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差速器的设计[精品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5
catia课程设计差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差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CATIA软件进行差速器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学生了解差速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TIA软件完成差速器的三维建模,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工程分析;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初步的差速器设计能力;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差速器设计,培养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差速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CATIA软件进行实际设计操作,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差速器基本概念与结构原理- 差速器的定义及其作用- 差速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差速器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2. CATIA软件基本操作- CATIA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常用工具栏和菜单命令的操作方法- 三维建模基本步骤和技巧3. 差速器三维建模- 差速器主要零件的建模方法- 零件装配与运动仿真- 差速器整体三维模型展示4. 差速器设计关键参数分析- 差速器设计原理及关键参数- 参数变化对差速器性能的影响- 设计优化方法及案例分析5. 教学实践与工程分析- 学生分组进行差速器设计实践- 教师指导与解答学生疑问- 差速器设计结果分析及评价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参考教材相关章节,明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
本章节内容涵盖差速器基本知识、CATIA软件操作、设计实践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差速器设计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课教案(二课时)科目汽车构造学校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课题差速器教师徐杨时间班级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锻炼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差速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差速原理教具差速器实物、多媒体电教设备教法启发、演示、讲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屏幕显示教学说明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驱动桥的组成?2.主减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导语(略)三、差速器1.差速器作用参考屏幕图片回答问题观察汽车转弯时的运动轨迹,分析运动轨迹与车轮运动的关系尝试归纳出差速器的作用认知差速器各零件名称,驱动桥图片主减速器工作知识衔接引入新课培养能力激发兴趣实现德育目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2.普通差速器(1)构造: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观察并学习各零件间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汽车转弯运动差速器零件图学习动脑分析问题讲授重点实现知识目标:展示差速器实物,对应屏幕图片讲解构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屏幕显示教学说明讲授新课(2 ) 动力传递路线:动力→主减速器→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驱动车轮3. 差速原理直线行驶:n1=n2=n0转弯行驶:n1↓,n2↑结论:n1+n2=2n04. 扭矩分配特性:行星齿轮将扭矩平均分配给左右半轴齿轮,即观察屏幕视频并给出答案观察行星齿轮的运动,得出结论:公转观察,得出结论:自转,公转观察结构,找出差别,思考结构不同的原因并可提出一些相应问题,同学之间互相探讨,总结出异同点差速器动力传递视频图差速原理动画(1)差速原理动画(2)教师讲授并总结,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观察分析,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M1=M2=1/2M0展示东风、桑塔纳、奥迪等汽车的差速器结构图和差速器实物结构图片能力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多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屏幕显示教学说明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差速器作用2.普通差速器构造3. 差速原理4. 扭矩分配特性1.完成表格2.思考题填充表格课后实践表格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为下节课学习防滑差速器做好铺垫理论联系实际板书设计三、差速器1.差速器作用: 3. 差速原理在两半轴传递扭矩时,允许直线行驶:n1=n2=n0两半轴以不同转速旋转,以转弯行驶:n1↓,n2↑满足左右驱动轮不等距行驶结论:n1+n2=2n0的需要.2.普通差速器 4. 扭矩分配特性:(1)构造:扭矩平均分配(2)动力传递路线: M1=M2=1/2M0实习课教案(二课时)课题喷油器的检查与调整学校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课型实训课教师徐杨班级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喷油器的检调内容和操作方法。
齐齐哈尔大学大学普通高等教育综合实践设计题目:差速器设计及驱动半轴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082班学生姓名:姜巍学号:2019111016指导教师:刘尚成绩:时间:2019年11月15日目录1 基本数据 (3)2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 (3)2.1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3)2.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4)2.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4)2.3.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4)2.3.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7)2.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9)2.3.4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10)3 驱动半轴的设计 (10)3.1 结构形式分析 (10)3.2 半浮式半轴杆部半径的确定 (10)3.3 半轴花键的强度计算 (12)3.4 半轴其他主要参数的选择 (12)3.5 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13)4.参考文献 (13)差速器设计及驱动半轴设计1.所设计车辆基本参数2.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不等。
例如,在转弯时内外两侧车轮行程显然不同,即外侧的车轮滚过的路程大于内侧车轮;汽车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由于轮胎气压,轮胎负荷,胎面磨损程度不同以及制造误差等影响,也会引起左右车轮因滚动半径的不同而使左右车轮行程不等。
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行驶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驱动轮在路面上的滑移或滑转。
这不仅会加剧轮胎磨损与功率和燃料的消耗,而且可能导致操纵性能恶化。
为防止这类现象发生,汽车在左右驱动轮间装有轮间差速器,从而保证驱动桥两侧车轮在行程不等的情况下具有不同角速度,满足了汽车行驶时的运动要求。
差速器用来在两轴之间分配转矩,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角速度转动。
差速器有多种形式,在此设计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2.1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图2-1 差速器差速原理如图2-1所示,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是一种行星齿轮机构。
差速器课程设计1.8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能够分析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了解差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点。
1.了解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壳体、齿轮、行星齿轮、半轴等主要部件。
2.掌握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差速器如何实现轴间差速。
3.明白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功能,了解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点。
4.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差速器进行拆装和检测。
5.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判断差速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零部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认识。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1.差速器的结构:介绍差速器的壳体、齿轮、行星齿轮、半轴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差速器如何实现轴间差速,包括齿轮的啮合原理和行星齿轮的传动方式。
3.差速器的功能:阐述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差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点。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差速器的拆装和检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与差速器相关章节的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汽车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PT,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4.实验设备:准备差速器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差速器课程设计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差速器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差速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掌握差速器的工作原理;(3)熟悉差速器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绘制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2)能够分析差速器的工作过程;(3)能够进行差速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车辆、安全驾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差速器的结构:介绍差速器的组成部分,如差速器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并阐述各部分的作用。
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差速器的工作过程,包括行星齿轮的旋转、半轴齿轮的转动等,使学生理解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3.差速器的维护方法:介绍差速器的维护方法,如定期检查、更换润滑油、调整间隙等,强调维护的重要性。
4.差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讲解差速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诊断方法,如异响、抖动等,并提供故障排除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差速器故障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车辆中的差速器故障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4.实验法:安排差速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汽车差速器维修技术》。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差速器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差速器课程设计轴的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差速器轴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差速器的作用和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差速器轴的设计和计算。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差速器轴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熟悉差速器轴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差速器轴的绘制,能够进行差速器轴的设计和计算,能够分析差速器轴的强度和刚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速器轴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差速器轴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差速器的作用和组成,掌握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
然后讲解差速器轴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差速器轴的设计和计算。
最后介绍差速器轴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使学生了解差速器轴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的要求,掌握差速器轴的制造过程和技术要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速器轴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差速器轴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差速器轴设计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将展示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辅助,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差速器轴的设计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名称主减速器及差速器设计设计时间 2015年3-6月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姓名翁灿指导教师方泳龙教授2015 年 6 月 8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1 任务题目................................................................................................................................ 1 1.2 进度安排.. (1)2驱动桥结构方案........................................................................................................................... 2 2.1 驱动桥概述............................................................................................................................ 2 2.2 驱动桥类型选择.................................................................................................................... 2 2.3 主减速器................................................................................................................................ 3 2.4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 (4)3 零部件尺寸计算...........................................................................................................................4 3.1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和主、从动齿轮齿数1z 、2z 的选择 ............................................... 4 3.2各参数的确定 (5)3.1.1 主、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D 2和端面模数m 2 ........................................................ 7 3.1.2 主、从动锥齿轮齿面宽b1和b2......................................................................................... 7 3.1.3 中点螺旋角β....................................................................................................................... 7 3.1.4 螺旋方向、方向压力角α................................................................................................... 7 3.3 主减速器锥齿轮强度计算.................................................................................................... 8 3.4 锥齿轮材料. (9)4 三维建模及二维平面图............................................................................................................. 10 4.1 三维建模 ................................................................................................................................. 10 4.1.1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从动齿 轮........................................................................................ 10 4.1.2 差速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 10 4.2 二维平面图 ............................................................................................................................. 11 4.2.1总装配图 (11)4.2.2行星齿轮二维平面图 (12)4.2.3差速器壳体二维平面图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4)1设计任务及要求1.1 任务题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设计(后驱)1.2 进度安排表1-1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车辆专业)题目:表1-2 面包车后桥差速器设计2驱动桥结构方案2.1 驱动桥概述汽车动力通常经由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到传到车轮。
程序设计算法竞赛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差速器差速器是程序设计算法竞赛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的一个特色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差速器算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差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等领域中。
在差速器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并通过编程实现差速器的算法。
该课程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原理、数学模型、算法设计、编程实现等。
首先,学生将学习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差速器是一种用于驱动两个不同速度的轮子的装置。
当车辆行驶时,内外轮胎因接触地面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速度。
差速器通过齿轮和差速器壳的设计,使得两个轮子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确保车辆的平稳行驶。
学生将学习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
然后,学生将研究差速器的数学模型。
差速器的运动是由齿轮的旋转和齿轮与地面的接触以及摩擦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学生将学习如何建立差速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特性和行为。
他们将研究差速器的运动方程和相应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接下来,学生将着手设计差速器的算法。
差速器算法的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差速器的数学模型和要求,设计出高效的算法来解决具体问题。
他们将学习和应用一些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动态规划、图算法、贪心算法等,来优化差速器的运动控制和性能。
学生还将研究一些经典的差速器算法,如PID控制,以及一些新颖的算法,如强化学习算法等,来进一步提升差速器的性能和适应性。
最后,学生将通过编程实现差速器算法。
差速器算法的实现是差速器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
学生将使用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来实现差速器的算法,并通过仿真的方式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效果。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调试和优化程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通过实际的编程实践,学生将提升他们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节 差速器设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是不相等的,如转弯} 内侧车轮行程比外侧车轮短;左右两轮胎内的气压不等、胎面磨损不均匀、两车轮上的负荷 不均匀而引起车轮滚动半径不相等;左右两轮接触的路面条件不同,行驶阻力不等等。
这 样,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不论转弯行驶或直线行驶,均会引起车轮在路面 上的滑移或滑转,一方面会加剧轮胎磨损、功率和燃料消耗,另一方面会使转向沉重,通过 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
为此,在驱动桥的左、右车轮间都装有轮间差速器。
在多桥驱动的汽 车上还常装有轴间差速器,以提高通过性,同时避免在驱动桥间产生功率循环及由此引起的 附加载荷、传动系零件损坏、轮胎磨损和燃料消耗等。
差速器用来在两输出轴间分配转矩,并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角速度转动。
差速器 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齿轮式、凸轮式、蜗轮式和牙嵌自由轮式等多种形式。
一、差速器结构形式选择(一)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差速器为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应 用广泛。
它又可分为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摩擦片式差速器和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等。
1.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由于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使用条件的汽车驱动桥中。
图5-19为其示意图,图中0w 为差速器壳的角速度;1w 、2w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的角速度;0T 为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r T 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1T 、2T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
根据运动分析可得0212w w w =+ (5-23)显然,当一侧半轴不转时,另一侧半轴将以 图5—19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示意图两倍的差速器壳体角速度旋转;当差速器壳体不转时,左右半轴将等速反向旋转。
根据力矩平衡可得{r T T T T T T =-=+12021 (5-24)差速器性能常以锁紧系数k 来表征,定义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由下式确定0T T k r =(5-25)结合式(5-24)可得 ⎩⎨⎧+=-=)1(5.0)1(5.00201k T T k T T (5-26) 定义半轴转矩比12T T k b =,则b k 与k 之间有k k k b -+=11 11+-=b b k k k (5-27) 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锁紧系数忌一般为.O.05~O.15,两半轴转矩比足b 为1.11~1.35,这说明左、右半轴的转矩差别不大,故可以认为分配给两半轴的转矩大致相等,这样的分配 比例对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来说是合适的。
差速器课程设计讲解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能够分析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差速器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
1.了解差速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掌握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差速器是如何实现车辆转弯时内外轮的差速的。
3.明白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了解其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
4.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差速器进行检查和维护。
5.能够根据差速器的工作状态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
6.能够根据差速器的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差速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意识到差速器维修对于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对汽车行业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差速器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1.差速器的结构:差速器的各部分名称、作用和相互关系。
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差速器是如何实现车辆转弯时内外轮的差速的。
3.差速器的功能: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
4.差速器维修:差速器的检查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以及维修方法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践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实践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差速器的检查和维护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车差速器实物、检查和维护工具,以及多媒体课件。
1.教材:提供差速器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2.实车差速器实物: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差速器的结构,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检查和维护工具: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差速器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原理和功能,能够运用差速器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差速器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掌握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3.理解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能够分析差速器的工作过程和性能。
5.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差速器进行检测和维护。
6.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优化差速器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和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差速器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3.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差速器的检测和维护方法。
5.差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第一课时:差速器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第二课时: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第三课时: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四课时:差速器的检测和维护方法。
第五课时:差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差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检测和维护差速器,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汽车差速器原理与维修》。
2.参考书:差速器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差速器工作原理动画、实际操作视频等。
4.实验设备:差速器实验台、检测仪器、工具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差速器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差速器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差速器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3.理解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其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4.能够识别差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5.能够解释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6.能够分析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科技和机械原理的热爱。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差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差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2.第二课时:详细讲解差速器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第三课时:阐述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差速器的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汽车机械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差速器实物和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课中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差速器课程设计1.8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差速器的定义、作用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差速器在1.8吨汽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学生能够描述差速器与汽车性能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差速器知识,分析1.8吨汽车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性能;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差速器知识,解决简单的汽车行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尊重和热爱;2. 学生通过学习差速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能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节能的驾驶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差速器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差速器的定义、作用及工作原理;- 差速器在1.8吨汽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差速器与汽车性能之间的关系;- 差速器类型及结构特点。
2. 实践操作:- 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差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差速器零部件的识别与更换。
3. 教学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差速器的定义、作用及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差速器在1.8吨汽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第三课时:差速器类型及结构特点;- 第四课时: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第五课时:差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六课时:差速器零部件的识别与更换。
4. 教材章节:- 教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 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差速器。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差速器相关知识。
差速器十字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差速器十字轴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汽车差速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差速器十字轴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与力学原理的联系。
3. 学生能描述差速器十字轴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的关联,了解其在整个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差速器十字轴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提出简单的设计改进方案。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实验,掌握差速器十字轴的拆装、检查及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差速器十字轴的简化结构图,并进行简要的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汽车各部件工作原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汽车零部件在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工程学科的技术应用课程,侧重于差速器十字轴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差速器十字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差速器十字轴的结构与功能- 深入介绍差速器十字轴的组成,包括十字轴齿轮、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
- 讲解差速器十字轴在汽车差速系统中的作用,实现左右车轮不同转速下的平稳行驶。
2. 差速器十字轴的工作原理- 分析差速器十字轴的工作原理,结合力学原理,阐述其实现差速的机制。
- 引导学生理解差速器十字轴与汽车行驶性能、稳定性的关系。
3. 差速器十字轴的实际应用与维护- 介绍差速器十字轴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关系。
- 讲解差速器十字轴的拆装、检查、维护方法,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机械与车辆学院
《汽车设计》结课大作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设计题目差速器的设计
姓名吴少韩
学号110403031001
班级2011级车辆工程X班
任课教师王思卓
成绩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 - 2 -三、总体设计............................................................................ - 3 -
(一)传动比的分配 ........................................................................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 4 -
(一)主减速器齿轮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差速器齿轮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差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设计与计算 (12)
六、半轴的设计 (1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 (21)
八、差速器壳体的设计 (21)
九、本次课程设计的感受 (22)
十、参考资料 (24)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
普通的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1,12-轴承;2-螺母;3,14-锁止垫片;4-差速器左壳;5,13-螺栓;6-半轴齿轮垫片;
7-半轴齿轮;8-行星齿轮轴;9-行星齿轮;10-行星齿轮垫片;11-差速器右壳
三、总体设计 (1)传动比的分配
一档变比64.31=i :主传动比:55.30
=i
总传动比:
922.1255.364.3i i 01=⨯=⨯=i
总
(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所传递的扭矩
m .216.48996.064.314010
M N M i =⨯⨯==η 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所传递的扭矩:
m .717.173696.0922.12140M
N M i =⨯⨯==η总
差速器转矩比为24.1=S
24.1==S M M S
B
(1) m N M M M S B .717.17360==+(2)
联立两式得m N M s .32.775=,
m N M B .40.961= 取m N M B .40.961=为半轴齿轮所接收的转矩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转速min /26.123664
.34500
/1r i n n ==
=主 半轴齿轮转速rmp i n n 24.348922.12/4500/0===总 由差速器原理知0212n n n =+
当车辆转向时其极限情况为内侧车轮不转,则另一侧车轮转速为rmp n 48.69620= 则当车辆转向时,半轴齿轮最大转速rmp n 48.696max =,最大转矩m N M .40.961max =
表1 传动装置和动力参数 名称
转速n/
(1min r -⋅)
扭距/m N ⋅
传动比/i
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 M.max
4500 140
1
I 挡
4500 140
3.64
主减速器主动锥
齿轮 1236.26 489.216
3.55
主减速器从动锥
齿轮 348.24 1736.717
半轴齿轮
696.48 961.40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
注: 注:本计算采用西北工业大学编《机械设计》(第八版)讲述的计算方法。
有关设计计算公式、图表、数据引自此书。
(一)、主减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设计与计算
螺旋锥齿轮传动(图a)的主、从动齿轮轴线垂直相交于一点,齿轮并不同时在全长上啮合,而是逐渐从一端连续平稳地转向另一端。
另外,由于轮齿端面重叠的影响,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