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张大年、胡旭雄广州市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电子签章的涵义

电子签章是物理印章体系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电子网络中的身份确认与授权“手段”,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传统习惯结合在一起。是传统印章发展到信息社会后的一个新的阶段①。

电子签章通过使用硬软件技术,以电子化的方式模拟物理印章的使用,使用户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活动中拥有一种符合传统用章习惯的应用体验;同时,电子印章又采用了先进的加密、签名、信息隐藏等安全技术,从而使其具有物理印章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电子签章本质上属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它的原理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了解这一点对分析电子签章的法律性十分重要。而数字签名是信息安全领域内的一项核心技术,它保证了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安全要求,等同于传统纸质签名的作用。在很多国家,电子签名已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②的电子签名就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同时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①参见许兆然:《电子签章与网络经济丛书——小印章·大梦想:开创签名盖章新纪元》第一章。许兆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章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的许多方面,如政府公文流转、行政审批、公众服务等政务领域;合同订单签署、企业内部管理等商务领域;以及电子病历、房产评估、招投标等专业领域。可以说需要传统纸质盖章签名的应用场景,理论上都可以应用电子签章。

二、密码技术

电子签章的技术原理在于应用了密码学里面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密码技术的核心。而密码技术,或者说加密是用来保护敏感信息的传输,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在一个加密系统中,信息使用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后,得到的密文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使用解密密钥对密文解密得到原文。

1.数字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

传统使用私密密钥①(也称为对称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加密和解密信息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在通信双方进行数据加密之前,必须先将密钥进行安全交换。如下图所示:

对称加密中通常使用的加密算法比较简便、高效,密钥简短,破译极其困难,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但它最大的不足就是密钥本身必须进行交换,以使接收者能解密数据,如果密钥没有以安全方式传送,它就很有可能被截获并用

①密钥就是用来加解密数据的数据,作用类似于开锁的钥匙。

于信息解密。著名的对称密钥算法包括:DES,Triple DES, RC2, RC4 和 IDEA 等。国产对称加密算法用SM1,SM4和祖冲之算法等。

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不同,公开密钥加密法的基本特点是加密与解密的密钥是不同的,它基于公钥密码体制。在这种加密系统中,使用一把公开密钥将明文转为密文,使用另外一把密钥(与公开密钥有关系,但不同)对信息进行解密,将密文转为明文。因此,在公开密钥算法中包含着一对公钥及私钥。公钥可公开存放,被其他用户访问,用来为密钥持有者发送加密信息。用户使用自已的私钥进行解密,由于私钥只被用户自已持有,因此可以保证加密信息的机密性。类似的,使用私钥对信息加密可以向对方确保信息来源于私钥拥有者,数字签名正基于此原理。如下图所示:

公钥体制(也叫PKI)解决了对称加密中的双方事先约定、密钥传送等问题,更适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环境。著名的公开密钥算法包括RSA、DSA 和Diffie-Hellman。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与传统的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相比,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奠定了现代密码学的基础。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和移动运算的兴起,传统的RSA算法因为其运算量随安全强度增长而成倍增长的特点,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和不适应性。目前国际上正在推行逐步采用ECC(椭圆曲线算法)算法代替RSA算法,同等加密强度下,ECC算法所需密钥长度远小于RSA算法,因此消耗资源大为减少,适合于移动终端应用。国产非对称加密算法一般采用基于

ECC的SM2算法。

如前所述,由于非对称加解密的速度远低于对称加解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非对称加解密一般都包含了对称加解密过程:首先一个密钥(对称密钥)对明文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此密钥分别用传递的公钥加密,最后将得到的多个加密后的密钥与数据封装,从而完成加密封装过程;解密拆封时首先使用私钥对加密的对称密钥解密,如果成功,再用解密后的对称密钥对公文数据进行解密,最后返回解密后的明文数据。

2.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解决的是文件传输中的有效性、防止篡改性和收发不可抵赖性问题。

●数字摘要技术

数字摘要(数字指纹)技术用于对所要传输的报文数据进行一个HASH运算生成信息摘要,这个摘要就是信息的数字“指纹”,所产生的摘要比原始信息要少,但却是唯一值。在使用同样的HASH编码时,对原信息作任何微小的改动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信息摘要,所以可以确保在签名后防止信息被篡改。

常用的HASH算法有SHA1、MD5等。其中SHA1产生的摘要长度为20BYTES,160BITS;MD5的产生的摘要长度是16BYTES,128BITS。国产HASH算法主要是SM3,产生的摘要长度是128BITS。

●数字签名技术

产生数字摘要后,发送方就可以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所谓数字签名就是信息发送者用其私钥对从所传报文中提取出的数字摘要进行加密操作,当信息接收者收到报文后,就可以用发送者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因为只有用发送方的公钥才能正确解密,所以保证了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认证和不可抵赖性;而接收方将得到的明文用与发送方相同的HASH算法运算,将得到的散列值与解密后的数字摘要对比,就可判断信息传输过程中是否被更改,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当然,也可以使用ECC公钥算法进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有如下特点:①仅拥有私钥的人可进行数字签名;②任何一个可取得相应公钥的人都可以证实这个数字签名;③对已签名信息作出任何改动(哪怕只是一个比特字节)都会使签名失效。

●数字签名使用

这样,数字签名的使用包括两方处理过程。一方由签发人执行签名过程,另一方由接收者执行验证过程。

签名过程:对信息进行HASH编码处理后形成数字摘要,再使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摘要以获取数字签名,通过安全途径(例如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将传输信息加密)后将数字签名及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验证签名过程:接收方对接收到信息进行HASH处理后得到一个数字摘要,再使用发送方的公钥将签名信息进行解密得到原数字摘要,比较两次摘要。若相同即表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三、CA与数字证书

单纯的PKI技术如数字加密,数字签名等并不能解决在电子环境下的信任和认证问题,必须有一种机制可以标明计算机电子网络环境下用户的身份,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这种机制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因此CA 应运而生了。CA是认证中心的英文Certification Authority的缩写。它为网络环境中各个实体颁发数字证书,以证明各实体身份的真实性,并负责检验和管理证书;因此它是网络上的权威性、可信赖性及公正性的第三方机构。同时CA使得复杂的PKI技术以一种更简单,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应用形式出现。

1.数字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概念

数字认证中心是一个网上各方都信任的机构,专门负责数字证书的发放和管理,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英文简称CA。CA为参与数字签名的各方颁发一个可

以被验证的标识,这就是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各用户(个人、单位、组织、服务器等)在网上信息交流及商务交易活动中的身份证明。该数字证书具有唯一性。它将所认证用户的公开密钥同用户本身联系在一起,并使用CA本身密钥对公钥及证书信息进行签名。验证用户通过公钥及证书信息即可对签名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确认。

2.CA证书的获得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向CA中心申请,以获得自己的数字证书,一般一个数字证书的申请与获得过程如下图所示:

用户一般通过安全存储介质(如USBKey)等方式获得使用数字证书。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证书链的原因,CA认证中心向用户颁发数字证书的时候,一般会将证书链同证书一同颁发给用户,这样才可保证用户在使用证书时的合法有效。用户从CA中心那里申请到有效的数字证书后,就可以使用了。下图是一

个个人数字证书(通过IE浏览器查看)。

用户也可以通过证书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B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B。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A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A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A。 A.替换加密B.变换加密C.替换与变换加密D.都不是 6.C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D。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C。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C。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密码分析员负责B。 A.设计密码方案B.破译密码方案C.都不是D.都是 11.3-DES加密C位明文块。 A.32B.56C.64D.128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A。 A.快B.慢C.一样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B。 A.慢B.快C.一样D.不确定 14.DES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C bit, 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bit A.56,128B.56,112C.64,112D.64,168 15.B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DES B.RSA C.AES D.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D。 A.保密性B.保密与鉴别C.保密而非鉴别D.鉴别 17.C是个消息摘要算法。 A.DESB.IEDAC.MD5D.RSA 18.C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哈希函数。 A.DESB.IEDAC.SHA-1D.RSA 19.D标准定义数字证书结构。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 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B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 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 B。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 A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 A 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 A 。 A.替换加密 B.变换加密 C. 替换与变换加密 D.都不是 6. C 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D。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C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 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 C 。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 密码分析员负责 B 。 A.设计密码方案 B.破译密码方案 C.都不是 D.都是 加密 C 位明文块。 A.32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 A 。 A.快 B.慢 C.一样 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B。 A.慢 B.快 C.一样 D.不确定 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C bit,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 bit A.56,128 ,112 ,112 ,168 15. B 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 DES B. RSA D. 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 D 。 A.保密性 B.保密与鉴别 C.保密而非鉴别 D.鉴别 17. C 是个消息摘要算法。 A.DES B. IEDA C. MD5 D. RSA 18. C 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哈希函数。 A.DES B. IEDA C. SHA-1 D. RSA 19. D 标准定义数字证书结构。 A. IP C. D. 二.填空题: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张大年、胡旭雄广州市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电子签章的涵义 电子签章是物理印章体系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电子网络中的身份确认与授权“手段”,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传统习惯结合在一起。是传统印章发展到信息社会后的一个新的阶段①。 电子签章通过使用硬软件技术,以电子化的方式模拟物理印章的使用,使用户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活动中拥有一种符合传统用章习惯的应用体验;同时,电子印章又采用了先进的加密、签名、信息隐藏等安全技术,从而使其具有物理印章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电子签章本质上属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它的原理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了解这一点对分析电子签章的法律性十分重要。而数字签名是信息安全领域内的一项核心技术,它保证了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安全要求,等同于传统纸质签名的作用。在很多国家,电子签名已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②的电子签名就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同时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电子签章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的许多方面,如政府公文流转、行政审批、公众服务等政务领域;合同订单签署、企业内部管理等商务领域;以及电子病历、房产评估、招投标等专业领域。可以说需要传统纸质盖章签名的应用场景,理论上都可以应用电子签章。 ①参见许兆然:《电子签章与网络经济丛书——小印章·大梦想:开创签名盖章新纪元》第 一章。许兆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量子密码学的应用研究

2009年第11期,第42卷 通 信 技 术 Vol.42,No.11,2009 总第215期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15,Totally 量子密码学的应用研究 何湘初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广东 广州 510510) 【摘 要】文中首先对量子密码学作了简单的介绍,给出了量子密钥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量子效应,接着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量子密码学发展的历史,给出了量子密码学研究的几个课题:量子密钥分配、量子签名、量子身份认证、量子加密算法、量子秘密共享等,并分别加以简单的说明并详细地分析了阻碍量子密码实用化的几个因素。最后对量子密码学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量子密码;量子身份认证;量子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02(2009)11-0093-03 Quantum Cryp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s HE Xiang-chu (Dep.of Computer,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and several principal quantum effects involved by quantum key; then it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at home, gives some topics in the research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including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uantum signature, quantu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quantum encryption, quantum secret-sharing, and their brief descriptions, and analyzes in depth some hindering factors in practical quantum cryptography;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is forecasted. 【Key words】quantum cryptography;quantum authentication; quantum communication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己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种通信手段形成一张大网,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信息交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信息交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数学理论的经典通信保密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通信的安全,然而,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有了一种基于物理理论的崭新的信息保密方法—量子密码学,理论上讲,这种保密机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安全。 1 量子密码学简介 量子密码学是当代密码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这一点不同于经典的以数学为基础的密码体制。量子密码依赖于信息载体的具体形式。目前,量子密码中用于承载信息的载体主要有光子、微弱激光脉冲、压缩态光信号、相干态光信号和量子光弧子信号,这些信息载体可通过多个不同的物理量描述。在量子密码中,一般用具有共轭特性的物理量来编码信息。光子的偏振可编码为量子比特。量子比特体现了量子的叠加性,且来自于非正交量子比特信源的量子比特是不可克隆的。通过量子操作可实现对量子比特的密码变换,这种变换就是矢量的线性变换。不过变换后的量子比特必须是非正交的,才可保证安全性。一般来说,不同的变换方式或者对不同量子可设计出不同的密码协议或者算法,关键是所设计方案的安全性[1]。 在量子密码学中,密钥依据一定的物理效应而产生和分发,这不同于经典的加密体制。目前,量子密钥所涉及的量子效应主要有[2]: ①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自由粒子的动量不变,自由粒子同时又是一个平面波,它存在于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自由粒子的动量完全确定,但是它的位置完全不确定; ② 光子的偏振现象:每个光子都具有一个特定的线偏 收稿日期:2008-12-18。 作者简介:何湘初(1977-),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通 信技术、虚拟一起。 93

量子密码导论

量子密码学导论期末论文 量子密码的简单介绍和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0引言 保密通信不仅在军事、社会安全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而且在当今的经济和日常通信等方面也日渐重要。在众多的保密通信手段中,密码术是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措施。 经典密码技术根据密钥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加密(秘密钥匙加密)体制。该体制中的加解密的密钥相同或可以互推,收发双方之间的密钥分配通常采用协商方式来完成。如密码本、软盘等这样的密钥载体,其中的信息可以被任意复制,原则上不会留下任何印迹,因而密钥在分发和保存过程中合法用户无法判断是否已被窃听。另一类是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体制。该体制中的加解密的密钥不相同且不可以互推。它可以为事先设有共享密钥的双方提供安全的通信。该体制的安全性是基于求解某一数学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数学难题如果一旦被破解,其安全性也是令人忧心的。

上述两类密码体系的立足点都是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对密码的破解时间远远超出密码所保护的信息有效期。其实,很难破解并不等于不能破解,例如,1977年,美国给出一道数学难题,其解密需要将一个129位数分解成一个64位和一个65位素数的乘积,当时的计算机需要用64?10年,到了1994年,只用了8个月就能解出。 经典的密码体制都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然而,在量子理论支配的世界里,除非违反自然规律,否则量子密码很难破解。量子密码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与经典密码学基于数学理论不同,量子密码学则基于物理学原理,具有非常特殊的随机性,被窃听的同时可以自动改变。这种特性,至少目前还很难找到破译的方法和途径。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密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量子密码的安全性是基于Heisenberg 测不准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和单光子不可分割性,它遵从物理规律,是无条件安全的。文中旨在简述量子密码的发展历史,并总结量子密码的前沿课题。 1 量子密码学简介 量子密码学是当代密码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这一点不同于经典的以数学为基础的密码体制。量子密码依赖于信息载体的具体形式。目前,量子密码中用于承载信息的载体主要有光子、微弱激光脉冲、压缩态光信号、相干态光信号和量子光弧子信号,这些信息载体可通过多个不同的物理量描述。在量子密码中,一般用具有共轭特性的物理量来编码信息。光子的偏振可编码为量子比特。量子比特体现了量子的叠加性,且来自于非正交量子比特信源的量子比特是不可克隆的。通过量子操作可实现对量子比特的密码变换,这种变换就是矢量的线性变换。不过变换后的量子比特必须是非正交的,才可保证安全性。一般来说,不同的变换方式或者对不同量子可设计出不同的密码协议或者算法,关键是所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在量子密码学中,密钥依据一定的物理效应而产生和分发,这不同于经典的加密体制。目前,在经典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轨迹仅山相应的运动方程所描述和决定,不受外界观察者观测的影响。但是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中,观察量子系统的状态将不可避免地要破坏量子 系统的原有状态,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信息一旦量子化,量子力学的特性便成为量子信息的物理基础,包括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密钥所涉及的量子效应主要有: 1.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自由粒子的动量不变,自由粒子同时 又是一个平面波,它存在于整个空间。也就是说自由粒子的动量完全确定,但是它的位置完全不确定. 2. 在量子力学中,任意两个可观测力学量可由厄米算符A B ∧∧来表示,若他们不对易,则不 能有共同的本征态,那么一定满足测不准关系式: 1,2A B A B ? ∧∧∧∧????≥ ||???? 该关系式表明力学量A ∧和B ∧不能同时具有完全确定的值。如果精确测定具中一个量必然无法精确测定以另一个力学量,即测不准原理。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

现代密码学》期终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密码学的讨论中,下列( D )观点是不正确的。 A、密码学是研究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方面如机密性、完整性、实体鉴别、抗否认等的综 合技术 B、密码学的两大分支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C、密码并不是提供安全的单一的手段,而是一组技术 D、密码学中存在一次一密的密码体制,它是绝对安全的 2、在以下古典密码体制中,属于置换密码的是( B)。 A、移位密码 B、倒序密码 C、仿射密码 D、PlayFair密码 3、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不包括以下( C )要素。 A、明文空间 B、密文空间 C、数字签名 D、密钥空间 4、关于DES算法,除了(C )以外,下列描述DES算法子密钥产生过程是正确的。 A、首先将 DES 算法所接受的输入密钥 K(64 位),去除奇偶校验位,得到56位密钥(即经过PC-1置换,得到56位密 钥) B、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循环左移的位数取决于i的值,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 下一次循环左移的输入 C、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每轮循环左移的位数都相同,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下 一次循环左移的输入 D、然后将每轮循环移位后的值经PC-2置换,所得到的置换结果即为第i轮所需的子密钥Ki 5、2000年10月2日,NIST正式宣布将( B )候选算法作为高级数据加密标准,该算法是由两位比利时密码学者提出的。 A、MARS B、Rijndael C、Twofish D、Bluefish *6、根据所依据的数学难题,除了( A )以外,公钥密码体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模幂运算问题 B、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 C、离散对数问题 D、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 7、密码学中的杂凑函数(Hash函数)按照是否使用密钥分为两大类:带密钥的杂凑函数和不带密钥的杂凑函数,下面( C )

等保2.0密码技术应用分析

等保三级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四个域对密码技术与产品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八处密码技术: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身份鉴别 d)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数据完整性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保密性 a)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安全方案设计 b)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及与其他级别保护对象的关系进行安全整体规划和安全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应包含密码技术相关内容,并形成配套文件; 产品采购和使用

b)应确保密码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 测试验收 b)应进行上线前的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测试报告,安全测试报告应包含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试相关内容。 密码管理 b)应使用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认证核准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等保与0054标准中对密码技术的要求分析 将等保中对密码技术与产品的要求,细化映射到《GM/T 0054-2018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标准(简称“0054标准”)中对密码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1等保与0054标准对数据完整性的密码技术要求分析 等保在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中提出,可以采用密码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其中主要保护的主体是安全通信网络中通信数据、安全计算环境中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映射到0054标准中三级要求的物理与环境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设备与计算的安全中,主要保护的数据就是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视频监控音像记录、通信中的数据、资源访问控制信息、重要信息资源敏感标记日志记录、访问控制策略/信息/重要信息资源敏感标记、重要数据、日志记录等数据。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 B 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 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 B 。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 A 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 A 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 A 。 A.替换加密 B.变换加密 C. 替换与变换加密 D.都不是 6. C 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D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C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 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 C 。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 密码分析员负责 B 。 A.设计密码方案 B.破译密码方案 C.都不是 D.都是 11.3-DES加密 C 位明文块。 A.32 B.56 C.64 D.128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 A 。 A.快 B.慢 C.一样 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 B 。 A.慢 B.快 C.一样 D.不确定 14.DES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 C bit,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 bit A.56,128 B.56,112 C.64,112 D.64,168 15. B 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 DES B. RSA C.AES D. 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 D 。

等保2.0密码技术应用分析

1 等保三级要求的通用要求 等保三级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四个域对密码技术与产品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八处密码技术: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身份鉴别 d)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数据完整性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保密性 a)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安全方案设计

b)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及与其他级别保护对象的关系进行安全整体规划和安全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应包含密码技术相关内容,并形成配套文件; 产品采购和使用 b)应确保密码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 测试验收 b)应进行上线前的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测试报告,安全测试报告应包含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试相关内容。 密码管理 b)应使用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认证核准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等保与0054标准中对密码技术的要求分析 将等保中对密码技术与产品的要求,细化映射到《GM/T 0054-2018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标准(简称“0054标准”)中对密码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现代密码学教程第2版 习题 非答案

现代密码学教程第二版 谷利泽郑世慧杨义先 欢迎私信指正,共同奉献 1.4习题 1.判断题 (1)现代密码学技术现仅用于实现信息通信保密的功能。() (2)密码技术是一个古老的技术,所以,密码学发展史早于信息安全发展史。()(3)密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信息安全是密码学研究与发展的目的。()(4)密码学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的研究,能够解决所有信息安全的问题。() (5)从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整个密码学的发展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6)信息隐藏技术其实也是一种信息保密技术。() (7)传统密码系统本质上均属于对称密码学范畴。() (8)早期密码的研究基本上是秘密地进行的,而密码学的真正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源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9)1976年后,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公布使密码学的研究公开,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纪元,是密码学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10)密码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国家商用密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选择题 (1)1949年,()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截取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3)篡改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4)伪造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5)在公钥密码思想提出大约一年后的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ivest、()和Adleman提出RSA的公钥密码体制,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成熟的、实际应用最广的公钥密码体制。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3.填空题 (1)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是指、、 和、可用性。 (2)经典的信息安全三要素、、,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原则。 (3)根据对信息流造成的影响,可以把攻击分为五类:、、、和重放,进一步可概括为两类:和 (4)1949年,香农发表题为,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5)密码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6)1976年,W.Diffie 和M.Hellman在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7)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和。(8)是社会信息化密码管理的依据。 4.术语解释 (1)机密性 (2)完整性 (3)认证性 (4)不可抵赖性 5.简答题 (1)信息安全中常用的攻击分别指是什么?分别使用什么密码技术能抵御这些攻击。(2)简述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关系。

量子加密技术

量子加密技术 摘要 自从BB84量子密钥分配协议提出以来,量子加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加密技术为基础的量子信息安全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量子信息安全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和以后发展的趋势,文中通过资料查新,以量子加密技术为基础,阐述了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及其实现、量子身份认证和量子数字签名、量子比特承诺等多种基于量子特性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关键词:信息安全;量子态;量子加密;量子信息安全技术

一、绪论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进步的时代,而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带来便捷和海量信息服务的同时,由于我们过多的依赖网络去工作和生活,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等大量敏感信息通过网络去传播。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防止被盗和篡改,信息加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是否有绝对可靠的加密方法,保证信息的安全呢?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密码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而备受重视,各国都在努力寻找和建立绝对安全的密码体系。而量子信息尤其是量子计算研究的迅速发展,使现代密码学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现代密码学不同的是,量子密码在安全性和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量子密码受到世界密码领域的高度关注,并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优先支持的重大课题。 二、量子加密技术的相关理论 1、量子加密技术的起源 美国科学家Wiesner首先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学的研究之中,他于 1969 年提出可利用单量子态制造不可伪造的“电子钞票”。1984 年,Bennett 和Brassard 提出利用单光子偏振态实现第一个 QKD(量子密钥分发)协议—BB84 方案。1992年,Bennett 又提出 B92 方案。2005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已引入基于量子通信编码的无线连接网络,包括 BBN 办公室、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 10个网络节点。2006 年三菱电机、NEC、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报道了利用 2个不同的量子加密通信系统开发出一种新型网络,并公开进行加密文件的传输演示。在确保量子加密安全性的条件下,将密钥传输距离延长到200km。 2、量子加密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量子密码,是以物理学基本定律作为安全模式,而非传统的数学演算法则或者计算技巧所提供的一种密钥分发方式,量子密码的核心任务是分发安全的密钥,建立安全的密码通信体制,进行安全通讯。量子密码术并不用于传输密文,而是用于建立、传输密码本。量子密码系统基于如下基本原理:量子互补原理(或称量子不确定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擦除原理,从而保证了量子密码系统的不可破译性。 3、基于单光子技术(即BB84协议)的量子密码方案主要过程: a)发送方生成一系列光子,这些光子都被随机编码为四个偏振方向; b)接收方对接收到的光子进行偏振测量; c)接收方在公开信道上公布每次测量基的类型及没测量到任何信号的事件序列,但不公布每次有效测量事件中所测到的具体结果; d)如果没有窃听干扰,则双方各自经典二进制数据系列应相同。如果有窃听行为,因而将至少导致发送方和接收方有一半的二进制数据不相符合,得知信息有泄露。 4、量子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在单光子密码系统中,通讯密钥是编码在单光子上的,并且通过量子相干信道传送的。因此任何受经典物理规律支配的密码分析者不可能施行在经典密码系统中常采用的攻击方法: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论文: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风糜灵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更为人们所熟知,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给人们带来了随踵而至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那些非法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犯罪途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密码学(密码技术和密码系统)就更被人们所重视。当今,各个国家都在抓紧时间来研发网络安全与密码学,希望借此来降低网络犯罪率,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当然我过也正在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因此,做好对密码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叙述该课程。(1)对网络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国内外对网络安全的发展概况。(2)对密码学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简单的解密和加密问题进行解决。(3)对本篇课程的论述做个小结。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对于网络的安全性在于即使是非法用户能进入但也 无法知道你的信息,防止你的资料遭到非法用户的攻击。 【关键字】密码技术,密码系统,电子银行,网络安全,公开密钥密码体系。【Key Words】Key Technology,Key System,E-Bank,Internet’s Safty, Public Key Infranstructures。 【正文】 一·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但因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它综合了利用数学、物理、生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的长期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和协同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的方案,目前应从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协议、现代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和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各部分相互协作形成有机整体。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密码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密码学是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特别指对信息以及其传输的数学性研究,常被认为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和信息论也密切相关。著名的密码学者Ron Rivest解释道:“密码学是关于如何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从工程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密码学与纯数学的异同。密码学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相关议题,如认证、访问控制的核心。密码学的首要目的是隐藏信息的涵义,并不是要隐藏信息的存在。密码学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关于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所使用的技术的方面,如访问控制与信息的机密性。密码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包括自动柜员机的银行卡、一卡通、计算机使用者存取密码、数字签名、电子商务等等。密码学通常指加密算法:将普通信息(明文)转换成难以理解的资料(密文)的过程;解密算法则是其相反的过程:由密文转换为明文;密码系统包含两种算法:一般加密即同时指称加密与解密的技术。密码系统的具体运作由两部分共同决定:一个是算法,另一个是钥匙。钥匙是一个用于密码机算法的秘密参数,通常只有通讯者拥有。密码协议(cryptographic protocol)是使用密码技术的通信协议

现代密码学课后题答案

《现代密码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1949年,( A )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文章,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5部分组成,而其安全性是由( D)决定的。 A、加密算法 B、解密算法 C、加解密算法 D、密钥 3、计算和估计出破译密码系统的计算量下限,利用已有的最好方法破译它的所需要的代价超出了破译者的破译能力(如时间、空间、资金等资源),那么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 B )。 A无条件安全B计算安全C可证明安全D实际安全 4、根据密码分析者所掌握的分析资料的不通,密码分析一般可分为4类: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其中破译难度最大的是( D )。 A、唯密文攻击 B、已知明文攻击 C、选择明文攻击 D、选择密文攻击 填空题: 5、1976年,和在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6、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 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和公钥密码思想。 7、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寄信息系统安全的科学,密码学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8、一个保密系统一般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 5部分组成的。 9、密码体制是指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密码方案,从使用密钥策略上,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 10、对称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它包括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第二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字母频率分析法对(B )算法最有效。 A、置换密码 B、单表代换密码 C、多表代换密码 D、序列密码 2、(D)算法抵抗频率分析攻击能力最强,而对已知明文攻击最弱。 A仿射密码B维吉利亚密码C轮转密码D希尔密码

现代密码学论文

现代密码学论文 院(系)名称理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131班学号130901027 学生姓名王云英

摘要 现代密码学研究信息从发端到收端的安全传输和安全存储,是研究“知己知彼”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前者致力于建立难以被敌方或对手攻破的安全密码体制,即“知己”,后者则力图破译敌方或对手已有的密码体制,即“知彼”。人类有记载的通信密码始于公元前400年。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话保密专利出现。电报、无线电的发明使密码学成为通信领域中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现有的密码体制千千万万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可以分为私钥密码体制(如DES密码)和公钥密码(如公开密钥密码)。前者的加密过程和脱密过程相同,而且所用的密钥也相同;后者,每个用户都有公开和秘密钥。现代密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应用科学。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们依靠它传送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都是公开的。因此,对于关系到个人利益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密之后才可以在网上传送,这将离不开现代密码技术。PKI是一个用公钥概念与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公钥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在开放环境中为开放性业务提供数字签名服务。

现代密码学的算法研究 密码算法主要分为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两大类。对称加密算法指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知道密钥之一很容易推导得到另一个密钥。通常情况下,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加\解密速度非常快,因此,这类算法适用于大批量数据的场合。这类算法又分为分组密码和流密码两大类。 1.1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算法实际上就是密钥控制下,通过某个置换来实现对明文分组的加密变换。为了保证密码算法的安全强度,对密码算法的要求如下。 1.分组长度足够大:当分组长度较小时,分组密码类似于古典的代替密码,它仍然保留了明文的统计信息,这种统计信息将给攻击者留下可乘之机,攻击者可以有效地穷举明文空间,得到密码变换本身。 2.密钥量足够大:分组密码的密钥所确定密码变换只是所有置换中极小一部分。如果这一部分足够小,攻击者可以有效地穷举明文空间所确定所有的置换。这时,攻击者就可以对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有意义的明文。 3.密码变换足够复杂:使攻击者除了穷举法以外,找不到其他快捷的破译方法。 分组密码的优点:明文信息良好的扩展性,对插入的敏感性,不需要密钥同步,较强的适用性,适合作为加密标准。 分组密码的缺点:加密速度慢,错误扩散和传播。 分组密码将定长的明文块转换成等长的密文,这一过程在秘钥的控制之下。使用逆向变换和同一密钥来实现解密。对于当前的许多分组密码,分组大小是 64 位,但这很可能会增加。明文消息通常要比特定的分组大小长得多,而且使用不同的技术或操作方式。 1.2流密码 流密码(也叫序列密码)的理论基础是一次一密算法,它是对称密码算法的一种,它的主要原理是:生成与明文信息流同样长度的随机密钥序列(如 Z=Z1Z2Z3…),使用此密钥流依次对明文(如X=X0X1X2...)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序列,解密变换是加密变换的逆过程。根据Shannon的研究,这样的算法可以达到完全保密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成完全随机的密钥序列是不可行的,因此只能生成一些类似随机的密钥序列,称之为伪随机序列。 流密码具有实现简单、便于硬件实施、加解密处理速度快、没有或只有有限的错误传播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专用或机密机构中保持着优势,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通信、外交通信。如果序列密码所使用的是真正随机方式的、与消息流长度相同的密钥流,则此时的序列密码就是一次一密的密码体制。若能以一种方式产生一随机序列(密钥流),这一序列由密钥所确定,则利用这样的序列就可以进行加密,即将密钥、明文表示成连续的符号或二进制,对应地进行加密,加解密时一次处理明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比特。 流密码研究内容集中在如下两方面: (1)衡量密钥流序列好坏的标准:通常,密钥序列的检验标准采用Golomb的3点随机性公设,除此之外,还需做进一步局部随机性检验,包括频率检验、序列

现代密码技术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网络一班 姓名:雷胜杰学号:201241842205 课程论文题目:现代密码技术发展及在密码安全中的应用课程名称:网络安全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要: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是当前信息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数据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密码技术及应用是信息发展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其在传统数据安全及云计算平台下的数据安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信息安全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据安全现代密码技术防范建议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随之越来越显现出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共享和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敏感信息泄密的风险。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政府,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是存储的数据,一旦丢失,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5年10月19日知名白帽子平台下午2时多突然发布公告,称接到一起惊人的数据泄密报告,网易的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影响到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名、MD5密码、密码密保信息、登录IP以及用户生日等,其中密码密保解开后测试大部分邮箱依旧还可登录。黑吧安全网官微随后又发文称,这次密码泄露似乎也不是改密码就能解决这么简单,因为还泄露了用户密码提示问题及答案,而且这个数据应该是用其他网站泄露的账号密码“撞库”也无法获取的,因此建议大家“改密码的同时也将密码提示答案进行更新修改”。 这些事件都充分说明了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保障数据安全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利用密码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探讨密码技术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一.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密码体制设计是密码编码学的主要内容,密码体制的破译是密码分析学的主要内容,密码编码技术和密码分析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现在世界各国对密码算法的研究和密码技术的发展都很重视,相对于古典密码学的算法保密性,现代密码技术的安全是基于密钥的保密性,算法是公开的。所以在过去的30多年中,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密码算法。一个密码体制通常由5部分组成:明文信息空间M,密文信息空间C,密钥空间K,加密变换Ek:M →C,其中k属于K.目前的加密算法按照这种密码体制划分,即便分为两类:一是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一类是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1.对称密码 对称密码体制也称为私钥密码体制。在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采用相同的密钥。对称密码通常使用分组密码或序列密码来实现。 现代分组密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的公布。分组密码将定长的明文块转换或等长的密文,这一过程在密钥的控制之下。使用逆向变换和同一密钥来实现解密。分组密码的运行模式有电码本模式,秘密反馈模式,密码分组链接模式,输出反馈模式,计数模式等。 现在主要的分组密码包括DES算法,IDEA算法等。 序列密码也称为流密码,序列密码加密过称就算用一个随机序列与明文序列叠加产生密文,用同一个随机序列与密文序列叠加产生明文。序列密码主要应用于军事和外交等机密部门,许多研究成果并为完全公开。目前,公开的序列密码算法主要有RC4,SEAL等。 2.非对称密码

量子密码

量子密码 摘要 论文说明了量子密码的现实可行性与未来可行性,强调了量子密码比传统密码和公开密钥更加方便和安全,探讨了量子密码的理论基础与试验实践。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量子密码术是密码技术领域中较新的研究课题,它的发展对推动密码学理论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量子密码技术是一种实现保密通信的新方法,它比较于经典密码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可证明安全性和可检测性,这是因为量子密码的安全性是由量子物理学中量子不可克隆性Heisenburg 测不准原理来保证的,而不是依靠某些难解的数学问题。自从BB84量子密钥分配方案提出以来,量子密码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上都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关键词:密码学;量子;偏光器;金钥;量子密码;金钥分配 目录 1.密码学原理............................................................................................................. - 2 - 1.1密码学概念...................................................................................................... - 2 - 1.2对称密钥.......................................................................................................... - 2 - 1.3公开密钥.......................................................................................................... - 2 - 2.量子密码学原理.................................................................................................... - 2 - 2.1量子密码学概念.............................................................................................. - 2 - 2.2量子密码工作原理.......................................................................................... - 3 - 2.3量子密码理论基础.......................................................................................... - 4 - 2.4试验与实践...................................................................................................... - 5 - 3.结论 ........................................................................................................................... - 5 - 参考文献................................................................................................................ - 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