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发。

1,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2,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

3,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4,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利互惠。

二,个体行为特征(p55)

1.目的性;

2.社会性;

3.自主性;

4.连续性;

5.持久性;

6.可塑性

三,什么是动机、气质(p69)

动机: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内在原因。即:推动人们去行动的内动力或驱力。

气质: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这种动力特点是指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度、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在人的行为方面的表现,他反映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部表现,如知觉、记忆的速度、思维的灵活、主义的稳定性、情感的强弱和新林活动的内外倾向性,以及一般动作的速度、强度和灵活性等。它使人的个性具有独特的色彩。一般人所谓的“性情”、“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

四,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

正面的情绪能够起到促进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它有利于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态度(p75)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态度的形成

(1)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模仿、体验等逐渐形成的。态度的形成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

(2)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1.欲望;2.知识;3.群体观念。

3,态度改变理论

(1)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新的态度。

(2),态度转变的方式:

A,一致性的转变,即只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

B,不一致性的转变,即改变了态度者的方向。

4,西方组织行为学关羽态度改变的理论

(1),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

该理论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期待有利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提出态度改变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A,服从是态度改变的第一阶段,是受外来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为了赢得好感而改变原有的态度。

B,同化是态度改变的第二阶段,与服从相比更进了一步,不是受外界的压力而被动产生的,而是从模仿中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行为特性并入自身的个性特征中,逐渐改变原来的态度。但这种改变不是信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因而是不巩固的。

C,内化是态度改变的第三阶段,实在同化的基础上正在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彻底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2)费斯汀各的认知失调。

该理论把人的认知分成若干个基本元素,包括思维、想象、需要、态度、兴趣、理想和信念等。其中任何任何两个元素的关系又分为协调、失调、不相关三种。

(3),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主动向和被动型两大类。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和程度。

5,态度的测量及分析:

态度与人、物、环境、机构以及行为和意识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很复杂的事物,在测量中要考虑到:

(1)倾向性,即肯定还是否定,赞成还是反对;

(2).深度和强度,即肯定或否定的程度,赞成或反对的程度;

(3).外显性,我们只能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去判断和推测被测者的态度。

对态度测量的方式:一是量表法,二是自有反应法。

量表法:

(1)沙氏通量表法。用于设计内容广泛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测量

方法:收集大量与问题有关的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让专家进行评价,筛选出足够数量的能反映被测者对该问题态度的陈述句,要求被测者从中选择他们所同意的陈述,从而测量被测者对该问题的态度。

(2)利克特量表。让被测者对一系列陈述做出“很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之中选择一个,从而测量被测量者态度倾向和程度。

(3).语意差别法量表。通过一系列两级形容词以及在两极之间若干个量级层次来测量被测者对某个给定对象的态度。

自有反应法:

(1).透射法;(2).开发态度发。

六,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第五章:激励理论与分类

一,激励的时代要求:

1.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来自社会、经济、技术的外在压力,都迫使管理方面在方法和技巧上有创新,以不断保证企业效率和效能的高水平,要求有效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2.为了企业不断发展,必须关注人力资源。

3.员工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激励理论研究的心理学观点

1.老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地点:美国

(3)创始人:华生(1878—1958)

(4).行为主义基本原则:刺激—反应公式

(5)符号:S—R

2.新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在刺激—反应公式中加了一个中间环节。S—O—R。S为刺激、R为反应、O是一个中

间变量,它主要指人们的主观因素。

手段:

(1). 从社会心理出发,分析需要的发展,需要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内容。

(2).要进行情景分析,由于人的思想经常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要经常对影响人的情景进行动态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激励过程继续化。

(3).目标均衡。在个人与组织以及各种关系中会发生一些冲突和不协调。为此,调和矛盾,使目标均衡也很重要。

3.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把行为简单滴看成是人的精神系统对客观刺激反应的机械联结,这不完全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

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

(1).强调认知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原则

(2).强调内部发生的过程

(3).强调概念的驱动作用

(4).强调认知反馈作用

(5).强调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

三,激励理论分类

(一)、需要层次理论

背景

1.提出者:[美]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

2.提出时间:《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1943);《激励与个性》(1954)

3.含义:因赋予需要以人类行为根本动因的地位,并深入研究需要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而得名。

(二)内容

1.需要

需要指人对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需要实质上是人因某种心理或生理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初始动因。

2.需要的层次

人的需要非常复杂,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生存的需要。指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生理性需要,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住房、性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指人对身体、经济等方面安全可靠、不受威胁的需要,包括对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职业保障、免除疾病、避开危险、老有所养等等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亦称爱与被爱的需要,指人对友谊、爱情、隶属关系等的需要,属于人的社会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