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按其成因类型分为两种矿体类型:一类为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另一类种为地下水淋滤再造型铜多金属矿体。其部分保留有原生沉积的层状矿体特征,而裂隙、解理发育地段则出现淋滤再造作用形成的透镜状、不规则柱状、脉状矿体。 标签:正兴铜多金属矿床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无量山普洱中轴断裂带沉积铜矿床淋滤再造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以山地高原为主,谷坝镶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总地势呈北西高南东底,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151m,最低海拔1000m,相对高度1151m,属中山深切割区。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兰坪-思茅陆块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普洱中轴断裂带,位于思茅-勐腊铜铅锌银成矿带,宁洱-白龙厂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本区是扬子陆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边缘活动带,是一个从古生代末至新生代逐步发展拼合的构造活动区。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开阔-紧闭褶皱,大型逆冲及逆冲-推覆构造。断裂纵横交错,相互拼接,并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使本区呈现复杂的构造面貌。区内沉积作用自上古生界至第三系均有发育,沿一些山间断陷盆地或盆地边缘坳陷,沉积了红色河、湖相陆源碎屑建造。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二叠系上统羊八寨组,岩性为紫红色、青灰色板岩夹薄层变质石英砂岩;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岩性为紫红色绢云母板岩、灰绿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局部夹灰色泥质灰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细砂岩;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紫红板岩;景星组二段,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 2.2构造 矿区为一轴向北西-南东,东翼倒转,以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为核部的倒转背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区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一级构造单元为早期近南北向无量山-普洱断裂带,是区内导矿构造;二级构造单元为中期北西向的F1、F2断裂,是区内运矿构造;受其影响一组北东、北西向的羽状断裂是本区的储矿构造;晚期近南北向F3、F4断裂为本区的破矿构造。

江西省宁都县王花沅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4, 4, 294-30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017687706.html,/journal/ag https://www.doczj.com/doc/7017687706.html,/10.12677/ag.2014.44036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ules of Wanghuayuan Copper Mine, Ningdu Jiangxi Rensheng Liu1, Dongfeng Zou2, Xi Liu2 1Geological Team of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2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Email: 35341114@https://www.doczj.com/doc/7017687706.html, Received: Jun. 25th, 2014; revised: Jul. 22nd, 2014; accepted: Aug. 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701768770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anghuayuan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l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mining area, located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 Pacific plate west coast mansion inside the reduction plate, and has experienced Yanshan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y. With combination of the Strati- graphic, structural and magmatic rocks of Wanghuayuan copper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it summarizes what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is mainly produced in the Wanghuayuan granite rock and near the contact zone of Sinian metamorphic granite, orebody is controlled by NE trending quartz veins and the near ore greisenized. According to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ore bed mineral generation sequence analysis.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mineral generation in the Wanghuayuan mining area: early stage of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late stage at low tem- perature and the secondary phase. By comparing with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area,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scope of prospecting which is about 1.5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the mine lot has good mineralization and discovery pros-pects. 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Wanghuayuan

湖南衡阳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书 摘要 湘万源采矿权评[2018]155号 评估对象: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 评估委托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评估机构: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评估目的:福州市长乐区富盛制衣有限公司(原福建省长乐市富盛制衣有限公司)拟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延续登记采矿权,经核实矿山有新增矿种铜,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规定,需对该新增资源采矿权进行评估,为处置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出让收益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8年10月31日。 评估日期:2018年11月28日~2018年12月12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有(332+332低+333+333低)铜矿石量102.84万吨,铜金属量8190吨;保有(333+333低)铁矿石量27.65万吨,平均铁品位30.90%;保有铁铜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9万吨,铜金属量43.8吨;保有铁钨共生矿体(333)矿石量5.5万吨,WO3金属量70吨;保有铜铁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5万吨,平均铁品位30.27%;保有铜铅共生矿体(333)矿石量6.05万吨,铅金属量1564吨;采矿回采率85%;矿石贫化率15%;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资源储量81.56万吨;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可采储量69.33万吨;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矿石量;矿山可评估服务年限8.16年。 本次评估计算年限5年,本次评估利用铜矿石资源储量50.0万吨,铜金属量4049.08吨;评估利用铜矿石可采储量42.50万吨,铜金属量3441.72吨;产品方案为铜精矿(Cu 19%);选矿回收率85%;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价):3.53万元/吨金属;采矿权权益系数3.6%;折现率8%。

青阳狮金山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青阳狮金山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根据已掌握的地质资料,结合该矿区区域地质特征、地层及构造特征,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标签: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青阳狮金山 0引言 上世纪80~90年代812地质队多次在本区开展了地质、物化探工作,并施工了大量槽、井探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2006年812队在开展高家塝白钨矿深部及外围普查时,在本区开展了1/5千地质简测工作。在综合研究该矿区的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以往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具体情况,采用地质、物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钻探为主要手段对已知矿体进行追索控制和物化探异常进行验证。发现了多条近东西向低阻高极化异常带,这些异常带与以往所做的化探次生晕综合异常基本吻合一致。本文根据原有勘查工作成果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对该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现简要介绍如下: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贵池~繁昌凹断褶之黄柏岭复背斜北西翼和新河复向斜北西翼,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已知有铅、锌、钼、钨、铜、铁、金、硫、锰、萤石、方解石、煤、石灰岩、白云岩等矿床(点)数十处。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青阳花岗闪长岩和九华山花岗岩等,这些岩浆岩的侵入活动为本区内生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热力条件和矿质来源。区内已知的钨、钼、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与上述岩浆岩普遍具有空间上的联系,同时上述岩浆岩对某些矿产表现出明显的专属性。 2区域地质特征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贵池~繁昌凹断褶束之黄柏岭复背斜和新河复向斜南西端交汇处,青阳岩体北东端。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除三迭系中上统和白垩系下统外,寒武系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本区处于贵池、青阳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和大通~青阳北西向基底断裂交汇处,褶皱变动较频繁,并伴随相应的断裂和岩浆活动。褶皱一般表现为北东向线性褶皱,背向斜紧密排列。断裂构造分为北东向纵断层,北西向断层和近南北向断层三组。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发育,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多呈岩基和岩株产出,其侵入时代为燕山旋迴早晚期,主要有青阳花岗闪长岩和九华山花岗岩等,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地区的超大型矿床,其丰富的钼矿产于矽卡岩型和角岩型矿,以及斑岩型矿石中。笔者通过对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的简介,主要地质构造及元素分布分析,找矿分布及多种找矿模型的探讨,供该行业参考。 标签: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找矿模型 1引言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一直是西藏找矿勘查的主要项目,作为中国超大型的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具有极大的开采及研究价值,并且在不同矿型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2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及地质概述 2.1金属矿床总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处于特提斯区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的中南方向,属于超大型矿床。矿区及其邻近区域地层主要属于被动陆缘火山沉积岩,如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 3m,中下侏罗统叶巴组J1-2y,上侏罗统却桑温泉组J3q以及多底沟组J 3d。前期岩基主要通过地壳的增厚、壳源的岩浆活动、同碰撞剪切以及逆冲推覆为特征的碰撞汇聚和挤压增生环境而形成的,在后期,岩基凭借壳慢物质的流动、慢源或是壳慢混源岩浆活动、大规模的断裂和剪切为特征的陆内俯冲及构造转换环境形成,如图1为矿床外景。 2.2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 金属矿矿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在走向上矿体长三千四百米,倾向方向延伸则超过两千米,总体成隐伏和半隐伏。按照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一般可分为九个矿体,大部分以似层状在多底沟组与林布宗组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发现,少部分以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在多底沟组顶部或是林布宗组底部发现,其余的矿体多产于顶板角岩中和底板大理岩等中的热液型矿区。 2.3找矿分类及其元素分布 找矿主要根据矿石的构造分类,一般矿区的矿石类型有浸染状矿石以及细脉浸染状矿石[1],几乎占到总体储量的总体,其他类型主要为稠密的浸染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可以通过矿区的主要有用矿物组合来进行矿石的分类,其主要类型有黄铜矿系矿石、辉钼矿系矿石、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系矿石、黄铜矿-辉钼矿系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系矿石等六类,其他类型是黄铜矿-黄铁矿系矿石等等。还可以根据矿石的有用组成对其进行分类,主要有铜、铜钼或钼铜矿石、铅锌铜矿石、铅矿石、铜铅锌或是铅锌铜矿石等六大类。一般矿区的金属矿物涵盖黄铜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_周显川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周显川*1,陈建军1,谢新斌1,魏 勇2,冯小平1 (1.新疆地矿局第十地质大队,新疆和田848000;2.新疆新地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 要: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 属塔里木地层区-昆仑分区-桑株塔格-柳什塔格小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 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上其汗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的主体物质为志留-泥盆系的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含炭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它的下伏为元古界,上覆为上古生界。火山岩为多次海相喷发的以酸性为主的细碧角斑岩系列。广泛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剖面结构下部为细碎屑岩,中上部为火山岩,上部为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岛弧发育的最初时期为志留纪,延续至中泥盆世早期,中泥盆世晚期逐渐收敛闭合。晚泥盆世时有构造变动,使奇自拉夫群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根据矿体产出层位及其产状特征初步判断,库都鲁克北铜矿化为块状硫化物型,与含铜黄铁矿化超基性岩体与后期岩浆热液有关。该岛弧带矿化信息特别丰富,已知金、铜、镍等矿(化)点计10余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除已知的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外, 还在该带上发现看尔晒锑和钼两种元素异常值较高,预示着这两种元素在该区成矿的可能性较大。对在该区寻找此类中-低温热液有关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海相火山细碧角斑岩系列;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2)12-0162-05 新疆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是新疆昆仑山一带具有相对规模和前景的以铜为主的有色多金属矿。位于西昆仑东段,民丰县城东南直距约80k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东西两侧。矿区主峰为柳什塔格山脉,海拔最高6200m,最低4100m,相对高差近2000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宽1~4km,海拔3000~4684m。矿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叠水众多,通行较为困难。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以其曼于特-纳合台结合带为界,北为昆北地层小区, 南为昆南地层小区,其中昆北地层小区南东以苦牙克断裂为界, 北至塔里木地层区南缘(图1)。1.1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s)、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石炭统哈拉米兰河岩群(C2 hl)。(1)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 s):总体为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构造环境为火山弧。该组系由一套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变质。区域上火山岩为多次喷发的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 细碧岩)、安山岩(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角斑岩)组成的钙碱性系列。 (2)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夹灰绿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磨拉石建造。该组为一套滨海—陆相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岩性较单一,以紫红色、灰紫红色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灰绿色(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少量灰红色、灰绿色砂砾岩、 绢云阳起片岩、灰蓝色、灰白色、翠绿色条带状大理岩、 蛇纹石片状大理岩。沉积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65°~75°,从地层结构、层面构造及层片关系分析,总体呈单斜产出,局部地层由于紧闭褶皱而出现倒转现象。本组沉积岩石类型较为齐全,有碎屑岩、泥 *收稿日期:2012-04-25 修回日期:2012-05- 01第一作者简介:周显川(1982-) ,男(汉族),四川井研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广东信宜合水_钱排银金多金属找矿远景及矿床分类

总第165期 2008年12月 南 方 金 属SOUTHERN METALS Su m.165 D ecember 2008 收稿日期:2008-07-25 作者简介:郑昌能(1957-),男,198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9-9700(2008)06-0034-03 广东信宜合水-钱排银金多金属 找矿远景及矿床分类 郑昌能1 ,欧阳玉飞2 ,王涌泉 1 (1.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 2.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以信宜合水-钱排银金多金属矿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为入手点,对各类金矿床(点)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类,探讨各类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银金矿;地质特征;成因分类;找矿远景;合水-钱排中图分类号:P 611 文献标识码:B C lassifi cati on and ore prospect of A g Au poly m etal deposits i n H eshui Q i anpai district Z H ENG Chang neng 1,OUYANG Y u fei 2,WANG Y ong quan 1 (1.Guangdong G eo log i ca l Survey Institute for N onferrousM etals ,Guangzhou 510080; 2.School o f G eosc i ence and Env i ron m enta l Eng i neer i ng ,Centra l Sou t h U 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H unan)Abstrac t :Based on the geolog i ca l gene tic cond iti ons ,and the geophysica l and geoche m ical features o f the Ag Au po l ym eta l deposits i n theH eshu i Q ianpa i distr i ct ,the geolog i ca l cha racte rs o f t he go ld depo sits (po i n ts)we re i nvesti ga ted ,t he genet ic m echanis m s o f the deposits discussed and classified ,and proposa ls f o r furt her prospecti ng wo rk w as then put f o r w ard .K ey word s :A g A u deposit ;geolog i ca l characters ;g enetic class ificati on ;o re pro spect ;H eshui Q i anpa i d i str i c t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区处在云开加里东隆起带的中段北西向褶皱基底部位,吴川-四会深断裂带与贵子-信宜-廉江大断裂夹持的弧形构造中部,受控于大田顶弧形构造带(图1),素有粤西聚宝盆之称 [1] .区内出露 地层较全,其中震旦系云开群下亚群b 组(ZbYK )浅变质岩系与金矿关系密切.原岩具有地槽型复理石建造特征的砂泥质碎屑沉积岩组成,夹有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铁磷矿层.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片麻岩等,厚度大于200m.构造体系主要为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弧形构造.两者控制着区域金矿床(点)的分布,其中大田顶弧形构造带与区域内金矿床(点)关系密切 . 图1 广东信宜合水-钱排银金多金属矿区域地质 1-白垩系;2-上古生界;3-下古生界;4-震旦系;5-混合岩、混合花岗岩;6-断裂变质带;7-断裂带;8-岩金矿床(点)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找矿模型余存林

* 收稿日期:2012-12-16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余存林1,张金祥2,丁明华 3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2.内蒙古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3.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通过对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即特定 的地质标志+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该找矿模型的建立对二连— ——东乌旗一带及其他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找矿模型中图分类号:P618.3(2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3)03—0047—02准苏吉花矿区位于苏左旗(满都拉图镇)北西 130km (白音乌拉苏木辖地)。该矿是内蒙古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于2006年发现并勘探的中型矿 床,是二连— ——东乌旗一带找矿的新突破。资源量:总矿石量为2050.65万t ,其中,钼矿石量为1961.17万t ,铜矿石量为67.58万t ,锌矿石量为21.90万t 。总金属量为25121.47t ,其中,钼金属量为19353.12t ,铜金属量为3377.81t ,锌金属量为2391.55t 。矿床平均品位:Mo0.13%;Cu0.79%;Zn1.2%。建立该地区的找矿模型,对于二连— ——东乌旗晚古生代— ——中生代成矿带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寻找大型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 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二连— ——东乌旗晚古生代— ——中生代成矿带内。其大地构造隶属兴安地槽褶皱系,东乌珠穆沁旗早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东乌旗复背斜的南翼。区域岩浆岩主要有两期 侵入活动,分别是华力西期、燕山期酸性— ——中酸性花岗岩,呈岩株、岩基分布。区内地层出露齐全,除 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外, 主要出露中奥陶系、上石炭系———二叠系下统、侏罗系、下白垩系地层。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东乌旗复背斜和一系列断裂构造,复背斜及断裂以北西向为主,另外还有北 东向断裂[1]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除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外,仅出露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宝力高庙组碎屑岩段,岩性为变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长石砂岩、安山玢岩为主,地层产状300? 330?∠40? 60?。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低洼处,为全新统残坡积、洪冲积及风成砂堆积。 矿区内断裂构造仅有一条北西向隐伏断裂,走向300? 120?,断层性质不明。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出露的有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呈岩基状产出。其次为侏罗纪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内,有众多的石英脉、闪长岩脉侵入其中,与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侏罗纪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宝力高庙组地层及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内,出露面积小 。 图1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矿区地质 [2] 1.残破积;2.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勒格庙组;3.二叠纪花岗岩;4.石英脉;5.硅质脉;6.花岗细晶岩脉;7.闪长岩脉;8.钼矿体;9.矿化带及编号;10.实测地质界线;11.视极化率等值线及编号;12.1?5万土壤化探异常及编号;13.1?1万土壤化探异常就编号 在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中,接触带构造十分发育,为后期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场所。内接触带岩体以舌状侵入于变质粉砂岩的部位,石英脉比较发育,多以细脉状产出,呈北西方向分布,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带,形成钼、铜矿体厚度大,品位相对比较高;主要蚀变为硅化、黝帘石化、黄铁矿化,并见有云英岩化。 3矿区激电异常特征 矿区内圈出4个激电异常,包括D2、 D2-1、D3、D4。视极化率值一般在1.0% 9.8%之间,异常走向北西。大于4.0%的宽缓异常带以北西向贯穿全区。视极化率值大于5.0%的局部高值异常主要叠加分布在北西向宽缓异常带上,均为长轴状,呈北西向。视电阻率在400Ω·m 6400Ω·m 间,变化范围大,呈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激电异常具有高阻、高极化的激电特征,且与土壤化探异常基本套合。经84个钻孔验证激电异常,深部对应铜钼矿(化)体、矿化蚀变带。4矿区化探异常特征 1?1万土壤测量圈出3个异常,包括PS4、 PS6、· 74·2013年2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Feburary 2013

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马卫红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8期总第268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8T o tal N o.268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马卫红,孟 康,孙敬锋,樊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针对该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探索了浮选、重选等多种选矿工艺均难以达到分选的效果。试验最终采用预处理(焙烧)——浸出——浮选的联合流程,使多种有价金属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利用。 关键词:多金属矿;焙烧;氨浸;金;铜;钴;额济纳 中图分类号:T D95(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8—0027—02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额济 纳旗,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矿化元素多、矿物成分复 杂、矿石类型多样等特点。矿石中除Au、Cu、Co外, 还含有Ag、Ni等组分可以综合回收利用,显示出该 矿床矿石具有极好的综合利用价值。但是该矿石存 在多金属分选的难题,因此该矿带还没有被开发利 用。目前,国内对此类矿石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选 矿理论尚不够完善,所以通过试验能够设计出一个 针对该矿石的低成本、高产出、无危害的工艺技术, 则是对难选冶矿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可使该矿 床矿石得到合理的快速的开发利用,这将给该地区 和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矿石性质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矿石矿物成分复 杂,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有金、银、铜、钴、镍,非金属矿 物主要有石英、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绿 泥石等。矿石中有工业意义的Au、A g矿物主要是银 金矿、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其中金矿物以银金矿 为主,银矿物以自然银为主。金银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001mm~0.1m m之间,铜钴镍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4mm~2.15m m之间。矿石主要有价金属化学成 分分析见表1,矿物物相分析见表2。 表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Au (g/t) Ag (g/t) Co Ni Cu Bi S 2.4715.200.070.220.020.100.55表2 矿物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物 类型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铜蓝自然铜 含量42.016.27.122.39.8 1.5 1.1钴矿物 类型方钴矿辉砷钴矿钴镍矿水钴矿 钴 铧 菱钴矿+钴方解石 含量8.7725.10 5.5020.1910.61 29.83 镍矿物 类型红砷镍矿辉砷镍矿钴镍矿硅酸镍 含量44.3549.38 5.350.922 选矿探索试验 2.1 浮选试验 根据矿石有部分被氧化,因此采用浮选硫化物的药剂+浮选氧化物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浮选流程见图1。浮选条件为:-0.074m m含量为90%;浮选硫化物的药剂和浮选氧化物的药剂各100g/t; NaOH用量2000g/t(pH≈9),2#油用量100g/t。浮选试验结果见表3。 图1 浮选试验流程 表3 浮选硫化物试验结果 药剂种类 精矿结果 乙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苯甲羟肟酸 丁基黄药+ 水杨羟肟酸产率(%)12.4011.9011.2013.80 A u品位(g/t)17.1215.8818.7414.45 Au回收率(%)85.9576.5184.9780.73 Cu品位(%)0.0320.0310.0280.035 Cu回收率(%)19.8418.4515.6824.15 Co品位(%)0.1200.0820.0960.078 Co回收率(%)21.2613.9415.3615.38 Ni品位(%)0.310.340.300.26 Ni回收率(%)17.4718.3915.2716.31 由表3可知,虽然金的回收效果挺好,但是其他的金属矿物得不到有效的回收,达不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因此单一的浮选不适合该多金属矿。 2.2 重选试验 依据矿物密度采用重选的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由于所用矿石为多金属矿,所以采用浮选 ? 27 ?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马卫红(1967-),女,呼和浩特人,选矿工程师,从事选矿及湿法冶金相关工作。

钼铜危害

钼铜危害 钼是第42号元素,原子量为95.99。钼在人体中的总含量5—9毫克,虽名曰“钼”,却并不引入注目。但别看它形象渺小,它的存在与否,却使你感受强烈。 钼不仅与头发的颜色有关,还与我们的精神状态有关。有它,你可感到精力充沛,神气十足;无它,你会感到疲惫不堪,就像汽车没有了油,皮球没有了气。 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来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才具有活力,没有钼,就会失去活力,起不了催化作用。嘌呤类物质充满能量,在代谢过程中,嘌呤及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就必须有黄嘌呤氧化酶参与。黄嘌呤氧化酶又必须有微量元素钼,才能催化这个反应。 钼还是醛氧化酶的组分,参与醛类的新陈代谢,可解除某些醛类物质对人体的毒害。 1、钼与其他元素的关系钼过多影响铜、钙、磷代谢,钼与铜形成难溶的钼化铜而不能被利用,同时干扰钙和磷的代谢,出现骨骼代谢紊乱,使儿童患佝偻病及软骨病。钼过多时,肝内硫化物氧化酶活性降低,使组织含硫化物增多,造成贫血和白血病,临床已有病例报道。钼与锌、铜、锰、钴等元素也可相互拮抗,因此而抑制、干扰人和动物、植物对钼的吸收。 2、人体对钼的需要量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每日膳食中钼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参考指标,6个月以内婴儿每人每天0.03~0.06毫克,1岁以内每天0.04~0.08毫克,1岁以上0.05~0.10毫克,4岁以上0.06~0.15毫克,7岁以上每天0.10~0.30毫克,11岁以上至成年人均为每天0.15~0.50毫克。这个指标与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的食品和营养委员会估计的“安全和适宜”的日摄入量相同。 3、钼失调对人体的危害缺乏:可使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发生障碍,致使心肌缺氧而出现灶性坏死。易发生肾结石和尿道结石。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促进龋齿的发生。与食管癌的发病关系密切。过量:痛风样综合征,关节痛及畸形、肾脏受损。人体对钼的需要量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毛发脱落、动脉硬化、结缔组织变性及皮肤病等。 铜为人体必须元素,吸收後很快的经由尿液及胆汁排出,但接触过多可能出现重金属中毒。有人指出长期吸入铜粉尘及熏烟,会导致鼻中膈穿孔、肺部肉芽肿及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管理委员会倾向的推荐标准为成年男子的平均铜摄入量不超过12毫克/日,成年女子的平均铜摄入量不超过10毫克/日。这一标准的提出是基于对一个特定人口群中的一组人员的研究。 上述数值被认为是适合于所有人员的摄入量,生化数据表明人群的反应最轻微。印度儿童慢性肝间质炎病患者或某些遗传疾病如威尔森氏病患者体内的铜保留量过多是由于肝功能损坏导致的,常常会产生致命的后果。急性铜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和肌肉疼痛。体内过量的铜可以采用特制的蛰合剂或者服用大剂量的锌予以排除.所以长期吸取是会重金属中毒的.

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

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隶属广东省曲江县小坑镇管辖,距韶关市约25km。矿区距106国道仅2km,交通十方便。该矿为我队90年代初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已进行地质普查评价工作。自93年起,当地政府对部分地段实施开采。鉴于该矿规模一直未能取得突破,而找矿前景又较为理想,本文试图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进行初步的探讨。 1.矿区地质简述 矿区位于南岭纬向带次级大东山—贵东构造带与吴川—四会深断裂交汇处,贵东花岗岩体西端北缘(见图)。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北北东向新田面断裂,宝坑断裂贯穿全区,其次级构造北北西向断裂密集发育,走向330~35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65~85°,为本区热液矿脉主要含矿构造。此外,还有北东向断裂(黄竹坪),北东东向断裂(汤湖断裂)。 地层仅出露于西北部,为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岩性以灰岩为主,也见页岩、砂质页岩和砂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三期中—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属贵东岩体的一部分。脉岩大多呈北北西向展布,也有北北东向,主要有石英闪长斑岩,白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黄铁绢英岩化石英斑岩,霏细岩,玄武岩等。其中石英闪长斑岩,黄铁绢英岩化石英斑岩中见明显的铜、铅、锌硫化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属本区矿化岩体。 2.矿化带及热液矿体分布特征 矿化带分布特征:本区已发现且编号的矿化带有14条,脉岩也有十多条(部分脉岩有铜矿化)。主要分布于宝坑断裂以东,小部分在宝坑断裂与新田面断裂的夹持部位,大体可分为二个中心(集中部位)。其一是以11号脉为中心,包括11号、11号东枝和西枝、13号、14号等共9条矿化带;其二为以10号脉为中心,包括7号、8号、9号、10号和10号东枝5条矿化带。矿化带长一般数百到千余米,宽一到十数米,走向330—350°之间,倾向南西为主,部分倾向北东,倾角65—85°。脉带大多具分枝复合,平行侧列特征。 热液矿体分布特征:本区发现并控制的热液矿体有13个,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矿化带中,长小于250m,宽小于3m。其中11号脉为中心地段,发现矿体6个;以10号脉为中心地段,发现矿体3个。此外,11号脉南段至1、2、3、4、5号北

太行山中段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床构造特征

太行山中段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床构造特征【摘要】太行山脉中段木吉村铜矿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受燕山运动影响,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部倾伏端,含矿的闪长玢岩体和热流体沿断裂带上侵,形成了核部为斑岩型铜钼矿,外围为矽卡岩型铜铁矿和边缘为热液脉型铅锌矿的三位一体的大型矿床。根据幔枝构造成矿理论,木吉村矿区其深部和外围还有很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幔支构造;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铜铁;木吉村 1.区域地质背景 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太行山脉中段,阜平幔枝构造的西北缘[1],整体受紫荆关断裂带北枝上黄旗—乌龙沟断裂控制[2](图1-1)。是nne向展布的中生代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内的重要一环[3] 。 从区域构造上来看,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太行山中北段阜平隆起的北段。受阜平幔枝构造外围拆离构造体系控制了成矿区的主要成矿作用。可分为变质杂岩核、滑脱断裂系和盖层中铲状断裂系三个构造单元。阜平区的矿床呈环状在这三个地段集中分布,金(银)矿集中于石湖一带;铜、铁(铜)集中于木吉村-浮图峪一带;银铅锌集中于连巴岭一带。这三个地段正是变质杂岩核、滑脱带和盖层产状断裂系的位置上,空间上的依存关系十分明显[1]。 1.1地层 木吉村矿田的地层主要以断块形式展布,基地地层由中太古界

陈庄岩群的优地槽型变质岩系和上太古界石咀岩群的裂谷型变质 岩系组成,分布于大湾、杨家庄、孤山子、北窑沟一线;盖层岩层由中上元古界的长城系高于庄组、蓟县系雾迷山组、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长龙山组,下古生界的滨浅海碳酸盐潮坪相沉积,中生界的中酸性火山岩系和新生界的残坡积组成[2]。与邻区相比,地层缺失较多、厚度变化较大,呈断块状、包体或顶垂体等残留体状分布于杂岩体内及其边缘。 1.2岩浆岩 由于地幔热柱-幔枝构造的不断演化,规模巨大的太行山深大断裂带在其活动过程中导致了太行山岩浆强烈活动,自北向南形成大河南、王安镇、司各庄、赤瓦屋、麻棚等花岗岩体大规模入侵,并铸成了nne向阜平幔枝构造构造岩浆-成矿带[1]。各侵入岩体年龄:大河南岩体132 ma(王季亮等,1994),136ma(davis et al. 1998),127ma(陈斌,2005);王安镇岩体145.7ma(蔡剑辉,2003),138~127ma(陈斌等,2005),126.4ma( guohan et al.,2000),;麻棚岩体135ma(河北第十三地质大队),132ma(杨殿范等,1991);邯邢岩体135~126ma(陈斌,2005),126ma(彭头平等,2004)。另据罗照华等(1997)对近500个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太行山造山带的岩浆活动覆盖整个燕山运动期间,其峰值介于124~153 ma。上述各岩体均为多期次活动的杂岩体,反映了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引起强烈的岩浆侵入和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是 一个完整的地质热事件。

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标志

[收稿日期]2003-08-14;[修订日期]2003-10-08;[责任编辑]曲丽莉。[第一作者简介]耿文辉(1956年-),男,1978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获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次火山岩型金 银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找矿方法研究工作。 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标志 耿文辉 1,2 ,饶玉学2,姚金炎 2 (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 541004) [摘 要]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区重要的矿床类型,次火山岩发育地区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地区,硅化、绢云母化、冰长石化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化探是寻找该类矿床 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铜银矿床 评价标志 中国东部 [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4)03-0001-04 通过耿文辉[1,4]、姚金炎[2],耿文辉、王滋平[3]等的研究,认为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中的 大部分铜银多金属矿床属于次火山岩型矿床,他们具有相类似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条件,产于火山岩区,成矿与火山机构、次火山岩浆侵位及隐爆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标志。 1 矿床地质评价标志 1.1 次火山岩评价标志 1)次火山岩的岩性是次火山岩型矿床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志。一般说来,成矿与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床往往形成银铅锌矿床,岩性多为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次霏细斑岩、次石英霏细斑岩、次流纹斑岩等。成矿与中酸性—中性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床往往形成铜金或铜矿床,岩性多为次英安玢岩、次英安岩、次石英闪长玢岩、次闪长玢岩、次斜长斑岩、次斜长花岗斑岩等,我国东部中生代次火山岩型矿床主岩岩石化学成分特征(表1)表明了这一现象。2)次火山岩体或岩脉发育程度常常是预示大中型矿床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某一矿床中次火山岩发育程度可从3个方面来衡量。第一个方面是次火山岩种类,如果在同一成矿时间内次火山岩的种类多,则往往形成大中型矿床。次火山岩的种类多表明次火山岩岩浆分异演化好,有利于矿质的浸出和富集。例如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银多金属矿床, 区内次火山岩种类繁多,有次安山玢岩、次英安玢岩、次霏细斑岩(或流纹斑岩);内蒙古突泉县闹牛山铜矿区有次斜长石英斑岩、次花岗斑岩、次长石斑岩、次煌斑岩及辉绿石;浙江天台县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区有次石英斑岩、次流纹斑岩、珍珠斑岩、次霏细斑岩、闪长玢岩等。 第二个方面,从成岩期次上讲,在同一成矿时间内如果次火山岩是多期次形成的,则伴随的矿化也是多期次性的,并叠加形成大中型矿床。例如:江西银山多金属矿中的次石英斑岩、次英安玢岩、次安山玢岩分别是3个期次形成,每期都伴随着矿化并叠加;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次英安玢岩、次石英斑岩也可划分4次,而且最强烈的主金属矿化时间是与矿区次火山岩最发育的期次相伴生。 第三个方面次火山岩岩脉和岩株分布程度。次火山岩岩脉和岩株分布集中,在一个构造空间中有多个岩脉和小岩株产出的地区或地段是形成大中型矿床的有利地区,往往在此一个构造空间中形成的单一矿体即可达大中型矿床规模。浙江天台县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内蒙古东部甲乌拉银多金属矿的主矿体均产于该构造空间中。 因此,次火山岩种类多,期次多,岩浆演化好,构造空间开放的地区或地段,成矿作用表现为多期次、多种矿化叠加,易形成大中型次火山岩矿床。反之,次火山岩不发育的地区,次火山岩类简单的地段,往往矿床规模较小,常为单一矿体。 1 第40卷 第3期2004年5月 地质与勘探G EO LOG Y AN D PROSPECTI NG Vol .40 No .3 M ay ,2004 地质·矿床

东川小溜口地区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东川小溜口地区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本区铜矿化有三种成因类型:㈠与酸性钠质火山岩有关的”海底火山喷气热液型”;㈡与钠质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钴金矿化;㈢钠长斑岩型铜矿。矿化与钠质火山期后热液有关。各坑道资料显示:矿化向深部特别是钴、金矿化有扩大增强的趋势。铜、金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共消长。但是铜、钴不存在共消长关系,二者富集地段趋于分离,铜、钴不是同一次矿化作用的产物。 标签:小溜口地区铜多金属矿体成因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1矿区地质 本矿区位于鸡多向斜的东端,落因破碎带(大致呈南北向展布)的中部。 破碎带内出露地层为元古代中昆阳群的青龙山组、黑山组、落雪组、因民组及下亚群的小溜口组(八O年王承尧提出),地层呈近南北向的单斜层状平行落因破碎带展布。本区岩浆岩以喷出岩为主,可分为熔岩、火山碎屑岩及次火山侵入岩。 1.1熔岩类 (1)细碧岩:为本区主要的熔岩类型,是组成“小溜口组”的主要岩性之一,分布很广。岩石呈灰绿-深灰绿色,微-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可见气孔及杏仁构造,成分以斜(钠-更)长石为主,暗色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 (2)角斑岩(浅色钠质熔岩):分布很少,仅见于2922-3000坑道公路及2597中段坑口附近。岩石呈肉红-灰白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气孔发育并呈管状分叉,充填物为镜铁矿等。镜下观察,岩石主要由细-中晶条柱状钠长石组成,含少量暗色矿物、磁铁矿和石英。 1.2火山碎屑岩类 主要是富钠质凝灰岩-沉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是组成“小溜口组”的主要岩性之一,其中,凝灰岩-沉凝灰岩根据SiO2含量和矿物成分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细碧质、角斑质及石英角斑质等亚类,火山角砾岩根据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简单角砾岩(b1)和复杂角砾岩(b2)。 沉凝灰岩中往往含有部分碳质等,是矿区金铜矿化的主要赋存岩性之一。 1.3次火山侵入岩 1.3.1钠长(斑)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