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熔炼炉大修工艺技术规程

铝熔炼炉大修工艺技术规程

铝熔炼炉窑大修工艺技术规程

1. 目的

加强工艺质量管理,保证修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检修要求,实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铝熔炼炉窑大修生产作业活动的管理。

3、铝熔炼炉窑大修作业程序验收

铝熔炼炉窑大修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铝熔炼炉窑大修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

4、铝熔炼炉窑大修主要耐火材料牌号、规格、性能(见附表)

附表铝熔炼炉窑大修主要耐火材料牌号、规格、性能

熔炼炉大修保温砖理化指标

粘土砖理化指标

粘土质耐火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形要求(GT/T3994—1983)

牌号:QIVQ—1.0/WM—36)

轻质耐火浇注料理化指标(

轻质耐火浇注料(高强防渗浇注料)理化指标

低水泥(重质)耐火浇注料理化指标(牌号:LGL—65)

高铝质耐火泥理化指标

高铝质耐火泥理化指标

石棉板理化指标

炉眼砖理化指标硅藻土保温砖硅酸铝纤维毯

5、铝熔炼炉窑大修用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6、铝熔炼炉窑大修工艺主要内容

6.1停炉及清炉

6.1.1炉窑停炉冷却散热温度达到60℃后,方可进行拆炉作业。

6.1.2进入生产现场,应穿戴好劳保用品。现场设置施工安全警示牌,各类辅助工具摆放整齐规范。

6.2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工具与备件

6.2.1根据作业需要编制施工方案。

6.2.2施工方案内容应包含:相关负责人及职责、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劳动人力计划、施工主要工器具、施工内容或施工顺序、环境因素以及能源的识别控制、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应急措施、审核批准及日期。

6.3炉窑修理要求

6.3.1炉窑修理重大危险因素(见附页2)

6.3.2进料时,堆放砖块层数不得超过10层,起吊时先试吊,吊运物件离地面100-200mm,确认平稳牢固后,方可进行吊运。

6.3.3对吊运钢丝绳、托盘及料箱,必须进行定期日常检查和施工使用前专项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3.4炉窑修理工作前,由项目负责人与施工项目所属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确定进场时间,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6.3.5炉窑修理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焙烧炉检修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6.3.6工段要按照要求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6.3.7工段主管(段长)、班长及安全员加强现场作业的监控、落实及整改措施,职工应加强自检自查。

6.3.8云铝检修中心各级管理人员(含安全员)应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出现违章

作业立即制止,并对查出的问题与工段及时沟通并督促整改。

6.3.9在紧急情况下,除及时报告外,应由工段长、班长迅速组织处理事故相关情况。

6.2耐火材料选择

6.3炉壳检查

6.3.1检查炉体腐蚀、空洞、裂纹、变形、油污。

6.3.2检查炉体内部结构是否达到施工要求。

6.3.3长宽尺寸用钢板尺、钢卷尺测量,凹陷用搭尺测量,缝隙用塞尺测量。

6.4施工放线

用水平仪找出标高,根据标高及变形情况进行放样,按标高要求划线,用钢板尺测量。

(1)在炉膛内部找出炉膛长、宽的中心点,并用线锤放出中心线。

(2)以出铝眼为基准,找出(放出)炉底砌筑部分的基准点(470MM),然后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找出各部位的标高点。以各部位标高点(除炉眼位置外),其余三点按基准点上抬30mm放线,形成15度的斜坡。

(3)用反推放线法放出各部位每层标高线。

(4)第一层:高铝砖层230mm,第二层:氧化铝层20-25mm,第三层:低水泥浇注层70mm,第四层:轻质浇注层70mm,第五层:保温层。

(5)长度方向:第一条线(拐点线)以中心线反放1560mm,第二条线(外墙砖线以中心放2520mm,宽度(炉门)方向:以中线放1200mm。即炉底炉膛尺寸为:3120X2400X470MM.

(6)炉墙底斜坡标高线为:1060mm。

(7)炉墙宽为:580mm左右。

(8)斜面(坡线)用角尺找出垂直线,

6.5炉底砌筑

6.5.1炉眼砖砌筑

6.5.2炉底铺砌石棉板

石棉板规格: ×× mm3

5.11.1铺砌石棉板时应以炉窑长度方向中轴线为基准,采取拉线法往两端铺砌,要求错缝铺砌;

5.11.2石棉板铺砌接缝应小于2mm,所有接缝用氧化铝填满,石棉板板与炉壳间隙填充耐火颗粒,粒度小于2mm;

6.5.3铺砌轻质保温砖

5.12.1 第一层保温砖砌筑在石棉板上,要求以中轴线为对称基准线,采取拉线法依次向两小头错缝砌筑。

5.12.2 第一层保温砖砌筑完成后,用氧化铝粉填满砖缝,保温砖与槽壳四周的空隙用干式防渗料填满,踩实;

5.12.3 第二层保温砖砌筑采取拉线法,要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错缝砌筑,第一、二层不得形成直缝。

5.12.4两层保温砖层间砖缝(含卧缝)技术要求≤1mm,因受保温砖外形尺寸误差影响,层间砖缝(含卧缝)砌筑要求≤2.5mm,保温砖与槽壳的四周填充料必须压实,防止保温砖移动。砖缝间隙采用塞尺测量核对。

5.12.5吊运保温砖等物料进入槽内,应确保物料堆码安全可靠,由专人指挥,操作人员避开重物。

6.5.4轻质浇注料施工

(1)浇注前清扫杂物,保证浇注料与保温砖接口良好。

(2)浇注高度为 mm。

(3)控制好水份比 %。

(4)用铁板拍实。

6.5.5重质浇注料施工

(1)浇注前清扫杂物,保证浇注料与保温砖接口良好。

(2)浇注高度为 mm。

(3)控制好水份比 %。

(4)用铁板拍实。

(5)控制高度时,只能负不能正。

(6)应一次打完,以免脱层或断层。

6.5.6高铝砖砌筑

7、侧墙砌筑

7.1高铝砖砌筑

侧墙选用×× mm3高铝砖砌筑,厚度 mm,高度 mm。

7.1.1炉底砌筑(高铝砖)

(1)炉底为高铝砖,高度为230mm,规格是:230×114×65mm3。

(2)严格控制砌体沙浆缝,炉底为Ⅰ类砌体(1MM),在施工过程中,砌砖手法,砖的尺寸误差等因素,可以允许用灰缝调整,原则上不得超过2mm。

(3)沙浆饱满度≥98%以上。

(4)每行高铝砖以横向砌筑,均匀预留两处3mm的膨胀缝。

(5)沙浆为磷酸盐沙浆,采取沾浆、搓浆法砌筑,沾浆前必须预砌,先沾上在翻转,使沙浆充分流淌均匀。

(6)砌体表面的错台不超过3mm。水平误差≤5MM.

(7)炉底宽为2630mm,长为3120mm,以炉墙拐点拉线。

(8)以中心线起头或以一头拉线砌筑。

(9)砌筑两炉眼砖时,先砌筑两墩子为基座:标高为炉眼下端上(15mm)与炉膛基准线平行(470mm);长、宽以炉眼砖实际尺寸为准。

7.1.2炉底斜坡砌筑(高铝砖)

(1)首先加工出斜坡转角砖,以实际角度为准。

(2)起头第一块加工砖为关键控制,角度准确,为后面炉底炉墙错缝、搭接打好基础。

(3)砌筑爬坡炉墙时以墙压底互相紧扣法砌筑。

(4)以炉门为基准和炉底拐点为基准横、竖拉线砌筑

(5)炉门口斜坡放线法:以炉膛斜坡基准点为基准(1060mm)引至炉门处。

(6)炉门宽保证1220mm,两边大约120mm左右,可适当调节。

(7)以炉门斜坡1060MM点处为基准(约离炉门口230-240mm处起线)与斜坡交叉点拉线至炉底拐点处,

(8)如炉门高度有偏差,也就是高矮不一致是,可以以最高炉门,作适当调整,范围可在30-50mm。

(9)斜坡由于本身就有斜度,再加上炉膛有30mm高差,所以控制起来难度较大,可以适当调整,原则上不得超过2mm,但必须保证沙浆缝饱满度≥98%以上。

7.1.3炉底以上、铝液以下炉墙砌筑(高铝砖)

(1)先砌高于炉底2层左右,在炉底压砌115mm,找平炉墙砖层,再砌丁砖230mm 的墙体。

(2)每行高铝砖横向均匀预留两条3mm的膨胀缝。

(3)拐点处(也就是接头处),一定要搭接(内破外不破)的砌筑方法砌筑,可以在拐点处加工斜三角砖来错缝,每层砖错缝不小于30mm,并每层砖应错开搭接口,不允许上、下两层搭接口交叉一处。

(4)必须错缝砌筑,保证沙浆缝饱满度≥98%以上。

(5)砌筑高度为高出铝液面2-3层为宜,宜高不宜底。

7.2粘土耐火砖砌筑

(1)粘土砖要求:

材料来源广泛,需有足够的热震强度;抵抗酸碱性变化较大的电解质侵蚀的能力要好。

(2)粘土砖规格:230×114×65mm3(T-3,N-2a).异型550X420X280N-2a(炉顶挂梁砖)、双头580X280X180N-2a(直挂砖)、单头620X280X180N-5a(直挂砖)、异型550X290X140N-4a(硅碳棒孔砖)。

(3)以碳金棒炉口为基准找出四个点标高线为基准,(以窗口下20mm)。以炉壳引线(580mm左右)起墙。

(4)以基准线为标准,可以用灰浆调整。

(5)要求横平竖直,砂浆缝饱满。

(6)最后一层必须用水平尺找平,里口可以低2mm左右,可以加工砖来调整。

(7)砌筑层数为9层左右。

(8)所使用的耐火泥为粘土质耐火泥。

7.3硅藻土保温砖砌筑

8、进铝口炉门、平台、拱顶浇注

8.1进铝口炉门浇注用轻质耐火浇注料(简称轻质料),水灰比控制在 %,平台浇注用低水泥耐火浇注料(又称重质料),水灰比控制在 %;拱顶浇注用低水泥耐火浇注料(又称重质料),水灰比控制在 %;依据气温变化,可在可调范围内适当调节水份。

8.2对于有水泥分开装袋的低水泥浇注料,干混时间3~5分钟;加水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8.3先浇注,后浇注,浇注层与浇注层搭接口良好,过渡平滑,浇注表面平整度≤3mm,标高误差≤5mm,浇注完毕进行拉毛处理。

8.4进铝口炉门浇注:

(1)炉门浇注使用的浇注料为50#浇注料(共计:3.4吨)

(2)事先根据图纸及实际所量尺寸制作浇注时使用的拱胎。

(3)拱胎支模,拱宽1220mm,长650mm,高(底到拱顶)650mm。

(4)以拱顶反230mm为浇注基准线放出浇注标高线。

(5)支栱模时一定要支撑牢固,防止浇筑时蹦模。

(6)浇注前必须清扫所有杂物及灰尘。

(7)用直径6-8mm的不锈钢钢筋,数量为6-7根,横、纵向布筋,加强拱顶的强度。

(8)浇注时水灰比控制在5-6%左右,每锅6袋浇注料加入9-10kg水,大约搅拌10分钟以上,加水后越搅拌越稀并带有粘接性。

(9)震动时一定要振到位,不留死角,并且不能振到栱模上。

(10)保养时间必须在24小时以上方可拆模。

8.5平台浇注:浇注完毕,脱模时间≥分钟,防止产生变形,清除扎固缝内浇注料。浇注高度 mm,宽度 mm,上口形成自然倒角,按工艺要求预留±5mm 扎固缝,小头浇注料宽度为 mm。

8.6拱顶浇注

9、拱顶砌筑

9.1拱脚砖砌筑

9.2拱顶支模

9.3拱顶耐火砖支模

9.4铺设硅酸铝纤维毯

9.5铺砌硅藻土保温砖

9.6填充珍珠岩

10安装炉门及喷漆

11、清理现场组织验收

11.1工作完毕,必须清扫现场、清理杂物,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11.2验收工作由检修中心填写《设备大修验收申请书》,公司机动能源部、检修中心、使用单位共同参与,按照《铝熔炼炉大修施工记录》内容验收,发现问题由检修中心及时组织处理;

11.3 验收完毕,根据验收情况填写《设备大修验收鉴定书》,机动能源部、云铝检修中心使用单位共同签字认可。

相关记录:1、《铝熔炼炉大修施工记录》 2、《设备大修验收鉴定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