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人如果愿意离 开那间布满虚浮的,为了 社交消遣所安排的漂亮房 间而转向大自然的美,以 便在这里,在永远发展不 尽的络绎中,见到精神的 极大的欢快,我们会以高 度的尊敬态度来看待他的 这一选择,并且肯定他的 内心具有一颗优美的灵魂 …… ” ——康德
“把美学仅仅规定为艺 术理论,似乎就太局限 了。人们要游历,要观赏 自然美,要游玩到大自然 中,人们要美化生活,从 外表到内心,都希望符合 美的要求,美学能不管吗 ?”
旅游活动的对象或目的主要是风景名胜, 也就是一定时空背景中由自然景观与人文 景观构成的旅游吸引物。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在旅游审美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景观一般由山水草木、风花雪月、云霞鸟兽 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天象、天气要素构成,被称为 第一自然。 “山川之美,古今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 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晚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 界之仙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二、造就具有优美心灵的人 使“人的心灵能在不知不觉中接 受各种美,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 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
三、推动全社会审美化的进程
如果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
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类对 美的追求,反过来会好转化为 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创造热情,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 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叶朗
第二节 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
一、旅游审美需求 1、旅游需求: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 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2、需求的特点 1)具有对象性:对一定事物的要求和 追求 2)具有动力性:努力满足各种需求 3)保持平衡性:心理生理失去平衡便 会产生恢复平衡的要求 4)具有递进性:一种需求的满足不会 使其他需求停止
——李泽厚
柳宗元《永州八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鋂潭记》《钴鋂潭西小丘 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 在这八篇先后相接的优美散文中,既写出了永州山水 的动人之处,也抒发了自己发现山水之美的喜悦,同时 还含蓄地表达出在大有作为之年却不得不在山水中 消磨时日的无奈和悲愤。在对自然景象进行精细刻 画的同时,将自身的坎坷遭际与忧愤之情寄于山水木 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描绘之中,情景相契无间,物 我妙合自然,写的是自然之美,达到的是美的自然。
——李泽厚《美的历程》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三、总结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它 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或生活美之大成, 溶文物、古迹、建筑、绘画、雕塑、书法、 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庙宇、服饰、烹 饪、民情、风尚……为一炉,涉及阴柔、阳 刚、秀美、崇高、绮丽、疏野、沉郁、飘逸、 繁缛、明快、悲壮、轻松等一切审美形态, 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层次的 各种审美欲求。
第四节 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概念及特征 由于旅游融贯着丰富而多样的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因素,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 成部分,同时又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 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 因此,旅游必然成为美学或应用美学研究的 对象之一。这是旅游美学生成的理论支点。
旅游美学的特征
就学科性质而言,旅游美学是一门交叉性或多边缘 的学科,但旅游美学不是与其相关的所有学科的集 装箱或简单的堆砌物,而应是围绕旅游活动的审美 特性本身,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有机综合研究的 学科。 就理论系统而言,旅游美学必须借鉴古今中外哲学 美学、科学美学和应用美学的现有研究成果,使自 身在理论框架上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依托的一面, 并且能够从哲学的角度予以提升和归纳,使旅游美 学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一般的经验层面,而上升到应 有的理论高度,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具有人文精神和再现历史沧桑的历史意味 谈谈你个人的旅游经历,突出在观看人文景观之 时体悟到的历史意味与思旧怀古之情。
• 人文景观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指生活形象
的客观反映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那 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 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 、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它们展示的 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 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 来,留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 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苏格拉底: 提出美的合目的性 美不同于美的事物 柏拉图: 美就是理念 ------------
★ 真(逻辑学)、善(伦理学)、美 • 美为何物?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 原则,此是古典美学的精髓。 • 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 美。 • 善是最高目的,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 不美。 • 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 • 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 之一。
4、审美需求必然会以旅游为定向 的形式出现的原因
1)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2)旅游是一种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性 的高级消费形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 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刺激和强化 了人们的旅游审美需求。 3)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众多 的文化心理问题,而旅游则是治疗的 灵丹妙药。 4)未来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旅游作 为全社会审美化运动的特定产物和有 利手段,必将激发人的旅游热情
二、旅游审美动机
1、旅游审美动机: 1)泛指决定旅游审美行为的心
理趋向
2)旅游审美需求过度到旅游审
美行为的心理中介
3)在旅游审美需求刺激下推动
人进行旅游审美活动的内部动力
2、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
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概括
起来,有观光、社交、文化、 商务、享乐、保健、宗教、蜜 月、探险九大旅游动机。 一般说来,旅游审美动机具有 多重特征。广义上看,它是笼 统的,是指向所有旅游观赏对 象的。但狭义上,它似乎又因 人而异,各有侧重。
第三节 旅游审美活动的多重效应
一、净化情感和调节心理环境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表现在现实人 生中的许多方面
因此,人们出于自我调节或暂时逃避的心 理趋势,纷纷外出旅行,改换生活环境,渴望 在寻找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等一系列的旅游观 赏活动中,达到洗涤胸襟、陶冶性情的目的。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为何学习旅游美学?
旅游(特殊性) 美学(普遍性)
先从旅游(Tourism)谈起 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 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 旅游:以个人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
接下来谈美学(Aesthetics)
★ 抽象的美学-追寻美的规律、美的标准 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美学的鼻祖 美是数的和谐-合规律性 1+2+3+4=10 黄金分割 1:0.618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主要学习内容:
• 旅游美学的生成与研究 • 西方美学理论 •旅游观赏的方法原理 •旅游接待艺术及工作者 审美修养 • 中国旅游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 旅游
• 景观的审美特性
• 审美心理要素与审美体 验
• 国画书法艺术
• 建筑
• 园林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生成与研究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美学之父:德国鲍姆加登 康德:将美学出发点放在审美和美感上, 把美学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为“审 美是 什么”。美感是一种愉快感,具有普 遍 性,超功利性。 ★ “没有用”的美学 ★ 美学的意义
旅游-审美体验
美感-美学
愉悦
旅游美学
旅游功能说
从旅游活动的内容看,旅游离不开审美。 从其本质看,旅游观光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活动,涉及美学的一切领域和一切形态。 旅游丰富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调节其情 感与生存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全 社会审美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旅游 观光具有积极的作用。
3、审美需求的特点
1)审美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是 要实现人的完美人生的必要途径。 2)它始终交织在各层需求之中,是人 的各种需求的内在动因之一。 3)审美需求是人类自我实现个人的潜 在能力的核心内容。 4)人的审美需求会外化为各种表面形 象,并为人们所感知。 5)人们为追求审美需求的满足会暂时 放弃其他需求的满足。
四、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等于生活质量
的提高。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基 于物质的拥有量与自由支配程度。
生活质量的Fra Baidu bibliotek涵基本上包括物质、
社会、文化、生态、心理、审美、 精神等七大层面。其中前四者属 于外在生态环境因素;后三者属 于精神生态环境因素。
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文 化、业务、身体、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在内,具体表现 在德、智、体、美、劳等五大方面。其次,人的全面发展还意 味着人的个性或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表现出精神的自由或“自 由的个性”(马克思),而且表现出独立的人格或“人性的完 满”(席勒)。再次,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际关系与天人 关系的和谐发展,前者以“仁民”为导向,与人和谐相处,拥 有“仁者”的胸怀;后者以“爱物”为导向,保护生态环境, 追求“天地境界”(冯友兰)。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二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一般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园林建 筑、民俗风情、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 艺术和娱乐活动等。这些都是文明历史的见证和 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而 且为文化艺术研究和科学考察提供了可观可证的 典范。
•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直观的外在的形式美 • 人文景观的历史意味——带有历史舞台色彩
动态美
世间万物都无不在
运动。飞鸟、走兽、 游鱼,为大自然增 添了不少动态的美 色。动态美使人活 泼、有朝气。
•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 水之美能使仁者和智者产生快乐,这就是 自然山水的审美作用。 • 人们放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它的真正目 的何在呢?宗炳(南朝宋画家、美术理论 家)说:“畅神而已!”通过旅行游览, 使人稀释烦恼,精神舒畅,得到情感愉悦 。在宗炳看来,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能 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 质的是进而飞跃到悟获自然之道宇宙之理 的最高层次。
•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 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感 情。当徐霞客登上莲花峰,目睹黄山万峰起伏、云 雾奔腾的迷人景色时,他不禁“狂叫欲舞”。这就 是黄山给徐霞客带来的强烈美感。 • 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 的特征,只有旅游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 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不难设想人们置身于舞台 布景一样的人造景观中时将会产生何种美感。
旅 游 美 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13.8
课程要求
1、学习方式:
讲授; 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程要求
2、考核:
(1)平时表现(20分)
(2)期末考试(80分)
主要参考教材:
※《美的历程》,李泽厚,三联书店,2009.7
① 《旅游美学》徐辑熙、凌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② 《旅游美学》庄志民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③ 《现代旅游美学》仇学琴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 ④ 《旅游美学新编 》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 ⑤ 《旅游审美学》 田连波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⑥ 《中西审美文化随笔》 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9 ⑦ 《旅游美学纲要》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 ⑧ 《旅游美学》(修订版)乔修业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 月第二版
自然审美意识的产生
经历了“人猿相揖别”的过程后,人类惊喜地 发现:世界变小了,人却渐渐大起来,于是最 早把自然作为了自己的观察对象。只有当人从 自然的奴隶一跃而成为自然的主人,才能在对 其征服中自豪地确立起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人的 尊严,产生自由自觉的审美意识。自然美正是 人与自然神交而生的新生儿。
思考:人类自然美的审美意识与社会美的审美意识 产生大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