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第9章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844.52 KB
- 文档页数:45
第16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16.1复习笔记考点一: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及其衡量(见表16-1)表16-1经济增长及其衡量2.经济增长的前途(1)“零增长”“零增长”指为了避免现代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倡导人口停止增长、工业投资停止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的是要达到“零度人口增长”和“零度经济增长”的全球性均衡。
(2)对零增长的异议①实行一种阻止经济继续增长的决策是不容易的;②零增长将严重损害在国内或国外消除贫困的努力;③经济零增长不容易对有效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3.经济增长理论演变的轨迹(1)经济增长理论(见表16-2)表16-2经济增长理论(2)稳态与经济增长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称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如图16-1所示。
稳态的条件:Δk=sf(k)-(n+δ)k=0,即sf(k)=(n+δ)k。
图16-1新古典增长模型考点二: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文化水平低、预期寿命短。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①资本短缺;②劳动要素质量低;③自然资源利用率低;④技术水平落后;⑤市场体制未尽其用;⑥制度、政权和秩序的阻碍。
2.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见表16-3)表16-3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3.中等收入陷阱(1)定义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停止不前,社会矛盾突出的一种状态。
(2)形成的原因①工资成本的迅速上升导致失去同低收入国家竞争优势,在高端技术领域又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依靠投资驱动,使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使国内消费需求严重萎缩,产业结构难以合理改善。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言1(简释下列概念:(1)稀缺答: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有限和人类欲望及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自由物品答: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是相对于经济物品而言的。
(3)经济物品答:经济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指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4)生产可能性边界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也就是说,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同时也可以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5)自给经济答:自给经济是指自己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只有少数商品用来交换。
如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宏观经济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对宏观经济第九章的习题及答案进行讨论。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而收入法则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报酬、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出GDP的数值。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企业成本和利润、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政策目标、工具和实施主体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第五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活动在短期内的起伏变化。
尹伯成《西⽅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题库-国民收⼊核算【圣才出品】第10章国民收⼊核算⼀、名词解释1.潜在GDP答:潜在的GDP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平下,使⽤最佳可利⽤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组合并且资本和劳动⼒的利⽤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潜在的GDP不是⼀个实际产出量。
⼀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产出。
⽽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差额,称为产出缺⼝。
潜在产出由⼀国所拥有的⽣产要素状况决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产要素投⼊以及实现技术进步。
2.流量与存量答:流量是与⼀定时期对应的量,如⼯资。
存量是与⼀定时点对应的量,如年底存款。
任何存量都有相应的流量与之对应,存量因流量⽽发⽣变动,存量是流量的结果,如年初存款、当年存款增加额和期末存款三者的关系。
但不是任何流量都有存量与之对应,如税收、进⼝、出⼝等。
3.⽀出法答:⽀出法⼜称产品流动法、产品⽀出法或最终产品法,是从产品的使⽤出发,把⼀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出加总,计算出该年⽣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出的货币加在⼀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出法通常是宏观经济研究中计算国内⽣产总值的最有⽤的⽅法,在进⾏实际计算时,⼀般要将个⼈消费⽀出、私⼈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这四类⽀出相加在⼀起。
综上所述,若以C表⽰个⼈消费⽀出,I表⽰私⼈国内总投资,G表⽰政府购买,X表⽰出⼝,M 表⽰进⼝,(X-M)表⽰净出⼝,则从社会消费的⾓度可以得出以下公式:GDP=C+I+G +(X-M)。
⼆、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国内⽣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B.出售股票的收⼊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D.为他⼈提供服务所得收⼊【答案】D【解析】A项,不在市场上交易的家务劳动不在计算范围之内,因此不计⼊GDP。
B项,出售股票仅仅涉及到产权转移,⽽并没有新的最终产品增加。
第1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经济原理1.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2.一些经济现象之间有交替关系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
由于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经济要有效率,就要多给人们激励,在收入分配上拉开差距,这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如果要强调平等,就要缩小贫富差距,这样又会影响效率。
同样,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也存在交替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中看出。
3.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机会成本人们从事任何事都要求获取收益,也要付出代价或者说成本。
如果面临多种选择机会,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一种,就放弃了从事其他活动可能获得的收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就被称为选择了某活动的机会成本。
4.交易可以改善人们的福利交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通过与他国贸易,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5.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
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6.制度是协调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行为规则在市场经济中,制度能把个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自由进行的交易活动联接和组织起来。
有了制度,人们的行为就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各种经济活动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才会减少交易中的摩擦和成本,才会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可预见性。
7.合理的政府定位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绝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政府,相反,政府干预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
但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要正确,对经济的干预要适度。
《宏观经济分析》第九章经济增长及其核算✧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客观题1.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其中第二次是()A.美国对英国的追赶B.中国对美闰的追赶C.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迫赶D.日本对美国的追赶2.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A.绝对平等B.高度平均C.相对平均D.较为合理3.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A.高度平均B.相对平均C.较为合理D.绝对不平等4.索洛模型表明,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是()A.资本投入B.提高储蓄率C.技术进步D.人口增长5.被视为新古典增长理论起点的是()A.AK模型B.索洛模型C.AD—AS模型D.IS—LM模型6.首次提出了平衡增长路径概念的经济学家是PA凯思斯()A.凯思斯B.索洛C.弗里德曼D.卢卡斯7.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但是其恶化的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这种现象被称为()A.菲利普斯曲线B.环境倒U形曲线C.洛仑兹曲线D.环境库兹涅茨曲线8.经济学家GrossmanandKrueger(1991)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A.U形B.V形C.倒U形D.W形9.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A.增加劳动B.增加资本C.技术进步D.增加设备及原材料的投入10.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
其中第三次追赶是()A.美国对英国的追赶B.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C.中国对美国的追赶D.日本对美国的追赶11.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其中第一次追赶是()A.美国对英国的追赶B.美国对英国的追赶C.韩国队西欧国家的追赶D.日本对美国的追赶12.在经济收敛中,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的收敛被称为()A.σ收敛B.绝对收敛C.相对收敛D.条件收敛13.基尼系数在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A.高度平均B.差距偏大C.差距悬殊D.绝对不平均14.在AK模型中,K表示()A.劳动力B.技术C.常数D.资本15.在控制力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增长速度,这种经济收敛被称为()A.条件收敛B.绝对收敛C.相对收敛D.σ收敛16.基尼系数在0.2-0.3表示收入分配()A.高度平均B.相对平均C.较为合理D.差距偏大17.基尼系数在0.3〜0.4表示收入分配()A.高度平均B.相对平均C.较为合理D.差距偏大18.在经济收敛中,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精选简释下列概念:稀缺、自由物品、经济物品、生产可能性边界、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答:(1)稀缺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有限和人类欲望及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自由物品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是相对于经济物品而言的。
(3)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指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4)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也就是说,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同时也可以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5)自给经济自给经济是指自己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只有少数商品用来交换。
第9, 10章习题一、判断1、在短期内,如果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0,则居民的消费支出也等于0(×)2、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不变(√)3、提高利率可刺激储蓄(√)4、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将减少均衡收入(×)5、IS曲线是用来表示货币市场供求均衡的条件(×)6、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使LM曲线向左移(√)7、当物价上涨时,LM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8、IS曲线右移会增加总需求并降低利率(×)9、商品市场决定收入,货币市场决定利率(×)10、价格水平不变属于IS-LM模型的假定条件(√)11、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短缺(√)12、政府税收的增加将引起IS曲线右移(×)二、单项选择1、在以下四种情况中,支出乘数最大的是( 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3;C、边际储蓄倾向为0.1;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A )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6,那么自主支出乘数值是(B )A、1.6;B、2.5;C、5;D、4。
4、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则( C )A、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5、乘数效应必须在(C )条件下比较明显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C、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D、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6、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D )A、GDP没有变动的趋势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C、非自愿的存货累积为0D、以上说法都正确8、比较存在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与没有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前者的作用(B )A、较大B、较小C、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D、不能确定9、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B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增大。
第8章通货膨胀与失业1.简释下列概念: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开放性通货膨胀、抑制性通货膨胀、失业和失业率、摩擦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菲利普斯曲线、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
答:(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商品和劳务”不包括金融资产;②货币价格指用货币表示的价格,而非用其他商品表示;③价格总水平,而不是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④持续上涨,表现为一种趋势。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它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对储蓄者不利;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②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③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指报告期物价总水平同基期物价总水平的比率,用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三种物价指数:①消费物价指数,反映生活消费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编制而成。
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即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是指()。
第二十单元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答案】C【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的增加。
各国一般采用GDP来衡量经济的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的标志为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失业率的下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化速度加快,是经济增加的结果。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答案】B【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的增加,因而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表现了在更高水平和更多产品数量上的生产。
3.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
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解析】由于GDP是反映一国最终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由于GDP将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示,便于计算GDP,且易于用来比较。
4.下列各项中()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答案】A【解析】生产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资本家才能等因素,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使得有效劳动力增加,生产要素增加。
5.下列各项中( )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投资的增加B .就业人口的增加C .人才的合理流动D .发展教育事业【答案】C【解析】人才的合理流动并没有增加劳动力供给,因而不属于要素供给的增长,投资增加、就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发展教育事业等都会促进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6.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与实际增长率G 之间可能有的关系是( )。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经济增长的源泉?()A. 劳动力增加B. 资本积累C. 技术进步D. 政府政策答案:D解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政府政策虽然可以影响经济增长,但它本身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
2.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下列哪个变量与储蓄率成正比?()A. 人口增长率B. 技术进步率C. 储蓄率D. 资本产出比答案:C解析: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储蓄率越高,资本积累越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根据索洛增长模型,长期内经济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哪个因素?()A. 劳动力增加B. 资本积累C. 技术进步D. 政府政策答案:C解析:索洛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内,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 下列哪个经济现象通常与经济增长相伴而来?()A. 失业率上升B. 通货膨胀率上升C. 收入分配不均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5.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 新古典增长理论B. 新增长理论C. 索洛增长模型D. 马尔萨斯增长理论答案:B解析: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填空题1.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______和______的增长。
答案:产出、人均产出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和人均产出的增长。
2. 根据索洛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______。
答案:技术进步解析:索洛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3.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两种途径提高经济增长。
答案: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率解析: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直接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4.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______和______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方程。
答案:索洛方程、人口增长率方程解析: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方程和人口增长率方程描述了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习题九1. 简释下列概念:一般均衡分析答:指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供求均衡的状态,研究所有市场如何同时达到均衡的经济分析方法称一般均衡分析,它强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
契约曲线答: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表示两个消费者交换两种商品所达到的各个最优位置的一种曲线,它是各种可能的交换均衡点的轨迹。
帕累托最优答:指一种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的资源配置状态,由意大利经济学帕累托最先提出。
2. 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L LK KP MRTS P =;B.L K X Y MRTS MRCS =;C.X Y X Y MRPT MRCS =;D.X Y LK LKMRTS MRTS =。
答:D3. 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X XY Y P MRPT P = ;B.A 与B 的X XY YP MRCS P =;C.A B XY XY MRCS MRCS =;D.A B XY XY XYMRPT MRCS MRCS ==。
答:D4. 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A B XY XYMRCS MRCS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X Y LK LKMRTS MRTS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 XY MRCS MRPT =;D.A 、B 和C 。
答:D5. 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过程中,我们( )作人际效用比较。
A.总是;B.不;C.有时;D.经常。
答:B6. 整个经济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增加,试分析:(1)在x 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答:(1)如果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 x 下降,供给量Q x 增加。
第9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1.简释下列概念:要素需求、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向后弯曲劳动供给曲线、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答:(1)要素需求要素需求是厂商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厂商之所以需要生产要素就是为了用这些生产要素生产各种可供消费的物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如果消费者不需要各种可供消费的物品,生产者也不会需要生产要素了。
因此,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而是一种“派生需求”。
要素需求不仅是一种派生需求,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单独能生产出来的,而必须有许多生产要素共同合作才行。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还存在互相替代或补充的关系,因此,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要受该要素价格的制约,还要受其他要素价格的制约。
(2)边际物质产品边际物质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该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指在资本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再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资本的边际物质产品指在劳动投入量不变条件下,再追加一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
在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物质产品随着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3)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MRP MPP MR=⋅。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
由于边际物质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与价格的比较要视不同的市场而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第9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答案】C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的增加。
各国一般采用GDP来衡量经济的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的标志为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失业率的下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化速度加快,是经济增加的结果。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答案】B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的增加,因而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表现了在更高水平和更多产品数量上的生产。
3.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
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
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A
【解析】由于GDP是反映一国最终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由于GDP将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示,便于计算GDP,且易于用来比较。
4.下列各项中()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
【答案】A
【解析】生产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资本家才能等因素,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使得有效劳动力增加,生产要素增加。
5.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答案】C
【解析】人才的合理流动并没有增加劳动力供给,因而不属于要素供给的增长,投资增加、就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发展教育事业等都会促进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6.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与实际增长率G 之间可能有的关系是()。
A.w G G
>B.w G G
=C.w G G
<D.以上各项均可能
【答案】D
【解析】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可以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实际增长率G ,其分别表示经济萎缩、经济均衡、经济长期持续扩张的状态。
7.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和自然增长率n G 的区别在于(
)。
A.w G 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比率不断提高,而n G 没有
B.w G 以充分就业为前提,而n G 没有C.w G 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稳定的增长率,而n G 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率
D.w G 一定小于n
G 【答案】C
【解析】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在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例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
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
因此,自然增长率比有保证的增长率稳定。
8.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大于实际增长率G ,经济将(
)。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如果w G G >,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这时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果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出现长期萧条。
9.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大于自然增长率n G ,经济将(
)。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如果w n G G >,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
10.如果实现了哈罗德模型的自然增长率,将使(
)。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答案】A 【解析】自然增长率n G ,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如果实现了哈罗德模型的自然增长率,表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1.要达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必须使(
)。
A.n
G G =B.w
G G =C.n w
G G G ==D.w n
G G =【答案】C 【解析】当w n G G G ==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12.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小于实际增长率G ,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
)。
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
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
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
D.以上都可能
【答案】B
【解析】有保证的增长率w G 小于实际增长率G ,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合意生产能力,厂商拥有的资本不足,且此时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因而合意的资本—产出比例小于实际资本—产出比例。
13.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小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
A.小于实际增长率
B.大于实际增长率
C.等于实际增长率
D.两者的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由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且合意的储蓄率小于实际储蓄率,因而合意的资本不足,有保证的增长率低于实际增长率。
w w w s G v =
,s G v =。
由于w v v =,且w s s <,故w G G <。
14.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是(
)。
A.增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