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1、什么是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又称双手操作图、操作人程序图或左右手程序图,是一种非凡的程序图。它是将操作者在工作地上左右手的动作按发生顺序加以记录的图表。它有助于工人的操作更加合理。

通过双手操作程序图对所有动作和空闲的记录,可对各项操作进行分析并改进各项操作的动作。由于双手操作程序图所记录和分析的是最具体的操作,因此通常运用于具有高度重复的工作中,并在某一固定工作地点进行。

双手操作程序图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与改进操作方法的工具。根据不同的要求,记录可具体、可简单,假如是为了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则记录可简单些;假如是对动数进行分析,用来制定动作时间表准,则可将左右手的动作,依其正确的相互关系,按照时间标尺注明的时间记录下来。双手操作图还可作为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参考。

2、双手操作程序图的画法

a)绘制双手操作程序图的要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并决定操作中的循环周期及起点与终点。

2)作图时,先在左上角记录有关资料,如现行方法、改良方法、工作名称、研究日期与编号,操作人、研究人、核准人的姓名及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工具、材料、工件的规格、精度等。

3)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名称。

4)图的中间分别记录左右手动作。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记录于纸的中间靠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切勿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及要求记录左手的动作于纸的中间靠左边。必须注重,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要多次核对左右手动作的关系,使记录准确无误。

5)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左右手动作的右方或右下方。

b)简单画法

最简单的双手操作程序图,仅用下面两种符号:

0:小圈表示伸手或运送;

○:大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物件的动作。

例如:在信纸上签名,双手操作程序图如图1所示。

图1 信纸上签名的双手操作程序图

c)一般画法

上述简单画法由于未按动作性质分类,故分析时不易区别。常用的双手操作程序图的一般画法多用三种或四种以上符号表示:

?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动作;

?搬运,即手移动的动作;

?检查,此符号用得不多,因为工人在检查物件时(握住物件进行观察或测量);

?持住,表示手持住工件、工具或材料的动作;

?等待,即手的延迟、停顿。

可根据具体情况用操作或其他符号表示。当然也可以用检查符号。

图2为用一般画法绘制的检查轴套长度及装入套筒的双手操作程序图。

图2 检查轴套长度及装入套筒的双手操作程序图

3、双手操作程序图的分析要点

同程序分析一样,采用“5W1H”提问技术及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建立新方法的四大原则进行双手操作分析。

a)分析、改善操作的要点

?尽量减少操作中的动作;

?排列成最佳顺序;

?合适时合并动作;

?尽可能简化各动作;

?平衡双手的动作;

?避免用手持物;

?工作设备应合乎工作者的身材。

b)采用提问技术

1)有无操作因下列的改变而予以剔除?

?因改变动作的顺序;

?因改变工具及设备;

?因改变工作场所的布置;

?因合并所用工具;

?因改变所用材料;

?因改变产品设计;

?因使夹具动作迅速。

2)有无“等待”可以减免?

?因动作的改变;

?因身体各部动作的平衡;

?因同时以双手相对动作完成制品。

3)有无动作可以简化?

?因用较好工具;

?因改变杠杆机构;

?因改变物件放置地点;

?因采用较佳盛具;

?因应用惯性力;

?因工作台高度适当。

4)运送是否可以简化

?因改变布置缩短距离;

?因改变方向;

?因动作路线变化。

4、双手操作程序图的实例分析

a)例如:检查轴的长度并装入套筒。

图3为现行方法的双手操作程序图。

图3 检查轴的长度及装入套管的现行方法双手操作程序图从图中可以发现,现行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双手动作不对称,一手持物,另一只手往复动作,每次需要拿起与放下套筒,每次将尺重复的拿起、放下。

改进方法:取消一手持物,另一只手往复的无效动作。取消套筒拿起与放下的无效动作,改为将轴直接套入套筒。取消每次将尺重复的拿起、放下的无效动作,改为固定于工作台上的两把标准长度的尺。改进后的双手操作程序图如图4所示。

图4 检查轴的长度及装入套管的改良方法双手操作程序图此改良方法不但使双手动作数目均减少,而且完全达到了双手同时对称动作的原则。改良方法中已取消了下列3种无效率的动作:

1)一手持物,另一只手的往复动作;

2)将套入的方法改变,使轴直接套入套筒,节省套筒拿起与放下的无效动作;

3)改变原来用的普通尺为两标准长度的尺,并固定于台上,省去每次将尺重复的拿起、放下的动作。

b)例如:将玻璃管切成定尺。

图5为将玻璃管切成定尺的现行方法的双手操作程序图。

图5 将玻璃管切成定长的现行方法双手操作程序图

为了对现行方法进行改良,可进行如下的考查提问:

1)所有重复动作是否尽可能予以取消?

在一般操作中所有重复动作应尽可能予以取消。此例现行方法中,玻璃管有向前推的动作,但亦有向后退的动作,很明显此为重复动作。又如锉刀,每次必须拿起、放下,此又为重复动作。

2)是否需要在玻璃管上先作记号,而后待左手抵紧后再予刻划?

3)为何不在玻璃管开始转动时即开始刻划?为何右手要等待?

4)为何玻璃管必须抽出来才可折断,而不能在夹头内折断?

双手作业分析调查报告(1)

“章鱼小丸子”作业分析 研究报告 ——章鱼小丸子工作组 指导教师:温沛涵 专业:工业工程 学生:王琰杰20112731 常俊杰20112698 谢谦20112704 魏孟2011269

重庆大学 双手作业分析研究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_工业工程 学生姓名:__ 王琰杰常俊杰谢谦___魏孟 ____ 研究地点:_重庆大学第二食堂章鱼小丸子窗口 报告题目:_关于章鱼小丸子制作的双手作业的研究报告_ 报告日期: 2012 年12 月28 日指导教师:__温沛涵_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

双手作业分析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行为的更新,对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整本书的全面系统的学习,我们对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的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为了加强知识的运用,我们决定在生活中发现工业工程专业的痕迹。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组成员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跟我们所学专业知识作业分析中的双手作业分析知识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视频的录制以及对制作人员的咨询,我们掌握了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本着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原则,我们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进行了双手作业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5W1H以及ECRS等方法,遵循动作经济原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优化改善方案,以缩短作业实践,减少工作人员的疲惫程度,以及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通过几种方案的比较,我们从几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了最优方案。 二、研究目的: 1.学会绘制双手作业分析图; 2.学会对双手作业图所记录的现状进行分析; 3.学会提出可行的优化改善方案; 4.通过实践加强对平日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三、使用仪器,材料: 照相机,摄像机,章鱼小丸子专用漏斗,改进后的叉子。 四、研究过程 在选定了研究课题之后,我们和制作章鱼小丸子的操作者进行了沟通,向其解释了我们的来意,并向她咨询了关于章鱼小丸子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们对其制作过程进行了录像,操作者也进行了了积极的配合。录像完成后,我们小组对录像进行了反复的观看,力求从中发现尽可能多的问题,进行尽可能多的可行的改善。在对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的录像进行了反复的观看之后,我们发现,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中,操作者主要是使用双手进行作业,

(1)PDCA循环运用与流程图

PDCA循环运用与流程图 创新是把一种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其中存在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结合PDCA循环在制造过程中对于质量改进的作用,按照“四阶段、八步骤”的提法,创新过程中PDCA循环的运用可以参考图1所示来完成。在实施中应注意任何结论的获得都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合理的分析。 1.P阶段 即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步骤一:选择课题 新产品设计开发所选择的课题范围应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企业获利为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技术等能力来确定开发方向。 课题是本次研究活动的切入点,课题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不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就可能带来决策上的失误,有可能在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后造成设计开发的失败。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对市场发展动态信息缺少灵敏性,可能花大力气开发的新产品,在另一个企业已经是普通产品,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课题可以减少研发的失败率,降低新产品投资的风险。选择课题时可以使用调查表、排列图、水平对比等方法,使头脑风暴能够结构化呈现较直观的信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 步骤二:设定目标 明确了研究活动的主题后,需要设定一个活动目标,也就是规定活动所要做到的内容和达到的标准。目标可以是定性+定量化的,能够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要尽可能量化,不能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也要明确。目标是用来衡量实验效果的指标,所以设定应该有依据,要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和比较来获得。例如:一种新药的开发必须掌握了解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新药审批政策和标准。制订目标时可以使用关联图、因果图来系统化的揭示各种可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使用甘特图来制定计划时间表,从而可以确定研究进度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步骤三: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创新并非单纯指发明创造的创新产品,还可以包括产品革新、产品改进和产品仿制等。其过程就是设立假说,然后去验证假说,目的是从影响产品特性的一些因素中去寻找出好的原料搭配、好的工艺参数搭配和工艺路线。然而现实条件中不可能把所有想到的实验方案都进行实施,所以提出各种方案后优选并确定出最佳的方案是较有效率的方法。 筛选出所需要的最佳方案,统计质量工具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矩阵图都是进行多方案设计中效率高、效果好的工具方法。 步骤四:制定对策 有了好的方案,其中的细节也不能忽视,计划的内容如何完成好,需要将方案步骤具体化,逐一制定对策,明确回答出方案中的“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使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或流程图,方案的具体实

程序设计流程图.doc

程序设计流程图 程序设计流程图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1)分析需求:了解清楚程序应有的功能。 (2)设计算法:根据所需的功能,理清思路,排出完成功能的具体步骤,其中每一步都应当是简单的、确定的。这一步也被称为逻辑编程。 (3)编写程序:根据前一步设计的算法,编写符合C++语言规则的程序文本。 (4)输入与编辑程序:将程序文本输入到计算机内,并保存为文件,文件名后缀为.cpp 。 至此,产生了完整的程序文本,被称为源程序或源代码。保存源程序的文件(例如前面的c:\student\ch1_01.cpp)称为源程序文件,简称源文件,文件名的后缀是.cpp 。 (5)编译(Compile):把C++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编译产生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目标程序被自动保存为文件,这一文件称为目标文件,文件名的后缀是.obj 。 VC++进行编译的依据是源程序,如果源程序中的符号、词语、整体结构等有差错,超出了VC++的理解能力,VC++就无法完成编译,这样的差错称为语法错误。一旦发现语法错误,VC++就不生成目标文件,并在窗口下方列出错误;如果没有语法错误,则显示0 error(s) ,并生成目标文件,允许继续进行后面的步骤。 编译没有出现错误,仅仅说明程序中没有语法错误。 (6)生成执行程序:从目标文件进一步连接生成Windows环境下的可执行文件,即文件名后缀为.exe 的文件。

由于可执行文件是由若干个文件拼接而成的,其中不但有目标文件,还有另一些标准的库文件,一些规模较大的程序还会有多个目标文件,所以这一步骤又被称为连接(Link)。 (7)运行: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可执行文件。这是程序设计的最终目的。这一步也常被称为Run 。 程序设计流程图: 1.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2.程序结构流程图 3.程序算法描述流程图 4.程序算法流程图 5.浅谈程序设计的心得

过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过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又名:PDPC 概述 过程决策程序图( PDPC)系统地确定在发展状态下一个项目会产生什么错误,以形成对策来预防或者抵消这些问题。通过使用PDPC,可以修订计划避免这些问题或者做好准备,当问题真的发生时好作出最合适的反应。这个树形图演变而来的工具是新QC七工具中的一种。 适用场合 ·特别是执行计划之前; ·当计划既庞大又复杂时; ·当计划必须如期完成时; ·当失败成本很高时。 实施步骤 1获得或者建立所提议计划的一个树形图。应该是一个高层图,首先给出目标,第二层次是主要活动,第三层次是完成主要活动的大部分的作业。 2对于第三层次的每个作业,用头脑风暴法得到将会出现的问题。 3检查所有的潜在问题,并消除不可能的情况或者结果显著的情况。将问题展示在和作业相连接的第四层次上。 4对于每个潜在问题,用头脑风暴法产生可能的对策。对策可能是为防止问题发生采取的措施或者计划的改变,或者对问题发生采取的补救措施。将对策展示在第五层上,用虚线或者波浪线画上。 5确定每个对策的实际可操作性。使用诸如成本、所需时间、执行的难度、有效性这些准则。不具可操作性的对策标上×,可操作的对策标上O。 示例 一个药物小组计划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的慢性病管理程序( CIMP)改进糖尿病和哮喘病患者的医疗效果。他们定义了四种主要的因素,并且对于每种因素都有关键成分。图表5. 161的PDCA描述了信息。 虚线表示了图中被省略的部门。图中只有一些潜在问题和计划小组确定的对策。考虑这些能帮助小组建立一个更好的程序图。例如,患者目标制定的一个可能问题是倒退。这个小组希望每个患者都有一个伙伴或者支持者,并将加入到程序设计中去。图的其他地方能帮助更好的首次展示计划,比如安排所有的职员实地参观一个有CIMP系统的诊所。仍然有其他可以设法改进的问题,比如培训CIMP的护士如何劝导那些没有正确设定目标的患者。 这个CIMP的例子也可以使用潜在问题分析工具分析,以比较这两种工具。 注意事项 ·这是可以用于做应急计划的多种工具之一。PDPC比情形分析图更加系统化。潜在问题分析(PPA)则更加精确。FMEA更适合于新的或者重新设计的过程、产品或者服务。 ·该工具的一个优点是它从执行确定问题的计划的树形图开始的。PPA的优点是它具体地指出了原因、评价风险并将预防措施从应急计划中独立出来。考虑这些工具的结合使用:先用PDPC来辨别问题,然后用PPA进行分析。 ·这里有一些可以用于识别问题的提问: ——要引入什么输入?是否有不必要的输入和妤的输入相连接? ——我们希望有什么输出?其他情况会发生吗? ——希望做什么?是否有其他可以替代或者补充的?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 C 语言编写,主程序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系统通电后首先初始化系统,依次完成温度采集、温度处理、数据显示、键盘处理等四项功能。温度采集部分主要完成 4 个温度测试但的温度数据采集任务:温度处理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用户设定的各点上下限温度值进行比较处理,并判断是否超出设定的上下限值,如果超出则蜂鸣器报警:数据显示部分主要实现温度数据的显示,显示方式根据设计要求支持 1 到 4 个温度测试点的轮流循环显示和固定显示两种方式:键盘处理部分主要实现用户对系统参数的设置,结合显示部分,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人机接口。系统软件主流程图如下所示:

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 程序说明: (1)程序实现5次采样,每次检测8个通道 (2)数据的存放格式。 (3)程序的采样周期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如果系统处理的人物较多哦,且对 实时性要求较高,则采样中欧器可通过系统扩展8253等定时芯片实现。 A/D转换完成中断功能:将标志位清零,读取转换后的温度数据并存放在RAM中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肘D 转换完诫中断功昵「将林点拖渭越+渎収黑换启的吐数据井恋做隹RAM '!■_ VD 3 / 6 ■fcA 中斷程序範程SM ■ 丽」、 Tift 1 P 读入甦据 1 标蛊便清爭 > L 「起回) 多路温度测量流程图 LED 显示程序设计 H7-4 转携充成申斷程序灌程醫 B4-3多鮭度测宣电關适程囤

LED显示程序的设计: 动态显示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测温模块流程图

键盘扫描流程图 按键处理程序通过扫描按键情况,读取键值。主要完成各点温度传感器上下限报警参数设置和显示模式设置。 (1)通过扫描键盘读取键值,流程图如下所示: 4.4?£扫描瀝程国 按键肚理稈序遴过扫推桩键惆况.達取愿值?主要完慮各点温度传感器I- F 股报欝超绘设置和眾示廉试设賈.. <1)通过扫脑僧菠谨取惟惟,流稈图如图卜吝所示; 用1-5谧亂扛折吟已淀吋国

有效决策的六大步骤

有效决策的六大步骤 决策管理的六大步骤: 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所制定的决策必须彼此相容,都能与企业整体目标相响应。 一是界定问题。(找到正确的问题、设定目标以及确立规则) 此阶段,要避免以下两种错误做法。一是只注意找出正确的答案,而不注重提出正确的问题;二是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呈现出的面貌可以让我们直接据以做出决定。许多问题,我们乍看之下,以为找到了关键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却多半既不重要,也不相干,充其量只是症状而已。而且,最显而易见的症状往往透露不出任何重要线索。 在界定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假定症状可能会说谎,不同的问题可能会呈现出相同的症状,而同样的问题也可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因此,管理者必须分析问题,而不是诊断问题。 要明确界定问题,管理者必须首先找到“关键因素”,即在做出任何改变或采取任何措施前必须率先改变的因素。 在界定问题时,要决定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同时彻底想清楚解决方案的目标为何。 解决方案的目标必须反映企业目标,聚焦于经营绩效和经营成果上,在短期的未来和长期的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并且将企业整体以及经营企业所需要的活动一起纳入考虑。 同时,必须深思熟虑限制解决方案的各种规定。解决问题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政策和行为准则?公司可能规定,好的管理者培养计划的必要条件是不能有内定的当然人选。清楚说明这些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必须改变既有政策或做法,才能做正确的决定。除非管理者彻底想清楚他想改变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改变,否则,他可能陷入既试图改变同时又维护既有做法的危险之中。 事实上,这类规定代表了所依循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不会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只会决定不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二是分析问题。 找到正确的问题、设定目标及确立规则等步骤,构成了决策的第一个阶段。问题界定清楚之后,下一个阶段是分析问题:将问题分类,并寻找事实。 分析问题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以确定谁是必须做出决策的人以及应该把决策内容传达给哪些人。如果没有预先将问题分类,将严重危害最后的决策品质,因为问题分类后将能说明如果要将决策转化为有效行动,应该由什么人做什么事情。 问题分类原则必须预先经过充分讨论,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决策的未来性(企业采取行动所承诺的时间长短,以及决策会多快改变)、决策对于其他领域和其他部门的影响、决策品质的考虑、决策的独特性或周期性。这样的分类能确保决策对于企业整体产生实质贡献,

IE双手操作分析指引

IE双手操作分析指引 一、任务 绘制电脑主机主板装配的双手操作分析图,并加以研究改进。 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分析双手操作图所及记录的工作现状,并能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作业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经研究和改进,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须深入操作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其起点和终点 2 画图前,首先要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 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 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 作用合适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 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数码摄像机 2计算机主机主板、CPU、CPU风扇、网卡、内存条 3螺丝旋具多把、手套一副、料盒一个及其他。 五、内容及步骤 本通过录像资料来观察装配电脑主机主板及其配件的工作过程,并由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电脑主板及其配件的组装过程,然后在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之后,将工作场地布置简图及双手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并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 分析原则进行改进。 步骤如下: 1.熟悉电脑主机的结构,了解各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与作用,特别是主板及其配件的 组装过程。 2.熟悉操作者的双手工作过程 通过录像资料反复观察电脑主机主板的装配过程,从作业者双手操作角度,全面掌握作业者两只手的工作内容及其配合关系。 3.绘制现行作业方法的工作地布置图 双手操作过程与工作地布置、工具物料的摆放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录像资料,首先绘制现行作业方法的工作地布置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和物料的相对位置。 4.绘制现行方法的双手操作图

双手作业分析报告实验

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手操作分析符号,学会双手操作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用双手操作图记录操作现状,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划分最小操作单元; 4.学会分析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现状,并能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投影仪、S195油泵、螺丝刀、尖嘴钳、料盒、录像资料等 三、实验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要素作业(操作)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而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通过研究和改进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起点和终点。 (2)图前,首先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用适当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不要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纪录左手的动作,记录在左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现行方法: 作业:分析S195油泵的装配过程 开始:双手空闲,零件在桌子上▎▎▎▎ 结束:装配好油泵放在桌子上零件工具箱 操作者 右手 至泵体 拿起泵体

双手操作分析

运用双手操作分析方法改善工人安装螺栓过程 112010898 陈柯颖 1. 双手操作分析 1.1 定义 生产现场的具体主要是靠工作人员的双手来完成。记录、分析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作业效率,则称为双手操作分析。 1.2 分析方法与工具 双手操作分析中常采用“双手操作分析图”。双手操作图又称操作人程序图、左右手程序图,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图。其分别将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左右手的所有动作和空闲都进行记录,其目的在于对各项操作做更加详细的记录,以便分析并改进各项操作的动作。 2. 对尼玛克工厂工人安装螺栓过程进行双手操作分析。 2.1 分析过程 (1)选择从尼玛克工厂录制的一段工人安装螺栓的视频进行分析。 (2)观察工作情况,熟悉工作过程。 (3)绘制工作地布置简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相互位置。 (4)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 (5)观看操作人员左右手的各项动作,将双手的动作情填入分析图中。 (6)研究视频及分析图,运用5W1H等方法找出冗余、笨拙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安排,左、右手分工不恰当处,物料、工具摆放位置的不合理之处等。 (7)按ECRS四大原则进行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8)绘制改进后的工作场地布置图和双手操作图。 2.2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 对比程序的5种符号 –O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动作; –?——表示搬运、手移动的动作; – ——表示检查。 –D——表示等待,即手的延迟、停顿; –?——表示持住,即手握住物件的动作; 改善前双手操作分析图:

操作移动检验等待握持握持等待检验移动操作 ○ → □ D ▽▽D □→○15● ● 5121●●12316●● 16343●● 3451●●15631●●31673●●3781●●1891●●191013●●1310111●●111121●●1121312●●1213142●●214158●●815162●●2161710●●1017182●●2181912●●121920 1 ●●1 20 等待等待等待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拿起一个螺栓 等待等待等待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等待放入左手 将垫片依次套入螺栓 将多余的垫片放入零件盒 拿起一个螺栓 递给左手 等待 递给左手 等待 等待等待等待将螺栓拧入上盖等待等待将螺栓拧入上盖拿起一个螺栓 等待 等待持住螺栓等待等待持住垫片将螺栓依次立起来放在圆盘 右侧摆好 伸手抓取垫片 伸手抓取8个螺栓 放入左手 双手操作分析 工站名称 : 尼玛克工厂 工站图示: 改善现场:______BU_______课______线 作 业 员:____________________研 究 者: ___陈柯颖_ 研究日期: _2014.6.20__________________作业方式:结束状态:螺栓装好 时间单位: 开始状态:双手空闲,放在工作台上 作业单元说明 单元顺序作业单元说明 左手 右手 时间 时间 单元顺序改善前 改善後 站立坐姿min s

c语言程序设计流程图详解

c语言程序设计流程图详解 介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及流程图的例子。 本章例1 - 1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 - 2所示。本章例1 - 2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 - 3所示。在流程图中,判断框左边的流程线表示判断条件为真时的流程,右边的流程线表示条件为假时的流程,有时就在其左、右流程线的上方分别标注“真”、“假”或“T”、“F”或“Y”、“N” 注“真”、“假”或“T”、“F”或“Y”、“N” 另外还规定,流程线是从下往上或从右向左时,必须带箭头,除此以外,都不画箭头,流程线的走向总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向右。

2. 算法的结构化描述 早期的非结构化语言中都有go to语句,它允许程序从一个地方直接跳转到另一个地方去。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是程序设计十分方便灵活,减少了人工复杂度,但其缺点也是十分突出的,一大堆跳转语句使得程序的流程十分复杂紊乱,难以看懂也难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如果有错,排起错来更是十分困难。这种转来转去的流程图所表达的混乱与复杂,正是软件危机中程序人员处境的一个生动写照。而结构化程序设计,就是要把这团乱麻理清。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因此,我们构造一个算法的时候,也仅以这三种基本结构作为“建筑单元”,遵守三种基本结构的规范,基本结构之间可以并列、可以相互包含,但不允许交叉,不允许从一个结构直接转到另一个结构的内部去。正因为整个算法都是由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就像用模块构建的一样,所以结构清晰,易于正确性验证,易于纠错,这种方法,就是结构化方法。遵循这种方法的程序设计,就是结构化程序设计。 相应地,只要规定好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的画法,就可以画出任何算法的流程图。 (1)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简单的线性结构,各框按顺序执行。其流程图的基本形态如图1 - 4所示,语句的执行顺序为:A→B→C。 (2) 选择(分支)结构 这种结构是对某个给定条件进行判断,条件为真或假时分别执行不同的框的内容。其基本形状有两种,如图1-5 a)、b)所示。图1-5 a)的执行序列为:当条件为真时执行A,否则执行B;图1 - 5 b)的执行序列为:当条件为真时执行A,否则什么也不做。 (3)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有两种基本形态:while型循环和do - while型循环。 a. while 型循环 如图1 - 6所示。 其执行序列为:当条件为真时,反复执行A,一旦条件为假,跳出循环,执行循环紧后的语句。 b. do-while型循环 如图1 - 7所示。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图.doc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图 “三重一大”事项决由局班子成员、各股室(大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策建议的提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 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建议拟解 提交书面建议书决的问题、建议理由的说明、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解 决问题的方案、可行性分析及其他相关材料 局党支部研究不能列入及时反馈结果, 是否列入并说明理由 列入 局党支部确定承办承办股室或部门应当根据决策 股室或部门目标的要求,拟定决策方案 报请 分管 领导 进行 协决策方案征求相关 调, 不能 协调 的, 报 不一致不一致 请院领导班子认定 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协商意见意见仍 进行 向院办 意见一致公室提 交书面报告 报告应当写明承办科室及责任人、前期协调及论证情况、主要方 案的比较分析、具体决策内容、决策事项大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 题及对策、倾向性意见等。 院务会 议讨论 须经院务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 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院办公室审查该决策 方案是 须有院务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到会方可进行 报告后,提请院务会议否列入 “三重 一大”事 会前由相关科室准备规范化的会议材料,包括决策方案和科 学论证材料 讨论项 院办公室应在会议召开两天前,前会议通知送达参加人员。 院务会的班子成员因故不能参加的,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表达 个别细节和院务会议讨 部分内容需论决定进行表决通过决策执行与调整督查检查深入研究 的,修改后最终审查决定分歧较大或发现 重大问题应暂缓 决定 必须公开的事 项按规定公开 分工落实, 定期报告, 按需调整。 纳入党风廉政工作 重点,纪检组负责落 实

软件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独立于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比较直观、清晰,易于学习掌握。但流程图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例如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不够规范,常常使用一些习惯性用法。特别是表示程序控制流程的箭头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意转移控制。这些现象显然是与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相背离的。为了消除这些缺点,应对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做出严格的定义,不允许人们随心所欲地画出各种不规范的流程图。例如,为使用流程图描述结构化程序,必须限制流程图只能使用图3.25所给出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图4.3 流程图的基本控制结构 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图都应由这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或嵌套而成。作为上述五种控制结构相互组合和嵌套的实例,图示给出一个程序的流程图。图中增加了一些虚线构成的框,目的是便于理解控制结构的嵌套关系。显然,这个流程图所描述的程序是结构化的。

图4.4流程图的基本控制结构 N-S图 Nassi和Shneiderman 提出了一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叫做盒图,也叫做N-S图。为表示五种基本控制结构,在N-S图中规定了五种图形构件。参看图4.5。 为说明N-S图的使用,仍用图4.4给出的实例,将它用如图4.6所示的N-S图表示。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N-S图,都是前面介绍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相互组合与嵌套的结果。当问题很复杂时,N-S图可能很大。 图4.5 N-S图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图4.6 N-S图的实例 PAD PAD是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的缩写,它是日本日立公司提出,由程序流程图演化来的,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表现程序逻辑结构的图形工具。现在已为ISO认可。 PAD也设置了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图式,并允许递归使用。 图4.7 PAD的基本控制结构 做为PAD应用的实例,图4.8给出了图4.4程序的PAD表示。PAD所描述程序的层次关系表现在纵线上。每条纵线表示了一个层次。把PAD图从左到右展开。随着程序层次的增加,PAD逐渐向右展开。 PAD的执行顺序从最左主干线的上端的结点开始,自上而下依次执行。每遇到判断或循环,就自左而右进入下一层,从表示下一层的纵线上端开始执行,直到该纵线下端,再返回上一层的纵线的转入处。如此继续,直到执行到主干线的下端为止。

程序设计中流程图

程序设计中流程图 弄清图形符号: 运行Visio,新建一个基本流程图.在形状窗口中用基本流程图得图形符号来表示程序算法。表1给出了较常用得“流程图”所用得基本符号. 举例使用: 一、制作顺序结构得流程图(见图1) 例1: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 (1)分别在形状窗口中选用基本流程图得图形符号,拖曳到工作区。拖动图形符号得八个控制点,即可更改大小. (2)双击图形符号,填入所要得文字。也可利用“格式工具栏"更改字体得各种格式,例如字体、字号、颜色。 (3)选择“常用工具栏”连接线工具,将各个图形符号连接起来。 (4)完毕。

二、制作分支结构得流程图(见图2) 例2: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正确得显示"ok”,错误得显示”wr ong"; (1)重复顺序结构操作得前两个步骤。 (2)选择“常用工具栏”连接线工具,当连接到分支结构时,分析一下分支结构得特点:一个入口,两个分支,一个出口。特别要请您注意得就是: 出口时先得把两个分支连接起来,然后再引出出口线。不过您会发现连 接两个分支得流线上有个默认得箭头,如何去掉呢?这时您可选择“格式 工具栏”中线端工具,选择“无线端”即可。 (3)在判定框两侧得流线,双击即可出现文本框,用于输入T或者F。如您需要可将T与F拖曳离开流线。 (4)完毕。

三、制作循环结构得流程图(见图3) 例3:请您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每套10道题,每题正确得加1 0分,错误得不给分,并计算总分等。 循环结构分两种:当循环与直到循环。图3就是当循环,当循环结构得特点:当条件成立时,重复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不成立时,不执行循环体并立即退出循环. 采用顺序结构与分支结构类同得画法,可适当调节算法中涉及得图形符号得位置,力求让学生瞧得懂直到理解.

流程图程序设计的步骤

程序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写程序、编译程序、模拟运行及 调试程序等。 程序设计的方法是指用什么方法和编程语言来编写用户程序。 程序设计有多种方法:如果控制系统是改造原有成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则可由电气控制电路图很容易地转化为梯形图,生成控制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功能流程图法。 功能流程图,简称功能图,又叫状态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它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能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 (1)步 步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相对不变的性质,它对应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功能流程图中步通常表示某个执行元件的状态变化。步用矩形框表示,框中的数字是该步的编号,编号可以是该步对应的工步序号,也可以是与该步相对应的编程元件(如PLC内部的通用辅助继电器、步标志继电器等)。步的图形符号如图7.1(a)所示。 初始步 初始步对应于控制系统的初始状态,是系统运行的起点。一个控制系统至少有一个初始步,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如图7.1(b)所示 (3)动作说明

一个步表示控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在步右边加一个矩形框,在框中用简明的文字说明该步对应的动作,如下图7.3所示。 图中(a )表示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图(b )和(c )表示一个步对应多个动作,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2. 使用规则 (1)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分开; (3)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有向线段,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 (4)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 3. 结构形式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选择性分支与并发性分支 (3)循环结构 (4)复合结构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 顺序结构 选择性分支 并发性分支并发性分支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用于一个顺序过程的多次或往复执 行。功能图画 法如图7.7所示,这种结构可看作是选择性分支结构的一种特

双手操作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 实验项目名称双手操作分析 学生实验班级工业工程132 实验学生姓名黄正雯 实验学生学号 201131436 实验时间 2015年11月04日 实验地点工程实践中心2-212 同组成员顾文慧 实验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王云霞 2015年11月04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对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能找出问题的所在,提出改善方案。二.实验原理 1、双手作业分析的含义 生产现场的某些作业以工序的操作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和记录其过程,重点是了解双手如何进行实际的操作,称为双手作业分析。 2、双手作业分析的特征 (1)双手作业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作业者的双手。 (2)双手作业分析是借助于双手作业图进行分析。 (3)双手作业分析简单明了,随时随地都可记录分析,清楚地反映出动作是否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3、双手作业分析的作用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左、右手分工是否恰到好处。 (2)发掘“独臂”式的作业。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并据此拟定作业规程,为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供参考。

4、双手作业分析图的作用 双手作业分析图以双手操作为对象,采用标准流程图符号来记录其动作,表示其关系,并可指导作业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动作观念,找出一种新的改善途径。 5、双手作业分析图的画法 参考课本P65图2-10。 (1)图的左上部。填写常规项目,包括编号、作业名称、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的起点、终点(结束)、日期等。 (2)图的右上部。填写工作地布置平面简图,并表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位置。 (3)图的中间部分。分别在左右两边填写左、右手动作的代表符号及动作说明。 (4)图的右下方。对左、右手的动作进行统计。 6、绘制双手作业分析图时的注意事项。 (1)开始记录前,要对整个作业周期认真研究若干次。 (2)每个作业周期开始时,应以拿起新的工件的动作作为开始记录的起点。 (3)一次记录一只手的动作,从左手或右手开始均可,一般应从工作最多的一只手开始,并将全部操作记录完毕。 (4)当左、右手同时动作时要记录在同一水平线上,顺次发生的动作,要记录在不同水平线上。要多次核对左右手动作关系,使记录准确无误。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工具 1、装配线的某一个工位。 2、灯光追逐控制器 3、螺丝旋具,镊子钳等装配工具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熟悉中奖游艺器装配操作的基础上,选择一项用手工进行的具有高度重复性的装配工作。 2.观察工作情况,熟悉工作过程。 3.绘制工作地布置简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相互位置。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1、什么是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又称双手操作图、操作人程序图或左右手程序图,是一种非凡的程序图。它是将操作者在工作地上左右手的动作按发生顺序加以记录的图表。它有助于工人的操作更加合理。 通过双手操作程序图对所有动作和空闲的记录,可对各项操作进行分析并改进各项操作的动作。由于双手操作程序图所记录和分析的是最具体的操作,因此通常运用于具有高度重复的工作中,并在某一固定工作地点进行。 双手操作程序图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与改进操作方法的工具。根据不同的要求,记录可具体、可简单,假如是为了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则记录可简单些;假如是对动数进行分析,用来制定动作时间表准,则可将左右手的动作,依其正确的相互关系,按照时间标尺注明的时间记录下来。双手操作图还可作为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参考。 2、双手操作程序图的画法 a)绘制双手操作程序图的要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并决定操作中的循环周期及起点与终点。 2)作图时,先在左上角记录有关资料,如现行方法、改良方法、工作名称、研究日期与编号,操作人、研究人、核准人的姓名及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工具、材料、工件的规格、精度等。 3)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名称。 4)图的中间分别记录左右手动作。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记录于纸的中间靠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切勿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及要求记录左手的动作于纸的中间靠左边。必须注重,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要多次核对左右手动作的关系,使记录准确无误。 5)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左右手动作的右方或右下方。 b)简单画法 最简单的双手操作程序图,仅用下面两种符号: 0:小圈表示伸手或运送; ○:大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物件的动作。 例如:在信纸上签名,双手操作程序图如图1所示。

C语言实用程序设计100例流程图

.. ;. C语言实用程序100例 第一篇基础与提高 实例1利用库函数编写基本显示程序 实例2变量属性 实例3运算符与类型 实例4关于程序结构 实例5显示函数曲线图 实例6二分法选代的应用 实例7多变的立方体 实例8一维整型数组应用(1) 实例9一维整型数组应用(2) 实例10一维整型数组应用(3) 实例11一维整型数组应用(4) 实例12二维数组应用(1)——显示杨辉三角实例13二维数组应用(2)——魔方阵 实例14字符数组应用(1)——逻辑判断 实例15字符数组应用(2)——数据模拟 实例16二维数组应用——字符比较 实例17利用指针进行数据处理 实例18指针与字符串 实例19利用指针处理二维数组 实例20一级指针 实例21利用指针传递参数值 实例22结构体的应用 实例23链表的应用(1) 实例24链表的应用(2) 实例25链表的应用(3) 实例26共用体的应用 实例27枚举类型应用 实例28位运算 买例29义件加密 实例30文件的按记录随机读写 第二篇图形与多媒体 实例31改变文字背景色 实例32及本颜色设置 实例33制作表格 实例34制作多样的椭圆 实例35美丽的透视图形 实例36错位窗口 实例37能移动的矩形 实例38多变的填充矩形 实例39黄黑相间的矩形与圆实例40六叶图案

.. ;. 实例41特殊图案 实例42国际象棋棋盘 实例43制作楼梯 实例44使用线类型函数设置多个汉字实例45彩色群点 实例46饼图 买例47产品折线图 实例48直方图 实例49变大变色的拒形与国 实例50多变的填充多边形 实例51流星球 实例52小球动态碰撞 买倒53多,曲线 实例54多变的圆与环 实例55优美的球体 实例56运动的小车 实例57统计动画消失次数 实例58运行的时钟 实例59直升飞机 实例60演绎“生命游戏” 实例61猜猜看 买例62艺术清屏 买倒63制作火焰 实例64动态绘制256条不同颜色的直线实例65红绿蓝三原色渐变 第三篇综合小程序 实例66两个矩阵相乘 实例67艺术钟 实例68家庭财务管理小程序 实例69用系统时间实现随机数 实例70闪动的多彩圆 实例71检查系统有无鼠标 实例72圆形光盘与矩形 实例73动态渐变图案 实例74往返两地间的小车 实例75飘扬的红旗 实例76显示蓝天白云图形 实例77百叶窗 第四篇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试题(二级)第五篇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试题(三级)部分流程图 实例1

双手操作分析

实验三双手操作分析 一、实验任务 绘制电脑主机主板装配的双手操作分析图,并加以研究改进。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分析双手操作图所及记录的工作现状,并能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验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作业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经研究和改进,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须深入操作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其起点和终点 2 画图前,首先要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 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 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 作用合适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 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数码摄像机 2计算机主机主板、CPU、CPU风扇、网卡、内存条 3螺丝旋具多把、手套一副、料盒一个及其他。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通过录像资料来观察装配电脑主机主板及其配件的工作过程,并由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电脑主板及其配件的组装过程,然后在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之后,将工作场地布置简图及双手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并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分析原则进行改进。 实验步骤如下: 1.熟悉电脑主机的结构,了解各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与作用,特别是主板及其配件 的组装过程。 2.熟悉操作者的双手工作过程 通过录像资料反复观察电脑主机主板的装配过程,从作业者双手操作角度,全面掌握作业者两只手的工作内容及其配合关系。

程序设计的流程图.doc

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程序设计的方法 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分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原则: 1,自顶向下:指从问题的全局下手,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子任务还可能做进一步分解,如此重复,直到每个子任务都容易解决为止。 2,逐步求精 3,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是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模块的过程。 注意事项 1,使用顺序、选择、循环等有限的基本结构表示程序逻辑。 2,选用的控制结构只准许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程序语句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复杂结构应该用基本控制结构进行组合或嵌套来实现。 5,程序设计语言中没有的控制结构,可用一段等价的程序段模拟,但要求改程序段在整个系统中应前后一致。 6,严格控制GOTO语句。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 2,类 3,封装 4,继承 5,消息 6,多态性 优点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 3,使人机交互更加贴近自然语言 面向切面程序设计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面向切面编程,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AOP主要实现的目的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日志记录了,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提供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但是我们希望记录有谁进行了这个查询。如果按照传统的OOP的实现的话,那我们实现了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接口(StudentInfoService)和其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同时为了要进行记录的话,那我们在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中要添加其实现记录的过程。这样的话,假如我们要实现的服 务有多个呢?那就要在每个实现的类都添加这些记录过程。这样做的话就会有点繁琐,而且每个实现类都与记录服务日志的行为紧耦合,违反了面向对象的规则。那么怎样才能把记录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