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损失校验、线损等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2
100米电线电压损耗计算公式以100米电线电压损耗计算公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电线电压损耗是指电流通过电线时,由于电阻产生的电压降低。
在电力传输和电路设计中,电线电压损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电线电压损耗的方法。
电线电压损耗计算公式如下:V = I * R其中,V表示电线的电压损耗,I表示通过电线的电流,R表示电线的电阻。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电线电压损耗,通常会选择较大截面积的电线,以降低电阻。
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供电电压来弥补电压损耗。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电线电压损耗的计算方法。
假设有一条长度为100米的电线,截面积为1.5平方毫米,通过该电线的电流为10安培。
根据电线电压损耗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线的电阻。
需要查找电线的电阻率。
假设该电线采用的是铜导线,根据铜导线的电阻率为0.00000172欧姆/米。
根据电阻率和电线长度,可以计算出电线的电阻。
电线的电阻 = 电阻率 * 电线长度 / 截面积电线的电阻 = 0.00000172 * 100 / 1.5 = 0.0001147欧姆根据电线电压损耗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电线的电压损耗。
电线的电压损耗 = 电流 * 电线的电阻电线的电压损耗 = 10 * 0.0001147 = 0.001147伏特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在100米长度、截面积为1.5平方毫米的电线中,通过10安培电流时的电压损耗为0.001147伏特。
这个数值相对较小,说明该电线的电压损耗可以忽略不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电线截面积和电线长度,以满足电压损耗的要求。
如果计算出的电压损耗较大,可能会导致供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大电线截面积、降低电线长度或增加供电电压。
还需要注意电线的安全使用。
电线电压损耗会导致电线发热,如果电线截面积过小或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发电线过热甚至短路的安全隐患。
电压损耗的计算电压损耗是指电流通过电线或电缆时,由于电线或电缆的电阻而导致电压降低的现象。
电压损耗的计算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电压损耗的计算方法。
一、理论计算理论计算是指根据电线或电缆的电阻、电流和长度等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出电压损耗的大小。
电线或电缆的电阻是指单位长度内电线或电缆的电阻值,通常用欧姆/千米表示。
电流是指通过电线或电缆的电流大小,通常用安培表示。
长度是指电线或电缆的长度,通常用千米表示。
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为:电压损耗=电线或电缆的电阻×电流×长度。
其中,电线或电缆的电阻和长度是已知的参数,电流是根据负载功率和电压计算出来的。
例如,一条电阻为0.1欧姆/千米,长度为10千米的电缆,通过的电流为100安培,那么电压损耗为1千伏。
理论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它只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电力系统,而实际情况下电力系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如电线或电缆的温度、湿度、电压波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线或电缆的电阻值,从而影响电压损耗的大小。
二、实践计算实践计算是指通过实际测量电线或电缆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压损耗的大小。
实践计算方法比理论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因为它考虑了电力系统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实践计算的步骤如下:首先,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线或电缆的电压和电流大小;其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线或电缆的电阻值;最后,根据电阻值、电流和长度等参数计算出电压损耗的大小。
实践计算方法需要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技术人员,成本较高,但是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之,电压损耗的计算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理论计算和实践计算是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电压损失是指在电路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导致电流通行时电压降低的现象。
电压损失是衡量电路能量损耗的重要指标,在电路设计和优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应用。
1. 电压损失的概念在理想的电路模型中,电源提供的电压与电路中元件的电压一致。
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电子元件存在电阻、电感、电容等特性,导致电流通过时会产生能量损耗,使得电压降低。
这种降压现象称为电压损失。
电压损失通常用百分比或实际值来描述。
2. 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电压损失的计算涉及到复杂的电路模型和电学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压损失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进行估算。
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压损失可以由下列公式计算:电压损失 = 电路中电源的电压 - 电路中所有元件的电压和其中,“电路中所有元件的电压和”表示电路中所有元件的电压的总和,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等。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中的电压损失。
对于交流电路,电压损失通常用交流电阻、电感和电容的阻抗来代替,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相位差的概念进行计算。
对于直流电路,电压损失可以直接通过电路中电源的电压和各元件的电阻进行计算。
3. 电压损失的应用计算电压损失是电路设计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准确计算电压损失可以优化电路的效率和功率,并确保相关的电子元件和设备得到正确的供电。
例如,在设计交流电源适配器时,电压损失的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适配器中需要使用哪些元件以及它们的功率大小。
又如,在评估服务器功耗时,电压损失的计算可以帮助管理员预测服务器运行的电费支出,并对电源切换等策略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是电子领域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工具。
准确计算电压损失可以帮助优化电路的效率和功率,提高设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电路设计师来说,精通电压损失的计算和应用是提高设计水平和竞争力的必备技能。
转供电电损和线损计算公式
转供电电损和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耗。
电损是指在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气设备中由于电流通过导线和绕组时产生的电阻损耗;线损是指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阻损耗。
下面是转供电电损和线损的计算公式:
1. 转供电电损计算公式:
转供电电损 = I^2 R.
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
2. 线损计算公式:
线损 = I^2 R L.
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L为线路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电损和线损的计算公式中,电流、电阻和线路
长度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测量或计算得出。
另外,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频率、温度等因素对电损和线损的影响,以得出准确的损耗值。
除了上述基本的计算公式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参数和运行条件,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进行电损和线损的精确计算。
这些模型和软件能够考虑更多的因素,并给出更准确的损耗值,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设计。
总之,电损和线损的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准确的损耗值有助于合理规划电力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压损失计算住宅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它的大小,与线路导线截面、各负荷功率、配电线路等因素有关。
为了使末端的灯具电压偏移符合要求,就要控制电压损失。
但在住宅小区中,因为以往小区面积较小,供配电半径较小,仅是单一的道路照明,一般就不计算线路电压损失,而是根据经验保证线路电压的损失在合理范围内。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住宅小区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要增加小区道路照明设施外,还要增加景观照明。
面对这一新情况,计算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非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以下是本人结合实践,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所谈的个人体会。
不当处请同行指正。
一、计算城市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基本公式1、在380/200低压网络中,整条线路导线截面、材料相同(不计线路阻抗),且cosφ≈1时,电压损失按下式计算:△u%=R0ΣPL/10VL2=ΣM/CS (式-1)ΣM=ΣPL—总负荷矩;R0——三相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km);VL——线路额定电压(kV);P——各负荷的有功功率(kw);L——各负荷到电源的线路长度(km);S——导线截面(mm2);C——线路系数,根据电压和导线材料定。
在工具书中可查。
一般,三相四线220/380时,铜导线工作温度50度时,C值为75;铜导线工作温度65度时,C值为71.10。
2、对于不对称线路,我们在三相四线制中,虽然设计中尽量做到各相负荷均匀分配,但实际运行时仍有一些差异。
在导线截面、材料相同(不计线路阻抗),且cos俊?时,电压损失可以简化为相线上的电压损失和零线上的电压损失之和。
公式如△u%=Ma-0.5(Mb-Mc)/2CSo+Ma/2CSo (式-2)Ma——计算相a的负荷矩(kw.m);Mb、Mc——其他2相的负荷矩(kw.m);Sn——计算相导线截面(mm2);So——计算零线导线截面(mm2);C——线路系数△u%——计算相的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
线损的计算公式范文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电线、电缆以及设备等原因导致的能量损耗。
线损率则是用来衡量电能损耗的指标。
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总电量-售电量)/总电量*100%其中,总电量表示发电厂产生的电能总量;售电量表示发电厂售出的电能总量。
通过计算线损率可以判断电网的运行效率,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线损率,提高线路的输电效率。
线损率是个综合指标,与电网的运行状态、设备的质量、线路的长度以及用电负荷等因素都有关联。
最理想的情况是线损率为0%,即电能损失为0,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线损率不可能为0。
线损率的计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1.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指通过在发电站和变电站之间的主变压器两端安装电能计量仪表,实时监测电能的进出,从而计算线损率。
线损率(%)=(进线总电能-出线总电能)/进线总电能*100%其中,进线总电能表示从发电站进入变电站的电能,出线总电能表示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端的电能。
电能计量仪表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是指通过对电网的特性和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数学模型和假设条件来计算线损率。
线损率(%)=(变压器损耗+线路损耗)/进线总电能*100%其中,变压器损耗是指变电站内部的损耗,可以通过测量变压器的温度上升和负载电流来估算;线路损耗是指由于电线电缆内部电阻导致的能量损失,可以通过测量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来估算。
为了降低线损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电网布局和选用合理的导线材质和截面积,减小线路电阻;2.加强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维护,及时排除故障和缺陷;3.安装优质变压器和调压装置,减小变压器内部损耗;4.实施用电管理和节能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用电行为;5.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干预和误操作。
线损的降低对于电网运营商和用户都有好处。
对于电网运营商来说,线损的降低可以提高输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用户来说,线损的降低可以降低用电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减少停电和电能浪费。
电路线损计算公式电路线损可是个挺重要的概念,在咱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先来说说啥是电路线损。
简单来讲,就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损耗掉的那部分。
这就好比你带着一袋子糖果去送给朋友,结果在路上不小心撒了几颗,这撒掉的糖果就相当于线损啦。
那电路线损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线损的功率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算:ΔP = I²R 。
这里的ΔP 就表示线损功率,I 呢是电流,R 是电阻。
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线损功率也就越大。
我给您讲个我之前遇到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们小区的电路出了点问题,老是跳闸。
电工师傅来检查,就用到了线损的知识。
他拿着工具,测了测电流和电阻,然后嘴里念叨着这个公式,一会儿就找出问题所在了。
原来是有一段电线老化,电阻变大了,导致线损增加,超过了电路的负荷,所以才老是跳闸。
再说说线损率的计算,线损率 = (线损电量÷供电量)× 100% 。
通过这个公式,就能清楚地知道线损在整个供电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计算线损可不简单。
比如说,电线的材质不同,电阻也不一样;电流也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会随着用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而波动。
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线损计算结果。
还有啊,为了减少线损,在电路设计和设备选择上都得下功夫。
比如说,选用电阻小的优质电线,合理规划电路布局,避免过长的输电线路等等。
总之,电路线损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搞清楚它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高效可是非常重要的。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节约用电,这样既能省钱,也能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呢!希望通过我这一番讲解,您对电路线损计算公式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为手填数据★★★★★D122★D232★D314★线路长度L=11.55☆导线半径=9.44☆导线单位电阻=0.1592★功率因数=0.9★有功功率=10504视在功率=11671.11111无功功率=5087.319389★电压等级35★基准电压35基准电流16.50基准电抗 1.225★基准容量1000★1#主变容量40★2#主变容量40★上级站110kV侧母线阻抗X S *=★线路阻抗计算基准电压线路单位阻抗标幺值 =X*(Sj/Uj 2)★主变阻抗电压百分数:U d1-2%=★U d1-3%=★U d2-3%=★主变容量损耗小时★105044500 DJ几何间距=2519.8421lg(DJ/r) 2.426401333电抗计算公式导线单位电抗=导线单位电抗=0.378线路电阻= 1.83876线路电抗= 4.36591#主变参数:1X T1-2*=U d1-2%×S j/(100×Se)=1X T1-3*= U d1-3×S j/(100×Se)=1X T2-3*= U d2-3×S J/(100×Se)=1X T1*=0.5×(X T1-2*+ X T1-3*- X T2-3*)=1X T2*=0.5×(X T1-2*+ X T2-3*- X T1-3*)=1X T3*=0.5×(X T1-3*+ X T2-3*- X T1-2*)=1#主变参数:1X T1-2*=U d1-2%×S j/(100×Se)=1X T1-3*= U d1-3×S j/(100×Se)=1X T2-3*= U d2-3×S J/(100×Se)=1X T1*=0.5×(X T1-2*+ X T1-3*- X T2-3*)=1X T2*=0.5×(X T1-2*+ X T2-3*- X T1-3*)=1X T3*=0.5×(X T1-3*+ X T2-3*- X T1-2*)=1当d1点发生短路时,即110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X Σ1*=X S *+X L *=I 1*=1/ X Σ1*=I d1(3)=I j /X Σ1*=i ch1=1.8×√2×I d1(3)=I ch1= 1.509×I d1(3)=S d1=S j /X Σ1*=X Σ2*= X Σ1*+ 1XT1*//2XT1*=I 2*=1/ X Σ2*=I d2(3)=I j /X Σ2*=i ch2=1.8×√2×I d2(3)=I ch2= 1.509×I d2(3)=S d2S j /X Σ2*=X Σ3*=X Σ2*+1XT3*//2XT3*=I 3*=1/ X Σ3*=I d3(3)=I j /X Σ3*=i ch3=1.8×√2×I d3(3)=I ch3= 1.509×I d3(3)=S d3=S j /X Σ3*=符号短路点单位名称短路点编号基准容量S j 基准电压U j 基准电流Ij2 当d2点发生短路时,即35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3 当d3点发生短路时,即10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结果表(三卷变短路电流标么值I*短路容量S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I d3(3)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 ch3短路电流冲击峰值校验短路热稳定的计算时间:t js =t b +t d断路器的全分闸时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衰减系数βT后备保护动作时间t b i ch t d度公里mmΩ/kmkwkvakarkV3711515.60 5.021.36913.225MVAMVAMVA115kV0.02858223110.5176.5负荷利用小时6000mm 0.145lg(D J /r)=0.367528193Ω/KmΩ/Km ΩΩ8.754.251.6255.68753.0625-1.43752.6254.2501.6252.6250.0001.625算算路参数如下:0.33.015.2(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38.722.9(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3029.22.10.57.3(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18.711.1(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470.3-10.3-0.1-1.6(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4.1-2.4(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96.8单位123110kV侧35kV母线10kV母线d 1d 2d 3MVA 1000100010001153735kA5.0215.6016.50参数如下:(短路电流冲击值)参数如下:(短路电流冲击值)三卷变)(短路电流冲击值)3.030.47-0.10MVA 3029.2470.3-96.8kA 15.27.3-1.6kA 22.911.1-2.4kA 38.718.7-4.11110.76S 1.31S1.36 1.060.7。
线损就是电阻消耗的电压或电能,电线的截面积和长度决定电阻的多少,电流决定电压或电能损失的多少,通过的电流越大,电压损失越多,电能损失越大,通过的时间越长,电能损失越多,
比入你的用电:
电阻公式:
R=xx
通过5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9A
电压损失U损=IR=9X0.4=3.6V
电量损失P=I2R=9X0.4=32.4W(I2是平方)
一天的电能损失W=32.4WX24=778W.H=0.778度
通过10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18A
电压损失U损=IR=18X0.4=7.2V
电量损失P=I2R=18X0.4=130W
一天的电能损失W=130WX24=3120W.H=3.12度
通过20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36A
电压损失U损=IR=36X0.4=14.4V
电量损失P=I2R=36X0.4=518.4W
一天的电能损失W=518.4WX24=12440W.H=12.44度
以上说明:
电度数的增加线损也随之增加,负荷越大,损失越大。
电流增加1倍、电压损失增加1倍,电量损失或电能损失近似的是增加4倍。
你讲的5000度的线损是400度,100度的线损是800度,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是正确的,负荷改变的情况下就不是了。
因为电流增加或减少1倍,电能损失近似的是增加或减少4倍。
作为用户,要减少电能损失,惟一的就是要减少线的长度和增加截面积。
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附阻抗表)来源:电力知识课堂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 Rt 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线路电压损失率计算公式
电压损失率(%)=(线路总电阻×线路电流)/(输电线路电压×100)其中,线路总电阻是指输电线路上的总电阻,线路电流是指在输电线
路上的电流值,输电线路电压是指线路的电压值。
计算线路电压损失率的步骤如下:
1.确定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根据具体的输电线路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确定线路的电流和电压值。
2.计算线路总电阻:根据线路构造和线路参数,计算出全部的线路电
阻之和,通常使用单位长度线路电阻进行计算。
3.计算电压损失:将线路总电阻与线路电流相乘,得到电压损失值。
4.计算电压损失率:将电压损失值除以输电线路的电压,并乘以100,得到电压损失率的百分比。
线路电压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输电线路设计参数和运行
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若考虑线路的电感性和电容性损耗,可以在
计算公式中加入相应的修正项。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计算公式,考虑线路的负载情况、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
线路电压损失率的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线路电压损失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并优化输电线路的电能传
输效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相关的
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来说,掌握线路电压损失率的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和重
要的。
巧用E X C E L电子表格功能制作低压供电线路电压损失计算表根据《煤矿供电设计规范》中低压供电线路电压损失的相关计算公式,分别将其进行演变、简化成新的实用计算公式,再利用E X C E L电子表格编制成一个电压损失计算表,只要在此表中填入与供电线路相关的计算参数,如变压器型号及容量、电缆截面及长度(长度截面一齐输入,如70m m2,100m,可输入7100即可),负荷则能快速、准确地自动计算出结果。
其优点如下:1、数据输入方便、直观。
2、计算结果快速、准确。
3、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电压损失相关实用计算公式:(一)、正常电压损失规定:660V时,△U=△Ub +△Ug+△Uz≤63V,(1140V时,△U≤117V)。
1、变压器电压损失公式:△Ub =K1ΣP,其中:K1=Kb×(U r+U x×t gψ)×U20/100/Sb2、干线电压损失公式:△Ug =K2[Lh1*(P1+P)+Lh2*(P2+P1+P)+…+Lh n*(Pn+Pn-1…+P1+P)]其中:K2=K g×1000/U e/42.5/50。
3、支线电压损失公式:△Uz =K3*P*Lh0其中:K3=Kf×η×1000/Ue/42.5/50。
(二)、、起动电压损失规定:660V时,△Us t =△Ub s+△Ug s+△Uz s≤195V,(1140V时,△Us t≤345V) 1、变压器起动电压损失:△Ub =K1’√3Is t,其中:K1’=Rb×C O Sψp+Ub×S i nψp起动时,平均功率因率C O Sψp =(I×C O Sψ+Is t×C O Sψs t)/(I+Is t ),起动功率因数C O Sψs t(一般取0.52)2、干线起动电压损失:△Ug =K2[Lh1×(P1+P)+Lh2*(P2+P1+P)+…+Lh n*(Pn+Pn-1…+P1+n×P0/kx)](设P为起动设备),K2—意义同上。
线损和电压降计算
一、配电线路损耗计算
配电线路损耗有功电量与输入有功电量之比,叫做配电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
一般大中型企业配电线路的线损率应在1%~3%之间。
农网高压线损率应在10%以下,低压线损率应在12%以下。
1.负荷在未端的线路损耗计算
(1)计算公式一:
∆P=mI j2R×10−3∆Q= mI j2X×10−3
式中∆P—有功功率损耗(KW)
∆Q—无功功率损耗(Kvar);
m---线路相数
I j----线路中电流的均方根值(A),若以一天24h内计算,则可用下式计算;
I=√I12+I22+⋯+I242
24
R,X—线路每相的电阻和电抗(Ω)。
(2)计算公式二(三相交流电路);
∆P=P2+Q2
U e2
R×10−3=
P2
U e2cosφcosφ
R×10−3
∆Q=P2+Q2
U e2
X×10−3=
P2
U e2cosφcosφ
X×10−3
式中P—线路输送有功功率(Kw)Q—线路输送无功功率(Kvar)
U e---线路额定电压(KV)
cosφ—负荷功率因数
2.具有分支线路线损的近似计算
具有分支线路线损的计算比较复杂,配电线路线损采用近似计算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各支路负荷的功率因数相等。
这样一来,各支路电流就能简单地用代数相加来进行计算。
电压损失计算公式电压损失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电压的衰减会导致电力损失、电器的耗损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电压损失计算问题,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是电工学中的基本知识点,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去应用不同的公式。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损失计算方法。
一、直流电路中电压损失计算公式在直流电路中,电压损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
1.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电流I、电阻R和电压U之间满足欧姆定律:U=IR。
因此,当在电路中流经电阻R的电流为I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U=IR。
例如:电路中有一段导线长度为L,它的电阻为R,流经该导线的电流为I,则该导线两端的电压为U=IR。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表示:在回路中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在直流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电压损失。
例如:如果电路中有一个电池和一条导线组成的回路,导线的总长度为L,导线的总电阻为R,电池的电动势为E,则回路两端的电压为U=E-IR。
二、交流电路中电压损失计算公式在交流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电压损失需要应用更为复杂的方法。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损失计算往往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工具,下面我们将会介绍其中的两种方法。
1. 内阻法此方法适用于电路中仅含有电阻的情况。
当我们知道各支路的电阻、电流等参数时,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计算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值。
U= E - I (r+ jLω)其中,r是电阻,L是感抗,ω是角频率,j是虚数单位。
在交流电路中,电磁感应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而感应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感元件中。
因此当电路中包含电感元件时,计算电压损失时必须应用更为复杂的公式。
2. 网格法网格法的原理是把电路转化为一个二维电网,在各个节点上列出基尔霍夫方程,最后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这种方法计算电路中的电压损失较为准确,适用于包含电感元件的复杂交流电路。
关于线路压降损失经验公式的使用问题
供电线路过长,就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线路压降损失问题,线路末端电压能够保证用电设备的使用要求,如正常使用和正常启动;第二,线路末端一旦短路,短路电流能否足以使开关能否安全跳开,同时还要考虑级差保护的问题。
在这里,根据自己的
三、计算负荷距时,应该考虑线路所承受的电流,电流是核心因素。
尤其是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功率因数不等于1的时候,必须考虑无功功率对线路的影响。
四、对于线路末端的压降,一般要符合《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的要求。
根据《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用户受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为手填数据★★★★★D122★D232★D314★线路长度L=11.55☆导线半径=9.44☆导线单位电阻=0.1592★功率因数=0.9★有功功率=10504视在功率=11671.11111无功功率=5087.319389★电压等级35★基准电压35基准电流16.50基准电抗 1.225★基准容量1000★1#主变容量40★2#主变容量40★上级站110kV侧母线阻抗X S *=★线路阻抗计算基准电压线路单位阻抗标幺值 =X*(Sj/Uj 2)★主变阻抗电压百分数:U d1-2%=★U d1-3%=★U d2-3%=★主变容量损耗小时★105044500 DJ几何间距=2519.8421lg(DJ/r) 2.426401333电抗计算公式导线单位电抗=导线单位电抗=0.378线路电阻= 1.83876线路电抗= 4.36591#主变参数:1X T1-2*=U d1-2%×S j/(100×Se)=1X T1-3*= U d1-3×S j/(100×Se)=1X T2-3*= U d2-3×S J/(100×Se)=1X T1*=0.5×(X T1-2*+ X T1-3*- X T2-3*)=1X T2*=0.5×(X T1-2*+ X T2-3*- X T1-3*)=1X T3*=0.5×(X T1-3*+ X T2-3*- X T1-2*)=1#主变参数:1X T1-2*=U d1-2%×S j/(100×Se)=1X T1-3*= U d1-3×S j/(100×Se)=1X T2-3*= U d2-3×S J/(100×Se)=1X T1*=0.5×(X T1-2*+ X T1-3*- X T2-3*)=1X T2*=0.5×(X T1-2*+ X T2-3*- X T1-3*)=1X T3*=0.5×(X T1-3*+ X T2-3*- X T1-2*)=1当d1点发生短路时,即110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X Σ1*=X S *+X L *=I 1*=1/ X Σ1*=I d1(3)=I j /X Σ1*=i ch1=1.8×√2×I d1(3)=I ch1= 1.509×I d1(3)=S d1=S j /X Σ1*=X Σ2*= X Σ1*+ 1XT1*//2XT1*=I 2*=1/ X Σ2*=I d2(3)=I j /X Σ2*=i ch2=1.8×√2×I d2(3)=I ch2= 1.509×I d2(3)=S d2S j /X Σ2*=X Σ3*=X Σ2*+1XT3*//2XT3*=I 3*=1/ X Σ3*=I d3(3)=I j /X Σ3*=i ch3=1.8×√2×I d3(3)=I ch3= 1.509×I d3(3)=S d3=S j /X Σ3*=符号短路点单位名称短路点编号基准容量S j 基准电压U j 基准电流Ij2 当d2点发生短路时,即35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3 当d3点发生短路时,即10kV母线发生短路时,各短路参数如下:结果表(三卷变短路电流标么值I*短路容量S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I d3(3)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 ch3短路电流冲击峰值校验短路热稳定的计算时间:t js =t b +t d断路器的全分闸时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衰减系数βT后备保护动作时间t b i ch t d度公里mmΩ/kmkwkvakarkV3711515.60 5.021.36913.225MVAMVAMVA115kV0.02858223110.5176.5负荷利用小时6000mm 0.145lg(D J /r)=0.367528193Ω/KmΩ/Km ΩΩ8.754.251.6255.68753.0625-1.43752.6254.2501.6252.6250.0001.625算算路参数如下:0.33.015.2(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38.722.9(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3029.22.10.57.3(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18.711.1(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470.3-10.3-0.1-1.6(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始值)-4.1-2.4(短路电流全电流最大有效值)-96.8单位123110kV侧35kV母线10kV母线d 1d 2d 3MVA 1000100010001153735kA5.0215.6016.50参数如下:(短路电流冲击值)参数如下:(短路电流冲击值)三卷变)(短路电流冲击值)3.030.47-0.10MVA 3029.2470.3-96.8kA 15.27.3-1.6kA 22.911.1-2.4kA 38.718.7-4.11110.76S 1.31S1.36 1.060.7。
线损计算公式范文线损计算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损耗计算,线损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和电容损耗。
线损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这些损耗的大小来确定线路的损耗程度。
一、电阻损耗的计算电阻损耗是由导线内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损耗。
电阻损耗的计算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I²R其中,P为电阻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二、电感损耗的计算电感损耗是由于线路中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感元件的磁场损耗。
电感损耗的计算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I²X其中,P为电感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X为电感,单位为欧姆(Ω)。
三、电容损耗的计算电容损耗是由于线路中电压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容元件的电荷损耗。
电容损耗的计算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I²Cω²其中,P为电容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F);ω为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
四、总线损计算公式总线损是指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端时的输电损耗,它包括传输线损耗和变压器损耗两部分。
传输线损耗的计算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I²R其中,P为传输线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负荷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传输线阻抗,单位为欧姆(Ω)。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V²/R其中,P为变压器损耗,单位为瓦特(W);V为负荷电压,单位为伏特(V);R为变压器阻抗,单位为欧姆(Ω)。
五、线损率计算公式线损率是指电能损耗与输送的总电能之比,常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LineLoss = (LossPower / TransmitPower) × 100%其中, LineLoss为线损率,单位为百分比(%); LossPower为线损,单位为瓦特(W); TransmitPower为输送的总电能,单位为瓦特(W)。
……………………………………………………………最新资料推荐…………………………………………………线损的计算公式:有功线损=(单位长度线路电阻*线路长度*10(-3))*((有功总抄见电量+总有功变损)的平方+(无功总抄见电量+总无功变损)的平方)/(额定电压的平方*线路运行时间)其中线路运行时间(小时)额定电压(千伏安)单位长度线路电阻欧姆有功总抄见电量千瓦时6.5.1 计算电费时,对客户采用专用变压器实施高供低计的,应加计变压器的损耗电量。
6.5.2 计算电费时,对客户采取专用线路(包括电缆)供电和产权所有线路(包括电缆)达到以下长度,并采取受电端计量的,应加计线路损耗电量。
①380伏为0.2km;②6—10千伏线路为0.1km;③35千伏及以上线路为0.5km。
6.5.3变压器损耗电量的计算:①△P变=(△P0×T1)+〔(Sδ/SH)2×△PH×T2〕②△Q变=(△Q0×T1)+〔(Sδ/SH)2×△QH ×T2〕以上两式中:△P变和△Q变分别为变压器有功、无功损耗电量(千瓦时);△T1 为变压器月带电时间(小时);△T2 变压器负载时间(小时);△Sδ为变压器的月平均负荷(千瓦);SH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千伏安)。
6.5.4 线路有功功率损失的计算:△P线==0.001×(Sδ/U)2×R×T2式中:△P线----线路的有功功率损失(千瓦时);U----线路电压(千伏);R----线路总电阻(统一取用当温度为200C时的电阻值)(欧姆);Sδ、T2 ----参见以上各式。
6.5.5 平均负荷的计算Sδ=WN/(T2 ×cosφ2 )式中:Sδ----变压器的月平均负荷;WN ----月抄见有功电量(度);T2 ----变压器负载时间(小时);cosφ2 -----变压器二次侧月加权平均力率(已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客户按二次侧有功、无功电度表计算;未装无功表的客户统按0.8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