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NaNO3-H3BO3-H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4.70 KB
- 文档页数:3
物化朱文涛25三元相平衡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作业: , , 作业:19,20,30补充题: 补充题:指出相图中各区域所代表的相态TlAB阅读: 阅读:A. 10.3 10.4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6-10 关于二元相图的总结一, 七张基本相图① ② ③④⑤⑥⑦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①高温相和低温相均完全互溶, 且低温相理想或近于理想.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②高温相和低温相均完全互溶,且低温相不理想.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③部分互溶双液系或部分互溶双固系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④高温相完全互溶,低温相完全不互溶.例如苯-水的g-l图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⑤具有稳定化合物的s-l图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⑥具有不稳定化合物的s-l图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⑦高温相完全互溶,低温相部分互溶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相图的关系与演变+ : +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 :+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⑦互溶度变小极限=④⑦互溶度变大极限=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二,关于二元相图的基本要求读图,作图,用图关键是读图:能熟练地读懂由七张基本相图组合而成的稍微复杂的相图.如何找三相线上的三个相点? 读图要领: 如何在两相区找相点? 上下看图,任意相邻两区的相数不可能相等.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6-11 三组分系统的相图分析(Diagram for 3-component system) (自学为主) 相律分析: 相律分析: f = 3-φ+2 = 5- φ φmax = 5 φ = 1 时,f=4(四维坐标) 若T,p指定,则f=2 平面图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一,三角坐标系(Triangular coordinate) 通常用三角坐标表示三组分系统的组成A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三个纯物质②三条边分别代表三个两组分系统.例如,D点含80%B,20%C 的B-C二元系统*P③三角形内任一点代表一个三组分系统.例如,P点代表含A30% (DE),含B50%(EC),含C20% (BD)的三组分系统.* E C B含量B* D C含量A含量反之,若已知某个三元物系的组成,则可在底边上找到两个相应的分点, 过之分别做两侧边的平行线,交点即为物系点.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三角坐标的规律性(自学) 三元相图一般比二元复杂,形式和花样众多.本课只介绍常用的两种情况,如下二,部分互溶三液系的相图(Diagram for partially miscible 3-liquid system) A(l),B(l),C(l) 若完全互溶,则整个坐标区为均相; 若完全不互溶,则整个坐标区为三相区,A, B,C即为三个相的相点. 若部分互溶一个液对部分互溶两个液对部分互溶三个液对部分互溶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1,一个液对部分互溶:例如,HAc-C7H8(甲苯) -H2O, ,一个液对部分互溶其中只有C7H8-H2O部分互溶.HAc相区:如图相区连接线:共轭溶液的相连接线点连线(实验测)b3 a3 a2 a1 a b2 l1+l2 b1 b H2OlC7H8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A-B 2,二个液对部分互溶:例如, ,二个液对部分互溶A-CA部分互溶Al l1+l2 l1+l2 l l B C B Cl1+l2若T↓,则互溶度↓, 共轭区↑物化朱文涛,物理化学,朱文涛3,三个液对部分互溶: ,三个液对部分互溶:A l D l1+l2 l1+l2 l l1+l2 B C B l E l1+l2 l1+l2 l(D)+ l(E)+l(F) F l1+l2 l C A。
氯化锂—草酸锂—水体系25℃相平衡第l6卷第4期1995年(总70期)西北地质NORTHWESTERNGEOLOGYV o1.16No.41995(Sum70)辨一氯化锂一草酸锂一水体系g5.C高惠民杨胜科(西安地l学甭10054)相平衡{f=i?///摘要利用等温溶解法刮窟三元体系LiCI—LitC—vr0H|O(25.c)的溶解度.相平衡图中有4十相区t固相LItCtO.及饱和搐藏?固相LiCI?H及饱和溶藏l固相LIc卜Hto+固相LiCO.及饱和溶藏i固体LiCI,Li—Ct0.厦水台晶体LiCI?H|O混合医}一十共饱点.关键词相平衡溶解窟草酸锂氯化锂共饱点——一,)——)一)——有关LiCI—H.O及Li.cOrH.O二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已有文献[I-~3报道.尚未见到LI.cl—Lic:O.—H: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研究报道,本文对LiCl—.COrHO(25.c)三元体系相平衡进行研究,测定了在25.c时LiCI及LicO的溶解度;确定了在饱和LiCI溶液中加入Lizo.固体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以此为基础,测定并给出与其相关的三元体系的相图.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与仪器LiCI-H:0分析纯;Li:Cz0.分析纯;KMnO优级纯;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恒温槽(士0.1.c).1.2实验操作在相同胶管中加等体积饱和LiCI溶液及晶体,再加相同量Li.C.O.固体,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问.将饱和LiCI溶液及晶体(或Li:C0.)溶液及晶体,移入胶管,加入适量L|!C:0.(或LiCI?HzO)固体,密闭胶管.在25士0.1~C恒温槽申平衡4天.用与恒温榴温度一致的微型注射器吸液样,湿固样用角匙转入称量瓶,称重后转入容量瓶.固相组成采用史雷涅马喀雨斯湿固相法”浏定.cO:一测定用氧化一还原滴定法,KMnO.为滴定荆.cr含量用AgNOa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以重量百分比表示.2结果与讨论2.1结果LiCI—LcOrH,O体系25℃平衡液,固相组成见表1.其相图如附图.图中有4个相区;收譬日期t1995—05-16第4期高惠民等一氯化-草酸罡?水体幕25”C相平衡85A.E—D为固相LicO.及饱和液区IE—C为固相LiC!?HO及饱和液区IE—c—D为固相Li—cl,LiIc,O.及水舍晶体LIO?HO三相混合区r一个共饱点E.衰1L|CI-LItC.o|-H.O体幕ZS”C相平街液,同相蛆威藏相组成’m,石)同相组成c)同相LilClOILiclH,OL_lC.o|L.c1H.O5.84094.16LilO.4.201.7994.014.671.O158.3ZLilClO.2.064.9792.9736.713.2563.04LiIClO.0.699.93’89.3856.054.3539.60Li,CtO?0.2015.9683.842B.27l1.8659.87L{,ClO.0.05323.6176.3441.9714.6443.39Li,cJO.0.04236.1963.7730.3725.6344.00Li,c|O.0.04039.9460.0224.1630.3545.49LiIc?o.0.0394S.7054.2620.0948.083I.83L|cl?HlO+Li,C10.0.02845.7454.Z30.OS661.1438.80LiCI.Hlo0.02045.7854.200.05061.7938.16Lia?HlO0.00045.8154.t9Licl?H,O2.2讨论2.2.1相关二元体.拳的考察测定了25口c时Lcl及LitctO.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84.52和6.20.与文献’致据84.43及6.24相比较.结果非常接近,证明本实验中相平衡实验操作方法及分析测试方法均是可靠0”的.2.2.2平衡耐闻实验在三元体系LiCI—LilC,O.一H,O(25.C)中,LiCI的溶解度(84.52)和Li:ClO.的溶解度(6.20)相差悬殊,在饱和LiCl溶液中加入Li:CtO.固体,不易达到相平衡.甜图(下转第7l页)第4期王文科等局部坐标有限分析法厦其在腊家滩水源地群孔抽水试验中的应用—7l过拟台误差和拟台曲线对比可以看出,有限分折的结果要比有限元法稍好一些?但g0o61孔比较差,对此作了分折,该井位于山前洪积扇的上部-这里水位埋深大约50~60m,是洛家庄全村唯一的饮水井,每天均有村民间歇性抽水.以实际观测资料来看,水位每天波动很大,而区内其余观测孔及邻近的gO05孔趋势则平缓变化,说明该孔明显受人为干扰影响?4结语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用局部坐标有限分析法处理实际地下水流是可行的.该方法与有限元相比,除了具有有限元灵活的优点外,不需要像有限元那样形成劲度矩阵-故占用内存少-编制程序简单,不产生数值振荡现象.计算稳定性好.在生产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ChenCJandCnHC.FiitAn【ic]3~mberlea]metho~l(orUnsteadyTwo--D/n~n~ionalNavier--Smk~Eq uI’ti.删.urnalCornpulaiiona]ph:esi~-1984-(53)l209—226ChtnCJ.nireAnatytllNumberl~~lSoludoaofheatt讯nrintwo--dlmer~ional~avilyflow-Namberlca]hcaztr~ns[er,1981,’4)l179~197王文科.享倥事.地下术非稳定斑的L TFAM算法.西安地质学院-1993—15(4)王文科.享倥亭.承压穗定井前的育限分析方程.西安地质学亮一1994-16(3)王文科.用改进的时问差分有限分析甚模拟地下水非穗定井瓿方程.术科学盎展,1995,’4)陈再l孙.非扭定育限分析格式.工程勘褰,1991-’2)陆金甫,关治.偏搬分方程投值解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王文科.地下水藏数值模拟的有限分析法.西安地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4(上接第85页)对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进行实验结果,平衡时间超过三天时.可达到相平衡,因此实验中将样品置于恒温槽中平衡四天后取样分析.2.3测定条件选择利用MnO~-滴定溶液中c:0j一含量时,控制溶液酸度在lmol/L左右,cI一浓度在10~10mol/L范围内.经理论计算和对O回收实验证明,cr对C:O:一的滴定没有干扰.表2平斯时间(天)对组成的影响藏相组成(w)236gLiC.O.0[标签:快照]。
丁酮肟-水-异辛醇物系液液相平衡的研究滕尧;齐鸣斋【摘要】在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含丁酮肟的废水,用萃取方法可回收丁酮肟.为获得萃取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在常压、60℃温度下,以工业实际废水为物料,进行液液相平衡实验,用拟三元方法处理丁酮肟-水-异辛醇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获得了三元体系平衡相图.实验数据用非随机两相液体(NRTL)模型进行了关联,得出了该三元体系的NRTL模型参数.将实验数据与关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RTL模型能对该三元体系进行较准确的关联.【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4(039)010【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丁酮肟;异辛醇;萃取;液液平衡;NRTL模型【作者】滕尧;齐鸣斋【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03丁酮肟与甲基三氯硅烷反应生成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是室温硫化(RTV)单组分硅橡胶中的中性交联剂。
与其他密封胶相比,中性有机硅密封胶具有几乎无腐蚀性、毒性小、活性低、使RTV单组分硅橡胶固化时间较短等优点。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作为影响有机硅密封胶质量的重要组分,其生产与应用研究在建筑、电子电气和汽车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前景。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大量含丁酮肟的废水(质量分数约10%),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
因此对含丁酮肟废水进行处理,回收丁酮肟既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需要。
异辛醇可与多数有机溶剂互溶,具有汽化潜热小、与水的密度差较大、对丁酮肟萃取选择性好、水中溶解度小等优点,是含丁酮肟废水萃取回收较优良的溶剂。
但是目前以异辛醇为溶剂萃取丁酮肟所必需的热力学数据甚少,难以满足异辛醇作为溶剂萃取丁酮肟的工艺设计和优化的需求。
因此,研究含丁酮肟废水萃取液液相平衡,测取和关联实验数据很有必要。
本文以工业实际废水为物料,进行液液相平衡实验,得到的相平衡数据用拟三元方法处理,将水相中的少量杂质计入水的含量。
三元体系Na2SO4—CuSO4—H2O25℃活度系数的研究姚燕;Atkin.,G
【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
【年(卷),期】1991(7)1
【摘要】用自制的Hg-Hg_2SO_4电极和Na离子选择性电极,在25℃和离子强度分别为1.0和2.0的条件下,测定了Na_2SO_4在Na_2SO_4和CuSO_4混合水溶液中的平均活度系数。
对所使用的电极组的热力学响应、重现性等性能进行了检验。
根据文献提供的Pitzer方程,推导了计算Na_2SO_-CuSO_4-H_2O体系中Na_2SO_4和CuSO_4平均活度系数的表达式,求出了Pitzer混合参数和Harned 方程系数,计算了CuSO_4在该体系中的平均活度系数。
【总页数】7页(P57-63)
【作者】姚燕;Atkin.,G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6.16
【相关文献】
1.CuSO4(ZnSO4)-CO(NH2)2-H2O三元体系在30℃时的等温溶度研究 [J], 张逢星;赵霈;杨琴;郭利娟;史启祯
2.三元体系NaCl-KCl-H2O35℃活度系数的研究 [J], 李志广;黄红军;闫军
3.10—40℃下ZnSO4,CuSO4溶液的活度系数的测定 [J], 郁章玉;杨举祥
4.三元体系H3BO3—Na2SO4—H2O100℃时溶解度的研究 [J], 刘少敏;刘岩
5.TBP-TTA-C_(6)H_(6)三元体系活度系数的研究 [J], 钟云霄;肖波;彭立娥;彭起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u(NO3)2(La(NO3)3)—CO(NH2)2—H2O三元体系的等温溶度研究无机化学JOURNALOFINORGANlCCHEMISTRYV o1.15mN6Nov..199906昭<f7Cu(NO3)2(La(NO3)3)一CO(NH2)2一H2O三元体系的等温溶度研究张逢星?赵霈√李君崔斌史启撷——————一,——————一(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本文首次报道三元体系Cu(NO3)2一CO(NH2)rH{o(30~3)和La(N0)3一CO(NHz)2一Hz0(25℃)的等温溶度及饱和溶液,折光率,绘制相应的溶度图及折光率一组成图.体系中发现有组成为cuO,TO~):-4CO(NH2)La(N03)$-2CO(NH:)2?3H=O,La(No{)-4CO(NHz)2-H2O和La(NO)3-6CO(NH:)z的4个新化合物相,且均为同成分溶解的化台物.通过元寒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折(仅对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对其进行了表征.关键词:祷魔图三元体系相平衡硝酸铜硝酸相腮髅黾咖…徜违素脑铜,锌和希土金属作为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索和增产肥料,早在1935年开始就有肥效实验1,其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已为人们所确认.开展铜,锌,镧等元素与脲,水体系相平衡研究,了解体系中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新相的生成,不仅能丰富相化学知识还能为开发新型微量元素复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报道Cu(NO~):一CO(NH2)wH~O和La(NOs)s—CO(NH:):一HzO三元体系的溶度和新相研究.1实验部分1.1试剂Cu(NO)2?3H:O(A.R),CO(NH2)2(A.R)均为西安化学试剂厂产品.La(NO3)3?6H2O 按文献0合成.其他分析试剂及指示剂均为国产及进口试剂.1.2实验仪器及方法恒温槽(自制),温度控制精度士0.OYC.WZX一型阿贝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厂).意大利产1106型元素分析仪.岛津440型红外光谱仪TA公司TGA热分析仪Rigaku公司x一射线衍射仪样品配制,平衡检验和取样同前报'.cu含量采用碘量法测定].La"含量采用EDTA配合滴定法测定].CO(NH:):含量通过Kjeldahl定氮法测定0.,共存硝酸根不被消化.我们实验证明在所有体系组成范围内所用收稿日期:1999-01-11.收修改稿日期:1999-0322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盘资助课题(95JKO12).*通讯联系人.第一作者:张逢垦,男.{4岁.副教授;研究方向:相平衡与热力学.厂,目,期n噼746t无机化学第l5卷分析方法均无干扰存在.2结果与讨论2.1体系的溶度图特征三元体系Cu(NOa)zCO(NHz)zHz0(30C)和La(NO)3一CO(NHz)H0(25c)等温溶度及饱和溶液折光率数据见表1.绘制成体系相图及饱和溶液折光率与组成关系见图1.2.表lcu(No)t?CO(NH)…HO和La(NO,)rCO(NHt)…HO体系的等温溶度数据TablelIsothermalSolubilityDala0lsy}m'Cu(N仉)}一CO(NH})Ho(30C)andLa(NO,)rCO(NH!)mHO(25C)Si:Cu(NO3)!?4CO(NI4~)2s!}La(NOa)s-2CO(NHz)2-3H20s3,La(NOa)3-4CO(NH2)2 H2Osd:La(NOz)a?6CO(NH2)±由图】a可见,体系Cu(NOa)—CO(NH)rHO在30"C时形成一个二元化台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u(No)?4CO(NH.)连接水点H.O与化合物S点,连线通过该化合物的溶度曲线,证明该化合物为同成分的溶解化合物.图1b所示体系饱和溶液的折光率一组成曲线与体系溶度图中点线一一对应.从图2(a)可以看到,体系La(NOa)a—CO(NHj)一HO在25℃时形成两个三元化合物和一个二元化合物,组成分别是La(NOa)3?2CO(NH2)?3HjO(s2),La(NO;)3?4CO(NH2)2?HO(sa),La(NO,)a?6CO(NH2)(s).体系中存在5支单饱线,分别对应于上述三种新相和两种组分化合物(或其水合物)5支单饱线两两之交点均为低共饱型三元无变点.所形成新相均为同成分溶船化合物,其水合度从低配位比到高配位比逐渐降低,溶船度却不断增大,这给制备高配位数的配合物带来困难图2(b)为该体系折光率指数曲线,与溶度图中液相线相似,也由5支组成,两者之间点线一一对应,这对相关系是一佐证.2.2体系中新相的制备与表征2.2.1新相的制备与组成测定新相Cu(NOD?4CO(NH2)2的制备是在相图基础上,按计量摩尔比的Cu(NO)?3HO,CO(NH2),溶于适量H20中,搅拌平衡,所得固相用95乙醇洗涤,抽滤,放入盛有硅胶的干燥器中至恒重.新相La(No)s?2CO(NHz)2?3HzO与La(NOD3?,tCO(NHj)2?H2O的制备是按在相应单第6期张逢星等:C~J(NO,):(N,)CO(NIl:)HO三元体系的等温溶度研究?747? (a)S.CO(NH图1三元体系Cu(NO,):一CO(NH=):一HzO在30"C时的等温溶度图(a)和折光辜与组成图(b)F-lIsothermalsolubilitydiagram(a)andrefractiveindexdiagram(b)thesystemCu(NO3)2C O(NH2):一HtOLafro),s,cO(NzL∞~OfNHk(砷(b)蕊2三元体系La(No=)s—CO(NH~)—H:O在25"C时的等温溶度图(a)和折光率与组成图(b)F2Iso~ermalsolubJud皿gram)andrefractiveindexdiagram(b)themLd(N)3一CO (NFI2)z-H!Oat25℃饱区中的复体点配样,搅拌平衡,分离出固相,反复用滤纸挤压带走母液直至得到干固相样品即为所需产物体系中另一个化合物La(NO~)a?6CO(NHz):,由于所在相区含水量更少,粘度更大,溶解度又特别大.固液相很难分离,因此未能得到纯度较高的样品.新化合物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金属离子含量,元素分析得到配体组成,结果列于表2所得结果与从相关系得到的化合物组成一致,括号中数据是化学式量计算值./一748?无机化学第l5卷表2体系中新化台物的分析数据Tmble2Compc~tionDataoftheNewCompoundsintheSystems2.2-2新相的红外光谱分析图3为新相的红外光谱图.实验采用KBr压片法制样,从5000㈨扫描到300㈨据文献所述,脲可以通过O原子配位,也可以通过N原子配位.前者,在红外光谱上表现为羰基伸缩振动频率降低,胺基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后者则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升高,胺基伸缩振动频率降低.新相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在1640cm左右,低于脲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l683cln~,且胺基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改变,位于3500~3400cm因此,从红外光谱分析角度考察,在新相中脲是通过羰基氧原子与铜离子配位的.2?2-3新相的X一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实验条件为Cu靶加石墨晶体单色器,管压40kV,管流40mA,狭缝DS,RS,SS分别为l.,0.3mm,1.,走纸速度8o/rain表3分别是新相的X一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新相与相应组分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特征均有很大差异,也不是组分化合物的叠加.再者,经计算机检索,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能与所得新相完全匹配的物相结构,进一步证明这些物质为新化合物.2.2.4新相的热分析图3新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F?3IRspectraofcl】(N)2?4CO(NH2)!(a)La(NO3);?2CO(NH)2?3H:O(b)andLa(NOs)s-4CO(NH2)2?H20(c)样品置于铝样品皿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0"C?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到800c 记录TGA曲线.有关TGA热分析数据见表4.第6期张逢星等:Cu(NOa)2(La(NOa)a)一CO(NHDHO三元体系的等温溶度研究?749?表3化台物Ca(NO?)±?4CO(NH±)±和La(NO?)I-2CO(NH±)±?3HJO的xray 衍射数据Table3X—rayDif3ra~lionDataofCu(NOI)±?4CO(Nil±)JandL-(NO?)I?2CO(NH ±)I?3H±O表t化台物La(NO,)??2CO(NH?),?3HtO和La(NO,).?4CO(NH.)t?HtO的TGA数据Table4TGDataofLa(NO.).?2CO(NH,)±?3H±OandLI(NO±)±?4CO(NH.)±?H±O根据TG分析结果,可将新相的热分解过程表示为(s2)La(No3)3.2CO(NH2)2.3H:o_二La(No3)3.2CO(NH2),.H20—1.5CO(NrlD2,Hzo_二!:!!0.5LaO(NO3)3?0.5CO(NH2)2(Sa)La(Noa)a?4CO(NH2)2?H2o一0.5CO(NHz)一4CO(NH:)㈣HO(NO3)3LaONO3La(NO3)-2/3N2o~l/3La(No3)3,750?无机化学第15卷2/3LaONOs二!兰1/2La2O3参考文献E1]LrookovA.A.,Ax.SSSRAHLvJL,p,1041,2(9),666.E23GAOSheng—Li(高胜利),uuYiLun(刘翊纶).yANGZu?Pet(扬粗培).幽(胁),1990,1l(4).23.E3]ZHANGFcng-Xing(张逢星),WEIx.m.一Lan(魏小兰),GUO~i-Zhen(郭志箴)etal 矾强附畔(e钟岍fofm黼即蜘),1007,13(4).375[4]WEIxn—LaII(魏小兰),ZHANGFeng-Xing(张逢星),GUOZhi—Zhen(郭志箴)etalWn/iX~(Ada%龇一CkeadcaSm~ca).199g,14(3).237.[明wuhanun|v.血日啪(2thEd)(分析化学,第二版),BcIjir:KigherEducationPf馏,19gS.[6]KazuoNakamoto埘dⅢq一,4thEd.NewY ork:JonhWiely&SonsPresS.198日.p299.STUDYONTHEIs0THERMALSOLUBILITYOFTHETERNARYSYSTEMSCu(NO3)2(La(NOs)3)一co(NH2)z-H2OZHANGFeng-XingZHAOPciLIJanCUIBinSH1oi—Zhen(of∞咖.肌舶nl句,710969)Theisothermalsolubititi~softheternarysystemsCu(NOs)2一CO(NH2)2一H2O(30℃)andLa(NO3)a—CO(NH2)2一H2O(25℃)havebeenstudies.Thereare4newcompoundsCu(NOa)2?4CO(NH2)2,La(NO3)3?2CO(NH2)2?3H2O,La(No3)a?4CO(NHz)2?H2oandLa(No3)3?6C O(NHz)2foundinthesystems,whicharecongruentlytodissolveinwateratroomtemperature. ThesecompoundsⅣcbeencharacterizedbyIR.X—rayandTGA.KeywordslernazystcII-phased~agram~lubilttycopperit[tratelanthanmn~lraleurea。
四川大学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及硫酸钾的制备学院:xxxx 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xxxx组号: 2——20 指导教师:xxxxx老师一、实验目的:1、通过在25℃下K+、Na+//C1-、SO4=-H2O体系的相平衡数据的测定、相图的绘制、工艺路线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确定,最终制得K2SO4和NaCl。
2、掌握化工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水盐体系相平衡数据的测定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的是等温法和多温法。
等温法: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使一定组成的系统在实验装置内达到相平衡,然后直接测定液相的组成并鉴定与液相呈平衡的固相情况,从而获得相平衡数据。
要测定一个未知多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应按照由二元、三元到多元,由简到繁的程序进行。
该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过程比较麻烦和费时。
多温法:通过测定不同组成的体系在变温过程中发生相变时的温度,得到组成与相变温度的关系曲线,进而作图确定体系的相平衡数据。
多温法测定比较简单,只需配好各种组成的系统,进行冷却或加热,测定发生相变的温度即可。
但由于进程可能发生过冷现象,相变温度不易测准。
另外,多温法容易漏掉小的饱和面,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2、相图标绘和分析根据实际测定25℃和100℃相平衡数据,容易绘制出K+、Na+//C1-、SO4=-H2O体系的相图,如图1所示。
相图相图1显示,25℃时K+、Na+//C1-、SO4=-H2O体系存在6个结晶区间,分别是:AEGFA:Na2SO4·10H2O结晶区;FHRGF:Na2SO4结晶区;HRJKBH:NaCl结晶区;EGRJPME:Na2SO4·3K2SO4结晶区;KJPNCK:KCl结晶区;MPNDM:K2SO4的结晶区。
100℃时,存在5个结晶区,分别是:Na2SO4、Na2SO4·3K2SO4、KCl、K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