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1.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静心”。

“非淡泊不能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网络、电视以它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人的情节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它们除了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也不可否认造成了现在的“快餐文化”,使得浮躁之风蔓延,浮躁之气出现在很多孩子身上,能静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件事的孩子少之又少。课题开展以来,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与书为友”,爱书、淘书、阅书,营造了浓浓的书香味。学生阅读的习惯正在慢慢的形成中,浮躁之心也逐渐变得宁静。两年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个性表现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从学生本人、老师、家长等不同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学生渐渐地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班级里,打打闹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粗脖子红脸的现象基本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也少了,即使有大家也会妥善地解决;作业的质量也日益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也有了提高。

2.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学会“辨析”。

当今,大量肤浅矫情、品位不高的报刊杂志、漫画卡通、流行小说充斥校园,影响着尚缺乏辨析深度的学生阅读的选择,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课余时间。我们通过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辩论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引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图书,摒弃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或心血来潮,或随波逐流的阅读方式。

3.课外阅读方法的寻找,让学生学会“学习”

孩子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方法的运用与积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孩子们的书卷气、人文性更浓了,他们正在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可喜的是,我们在学生的“读书心语”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

——“今天我终于敢向老师请教问题了!”

——“我学会了查字典,心里真高兴!”

——“经过老师的点拨,我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闭门造车真的是不行的!”

……

4.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学会“做人”

课程总目标提出:“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近两年的课外阅读活动下来,学生从丰富的课外书籍中,逐步学会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情感,意志方面的需求,使自己各方面的心理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与名著经典来对话,陶冶情操。

一本优秀的作品,它一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力,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仅通过眼睛去看,还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揣摩、去理解、去品味、去评价,孩子的内心与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孩子会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可贵,认识到必须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读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学生能明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景阳岗》、《草船借箭》,人、情、景、物栩栩如生跃然纸面,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不仅在语言上会有一定的积累,在精神上也会接受洗礼,让他们不自觉地领悟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进而发现人性的弱点与闪光点,学会生活,健康成长。

学生的用心阅读,实际是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和名家用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铸成的文本进行对话,领悟那执著、超脱的人生哲理,静听学生自己成长的拔节声,体会难以表达的满足与富有。故而,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感受着他们习惯的改良、人品的完善。

确实,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少了些骄纵,多了些文雅,少了些娇惯,多了些宽容,行为习惯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滋养。

(2)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指导行为

书能静心,亦能养性,更能导行。小学生的心理浮躁喧闹,行为善于模仿,处事尚不成熟,在成功面前易沾沾自喜,在失败面前常萎靡不振,在幸福面前易沉迷其中,在困难面前会不知所措。教师适时地推荐好书欣赏,能使学生从故事故事人物的身上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孔融的谦让,匡衡的勤奋,海伦凯勒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青铜、葵花的善良真诚,不惧贫困,与书中人物对话,孩子们就会从失落中昂首,从失败中崛起。

5.课外阅读评价的实施,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我们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单一评价的倾向,确定学生也是课外阅读评价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体验阅读的情趣,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

论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及社会建设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请解读:(1)请论述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2)请论述党和政府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意义。 必要性: 1.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改善民生,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2.改善民生,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尤为突出。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4.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重视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善民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维护了社会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有了正义和正义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见到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要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1.营造了浓郁的教学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于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一批朝气蓬勃、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关键在于科研,而学校科研的主体也是全体教师。因此,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在教育科研中得到锻练,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如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训锻炼教师的过程;总结评估成果的过程,则是提高教师水平的过程。学校科研管理就是大力提倡教师的科研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科研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层面开展的“行动研究”、“校本培训”等科研活动,就是旨在帮助广大教职工根据自己平日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并在实际科研活动中予以指导和培训。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科研活动来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科研信心,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广大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变成科研型、学者型的新型教师。

全校不少老师都申报了个人研究课题。教师近三年参加区、市县学术论文评奖活动,有100多人次获奖。三年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县、片和校级研究课、观摩课36节。运用新思想新观念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科研兴教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推动了全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首先,参加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现并强化创新精神。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有了逐步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自开题来,我校课题组成员获奖或发表的区级以上文章达3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以上及刊物发表文章8篇,区级以上和刊物发表文章10篇,市县级以上和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原因,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社会公平的意义

社会公平的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激发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胡锦涛“社会公平观”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9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亚太区域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携起手来,充分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合作平台,深化合作,拓展合作,不断朝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目标迈进,不断造福亚太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据9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段话:“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笔者相信,这是一段令许多人欢欣鼓舞的话语,这是一段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期待与希望的话语。 胡锦涛主席强调“坚持公平正义”的深层含义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解读这段话,我们与公平正义及民生走得更近,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这

公正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公正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刘栋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公正历来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它与人类追求平等的本性相吻合。在现实社会中,公正的功能价值和社会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概括说来,公正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公正平等社会价值意义 文化 教育论丛一、公正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 在效率和公正的问题上,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第一派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米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别,主张效率优先,主张充分的自由竞争;而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第二派则与之完全对立;第三派以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为代表,主张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1]近年来,我国对公正和效率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有的学者认为,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方向和体制框架应当是初始分配继续坚持主要由市场调节,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化政府调节,注重公平。[2]有的学者认为,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因为其本身包含一些明显的局限,只适用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提法已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3]有的学者认为,效率与公正果真截然对立吗?答案是否定的。从逻辑上讲,经济成长并不必然以牺牲公正作为代价。社会完全可以找到一种兼顾效率与公正的第三种选择。[4] 笔者认为,公正与效率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二者可以兼得,并且公正可以促进效率。一方面,公正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因为主体内在的评价机制决定着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参与活动。如果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秩序被认为是公正的,主体就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其活动的结果也往往有较高的效率。反之,他就会做出对抗性的反应,其活动的效率往往是低下的。另一方面,公正有利于为持续的效率提供保障。公正的实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公共福利的改进,能为持续的效率增长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在缺乏公正的社会,经济效率不可能得到持续地维持。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充分的社会合作和社会整合,进而维持一种持续的经济效率。 二、公正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协调与进步 社会公正是当代社会进步的内在属性与重要标志。[5]马克思指出,“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应赋予它以具体的历史的含义”。[6]我们所理解的社会进步应该是不断实现和维护公正的社会进步。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增加社会财富,因此,围绕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社会不公问题随之出现。针对这种变化,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对原来重点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和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开始逐步调整到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政策上来。这些政策的调整从根本上可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的扩展,实现社会进步。因此,真正的社会进步必然要以社 会公正为内涵和标志,只有公正的社会才是和谐发展与进步的社会。 社会公正对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公正既是社会进步的手段,也是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说,一方面,利益格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承受能力等领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引发了大量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得太大,新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由小变大,犯罪率居高不下,腐败现象广为蔓延等等。要解决这些制约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问题,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有所调整和变化。近年来,党和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明显体现出对公正的重视与追求,如:关注“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扶农助农政策;发展区域经济,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系列基础建设,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综合发展的优势等等。国家不断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也就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在理论和实践中强调公正,对推动现代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公正涵盖了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只有完整地遵循公正的基本规则,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一种社会目标: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7])公正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与进步必然面临的问题。纵观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如何把握公正问题。 三、公正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不同社会群体、集团、阶层之间利益关系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和谐,而公正则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当前利益格局的失衡主要源于社会资源和权利分配的不公正,从而导致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方面的能力出现差异与失衡。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实现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公正分配。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8]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合作体 153--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一、概述 安徽国电能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采用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生产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该产品在电力低谷时段,利用低谷电,把水加热成高温水、开水、一般温度的热水,在电力高峰时段以供用户使用,减少用户对高峰电力的需求,节省用户的电费开支。本项目产品技术含量高,国内同类生产企业较少,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为国家发改委推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 二、经济效益分析 1、年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本项目年销售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10000台,每台售价按108000元计算,每年销售额可达10800万元。 2、年总成本 根据目前钢材、人工等市场行情,我公司每生产1台蓄热式电热开(热)水炉,估计总成本为77000元,预计全年产品总成本为7700万元。 产品成本构成分析表 单位:万元

3、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提,增值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增值税的5%,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5%。销售税金及附加为683.05万元。 4、利润总额及分配 本项目年利润总额为3100万元,所得税为利润总额的25%计提为775万元,税后净利润为2325万元。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税后的10%和5%计提,余下的未分配利润每年为1976. 25万元。 5、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BEP)=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100%=1150/(10800-6550-683.05) ×100%=32% 根据测算,本项目年销售收入达10800万元,税后利润197 6.25万元,盈亏平衡点为33%,投资回收期不足3年(不含建设期)。依据测算数据,本项目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探

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探 摘要探讨厂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涵,提出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处理一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实 现图书馆增效的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效进入网络化时代的图书馆面临信息服务领域的 激烈竞争,迫使我们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提 高效益补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策略,以便图书馆 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1内涵与特点 图书馆的效益是指对图书馆的投入与其产生的 图书馆的收入与社会经济增长之和相比较的结果。 它直接表现为充分利用和调动图书馆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我国图书馆界普 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图书馆价值的标 准。图书馆运行所产生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效果,即 社会效益,表现在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科学教育 性和用少‘满意度上。 图书馆经济效益,是指图书馆活动的劳动消耗 与图书馆活动的劳动成果之比,是以社会及其用少‘ 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作为价值标准,对图书馆活 动的劳动实效做出的评价。具体说,图书馆经济效益 的内涵有州个要素:一是投入,包括图书馆活动中的 活劳动、物化劳动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消耗,即 人力、物力、财力等总消耗,通常可用经费表示;一是 产出,包括图书馆在搜集、筛选、加工、开发和传递知 和信息资源作为学习研究的和解决问题的上具,从而 真正体现出信息检索课的作用与价值。 3. 3注重对整个学习活动的控制 W ebques膜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人的白由 度,教l} l}对学习进度的掌握较为困难。例如,学生可能 会浪费时间浏览人量无关的网络信息;小组中的某此 成员可能会对任务的完成漠不关心;学生只关心最后 结染而忽视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与反思,等等。这需要教 l} l}在以下3方面采取措施对活动进行控制:任务设计 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任务完成进程中不断激励和引 导、完善对结染和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3. 4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W ebques徽学模式虽然具备很多优点,但并非完 美,也不能替代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只有将W ebquest识信息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成果;下是实效,即图书馆 的产出是否与用户需求形成谐振。构成图书馆经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8.1《公平正义的价值》优秀教案

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1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平和正义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说,在古罗马军队中,士兵每天定量得到一块面包充当全天的口粮。一开始,切割面包与分配面包的任务是由长官一人担任,于是长官往往切割下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然后按关系亲疏决定切割下面包的大小进行分配。由于分配不公平造成军队内部矛盾甚至内讧的事

不少。为了防止因争夺食物产生的争斗,罗马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规章:当两个士兵拿到了一块面包后,规则要求一个士兵来分割,而另一个士兵首先出来选择属于他的一半。在这种规则下,分割面包的士兵出于自利,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平均分配。戈登认为,这种法律是从每个人的自利角度来制定的,以使其行为公平合理。自律法考虑到了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利益,不是那些制定和执行这些法律的人的利益。这也构成了西方以制度保证公平分配的传统。 我们该如何认识公平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认识公平 活动一:“分黄金”的故事 1.阅读教材第10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通过情景模拟,再现教材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 剧本示例: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老大啊,你精明能干,我不用太担心。老二啊,你虽能力一般,却很有孝心。老三啊,你身残体弱,心地善良,叫我如何安心。”说完,老大回话:“父亲,作为兄长的我会照顾好他们的。”老二应声附和。老三也宽慰父亲不必为自己担心。父亲接着说:“既然如此,现在你们每人拿一锭黄金,这剩下的一锭就给老三,你们还有何异议?没有就都回吧!”三人异口同声应道:“必当谨记父亲教导。”退出。 3.(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2)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提示:(1)平分。(或大儿子精明,二儿子有孝心,一人一锭,三儿子生计困难自然理应多分,这也符合中华传统。)(2)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就是每个人都能在良好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 活动二:探究“公平”内涵 1.阅读教材第107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 提示:违反了交通规则接受处罚是公平的,找朋友摆平就违背了公平原则,也是违法行为。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是国家保障公平的措施。 教师讲述: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活动三:探究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1.阅读教材第108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2.让学生逐一阅读图片,然后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思考每一幅图片反映出的社会意义价值。 提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目标导学二:正义的力量 活动四:热点再现

电子商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正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当今IT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和竞争的焦点,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效益。 1.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贸易范围的无限范围扩大而形成了全球贸易活动,贸易机会和交易量极大的增加,促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形势向良好的增长趋势发展。 2.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和主要推动力,电子商务是信息产业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知识经济及相关方面的发展, 3.促进新行业的出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传统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管理从集中走向分散,社会分工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兴行业,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所以说,电子商务也为社会做出了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商务模式,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传统商务模式,影响着企业传统商务活动本身,并涉及到各个层面。电子商务不但突破了传统商务的时空限制,提高了企业物流和信息的交流

渠道,而且电子商务更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传统商务所面临的成本,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带来的社会效益: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推进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流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电子商务带来的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但取得了革命性的成果,使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模板

1、经济效益 按项目单位以前年度的运营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开发规划进行测算。 1、单用户贡献按每个平均在线用户每月XX元计,项目正常运营状况下,可保证XX万左右平均在线,除去约XX的合作方销售分成,该项收入约为XX亿元。 2、按现有市场行情预估,可获得海外代理金及分成收益XX万元/家,按XX 家代理合作计算,该项收入预估约为XX万元。 2、社会效益 (1)对于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 在中国的XX市场中,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碰撞由来已久。从当初以XX 为代表的XX商开始从韩国引进XX到自身研发XX,其产品本身带有明显的韩国特色。再从以金山、网易为代表的厂商坚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开发游戏,到暴雪公司开发的欧美历史文化背景的产品登陆中国,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仿佛是各地文化碰撞的大舞台。而透过品种众多、纷繁复杂的网络游戏产品本身,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是不同文化在中国得到了认可。综观目前中国市场的游戏产品,每款成功游戏的背后都蕴涵着源于其本土化精神的力量,如美国的创新精神、日本的团队精神和危机意识以及韩国永不言败的精神。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元素”是其出品游戏的基因,是起决定作用的。XX产品把XX融入贯穿其中,从故事背景到人物设计,俨然是一道精心烹制的中国特色大餐。在XX中,人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 XX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中成功的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利用并把握了现代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特性,从而使自己拥有很强的聚众性能,而XX产品的聚众性归根到底则需要用户对其文化背景的认同和接受,本项目将力争做到这一点。 (2)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意义 面对暴利的诱惑,行业内部分公司采用了急功近利的运营方式,不健康内容导致用户沉迷、利用法规漏洞诱使用户消费、低俗炒作宣传等手段极大的阻碍了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第八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工程的建设将为ssss提供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为ssss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建立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ssss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2、项目实施过程中,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观念将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观念和经营观念将得到更新和进步,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特别是通过吸收广大妇女参与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增加项目区妇女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她们社会地位的提高。 因此,项目工程的建成必将促进ssss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ssss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ssss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二、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区位于主城区风向及水源地的上游,覆盖于砾岩、砂岩和沙丘的稀少植被,抵挡不住凛冽的西北风。因此,项目区是ssss城区的沙尘起源地。项目建成后,本项目通过进行山地和沙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经济林和畜牧养殖业等综合措施,极大地改善黄河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气候条件,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通过有效增加基本农田数量和中低产田改造,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提高山地和沙地的林草覆盖率,从而对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地方小气候及生物多样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增加无机肥施用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项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 果 简 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

成果简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本课题针对中学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学生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立题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学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常规。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扎实,政策法规依据及教育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构建教育教学模式,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应用,从教师的身体力行到学生主体的积极自主发挥,采取教师边探讨边实践,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形式,整个研究过程组织得当、方法科学合理。 三、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习惯与能力、兴趣和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1、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活动框架。 2、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进修、自我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好形式。 3、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习惯与能力提供了一个好途径。 4、调动全体学生进行实验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成为现实,使在全方位上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和能力成为可能。 5、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科技教育、实验研究、教具仪器的研制及开发能力。

四、该课题研究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科化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根据实验教学的科学 性、实用性、优效性、创新性原则,突出素质教育思想,注重认知、 情感、技能目标统一,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杠杆、以创新 思维为基调的由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中自主选题、自行 设计、自己动手动脑的大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且具有较强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理论水平,师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有提高。(1)撰写论文30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CN报刊上发表 文章14篇(含学生发表文章6篇)。(2)获奖论文13篇,其中省级7 篇。(3)自制教具学具40多件(个),省、市级获奖6项(其中学生3 项)。(4)学生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全国劳技教育创新大赛、“光大 杯”大赛、自制教具评选等共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三十多 人次。获国家专利一项。(5)课件4个。(6)讲座4个。(7)学生调查报 告、研究报告4份,研究性学习论文十多篇(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篇)。 (8)实验(校本)教材三编,约5万字。 五、产生较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学校先后多次获县、市、 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奖。被评为省少年科学院一级 分院。在《中学生理化报》、《少年发明与创造》、《巢湖日报》、 《安徽教育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省、县等多家电视台、电 台均有对学校开展实验、实践、科技活动获得了可喜成果的报道。《教 育文汇》以“教研组写真”长篇专文报道了物理教研组。 安徽省庐江二中“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课题组束义福

社会公平正义含义

社会公平正义含义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这使我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编辑本段如何正确理解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现在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了。但到底什么是公平正义,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就拿人们关心的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来说,人们对收入差距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人的能力有强有弱,承担的风险有大有小,付出的努力有多有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公正的;也有人说,有差距是正常的,但要看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人说,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就难说公正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呢?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但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首先,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公平正义的标尺。今天我们认为“不公正”的现象,历史上可能就曾以“公正”的面貌出现过;今天我们认为“公平”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就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不公平”。马克思曾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关于永恒公平的观点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平正义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来讨论。其次,公平正义又是具体的。公平正义在不同领域,内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经济领域讲公平正义,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在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保障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因而不能把经济领域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公平原则简单拿过来。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平正义置于具体的领域,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人群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能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简单套用。再次,公平正义还是相对的。公平正义的实现受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那种绝对完美的公正是从来没有的,只会存在于观念和幻想之中,公正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和差别。从横向来说,尽管我们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明确了公平的具体含义、原则和评价尺度,但面对的现实世界却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社会条件不同、个人禀赋和家庭状况不同,所以并不是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纯粹的起点平等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存在的,竞争的最后结果也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在实际中只能求得大致公平、相对公平。从纵向来说,公平的实现也不是瞬息之间一蹴而就的,是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制约的,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如何,公平问题解决和实现的程度也就如何,这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和善良意愿。总之,当我们用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眼光,来审视公平正义时,就不会被某些表象所迷惑,就不会“刻舟求剑”,把被历史抛弃的公平观念再拾起来;就不会“以矩画圆”,混用不同领域的公平标准;就不会“揠苗助长”,提出不切实际的公平要求。 编辑本段如何理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靠制度保证? 什么是制度?一般来说,制度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准则。就一个社会来说,制度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体系,既有反映社会属性的基本制度,又有包含

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档

教师参加科研项目等成果推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2008年以来,英语专业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或项目 10项,已完成5项,在研5项;撰写的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2个厅级社科一等奖,一个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近几年的调研以及形成的调研报告已得到相关部门认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具体成果如下: (一)教师主持的省级课题或项目 1.2008年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课题——“商务英语专业项目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李才主持) 2. 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培养提高”(李才主持) 3. 2011年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李才主持) 4.2011年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王艳伟主持) 5.2010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和实验研究(王艳伟主持) 6. 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应用型本科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王艳伟主持) 7. 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语言类专业实践“校企合一”办学模式的研究(刘佳敏主持) 8. 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如何参照“卓越计划”制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白雪主持) 9. 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函电实用型教学模式探索(曹海洋主持) 10. 2013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赵丹丹主持) (二)教师参加科研项目的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1.王艳伟: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实践上的新举措: 1、教学层次化,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水平不同,打破原有专业班级界限,以专业大类为基础,以系为单位,对各系学生重新按英语程度分班。 2、管理制度化,保障教学活动的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正”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正”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历经了众多的乱象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意义的正轨,社会的进步、国家制度的完善、民众思想的开化和自由,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时代所彰显的一大特点。而针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更是在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条价值的倡导与要求,而在这十二条不同的价值观念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很多核心价值在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中早已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内涵,在这个角度和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与现状,更加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土壤之上,没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发展和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和方向的,也就像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到中国一样,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而且应该反向的去思考、发掘,真正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体现出来,而最佳的发展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上,而指导我们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与价值观念也就自然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正确的认识这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做到深入人心、广为认可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我们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观念保证。 二、公正的历史沿革 公正一词并非是外来词汇,在中国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对于公的概念更加是推崇备至,没有为天下公的思想,也就无法成为济民救怀的士子典范。在古代的中国,公与正又通常是作为两个概念来进行社会一般的价值倡导,但是如果深入的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内涵,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一直就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尚书周官》中,就最早提出了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在《周官》一篇提出,可见在古代的政治伦理体系中,所谓公的思想,是放置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礼记礼运》中也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论述,天下为公,也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积极态度,从这个文化维度来讲,中国是历来讲究公天下的文化集群,不论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精神体现,这样的思想,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是有着深刻的烙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也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这样的一种文化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pdf

“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一、经济效益分析 “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项目经宁波市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 CAD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三方两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部完成。本着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精神,积极 组织开展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性工作,并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企业及学校规定的财务制度,使本项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研发费用 设备改造和购置费:54万元,材料费:万元,实验测试费:万元,差旅费:万元,资料会务费:2万元,专利及论文版面费:万元,成果鉴定费:万元,查 新检索费:万元,其他:万元,总计:万元。 2、无机粉体材料替代有机合成材料后可降低成本,计算如下: 按项目研发所需材料有机合成切片及无机粉体市场现行价格:有机合成切片万元/吨,无机粉体4000元/吨. 以加入20%无机粉体计算:(10400×80%+4000×20%)/10400=88% 每吨可降低原料成本12%,考虑到与无机粉体结合的复合偶联剂材料等因素,每吨可降低原料成本10%,达到了项目研发计划经济指标。 按照公司年产4000吨该项目产品计算,年需原材料成本: 4000×=4160(万元) 年可节约生产成本: 4160×10%=416(万元) 3、年销售收入、增值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核算 (1)年销售收入:根据年生产合格品4000 吨,按100%产销率计算,年销售量4000吨,单价为万元/吨,产品销售收入为5280万元。 (2)增值税:进项税金万元,销项税金万元,增值税税金万元。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值税×9%=×9%=(万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重点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2012年由于受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影响,北斗二代系统开始对部分区域开放服务,交通运输部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的启动,自2011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已有数百家企业(大部分企业是从事GPS终端生产的企业,开始从事北斗二代卫星导航产品的研发、生产。许多从事卫星导航生产的企业重视北斗二代系统的应用研发,上述企业主要利用现有的北斗二代芯片研制生产车载卫星导航行驶记录仪。预计到2012年底市场上将出现数十家生产北斗/GPS双模定位导航终端的生产企业。 至于北斗二代产品以后的发展方向将会和GPS现阶段一样,芯片厂家提供芯片或者OEM板。终端生产企业采购芯片厂家的芯片并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所以可以总结出,只要是具有一定硬软件研发能力、能够采购到芯片的企业或个人均可以研制北斗二代的导航定位产品。 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根据2010年统计,我国运输部门登记在册运输车辆900 多万辆,其中280万辆是客运车辆,620万辆是货运车辆。以长途运输为例,这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在物流运输管理上能发挥重大作用的领域,其应用市场需求迫切,潜力巨大。从实际情况来看,2005年以来,我国运输市场持续升温,各种物流系统均显示出对卫星导航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明显需求。目前,各省市为了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已逐步要求在长途客运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的智能车载终端。特别在广大的西部和东、中部通信困难地区,北斗的定位和通信功能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国内几家大汽车厂,如一汽、二汽、上海大众与通用等均在各自的豪华轿车上将智能车载终端作为了其基本配置,而且均有在普通轿车上将车载智能终端系统作为标准配置的打算和行动,估计正式启动后,在近3∽5年内,每年都可能有几十万套的需求量。从发展趋势看,3年后超过60万套是可能的。“十二五”期间,累计量可能达到130万套,随后便是 高速发展期,出现3∽5年的成倍年增长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