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主要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21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1.法的本质和特征
①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特征❤:
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性
2.法律关系❤
☀主体:
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内容(权利和义务):
①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
②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客体:
物(自然物eg土地森林;人造物eg机器建造)
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人身
3.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①无论是合法还是违法行为,都会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②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志表示,法律行为分为→
表示行为(eg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eg拾得遗失物)
③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体意志为转移):
①自然事件(绝对事件):水灾、地震
②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4.法的形式
①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条例、办法、规定)
④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⑤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⑥特别行政区的法
⑦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⑧国际条约
☀法律效力等级: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5.法的分类
①按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
②按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
③按法的内容分:实体法(实际内容eg: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程序方面eg:刑事诉讼)
④按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人的效力分:一般法(普遍适用)和特别法(特别群体时间)
⑤按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6.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①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②划分标准:法律的调整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③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
宪法及宪法相关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
7.
二.经济仲裁
1.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①平等主体(横向关系纠纷)
☀仲裁和民事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解决
☀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只有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仲裁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当事人放弃或协议无效时法院才可行使管辖权☀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②不平等主体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先申请行政复议,复议不服时再进行诉讼☀特殊情况下,eg甲公司对税务机关行为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复议不服时再进行诉讼
2.仲裁适用范围
①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合同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②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行政争议
③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的:
☀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3.仲裁的基本原则
①双方自愿
②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③独立仲裁原则
④一裁终局制度
4.仲裁委员会
①独立性
②组成=1主任+2-4副主任+7-11委员(其中法律、经贸专家不得少于2/3)
5.仲裁协议
①书面形式
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②内容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达;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③仲裁协议的无效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设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④有效的仲裁协议
在双方当事人发生仲裁协议约定的争议时,任何一方只能将争议提交仲裁,而不能向法院起诉。
⑤对仲裁协议的效力存在异议❤
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⑥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的效力
6.仲裁程序
①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
②仲裁庭(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
③仲裁员的回避
④开庭(协议不开庭的可根据申请书、答辩书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⑤不公开(协议公开可公开,国家机密除外)
⑥当事人的和解
⑦仲裁庭的调解(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7.仲裁裁决
①作出
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②仲裁裁决书的生效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③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民事诉讼
1.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当事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有五类:
①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案件eg:合同、房产纠纷
②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福安息发生的争议
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案件
④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⑤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2.审判制度
①合议制度
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以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于审判员一人审理的案件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二审:由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名以上的单数
②回避制度
③公开审判制度
④两审终审制度
如果发现终审有错的,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3.地域管辖
①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原则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失踪人员进行诉讼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③专属管辖❤
4.诉讼时效
①概念
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届满时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间限制
②期间
普通→2年
适用于1年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以保护
注:“归零”——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全归无效
④判决和执行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第一审判决发生效力
四.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范围
①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对行政机关作出的…)
②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时,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节或处理,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③当事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
2.行政复议申请
①当事人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
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②行政复议申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仲裁必须是书面的)
③行政复议机构不能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④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⑤行政复议的参加人: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但不包括行政复议机关)
3.行政复议机关
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本级人民政府or上一级主管部门
②海关、金融、归谁、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上一级主管
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
④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or省级人民政府
4.行政复议决定
①有下列行为的,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合理的;法律规定停止的
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
③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具体行为决定维持;一定期限内履行;予以撤销、变更或确认其违法
④行政复议决定的生效: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⑤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
“维持”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变更”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范围
①行政处罚不服
②行政强制措施和执行不服
③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
④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决定不服
⑤对征用、征收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
⑥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⑦认为行政机关遣返其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⑧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⑨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
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
1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不受理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
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2.行政诉讼管辖
①级别管辖
一般情况下,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对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海关处理的案件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其他法律规定
②地域管辖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两个以上的,由最先立案的管辖
3.行政诉讼程序
①起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②审理
公开审理
合议庭(审判员组成or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3名以上的单数)
回避制度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关系的建立
①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劳动合同的订立
①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②订立主体
劳动者年满16岁(文艺工作者除外);不受歧视;依法取得营业执照or委托订立合同
③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违规的应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期退还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除以惩罚
3.未依法及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
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①用工之日起满1年之日不与劳动在订立劳动合同的
②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③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违规,续订劳动合同
④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双10协定)
注意:不要与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的限制性规定情形相混淆
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用人单位不得
解除或终止合同(双5协定)
5.劳动合同无效
①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而被确认为无效的劳动合同
②无效的情况:欺诈、胁迫的手段取得;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③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可以约定试用期、服务期等条款
2.工时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三种类型的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制
①标准工时制: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②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③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个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4.劳务报酬 ①工资的发放
以法定货币支付;遇节假日应以前支付;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②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在“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应支付工资, ③加班费❤
平时晚上
加班(≥工资标准的150%支付给劳动者)
周末(休息日)加班(≥工资标准的200%支付给劳动者) 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标准的300%支付给劳动者) 部分公民放假节日加班(对参加社会活动或单位庆祝活动和照常工作的职工应支付工资但
不支付加班费;若恰逢周末,单位安排加班,则应当支付休息日加班工资)
5.最低工资制度
每个注册地不一样,若发生经济损失,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工资的20%,扣除后<最低工资,按最低工资支付
不得约定试用期与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者合同规定工资的80%
7.服务期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服务期一般长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内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者过错或用人单位的过错)
8.保密期
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9.劳动合同的履行
①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者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劳动合同的解除❤
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可主动向对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合同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主动的,用人单位无需补偿
2.劳动合同的终止
①终止的情形
合同期满;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死亡;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②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应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盒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③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的档案或其他物品,予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除以罚款
四.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1.经济补偿金的含义
①是指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依法应给予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依法给予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②区别❤
2.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①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的
②劳动者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和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形
③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④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⑤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合同的
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和通因完成任务而终止的
⑦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
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合同
⑨其他情形
3.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算)
注:小于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08年以后,08年前不区分)6个月<X<1年的,按1年算(08年以后)
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3倍: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12年)×当地上年年度职工工资的3倍
4.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①合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交付,未按规定支付的,应予以50%以上100%以下的加付赔偿金
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计算年限在用工之日起计算
五.特殊的劳动合同
1.非全日制用工
①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个小时
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订立口头协议
③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④双方当时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⑤任何一方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赔偿金
⑥时薪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时薪,可按小时、日或周为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天
2.集体合同VS劳动合同❤
注:集体合同内容通过协商决定,每方至少3人,再确定1名代表;职工大会时,应有2/3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
3.劳务派遣❤
①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
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分离,是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
②适用范围
临时性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辅助性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③用人单位的义务
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在无工作期间,按最低工资按月支付。
使用的被派遣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六.劳动争议的解决
1.劳动争议的范围
①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②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③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④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⑤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2.劳动调解
①目前可受理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②劳动调节程序
申请→调解协议书→不履行→仲裁→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15日内未达成协议仲裁
3.劳动仲裁
①协商no→申请调解no→申请仲裁no→提起诉讼
②劳动仲裁不收费,劳动合同履行地-实际工作场地,申请时效1年,劳动关系终止的,
③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④时效的中断(重新算)时效的中止(继续算)
⑤劳动仲裁的基本制度-公开仲裁、仲裁庭制度(3名or1名)、回避制度
⑥和解(仲裁后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撤回申请)和调解(裁决前先行调解制作调解书)
⑦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计入笔录
⑧劳动仲裁的裁决-终局裁决(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等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
个月金额)
-非终局裁决(对裁决不满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⑨裁决的撤销(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适用法律有误;委员会无管辖权的;违反法定程序;证据伪造;隐瞒证据;索贿受贿10裁决的执行: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不提供担保
4.劳动诉讼申请范围
①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
②劳动争议的终局裁决不服的or其他情形,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③终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七.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1.职工社会保险费的缴纳
①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单位缴纳(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个人缴费(本人工资的8%)
缴纳基数,一般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若低于本地工资的60%,按本地工资的60%;
高于本地工资300%的,按本地工资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