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宜居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宜居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

当前,全市正掀起一股建设中国农谷的热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找准阻碍未来发展的客观因素,探索适应宜居新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实现我区差异性发展,在区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九三学社掇刀支社组成专题调研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宜居城市的认知宜居城市建设是后工业化的产物.关于宜居新城,1996年联合国

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

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19年1月,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

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

本文采用广义概念.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条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二是物质条件,要有完善和便利的交通、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三是经济条件,要有充分的就业、创业机会,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文条件,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这四个方面就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

二、我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状况

1.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家,其中亿元企业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达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6家.人民电器、星球商业中心、LNG 物流园、东方百货掇刀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市场相继建成营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5亿元增长到28.2亿元,年均增长19.48﹪.

渝楚化工、天茂实业、美丰化工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设了双碑循环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农业示范园区.预计2019年,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实缴税金分别达43.5亿元、11.58亿元和6269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0.5﹪、17.2﹪、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52元,是2019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是2019年的2倍.

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来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0个,投资过亿元的34个,累计引进资金52.1亿元,年均增长21.3﹪,利用外资6427万美元,年均增长10.6﹪.

对外贸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区属外贸出口企业达到17家,累计实现外贸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18.3﹪.

3.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立.

建成区面积扩大4.8平方公里,达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61%提高到69%.以1个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2个中心集镇为次中心,以40个城乡新社区为节点,累计投入1.4亿元,新修通村通组公路1800余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覆盖,累计投入9026万元,延伸城市供水管160公里,解决了6.4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筹资改造小街小巷80条40公里,绿化亮化城市景观大道20条,打造了双泉、斗立、江山、石堰等一批农村新社区.

4、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城乡居民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100﹪.

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00万元,帮助16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500人.

累计引进运用科技成果168项,申请国家专利268件,争取科技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掇刀石中学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学校.

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被评为全省生育文明建

设先进区,顺利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考核验收.信访、政法、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

三、制约我区宜居新城建设的几个因素1、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速度缓慢,与经济发达的长珠三角等地区的差距较大.

除建设中的化工循环工业园产业较为集中外,其他各项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松散、集聚力弱,基础设施、有效资源的共享程度小等问题,大多是一些不同名目的房地产项目,围而不建,建而不活,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光端企业.加上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无法吸引人流,房产空置现象较为普遍.

2、功能定位不合理.城市发展偏重于产业发展,忽视了支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的基本需求.

如各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的环保、绿化设施,标准较低,道路、供水、公共服务、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部分产业集中区甚至已然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有以牺牲一定环境代价获得经济发展的趋势.主城区缺乏标志性建筑,大部分居民小区档次不高,条件较差,缺乏地方特色.

汉正街、城南新区、雨田小区等部分老旧街道浅窄,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加上人员密集,改造困难,很大程度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后续发展.

3.未来人居建设用地不足.

随着东部化工循环产业园、南部商贸物流和麻城工业集中区的连片发展,为做大做强产业链,让步于工业,部分传统住宅用地通过征地拆迁正在相继转化为工业用地,加上侵蚀既有绿地状况时有出现,人居用地不断压缩.以后,伴随着城区南移进程的加快,人气聚集,城市不断的扩容必将导致前期规划布局结构不合理(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旧城改造压力增大,城市扩张成本巨大.

4、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文化产业重视不够,旅游开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划,相较于屈家岭地区的中国农谷商标,没有深层次地把握和集中打造掇刀既有和独有的三国文化品牌,人文气息不浓.

群众意识不高,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依然存在,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