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44
第一章旅游与美[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理解游客的审美需求,掌握旅游的审美特征,并能应用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要素。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旅游与美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游客的审美需求,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要素以及旅游审美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游客的审美需求。
[教学难点]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游客审美需求和审美满意度调研[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与审美一、美与审美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美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审美欲求结合是引起旅游的最根本的原因。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篆刻、音乐、歌舞、服饰、陈设、烹饪、民情、风俗等于一炉,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接待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游客越来越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舒适的享受,旅游经营者则把传播美和创造美轮美奂的旅游大环境当作提供旅游服务的高文化境界来追求。
【趣味小测试】请学生在朋友圈中随机提问10位好友,调研他们的旅游动机和曾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问一问他们印象中最美好的一次旅游经历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二、旅游审美需求1.游客对美的认识(1)什么是美?——美的定义与特征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并以适宜于人的感性形式显现。
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想一想】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
”对此,你怎样理解?(2)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美与真、善的联系在于:美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
合规律性是“真”,即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合目的性是“善”,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共用价值。
真和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
旅游美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
3. 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旅游美学的概念界定。
2. 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的阐述。
3. 旅游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案资料:旅游美学相关文献和案例。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定义和意义。
2. 引出旅游美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旅游美学的兴趣。
二、旅游美学的概念(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2. 解释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景观的美、旅游活动的审美价值、旅游者的审美体验等。
三、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的旅行文学到现代的旅游美学学科。
2. 阐述旅游美学的重要阶段和代表人物:如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对旅游美学的影响。
四、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哲学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2. 解释旅游美学研究的意义:对旅游活动的发展、旅游者的审美教育和旅游业的规划有重要指导作用。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旅游美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旅游景观,运用旅游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章教案通过介绍旅游美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美学的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美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旅游美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旅游美学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和分类。
2. 掌握旅游景观审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01 - 第一章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1 、美的本质
3 、哲学的三大部分:逻辑学—纯粹理性—思想—真
伦理学—实践理性—意志—善
美学—判断力—情感—美4 、名词解释:
美学
5 、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转向”—从“形似”到“神似”
从“错彩镂金”到“初发芙蓉”
7 、禅宗主张“空灵为美”
8 、旅游美学的四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对立和谐关系
9 、旅游美学认识研究包括—①对旅游美学理论基础的认识
②对旅游审美规律的认识·旅游审美的普遍规律
·旅游区别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独
特审美规律
③对旅游美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10 、旅游美学实践研究—①观光旅游审美·自然风景审美
·园林审美
·古建筑审美
②度假旅游审美·海滨度假旅游审美
·山地、森林、温泉度假旅游审美
·度假区旅游审美
③体验旅游审美·社会风情旅游审美
·生活文化旅游审美
·艺术景观旅游审美。
旅游美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3. 理解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旅游美学的概念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解释旅游美学是如何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活动。
2.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详细阐述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等。
3. 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分析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如跨学科性、实践性、理论性等。
4. 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
5. 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如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旅游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美学的兴趣。
2. 授课:讲解旅游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旅游美学的理解和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旅游案例,分析旅游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旅游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笔记。
2. 选择一个旅游案例,分析其中旅游美学的作用,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旅游美学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掌握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理解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介绍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如体验性、差异性、动态性等,并分析其在旅游过程中的表现。
2. 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详细阐述旅游审美心理的概念,介绍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
3. 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如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等。
第一章绪论一、旅游美学1、旅游美学的发展历史2、旅游美学的本质内涵: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学科。
二、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任务1、旅游美学的内容包括:⑴旅游审美主体⑵旅游审美客体⑶旅游审美中介⑷旅游审美关系⑸旅游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⑹旅游审美文化2、旅游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建构旅游美学体系;第二,指导旅游审美活动;第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三、学习研究旅游美学的意义㈠旅游美学对旅游主体的意义㈡旅游美学对旅游业的意义㈢旅游美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意义四、学习研究旅游美学的方法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逻辑法4、应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旅游与旅游审美一、旅游审美的发展历史二、旅游审美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审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1)转换生活空间的必然历程;(2)人追求舒适诗意的安居;(3)个体走向真实的感性体验。
三、旅游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态度、审美注意、审美趣味、审美需求、审美动机、审美理想、审美判断、审美能力、审美感受。
㈠旅游审美心理要素:1.感知 2.想象 3.情感 4.理解㈡旅游审美心理需求——需求层次理论㈢旅游审美动机:1.自然审美型 2.人文审美型 3.社会审美型㈣审美个性及其类型:1.阳刚型 2.阴柔型 3.中间型四、东西方旅游审美文化差异1.中西审美文化精神的差异2.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审美观3.西方文化的旅游审美观五、旅游审美的意义旅游审美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涉及范围甚广,具有多重效应:⑴净化情感和调节心理环境⑵造就具有优美灵魂的人⑶促进社会审美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