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一、单选题1.(2022七下·宁津月考)下列涉及“春”的文化知识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春雷响,万物长”这句民谚来表现惊蛰这一春天的节气。
B.古人喜欢在春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赏花、踏青、插柳、放纸鸢、扫墓祭祖等。
C.写春天的成语有很多,如乍暖还寒、绿肥红瘦、草长莺飞、天高云淡、暗香疏影等。
D.“报得三春晖”中的“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
【答案】C【知识点】历法;节气【解析】【分析】C项“ 天高云淡”不是用来写春天的,而是写秋天,形容秋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的景物特征。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这类题一般需要认真积累、分类整理相关文化常识,并注意一些易混点、易错点,同时培养解题时的语境意识,结合相关词语的具体语境来判断文化常识说法正确与否。
2.(2023九上·临湘月考)【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2023年是癸卯年,小雅今年十四岁,小雅的生肖属“牛”。
B.范仲淹、欧阳修均有散文名篇传世,他们与韩愈、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C.“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中“庆历”、“崇祯”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D.古诗词中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分别写到了“惊蛰”、“霜降”两个节气。
【答案】B【知识点】历法;节气【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本项中“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人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与文化常识的识记。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3.(2023七上·凤凰月考)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爆声里,一年又过去了。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
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答案】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伉俪指夫妻,不是朋友。
其它别称都对。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其诗多咏山水田园。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B.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都是词牌名。
C."婵娟〃形容月色明媚,常用来指代明月。
明月的别称还有蟾宫、广寒、望舒等。
D.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故选:D。
故答案为:D o【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
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
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
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候,用“家君”“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
B.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湖心亭看雪》中“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解析】【分析】A项,尊称对方的父亲用“令尊”“尊君”。
谦称自己的父亲用“家严”“家君”。
C项,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是元宵节。
D项,“知天命”是指五十岁。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称谓、时间、习俗、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仔细辨析各个选项的正误。
2.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
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B.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C. 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D. 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答案】 D【解析】【分析】D项与其它三项不同。
此项属于干支纪年。
“己亥”中“己”为天干之一,“亥”为地支之一。
其它三项都是皇帝的年号纪年。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加以识记和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辨析。
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颂》。
B. 《范进中举》《变色龙》都运用了讽刺笔法,揭露虚伪,鞭挞丑恶。
C.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纪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文学常识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中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礼仪等等。
在中考中,常常会出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题,以下是一些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象征。
2.中国古代的五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是古代士人的经典读物,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礼仪等多个领域。
3.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四书》中的《易经》、《尚书》、《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孔子:又称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包括“仁爱”、“中庸”、“君子”等重要概念。
5.诗词名句: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中考中,常常会出现与古诗词相关的题目,如《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
6.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剧情备受世人喜爱。
中考中有时会考察与京剧有关的基本常识,如京剧的发源地、主要角色等。
7.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多个方面。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为著名,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以佛教造像和陶俑最为著名。
8.中国古代的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9.中国古代建筑:代表性的有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
10.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有许多规范化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准则。
如拜年时要行拜年礼,丧葬时要按照特定的礼仪举行葬礼等。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高频考点之文学常识♥古今中外重要的作家作品作家/作品详细介绍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名篇有《关雎》《蒹葭》等。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3.《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4.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5.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等。
6.《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7.《资治通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
8.四大名著明朝施耐庵《水浒传》;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明朝吴承恩《西游记》;清朝曹雪芹《红楼梦》。
9.《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10.《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作,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11.鲁迅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12.郭沫若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13.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14.冰心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15.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等。
16.《伊索寓言》古希腊、古罗马时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其中的故事有《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
17.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18.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童话作品。
19.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的知识常识:
1.《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经典”。
2.《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3.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自唐代开始至清朝废除,持续了约一千
年。
4.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中心的故宫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5.《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6.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画坛的三大门类,其中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
要影响。
8.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重要工程,是中国境内最长的防御性建筑,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
一。
9.中国古代的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体系之一。
10.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推荐5篇〕篇1: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不少成语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这些成语,就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口。
1.纪时。
如:寅吃卯粮半夜三更钟鸣漏尽丁是丁,卯是卯2.科举。
如: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一举成名名落孙山3.建筑。
如:登堂入室大相径庭门当户对户枢不蠹蓬荜生辉偷梁换柱雕梁画栋4.服饰。
如:峨冠博带袍笏登场被褐怀玉纨绔子弟集腋成裘5.器物。
如:钟鸣鼎食觥筹交织举案齐眉席不暇暖循规蹈矩奉为圭臬权衡利弊6.度量衡。
如:咫尺天涯枉尺直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壁立千仞以升量石才高八斗千钧一发半斤八两锱铢必较7.军事。
如:烽火连天大动干戈剑拔弩张折戟沉沙围魏救赵三十六策,走为上策8.艺术。
如:五音不全黄钟大吕引商刻羽滥竽充数室如悬磬胶柱鼓瑟铜琶铁板急管繁弦哀丝豪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铁画银钩胸有成竹画龙点睛梨园子弟插科打诨一板三眼9.宗教。
如:三教九流三生有幸四大皆空六神无主天花乱坠昙花一现聚沙成塔醍醐灌顶篇2: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教和礼俗中考复习指导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教和礼俗中考复习指导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法和礼俗【宗法和礼俗】(一)宗法【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那么。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那么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稳固贵族世袭统治效劳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长儿子。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
【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
【太庙】天子的祖庙。
【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
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 赤壁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 C【解析】【分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故答案为:C【点评】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下面是歌词《说唱脸谱》中的节选部分。
横线处所填的内容与人物脸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a________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b________的曹操,c________的张飞叫喳喳……A. a处应填脸谱(2),此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关羽的形象。
B. b处应填脸谱(1),此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曹操的形象。
C. c处应填脸谱(3),此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张飞的形象。
【答案】 C【解析】【分析】认真对这首歌词的积累可知,a出应填红脸,b处应填白脸,c处应填黑脸。
观察脸谱图片,结合对人物形象和戏剧脸谱的常识分析,(1)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a关羽的形象;(2)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b曹操的形象; (3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c张飞的形象。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戏剧脸谱常识的积累。
解答此题要在认真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再根据平时对戏剧有关知识的积累做出选择。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有误,端午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创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B. “以诗为词”指的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C. 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三名称亚元。
D. 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
【答案】 C【解析】【分析】C.有误。
乡试中举第二到第十名称为亚元,并不是第二到第三名。
故答案为:C。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_中考历史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陈情表》:(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梳理中考语文复习中的文化常识知识点主要包括历史典故、古代文化、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人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
1.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经常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应掌握以下典故:-相柳:相谓有术,非礼勿视。
-鸿门宴:鸿门宴是指项羽在鸿门宴上自毙,成了刘邦夺取天下的契机。
-蛇鼠一窝:形容同谋作恶。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是对无端瞻前顾后,过于担忧的人进行讽刺的一个典故。
-钟鼓馔玉:钟鼓馔玉形容富贵人家高朋满座,宴飨盛况。
-打开天窗说亮话:打开天窗说亮话是比喻毫不讲情面,直言不讳地讲真话。
2.古代文化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也是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京剧: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剧种之一,以北京为发源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包括《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
-秦腔:秦腔是中国民间曲艺形式之一,以陕西省为主要传承地区。
-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3.古代文学作品中考语文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重要起始点。
4.古代文人了解一些古代文人的事迹也是中考语文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人称"诗圣"。
-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派的代表人物。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军事家,也是爱国诗人。
总结:中考语文复习中的文化常识知识点主要包括历史典故、古代文化、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人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历史典故,如相柳、鸿门宴等;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如京剧、四书五经等;了解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了解一些古代文人,如杜甫、王安石等。
初中语文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续写《陈太丘友致太丘书》中使用。
下面短文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弟这次到贵府拜访愚兄,感触良多。
金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
弟言语不周,还请见速。
A.贵府B.愚兄C.令郎D.见谅2.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第一时难就。
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
我忍不住屈尊窥探。
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A.拙笔B.屈尊C.大作D.斧正3.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B.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下面选项中不是“酒杯〃名称的一项是()A.樽B.白C.觥D.筹5.下列各组词语都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寒舍贤弟鄙人高见B.大作见谅贤侄斧正C.高龄令爱垂问久仰D.惠顾拙作奉送家父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一“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7.下列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在古代表示降职贬官。
8.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自己的父母则为家严、家慈。
C.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字是指在本名以外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例如孔子字仲尼。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语文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科,其中文化常识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围绕语文中的文化常识展开讨论,并对一些重要的常识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经典常常被出题。
这些书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古代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习惯等。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宇宙、地理、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知识。
它由字、词、句、段四个层次构成,通过对三字句的阐释来传达知识。
《三字经》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代表之一又如,《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家谱,列举了宋朝时期使用的411个姓氏。
这是中国人重视家族、重视家谱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和尊称制度。
二、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绘画、戏曲等的基本常识。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有古琴、古筝、二胡等,传统绘画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而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粤剧、豫剧等。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通过学习和了解它们,我们可以增长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历史知识常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发明者是仓颉,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是甲骨文等等。
四、文学艺术常识文学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作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一个荣府的兴衰和人性的善与恶。
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总之,语文中的文化常识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题目。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中国古代称毛发黄而未黑的孩童为“黄发”,又常用“垂髫”来指代老人。
C.《春》《济南的冬天》《天上的街市》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和郭沫若。
D.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B【解析】【分析】ACD三项正确。
B 项错误。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孩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乡愁》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托物寄意,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B.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谈吐可显儒雅之风。
问候别人的父亲时,可以用“令堂近来身体可好”;写了文章,想请别人指点一二时,可以用“请不吝赐教”。
【答案】C【解析】【分析】A.《乡愁》是余光中的作品;B . 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铭”;D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是令尊” 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故选C o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的能力。
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识记,注意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或尊称)有“令、尊、贤”等。
知识积累及运用专题十文学文化常识一.【考点概述】中考文学、文化常识试题,主要考查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学样式。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和常识。
(2)理解课文中典型的文学样式篇目,并识记相关常识。
2.文学常识。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生活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
(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
(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
(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主要文化现象,例如“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四书五经”;重要的文化典籍,例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 【备考方略】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一篇名一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三.【真题回放】1.(2022·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D.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末清初文学家,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答案】D【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D.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选项中“明末清初文学家”说法有误;故选D。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对人的年龄有特殊的表达,如“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 《送东阳马生序》中“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古代学校名称,一般设在州府所在地,是州府的最高学府。
就读于此的学生由朝廷供给粮食。
C. “往来无白丁”“臣本布衣”中的“白丁”和“布衣”都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特称。
除此外,还有“氓”“黎民”“庶人”“黔首”等称呼。
D.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矜”指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不能做事的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一般设立在在京师。
故答案为: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A. 张孝祥B. 辛弃疾C. 苏轼D. 柳永【答案】 D【解析】【分析】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筹交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B.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大全(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为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常识对于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论语》、《孟子》和《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作,它们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
这些经典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等。
2.《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文学理论著作。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批判。
3.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其以墨、笔、宣纸为主要材料。
中国画的特点是颜色淡雅、线条流畅、意境深远,并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4.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包括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等。
这些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强调台词和唱腔的演绎,也有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形式。
此外,中国传统戏曲还有独特的脸谱艺术,通过不同颜色的脸谱来表达人物性格特征。
5.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剪纸、刺绣、布艺、陶艺等,这些手工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融入了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
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6.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聚一堂、互相问候的时刻,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7.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括八大菜系、四大名菜和各种地方特色小吃。
这些食物以其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口味和营养的搭配,赢得了世界各地人的喜爱。
8.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包括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墨家思想等。
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9.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包括唐诗宋词等。
(中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三、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四、地理部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五、天文部分: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4、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4,5,6,7,8,9.,10,11,0,1,2,3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5、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6、纪时法。
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六、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