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青山不老》说课稿
刘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语文教师刘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青山不老》,本节课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对本课课文分析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我对课标的理解是:这是一条能力目标,在阅读课文的前提下,需要完成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体会的学习程度。
二、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专题是“环保”,学习这些文章,可使学生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绿化家园的决心。
三、学情分析
一堂课要想成功一定要了解学生,六年级的学生,课堂表现活跃,他们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问题的深度思考方面还很欠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重、难点分析
1、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理解老人所创造的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
2、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我确立本课的难点为: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五、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认识“炕、虐、踞、淤”等生字。
2、通过默读和精读课文,学生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学生能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通过目标2突出重点,通过目标3突破难点)
六、教学流程
(一)定向导学;本环节预计3分钟,出示两幅今昔晋西北的图片,引导学生畅谈感受:①你看到了什么?②有什么感受?
设计目的是视觉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重温本单元环保的主题,水到渠成引入本课学习。
(二)预习交流;本环节预计3分钟,教师使用课件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并且展示作者的基本资料。
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达到教学目标1。
(三)质疑达标;本环节预计10分钟,学生默读全文标出段落并且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教师让学生精读课文1-4自然段,并回答课件展示三个问题,稍后采取小组加分制来抢答问题。
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③这一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设计这个环节突出了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感受大环境是险恶的,小环境是艰苦的情况下,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
(四)互动提升:预设15分钟,学生快速浏览课文5-7自然段,采取小组合作形式来探讨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1-4自然段,在第6自然段中,“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②课文最后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除了青山不老,还有什么不会老?
本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对于“青山不老”的理解,通过让学生结合前面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条件以及理解日月同辉的含义,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实现了作为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这一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3。
(五)拓展延伸;本环节预计5分钟,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老人15年如一日在艰苦的环境下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你会对他说什么?说一说你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这样学生就可以融入文本,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六)总结归纳。预计4分钟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说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是内容上的如生字词,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如老人的精神品质。
设计的目的是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尝试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对课堂重点知识归纳的能力,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七)作业设计
思考我们为环境保护还能做些什么,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因为本课为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使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八)板书设计
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青山不老”
小环境:艰苦
以上就是我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的教学预设,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默读和精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原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