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经济政策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经济政策论文
作者:彭娟国贸1102 1112141068
摘要:从发展、宏观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有以下特点:1经济总量世界位次的前移2经济发展面临三大国际环境因素分别是国际石油涨价、本币汇率升值和外汇储备庞大这三大因素3经济发展引发的国内通货膨胀4还有其他的社会发展状况等等。面对这些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始终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下,国民经济在2009年回升向好的基础上不断巩固,经济运行由回落而趋于平稳。
关键词:经济现状、政府策略、经济预测、国内经济通膨
正文:
一经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近期GDP增长,内地201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高达9.8%,明显超出预期,意味着化环比(经过季节调整后)的GDP增长速度从三季度的9.4%明显反弹到四季度的约12%。在当前通胀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继续以12%的年化速度增长会使通胀进一步恶化,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继续快速上行,很快会传导到
加工食品价格。今天(20日)统计局报道了中国去年农业大丰收,表明农产品价格上升基本上不是供给面的问题,而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增长过快等因素导致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资性需求拉动。所以,如果不把经济增速降下来和控制货币,仅靠增加农产品供给是难以从根本上控制食品价格。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者要兼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难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很长一段路走。二是当时的日本处于社会老龄化的前期,中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何避免和近可能的减缓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的社保问题和老龄化社会带来储蓄率降低引发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美国1929年时截然不同,也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情况大不一样。这是因为: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存在的差异太大,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具有明显的不可比性;其次,由于发展阶段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中国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要远高于日本政府,殷鉴不远,中国会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吸取日本经济发展的教训,不会重蹈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覆辙,不可能出现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全一样的结果。此外,没有证据表明泡沫经济必然就一定导致长期萧条。泡沫的崩溃只是日本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之一,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导火索,而日本陷入长期萧条的深层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不要把泡沫经济和长期萧条划等号,它们之间有关系,但是没有必然的关
系。最后就发展潜力和空间来看,由于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7%‐8% 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大约可以到21世纪第一个“25年”结束,也就是再维持15-20年之久是有可能的,谈论萧条为时过早。
首先,双方都面临国际石油涨价问题。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年,油价从过去的每桶2.5美元涨到10美元,涨了四倍。而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攀升到147美元,虽然下半年急剧下跌至30多美元,但是现在已经回升到60美元以上了。日本所需的石油百分之百依赖进口,而中国现在石油进口依赖度也接近50%。不同的是,中国本身也产石油,而且现在也在中亚、东南亚、非洲及拉美等地区想办法稳定及控制一些石油资源。
二政府的策略及评价。
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政策上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继续保持当前(事实上仍然过于宽松)的宏观政策,结果是短期内环比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在10%以上,但中期来看通胀可能再次超预期,此后就可能不得不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突然大砍投资项目,或在更大范围实施价格控制。
第二,立即采取较大力度的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今后几个月的新增贷款和新开工项目,迅速提高利率(如每次50个基点),争取在一、两个季度之内将环比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到8%左右,这样才有可能将下半年的通胀控制在4%以内。换句话说,要争取中期内稳定宏观经济,短期内必须要忍受一些调整的痛苦。
其次政府指出下半年各方面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各地区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投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3、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衔接工作;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