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王阳明与心学
王阳明与心学
格式:pptx
大小:2.54 MB
文档页数:39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39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即理 (二) 知行合一 (三)格物致知 (四)良知学说
(五)天泉证道
(六)万物一体之仁
(一)心即理 ‚心即理‛最早由陆九渊提出,宋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 了一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思想成果最为丰富的思想文化 运动,即理学运动。关于理学的发展,起点在唐代的韩愈,韩 愈首先提出了关于道统的问题,他坚决反对佛教。 后来到了宋代,出现了‚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将反对佛教
格物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诚意、诚意就是致知,作为一个过程它 是完全统一的,所以格物致知不是要事事物物去求一个理,而是我 作为一个实践的主体,如何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去处理好自己的 事,使这个事物得其正。 在王阳明那里,他完全转换了这个意思,把它转换成了一个主体 我的实践情境,格物致知不再是获得知识的意思,而是关于道德的 实践的,是道德知识的道德实践,要把一件事做的合乎本心、合乎 天理。王阳明对‚致知‛也有特别的解释,在他提出良知学说之 后,致知就变成了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 得其正叫做格物致知。更为突出的强调了我作为一个主体在道德实 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突出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
(四)擒获宁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 1519 年 平 定 南 昌 的 宁 王 朱 宸 濠 之 乱。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 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 民族的地方武装。因功被封为光禄大 夫、柱国、新建伯,世袭,岁禄一千 石,但铁券和岁禄都没有发下。 病逝归途
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 归,于 1529 年元月 9 日 (嘉靖七年十一 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 江西省南安舟中。在临终之际,他身边 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 明,亦复何言!‛。
(二)思想渊源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并无具体 的师承关系,但从学术渊源上 看是直接继承了孟轲和陆九渊 思想的。 正如《明史 • 本传》中所说 的一样:‚守仁言致知,出 《 大 学 》 , 良 知 出 《 孟 子》。‛王阳明学术思想理论 基础的‚致良知‛学说,是把 孟子的‚良知‛说拿过来而加 以发挥的。
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
其要点包括: 第二,良知是心之本体。 良知天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 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 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 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 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 见,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 道德修养中去恶为善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使之成 为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
其要点包括: 第三,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改造。 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知识在人的通德修养过程中的 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一过程中的能动功能。 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基本是接着陆九渊的思想继 续前进,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对朱熹反复强调 的格物致知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解为"事",将 "格"解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 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百接感 觉。他以为这样的格物便可避免 " 务外遗内 " 之弊,杜绝 " 支离破碎 " 之病。以这种格物说解释《大学》的致知在格 物,在意念的发动处为善去恶,不欺骗良知的感觉,这就 是诚意。 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其实就是穷究吾心 之良知。从而把《大学》的实践道德思想转变成自己的 " 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去世后被谥文成,后又追封为新建 侯,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二、时代背景、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正值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 机、衰败的转变时期。从英宗到武 宗的几十年间,农民阶级同地主阶 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 起义彼伏此起,规模越来越大,地 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整个社会 处在动荡之中。 与此同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商 品经济进一步兴起,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开始萌芽,因而是商品经济的 发展破坏自然经济的时期,王阳明 的家乡江浙一带尤为突出。王阳明 的学术思想正是在封建社会开始解 体,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情况下逐 步形成的。
定能够行的,真知即是行,朱熹讲真知未必行,前面的人都
认为‚知‛‚行‛是‚二‛,阳明则认为,‚知‛‚行‛是 一。
王阳明所讲的‚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讲知识,认为人在知道的同 时要去做,做的同时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知识的过 程,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识 的最后形态是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有效性,是知识本身价值最后 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
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 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 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
(二)知行合一 朱熹讲‚知行长相须‛,但朱熹强调知先于行,从重要 性上认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 益明,强调知和行是并列关系,认为知行相互促进。 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
(四)良知学说
良知的说法来源于《孟子》,其含义是指一种 " 不虑而知 " 的
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对此加以发挥,并引进《大学》中的"致"
字,《大学》说:"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 "。据此,王阳 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以为良知即是天理,从而迸一步要求人们
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
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追求理。
所谓心即理,在王阳明看来,‚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
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Baidu Nhomakorabea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样将心与理分
而为二,从而导致知与行、学问与修养的分离。
弟子对‚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南
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 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王阳明与心学
高逸飞
王守仁(1472~1529),字伯 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和军事家。其精通儒家 、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 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官 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 文成。
一、王阳明的生平简介
二、时代背景、思想渊源 三、王阳明的理论 四、影响
(一)童年生活
成年后,十五岁之后,一直到他中进士(二十八岁)之
前,,研究了大量的道教的经典,他不仅仅研究,也实践,他 修炼的程度也很高。佛教的程度也很高。
(二)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他由于上书得罪了刘瑾,最 终被发配到贵州龙场,这就是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悟道之后,他明确的领会到朱熹的思想和他自己领会关于
圣人的真理是不同的,他从此也就开始了他自己思想的建设 和发展,也是他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的开始。
(三)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 区爆发民变。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 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 西,镇压民变。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 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三 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 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十月, 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 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 蓝天凤部。就是在这烽火连天的两年里,他掌握了一样神秘的工具—— 知行合一。
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即把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活 动都纳入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轨道。
其要点包括: 第一,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
唯一标准;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无 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
的自家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就是人人所具
有的"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人们依良知而行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故而
在宋代诸儒中,王阳明最为推崇陆
九渊。 他说:‚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 子之后一人。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 之说,虽亦未免沿袭之累,然其大本
大原,断非余子所及也。‛(《王文
成公全书》卷五)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陆九渊的 ‚心 学‛,以对抗程朱学派的‚理学‛, 具有反教条、反传统的意义。
三、王阳明的理论
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 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 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 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 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一、王阳明的生平简介
功 古代人把王阳明称为三不朽的人物,所谓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立 ‚立德、立功、立言‛这句话出自《左传 • 襄公二十四年》,晋国执政 者范宣子问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叔 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 之谓不朽。‛什么意思呢?范宣子问叔孙豹说:‚古时候有人说,有的人死 了却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灭,这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叔孙豹回答 说:‚我听说,(作为一个人)最高层次有树立德业,第二层次有建立功勋, 第三层次有著书立说,(只要实现其中的一项,这个人所建立的功德)即使经 历再长的时间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这个人虽然死了,却能永久存在下 去,永不磨灭。‛这是总结判断怎样的人才会不朽——也就是永生的一种见 解。
(三)格物致知 朱熹的格物致知
一本之理(天地之道)、 分殊之理(不同之处,对于事物本身而言是完满的)
一本之理作为大一是完满的, 分殊之理作为小一同样是完满的。
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去穷尽天下每一事物之理,二 程讲我们格一些事物以后其他的可以类推,但二程同时有强调要积 习既久,不断积累,只有通过分殊之理的不断还原,获得关于分殊 之理的具体知识,才有可能获得类推的前提和基础,才有可能获得 关于对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和基础,这个观点被朱熹完全继承。 朱熹的另一个观点是即物而穷理,就是在一个具体的情景关系当 中要穷尽具体事物的本质之理,朱熹更为强调的是格物本身,认为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如果没有格物我们不可能获得关于具体事物的 知识。
一、王阳明的生平简介
(一)童年生活
(二)贵州龙场悟道
(三)平定江西
(四)擒获宁王
(一)童年生活
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 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 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 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 《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 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 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 ‚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 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十五岁边关考察。
王阳明坚信,知和行作为一个过程本身的统一性就叫知行合一,知和 行原本就是同一个过程所显现出来的两个层面。王阳明还认为,知行本体 原本合一,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行在王阳明那里还包括思想意识的流 动。第二方面讲‚良知‛认为良知具有自知性,讲自己对自己的领悟;另 一层面,良知还要显现自己、表达自己。王阳明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 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五)天泉正道 嘉定六年,王阳明要离开绍兴去广西的前夕,一天晚 上,阳明宴请学生吃饭,饭后弟子们渐次离去,王畿和钱德洪 就拿四句教去请教阳明先生,先生很高兴,他们三人就走到了 阳明宅院里的一座小桥之上开始谈论关于四句教的问题,因为 这座小桥叫天泉桥,所以这次事件被称为‚天泉证道‛。
的浪潮向前推进,更进一步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北宋开始,到南宋乾淳之际,也就是十二世纪中叶左右, 理学思想集大成,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
这一时期,理学大致分为三派:
朱熹理学,认为‚理在客观世界‛,讲究‚格物致知‛;
陆九渊的心学,首先提出‚心即理‛,他认为,‚圣人之学心学
也‛;
浙东学派,追求历史哲学,吕祖谦认为道在生活之中,强调通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王阳明心学体会
王阳明心学浅谈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感悟
文档推荐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页数:4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页数:6
王阳明心学及其影响
页数:1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页数:13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纲
页数:2
心学大师——王阳明
页数:4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页数:2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人本思想
页数:3
王阳明心学浅谈
页数:8
浅谈心学大师王阳明
页数:2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