种精神的仰望和⽣命的活⽔,是⼈的⼀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
提供应当 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前提。
信仰从它的⽣成那⼀刻起,即满⾜着⼈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聚合和圣化 每个⼈⽆论他是否具有宗教倾向,都有⾃⼰最终的假定前提。
因为这些前提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这种假定前提不管是被称为意识形态、⼈⽣观、观念或者仅仅是对⽣活的⼀种直觉,都对属于他们的所有⾏为产⽣了创造性的压⼒。
宗教信仰背后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信神吗?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的答案会是不吧。
的确,在今天,宗教这一唯心主义的产物可以说与我们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今天,我并不是来传教的,更不是来反科学反社会的。
我只是想谈一个问题,宗教信仰,所谓的有神论,存在了这么多年,真的没有意义么,真的一无是处吗?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信仰神明的。
下有山神土地,上有玉皇在天;河有河神,海有龙仙。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各国皆是如此。
古罗马古希腊的神话,日本的神精灵崇拜,印度教三亿三千万神灵,佛教更是说有七亿万诸佛,千百亿释迦。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呢?
在我看来,在现代,宗教的现实意义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第一点是宗教信仰所能形成的强大的、同一的思维和行动力。
其实这一点反而在恐怖主义中能得到很充分的体现,通过给人们传递相同的理念,让其形成相同的理想目标和根本利益,从而形成这种强大的向心力。
第二点我要说的就是宗教信仰能够让人们有所敬畏。
因为人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相信善恶有报,也愿意借助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夸大天地的作用,以警示世人。
所以教化民众向善,形成淳朴民风就容易了许多。
而人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是为了积阴德泽后世也好,是为了防止现世报也罢,总会努力向善,在天地之间对待万物时也就会多一分敬畏,少一些放肆。
而这一点,在我们科技与唯物辩证观快速进步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挑战。
人类掌握了科技,推翻了唯心论,人们知道自己是这个星球唯一的高等生物,人们知道了雷电不过是摩擦产生的电流击穿了空气,地震不过是板块偶尔的运动,认为“人定胜天”,便失去了对神灵的信仰,也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
因为觉得没有山神,所以砍伐森林可以肆无忌惮;因为知道没有龙王,所以捕杀鱼子鱼孙愈发猖狂。
人们论证神灵是不存在的,不再相信神灵,也就知道,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触怒神灵而招致惩戒,所以行为开始无所顾忌,无法无天。
可是,惩罚还是会来的,沙尘暴,雾霾,极端气候……这一切,不正是惩罚吗。
或许我们应该摒弃那一份个人崇拜,但总该有所敬畏。
第三点是宗教自身所包含的部分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宗教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大都是以超然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现世理想社会的诉求。
基督教“平等、博爱和公义”的理想。
佛教的“觉悟”、精心与持戒等等,都对信众,乃至大众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引导与校正作用。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圣经里的一段话: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