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卫办【2013】33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眼科诊所等3个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1)

粤卫办【2013】33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眼科诊所等3个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1)

粤卫办【2013】33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眼科诊所等3个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1)
粤卫办【2013】33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眼科诊所等3个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1)

关于印发广东省眼科诊所等3个基本标准

(试行)的通知

粤卫办〔2013〕33号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卫生药品监督局:

根据《卫生部关于专科医院设置审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委组织制定了《广东省眼科诊所基本标准(试行)》、《广东省眼科门诊部基本标准(试行)》、《广东省二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我省暂不设一级眼科医院。

附件:1.《广东省眼科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2.《广东省眼科门诊部基本标准(试行)》

3.《广东省二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3年12月3日

附件1

广东省眼科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眼科诊所不设手术室,不开展手术。

一、科室设置

设有急救室、诊室、治疗室、药房、检查室等功能室,不设眼科二级专业,不设住院床位。

二、人员

(一)不超过2名执业医师,执业范围为眼科,其中至少有1

名具备10年以上眼科执业经历并具有眼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二)不超过2名眼科执业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3年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并具有护师以上职称;

(三)不超过2名药房工作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师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设置人应具有眼科专业执业范围5年以上从业经历。

三、房屋

(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二)各功能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视力表、裂隙灯、检眼镜、眼压计、验光仪、镜片箱、三面镜、房角镜、前置镜、紫外线灯、快速消毒炉;

(二)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服务相适应的其它设备。

五、制订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与诊所相适应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眼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上各种规章制度成册可用。

六、投资总额到位,金额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

附件2

广东省眼科门诊部基本标准(试行)

眼科门诊部不开展全麻手术。

一、科室设置

(一)至少设有3个眼科二级专业科室,不设眼科以外的临床科室,不设住院床位。

(二)至少设有急救室、诊室、药房、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检验室、消毒供应室等功能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3名以上执业范围为眼科的执业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眼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二)至少有5名眼科执业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3年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并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三)临床科室有相应执业范围的执业医师,非临床科室有相应专业师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眼科专业从业背景或3年以上眼科医疗管理经验。

三、房屋

(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各功能室必须独立,每诊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 m2;

(三)内外眼手术应分别设置独立手术室,每手术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20 m2;

(四)检验室、消毒供应室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检验、消毒供应业务也可以有效合同的方式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提供。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监测仪、手术床、手术显微镜、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视野计、三面镜、房角镜、前置镜、角膜曲率计、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器械柜、紫外线灯、快速消毒炉。

(二)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服务相适应的其它设备。

五、制订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与门诊部相适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眼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上各种规章制度成册可用。

六、投资总额到位,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

附件3

广东省二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一、床位

(一)住院床位50张以上;

(二)住院床位数不超过三级眼科医院住院床位数下限。

二、科室设置

(一)门诊应设有药房、诊查室、治疗室,并提供候诊区域;

(二)临床科室:至少设白内障科、青光眼科、斜视与小儿眼科、屈光科、眼底病科、眼外伤科、眼眶科、眼预防保健科、眼免疫科、神经眼科、眼肿瘤科、中医眼科、眼表疾病科、眼整形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急救室、麻醉科。不设眼科以外的临床科室;

(三)医技科室及其他:至少设药剂科、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检查室、电生理室、心电图室、验光室、视野室、眼底荧光造影室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激光室;

(四)其他科室:病案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室及

其他与医院业务正常运行相适的业务与行政管理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有0.4名护士;每手术台配备2名护士;

(三)各临床科室至少应具有1名该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并有明确的专科技术团队,医师应可形成合理梯队;

(四)至少配有3名具备3年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并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五)医技科室至少应具有2名师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配备1-2名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的执业医师,承担院内急救、传染病防控及相关疾病会诊等任务。

(七)至少配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八)主要负责人应具有10年以上眼科专业从业背景或5年以上眼科医疗管理经验。

四、房屋

(一)每病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m2;

(二)门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00m2,门诊每诊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m2;

(三)每手术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20 m2。

(四)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消毒供应室等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检验、病理、放射、消毒供应等业务也可以有效合同的方式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提供。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至少配备诊桌、诊椅、治疗车、抢救车、病历车、药品柜、给氧装置、呼吸器、电动吸引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手术床、无影灯、显微镜、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

麻醉机、低温灭菌炉;

(二)专科设备:至少配备眼科检查台、视力表、裂隙灯、压平眼压计、非接触式眼压计、三棱镜、三面镜、房角镜、立体镜、直接和间接检眼镜、电脑验光仪及镜片箱、角膜内皮计数仪、角膜曲率计、自动视野计、同视机、眼科A/B超机、眼底荧光造影仪、视觉电生理仪、激光治疗仪、眼科手术显微镜、冷冻机、双极电凝器;

(三)信息化设备: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每科室至少配备l 台能够上网的信息化设备。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医院信息的统计和上报;

(四)病房每床单元设备按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配备;

(五)有与开展的诊疗服务相适应的其它设备。

六、制订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眼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上各种规章制度成

册可用。

七、投资总额到位,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 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 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 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 必备的有: 1.行政管理组织 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 3.护理管理组织 4.财务管理组织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20200128095021)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500 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 一 )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 ( 二 )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 ( 可与康复科合设 ) 、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人员: ( 一 ) 每床至少配备 1.03 名卫生技术人员; ( 二 ) 每床至少配备0.4 名护士 ; ( 三 ) 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 四 ) 临床营养师不少于 2 人 ; ( 五 ) 工程技术人员 ( 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 ) 占卫生技术人员总 数的比例不低于 1%。 四、房屋: ( 一 )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 平方米 ; ( 二 )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 ;

( 三 ) 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 4 平方米。五、设备: ( 一 ) 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麻醉监护仪 高频电刀移动式 X 光机X光机B超 多普勒成象仪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 血液透析器肺功能仪 支气管镜食道镜 胃镜十二指肠镜 乙状结肠镜结肠镜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直肠镜腹腔镜 膀胱镜宫腔镜 妇科检查床产程监护仪 万能产床胎儿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骨科牵引床 裂隙灯牙科治疗椅 涡轮机牙钻机 银汞搅拌机显微镜 生化分析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酶标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尿分析仪 分析天平细胞自动筛选器冲洗车电冰箱 恒温箱离心机敷料柜 器械柜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高压灭菌设备 蒸馏器紫外线灯

眼科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眼科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一、概述 (一)指标内容界定与分类: 医院管理统计指标是以定量的方式,反映医院管理现象总体发展水平概念与范畴,说明总体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具体数值。本章医院管理统计指标根据指标的性质与特性进行了适当分类,指标共分为医院基本信息、运行指标、质量管理指标以及病种管理四大类,适用于眼科专科医院。 为了使统计指标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次修订基本沿用了眼科医院评审标准(2011 版)第七章统计评价指标。部分术语和指标名称方面作了一定更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与贴切。 (二)统计指标来源: 本章医院管理统计指标是按照眼科医院功能任务,选用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相关统计指标进行评价,统计指标来源如下: 1.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统表1-1, 医院基本运行情况表 2.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统表4-1,住院病历首页 3.眼科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79 号 4.麻醉专业质量指标(2015 年版)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6. 急诊专业质量指标(2015 年版)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7. 临 床检验专业质量指标(2015 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8. 病理专业质量指标(2015 年版)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9. 医 院 感染管理质量指标(2015 国卫办医函〔2015〕252 号 (三)数据采集与应用: 本章涉及医疗、病种统计指标采集目前均是通过《住院病案首页》采集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得。鉴于目前国内医院管理数据无统一要求,故部分指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获取,医院还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研究获得指标数据的最佳方法与途径,并根据数据信息产生过程与流向合理建立相应分类数据库才能获得。 鉴于部分指标的性质和能充分利用指标的应用价值,指标监测单位分为医院部门和科室两个层面,在表格中均有提示。医院各部门与科室应按照相关条款要求,再结合表格中指定的指标监测单位与具体指标类别进行指标监测和分析, 并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中。 各医院管理统计指标按每季、每年进行统计分析。 二、医院基本信息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 制和治疗工作,把好发热病人第一关口。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综合医疗机构均要设立发热病人专用门诊,具体设置标准如下: 一、房屋。至少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每室 必须独立,发热门诊与其他诊室应隔离,并设有夜间明显标志和病人通道标示。 二、人员。应有经过培训的1-2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3 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适量诊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手消毒设施,墙上贴有洗手流程示意图等。有条件的应配置心电图机。 (二)通信设施。工作间应有电话与外面联系。 四、隔离消毒措施。 (一)工作人员着装。医护人员着2层隔离衣(外层为一次性),戴隔离帽、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防护眼镜、胶皮手套或一次性手套,穿工作鞋,套一次性鞋套。医务人员进入

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详见附件。 (二)污物桶内置一次性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分类运送集中处理。 (三)工作环境内消毒包括: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推荐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84消毒液,优氯净等。 (四)听诊器、血压计等消毒器械应进行规范消毒。 (五)保持室内通风。 (六)留验观察室床与床之间用屏风相对进行隔离。 (七)留验观察病人应谢绝亲属探视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探视,以防传染。 五、接诊要求。 (一)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其内容主要包括接诊范围、门诊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二)导医人员负责为发热病人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代为其挂号后引入发热门诊就诊。 (三)不能明确诊断者,留验观察,积极治疗。 (四)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和疑似病人者,应迅速按规定报告疫情,及时定点规范隔离治疗。 六、规章制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文件

竞争性磋商文件 (第二册) 项目编号:SDGP370000201902002900 项目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山东金卫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六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竞争性磋商文件(第二册) 采购项目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采购项目编号:SDGP370000201902002900 采购内容及分包情况:本项目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共分二个包,详情如下: 包01: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 1.总体目标 基于互联网,利用云、大、物、移、智技术,符合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及远程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整合目前医院线上服务内容,拓展线下诊疗服务线上应用,统一规范外联服务标准,在满足医疗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患者、医生、联盟间诊疗全流程线上智能化服务。 2.项目内容 2.1患者服务:基于微信小程序,微信订阅号、微信公众号,结合部分可穿戴设备,实现院前、院中、院后的主动智慧医疗,以事件节点的方式主动引导患者就诊,在节点上提供导航、支付、宣教、温馨提醒、满意度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同时实现在各个节点业务场景下患者需要的服务功能接入。 2.2医生服务:通过APP,实现集临床、问诊、双向转诊、会诊、教育培训、质控一体化的医生移动工作平台等功能。 2.3管理者服务:实现大数据应用掌上化,质量控制智能化,为医院管理、客服中心、质管中心、随访中心提供移动管理配套服务。 2.4医助服务平台:基于PC端,负责患者管理、医生服务(APP功能在PC端的实现)、管理者服务各功能实现,以及后台参数设置、字典维护、规则设置、统计分析等功能。 2.5统一支付平台:实现微信、支付宝、闪联、POS等各种支付方式及对账管理,实现自动对账,不平账处理。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关于下发《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妇产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耳鼻喉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卫生部文件 卫医发[1996]第24号 关于发布《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妇产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耳鼻喉医院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各部委卫生局(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制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作为《条例》配套文件我部制定了《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妇产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耳鼻喉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作为审定医疗机构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妇产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耳鼻喉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卫生部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一日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验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机手术床 专科检查台手术显微镜麻醉监测仪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 眼压计验光仪及镜片箱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 X 光机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三级综合医院;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20201228204208)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木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 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 : 1.3-1.5o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0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 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 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 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 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 开 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 人员。 三、医院管理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 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 必备的有: 1.行政管理组织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70867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电冰箱 恒温箱分析天平 X光机离心机 钾钠氯分析仪尿分析仪 B超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敷料柜 洗衣机器械柜 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 蒸馏器高压灭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冲洗工具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

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床1张,床垫 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条 床单2条,枕芯2个,枕套4个,床头柜1个,暖水瓶1个 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病员服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三年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年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眼科医院 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 病、眼外科、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 科 (二)医技科室: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 手术室、眼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 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专科检查台

心电图机电动吸引机手术显微镜 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器麻醉检测仪 麻醉机手术床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检眼镜视力表裂隙灯眼压计验光以及镜片箱 视野计角膜曲率计眼肌力仪眼底照相机超声波仪手术显微镜 冷冻仪玻璃体切割仪激光治疗仪 火焰光度计血球计数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电冰箱 X光机 敷料柜器械柜高压灭菌设备 煮沸消毒锅电烤箱紫外线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综合医院。 (三)有与开展的医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 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注:目前我国不设一、二级眼科医院)

眼科医院策划方案

关于华侨二医院眼科中心的营销策划方案 一、华侨二医眼科中心眼科中心简介 吉林市华侨二医眼科中心眼科中心,是一家股份制的私立医眼科中心,位于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侨二医眼科中心四楼.本眼科中心特聘全国着名的眼屈光学专家莫芳泉教授亲自出诊,吉林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第一人,日本尼德克医学顾问代俊华任本眼科中心眼科中心长并亲自主刀手术.我眼科中心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开机对外接待眼疾患者,并成功开机手术50余例眼疾患者. 二、市场分析 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近视眼是第一大常见眼科疾病。近两年来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患有近视,初中生近视率猛增到%,高中生%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0%。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视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升学、就业、择偶、婚姻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和不便。而且由于近视发展成其他眼病的比例也正逐年上升。每年由于近视导致的视盲已达30万人左右。 与此同时老年性白内障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白内障在全世界致盲眼病中居首位,是我国当前防治的重点,在各类白内障中老年性白内障所占比例最大,世界各国均在5 0 %左右。

从以上这些惊人的数字,我们可以分析出,眼科疾病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正是由于人们以往对此类疾病的忽视和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所造成的,认为“眼睛有点小毛病,不算病,自己滴点眼药水就好了,跟本不用去医眼科中心看;近(远)视了,也没什么大障碍,实在不行就配副眼镜、、、在人们固守的观念中,是不会想其他的办法彻底治愈眼病的,结果眼镜一戴就是一辈子,而且越戴度数越大、、、”而近几年来由于戴眼镜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所以也成了一种时尚,人们似乎反常理的认为近视是一件好事,眼镜也成了年轻人心中的一种装饰品,也是换频率越来越高的消耗品。我把这种现状的发展趋势称为“眼镜时代”。 同时这一市场现状给各地的眼镜商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他们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特征,分析到“眼镜时代”必将到来的前景,纷纷投资眼镜行业,于是遍及城市大街小巷的各种眼镜行一瞬间都林立而起。价格也都居高不下,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在科技发展迅猛的10年中赚到了钱,淘到了金。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命,任何产品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也都必须要经历兴衰时期。眼镜的时代即将过去,把握市场变化的规律,新的项目-----“摘下眼镜,还你明眸时代”将会取而代之。 目前随着眼科疾病发展的迅速,眼疾知识普及,人们开始对眼科疾病越来越重视了。医学上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针对于以上两大眼科常见疾病,展开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术。此类手

眼科岗位标准服务流程

眼科岗位标准服务流程 一、检前准备 1、检查着装。医护人员着装需符合《新华健康管理中心客户服务礼仪规范》要求。 2、打开电脑,用个人账号及密码登陆体检系统,并使工作站处于待扫描体检条码状态。 3、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复核科室内物品是否摆放规范、整齐,是否有缺失。 4、所有准备工作完毕后按要求等待客人到达。 二、站立迎接 1、起立微笑迎接客人,并问候客人:“先生/女士,您好!” 2、双手接过客人导检夹,核对客人姓名和项目,伸手做请的姿势,请客人进入诊室:“您请进。” 3、手势引导客人就坐,“您请坐。”关闭诊室门。 4、告知客人开始做眼科检查:“现在由我为您做眼科检查。” 三、核对信息 1、将导检单上体检条码对准扫码枪,扫描客人体检条码。 2、与客人核对系统内、导检单上姓名、性别、年龄是否一致。 3、如系统未对接,则需在相应的系统中录入客人身份信息。 四、查看病史 查看客人病史,尤其注意眼部病变或与眼部病变相关的疾病病史。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可随时询问客人相关病史以辅助诊断。

五、操作流程 (一)检查项目 ①视力、②色觉、③眼压、④外眼、⑤裂隙灯检查、⑥免散瞳眼底照相。 (二)操作规程 在接触客人皮肤前需当客人面洗手或使用手消。做每一项检查前注意向客人说明所检项目的名称,使用器械检查前向客户说明器械检查的作用,是否是有创检查,并帮助客人摆好体位。在检查过程中,将各部位的检查结果随时告知客人。 1、视力检查 ①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根据房间距离调节视力投影仪相应视标大小;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行等高。 ②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2、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①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 ②双眼距离图谱40~80cm; ③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3、眼压检查 对眼底杯盘比大的或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及有青光眼典型症状者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二级综合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电冰箱

恒温箱分析天平 X光机离心机 钾钠氯分析仪尿分析仪 B超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敷料柜 洗衣机器械柜 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 蒸馏器高压灭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冲洗工具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眼科专科医院设置基本标准(2020年版)

眼科专科医院设置基本标准(2020年版) 一、床位 床位总数20张至79张(含日间观察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眼科、急救室。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 (三)职能科室 至少设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等部门。 三、人员 (一)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以及麻醉和急救等专业的,至少有1名与开展专业相适应的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医护比至少达到1:1。至少有1名从事眼科专业护理3年及以上的护士。 (三)与设置的医技科室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配备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的专兼职人员。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三)设置日间观察床的,床间距不少于0.8米。 (四)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等每个房间需独立。 (五)总建筑面积应当符合医院业务需要。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眼压计、视野仪、专科检查台、视力表、检眼镜、裂隙灯、验光仪、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以及其他与所开展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设备。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三)配置通讯、计算机等设备并装备与开展诊疗服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 六、管理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施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患者登记制度、医疗文书管理制度、患者安全制度、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药品耗材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医疗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眼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1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备注 一基础条件15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规划合理得2分;执行效果好得1分。未指 定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 措施(科研处) 2 政策、措施齐全,为医院内重点学科,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 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2 专科 规模 (20) 床位数10 40张床,得6分;每增加10张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 米 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走廊放床或占用治疗室、换药室收治患者不得分。 3 支撑 条件 (4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 要 20 医技科室技术队伍设置齐全得10分,项目符合要求得10分,辅助科室 设置不全扣3分,无围术期监测或重症监测扣3分,临床检验设备不全 扣1-3分 2

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基本建设标准(2019年版)

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基本建设标准 (2019年版) 目录 一、床位 (2) 二、科室设置 (2) 三、人员 (2) 四、房屋 (2) 五、设备 (3)

一、床位 床位总数20张至79张(含日间观察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眼科、急救室。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 (三)职能科室 至少设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等部门。 三、人员 (一)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以及麻醉和急救等专业的,至少有1名与开展专业相适应的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医护比至少达到1:1。至少有1名从事眼科专业护理3年及以上的护士。 (三)与设置的医技科室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配备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的专兼职人员。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不含日间观察床)。 (三)设置日间观察床的,床间距不少于0.8米。 (四)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等每个房间需独立。 (五)总建筑面积应当符合医院业务需要。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眼压计、视野仪、专科检查台、视力表、检眼镜、裂隙灯、验光仪、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以及其他与所开展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设备。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三)配置通讯、计算机等设备并装备与开展诊疗服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施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患者登记制度、医疗文书管理制度、患者安全制度、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药品耗材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流程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并有记录。

眼科基本标准

眼科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眼科可不单独设置,与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应当设置眼科门诊、眼科换药/手术/治疗室、眼科检查室和5张眼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眼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眼科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直接检眼镜/带状光检影镜、色觉检查表、眼科用球后注射针、泪道冲洗针、睫毛拔除镊、手术床、手术灯、常规外眼手术器械等。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至少设有眼科门诊与眼科病房。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眼科病房和门诊的,可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和门诊。 (二)床位:眼科床位至少10张。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20张床位,增加的医师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科室主任应当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培养箱 电冰箱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查台蒸馏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 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脏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B超 无影灯骨科牵引床

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1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2条 枕头2个 床头柜1个 床头信号灯1个 床垫 1.1条 床单2条 枕套4个 病员服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电冰箱 恒温箱分析天平

X光机离心机 钾钠氯分析仪尿分析仪 B超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敷料柜 洗衣机器械柜 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 蒸馏器高压灭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冲洗工具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眼科医院HIS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1概述 (1) 2设计要求 (1) 2.1软件功能组成 (1) 2.1.1挂号管理 (1) 2.1.2门诊收费管理 (1) 2.1.3门诊结算管理 (1) 2.1.4门诊发票打印功能 (1) 2.1.5门诊查询与汇总 (2) 2.1.6门诊医生工作站 (2) 2.1.7住院管理 (2) 2.1.8押金管理 (2) 2.1.9划价管理 (2) 2.1.10出院管理 (2) 2.1.11发票管理 (3) 2.1.12医生工作站管理 (3) 2.1.13护士工作站管理 (3) 2.1.14经营分析管理 (3) 2.1.15药品管理 (3) 2.1.16系统设置 (3) 2.1.17权限管理 (4) 2.2软件非功能部分 (4)

1概述 本技术规格说明书规定了医院管理系统软件(以下简称HIS软件)的设计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可作为HIS软件设计的指导文件。 2设计要求 2.1软件功能组成 HIS软件包括挂号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经营分析、药品管理、权限管理几大部分组成。 2.1.1挂号管理 a.患者信息登记; b.患者分科室挂号; c.患者制卡,存入押金; d.门诊安排的管理; e.号表的生成与维护; f.挂号的处理。 2.1.2门诊收费管理 a.门诊医生对患者开单诊断,门诊收费员直接调用该患者医生开具的诊断单在收费处进行收费; b.收费处可以不经医生开单,患者拿医生开的纸质诊断书对药品和化验手动输入到系统进行单据收费。 2.1.3门诊结算管理 a.支持门诊时间段结算; b.支持门诊时间段反结算。 2.1.4门诊发票打印功能 a.门诊收费发票的打印功能;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2017)

2017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80张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针灸科、推拿科。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是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技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 (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 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

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