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设计

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设计

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设计
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设计

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设计

汽车前照灯的技术状况对于保障汽车夜间安全行驶意义重大,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项目。本论文主要针对一款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比较它与市面上其他同类产品的异同,分析其存在的缺点,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良,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外形进行重现表现。本论文对于产品内部结构的设计,是利用丝杠以及导轨的组合实现检测仪内部光电池板的多向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外形进行造型设计。

本次设计的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集图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于一体,可以实现汽车前照灯远近光的半自动化检测工作。

标签:前照灯前照灯检测仪结构设计造型设计

1 绪论

机动车前照灯是汽车在夜间或是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照明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驾驶员发出警示、进行联络的灯光信号装置。机动车前照灯的正常工作与行车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前照灯的光照性能检测被列为机动车运行安全检测的必检项目。我国颁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1],对车灯的光型、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光束照射位置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对相应的检测系统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深入研究检测车灯配光性能的各种检测装置必将为我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1 前照灯检测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机动车检测技术是汽车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技术。而机动车检测仪也是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作为检测仪器中的重要分支,前照灯检测仪伴随着前照灯检测技术的发展,从无到有。时至今日,很多汽车技术发达国家的前照灯检测仪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实时检测这一较高程度的突破。相比国外先进的机动车检测技术,我国的检测技术起步比较晚。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已经部分实现了很多高性能的检测,譬如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自动采集分析数据的检测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如今,国内很多产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前照灯检测仪器不仅已经可以满足国内的检测需要,同时还在出口其他国家。

1.2 市场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是在现有半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的内部结构及外观表现进行一定的改进,使产品在功能、外形、色彩、品质等诸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HQD-2型汽车前照灯检测仪 说明书(四川华泰)

HQD-2型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随机技术文件 使用说明书 产品合格证 产品装箱单 制造商:四川华泰新技术有限公司

HQD-2数显型汽车前照灯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制造商:四川华泰新技术有限公司 在使用灯光仪前,请仔细全面地阅读本说明书

目录 第一节使用说明-----------------------------1 一、仪器概述---------------------------------1 二、主要技术参数-----------------------------1 三、仪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 四、检测原理---------------------------------3 五、操作使用方法-----------------------------4 1.使用条件-------------------------------4 2.检测前的准备---------------------------5 3.检测方法-------------------------------5 4.检测注意事项---------------------------6 第二节校准方法-----------------------------7 第三节维护与保养--------------------------11 产品合格证-----------------------------------12 产品装箱单-----------------------------------13 本产品执行标准: 国家标准GB7258-2004 交通部行业标准JT/T508-2004 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川制01000167

汽车前大灯设计

汽车前大灯设计 车灯是汽车关键部件之一,它不仅对汽车的外观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车灯既是汽车的功能件,又是其外观件,一辆车的车灯就像人的眼睛,能传递它的精神和内涵,也是整车设计的点睛之笔,能体现汽车的品味,其造型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彰显汽车的气质。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汽车主要的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汽车车灯技术不断更新。在汽车车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逆向工程技术和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车灯产品的造型大致可以分为数据测量、三维建模和结构设计三个阶段。 目录 1 引言 (2) 2 汽车车灯设计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车灯的分类 (2) 2.2车灯的发展史 (2) 3 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4) 3.1逆向工程简介 (4) 3.2 逆向工程的应用现状 (4) 3.3 逆向工程的一般流程 (5) 3.4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5) 4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7) 4.1 数据采集 (7) 4.2 数据处理 (8) 4.3 模型重构 (13) 5 汽车前大灯的逆向设计 (18) 5.1 前大灯的数据采集 (18) 5.2 前大灯点云数据处理 (19) 5.3 前大灯 CAD 模型构建 (22) 5.3.1重构前的准备工作 (22) 5.3.2以结构体为主的底座的构建 (22) 5.4 CAD 模型检验 (24) 5.4.1灯罩大面的曲面品质分析 (24) 5.4.2底座的拔模检查与调整 (25) 5.4.3装配干涉检查 (25)

1 引言 随着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进一步提高,车灯不再只是汽车的一个照明部件,还是这车设计的点睛之笔,时髦的汽车车灯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且更注重于整车的审美风格保持一致,它最能体现汽车的品位,越是个性化车、高档车,越注重车灯的设计及品质。本文就对车灯的分类及发展史、逆向工程的概念、应用现状、关键技术和一般流程,以及汽车前大灯的逆向设计做了简要概述,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汽车车灯设计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款式的轿车不断涌现,汽车速度不断提高,对汽车灯具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前照灯系统,不仅要效率高,还要解决夜间行车的眩目问题。以前的车灯设计方法是依靠个人的经验和大量的实验,但这已远远跟不上灯具设计需求的速度和越来越严格的车灯照明标准。因此国外已有人利用计算机对汽车灯具进行仿真设计,从而大大加快了灯具的开发进度。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落后于国外。 2.1 车灯的分类 车灯按照用说途分照明灯和信号灯两大类。照明灯又分为外照明灯和内照明灯,信号灯也分为外信号灯和内信号灯,如图2.1所示。 图2.1 车灯分类 外照明灯除了牌照灯之外,主要作用是为本车驾驶员提供路面照明,外信号灯则是为方便其它车辆驾驶员识别本车轮廓和判断本车动向而设置的,其中转向指示灯和动灯是极重要的信号指示灯,它对于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在这些灯中,属于强制性检验的有外照明灯和外信号灯,因为这些灯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

汽车仪表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项目六认识汽车的总体结构 任务四汽车电气——仪表装置 教学设计 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武绍元 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 汽车仪表装置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概论》第六章,第四节。是在学生掌握了汽车发展概况、汽车车标文化和相关汽车VIN代码和汽车的相关参数后引入的新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仪表板的主要形式和作用,常见的仪表图标和报警指示灯,熟悉这些图标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相关的排除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对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有较深的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仪表的种类、作用与使用方法。 ②理解电子化仪表的特点 ③学会仪表显示常见故障和相应的排除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对汽车仪表和故障指示进行检测、诊断和排除。 ②具备识读和分析仪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仪表板上的仪表指示用意 教学难点:相关仪表报警图标的含义及故障排除方法 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通过实物演示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有利于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用图片、语言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用问题导学,明确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探索、观察、思考的目标很清楚,很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为依托,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体现技能为先的教学理念。 (5)、教材处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比较笼统、模糊,我有意识的将汽车仪表板作为汽车电气突出重点进行讲解和演示,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逻辑的整体性。并让学生感知其实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孤立的,以便实现课程的综合性。

MQD-6A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

MQD-6A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自动跟踪光轴、自动检测车辆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和远光、近光光束照射位置的检测仪器。 1准备工作 1.1开机前检查 1.1.1检查清扫仪器表面,确保无油渍、灰尘等脏物。 1.1.2检查各种导线,确保导线无损伤或连接松动。 1.1.3检查导轨上是否镶粘有石子和泥土等杂物,如有应清扫。 1.1.4检查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行程开关及撞块是否安装松动,接触是否不可靠, 如有应紧固、调整。 1.1.5检查仪器附近是否有明显干扰的用电器,如有应排除。 1.1.6满足上述条款要求后方可开机。 1.2被检车辆的检查 1.2.1汽车轮胎气压,必须符合规定,以防轮胎气压不足,影响测量结果。 1.2.2除去轮胎上的石子、泥土等杂物,保持胎面干燥。 1.2.3满足上述条款的车辆方能上线检测。 2检测操作步骤 2.1当LED显示牌显示“赣××××××灯光初检请到位”时,引车员驾驶受检车辆沿引导线,尽可能与导轨保持垂直方向,缓慢行驶到第三工位,使受检车辆前照灯与检测仪相距1米左右;在LED显示牌显示“前进后退停止”的提示下,引车员停稳车辆,挂空挡;若机动车有四只前照灯时,一定要把辅助前照灯遮住后再进行测量。检测时,检测仪聚光透镜不要让被检测灯以外的光源照射。 2.2当LED显示牌显示“开右远光灯”时,引车员打开前照灯远光,轻踏油门,检测完毕;当LED显示牌显示“开右近光灯”时,引车员打开前照灯近光,松油门,检测完毕;当LED显示牌显示“开左远光灯”时,引车员打开前照灯远光,轻踏油门,检测完毕;当LED显示牌显示“开左近光灯”时,引车员打开前照灯近光,松油门,检测完毕;LED显示牌显示该车左右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的检测数据和判断。 2.3当LED显示牌显示“检测完毕前进”时,检测仪返回安全位置时,引

前照灯检验

前照灯检验 、前照灯检验项目属性 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的项目属性为否决项。 2、前照灯远、近光光束位置垂直与水平偏移量的项目属性为建议维护项。 二、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方法 1、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 2、置变速器于空档,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 3、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 4、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 5、按上述(3)、(4)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的检测。 6、在对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 三、前照灯检测注意事项 1、停车位置要准确,车身纵向中心线要垂直于前照灯受光面,否则主要会影响光束左右偏移测量的准确性。 2、初检与复检时尽量由同一引车员操作,驾驶员体重的变化会对光束上下偏移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造成影响,尤其对微型车影响较大。 3、前照灯检测仪正在移动或将要移动时,严禁车辆通过。 4、检测完毕后车辆要及时驶离,车身不得长时间挡住轨道。 四、前照灯检验标准 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为坎德拉cd

1、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 2、其它要求:同时打开各前照灯,其总的最大远光发光强度应不超过225000 Cd 2、远光光束垂直偏移量检测标准(10m远处) 3、远光光束水平偏移量检测标准(10m远处)

前照灯检定操作说明书

北京中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装置 操作说明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国计量院内

一、前照灯检测仪标准装置图示: 二、计量性能要求 (1)发光强度 ①为零时,发光强度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2%。 ②在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时,发光强度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5%。 (3) 跟踪时间 自动式前照灯仪在能接收前照灯光束照射的范围内,自动跟踪测定时间不大于20s。 (4) 疲劳性 前照灯仪的疲劳性:其发光强度示值的相对变化不超过±3%。 三、仪器使用方法 1、调整 1) 首先将箱体安装在三脚架上,拧紧底部的锁紧旋钮。将重锤悬挂于标准光源的正下方, 然后将校准器置于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正前方1米或3米处(指校准器标准光源灯端面到被校前照灯检测仪受光面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应根据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类型而定)。 2) 利用校准器的三个水平调节旋钮将校准器调至水平状态(通过附装之水准泡观察判断)。 3) 转动校准器的角度调节旋钮,使其上下、左右角度示值为零。 4) 转动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光轴刻度盘旋钮,使上下、左右角度示值为零,上下左右表示

方法:上=U、下=D、左=L、右=R。(对于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无此步骤) 5) 调整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方向,使其与校准器对正。对于手动前照灯检测仪,可通过其 对准瞄准镜观测校准灯的两个准星是否均处在瞄准器的垂直分划线上。对于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可通过观测校准器的两个准星是否与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准星重合判断。6) 开启校准器的电源开关,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电压显示值对应于200×102cd的位置上。 如使用近光灯则不需转动电压调节旋钮。 7) 确认被校前照灯检测仪镜头与校准器标准光源灯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为正确的测定离。 9) 再次检查前照灯检测仪与校准器是否对准。 2、测量 2.1 远光测量: 1) 接通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电源。按远光/近光切换开关选择标准光源灯或者近光灯。 2) 将校准器的发光强度调到200×10^2cd之后照射(3~5)分钟。 3) 发光强度测量: A. 将发光强度调到80×10^2cd,读取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指示值并记录误差。 B. 再将发光强度分别调至120×10^2cd、150×10^2cd、200×10^2cd分别读取前照灯 检测仪的指示值并记录误差。 4) 光轴测量(固定发光强度改变光轴角度): A. 将校准器的发光强度调至200×10^2cd,角度调至上1°。对于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 转动光轴刻度盘旋钮使上下光轴平衡表的指针指零,读取光轴刻度盘的指示值,并记录误差。对于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直接读取上下表的指示值并记录误差。 B. 分别将校准器的角度调至下1°、下2°、右1°、右2°、左1°、左2°重复上述A 的测量。 5) 光轴测量(固定光轴角度改变发光强度) A. 将校准器的角度调节旋钮及被校前照灯检测仪的光轴刻度盘旋钮调至零,并确认在校 准器发光强度为200×10^2cd时,光轴表(上下、左右)的指针均指零。 B. 将校准器的发光强度调至80×10^2cd,如前照灯检测仪的光轴表(上下、左右)的 指针偏转离开平衡位置,则转动其光轴刻度盘旋钮,使光轴表的指针为零,读取光轴刻度盘的指示值并记录误差。对于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直接读取其角度。

汽车前照灯检测(教学设计)

汽车前照灯技术状况的检测(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谭顺翔 授课班级:汽车评估选修班授课时间:2009年4月23日教材:汽车服务业系列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评估》(张克明主编) 课题(教学内容):汽车前照灯技术状况的检测课时:1学时(45分钟)一、教材分析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评估》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节课选自汽车服务业系列丛书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评估》(张克明主编)第四章第八节。这一章是汽车评估中对汽车技术状况检测部分,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正确评估汽车照明电气系统的工作状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可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利用屏幕检测前照灯的光束位置的方法;(2)掌握利用前照灯检验仪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讲(教师的讲解)、演(教师演示)、练(学生自己做工作页) 结合,让学生掌握汽车评估中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操作方法,为日后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及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应对其工作后将遇到的千变万化的技术问题,增强其工作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综合本教材的前后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屏幕检测前照灯的光束位置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前照灯检验仪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方法。 (四)教材处理 原则上课程教学按教材的顺序和推进。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一些

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 借鉴“任务驱教学法”的原理,设计“工作页”,将重点内容问题化、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的。 演示法、启发诱导法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利用演示法让学生直接地学习汽车评估检测的方法;利用启发诱导法巧妙地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兴奋点。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发挥主导,创设工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抓住可利用的兴奋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三、学法指导 (一)通过采用“工作页”,使教学目标细化,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用目标激励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创造学习情境。 (二)讲、练、演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索,强化他们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媒体和教具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配备:多媒体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钟) 1、前面学了关于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的检测项目哪些?(发动机功率的检测、气缸密封性的检测、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检测、驱动力的检测、前轮定位的检测、转向盘的检测等) 2、随便说个检测项目,比如说前轮定位包括哪些重要的参数?(主销后倾,主销内倾,车轮外倾,前轮前束) (二)新课引入(3分钟) 本节课首先说汽车技术状况的鉴定是汽车评估的基础与关键,而前照灯的检测又是汽车技术状况鉴定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前照灯的检测也是汽车评估中的重点。然后用手电筒的照射说明前照灯的两个特性——照射方向与发光强度。在说明照射方向时,提问:前照灯照射方向应该如何控制?(此处设疑,留下悬念,

汽车仪表板总成造型综述

汽车仪表板总成造型综述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造型 仪表板是全车控制与现实的集中部位,仪表板的造型重点是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设计。现代轿车设计中,绝大多数的操纵开关都是供驾驶员专用的,所以,仪表板造型首先以驾驶员为之对仪表的可视性和对各种操作件的操作方便性为依据。在视觉效果上,仪表板位于市内视觉集中的部位,其形体队成员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应强调其造型的表现效果。 1.仪表板的布置 在不至仪表板是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用和确定所有仪表、显示器和主要操纵控制间的位置,此外还要从结构空间进行人机工程验证,其中包括视野性、手、脚活动范围、肘部空间、手伸及界面、按钮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同时,在形体设计时,还要注意仪表板面的反光效果,既要提高仪表的可见度,又要通过表罩的漫反射方法减少炫光,还要防止仪表板上的高光点在风窗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反射影像,以免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必须对仪表板的表面进行消光或亚光处理,已获得舒适安全的驾驶感觉。 仪表板上安装的仪表和各种器件大都来自不同的厂商,涉及时要保证个不同厂商器件的颜色、质感、纹理的统一,还要注意仪表表面、指针、屏显、数字、警示灯、刻度盘等的形体、颜色及灯光效果的统一,这些在方案设计初期都要处理妥当,为后期的细化和局部设计做好准备。

2.仪表板的造型分类 仪表板的器件按其功能一般划分为驾驶操控区、乘用功能区、保安区等几个部分 A区: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共用的区域 B区:驾驶员座位操作区 C区:唯有驾驶员操作区 D区;A、B、C区以外的区域 现代汽车的仪表板造型概念以趋于多元化,通过不同的仪表指示区、中置控制区、按键功能区的划分和形体的连接可以组合成多种形式。按照仪表板的大的体面关系和结构分块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仪表板上下分块式

汽车车灯相关资料

汽车车灯相关资料 一、汽车车灯发展历史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波士顿举办美国首届汽车展览会,美国哥伦比亚号汽车将电灯作为前灯和尾灯,车灯从此诞生。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会车时有些晃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 1916年,美国一个名叫C·H·托马斯的人为了让对方驾驶员在晚上能看到他打的手势,把一个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由此转向信号灯幽默登场。 1938年,别克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转向灯作为选用的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安装,到1940年以后汽车前面也装有转向信号灯了,而且信号开关具有随时调节的功能。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一个蓄电池供电的电灯照明。 1909年,首次把乙炔灯作为变光装置。 1916年,美国使用了行车灯。 1920年,当选用倒档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 192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安装了内灯。 1926年,通用汽车公司把大灯变光开关从方向盘移到地板。 1938年,第一次采用封闭的内灯。 1898年,美国电气公司将电灯抛物面反射镜推广于大灯,侧灯和尾灯。

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其演变过程如下: 第一代--乙炔气前照灯 前照灯具有高的轮廓亮度,乙炔气火焰的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因而,在1925年以前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几乎全是乙炔前照灯。 第二代--电光源前照灯 1913年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问世,因其具有较高亮度,给电光源前照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当时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制约,直到1925年,电气照明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双光灯芯前照灯 具备有高轮廓亮度充气灯泡的电前照灯一装在汽车上,就出现了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造成驾驶员炫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因而,对前照灯的设计提出了两个互不兼容的要求:一个是如何在不小于100m的距离内使道路和高度至少为的障碍物得到良好的照明;另一个是如何使迎面车辆驾驶员不炫目。汽车会车时的这种炫目问题,仍是汽车照明技术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会车炫目的问题,1924年,欧洲发明了双光灯芯前照灯之后,美国也出现了带双丝灯泡的前照灯。然而,欧洲和美国具备不炫目近光的前照灯的光学系统结构原理不尽相同。其灯泡的差异在于灯丝的形状和位置不同:配光镜的差异在于折光单元的图案和计算不同,因而,近光的配光也有所不同。近光系统分为欧洲系统和美国系统两种,两大系统的协调问题是当今世界汽车灯光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第四代--不对称近光前照灯 双光灯芯前照灯系统属于对称近光系统,近光光型的左右两侧完全相同,因而左、右两侧行驶皆适用。但由于行车光(远光)变到会车光(近光)时,视见距离缩短,

汽车仪表板设计浅谈

汽车仪表板设计简介 一、造型 仪表板是全车控制与现实的集中部位,仪表板的造型重点是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设计。现代轿车设计中,绝大多数的操纵开关都是供驾驶员专用的,所以,仪表板造型首先以驾驶员为之对仪表的可视性和对各种操作件的操作方便性为依据。在视觉效果上,仪表板位于市内视觉集中的部位,其形体队成员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应强调其造型的表现效果。 1.仪表板的布置 在不至仪表板是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用和确定所有仪表、显示器和主要操纵控制间的位置,此外还要从结构空间进行人机工程验证,其中包括视野性、手、脚活动范围、肘部空间、手伸及界面、按钮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同时,在形体设计时,还要注意仪表板面的反光效果,既要提高仪表的可见度,又要通过表罩的漫反射方法减少炫光,还要防止仪表板上的高光点在风窗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反射影像,以免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必须对仪表板的表面进行消光或亚光处理,已获得舒适安全的驾驶感觉。 仪表板上安装的仪表和各种器件大都来自不同的厂商,涉及时要保证个不同厂商器件的颜色、质感、纹理的统一,还要注意仪表表面、指针、屏显、数字、警示灯、刻度盘等的形体、颜色及灯光效果的统一,这些在方案设计初期都要处理妥当,为后期的细化和局部设计做好准备。 2.仪表板的造型分类 仪表板的器件按其功能一般划分为驾驶操控区、乘用功能区、保安区等几个部分 A区: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共用的区域 B区:驾驶员座位操作区 C区:唯有驾驶员操作区 D区;A、B、C区以外的区域 现代汽车的仪表板造型概念以趋于多元化,通过不同的仪表指示区、中置控制区、按键功能区的划分和形体的连接可以组合成多种形式。按照仪表板的大的体面关系和结构分块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操作规程: 使用前应确认被测机动车前照灯的基准中心与灯光仪光接收箱正面透镜的距离为1米。 1.被测车辆的对正 检测时,要求被测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与灯光仪的光学中心线平行。在被检车辆纵向中心线上选定前后相隔1米以上的亮点。上下移动光箱,使受光箱侧面的准星两个点与上述两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时,则车辆以摆正,否则,重新摆正车辆。如果准星电与上述两点有些小偏差,可通过旋动角度调整装置的调整杆,让光接收箱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绕立柱转动,使灯光仪与被检车辆对准。 2.前照灯远光检测步骤 ⑴打开被测机动车的前照灯,对于4等制前照灯,须把辅助灯或主灯的灯光遮住,然后逐盏灯检测。 ⑵打开灯箱背部的反光镜盖,上下或左右移动光接收箱使被检车灯灯影中心与反光镜中心重合。 ⑶观察灯箱上部屏幕板上车灯投影,调节位于光接收箱顶部“上下、左右的光轴旋转钮”使水平与垂直偏角指示灯均显示在中间的零点(即偏角指示灯全灭)。此时左边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的水平偏移量,右边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的垂直偏移量,中间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上的发光强度。

3.前照灯近光检测步骤 ⑴将灯光仪移至被测前照灯前面,调整光接收箱的位置使灯光仪对准被测前照灯。 ⑵把灯光仪“上下、左右光轴旋钮”回至0°,打开被测近光灯,其配光特性就可以通过屏幕显出来。如下图所示光斑似于10米屏幕上的光分布特性。 暗区 15° 亮区 ⑶对于上图的配光特性,可分别旋动灯光仪“左右、上下光轴旋钮”,使明暗截止线的水平部分与屏幕上水平方向的0°线重合,使明暗截止线的水平部分与斜线部分的拐点和水平方向0°线重合,则左右偏角值、上下偏角值读书即是明暗截止线的拐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 维护保养: 仪器应保持洁净,灯箱前部的聚光透镜不得有灰尘或其他杂物,应经常用湿布进行清洗。同时应在每月一次加适量黄油,至螺杆立柱。以下为基本故障处理。 1.仪器光强值显示为0. ⑴检查被检测的车灯是否打开,车灯光是否照进仪器灯箱,仪器屏幕板上是否可以观察到车灯光斑,如均无问题则执行以下操作。 ⑵检查受光箱内部反光镜后面的螺母,是否有松脱。如有,则

前照灯检验

前照灯检验 一、前照灯检验项目属性 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的项目属性为否决项。 2、前照灯远、近光光束位置垂直与水平偏移量的项目属性为建议维护项。 二、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方法 1、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 2、置变速器于空档,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 3、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 4、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 5、按上述(3)、(4)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的检测。 6、在对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 三、前照灯检测注意事项 1、停车位置要准确,车身纵向中心线要垂直于前照灯受光面,否则主要会影响光束左右偏移测量的准确性。 2、初检与复检时尽量由同一引车员操作,驾驶员体重的变化会对光束上下偏移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造成影响,尤其对微型车影响较大。

3、前照灯检测仪正在移动或将要移动时,严禁车辆通过。 4、检测完毕后车辆要及时驶离,车身不得长时间挡住轨道。 四、前照灯检验标准 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为坎德拉cd 远处)、远光光束垂直偏移量检测标准(210m

10m远处)、远光光束水平偏移量检测标准(3 远处)4、近光光束垂直偏移量检测标准(10m 远处)、近光光束水平偏移量检测标准(510m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3 / 3

新型智能汽车前照灯设计

新型智能汽车前照灯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型智能汽车前照灯设计 院 (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姓名:马泽成 学号: 593 指导教师:黄贻培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

“汽车电子”的发展在如今已经慢慢步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人类既然创造了它那么就要让它发挥出它的极致。应我们的需求而去逐一创造和改变,这我们也可以称其为——以人为本。 汽车前照灯基本功能是让我们在夜间可见度低的情况下驾驶看清前方的道路。对于如何能够在夜间更加舒畅,安全的驾驶一直是我们设计前进的目标。新型智能汽车IFS(Intellect Front-light System)前照灯的几个创新之处在于它能够让驾驶员在夜间驾驶能有和白天驾驶一样的安全感。从而达到我们以为为本的思想理念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夜间汽车驾驶主要应对的几个问题有,1.转弯时视线出现盲区无法对前方道路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改变内侧前照灯的角度因而加大可视面积;2.夜间在通过无交通指示灯的十字路口由于不容易发现侧方车辆的来临,根据距离传感器的帮助下提高安全系数;3.在夜间和---大雾等极端天气如果在前照灯安置红外线热感仪器,从而感应到前照灯无法看见的地方感应前方的路况,在危险发生之前我们就可以有效地处理了。 关键词:新型智能汽车前照灯IFS系统红外距离传感器 Auto模式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汽车电子发展 第二节 IFS的概念源由 第三节智能前照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 IFS系统分析 第一节汽车智能前照灯电路图及分析 第二节 IFS系统原理方框图 第三章IFS系统下的模式与效果 第一节四种“Auto”模式 第二节 IFS系统下的效果 第四章红外距离感应模式 第一节红外距离传感器 第二节传感器工作原理 第三节根据PLC设计传感器报警系统第五章设计缺陷与总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仪表台结构设计

仪表板结构设计 1、简要说明 1.1 该部分综述 仪表板总成似一扇窗户,随时反映出车子内部机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它又是部分设备的控制中心和被装饰的对象,是轿车车厢内最引人注目的部件。可以这样说,仪表板总成既有技术的功能又有艺术的功能,它反映出各国轿车制作工艺和风格上的差异,是整车的代表作之一。 现代轿车的仪表板总成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其中仪表板是安装指示器的主体,集中了全车的监察仪表,通过它们揭示出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和燃油的储量,灯光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车辆的现时速度和里程积累。有些仪表还设有变速档位指示,计时钟,环境温度表,路面倾斜表和地面高度表等。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现代轿车多数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部件安装在副仪表板上,以方便驾驶者的操作,同时也显得整车布局紧凑合理。 仪表板总成在车厢里处于中心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它的任何疵点都会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因此汽车制造商是非常重视轿车仪表板总成的制作水平,从制作工艺上可以表现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从装饰风格上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一种成功的轿车仪表板总成,既要融入轿车的整体,体现出它是轿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要体现出轿车的个性,使人看到仪表板就会想到车子的形象。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由于仪表板的特殊位置,处于正副驾驶员的前方,在整个坐舱系统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视野,所以设计好该产品对于提高整车内饰质量有很直接有效的作用。仪表板的面积很大,故对造型的影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车型的开发,从实用新型方面来讲,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仪表板的外面装有仪表和各类操纵件,里面装有空调等各类车身附件,对空间和结构的要求都很复杂,在设计中应特别精心,对于仪表板的布置和结构设计尤其要考

HID汽车前照灯调光设计

基于LIN总线的汽车HID前照灯自动调光系统 摘要:针对汽车HID前照灯对自动调光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LIN总线的前照灯自动调光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基本思想,并给出了软件编程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前照灯;自动调光;LIN总线;步进电机控制 引言 HID是高压气体放电灯(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的缩写,也可称为重金属灯或者氙气大灯。与传统卤素灯泡相比,HID有亮度高、寿命长、省电等优点。 正是由于HID具有高亮度的特点,如果使用时照射高度调节不当,在会车时将会对迎面来车的司机造成强烈的眩目,产生安全隐患。为了规范HID前照灯的市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在ECE-R48条款中明确规定:装备HID前照灯的车辆必须配备能够全自动调节其照射高度的系统,也可称之为前照灯水平自动调光系统。该系统工作时,会根据车辆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HID前灯的投射俯仰角度,确保其投射高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又不会对迎面车辆的司机造成眩目。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如图1所示,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车身高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单元和驱动执行单元。系统运作情况如下:该系统的主MCU(MC68HC908GZ60)采集车身前后轴高度传感器的信号,经运算后发出控制信号分别给左右前照灯的水平调光步进电机,指示电机转动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动调光。 图1 前照灯自动调光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车身高度传感器 该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测定车内两个基准点(约前、后轴位置)到地面的距离差得出车辆的倾斜角度信号,从而进行水平调节。可选择光电编码式的车高传感器,把车身高度的变化(悬架变形量的变化)变换成传感器轴的旋转,将检测出的旋转角度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输入MCU。实验中,车身高度传感器在车左前轮和左后轮内侧各装一个。 中央控制单元

FD-10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屏幕法) 使用说明书 V1.0

目录 一、仪器结构 (1) 1.仪器外形 (1) 2.台架结构 (2) 3.仪器台架说明: (3) 二、设备使用方法 (3) 1.地基图与设备 (3) 2.操作使用步骤 (5) 三、设备维护 (25) 1.日常维护 (25) 2.日常维护简单故障处理 (26)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27) 1.主要技术指标 (27) 五、仪器与上位机通信协议 (28) 1.仪器发送的命令格式 (28) 2.仪器应答的命令格式: (29) 3.命令说明: (30) 六、附录(装箱清单) (35)

一、 仪器结构 1. 仪器外形 见图一

2.台架结构 见图二 图二1.工控机柜 2.显示器 3.键盘、鼠标 4.图像采集系统 5.工控主机 6.工控机柜门

3.仪器台架说明: FD-10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屏幕法)主要由采光板、工控机柜、工控主机、控制系统、图像采集 系统等组成。(见图一) (1)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控制系统主要由工控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控制电路电器等部分组成。(见图二) (2)图像采集系统组成结构 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由摄像设备、图像采集设备等部分组成。 二、 设备使用方法 1.地基图与设备 (1)布局的准备: 前照灯检测仪的布局对检测仪的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保证安装后设备正常工作、达到预期的测 试效果,请务必按照布局图安装。(见图三)

图三设备布局平面图

(2)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精度。因此,对设备台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安装标准、安装要求; (3)确定采光屏的摆放位置,标出检测线的中轴线; (4)检测距离:3m; (5)摄像头与采光屏距离:3.2m,与检测线中轴线垂直距离500mm,摄像头高度离地800mm; (6)按(5)的要求摆放好主机柜; (7)在采光屏和主机柜的底板上4个φ10孔下的地板打上标记,移开设备,用冲击钻打4个深度为90mm 的孔; (8)在上述的孔中,用安装附件中所带拉爆螺钉M8×80,在保证(5)的要求下,将设备固定在地面上。 2.操作使用步骤 (1)功能简介: A.运行环境: 硬件:工控机PIII 800/HD2G/RAM256M,或以上; 软件:操作系统WIN2000/WINXP ok系列视频卡驱动程序 FD-10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屏幕法)检测程序。 B.车型数据输入 以Excel表格形式输入车型号,远光发光强度范围值、远光偏角度范围值、近光偏角度范围值; C.远灯发光强度、偏角度测量 根据输入的车型数据及测量值范围,测量车灯光发光强度及偏角度并判断其测量值是否合格,并在屏

汽车前照灯热熔胶槽设计规范

1 目的 通过规定汽车前照灯热熔胶槽结构的形式,尺寸大小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前照灯热熔胶槽结构的设计标准化,从而进一步规范前照灯热熔胶槽结构设计,便于结构设计的检索、查询和管理。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前照灯热熔胶槽结构中灯壳胶槽、限位筋和灯罩挂钩、限位筋的结构形式、形状、尺寸,以及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内容 3.1灯壳胶槽 3.1.1灯壳胶槽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1和表2。 图1 表2 3.1.2灯壳侧无滑块胶槽 3.1.2.1 灯壳胶槽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3。

图3 3.1.2.2 灯壳胶槽的宽度尺寸和圆角定义见图4。 图4 3.1.2.3 评判示意图见图5。 OK NG 原因:A<1.7 图5 3.1.3灯壳侧有滑块胶槽 3.1.3.1 灯壳胶槽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6。

图6 3.1.3.2 灯壳胶槽的宽度尺寸和圆角定义见图7。 图7 3.2灯罩挂钩 3.2.1灯罩侧无滑块挂钩 3.2.1.2 挂钩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8。 图8 3.2.1.2 挂钩的宽度尺寸见图9。 图9 3.2.1.3 挂钩的圆角定义见图10。

图10 3.2.2灯罩侧滑块挂钩 3.2.2.1 挂钩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11。 图11 3.2.2.2 挂钩的宽度尺寸见图12。 图12 3.2.2.3 挂钩的圆角定义见图13。

图13 3.3灯罩限位筋 3.3.1 限位筋的基本形状、尺寸和圆角定义见图14。 图14 3.3.2 限位筋分布间距见图15。 图15 3.4灯壳限位筋 3.4.1 限位筋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见图16。

图16 3.4.2 限位筋分布间距见图17。 图17 3.4热熔胶槽结构注意事项 3.4.1灯罩与灯壳的压合 3.4.1.1倾斜在沟槽倾斜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θ1=θ2插入,见图18。 图18 3.4.1.2灯罩底面与插入方面所成角度小于10°(80°~100°),见图19。

仪表板设计指导书

汽车车身仪表板设计作业指导书

2. 仪表板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仪表板件应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2.2)仪表板件应满足技术协议中相关要求。 2.3)仪表板设计应符合造型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2.4)仪表板设计应符合总布置方案和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硬点要求。 2.5)仪表板设计应满足人机工程等要求,提高舒适性。 2.6)在对样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沿用件、新件和改制件。 2.7)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 2.8)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性和经济性。2.9)表面光顺质量:高可见区,A级曲面,局部相切连续。少可见区,B级曲 面,相切连续。不可见区,C级曲面,位置连续。 2.10)逆向工程中测绘的孔径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公差和形位公差标注正确。 完整3D数模应有公差数据表。 3.检查分析 3.1)提交仪表板设计的光顺数模要准确反映出样件或油泥模型上的 a)各个特征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方位。 b)各特征之间过渡曲面的形状和走向。 c)各特征的丰满度及其变化规律。 d)各开缝线的走向及其与附近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发现所提交的光顺数模不符合以上要求,甚至有遗漏特征、风格变化等严重问题,应退回光顺所返工。 3.2)仪表板设计首先检查分析仪表板外表面光顺是否符合光顺要求。 3.3)注塑、压型零件根据光顺的仪表板外表面特点和边界条件确定拔模方向, 以作为以后结构设计的依据。发现有难出模的局部特征,应退回光顺所修改光顺数模。 4. 设计要点

4.1)仪表板边缘要光顺,与其他件间隙要均匀。 4.2)孔径形状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孔径符合标准化,系列化。 4.3)产品设计中尽量做到系列化和通用化,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4.4)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结构强度可靠,安装稳定牢固。 4.5)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借用其它车型的成熟附件和结构,以降低本车的设计成 本。 4.6)仪表板设计应充分考虑制造工艺可行性,装配工艺可行性,维修的可行性,经济性和 方便性。注塑、吸塑、压型零件应合理选择拔模方向。 5.上表皮部分设计 设计过程: 第一步:熟悉效果图,领会造型师设计意图和造型风格。分析各部分安装结构及实现的可能性。如结构不能实现或有疑问,则立即反馈给造型师,让造型师修改造型或作出解释。 图1 效果图 第二步:熟悉油泥模型、熟悉参考样车零件,注意其安装形式、壁厚以及与边界的搭接关系。 第三步:确定结构分块及固定方式、确定主断面、硬点 硬点:仪表板下骨架,分块线A柱护板、前风挡玻璃,门框密封条、前风窗

汽车前照灯检测设备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40 汽车前照灯检测设备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540 2 / 2 汽车前照灯检测设备操作规程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被检车辆轮胎气压、蓄电池电压必须符合标准。 2.驾驶室内只准乘座一人。 3.被检车辆前照灯面必须清洁。 4.检测仪必须避开外来光线的影响。 5.透镜外面沾有灰尘后,可用专门的擦拭纸擦拭干净。 6.开亮前照灯照射检测仪的受光器时,要等充电池灵敏度稳定后,才能进行检测。 7.检测仪不用时,应将仪器降至最低点,并且罩上外罩。 8.下班后,一起必须切断电源。 9.对不合格的车辆,检修后重检。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