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粤沪版
- 格式:pdf
- 大小:50.13 KB
- 文档页数:5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二Gh (提升重物)=W总一W额=n 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一W有用=G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 W额=FS= W有用/n斜面:W 总=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n W总②公式:=Ghn FL斜面:=Gh Gh Gn FS - Fnh = nF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Fv4、单位:主单位W_常用单位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五、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1.、静电现象:⑴摩擦起电: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3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注意:①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波动与光的性质
- 机械波的传播特性:波的速度、波的频率、波的周期、波长、波的干涉和谐
-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传播路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特性、光的折射特性、光的折射成像
2. 力与运动
- 力和运动: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单位、力的测量、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弹力、弹簧力、重力、万有引力
- 物体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抛体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3. 热学
- 什么是热现象:热与温度、热的传递、传导、对流、辐射、导体和绝缘体、热平衡、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 温度与热量:热量的传递、热量的计量单位、比热容、传热的方式、热膨胀
4. 声与电
- 声现象:声的传播与声的特性、声的速度、声的频率、声的强度、音量、共鸣
- 电现象:电荷、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电阻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电能、磁现象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机和电动机
5. 电学与光学基础知识
- 电和磁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性质和矢量特性,磁力的性质和大小、电流的生产和流动、电流的磁场、电流感应磁场和感应电动势、变压器和电能传输、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成像和反射成像
- 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颜色、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内容和理论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学习。
物理九年级沪粤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
本文将重点讨论沪粤地区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运动的描述1. 位移和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公式为:Δx = x₂ - x₁,其中Δx表示位移,x₂表示终点位置,x₁表示起点位置。
2. 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二、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其单位是牛顿(N)。
2. 弹簧的弹性力:弹簧的弹性力是指当弹簧发生形变时产生的恢复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3.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是指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簧产生的力。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三、压力1.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面积。
2.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沿直线传播,具有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2. 镜子和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虚、直立、与物体等距离。
凹镜的成像特点是真、直立、放大。
凸镜的成像特点是真、倒立、缩小。
3. 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角符合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五、电学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其单位是安培(A)。
2.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的物重、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第11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沪粤版物理知识点九年级【正文】一、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产生以下作用效果:1. 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形状改变: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可能会受到拉伸、压缩或弯曲等形变。
2. 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的速度:力可以使物体克服阻力,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物体的位置或速度。
3. 使物体停止运动或减慢运动速度:当反向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减慢物体的速度或使其停止运动。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动能是由于物体具有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公式为:动能 = 1/2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2. 势能:势能是由于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三、光的传播规律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传播遵循以下规律:1. 直线传播: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线传播是沿着直线路径进行的。
2.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光线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四、电路中的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移动所产生的流动现象,常用单位是安培(A),它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1.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为:I = Q/t,其中I为电流,Q为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t为时间。
2. 电阻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受到电阻和电压的影响。
电阻是指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 = 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笔记一、力学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上。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夫妻,作用力是两种力,合力是相互作用力。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平衡时,物体会发生加速度。
2.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原样,除非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量定律。
物体受合力作用时,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过程,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4. 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因数- 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物体表面之间的阻碍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力。
- 滑动摩擦因数是物体表面的摩擦阻力与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压力之间的比值。
二、光学1. 光的传播与折射-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3×10^8米/秒。
-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可计算折射角。
- 折射率是介质中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不同介质折射率不同。
2. 凸透镜与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比较厚,外缘比较薄,是使光线会聚的透镜。
- 凹透镜:中心比较薄,外缘比较厚,是使光线发散的透镜。
- 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焦点位于透镜右侧;经凹透镜折射后,焦点位于透镜左侧。
3. 光的反射与成像- 光的反射有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在反射时会遵循法线的方向。
- 平面镜能够产生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位置对称、左右颠倒。
- 成像公式:1/焦距 = 1/物距 + 1/像距。
4.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描述当光源或听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时,光的频率或声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 当光源或听源远离观察者时,波长增大,频率降低,称为红移;当光源或听源靠近观察者时,波长缩短,频率增高,称为蓝移。
(一)机械功做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
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
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
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 功的原理:既省力又生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100﹪6.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
(二)动能和势能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方法规律: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先要认清“标志”,动能的标志是运动,重力势能的标志是否被举高,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发生弹性形变。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物理中“路程-时间”图像是学习运动力学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基础。
初中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力和机械11.1怎样才叫做功考点: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有力的作用,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受到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 FS 。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1J=1N·m; F 表示力,单位是牛顿 (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考点: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
(2)公式:p= W/t 。
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4)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大小。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考点: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
2、额外功—W额外(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必须做的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 FS4、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三、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3、功的单位:焦耳(J ),1J= 1N ·m 。
四、功率—做功的快慢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P=tW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 的单位:焦(J ),时间t 的单位:秒(s ),功率P 的单位:瓦(W )。
4、单位:国际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5、推导公式:P =F v公式中P 表示功率,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v 表示物体在力F 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 的单位:瓦(W ),力F 的单位:牛(N ),速度v 的单位:米/秒(m/s )。
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W 有用=G h G 表重力 h 表升高的高度 2、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 。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 ;W 总=FS F 表力,s 表距离4、 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η=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总有用W W六、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九年级上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沪粤版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涉及到了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和探讨这些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九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平抛运动、简谐振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首先,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斜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和角度进行抛射后,自由运动的一种形式。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到平抛运动具有水平速度不变、垂直速度变化、竖直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等特点。
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篮球时的抛射动作、投掷物体的轨迹等。
其次,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周围作相对平衡位置回复运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通过学习简谐振动的定义、振幅、周期、频率等概念,深入了解了弹簧振子、摆锤等物理现象。
例如,钟摆的摆动、弹簧的振动等都是简谐振动的例子。
这些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通过学习简谐振动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
最后,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或多个力合成成一个力的过程。
通过学习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可以解决这类力学问题。
这个知识点在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中的导弹飞行轨迹计算、力的分解应用于拖拉机等工程中,这些应用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二、光学部分光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九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成像、色光三原色、单色光干涉等内容。
首先,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折射和反射之后形成的像。
通过学习光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成像原理和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与像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这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眼镜的度数计算、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
其次,色光三原色是指光学颜色的基本原色,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
通过学习色光三原色的混合原理和颜色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解释出现在室内照明和电视显示等领域中的色彩现象。
沪粤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九年级上,学生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知识,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沪粤版九年级上物理重点内容。
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形状、速度和速度改变的根本原因。
在九年级上,我们将学习到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测量通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来进行,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可以知道物体所受力的大小。
而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平衡和变速等方面,平衡是指物体处于不动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变速则是指物体速度的改变。
二、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指物体或系统进行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它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九年级上,我们将学习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转化指的是能量在各种形式之间的转换,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等等。
而能量守恒则是指在物体或系统内部,总能量的和保持不变。
能量的守恒原理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如机械运动、化学反应等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压强与浮力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它是一个物体受力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工程设计和力学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在九年级上,我们将学习到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压强的应用。
另外,浮力则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压力不均所引起的。
浮力的大小和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人们通过控制浮力,可以实现物体的浮、沉和悬浮等现象,这对于工程设计和物体的设计非常重要。
四、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体的来源。
在九年级上,我们将学习到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媒介中传播的过程,它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
而光的反射则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镜子、眼镜和汽车的反光镜等。
粤泸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粤泸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矢量运算,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合力,或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2. 运动学:-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的变化率。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5. 热学:-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 热量:物体间能量传递的量度。
-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6.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透镜成像: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形成实像或虚像。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即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8. 电路:-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两端并联,电压相同。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斜面:W 有用= G 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 +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P Wt =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nF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W 额=η 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发展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来自上海和广东的九年级学生常常研究沪粤版的《物理上册》,通过学习其中的知识点,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
本文将介绍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和应用来加深理解。
力和压强物理学的基础之一是力的概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中介绍了多种力的类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感受这些力的存在,并学习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此外,压强也是力的重要应用之一。
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通过公式和例题解释了压强的计算方法。
例如,了解到良好的设计可以减少压力的集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并制作灯座或汽车轮胎等实际应用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速度和加速度物理学研究运动的规律,了解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十分重要的。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通过数学公式和例题探讨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和时间间隔来计算速度,并通过紧急制动或开车等实例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也与力有关,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物体在斜坡上滑动的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电路的基本原理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还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连接电池和电灯泡,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串联和并联电路,来探索电流的分布和电阻的影响。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热与能热和能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介绍了热的传递方式,如导热、传热和对流。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热交换的实例,如火焰传导热量或水壶中热水对流的过程来理解这些概念。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索热的影响,如用不同材料制作隔热杯来比较热和冷的保温性能。
同时,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还介绍了能量的守恒和能量的转换,学生可以通过实例和计算方程式来深入了解这些概念。
(一)机械功做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
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
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
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 功的原理:既省力又生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100﹪6.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
(二)动能和势能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方法规律: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先要认清“标志”,动能的标志是运动,重力势能的标志是否被举高,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发生弹性形变。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它具有的动能越小。
(2)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具有的动能也越小。
3、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位置和质量。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所处的高度越低,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2)在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摩擦力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少。
(三)内能知识点1、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热运动时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理解内能:物体内部由分子组成,且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由于运动永不停息,所以内能永不为零,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故0℃的水也具有分子动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如钻木取火);(2)热传递(如放置冰块使物体降温)。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做功使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等转化为内能;热传递使物体间的内能发生转移。
热传递: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4、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减小5、热量: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用字母Q表示,单位为焦耳(J);(注意:热量是一种过程量,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的能量的转移,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
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7.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四)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Δt (Δt=t-t0)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Δt (Δt=t0-t)注: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理解:①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不叫内能;大量的分子的有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也不叫内能。
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同一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从它的温度高低反映出来,温度高时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时具有内能少。
但是不同的物体温度的高低并不直接表示具有内能的多少(如一杯5℃的水的内能与一滴10℃的水的内能),因此在传递中,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③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但两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备注: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内能越多。
物体的密度,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是无法比较内能大小。
热传导:铁勺放在热水中变热,对流:烧水时先下面热后全热,热辐射:在阳光下晒衣服。
结论: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内能发生转移—高温转移到低温(同一物体,不同物体)(五)简单电路知识点1、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如用圆珠笔笔杆或用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
4、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依靠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物体失去电子带上了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上了等量的负电。
5、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臵;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设备。
9、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相连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开路(导线断裂、开关未闭合、用电器损坏、导线接触不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相连接时也是短路)注意:电源短路导致烧坏电源、用电器短路则不能正常工作。
7、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画成横平竖直,元件不在拐角处)8、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只有唯一一条电路;元件之间相互影响)连接特点:逐个顺次连接无分支。
工作特点:各个用电器互相有关联,任何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它用电器也将停止工作。
开关控制特点: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位臵改变作用不会变。
9、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至少两条支路;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连接特点:各用电器(包括跟用电器相连的开关)各自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
工作特点:各支路互相不影响,当某支路断开时,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常工作。
开关的控制特点: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10、判断电路连接方法:电流表当导线;电压表当开路。
1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1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
13、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1A=103mA=106uA。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
使用规则是:首先要校零;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会烧坏电流表)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①0~0.6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②0~3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注意:读数时要先看清量程,再数出指针偏转的格数。
两个量程同一位臵的数据是1:5。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臵。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