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提高练习(3-4节)(简单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提高练习(3-4节)(简单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提高练习(3-4节)(简单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提高练习(3-4节)(简单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提高练习(3-4节)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

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不可以消除噪声

D、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Hz

2、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

B. 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 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D. 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5、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6、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7、超声波有2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纹

8、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有了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超声,同时能接受超声的装置),机身只有240克。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

A.用手机控制相机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

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D.笑脸抓拍

9、《掩耳盗铃》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自知》.这则寓言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哪种途径来减弱铃铛所产生的噪声传入他的耳朵里( )

A.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 B.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 D.盗铃者采用“掩耳”的方法不能减弱噪声

10、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

A.10dB B.50dB C.90dB D.400dB

11、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样做是为了()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为了美观好看

12、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

B.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

C.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发出超声波,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能测量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

D.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1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1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该导盲手杖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能量的原理

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该导盲手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15、美国摇滚歌手杰米·温德拉在我国湖南岳阳君山岛大展“狮吼功”,他用高达100 dB 以上的咏叹调连续震破三个高脚玻璃杯,并被主办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称号.下列有关他“吼”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由玻璃杯振动产生 D.声音越大其频率越大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二、填空题

1、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____传感器工作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2、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供水、防止地下水管漏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了。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选填“高”或“大”)些。

3、科学家通过对噪声研究发现:(1)、噪声会使人的工作、学习效率降低(2)、噪声能促使植物种子提前结束休眠而提早发芽(3)、收集噪声可以用来发电(4)、噪声会影响人的听力(5)、噪声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6)、适当的噪声会使西红柿产量提高2倍。上列各项是利用噪声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________,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

三、解答题:

1、不同材料吸收声波的能力不同,吸声系数是某种材料所吸收的声能与传到该材料的声能之比。阅读下表所列几种材料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吸声系数,回答问题。

(1)敞开的窗户可以让传到的不同频率的声波能量全部通过,则它的吸声系数为。

(2)请归纳表中所列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声波频率的关系:。

(3)通常把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表中所列材料中吸声效果最好的材料是,最不适合做吸声材料的是。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__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3、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 78 82 80 81 79 80 81 78 82 80 双层22 23 25 21 23 24 21 25 22 24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玻璃(单层/双层)。

参考答案:

CCDAC DABCB ACCDA D

1、响度大声源超声波

2、减少噪声干扰大

3、236 噪声也能为人类服务

4、能量

1、0 其他条件一定时,声音频率大,吸声系数大地毯光滑石料

2、不变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海绵反射效果差后退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时测量距离大理石

3、未控制拉开橡胶球角度一定距离其他条件一定时,单层玻璃更易振动双层

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答案

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 题训练答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2016-2017学年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一)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 (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2. (2016玉林)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 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答案】C 3. (2016滨州)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 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 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 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 速度约为370 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 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答案:D 4.(2016天津)直升飞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G+f B.F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______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 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_______(好/差) 【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人到声源的距离差 【解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音调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发出的声音音调不会改变,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 (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差. 故答案为:(1). 相同 (2). 响度 (3). 泡沫塑料 (4). 人到声源的距离 (5). 差 【点睛】本题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及音调的决定因素及响度大小什么有关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关键. 2.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

八年级物理_《浮力》专题提高训练试题

八年级物理《浮力》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块石头和一个小气球捆在一起,当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并在水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B .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C .受到的浮力不变 D .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 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3、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 器中,两球静止时, 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小分别为P 甲、P 乙,则( ) A.P 甲

P 乙 C. P 甲=P 乙 D.无法确定 4. 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面上,那么 ( ) A. 浸没的体积较大时受浮力较大; B. 露在液面上的体积较大时所受浮力较大 C. 不论浸没的体积多大,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浮力的大小。 5. A 、B 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当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分 别是F A 、F B ,则比较浮力的大小是:( ) A. F A >F B B. F A =F B C. F A <F B D. 无法比较 6.、 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 和b ,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时,a 球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b 球有1/2 的体积露出水面。那么两球的密度之比( ) A. 2:1 B. 2:3 C. 3:2 D. 1:8 7、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上的示数表示铜块所受到的( ) A. 浮力大小 B. 重力大小 C. 重力和浮力之差 D. 重力和浮力之和 8、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它们( ) A. 质量一定相等 B. 密度一定相等 C. 一定都是实心物体 D. 体积一定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 、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大于重力 C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D 、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10、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 B .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在越深处它所受的浮力越大; C .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D .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11、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物块A 、B 在水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所受浮力的大小 关系是A 、B 两物的密度关系是( ) A .A 大; B .B 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12、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则( ) A .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B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C .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D .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 13、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 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 A .小木块 B .大石块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1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沉在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B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浮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水 图 5

八年级物理期中训练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训练题 一、选择题 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1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用B 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 .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的是( ) A 、一节物理课时间为0.45h B 、人的正常体温是390 C C 、人步行速度约10m/s D 、物理课本的宽度接近19cm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5.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7. 利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B .若要用该装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移动两铅笔之间的距离 C .若要用该装置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可以将橡皮筋快速拨动 D .拨动橡皮筋是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8.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指关节轻轻叩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D .这种判断方法不合理 9.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 D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10. 如图4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1. 如图5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7℃ 12.早晨看见草叶上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原因与图6中相同的是( ) 13.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7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的是( ) 14.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8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15.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9),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将该装置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 C.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 D.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 16. 如图10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图6 图9 图10 图 图4 图3 图2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编辑推荐]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培养学习兴趣,勤于动脑筋思考,下面是中国()给大家准备的“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模拟气流c.地面D.他本人 2.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ocD.中学生百米跑成绩 3.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BcD 4.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

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5.右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 反映的可能是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 6.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水水银酒精乙醚 凝固点/℃0-39-117-114 沸点/℃10035778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7.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2020年度提高训练.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提高训练一、选择题 1、对于公式m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V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小,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 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 体积成反比 3、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A、 B、 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A>B>C,且A>水, B.A>B>C,且A<水, C. A< B< ,且 A>水 , D . A<B< ,且 A<水 , C C 4、一定质量的水体积为a,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为b;一定质量的冰体积为c,全部化成水后体积变为 d,则() A b 比 a 大 1/ 10, d 比 c 小 1/ 9 B b 比 a 小 1/ 10, d 比 c 大 1/ 10 C b 比 a 大 1/ 9, d 比 c/小 1/ 10 D b 比 a 小 1/ 9, d 比 c 大 1/ 9 5、一个质量为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1.5kg ,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 1.75kg ,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 ×10 3 kg/m 3 B .1.16 ×10 3 kg/m 3 C . 1.75 ×10 3 kg/m 3 D .1.2 ×10 3 kg/m 3 8、两铁球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等,则() A、两铁球一定都是空心球; B、两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球;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试题1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闯关测试 ★顶级超强练(C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一种能,叫做;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等等.人们的研究表明:我们所利用的大部分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 2.将下列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过程用连线连起来。 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冒“白气”先液化后汽化 用久的灯泡发黑先凝固后升华 冬天湿衣服被冻住又变干先升华后凝华 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冒“白气”又消失先汽化后液化 3.如图C-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都装 有水,但水的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可以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调,四个瓶吹出的音 调由低到高顺序为; 如果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个瓶子,则四个 瓶子敲出的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 。图C-1 4.小明站在一面平面镜前,若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为参照物,小明做 运动,他相对于像是静止的,而做运动,他相对于自己的像 是运动的。 5.打雷时,小王先看到闪电,经过3秒听到雷声,请你估算发生雷电处离小王大约在m. 6.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轴慢慢移向光屏方向,发现在屏上得到两次清晰的像,那么它们一定是像,并且前一次 得到的像是像,后一次得到的像是像.(以上各空分别填 “实”或“虚”“放大”或“缩小”) 7.“以声消声”可使甲声源传来的“”部和乙声源传来的“”部(填“疏”或“密”)恰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相互抵消,科学家用“以声消声”开发的反噪声术被称为“有源消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消除、、等所产生的噪声. 8.商场常见到出售的一种“人参”酒,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观察时看到的是浸没在瓶中参的(填“实物、实像、虚像”),大小 是的。(填“等大、放大、缩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质量

《质量》提高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铁块质量比1kg木头质量大 B.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C.宇航员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D.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2.下列物体质量接近50g的是() A.一枚大头针B.一只鸡蛋C.一位中学生D.一块橡皮 3.一铜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铜水B.将它轧成薄铜片 C.将它雕刻成工艺品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4.叫做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质量是物质的一种。 5.“解放牌”载重汽车本身的质量3.8t,合kg=g;一粒人工合成金刚石的质量一般约为200mg,合g=kg。 6.在实验室里常用测物体的质量。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测得起质量是83.6kg,则在太空中测得的质量为kg。 7.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为173千克,合克,合吨。8.(1)6.24×104mg=kg; (2)7.5×1027t=kg。 9.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将装有冰块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发现天平平衡。在冰块融化成水后,天平(选填“不平衡”或“仍平衡”)。 10.湛江物产丰富,廉江的“红江橙”被誉为国宴佳果,雷州的流沙镇被誉为“南珠之乡”。请你估算:一个廉江“红江橙”的质量大约是180。

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铁块质量比1kg木头质量大 B.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C.宇航员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D.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解答】解:A、1kg铁块质量跟1kg木头质量一样大,故A错误; B、一块冰熔化成水,是状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宇航员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 不变,故C错误; D、将一铁块压扁了,是形状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其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物体质量接近50g的是() A.一枚大头针B.一只鸡蛋C.一位中学生D.一块橡皮 【解答】解: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50mg=0.05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 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 题意; 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一铜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铜水B.将它轧成薄铜片 C.将它雕刻成工艺品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A、将它熔化成铜水是状态变了,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小明的下列哪一猜测比较符合实际( ) A.20g B.200g C.2kg D. 20kg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3.图1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 . 热气球 B .测力计 C .火箭 D .杆秤 4.如图2所示,一名消防队员正沿着竖直悬挂的绳子匀速向下滑行. 关于下滑过程,下列几种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 A .他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他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 .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 D .他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 5. 利用气球进行图3所示的各种实验,下列相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 .甲图:用毛织品摩擦过的两只气球,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 .乙图:气球因向后喷气而前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丙图:对气球充气,球面上的小圆点距离增大——可模拟宇宙膨胀现象 D .丁图:用左球挤压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如图4所示,木块竖直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 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 B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 D .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 7.小明用压强计做了如图5 所示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阅读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小 图 2 图 4 图1 图3

最新八年级物理培优经典训练题

八年级物理培优训练题1------透镜 姓名 一、选择题 1、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 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折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D.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2、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放大的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 C.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缩小的D.所成的缩小的像,一定能成在光屏上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好在屏上能看到 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小于9厘米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4、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 上,如图6示。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 5、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5 中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30厘米B.一定小于10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 6、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 可见此透镜是( )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7、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 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 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 C、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 D、无法判断8、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 应( ) A.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 ) A.像的大小B.像与物的距离 C.像与透镜的距离D.透镜的焦距 10、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D.整个像存在,但像变暗了 11、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 可见此透镜是( )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12、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 13、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 他应该( ) A.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增大暗箱的长度 C.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D.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 14、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 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凋焦犯起愁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米B.4米C.小于2米D.大干4米 15、光和声音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 ) A.光速变大,声速变小B.光速变小,声速变大C.都变大D.都变小 16、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如图1所示。关于细杆AB 的像A’,B’的粗细和指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同 B.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反

(完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第6题 江苏省龙冈初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邹桂开 一、选一选(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第二卷的表格内。) 1.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明明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进一步 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你的实验观察,指 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 的是 A .透明玻璃杯的种类 B .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 C .透明玻璃杯的价格 D .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 2.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 B .成年人的高度约为1.7m C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5m D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3.以下四辐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 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 ( ) A .30km B .35km C .40km D .45km 5.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 ,该物体可能是 ( ) A .蜗牛 B .步行的人 C .自行车 D .汽车 6.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 .声音是一种波 B .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 .声波具有能量 D .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7.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8.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他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 黑,可以使温度计更加灵敏,这是因为 ( ) A. 黑色更容易使白光分成七色光 B. 黑色表面更容易吸热 C. 黑色表面更容易散热 D. 黑色表面的物体只吸收红外线 9.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第8题 第4题 A B C D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 及参考答案

图 2 图 3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 及参考答案 姓名 1. 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 )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 (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 2. 建筑工地需要长1.0米,宽0.5米,高0.3米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 (A)28 (B)29 (C)30 (D)31 3. 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毫升,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毫升。用滴定管取1/25毫升滴入水槽中。由于该有机溶剂与水的结合力远大于油,故水面最终留下了一层油膜,测出其面积约500厘米2,则该油膜分子的直径约为 ( ) (A)1.6×10—9米 (B)1.6×10 —10米 (C)3.2×10—9米 (D)3.2×10—10 米 4. 如图2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请判断下 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 ) (A)(1)(2)(3) (B)(1)(3)(2) (C)(2)(1)(3) (D)(2)(3)(1) 5. 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 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3所示。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 O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 6. 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 (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 (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 (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 7. 下列各种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的是 ( ) (A)把木材放在烘房里要比放在露天里干得快 (B)晴天把洗好的衣服凉出来要比在阴天的时候干得快 (C)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对应练习

引言奇妙的物理世界 科学探究的步骤有:→→→→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吉他发声是因为,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体、体和体能传声,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也能够传声。 3.乐音的三要素是、和。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大。我们能较辨别猫和狗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不同。4.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Hz到Hz之间;猫、狗、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见的。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发出的是,所以我们听见这个声音,但能听见这种声音。 5.物理学中,噪声是由于发声体做的振动而发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都是噪声。 6.高速公路旁种树是为了在减弱噪声;用手堵住耳朵是在减弱噪声;高考期间禁止工地施工属于减弱噪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和. 第二章物态变化 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态、态、态称为水的三态。 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态,干冰是态,色 拉油是态。 9.温度表示物体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叫。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或 等测温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它是以通常情 况下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作为一 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体温计中的液体是,它 的分度值为,它的测量范围为,使用体温计前要是 因为它与普通温度计相比有一个装置。 11.物质由的过程叫汽化,例如水变为。物质由的现象叫做液化。汽化时液体要热,液化时气体要热。液化是汽化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12.沸腾是在液体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 沸腾的温度叫做 13.当温度略高于物体的熔点时,物体处于 1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39℃时,由于此温度萘的所以 萘为态;此温度正好等于水银的熔点所以水银可能处于或或 15.钢水变成钢锭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热;冰变成水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热,由于冰是所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石蜡是种所以它固定的熔点。16.物质从固态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要热,物质从气态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17.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如右图: 18.和都能使气体液化。在常温下用的方法可以使石油气变成液态。 19.用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而且要用加热 20.夏天用嘴“吹气”使开水变凉,这是通过的方法使开水快速,水温降低;把地上的水扫散开是为了从而加快蒸发。夏天湿衣服容易干是因为液体蒸发越快 21.水烧开后让水壶离开炉子,水温没有降低,水却不沸腾了,这说明 22.物态变化:(1) 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放热 (2)酒放在瓶子里逐渐减少:(3)春天,冰雪消融: (4)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5)冰冻衣服的晾干: (6)用旧的白炽灯灯壁变黑:(7)雪和霜的形成: 第三章光现象 23.舞台上的灯光和煤气的火焰都是光源。太阳光属于光源。太阳光是由组成的。它可使植物进行作用。光能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等,这说明光具有,这种能叫。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24.我国古书中记载了“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个实验说明光的 现象。最早用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他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后分解成 这七种颜色的光。 25.验钞机是利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里用小太阳取暖主要是靠它发出的,这两种光肉眼都看见 26.和是两种特殊的光污染。青藏高原上很多藏民患有畏光眼炎, 就是由于受太阳中侵袭的缘故。 27.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光线照射在上面 发生;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 了; 28.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目标、准星、缺口)一直线”,这是用的 原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km/s ( m/s)。 29.如图所示,M为平面镜,F为可绕ON转动的屏,入射光线AO在屏E上, 当屏F和屏E在时(甲图),才能在屏上看到反射光线。 30.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引起的,立竿见“影”是由引起 的。 31.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需要注意 (1);(2) (3)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节力经典能力提高练习题

1.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2.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___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同时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也施加了力。 3.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动力来自于_________。 4.在跳板跳水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5.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 (1)???__ ______; (2)___ ____。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6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 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7.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_____是受力物体, 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8.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也受到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物体,墙是物体,此现象说明。 4.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 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 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力可以 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9.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 表 示。。 310.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 对__________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______对______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 表明________ 11.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12.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选择题 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 手 2.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3. 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 的三要素() A. 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 4.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的是…() A. 蚂蚁的拉力 B. 提起一只鸡的力 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 D. 马拉车时用的力 5. 对于力的示意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3.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小明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小明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引入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如图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A.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 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