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的诗意

  • 格式:pdf
  • 大小:20.56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闻一多先生曾说:“哲学和诗,在它们的最高点上是同一的(具有同一性)。最高的哲学是诗,最高的诗是哲学。一首好的诗,往往在篇终给人一种哲学的境界,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一本好的哲学书,它的终篇,则常常弥漫着一种诗意。”《庄子》寓言即是如此:除了在思想方面有其重要性,其诗意的成就亦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神妙的艺术构思(一)形象的寓言《庄子》孜孜以求的最高层次的心灵自由境界是“道”,体道的过程尽显“道”的玄妙,庄子强调言不尽意、言外之意。体道的困惑与艰辛使《庄子》将更具感

性生命更便于直觉感悟的寓言作为表述的方式。

[1]

神妙的艺术构思在《庄子》中真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追求就是达到理想的独立人格。在《庄子》中,这一精神境界的基本特征也是借助宋荣子、列子这两个匪夷所思的形象,将所追求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乎无事之业”的精神境界生动的展示在世人面前,使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而对于这种抽象的“无待”,庄子也是用展翅翱翔在广漠天宇的鲲鹏、腾云驾雾不饮不食的“神人”,以及能任意驰骋变幻的梦中之人等具体形象来显现其所追求的那种心境自在自适的“无待”情态,化抽象为具象,犹显生动逼真。

庄子的想象往往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泯灭了物我的差别,奇幻异常,变化无穷。其大如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杆东海,期年钓得大鱼,致使白浪滔天,海水震荡,千里震惊,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皆可饱食;其小如杯水芥舟、朝菌蟪蛄、野马尘埃、蜗角触蛮……其幻如庄周梦蝶、髑髅论道、罔两问影……其奇如《养生主》中庖丁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真实发想无端,恢诡谲怪。(二)连章寓言的形式《庄子》寓言神妙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其与众不同的连章寓言的表达形式上。《庄子》中的寓言,“或成串成群地运用,甚至有的篇章通篇都是寓言故事,形

成蔚为壮观的寓言群落;或环环相扣,连缀成一个寓言群体,共同表述一个重要观点;或组成系列,前后相连,用寓言故事群落表述一个演绎过程,以累累如贯

珠的寓言故事构成一个瑰丽的艺术世界。”[2]

这些独具特色的写作结构,都显示出作者构思之妙。如《养生主》中:“缘督以为经”,指出在人生有崖而知无涯的境况中,应当顺循“中虚之道”,即顺任自然之理。接下来,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以喻社会的复杂犹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并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且以藏敛为自处之道。接下来设三段作喻,意在破除形骸残全的观念。“泽雉不蕲畜乎樊中”的寓言则写水泽里的野鸡,逍遥自在,如若关在樊中,则神虽旺,却不自遂。“秦失吊老聘三号而出”写人生在世,当安时处顺,视生死为一,不为哀乐之情所困扰。最后的“指(脂)尽火传”喻精神生命在人类历史中具有延续的意义与延展的价值。而“庖丁解牛”的意旨在《人间世》篇中得到更具体、更细微的发挥。《徳充符》则全篇发挥“公文轩见右师”的主题。

又如《人间世》主旨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以及处人与自处之道。以在乱世中如何处世为内在线索,连用七个寓言以突出之:首章假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描述与统治者相处的艰难,指出人间种种纷争,追根究底,在于求名用智,“名”、“智”是人间纠纷的根源。第二章,借叶公子高出使齐国一事,道出臣子与君主相处的艰难,进而写传言的困难及使用语言不慎所造成的祸害,其要仍在顺其自然。第三章,假借颜阖为卫灵公太子师,写出与储君相处的艰难,提出引达顺导的教育方法。第四章,以社树为喻,写出全生远害的根本在于以无用为大用。第五章,借异木亟言有“材”“用”者被“斩”遇害,中道而“夭与斧斤”,警世之意颇深。第六章,借支离疏写残形者无所可用于当政者,乃全生远害。篇末一章,借楚狂接舆唱出乱世景象,处世之艰,当慎戒留意!这七则寓言均以无为为主线,又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了同一命题——处世方法。

这样的艺术构思与表达方式即突出了主题又显得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类似这样的结构在《山木》、

[收稿日期]2011-11-09

[作者简介]边春丽(1976-),女,汉语言文学硕士,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1—0045—02

《庄子》寓言的诗意

边春丽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庄子》寓言除了在思想方面有其重要性,还以其神妙的艺术构思、诡异的寓言形象、奇谲的语言技巧显示着独特

的价值。

关键词:《庄子》寓言;诗意;构思;形象;语言

・46・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徳充符》、《应帝王》等篇中均有体现。

二、诡异的寓言形象

(一)丑陋怪诞的畸人

《庄子》之所以能处处引人入胜,应当也归功于其

塑造了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在庄子看来,道是玄深高妙而又难以言传的,于是借助其别出心裁地创造出

的许多新颖独特的形象来表达。

例如:《人间世》中的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

顶,会撮指天,两脾为胁”。体现了以无用为保身之方,

逃脱社会罗网,求得保命全生的思想;《徳充符》中的

王骀“受刑失一足”。强调人要固守根本,不随任外物的变化而变化,使心灵遨游于和谐自由的自然无为之境;《徳充符》中的申徒嘉“受刑失一足”。表达了人应该追求内在生命的充实,外形无足轻重的思想;《徳充符》中的叔无山趾“受刑失去脚趾”。说明生与死、是与非并无界限,追求虚幻的名声乃是作茧自缚;《徳充符》中的无唇大瘿“曲足残形无唇;身上长一个盆大的瘤”。体现了人应该追求内在生命的充实,外形无足轻重的思想。……

也许在庄子看来畸人比常人离自然更近,更容易

体验道的精神。这些肢体残缺的人,在一般人看来,绝

对是无用之人,但是他们却能顺应自然,逍遥于人世,

他们的“无用”之中寓藏着生存的智慧。形残成了他生存于险恶人世的法宝,那份顺应自然、于世无争的超脱又岂是常人可比?与世人平庸的精神境界相比,畸人显现出他们的“德充”之美。“恶骇天下”的哀胎它能使“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宁为其妾;叔山无趾视形体如外物,足虽断却说“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知道“所可贵者在形骸之外”,使孔子敬佩得自称浅薄。他们的魅力不在于其形,而在于其德。外形的残缺与道德的保全两者矛盾地统一在畸人身上,目的是要表现“道”的至高无上。“道性”可以克服形体的残缺,让畸人们熠熠生辉。“道”是无形的、形上的、难以言说的,通过一个又是一个丑陋怪诞的畸人,道的至高无上性质得到了很好的显现。[3](二)丰富多变的形象

庄子对大自然观察细密,体验深刻,自然界的动

植物无不生动活泼地充当着庄子思想的代言人。

庄子也常常改造历史人物,使之成为离真实历史

甚远的符号化了的寓言形象,以寄寓其哲理。寓言“颜

回言坐忘”中藉孔子、颜回的言行,表达庄子自己的思

想,当然更能使人信其言真了。

有时候甚至庄子本人亦粉墨登场,《庄子・秋水》篇

中的“庄子钓于濮水”、“鸱得腐鼠”、“濠梁之辩”,分别

展现了甘于贫贱、乐得自由的庄子,视权位富贵如腐

鼠的庄子,口若悬河诡辩滔滔的庄子……

总之,《庄子》寓言构筑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形象世

界,将它的玄奥哲理寄寓其中并完美地表现出来,使后世为之赞叹不已!

三、奇谲的语言技巧

(一)譬喻连用

《庄子》寓言在语言技巧上,空灵高渺,一显高格。

《庄子》中有很多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和寓言、

故事紧密结合在一起。庄子的取喻对象遍及大千世界,大至浑沌宇宙,小到杯水芥舟,沧海横流,无边无际,他的比喻具有博、深、远、奇的特点。《应帝王》中“日凿一窍”的故事。本来是出于报恩、好意,但却事与愿违,“浑沌”之所以死是因为“有为”的结果。庄子就很形象生动地用隐喻表达了自己关于人类“有为”破坏了天人合一,导致人们本来在原始自然状态下自在

安适地生活因此毁灭的观点。[4]

《庄子》寓言以善于设譬、深于取象而著称。譬喻

在《庄子》寓言中使用广泛,且效果显著。《齐物论》中

描绘风声、地籁连用“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

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运用博喻抒写得栩栩如生、淋漓

尽致……

又如《马蹄》和《在宥》篇也是采用譬喻连用的表

达方法:《马蹄》篇分别借善治马的伯乐、善治埴的陶

者和善治木的匠人自以为是的举动抨击政治权利所

造成的灾害,并描绘自然放任生活之适性;《在宥》篇则用“焦火”、“凝冰”、“俯仰四海”、“渊静悬天”分别喻人心燥、坚、速及动静各殊,皆用以譬人心之不可困扰。

(二)夸张奇特

除了非凡的比喻,夸张手法也常见于《庄子》寓

言,且出人意表,感人至深。藉着对社会生活和自然变

化的深刻体验,凭着超凡脱俗的奇特想像力,《庄子》寓言中的夸张主要表现为或猎取日常生活素材,或借助史料,或利用神话,或凭空杜撰,都赋予其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使之富丽堂皇、丰富多彩而又含蓄隽永。

读《庄子》就象钻进了一团云里,绚丽奇幻的语言

铺天盖地而来,滔滔不绝,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又如

《逍遥游》:北海有一条大鱼,大到什么程度呢?不知其几千里也。不仅大而且会变,变成鸟,有这么大的鱼变出来的鸟肯定很大,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文章的一开头就向读者展开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砰的一声把这么一个会变化的庞然大物空降到你的面前。一件子虚乌有的东西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和引经据典以后让人产生真有其事的错觉。往往当你觉得有些明白的时候,另一团云又横空出世。他又不说鲲鹏了,又“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清代学者林云铭这样评价《逍遥游》“篇中忽而叙

事,忽而引证,忽而比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

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返纸上,

顷刻之间,顿成异观。”真是一语中的,毫无虚言。

还有《秋水》中对东海的描写:“秋水时至,百川灌

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海的大与天

地的无穷,透过夸张的舒展视野得以形象的表现。

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事物的形象特点和本质特

征,增强了《庄子》的批判力和说服力。《庄子》的构思

神妙荒诞、意出尘外;寓言形象光怪陆离、神采飞扬;语言如行云流水,恣肆跌宕,一泄汪洋;句式变化无穷,铺陈排比,无有定形;感情充沛自然,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天仙才子,万古庄周”,《庄子》寓言,思想辉映诗

意,诗意涵融思想。《庄子》寓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庄

子生命品格的形象显示,是形象化的哲理,是庄子对人生诗意的解说。

【参考文献】

[1]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泽厚:庄子美学札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责任编辑:杨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