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同步练习:2.6《辛弃疾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4
6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遥岑.(cén)玉簪.(zān)水龙吟.(yín)B.倩.影(qiàn)鲈.鱼(lú)佛狸祠.(sì)C.巷陌.(mò)揾.泪(wèn)孙仲.谋(zhōng)D.螺髻.(jī)堪脍.(kuài)封狼居胥.(xū)解析:B项,“祠”应读“cí”;C项,“仲”应读“zhòng”;D项,“髻”应读“jì”。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目:眺望。
B.倩.何人唤取倩:请求。
C.揾.英雄泪揾:擦拭。
D.尽.西风,季鹰归未尽:完尽。
解析:“尽”的意思是“全”“遍”“到处都是”。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
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项,“风流”都是指英雄业绩。
答案:B4.在古代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应为“北望中原气如山”;D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三篇都含有恢复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政府苟且偷安的不满,。
①就通常所谓的思想意义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②《水龙吟》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远望中原群山只能滋生愁恨。
③这与陆游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含义相近。
④至于陆游的这两首绝句,其点睛之笔是第二首诗的结尾“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 暨.今(qí)田螺.(luó) 舞榭歌.台(xiè)B.祠.堂(cí) 伺.机(sì)芦荟.(huì)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僭越(jiàn)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D.鲈.鱼(lú) 阡陌.(mò)伯仲.(zhòng)求田问舍.(shě)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向远处看,远眺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
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2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遥岑.(cén)鲈鱼堪脍.(kuài)倩.何人(qiàn)B.玉簪.(zān) 舞榭.歌台(xiè)佛狸.(lí)祠C.螺髻.(jì) 求田问舍.(shè)揾.英雄泪(wèn)D.巷陌.(bāi) 献愁供.恨(ɡònɡ)羽扇纶.巾(ɡuān)【答案】D(陌:m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栏杆拍遍神雅社鼓远目嬴得B.犹愁风雨金戈铁马天际可堪C.红巾翠袖邪阳草树吴钩仓皇D.千里清秋气吞万里登临烽火【答案】D(A雅—鸦、嬴—赢;B.犹—忧;C.邪—斜)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C(“雪”是借喻,比喻浪花)4.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答案】C(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5.《永遇乐》的上半阕凭吊雄踞东南的孙权、气吞中原的刘裕,作者的用意是() A.歌颂历史上江东的英雄人物。
B.感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足迹无处寻觅。
C.颂扬历史上的英雄,抒发今不如昔的喟叹。
D.赞美昔日的英雄,寄托自己的壮志空怀的恨事。
【答案】 D6.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一周一练同步练习: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1.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2.下面对《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是写景抒情,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B.在上片中,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
C.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D.下片中几个典故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大志,那就回到故乡去“求田问舍”,隐居田园。
3.对《醉花阴》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诉说了词人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从白天“愁”到深夜的情景。
“愁”什么?没明说。
但从守着香炉挨时光和玉枕独眠,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孤寂之苦。
B.“暗香盈袖”四个字衬托了词人愁苦的心境:若是欢快热闹的场面,淡雅的“暗香”是很难闻到的;唯其孤独冷清之境,才能体会到“暗香”充溢衣袖。
C.由“暗香”而至赏菊(黄花),由赏菊而至观照自身:在风雨中摇曳飘零的菊花啊,花瓣细长而纤弱,实在惹人怜爱,观照诗人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憔悴比菊花更甚,怎不令人销魂?D.全词刻画了一个文静、贤淑的妇女形象:思念丈夫,却不埋怨丈夫;让思念折磨自己,也不从笔下流出“思念”的字眼。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遥岑.()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揾.()舞榭.()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楚天千里清秋,()(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遥岑远目:断鸿:脍:倩:揾:二、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你感觉本词的风格怎样?5.读完本词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形象?哪句可以看出来?诗中有一句概括了流泪原因,是哪句?6.这里的“意”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感情无人领会?7.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8.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9.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孙仲谋()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仓皇()可堪()拓跋焘()张浚()王玄谟()佛狸祠()()2补写出空缺部分。
舞榭歌台,、。
想当年,,。
,,赢得仓皇北顾。
3.解释加点词。
风流:寻常:草草:北顾:可堪:二、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
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请找出使用典故的诗句5.说说孙权和刘裕的共同点?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6.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7.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
8.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故的用意。
参考答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答案1.遥岑(cén )玉簪(zān )螺髻(jì)鲈(lú)鱼堪脍(kuài )倩(qiàn )揾(wèn )舞榭(xiè)2.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基础检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该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怜悯与安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直抒胸臆,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完成下面各题。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几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季鹰”这一典故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几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分析。
6.辛弃疾词两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脍.炙(kuài)玉簪.螺髻(zān)遥岑.远目(cēn)B.巷.道(xiàng) 寻常巷.陌(xiàng) 封狼居胥.(xù)C.鲈.鱼(lú) 求田问舍.(shě) 揾.英雄泪(wèn)D.赢.得(yíng) 可堪.回首(kān) 舞榭.歌台(xiè)解析A项,岑cén。
B项,巷hàng道,胥xū。
C项,舍shè。
答案 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解析A项,苍—仓;B项,概—慨;D项,合—和。
答案 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A.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
舞榭.歌台榭:楼台。
解析B项,断鸿:失群的孤雁。
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
D项,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 A4.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大行不顾.细谨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回头看,回头。
A项,探问,拜访;B项,考虑;C 项反而,难道。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二、课内精读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5~7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 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鲈鱼(lú) 金戈(gé)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7.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二、语言表达8.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语文·必修4(人教版)6 辛弃疾词两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鉴赏: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fēng)输赢.(yínɡ)蜾蠃.(luǒ) 仓.皇北顾(chuānɡ)B.祠.堂(chí) 伺.机(sì)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巷.道(xiànɡ)曾.祖(zēnɡ) 退避三舍.(shè)D.鲈.鱼(lú) 发髻.(jì)鸿.雁(hónɡ) 遥岑.远目(cén)解析:A项,仓cānɡ;B项,祠cí;C项,巷hàng。
答案:D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业绩B.赢.得仓皇北顾赢:获得胜利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作的一种宝刀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解析:赢:这里指“输,失败”,“赢得”即“落得”。
6.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运用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 .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C .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答案:D解析:“饭”是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答案:A解析: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导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的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答案:B解析:B 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需读者去体味。
6辛弃疾词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暮霭.(ǎi)遥岑.(céng)鲈.鱼(lú) 鲈鱼堪脍.(kuài)B.揾.英雄泪(wēn) 玉簪.(zān)巷陌.(mò) 封狼居胥.(xū)C.螺髻.(jì) 断鸿.(hóng)舞榭.(xiè) 廉颇.老矣(pō)D.元嘉.草草(jiā) 孙仲谋.(móu)佛狸祠.(sì) 金戈.铁马(gē)项,“岑”应读“cén”。
B项,“揾”应读“wèn”。
D项,“祠”应读“cí”。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
C.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
“饭”在此活用为动词,吃饭。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的意思。
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项,“风流”都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
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2015·重庆高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几句用移情之法,明写山势连绵、山形各异,实写作者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与“恨”。
(3)可惜流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5),,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青山遮不住,。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夸张笔调写阅兵前的饮宴娱乐,场面壮阔,军容盛大,气势豪迈的句子是“,”。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遥岑.()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揾.()舞榭.()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楚天千里清秋,()(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遥岑远目:断鸿:脍:倩:揾:二、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你感觉本词的风格怎样?5.读完本词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形象?哪句可以看出来?诗中有一句概括了流泪原因,是哪句?6.这里的“意”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感情无人领会?7.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8.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9.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孙仲谋()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仓皇()可堪()拓跋焘()张浚()王玄谟()佛狸祠()()2补写出空缺部分。
舞榭歌台,、。
想当年,,。
,,赢得仓皇北顾。
3.解释加点词。
风流:寻常:草草:北顾:可堪:二、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
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请找出使用典故的诗句5.说说孙权和刘裕的共同点?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6.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7.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
8.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故的用意。
参考答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答案1.遥岑(cén )玉簪(zān )螺髻(jì)鲈(lú)鱼堪脍(kuài )倩(qiàn )揾(wèn )舞榭(xiè)2. 水随天去秋无际。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寒夜森森,是谁乘醉意朦胧在挑灯看剑?孤梦千回,是谁在梦里策马扬鞭?旌旗猎猎,是谁在千里之外能听见塞外翻弦?是你,孤旅漂泊的游子,壮志难酬的将军,失意落寞的词人。
南归之后的你失去了手里的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管,你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你是一位爱国者,却报国无门;你是一个大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八百年前的慷慨悲歌。
1.走近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之时。
辛弃疾原来在北方抗金,后因起义军失败而渡江南下,但南宋小朝廷对他有诸多猜忌,而他仍怀着满腔热切希望,写了《美芹十论》上奏皇帝。
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朝廷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不予理睬。
报国无门,壮志难申,辛弃疾这时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遂成此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6岁了。
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文化常识【建康】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东晋、孙吴、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吴钩】春秋时期吴地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1.《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
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送别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①写视觉形象的:②写听觉形象的:③直抒胸意的:(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
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
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
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A.幽静的 B.清凉的 C.凄冷的 D.明丽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 B.烦恼的 C.恬淡的 D.空虚的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单调死板的 B.富有生机的 C.赤地千里的 D.荒凉空旷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惊诧的 B.得意的 C.悲伤的 D.愤慨的二、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李煜②柳永③苏轼④秦观⑤李清照⑥辛弃疾⑦姜夔A.①③⑥⑦/②④⑤ B.③④⑥⑦/①②⑤C.③⑥⑦/①②④⑤ D.③⑥/①②④⑤⑦2.名句衔接①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③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⑦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
⑧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不是以号为名的作家集著()A.《淮海集》 B.《白石道人歌集》C.《稼轩长短句》 D.《白氏长庆集》4.姜夔《扬州慢》的开头①“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及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③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指扬州②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③泛指一般的城市B.①和②均指扬州③泛指一般的城市C.①②③都指扬州D.①指南京②指瓜州③指扬州5.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两题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⑤⑨⑩(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古诗①④①⑤①⑦①⑦绝句⑨⑩②⑨⑩⑨⑩⑨⑩词②③⑥⑧③⑥⑧②③⑥⑧②⑥⑧律诗⑤⑦④⑦④⑥③④⑤6.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烟波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B.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诗)D.一尊还酹江月。
(把酒洒在地上)E.都门帐饮无绪。
(京城门)F.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作)8.下列诗句各表现什么季节的景色?顺序号写在横线上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⑤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A.春__________ B.夏__________ C.秋__________ D.冬__________【创新能力训练】整理学过的知识,学会在比较中鉴赏文艺作品。
1.下面各句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代诗词。
请写出每句的出处和作者,这些诗句有何共同之处?试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加以说明。
①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⑤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⑦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⑨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某同学对《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他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请你与他合作,得出恰当的结论:①两位作者的生卒年:姜夔 1155—1221年辛弃疾 1140—1207年这说明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两首词都涉及到作者的见闻经历:《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说明两首词都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③这两首词都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扬州慢》中提到杜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廉颇。
这种写法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结论(要求指出这两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参考答案:一、课文阅读训练(一)D (二)C (三)1.①寒蝉凄切②晚③长亭(都门)④骤雨初歇⑤帐饮无绪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2.①夜雪暮色,青青、寒水、冷月。
②清角次寒,戍角悲吟。
③悲、怆然、感慨、厌、惊。
(四)1.①C ②A 2 .①D ②C二、基础知识检测 1.D 2.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②多情自古伤离别③一时多少豪杰④两情若是久长时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⑥千里共婵娟⑦人比黄花瘦⑧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D 4.C 5.(1)A (2)C 6.B 7.C 8.A③⑧ B⑦ C②④ D①⑤⑥【创新能力训练】1.①《送友人》李白。
②《孔雀东南飞》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④《送元二使安西》王维⑤《兵车行》杜甫⑥《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⑦《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⑧《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即“多情自古伤离别”。
2.①生活在同一时代②宋金军事对峙③用典④虽然姜夔和辛弃疾都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十分动荡的南宋时代,虽然池们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但由于两人的经历不同,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调也就不同。
例如,对敌人的侵扰破坏;姜词说“废油乔木,犹厌言兵”,只是抒发悲痛之感;而辛词则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充满了战斗之豪情。
姜词感慨昔盛今衰,再三提到杜牧;辛词则壮心不已,连举孙权、刘裕、廉颇。
综观全词进行比较,姜词的基调是“悲”,而辛词的基调是“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