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_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_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_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_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2006年4月JOU RNAL O F STRA T IGRA PH Y 第30卷 第2期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①

侯明金 齐敦伦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合肥 230001)

摘 要: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几条代表性剖面的岩性、岩相及化石特征和地层区域展布等研究并进行区域对比,结合近年来的区调及科研成果,提出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的上黏土层与上部为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泥盆系2石炭系界线位于上、下黏土层之间石英砂岩中(狮子口剖面31层的顶面);擂鼓台段下部与中部之间有一沉积间断面,有铁质风化壳,局部见褐铁矿化砾岩层,这一间断面是泥盆纪末期大海退在本区的反映;巢湖地区五通组并非陆相沉积,而是一套海相的滨岸相沉积,海水主要来自北东方向,与过去的陆相沉积和海侵来自南西方向的论点有所不同。关键词:五通组,泥盆系2石炭系界线,风化壳,界线层,滨岸相,海侵方向,巢湖地区,安徽

中图法分类号:P 534.44,P 53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959(2006)022*******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 .40472117)和安徽省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资助(N o .2003229)。②据1 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笔者进行了修改与补充。文稿接受日期:2005212216;修改稿收到日期:2006202214,2006203207。

第一作者简介:1963年6月生,男,汉族,安徽全椒人,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成岩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等研究。

E 2m ail :m ingjinhou @ho tm ail

.com 安徽省上泥盆统五通组分布于长江两岸,在巢湖地区出露较好,剖面完整、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化石丰富(图1),一些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此做了很多工作,使该区五通组在沉积环境和生物地层等方面的研

究程度有很大提高,特别是1 20万《合肥幅》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978)、1 5万《巢县幅》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988)及《庐江县幅》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986)等区调工作的开展,首次在五通组发现多层海相动物化石,为五通组的沉积环境和地质时代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表1)。笔者等在参加了1 20万和1 5万区调剖面的测制工作基础上,近年来多次对剖面进行了详细观察与化石采集,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的地层划分、时代归属、沉积特征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五通组地层剖面描述

巢湖地区五通组划分沿革对比如表1所示。本区自加里东运动之后,中晚志留世开始地壳隆升,使地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和夷平,形成了平坦开阔的地形,直到晚泥盆世晚期,地壳沉降,海平面上升,开始沉积了一套分布广泛的滨海相碎屑岩。与下伏早志留世晚期坟头组或早中志留世茅山组呈假整合接触(戎嘉余等,2000),与上覆杜内晚期的金陵组灰岩为连续沉积

图1 研究区交通及剖面位置图

1.狮子口剖面;

2.塘埂村剖面;

3.清溪煤矿剖面

F ig .1 A n index m ap of the study area

1.Sh izikou secti on ;

2.T anggengcun secti on ;

3.Q ingxi Coal 2field secti on

本区晚泥盆世晚期的五通组出露良好,剖面连续,分布广泛,生物化石与沉积特征内容丰富,为研究晚泥盆世五通组的理想地区。现将几个较完整的剖面列述如下(图2):

1 巢湖市城北狮子口五通组剖面②

上覆地层:下石炭统金陵组 灰黑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

泥晶灰岩,产珊瑚P seud ou ralinia sp .等

表1 五通组划分沿革

Table 1 A h istor ical rev iew of the W utong For

mation

图2 巢湖市狮子口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五通组剖面图

F ig .2 A sketch m ap of the U pper D evonian —L ow er Carboniferous W utong Fo r m ati on at

Sh izikou ,Chaohu

S 2f :坟头组; D 3w 1: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1—12层); D 3w 2:上泥盆统五通组擂鼓台段下部(13—29

层); C 1w 3:五通组擂鼓台段中部(30—31层); 上部(32—39层); C 1j :金陵组

①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78.1 20万《合肥幅、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②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3.1 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③引用了前人在此剖面中采集、研究并发表的有关化石资料。

整 合

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五通组擂鼓台段厚104.08m 上部

厚24.69m

39.褐黄色微薄层粉砂质泥岩,含铁质结核和铁质

粉砂岩,含腕足类:E ochoristites cf .neip entaien 2

sis alatus Ch ing ,P ty cho m aletoech ia cf .x uan 2cheng ensis (Ch ing ),P .sp .,F usella sp .

0.65m 38.灰黄、灰白色中薄至薄层泥质胶结细粒石英砂

岩夹灰黄、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6.04m 37.灰褐、灰色中厚层泥质胶结的细粒石英砂岩夹少量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0.76m 36.灰黄、灰白色薄层泥岩,泥岩中局部含粉砂质并

夹有厚25c m 褐铁矿层

7.35m 35.灰褐色薄层铁质胶结的细粒石英砂岩

1.15m

34.灰紫、灰黄、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夹灰黄褐色

薄层铁质胶结的细粒石英砂岩,含植物碎片及孢子

1.37m

整 合

中部厚28.67m

33.上黏土层:灰黑色黏土矿层,含较多云母片,含

丰富动物化石,有腕足类③:S chuchertella sp .,

S .chaohuensis L iao ,Y ang uania p ing tang ensis

Yang ,P ty cho m aretoech ia k ing ling ensis (Gra 2bau ),P .

cf .

x uancheng ensis (Ch ing ),M on 2

elas m ina ?sp .,N ud irostra ?sp .,H yp so m y o 2nia ?sp .,P ug noid es ?sp .,L ing u la sp .;双壳

类:M od io m orp ha sp .,S p henoto m orp ha ?sp .,

S anqu inolites spp .,L i m atu lina sp .,?E dm on 2d ia sp .,S p athella sp .,Card io m orp ha sp .,M ord io m orp ha sp .A ,M .sp .B ,Cep tod es m a

sp .,P torinop ecten sp .,L ep tod es m a sp .;腹足

类:S trap arollus cf .p lanorbif or m is D ekoninck ,

A ne m atina cf .p rou tana (H all ),L ittorinid es

sp .,L ox one m a sp .A ,L .sp .B ,P locezy g a cf .

cancellata

(M ark ),

O rthone m a

cf .ascensus A nderson &Sturgeon ,D onald ina

851地 层 学 杂 志

30卷

aff.py g am ea(W eller),P seud oz g g op leu ra?

sp.,L ittorinid es sp.,S trep tacis sp.,H or m o2

to m ina sp.,E ugm p halus sp.,P laty z ona sp.,

D onalolina sp.,M u rch isonia sp.,A no m p halus

sp.,E cto m aria sp.,A u lacostrep sis sp.,F u2 sisp ira sp.,P alaeozy g op leu ra?sp.,B ay lea

sp.,M icrento m a sp.,M ichelia sp.等;介形类:

P arap arch ites cf.tex anus,Cham isshaella an2 hu iensis,K nox iella co m p ressa,Cavellina

z hongp inensis,K nox ina cf.lecta,A cratia

long itud a,S u lcella(P ostsu lcolla)chaohuensis,

B aird ia cf.f ubaef or m is,E uk loed enella sh iz i2

kouensis,P lavskella sp.,Covellina sp.,A cra2 tia typ icus,S ilenis sp.,A p arch ites sp.,O li2

g anisus sp.,S h ivaella supp etia,S hansaballa

cf.reversa,B aschk irina sp.,Cy therellina sp.,

M icrocheilinella elong ata;头足类:M iche2 linoceras?sp.;植物:S ublep id od end ron sp.,

P aleostachy a sp.及孢粉:A p icu liretusisp ora ou2

j iachong ensis Hou,V errucosisp orites spp.,

V erruciretusisp ora m ag nif ica(M cGrego r)var.

m ag nif ica Ow ens,L op hoz onotriletes spp.,

D ensosp orites sp.,Convolu tisp ora sp.,V al2

latisp orites sp.,L aev ig atosp orites sp.,P unc2 tatosp orites sp.;遗迹化石:Gord ia sp.(线形迹)

4.26m 32.灰黄、灰白色薄层铁泥质胶结的细粒石英砂岩

夹灰、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3.11m 31.灰白色厚层至巨厚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

交错层理发育,见大型浪成波痕与漫游遗迹化

石,顶部为厚30c m的含砾石英砂岩,顶层面波

状起伏15.33m 30.下黏土层:灰、灰黑色黏土矿层,含有丰富植物

化石,为原地埋藏,底部有2c m左右厚的褐铁

矿风化壳,底面高低不平,局部见砾石。砾石为

褐铁矿化细砂岩,含植物化石:S ublep id od en2

d ron sp.,S.m irabile,E olep id od end ron w usi2

hense,E.cf.w usihense,A rchaeop teris sp.,

H am atop hy ton verticillatum Gu&Zh i,S p heno2

p hy llum lung tanense Go than&Sze,L ep i2

d ostrobus g rabau i,S tigm aria rad iateox2

p unctata,B oth rod end ron(Cy clostigm a)an2 hu iense,B.(C.)cf.k iltorkense,B.(C.)sp.

1、2,L ep id od end rop sis h ir m eri,L.d z un2

g ariensis,H am atop hy ton?sp.,S p henop hy llum

p seud otenerri m um,R erg eria?sp.;孢粉:

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A p icu liretusisp ora(=

G ranu latisp orites)hunanensis,L eiotriletes or2

natus,P unctatisp orites d ebilis,R etusotriletes

sp.,A p icu liretusisp ora spp.,A canthotriletes

tenu isp inosus,Ge m inosp ora p arv ibasilaris

5.91m

2222222222假 整 合2222222222

下部厚58.11m

29.灰白、灰黄色含粉砂质泥岩夹灰褐色薄层含铁

质石英粉砂岩,含叶肢介化石:L ioestheria sp.,

L.long tanensis Zhang,L.cf.long tanensis,

P alaeoli m nad ia sp.,V ertexiidae2.34m

28.灰白、灰黄色中薄层泥质胶结的细粒石英砂岩

夹少量灰黄、灰、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含叶

肢介:L ioestheria long tanensis,V ertexiidae;植

物化石:A p hy llop teris sp.1.39m

27.灰黄、灰绿、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夹灰黄、灰

白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含植物:S ublep id od en2

d ron?sp.,“T aeniocrad a”sp.,S p henop teri2

d ium?sp.,A p hy llop teris sp.,R hod ea?sp.

4.60m

26.灰黄、灰白、褐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与灰黄、灰

白色薄层粉砂质黏土岩互层,含叶肢介:L ioes2

theria sp.,L.long tanensis,Cornia?sp.,V er2

texiidae;植物:S p henop terid ium sp.,R hod ea?

sp.,A p hy llop teris sp.3.04m

25.灰黄、灰白色中薄层至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与

灰黄、灰白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具

浪成波痕和楔状交错层理3.48m

24.灰白色薄层至中薄层泥质胶结石英粉砂岩夹

灰、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

为泥岩4.02m

23.灰紫、灰黄、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夹灰黄、灰

白色薄至中薄层泥质胶结的石英粉砂岩,含遗

迹化石Coch ilichnus sp.,Chond rites sp.,Gor2

d ia sp.等7.60m

22.灰白色中至中厚层硅质胶结粗粒石英砂岩5.42m

21.灰、灰白色薄层含粉砂质泥岩夹灰黄色薄层细

粒石英砂岩3.56m

20.灰黄、灰白色薄至中薄层泥质胶结石英细砂岩

夹灰黄、灰白色、灰紫色薄层泥质胶结石英粉砂岩

5.47m

19.灰黄、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夹灰黄、灰白色中

薄至薄层泥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2.32m

18.灰黄、灰白色薄层泥岩夹灰黄、灰白色薄层粉砂

质泥岩,近顶部夹有薄层细粒石英砂岩3.54m 17.灰黄略带紫色中层泥质胶结粉砂质中粒石英砂岩

0.78m

16.灰黄、灰白色中薄层泥质胶结含粉砂质细粒石

英砂岩夹灰黄、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

泥岩2.30m 15.灰黄略带紫色中至厚层硅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

3.23

951

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14.灰白、灰黄色薄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夹灰黄、灰、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岩1.38m 13.灰、灰白、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岩夹少量细粒石英砂岩

3.64m

整 合

五通组观山段厚73.25m 上部

厚51.28m

12.灰白色厚至巨厚层硅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局部夹几厘米厚的泥质粉砂岩,层面见遗迹化石

R h iz ocorallium sp .

11.62m

11.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硅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夹

灰、灰紫、灰白色薄层硅质胶结石英粉砂岩,含植物S ublep id od end ron ?sp .

17.28m 10.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夹少

量灰、灰白色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11.22m 9.灰紫、灰、灰白色薄层含粉砂质泥岩

0.20m 8.灰白色中厚至巨厚层硅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灰、灰白色薄层泥质粉砂岩8.63m 7.灰白色中至厚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夹两层薄层泥岩

2.89m

6.灰白色巨厚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3.86m

下部

厚21.97m

5.灰黄、灰紫色中厚层砾岩,砾石成分为脉石英、

燧石、细砂岩,分选、磨圆度较好,粒径1—2c m ,个别达5c m 以上,砾石含量30%—50%左右

0.96m

4.灰白色中至厚层硅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夹灰、灰

黄色薄层泥岩6.75m

3.灰黄、灰白色中层状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脉石

英,部分为燧石与细砂岩,分选、磨圆度较好,多为滚圆状,少数次棱角状,粒径1—2c m ,个别

5c m 以上,含量5%左右,硅质胶结

1.86m

2.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硅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在背

斜另一翼此层见A renicolites (砂蝎迹)和

S kolithes (石针迹)

4.14m 1.灰白色厚层砾岩,砾石成分多为脉石英,部分为

燧石、细砂岩,粒径1—2c m 居多,部分达5c m 以上,砾石分选与磨圆度较好,多为滚圆状,少数次棱角状,砾石含量达30%—50%左右

8.26m

2222222222假整合2222222222

下伏地层:早志留世坟头组:紫红、灰黄、黄绿杂色粉砂

质泥岩

图3 巢湖市塘埂村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五通组剖面图

F ig .3 A sketch m ap of the U pper D evonian —L ow er Carboniferous W utong Fo r m ati on at T anggeng 2

cun ,Chaohu

S 2f :坟头组; D 3w 1: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1—17层); D 3w 2:上泥盆统五通组擂鼓台段下部(18—24层); C 1w 3:五通组擂鼓台段中部(25—28层); 上部(29—33层); C 1j :金陵组

①据1 5万《庐江幅》等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但笔者进行了修改与补充。

2 巢湖市塘埂村五通组剖面①(图3)

上覆地层:下石炭统金陵组 深灰、灰黑色中厚至厚层

微晶含生物屑含泥质灰岩,含珊瑚P seud ou ralinia

sp .

整 合

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五通组擂鼓台段厚87.11m 擂鼓台段上部

厚16.63m

33.灰黄、黄褐色含铁质薄层泥质粉砂岩,含腕足类P ty cham aletoech ia sp .

0.5m 左右

32.灰黄色中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灰色薄层含粉砂

质黏土岩

4.85m 31.杂色高岭土黏土岩

2.91m 30.灰紫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与灰色薄层含砂质黏土岩、页岩互层

5.63m 29.灰、灰白、灰褐色中薄—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偶

含砾,底为一层30c m 厚的含铁质粉砂岩

2.74m

整 合

擂鼓台段中部

13.14m

28.上黏土层:灰黑、暗紫色薄层含粉砂质黏土岩,

底为1—3c m 厚的含铁质粉砂岩,赤铁矿层,含

腕足类:S huchertella chaohuensis L iao ,Y an 2

g uania p ing tang ensis Yang ,P ty cho m arotoech ia k ing ling ensis (Grabau ),P .cf .x uancheng ensis

(Ch ing ),P .g aoling ensis L iao ,Cam aroteoch ia hsing huaensis T ien ?;双壳类:M od io m orp ha

sp .,S ang u inolites spp .,L i m atu lina sp .,E d 2

m ond ia

sp .,

P terinop ectinella

sp .,

P aral 2

lalod on sp .,W ilk ing ia sp .;腹足类:A no m 2p halus sp .,E eto m aria sp .,S trap anllus sp .,A u lacostrep sis sp .,S trap arollus cf .p lanorbi 2f or m is D ekoninck ,A ne m atina cf .

p rou tuna

(H all ),L ittorinid es sp .,L ox one m a sp .A ,L .

061地 层 学 杂 志

30卷

sp.B.,P locezy g a cf.cancellata(M ark),O r2

thone m a cf.ascensus A nderson&Sturgeon,

D onald ina aff.py g am ea(W eller);介形类:

P erijonesina sinensis Hou,M ennerites hup ehen2

sis Hou,A cratia f usif or m is Kumm arrow,

Carellina sp.,M icrocheilus sp.,Cyp rid i m a

sp.,L ep erd itia sp.,B ey rich ia sp.,P ara2

p arch ites sp.,B aird ia sp.,A echm ina sp.,

B y thocyp ris sp.;头足类:M ichelinoceras?sp.;

植物化石:Carp olithus sp.等3.69m

27.灰白色中至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底部为厚约

1—3c m的紫褐色赤铁矿,细粒石英砂岩厚度沿

走向分布不稳定,呈透镜状,节理发育,沿裂隙

面有铁染现象1.84m

26.下黏土层:灰紫、灰黄、灰黑色薄层粉砂质黏土

岩,含植物化石:L ep id ostrobus g rabau i Sze,L.

cf.g rabau i Sze,L.w uf eng ensis Feng&

M eng,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N ath.)

H ir m,S.cf.m irabile(N ath.)H ir m,S.

song z iense Chen,S.sp.,E olep id od end ron

w usihense(Sze)W u&Zhao,E.aff.w usihense

(Sze)W u&Zhao,Cy clostingm a cf.k iltorkense

H augh t.,S p henop hy llum lung tanense,A r2

chaeop terid es?sp.,L ep id od end rop sis sp.,

L ep id ostrobop hy llum sp.,L.cf.x ip h id ium

(Go th.&Sze),T aeniocrad a?sp.7.46m

25.褐紫色褐铁矿化砾岩层,砾石为褐铁矿化的砂

岩,粉砂岩,磨圆较好,扁平状,没有棱角,砾径

大小在1—4c m,铁质胶结,风化后砾石脱落留

下一个个凹坑,层面见有不对称波浪波痕(图

4)0.1—0.15m

2222222222假整合2222222222

擂鼓台段下部厚57.34m 24.灰白、灰黄、灰褐色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5.46m

23.灰黄色中厚层石英粉砂岩夹灰白色薄至中薄层

黏土岩,细粒石英砂岩,风化面凹凸不平,呈波

状起伏,含植物化石S ublep id od end ron sp.,

6.10m

22.灰黄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灰色薄层—微层

黏土岩含植物化石:S ublep id od end ron?sp.

7.62m

21.灰白、灰黄色中厚—中层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

泥质粉砂岩4.57m

20.灰白、灰褐色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中部夹一层

杂色黏土岩10.21m 19.灰白色中层细粒石英砂岩19.62m

18.灰黄色中层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灰白色黏土

岩,含腹足类化石A no m p halus sp.3.76m

整 合 五通组观山段厚67.75m

上部厚46.10m

17.灰白色块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底部夹3层薄层

黏土岩10.48m

16.灰白色中层细粒石英砂岩夹黄、黄褐色薄层细

粒含铁石英砂岩2.82m

15.灰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2.44m

14.灰白、灰黄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灰白色

微层黏土岩,中部夹1层2c m厚的暗紫褐色赤

铁矿层4.96m

13.灰白、灰黄色厚—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

6.92m

12.灰黄、暗紫褐色厚—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交

错层理发育5.00m

11.灰白色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细粒含铁石英

砂岩4.17m

10.灰白色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6.77m

9.灰白色块层状细粒石英砂岩2.54m

下部厚21.65m

8.灰白色块层状含砾中粒石英砂岩5.84m

7.灰白、褐紫色块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夹一层

4c m厚的含砾石英砂岩,砾石成分为脉石英,呈

圆—次圆状,大小不等,一般砾径0.5c m0.83m

6.灰白色块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3.21m

5.灰黄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1层5c m厚的石

英砾岩。砾石呈圆—次圆状,砾径1c m左右

1.89m

4.灰黄色中厚层中粒含砾石英砂岩,砾石成分为

脉石英,少量为燧石,砾径1c m左右,含量5%

左右,硅质胶结1.70m

3.灰白、灰黄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顶为一层

5c m厚的石英砾岩1.63m

2.灰白、暗紫色中厚层中粒含砾石英砂岩,砾石成

分为脉石英、燧石,砾径1c m左右,磨圆度较

好,圆—次圆状,硅质胶结3.92m

1.乳白色略带暗紫色中厚层中细粒含砾石英砂

岩,砾石成分为脉石英、燧石,磨圆度较好,圆—

次圆状,硅质胶结,砾径1.5c m左右2.63m

2222222222假 整 合2222222222

下伏地层:下志留统坟头组

3 含山县清溪煤矿主井壁剖面(据席与华,1981年资料略修改)

上覆地层:下石炭统金陵组 灰黑色厚层块状含沥青质结晶灰岩,产珊瑚P seud ou ralinia sp.;腕

足类P ty cho m aletoech ia k ing ling ensis(Grabau)

8.81m

整 合

泥盆系—石炭系五通组擂鼓台段中上部

6.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含

161

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铁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相间互层

19.05m

5.黑色泥质粉砂岩,页岩及炭质页岩夹薄板状细粒

石英砂岩,页岩中含黄铁矿结核,产植物化石

S ublep id od end ron sp.0.90m

4.煤层。上部为亮煤,夹镜煤条带,下部以暗煤为

主,夹亮煤薄层。全层都含大量的团块状黄铁矿

结核,大者直径10c m,小者1c m,一般2—4c m左

右0.94m

3.炭质页岩夹黑色页岩,页理发育,含黄铁矿结核

及植物化石碎片1.19m

2.泥质粉砂岩夹黑色页岩,产植物化石:A rchaeosi2

g illaria?sp.,S ublep id od end ron sp.,S p heno2

p teris taihuensis Sze,S p henop hy llum aff.long2

tanensis Go th.&Sze,L ep id ostrobus?sp.;叶肢

介:L ioestheria orbicu laris,L.ovata,L.

y uelushanensis Zhang,Q ing x iestheria lang shan2

ensis,Q.si m p lex,Q.anhu iensis0.20m

2222222222假 整 合2222222222

擂鼓台段下部

1.深灰色细粒石英砂岩

本剖面2—5层总厚3.23m,依据层位、岩相与生物群特征,均相当于巢湖市狮子口剖面的下黏土层。

在区内五通组观山段发现的化石很少,仅见石松类S ublep id od end ron?sp.,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笔者之一齐敦伦与侯海涛在含山县方山剖面观山段中下部采获许多植物茎干化石碎片,当地老乡在采石时拣到一块L ep top h loeum rho m bicum,说明观山段时代应为晚泥盆世晚期,另外韩立刚(1986)和张国栋等(1987)在和县戎桥水库观山段中下部紫红、浅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夹层中发现海相双壳类S ang u inolites sp.、M od io m orp ha sp.、E dm ond ia?sp.及未确定的甲壳类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观山段沉积相与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综上所述,巢湖地区的五通组由下而上划分为观山段和擂鼓台段。观山段的下部为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砾石多为脉石英,部分为燧石和粉砂岩,硅质胶结,砾石含量达25%—45%,局部达60%—70%。砾径一般1—2c m,最大达5c m 以上,砾石磨圆度较好,多为滚圆状,部分为次棱角状,向上夹有灰白色硅质胶结细砂岩,粉砂岩,厚度为21.65—21.97m;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硅质胶结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几层灰紫、灰白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见羽状交错层理,含遗迹化石A ren icolites,厚46.1—51.28m。 上部擂鼓台段依据岩性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黄、灰紫、灰白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岩与灰紫、灰白色中薄—中厚层硅质或泥质胶结的细粒至粉粒石英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含叶肢介、植物与遗迹化石,可称L ioestheria long tanensis组合。 中部为黏土矿层,在上下两层黏土矿层之间为透镜状中粒石英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下黏土层底部见有铁质风化壳和底砾岩。下黏土层为灰黑色、黑色,风化后为灰黄、灰紫色黏土矿层,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孢粉与叶肢介,植物以石松类为主,有节类、真蕨和种子蕨类及前裸子植物均较繁盛的植物群,而李汉民(1988)在巢湖市亚父旗山一带于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夹煤层中采获植物化石S ublep id od end ron chaox ianense,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L ep id od end rop sis h ir m eri,E olep id od en2 d ron w usihense,L ep id ostrobus g rabau i,S tigm a ria f icoid es,H am a top hy ton sp.,T etraf olia chang2 shaensis等。这一植物群称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2L ep id od end rop sis h ir m eri2H am a top hy tin verticilla tum组合;孢粉称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2 A p icu liretusisp ora(=G ranu la tisp orites)hunanensis 组合;叶肢介称Q ing x iestheria anhu iensis2L ioesthe2 ria y uelushanensis组合。上黏土矿层为灰黑、紫灰色含粉砂质黏土岩,含有丰富动物化石,有介形类、腕足类、双壳类、头足类、腹足类等。腕足类称Y ang ua2 n ia2P ty chocam erotoech ia2S chuchertella组合;介形类称Cham ishaella anhu iensis2K nox iella co m p ressa2 A cra tia long itud e组合。上下黏土矿层之间为灰白色中层—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呈透镜状,厚度变化大, 1.84—18.44m。

上部灰、灰白色、灰褐色中薄—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灰色薄层黏土岩与褐铁矿层,底部含植物碎片,顶部灰黄褐色薄层泥质、铁质粉砂、细砂岩,其中含腕足类称P ty cho m a letoech ia x uancheng ensis2E ocho2 ristites neip on ta iensis组合。

二、生物组合特征与地层对比

早年在南京龙潭等地于五通组擂鼓台段中上部发现大量植物和鱼类化石,没有发现其他生物,被认为是陆相沉积。随着区域地质调查与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在南京地区,在巢湖地区也发现了许多海相动物化石、孢粉、疑源类、遗迹化石等,为研究五通组的地质时代、地层对比、沉积环境等提供了新的依据。

五通组下部观山段的一套砾岩、砂砾岩、石英砂

261地 层 学 杂 志30卷

岩夹少数薄层粉砂质泥岩等碎屑岩沉积,巢湖地区和南京地区基本一致,岩性、厚度、沉积相也都相近。近年卢礼昌(1994)、蔡重阳等(1988)在南京龙潭五通组观山段发现了较丰富的孢子化石,主要有Cym bosp orites cona tus,D iscern isp orites m icro m a2 n if estus,A can thotriletes d en ticu la tus,S p elaeo2 triletes ex ig uous以及V a lla tisp orites va lla tus,A2 neu rosp ora asthenolabra ta(Hou),R ad iiz ona tes long tanensis等,卢礼昌称A neu rosp ora asthend abra2 ta2R ad iiz ona tes long tanensis(AL)组合,这一孢粉组合虽不丰富,但大多数在上部擂鼓台段均有出现(卢礼昌,1994,表3)。其中A.d en ticu la tus在江西全南晚泥盆世晚期DR组合中的含量达25%,且与?R.cf.lep id op hy ta同层产出(文子才、卢礼昌, 1993);见于DR组合中的A neu rosp ora astheno2 labra ta是南京龙潭地区观山段AL组合中含量最高(54.2%)的分子,说明二者关系密切,层位与时代应当相近;V a lla tisp orites va lla tus在西欧、北美常见于早石炭世最早期;D iscern isp orites m icro m an if es2 tus常见于泥盆纪—石炭纪;A neu rosp ora astheno2 labra ta在湖南锡矿山欧家冲剖面邵东组第二孢子带中见到。由此可见这一孢子组合显示出晚泥盆世色彩,尤以晚泥盆世晚期色彩更浓。综上所述,观山段中的AL组合与江西省全南小慕三门滩组DR组合和湖南新化锡矿山地区欧家冲组至邵东组下部的第一孢子组合带几乎相同(卢礼昌,1994),层位相当,时代大致相当西欧法门阶Fa2d。欧阳舒(2000)认为该组合中未见到Fa2d才开始出现的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鉴于观山段与上覆擂鼓台段为连续沉积,而后者的时代不老于Fa2d,则此地的观山段时代当属Fa2b—c。因此,南京地区观山段的地质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甚至可能为法门晚期(斯图期)。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没有发现孢子化石,仅在方山地区找到一块植物L ep top h loeum rho m bicum,此种植物是世界晚泥盆世的标准分子,我国在晚泥盆世中晚期均有分布。另外,在和县戎桥水库观山段中下部粉砂质泥岩夹层中产有海相双壳类S ang u ino2 lites sp.,M od io m orp ha sp.,E dm ond ia sp.;在巢湖市7410厂北西剖面观山段下部,在细砂岩夹层中找到遗迹化石A ren ieolites(砂蝎迹)等。因此,本区与南京地区观山段无论在岩性特征、厚度、沉积特征、生物时代等均很相似,两者完全相当,时代也应为晚泥盆世法门晚期;与江西全南小慕三门滩组DR组合、湖南新化锡矿山地区欧家冲组至邵东组下部第一孢子带层位相当,层位与时代完全可以对比。

五通组上部擂鼓台段:该段依据岩性特征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灰白、灰黄、灰绿、灰紫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黄、灰白色中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两者为不等厚互层,由下而上泥质增高,厚58.11m,上部含植物化石S p henop terid ium sp., R hod ea?sp.,A p hy llop teris sp.,S ublep id od en2 d ron?sp.,“T aen iocrad a”sp.,和其共生的叶肢介有L ioestheria sp.,L.long tanensis Zhang,P a laeo2

li m nad ia sp.,Corn ia?sp.,P oly g rap ta?sp.,V er2 tex iidae,其中以L.long tanensis最为丰富,可称L.

long tanensis组合。根据岩性特征,本部与南京龙潭地区擂鼓台段中下部相当,在南京相当层位中卢礼昌(1994)采获孢子化石,称R etusotriletes2Cym2 bosp orites(RC)组合,并在该组合中产有?R etisp ora

cf.lep id op hy ta,该分子广布于苏、皖、湘、赣等地区,且至今报道的层位仅限于泥盆系顶部。据此,本组合时代归入晚泥盆世晚期即法门期末较合适。欧阳舒等(1987)在句容包1井于擂鼓台段中下部(从其图2来看应近底部SB12-SB18)获丰富孢子化石,称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 var.m inor2A p icu lire tusisp o2 ra hunanensis2Cym bosp orites组合,根据欧阳舒等对该组合的分析,认为“擂鼓台段下部组合的时代似应属于晚法门期,不老于Fa2c,甚至有可能属于Fa2d。”

擂台段下部没有采获孢子化石,但岩性特征与层位均和南京龙潭、句容擂鼓台段中下部产孢子化石的层位岩性相似,而在本层中采获丰富叶肢介

L ioestheria long tanensis Zhang等,此种在南京龙潭见于擂鼓台段上部,与其共生的还有植物S ublep i2

d od end ron sp.,S p henop terid ium sp.,A p hy llop teris

sp.等。说明本区与南京龙潭、句容地区擂鼓台段下部可以对比,层位相当。因此,本区时代也应为法门晚期,甚至可能为Fa2d。

中部为上下两层黏土矿层夹一石英砂岩层,这层石英砂岩厚度变化大,由1.8m—18m,呈透镜状延伸,与下伏的下部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在下黏土矿层底部有一层1—2c m厚的铁质风化壳,在西部高林塘埂剖面上,在风化壳之上见有一层厚15c m的褐铁矿化的底部砾岩层(图4),其上为灰黑色、黑色风化后为灰紫色黏土矿层,其中含有丰富植物与孢粉,在含山清溪还见有叶肢介。植物以石松类为主,有L ep id od end rop sis h ir m eri L u tz,L.cf.scobin i2 f or m is(M eek)R eed,L.d z ung a riensis Sze,S uble2 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N ath.)H ir m er,S.w usi2

361

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hense(Sze),L ep id ostrobus g rabau i Sze,S tigm a ria rad ia top uncta ta Go than&Sze,Cy clostigm a k il2 torkense H augh ton,C.anhu iense Cai&W u,E o2 lep id od end ron w usihense(Sze),L ep id op hy llum x ip h id ium Go th.&Sze,K norria sp.,H am a to2 p hy ton verticilla tum Gu&Zh i,S p henop hy llum lung tanense Go th.&Sze,S.p seud otenorri m um Sze,A rchaeop teris sp.,S p henop teris ta ihuensis Sze,称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2L ep id od en2 d rop sis h ir m eri2H o m a top hy ton verticilla tum组合。由上可知,这是一个以石松类占优势,有节类、真蕨、种子蕨及原裸子植物均较繁盛的独特的植物群。其中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S p henop hy llum lung tanense,S.p seud otenerri m um,S p henop ter2 ista ihuensis,L ep id od end rop sis h ir m eri等等是石炭纪的种属,有些是欧洲、北美早石炭世的标准化石,而E olep id od end ron w usihense,S ublep id od end ron m irabile,H am a top hy ton verticilla tum等在江苏句容高骊山组中也有报道(吴秀元等,1981)。另外也有欧洲艾特隆期(E troungtian)的植物A rchaeop teris sp.,Cy clostigm a k illorkense。综上所述,这一植物群具有泥盆纪—石炭纪过渡色彩,但石炭纪成分更多。这一植物群的层位与南京龙潭擂鼓台段含鱼、植物层完全相当,可以对比,时代属法门期最晚期Fa2d。 与植物化石同层出的还有孢子化石,有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Kedo)P layfo rd,A p icu lire2 tusisp ora(=G ranu la tisp orites)hunanensis(Hou), L eiotriletes orna tus Ischenko,P uncta tisp orites d e2 bilis H acquebard,R etusotriletes sp.,A p icu liretu2 sisp ora spp.,A can thotrilites tenu isp inosus N aum., Ge m inop ora p a rv ibasila ris(N aum.)Gao,称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2A p icu liretusisp ora hunanensis 组合。在上述孢子组合中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西欧、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等地被归入斯图期(Strun ian),这一组合的顶界与牙形刺su lca ta带的底界相近,R.lep i2 d op hy ta可以作为晚泥盆世晚期孢子组合的重要分子,以其消失作为石炭纪的开始(王怿,1996)。在我国它见于长江中下游五通组擂鼓台段中下部,湖南欧家冲组、邵东组和孟公坳组下部,浙西富阳西湖组中下部,江西全南小慕三门滩组上部,西藏聂拉木波曲群等,时代均被确定为为晚泥盆世晚期即斯图期(Fa2d—T n1a)。Ge m inosp ora p a rv ibasila ris见于西藏波曲群L P组合、湖南新化锡矿山欧家冲组,与R.lep id op hy ta共生,A p icu liretusisp ora hunanensis 见于浙西富阳西湖组下段L H组合,在西湖组上段D P组合中也有少量出现,在句容擂鼓台段中下部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 var.m inor2A p icu liretusisp ora hunanensis2Cym bosp orites组合,宝应擂鼓台段L H 组合也有出现。L eiotriletes orna tus和P uncta tisp orites d ebilis均见于湖南界岭邵东段,南京龙潭擂鼓台段下部L S组合或KS组合,A can2 thotriletes tenu isp inosus在湖南锡矿山邵东组L F带中出现。

综上所述,本区这一孢子组合与浙西L H组合、南京龙潭擂鼓台段RC组合或L H组合、湖南邵东界岭邵东段孢子组合和新化锡矿山邵东组L F组合等孢子组合层位相当、可以对比,时代应为晚泥盆世法门末期Fa2d—T n1b。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湖南邵东组和新化锡矿山邵东组至孟公坳组中,一些西欧、北美等地石炭纪的分子与R.lep id op hy ta共生于同一组合,如斯匹茨卑尔根和加拿大的V elam isp orites p erina tus,西澳大利亚早石炭世的D ensosp orites ra risp inosus、D. tenusis、R ad iiz ona tus cam a rosus,西澳大利亚的Bonaparte Gu lf盆地早石炭世的G ranu la tisp orites f rusteten tus,加拿大东部Ho rton Group的G. crenu la tus,萨尔煤田的V isean期的L y cosp ora d en2 ticu la te,欧美与南澳大利亚早石炭世的典型分子Cordy losp orites p ap illa tus与S p elaeotriletis p rotio2 sus。因此,卢礼昌(1997)和王怿(1996)均认为这一微体植物群具有泥盆纪、石炭纪双重时代色彩,特别是邵东组上部到孟公坳组下部的EL组合中更具较强的早石炭世色彩,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过渡组合。欧阳舒(2000)在分析句容、宝应五通组上部擂鼓台段中下部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2A p icu liretu2 sisp ora hunanensis(L H)组合时,在该组中出现了浓厚晚泥盆世色彩的有12种,偶尔有中泥盆世常见的2属(再沉积?),泥盆纪-石炭纪过渡分子6种,石炭纪色彩的分子4种。上述统计说明这一组合中石炭纪分子有相当比例,但由于R etisp ora lep id op hy2 ta、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 va r.m inor和V a l2 la tisp orites cf.p ussilites的存在,而将擂鼓台段中下部的层位归入晚泥盆世末期Fa2d—T n1b下部的斯图期(Strun ian)。向上至K nox isp orites litera tus2 R eticu la tisp orites cancella tus(L C)组合石炭纪色彩更浓,具泥盆纪特色的代表分子有11个种属,具泥盆纪-石炭纪过渡色彩的代表分子有7个种属,具石炭纪色彩的分子有13个种属(包括大孢子)(欧阳舒,2000)。从而可以看出与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

461地 层 学 杂 志30卷

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561

共生在同一组合的石炭纪分子由下而上越来越多,说明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组合也具有泥盆纪-石炭纪的过渡色彩。

同层共生的叶肢介除Q ing x iestheria3个新种和L ioestheria2个新种没有地层意义外,还有产自湖南长沙岳麓山组顶部的L ioestheria y uelushanen2

sis Zhang,层位与本区也可对比。

擂鼓台段中部的上黏土层为灰黑色薄层状含粉

砂质黏土岩,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腕足类有P ty2 cho m a rotoech ia k ing ling ensis(Grabau)、P.g aolin2 g ensis L iao、P.cf.x uancheng ensis(Ch ing)、Y an2 g uan ia p ing tanensis Yang、S chuchertella chaohuen2 sis L iao、Cam a rotoech ia hsing huaensis T ian、P li2 ca tif era sp.、P rod uctus sp.等(廖卓庭等,1989)。这个腕足动物群中的Y ang uan ia出现在下扬子区为首次,本区的Y.p ing tang ensis Yang保存很好,此种在贵州见于革老河组上部至汤粑沟组,湖南见于孟公坳组至刘家塘组,在革老河组与孟公坳组下部所见的Y ang uan ia多与Cy rtosp irif er、T en ticosp ir2 if er及珊瑚Cy stop h ren tis共生,汤粑沟组与刘家塘组所产Y ang uan ia确与珊瑚P seud ou ra lin ia同层产出(湖南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说明Y ang uan ia 始于革老河组延续到汤粑沟组。S chuchertella始现于革老河组富集于汤粑沟组。P ty cho m a rotoech ia k ing ling ensis是华南各地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十分常见的化石,在下扬子地区过去仅见于金陵组灰岩及底部粉砂岩中。P.x uancheng ensis与宣城王胡村、南京龙潭金陵组底部砂岩所产非常相似。此类腕足动物群始现于晚泥盆世晚期,延至早石炭世早期,与上覆金陵组动物群关系更为密切,同时本区从未见晚泥盆世的标准分子Cy rtosp irif er、T en ti2 cosp irif er与其共生,说明本区这一腕足动物群时代归属早石炭世更为恰当。

擂鼓台段顶部的P ty cho m a rotoech ia k ing lin2 g ensis2P.x uancheng ensis2E ochoristites neip an ta ien2 sis组合在下扬子地区常见于早石炭世金陵组、王胡村组,层位完全可以与本区对比。

腹足类在上黏土层产有7属8种,其中S tra2 p a rollus cf.p lanorbif or m is、N e m a tina cf.p rou2 tana,L ittorin id es sp.都分别见于英国早石炭世Ho tw lls灰岩,美国印第安纳州早石炭世Sp ergen 灰岩,以及比利时早石炭世的地层中,P locezy g a cf. cancella ta、O rthone m a cf.ascensus亦都见于美国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及阿帕拉契盆地的宾夕法尼亚亚纪地层中。L ox one m a和D ona ld ina两属虽然地质历程较长,但都可见于石炭纪。从腹足类动物群看,归属早石炭世比较合适(席与华等,1991)。

在狮子口剖面上黏土层中发现有介形类18属20余种(陈德琼等,1990),称Cham ishaella an2 hu iensis2K nox iella co m p ressa Rozhd2A cra tia long i2 tud a M egill组合,其中多数属种为海相泥盆系常见分子。Cavellina z hongp inensis W ang、B a ird ia cf.

f abaef or m is(Po lenova)、M icrocheilinella elon

g a ta (Po lenova)、B aschk irina sp.等,曾发现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及前苏联等地的泥盆系,K nox iella co m p ressa Rozhd和A cra tia long itud a M cGill分别为前苏联、加拿大晚泥盆世常见分子,部分种属的形态特征均与我国和美国泥盆纪或石炭纪的有关种属很相似,如Cho m ishaella anhu iensis、S u lcella(P ost2 su lcella)chaohuensis、S ansabella reversa M cCoy、P lavskella sp.、Cy therellina sp.、O lig an isus sp.等,除此之外,在本组合中出现数量不多的而主要繁盛于石炭纪的S

h ivella supp etia Sohn和A era tia typ i2 ca D elo,前者曾见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密西西比系和我国甘肃、湖南的下石炭统,后者曾发现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和怀俄明州的石炭系(陈德琼等,1990),由上所述,这一组合不仅有产于泥盆纪的分子,同时也出现繁盛于石炭纪的分子,所表现的时代为泥盆2石炭纪的过渡色彩。

双壳类有S p a thella sp.、E dm ond ia sp.、M or2 d io m orp ha sp.A、M.sp.B、Ca rd io m orp ha sp.、L ep tod es m a sp.、P terinop ecten sp.等,其地质时代具有浓厚的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的过渡色彩。 综上所述,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所含植物与孢子具有泥盆纪与石炭纪的过渡色彩,结合沉积事件与岩相特征,将泥盆、石炭纪界线置于下黏土层底部间断面处较为恰当,但不排除在下黏土层顶部通过的可能性。上黏土层中所含各门类分析,与上覆金陵组关系更为密切,很多分子为两者共有,同时多数分子在各地石炭纪地层中均有分布。植物化石P a leostachy a sp.是石炭纪的分子,这一化石层距金陵组底界12—16m,结合上下层位与生物群面貌及岩相特征来看,可代表早石炭世早期新的海侵产物,与江苏宁镇地区产DM(或KD)孢子组合层位大体相当。因此,将上黏土层的时代归为早石炭世是非常合适的。本区五通组与各地相当层位对比见表2。

三、沉积间断面的发现与五通组的沉积特征

1 沉积间断面发现的意义

沉积间断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地史上每一次海

661地 层 学 杂 志30卷

表2 研究区五通组与国内相关地区划分对比表

Table 2 A reg 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W utong For

mation

侵和前一时期地壳运动有关,而海侵范围的大小又和前期地壳运动时间的长短有关,它对地层的划分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是两个不同类型沉积建造的分界线(孙云铸,1963),而上下沉积旋回间的关系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沉积间断特征的不同是反映地壳运动特征的不同。在泥盆纪2石炭纪之交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海退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引起Cy stop h ren tis 的绝灭(王训练等,1997)。而本区擂鼓台段中部与下部之间存在沉积间断,下部沉积的末期,海水退出,岩层承受风化剥蚀,在下部顶层表面发育有古铁质风化壳。延续时间不久,在擂鼓台段中部沉积开始,又发育新的海侵作用,海平面上升,中部底古风化壳之上沉积了一层褐铁矿化砾岩,砾石为细砂、粉砂岩,均褐铁矿化,砾石扁平、卵形,磨圆度较好,铁泥质胶结。此层砾岩代表一次新的海侵开始,紧接着沉积了滨岸沼泽相的下黏土层和滨岸砂坝,闭塞海湾与潮坪沉积,直至碳酸盐台地的金陵组。本区这一现象是泥盆纪之末的大海退海侵的前奏,在本区由于海水浅、地形平坦,发生在泥盆纪近末期的海退与海进比其他地区明显,海退事件与湘中地区欧家冲组海退事件相似,海进与邵东组海进相当,只是本区比湘中地区强烈一些。这次的海退与海进是泥盆纪末期大海退、石炭纪海进的前奏。在湘

中地区的欧家冲组海退序列是由锡矿山组的含云南贝的灰岩变为以石英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的一套粗碎屑岩,含有孢子、植物、鱼类与双壳类化石。其上的邵东组由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和灰岩组成,含有海相腕足类、珊瑚、牙形刺、有孔虫及孢子化石,为一海进序列。邵东组与欧家冲组的界线就是海退序列与海进序列的界面,这一界面与本区擂鼓台段下部与中部之间的假整合面相当,不过本区这一界面更明显。泥盆纪之末的海退与石炭纪之初海进在湖南发生在孟公坳组中下部,仅表现为岩

性的变化(灰岩中夹一层页岩)和Cy stop h ren tis 的消失,而本区上、下黏土层之间的石英砂岩夹层中部(剖面1的31层顶部)出现一层30c m 厚的含砾砂岩。砂岩顶面波状起伏,其上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直至金陵组灰岩,二者整合接触,因此此界面可以作为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界面。在此界面之下为含

R etisp ora lep id op hy ta 孢子组合的晚泥盆世末期的

下黏土层,其上为含海相动物化石的石炭纪的上黏土层。因此,这一界面与湘、黔、桂地区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的海退和石炭纪起始的海进是一致的。因此本区这一海退、海进变化对地层划分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图5)。对此间断面的识别在野外地质填图和找矿勘探等工作中划分地层具有简便、直观的作

7

61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用,方便实际生产应用

图5 五通组擂鼓台段中部与下部之间的剥蚀面柱状对比图

F ig .5 Show ing a break of the L eigutai M em ber (W utong

Fo r m ati on )from Chaohu to Zongyang and Susong

2 五通组沉积特征

五通组在宁镇—巢湖一带并非陆相沉积,而是一套滨海相沉积为主的滨岸相沉积,观山段沉积伊始,海水侵漫了宁巢地区,此时海水较浅,在底部沉积了一套砾岩,作为晚泥盆世晚期海侵的开始,由于海平面升降频繁,经过潮汐波浪的改造形成了砾石滩。这套砾岩的砾石由磨圆度较好的脉石英与燧石质砾石构成,硅质胶结,其间夹的砂层具单向水流方向斜层理,砂层内见有遗迹化石A ren icolites 。随着

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发展为砂质海岸沉积,发育了一套质纯的石英砂岩,分选、磨圆度普遍良好,多由滚圆状的石英颗粒组成,硅质和铁质胶结。由于进流—退流作用,形成良好的冲洗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在砂岩层面上见有遗迹化石

C ruz iana ?sp .。依据上述特征,这套沉积可能形成

于前滨潮间带下部至临滨的潮下带上部环境。进入擂鼓台段,海平面下降,使擂鼓台段沉积了粉砂、细砂岩间夹粉砂质黏土岩或黏土岩,两者为不等厚互层。具波状交错层理,脉状层理,具水流或浪成波痕,产遗迹化石Coch ilichnus sp .,Chond rites sp .,B r 2f ung ites sp .等(张国栋等,1987;赵微林,1988),为潮间带中上部的砂泥混合坪。向上海水退出形成风化剥蚀面。经短暂的风化,在表面形成铁质风化壳。在南京龙潭潘江(1954)所描述擂鼓台剖面的第9层和观山剖面的第13层的铁质层就是这种铁质风化壳在该区的表现。沉积间断不久,又有新的海侵开始,从而进入另一沉积旋回,首先在部分地区沉积了褐铁矿化的砾岩,粉砂、细砂岩质砾石均褐铁矿化(图4)。砾岩为铁质胶结。随后发展成为滨岸沼泽化的泥炭坪,局部见有薄煤层,植物化石丰富。随着海侵的加大,间或出现潮间砂坝,封闭海湾或 湖,沉积了含海相腕足类、双壳类、介形类、头足类等化石的粉砂质黏土岩,而且不时出现潮间带的砂泥坪,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最后形成了金陵组的碳酸盐台地(图6)

图6 巢湖地区五通组的相序图

F ig .6 Facies sequence of the W utong Fo r m ati on in the Chaohu area

861地 层 学 杂 志30卷

关于五通组的海侵方向,笔者赞同吴贤涛等(1986)的观点,海水主要来自北北东方向,这一情况同早石炭世本区海水侵入方向一致。沿江而下的西部海水很微弱,仅在早期有所体现。这与过去认为海水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的海侵有所不同。

四、结 语

1 巢湖地区的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上黏土与上部为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泥盆系2石炭系界线在上、下黏土层之间的石英砂岩(剖面1的第31层顶部)中通过。

2 擂鼓台段下部与中部之间有一沉积间断面,有铁质风化壳,局部见褐铁矿化砾岩层,这一间断面与湖南欧家冲组与邵东组的分界面可对比。

3 巢湖地区五通组并非陆相沉积,而是一套海相的滨岸相沉积,海水主要来自北东方向。与过去的陆相沉积和海侵来自南西方向的论点有所不同。

文中的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廖卓庭(腕足类)、徐均涛和方宗杰(双壳类)、陈德琼(介形类)、沈炎彬(叶肢介)、蔡重阳和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汉民(植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联达(孢粉)、上海自然博物馆席与华(腹足类)、中国地质大学杨式溥(遗迹化石)与原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组联合鉴定。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欧阳舒、章森桂研究员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王 怿.1996.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孢子组合—兼论泥盆2石炭系界线.微体古生物学报,13(1):13—42.

王训练,李世隆,王 约.1997.华南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层序地层学.地球学报,18(1):98—104.

王根贤,景光家,庄锦良,张采繁.1987.湘中地区底栖相泥盆2石炭系界线研究.地质论评,33(4):299—308.

卢礼昌.1994.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孢子组合与地质时代.微体古生物学报,11(2):153—175

卢礼昌.1997.湖南界岭邵东段微体植物群.古生物学报,36(2): 187—200.

孙云铸.1963.海侵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着重讨论中国古生代各纪动物群及其分区.地质学报,43(2):99—113.

戎嘉余,陈 旭,王 怿.2000.志留系.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中国地层研究二十年(1979—1999).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59—72.

许寿永,叶 干.1990.据珊瑚化石讨论华南泥盆 石炭系界线.地质论评,36(2):140—147.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9.安徽省地层志 泥盆系、

石炭系分册.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35.

陈德琼,鲍 虹.1990.安徽巢湖五通群上部介形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微体古生物学报,7(2):123—139.

陈永祥,欧阳舒.1985.江苏句容五通群擂鼓台组上部大孢子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报,24(3):267—272.

陈永祥,欧阳舒.1987.江苏句容泥盆2石炭纪大孢子的补充研究.古生物学报,26(4):435—440.

何圣策,欧阳舒.1993.浙西富阳西湖组泥盆2石炭系过渡层孢子组合.古生物学报,32(1):31—45.

吴秀元,赵修祜.1981.江苏句容高骊山组植物化石.古生物学报,20

(1):50—59.

吴祥和.1986.黔南泥盆2石炭系界线层层序和海退事件.地层学杂志,10(3):204—211.

吴贤涛,胡 斌,王观忠,张国成等.1986.苏南皖东五通群观山组的近岸风暴沉积与潮道沉积.石油实验地质,8(4):351—358.

邵龙义,1991.湘中地区下石炭统邵东组沉积相及海侵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2—20.

李汉民.1989.泥盆系.见:陈华成,吴其切等编.长江中下游地层志 寒武系—第四系.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22—244.

李星学.1965.论中国五通群植物群的时代问题.地质论评,23(1): 8—12.

李星学,蔡重阳,欧阳舒.1984.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9:119—128.

欧阳舒,陈永祥.1987.江苏句容泥盆2石炭系孢子组合并讨论五通组的时代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23:1—

21.

欧阳舒.2000.江苏晚古生代孢粉组合序列.地层学杂志,24(3): 230—235.

张国栋,朱静昌,王益友,张盛隆.1987.苏皖地区晚泥盆世五通组海侵及其沉积环境讨论.地质论评,33(1):69—77.

侯静鹏.1982.湘中锡矿山地区泥盆2石炭系过渡层的孢子组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5:81—90.

侯鸿飞,高联达,季 强.1985.国际泥盆2石炭系界线研究介绍.地质论评,31(1):87—93.

赵微林.1988.试论安徽巢县五通组沉积相.石油与天然气地质,9

(1):40—44.

高联达.1990.湖南泥盆2石炭系界限层孢子组合及其地层意义.地质论评,36(1):58—64.

高联达.1983.西藏聂拉木晚泥盆世孢子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青藏高原地质文集8.北京:地质出版社.183—213.

席与华.1981.安徽含山上泥盆统叶肢介化石.古生物学报,20(2): 165—167.

席与华,齐敦伦.1991.安徽巢湖早石炭世腹足类.见:上海自然博物馆编.参考与研究1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18.盛莘夫.1966.怎样正确确定地层的时代.地层学杂志.1(1):1—3.

韩立刚.1986.安徽和县上泥盆统发现血石蛤化石.地层学杂志,10

(2):153—154.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湖南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地层及生物群.北京,地质出版社.1—65.

斯行健.1954.乌桐系底部地层的时代问题.地质知识,4:20—23.

斯行健.1954.乌桐系底部地层的时代问题.古生物学报,2(3):307—312.

蔡重阳,卢礼昌,吴秀元,张国芳.1988.下扬子准地台江苏地区泥盆

961

2期侯明金等: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2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纪生物地层.见:江苏地区下扬子准地台震旦纪—三叠纪生物地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69—218.

廖卓庭,齐敦伦.1989.安徽巢湖早石炭世侏儒型腕足动物群2兼论巢

湖地区的泥盆2石炭系界线.古生物学报,28(5):562—568.

潘 江.1954.南京龙潭五通系胴甲类鱼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地质知识,(2):27—30.

NE W V IE W S ON THE D EVON I AN-CARB ON IFEREOUS

B OUNDARY STRAT IGRAPHY OF THE CHAOHU

REGI ON,ANHU I PROV INCE

HOU M ing2jin and Q ID un2lun

(A nhu i Geolog ical S u rvey,H ef ei,230001)

Abstract B ased on recen t geo logical m app ing and carefu l litho stratigrap h ic,lithofacies and b i o strati2 graph ic study of several secti on s in the Chaohu regi on,w e p ropo se several new in terp retati on s of the D evo2 n ian2Carbon iferou s W u tong Fo r m ati on.O u r data suggest that the Guan shan M em ber and the low er clay u2 n it of the m iddle L eigu taiM em ber of the W u tong Fo r m ati on in the Chaohu rep resen t depo sits of the U pp er D evon ian Strun ian stage.T he upp er clay of the m iddle L eigu taiM em ber and the upper L eigu taiM em ber of the W u tong Fo r m ati on are p robab ly of Early Carbon iferou s Tou rnaisian age.T he D evon ian2Carbon iferou s boundary is located in a quartz sandstone betw een the tw o clay un its of the m iddle L eigu taiM em ber(i.e., the top of bed31in secti on1).W e also recogn ized a discon tinu ity su rface,w ith iron w eathering cru st and ferruginou s conglom erates,betw een the low er and m iddle L eigu taiM em ber.W e in terp ret th is discon tinu ity su rface as rep resen ting a regressi on even t near the D evon ian2Carbon iferou s boundary.Fu rther m o re,w e ar2 gue the W u tong Fo r m ati on in the Chaohu regi on does no t rep resen t terrestrial depo siti on;in stead,it is in2 terp reted as litto ral facies m arine depo sits,w ith ocean ic tran sgressi on from the no rtheast to the sou thw est. T h is in terp retati on is in sharp con trast to traditi onal view that theW u tong Fo r m ati on in the Chaohu regi on rep resen ts terrestrial sedi m en tati on and the op en m arine w as located in the sou thw est.

Key words W u tong Fo r m ati on,D evon ian2Carbon iferou s boundary,litto ral facies,tran sgressi on 071地 层 学 杂 志30卷

巢湖简介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南部,濒临长江,因湖得名,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巢湖,古称南巢,襟湖带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东方日内瓦”之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巢湖之称始于秦朝,唐朝设立巢县,1984年设立县级巢湖市,2011年8月22日撤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全市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下辖1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庐江、无为接壤。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沿江经济带中部、合肥、芜湖、南京金三角中心,距合肥市区和芜湖各60公里,是皖江开发开放及示范区建设的中心地带。宁西高速铁路、淮南干线铁路,合宁、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京、合肥、芜湖3个航空港及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构成了巢湖通往国内外的快速通道。巢湖港是安徽省八大内河港口之一,水路运输经裕溪河航道可通江达海。巢湖对外交通便捷,对内交通设施完善,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达,已经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巢湖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在16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40天。巢湖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 .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各类土地类型兼备,农作物适种性广。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巢湖成为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

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巢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巢湖水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水产品年产量3万多吨,巢湖银鱼、白米虾和大闸蟹被誉为“巢湖三珍”,享誉中外。巢湖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 巢湖市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无数风云人物。楚汉相争时的亚父范增、三国名将周瑜、爱国将领布衣将军冯玉祥、和平将军张治中、共产党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李克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了纪念,现已修缮了多处名人故居,对游人开放。 巢湖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开放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安徽省优秀旅游县市。全市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山色、温泉是“巢湖风景三绝”。巢湖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素有“皖中大花园”之称。全市自然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50多处,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于一体。主要景区有中庙、姥山、银屏山、半汤温泉、王乔洞、紫微洞等。中庙位于巢湖北岸的凤凰台之上,三面邻水,楼台高峙,气势巍峨,有湖天第一胜境的美誉。姥山岛是巢湖第一大岛,岛上三山错落、九峰起伏,文峰塔,华藏净寺,古船塘号称姥山三古;银屏山四周山峦起伏,九峰环抱,姿若雄狮,山上的仙人洞幽深宜人,可容千人。悬崖上的牡丹历经千年风霜,每年谷雨时节便蔚然开放;汤山脚下的半汤温泉,历史悠久,常年喷涌不断,富含30多种活性元素,被古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 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1)全新统(Q4) 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山前地带,是组成河流一级阶地的主要物质。 1)冲积层(Q4al) 主要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沿岸,组成河流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沉积物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碎石类土,厚2~30m。 (2)上更新统(Q3): 上更新统地层在测区内极为发育,广泛覆盖在山坡谷地,是组成黄土地形的主要物质,主要有冲积和坡洪积两种成因类型,其特征分述如下:1)坡洪积层(Q3pl) 分布于汾河两岸的山前斜平原。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及粉土,富含钙质,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夹有薄层砂砾石及砾石透镜体,厚度一般为3~20m。 2)冲积层(Q3al) 主要分布于汾河两岸,形成河流的二级阶地。岩性上部为灰黄色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含钙质结核;中部为浅棕黄色粉质黏土、粉土与粉、细砂互层,夹碎石类土透镜体;底部为砂层及卵砾石层,该层最厚达85m。 3)风积层(Q3eol)4-1 主要分布于吕梁山以西地区,组成黄土塬、梁、峁的顶面,岩性为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明显,厚度一般5~20m。 pl)洪积层:7-2 (3)中更新统(Q 2 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组成黄土塬、梁、峁。 岩性为红黄及浅红棕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有多层古土壤层,底部有冲积相砂,砂砾石层及粉土互层,一般为40~95m。 pl)洪积层: (4)下更新统(Q 1

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与组成黄土塬、梁、峁的中更新统老黄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性为一套棕黄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明显古土壤和钙质结核层,致密、坚硬,由石质黄土之称。具放射状孔和植物遗留根孔,无节理。古土壤为深棕红色黏土,一般发育4~8层,往往形成两组致密的古土壤条带,每组由2~5条组成,每条厚0.2~0.5m,间距0.5~1.0m,以3~5°的角度倾向原始沟谷。古土壤底部钙质结核富集成层,愈近山前地带结核层愈发育,核径愈大,成层性不明显,本组岩性、层位稳定,厚一般10~20m,部分地区可厚达25 m 2、上第三系上新统(N2) 主要分布于深切黄土沟谷中,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星,海拔标高500~1300m 之间,与上下地层皆呈不整合接触。 岩性多为半胶结之钙质黏土、粉质黏土、砂砾石层和淡水灰岩,厚度一般为20~80m,钻孔揭露厚达400m。 3、三叠系(T) 三叠系主要分布吕梁山西麓的隰县,蒲县一带,在黄土冲沟中出露。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及植物化石组合,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统。 (1)上统(T ) 3 延长组(T3y):主要岩性为发育麻斑状构造的黄绿色、肉红色、土黄色厚层中粒长石砂岩夹暗紫红色泥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及灰色钙质粉砂岩,厚度362~474m。 ) (2)中统(T 2 铜川组(T2t):由肉红色、灰红、灰白色、土黄色及黄绿色厚层中~粗粒长石砂岩和暗紫色泥岩,少量的黄绿色页岩、煤线等组成,厚度502~634m。 二马营组(T2er):由黄绿色厚层长石砂岩夹暗紫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厚度512~703m。 (3)下统(T ) 1

巢湖市钱家山石灰岩矿督察报告

巢湖市钱家山石灰岩矿督察报告 (2014年度) 报告编写人:秦学成 2015年01月21日

巢湖市钱家山石灰岩矿督察报告 (2014年度) 一、督察工作概况 2015年1月,合肥市国土局、巢湖市国土局、省地质测绘院、合肥市国土局矿产督察办公室组成督察组,对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下属巢湖市钱家山石灰岩矿和安徽省巢湖市犁头尖水泥用石灰岩矿实行督察。因巢湖市犁头尖水泥用石灰岩矿正在建设中,本次未督察。参加人员有:王志刚、光西、陈家训、丁文红、操瑞卿、秦学成、陈陆伍、何昌锋、刘兴涛、邓毅。督察内容主要是:听取汇报,调阅资料,实地检查,与矿山企业交换意见,形成督察意见,填写《矿山现场督察备案表》。工作程序:一是听取矿山负责人2014年度矿山开采、资源利用情况和执行矿产资源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情况及矿山管理等情况汇报。二是调阅矿山开采有关资料、开采台账及规费缴纳台账和年度矿山储量占用表等,实地检查矿山标识牌、界桩设置情况。三是交换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填写《矿山现场督察备案表》。 二、矿山基本概况 巢湖市钱家山石灰岩矿位于巢湖市散兵镇境内,属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原料产地,矿种为水泥用石灰岩。许可证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颁发,C3414002011037130109080,生产规模178.53万吨/年,矿区面积0.406平方公里,有

效期限自2011年11月2日至2038年2月22日,矿区范围共有26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233.29米至+55米标高。 2014年6月16日,安徽省经信委《皖经信非煤函[2014]712号文》批复巢湖市钱家山水泥用灰岩矿生产能力为780万吨∕年,矿山剩余服务年限4.06年。 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3×45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2014年生产水泥熟料456.9万吨,水泥205万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014年初,该矿保有矿石储量3292.30万吨,2014年全年实际生产755.06万吨。2014年度应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216.69万元,实际缴纳216.69万元。采矿权使用费在年检注册时实缴纳0.05万元。采矿权价款当期已缴清。 四、督察结论: (一)该矿证照手续齐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费台账及资源储量占用台账;能按时缴纳规费和上报相关报表;能较好地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二)矿山生产能力扩大后,要抓紧准备相关资料,按规定办理有关证照变更手续,做到依法合理有序开采。 (三)按规定进行矿山储量动态测量,及时提交储量年报。 附:《矿山现场督察备案表》

巢湖话

巢湖话 在中国有个省叫安徽,在安徽有个地方叫巢湖!有着这样一句土话;尖含山滑和县,又尖又滑是巢县,三县滑不过无为县! 在巢湖▁▁▁有种男孩叫小斯,女孩叫小丫头。有种儿子叫糖么籽籽、秋过豆子、减阳寿滴,有用在家里排行第二叫二子,二蛋, 在巢湖▁▁▁有种外公外婆叫嘎第、嘎奶。 在巢湖▁▁▁有种女友叫小丫头,有种老婆家里人,有种丈夫叫我嘎人或你嘎人, 在巢湖▁▁▁有种厨具叫盖蓝,有种调料叫寒盐,有种菜刀叫白刀,有种洗菜篮子叫绍机。 在巢湖▁▁▁有种工具叫条把和粪机,有种吃法叫七,在巢湖有种钱叫钱个子【一元】 在巢湖▁▁▁有种客厅叫桃窝里,有种厨房叫锅先,有种厕所叫毛刚。 在巢湖▁▁▁有种怒斥叫拜跟我嘴不怂,有种感叹叫真是滴,有种问候叫可滴,有种威慑叫败跟我嫌。 在巢湖▁▁▁有种问句叫可七这?还有种疑问叫个可是滴;有种废话叫几不啰嗦滴,有一种拿叫咖这,有一种咬叫熬之;在巢湖▁▁▁有种吃饭叫可耸这,在巢湖,有种睡觉叫睡告,

有种滑稽叫真咱! 在巢湖▁▁▁有种家庭幸福叫过的尚昂快活;在巢湖,有种回家照嘎,有种玩的开心的孩子叫疯都之;有种大声喧哗叫亲西鬼叫的。有种人做事故意应付一下叫答吗东西侧干坏!在巢湖▁▁▁有种食物叫拙或者稀饭,有种厨房叫锅煎,有种碗橱叫盖蓝,在巢湖▁▁▁有种电线叫火刀线,有种池塘叫小当,在巢湖,有种傻子叫不弄,还有种傻子叫呆头把西的,当然,也可以叫猪不笼,在巢湖▁▁▁有种打架叫批价,有种打你叫给你一国留子,再嫌老就一国流子国死你...在巢湖▁▁▁有种讲话叫扯晃,有种多话叫绝区,有种聊天叫刮淡...在巢湖▁▁▁有种漂亮叫青丝。有种帅气叫好痞。在巢湖,有种摩托叫摩的卡,汽车叫小包车,有种坡道叫反子。有种难得的机会叫三不之;有种事情停止取消叫歇都这。在巢湖▁▁▁有种亲人叫嘎门口D,有种谢谢叫门干你,有种帮忙叫出劲,有种表扬叫过劲,有种体现个人能力叫显世宝或叫农农险险的,有种人做事不分轻重叫么里么谷滴。在巢湖▁▁▁有种麻将叫无压不开,还有种麻将叫小岛,四和,飘子,豆腰、第四个头卡、杠后开花、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在巢湖▁▁▁有种饮食叫导头;有种商品叫银鱼;有种掩饰叫拜紧;有种肉麻叫饿浪;有种失败叫不照;有种称呼叫地兄呼;有种状态叫不吊照;有种期待叫你等着瞧;有种嚣张叫你跟我搞啊;有种调侃叫扯蛋。有种手段叫屁你;

2019安徽巢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公告

2019安徽巢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公告篇一:2019安徽巢湖农商行招聘公告 2019安徽巢湖农商行招聘公告 欢迎来到时代教育为您整理2019安徽巢湖农商行招聘公告招聘考试信息,并为您提供免费备考资料、备考视频、试题真题等资料,更多安徽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信息详见网站,迎大家关注时代教育(时代领博教育)百度文库,时代教育(时代领博教育)预祝众考生考试成功! 2019安徽巢湖农商行招聘公告如下: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按照《安徽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员工招聘管理办法》(皖农信联发[2019]51号)和《关于安徽农村商业银行系统2019年度员工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皖农信联秘[2019]14号)精神,本着合理、均衡补员的原则,现将巢湖农村商业银行2019年度员工招聘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普通员工15名(符合报名条件并参加考试人数不少于招聘录用人数的3倍,不足3倍的相应减少招聘人数),用工形式为合同制员工,具体条件及要求如下: 二、报考条件及资格 (一)报考条件 1、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

良记录; 2、有事业心、进取心,开拓创新意识强,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 3、五官端正,身体、心理健康; 4、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1年4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年龄在28周岁以下(1988年4月1日以后出生)。 (二)报考资格 初始学历必须为普通高等院校统招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须取得学位证),本科学历者所学专业应为经济金融、财务会计、法学、计算机、审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文秘等相关专业(不含定向委培、各类成人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它非全国统招毕业生)。 (三)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自2019年4月7日起至2019年4月24日17时30分止。本次招聘一律实行网上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报名网址为http://218.22.1.27:9080/recruit/(请务必使用360安全浏览器 7.1及以上版本兼容模式)。报名人员只能报考一个农商银行,且根据招聘条件在线务必认真、细致、如实、准确填写报名表(如考生错填、漏填或不按要求填写、上传个人信息,影响审核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虚假填报个人信息的,在后续审查阶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及录用资格),并上传符合规定格式的近期免冠正面电子照片(照片为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300k),保证照片清晰可辨,

近现代建筑流派风格

从早期现代主意运动到现代主义蓬勃发展,直至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由于理论界的推波助澜,加之不同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地域﹑观念迥异,产生出繁多的建筑流派。这些建筑流派或曾经独领风骚,或自我标榜,或默默无闻,或昙花一现,不同流派的创作丰富了我们的建筑、人文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基本处于学习模仿和探索阶段,对人文景观和传统的把握不尽如人意,因此,提倡多元并存、兼收并蓄也许是对待不同流派的正确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方法有所了解,对不同流派和思想有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建筑走向的正确预测,努力创造一个与时俱进,低碳环保,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生产空间。 包豪斯校舍、联合国总部大厦等代表建筑带来了人类建筑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平民化运动,它还推出了像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这样的新一代建筑大师,而他们的许多又同是城市规划师,通过作品,他们将讲求功能和理性主义,讲求求新技术、新材料的观点传播到世界各处,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狂澜,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的交结处,以后的建筑思潮的变化,再也没有像这次这样来得迅猛和深刻。从此,构成主义,风格派,功能主义,有机建筑,密斯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未来派建筑,新现代主义,高技派等等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自的设计重点和首要因素,从而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案,形成了今天的多元建筑风格。 当代建筑流派的观点不一,有的激进,有的趋于理性,有的强调变

与动,等等,它们各有偏颇,甚至是极端,如密斯风格和国际式建筑,但是它们的出现,都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自一战以来,城市的快速重建和恢复的要求,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使得古典建筑的繁复精美的装饰成为众矢之的,古典建筑的已有形体也已不能满足新需求,因此也被当作改变的重点之一,而旧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区划,代表旧制度和等级观念,为新兴的民主平等思想所不容,于是更趋于平民化的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便诞生了。 当代建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现代主义建筑,晚期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及其他建筑阶段。这三个阶段前后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必然性,现代主义重视功能与空间的思想使之与古典主义和学院形式主义相区别,成为新型建筑的先锋,这也是当代建筑的特点。当现代主义发展到了反形式主义的顶峰时,问题接踵而至,由技术中产生的纯粹性似乎成了一种清教主义,即形式主义,出现了世人诟病的“方盒子”建筑。于是基于传承与改良现代主义的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出现了,它是人们追求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平衡的必然选择。自然关系启迪人们建立起观念的物化秩序,而语言和符合学从相反的方向使建筑师们试图对一切现象都进行一次稳固的、确定的分析,力图寻找一个公理式的深层结构来说明表层现象。正是旧秩序已经经过了现代主义的冲击,又经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建立新秩序的尝试与努力,走向了反面-----破坏旧秩序----这正是解构主义的任务。当然,破坏旧秩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混乱,建筑思潮的多元化也成了解构主义之后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巢湖传说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八百里巢湖惊涛拥雪,烟波浩森,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湖中姥山与长江中的西梁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明珠” 关于巢湖的一些故事: ①巢湖又名焦湖,位于安徽中部,湖呈鸟巢状,故名。湖因地陷所成,则“土崩 地裂”后,必有种种传说。大姆行善避灾,最具浪漫色彩。大姆是巢州城里的里巷老人。 巢州为南肥、丰乐、兆、漕等六河交汇之地。那一回,六河洪水瀑泛,巢州城几乎被洪水吞没。洪水退后,护城河沟里躺着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这鱼体长数十丈,血鬓金鳞,红色尾巴,电光珠眼。因困卧浅水,已苟延残喘。倾城老少,争相观看。三天以后,鱼涸竭而死。郡人争割鱼肉,或卖或吃。 有位打鱼为生者,是大姆的邻居。他给大姆送来几斤鱼肉。大姆不吃,把鱼肉挂在门前。一天,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询问大姆说:“大家都争着吃鱼,只有你不吃,为什么?”大姆答道:“我听前辈说过,鱼重百斤即为异物。此鱼万斤之重,我怀疑是巨龙化身,绝不可吃。”老头说:“这鱼是我的儿子,不幸遇此大难,葬人口腹,痛沦骨髓。你独不吃,我将厚报。东寺门前石龟的眼瞒变红时,巢州城会陷落为湖。你常去看看石龟,及时出城避祸。我知道你是善良之人,如遇到有缘者,也无妨告知石龟之事,助人避难。”说罢,老头就迈着怪异的脚步走了。 大姆天天去看石龟。有个小孩觉得奇怪,问大姆是怎么回事。大姆如实告知。想不到那小子不但不当回事,而且恶作剧戏弄大姆,用朱砂将石龟双眼抹红。大姆见了,疾奔出城。出得城来,迎面一个青衣童子作揖施礼,道:“我是小笼子,奉命前来接驾.” 便牵着大姆升到山巅。回头看时,天崩地裂,全城陷落,惊涛巨浪,鱼龙交现,变成浩渺巢湖。 于是,后人就在巢湖岸边筑了大姆庙,把这位贤母当神灵祀俸,期待她能保一方平安。相传,过了许久,渔人还不敢捕湖中之鱼。在湖中行船,也不敢鼓乐笙箫。天气晴朗时,可听到木底有人在说话唱歌。秋高水落时,隐约可见木底屋宇。那地方,居住着神异通人性的龙族! ②巢湖本是一片平坦丰腴的鱼米之乡,有一座商埠兴旺的城镇。东海鲤鱼精嫉妒这里 百姓的富足生活,想要淹没这里,被观音菩萨知晓。 城里有一对贫苦母子,观音念其平日吃斋念佛,尽做善事,决定搭救这对母子。于是观音菩萨托梦于母亲告诉她灭顶之灾即将来临。菩萨说,土地庙门口的石狮子眼睛变红了,就是大水到来之日,你们母子俩赶紧逃命去吧。最后不忘嘱咐,此乃天机,万万不可告诉他人,否则自身难保。 善良的母亲自从知道了鲤鱼精的阴谋后,每天早晨都去土地庙看狮子的眼睛。她挨家挨户告诉大家大祸即将来临,劝大伙逃命,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话,都认为她疯了。 终于有一天早上,母亲看见石狮子的眼睛红了,母子俩再次挨家挨户动员大伙,此时风起云涌,大家才知道之前错怪了这对母子,于是大家开始扶老携幼拼命向高处奔去。 当这对母子通知完最后一户时,鲤鱼精已经赶到。 儿子背着目前艰难地向高处奔去,然而气急败坏的鲤鱼精看到这对母子破坏了他的阴谋,便要惩罚他们,当他举起浪头准备向他们打去的时候,泥沙涌起,托着母亲化成了一座山,这就是巢湖中风景秀丽的姥山。与姥山相对的湖中还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叫孤山,也叫儿山,是儿子化成的山。远远的湖边两座小小的孤岛,叫鞋山,那是他们跑丢的两只鞋。 ③银鱼传说银鱼喜欢在水草丛生、水温较高的湖水中产卵,产卵方法叫“破娘

关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说明

关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总体规划(2010-2020)》局部调整的说明 一、现状背景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巢湖市作为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城市之一,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西部经济交融的重要接续地,在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叠加和政策组合优势。 由于镇区经济发展迅速,先后有长江学院、警察学校、滨湖岛度假区、万基商贸城等一批大项目进驻,原总体规划的土地功能布局等不符合现实使用要求。 二、调整依据 《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总体规划(2007-2020)》 三、黄麓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及评价 (一)黄麓镇概况 1、地理位置 黄麓镇位于巢湖北岸,巢湖市居巢区中西部;东南滨浩渺巢湖,北靠西黄山自然风景区与巢湖市烔炀镇接壤,西与居巢区中庙镇和肥东县六家畈镇相邻。中心镇区到省会合肥55公里、巢湖市35公里、烔炀镇12公里、中庙镇13公 - 1 -

里。建成区达3.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5%。 2、人口与行政区划 2009年底全镇总户数为12600多户,总人口为4.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279人,镇区实际居住人口1.4万人。镇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714亩,可利用水面11000亩,沿巢湖岸线长20公里。全镇辖芦溪村、桐荫村、花塘村、跃进村、建中村、合群村、张疃村、建麓村、临湖村共9个行政村居。自然村共100个。 3、自然条件 本镇地貌形态为侵蚀剥蚀地形和侵蚀堆积地形,镇内北侧为丘陵、南侧是圩区,地貌为岗、冲、洼地相间,地势走向北高南低,起伏较大。 本镇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滁县地层小区,地质构造上位于郯庐断裂带的东界。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日照多,光、水、热等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度,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黄麓镇南临巢湖,年平均水位为8.5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镇内处南部局部地段低于12米外,基本无防洪之忧,地下属平水区。 (二)黄麓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2007-2020)概述 黄麓镇总体规划(2007-2020)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规划编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规划成果,并于2008年由居巢区人民政府以居政秘2008第111号文件批准。 1、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 2 -

巢湖方言

巢湖简介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巢湖市(原巢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商时地处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尬之浩》:“成汤放禁于南巢”。商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27年),越灭吴,巢国还楚。秦统一后,置郡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也作居郸。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淮南国,领居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居巢改属庐江郡,居巢为刘般封国,称居巢侯国。东汉末年,袁术占据淮南,重立巢县,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居巢属吴。二十二年曹操占据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南北巢设南豫州。刘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居巢易名薪,隶属刘宋。南梁置合州,薪所在的南谁郡属之。隋统一后,改合州为庐江。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襄安改属庐江郡。据《隋书·地理志》记载:襄安“有龟山、紫微山、亚父山、半阳山、白石山、四鼎山。”至此,今巢湖市东、西、北方位大致形成。唐武德七年始称巢县,后县名凡经变化,至南宋景定二十八年才定名巢县。1984年成立巢湖市,。今天的巢湖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 这是和中原官话、北方官话、胶辽官话的主要区别。

巢湖方言语音特点 通过对巢湖方言的声调实验研究, 我们发现除入声外, 每个声向比较一致, 只是调值有细微的差别。从调值来看, 阴平、阳平完全吻合, 上声的传统调值有个降升的过程, 但幅度并不明显。 巢湖方言词汇特点 巢湖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江淮官话,巢湖境内各地方差异明显,但长期共存必定会带来相互的融合,因此巢湖方言在整体上必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呈现出多种方言长期交错共存且相互影响的总体风貌。本文试对巢湖方言词汇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加以描述并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巢湖市地处安微省中部,是巢湖市政府驻地,北面与省会合肥市接壤,东部与芜湖隔江相望,南与安庆为邻、与铜陵隔江眺望,西依大别山余脉、与六安交界。巢湖处于北方方言区和南方方言区的交界地带,其方言兼有南北方言的某些特点,是北方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因受到周边方言环境的影响,巢湖境内有多种方言交错分布,尽管巢湖各地方言差异明显,但长期共存性定会带来相互的融合。本文试对巢湖方言词汇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加以描述并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制式的或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要有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反过来,传统也要有现代的意识,才能从现代文化和技术中汲取精华,以获得新的生命并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特殊的政治、宗教、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际遇,西方文化的输入和上海本地以及中国的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之间的并存、冲撞、排斥、认同、适应、移植、追求与转化,使上海糅和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粹,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策源地。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上海在近代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正如一位中国文人在1911年所形容的人谓上海、北京为新旧两大鸿炉,入其中者,莫不被其熔化,斯诚精确之语。北京勿论矣,请言上海。自甲午后,有志之士咸集于上海一隅,披肝沥胆,慷慨激昂,一有举动,辄影响于全国,而政府亦为之震惊。故一切新事业亦莫不起点于上海,推行于内地。斯时之上海,为全国之所企望,直负有新中国模型之资格".上海的近代建筑也具有十分独特的一面,外国的建筑师和外国培养的中国建筑师试图按照西方的城市模式和建筑风格来塑造上海,试图以欧美的生活方式取代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同化。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和新建筑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给予上海近代建筑以极大的影响,于是,上海的近代建筑表现出以西方建筑文化或仿西方建筑文化为主体的发展,上海的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由于缺乏西方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这种影响又表现出很大的变形。即使是在上海的西方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也成为西方建筑的变异。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往往把这种变异称之为折衷主义。实质上,这种折衷主义是一种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同时,由于业主和建筑师的鉴赏力、设计能力、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别,必然会产生这种变异。另一方面,上海的近代建筑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其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也会出现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出现这种折衷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应当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又使这种建筑文化融汇成一种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文化,不仅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着早在西方文化进入上海以前就十分强烈的传统文化和地缘文化的影响。所以,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 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诸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汇丰银行(1921-1923,今浦东发展银行总部)、大理石大厦(1924,今上海市少年宫)、麦加利银行(1922-1923,今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大楼)、法国体育总会(1924-1926,今花园饭店一部分)等;哥特复兴建筑有中国通商银行大楼(1893以前);中国古典复兴的代表作如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大楼(1933,今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中国银行大楼(1937)等,以及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商业建筑;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如有利银行大楼(1913-1916)、王伯群住宅(1934,今长宁区少年宫)、马勒住宅(1936,今共青团上海市委)等;二三十年代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使上海成为国际上这一风格的中心之一,其代表作有

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及趋势。 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核心指标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巢湖市生产总值同全国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14年安徽省第一季度政府融资平台名单

2014年安徽省第一季度政府融资平台名单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宿州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 宣城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合肥桃花工业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淮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池州城市经营投资有限公司 宁国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芜湖市鸠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芜湖市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淮北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巢湖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淮南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芜湖新马投资有限公司 黄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巢湖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滁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采石河慈湖河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安市金安区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淮南市九龙工业新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东部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怀宁新县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铜陵县滨江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区甘棠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明光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阜阳市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 滁州市公路管理局 池州市天堂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 铜陵市雄狮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怀远县工业园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怀远县正大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无为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庆市开发区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 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庐阳工业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枞阳县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池州市土地整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安庆北部新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五河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建设投资公司 太湖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繁昌新元建设有限公司 阜阳市颍泉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亳州市谯城区土地储备中心 淮南市潘集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市公路管理局 怀远县城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凤台县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市鲁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马鞍山市公路管理局 黄山区综合经济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萧县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舒城县通运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雨山区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安庆的历史古迹考察报告

关于安庆的历史古迹考察报告 在当今火热的皖江开发开放中,皖西南大地上皖河静静地流淌,显得格外冷清。遥想当年可不是这样,在近代及其以前,皖河流域是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老的潜山梅城镇(古称舒州)到古皖口,再到安庆城,政治、经济中心从皖河中游到皖河下游。皖河水道不仅是经济纽带更是文化纽带,皖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唐宋时期即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蚕丝、茶叶、生漆、桐油、竹木器等多经此运销外地;明清之际,徽商云聚,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时至今日皖河两岸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遗迹和传说众多。 对安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动力和资源,文化名城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性的开发,创造新的辉煌。特别是经济形象一体化下,丰富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成为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在过去的黄金周里,很多朋友都说安庆没有地方玩,可是真正有旅游价值和资源的地方却没有有效的组织和开发好,这让人心酸。安庆的那历史古迹在上个世纪文革时期和八九十年代遭到了严重打击。安庆是老省会,到解放初期,还留存大量古建筑,但后来经过了两次大劫难,一次是文革,一批古建筑被毁,最典型的是迎江寺、振风塔内的大小菩萨和倒扒狮、钱牌楼的古牌坊等被砸;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城改造,许多幸存的古建筑被毁,最珍贵的是一中内的安徽试院和陈独秀故居等。但是就在今年2011年7月7日,位于市双井街的海军安庆医院肿瘤科办公楼发生火灾。据了解,这栋起火的大楼已有百年历史,是省文保单位安庆同仁医院旧址,也是安庆保存较好的一处西洋建筑。早先位于安庆市玉虹街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墙头的一些砖块已被拆下,成为附近小区居民晾晒衣被和腊货的辅助物。”如此开发保护真实历史之痛。 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安庆国际化、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作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如何在加快其现代化、重文化的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古迹既保护、完善,又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是当前各级政府应该注意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国际化、城市文化大力挖掘的现在,更好的发挥和突出城市的个性文化,如何将全国第103个历史文化城市真正给市民带来切实的感受才是最紧迫的问题。 这让人略感欣慰的是安庆政府终于认识到了保护的必要。“受伤”的古城墙在遭到毁灭后终于得到了修复。更好的例子是1月4日的《安庆晚报》的报道:由于原安庆卫校的旧址被市发投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成住宅小区,而开发商欲将“百花亭”改名为“百花庭”,一些市民闻讯后纷纷表示反对,后在有关部门的干涉下,具有悠久历史的“百花亭”之名终被保存了下来。这可以被看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其释放出的积极意义非同小可。2011年5月27日上午,安庆市文物局领导偕同我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前往山口、海口两个乡镇,对我区内文物古迹进行立碑保护。行动组先后走访了山口乡皖口古战壕、皖口古城遗址、皖口古井、“杀尽汉奸”石刻和海口镇渡江烈士墓,对这5处文物古迹分别立碑予以保护。通过立碑可以让更多到安庆的外地游客了解安庆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从而增强更多的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 而近年来,国家、省、市、区政府都在不同程度拔款修缮、挖掘、整理安庆历史文化古迹,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其中包括四中内的明伦堂、一中内的省党址、北门拐过头小巷内的安庆党部、正在保护的大观这一条街、正在修缮的谯楼等等等等,安庆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正在把安庆建成集现代化城市风情与历史古城风貌相融合的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特色的城区。但是关于安庆有些地方长年一把锁关闭大门的做法,的确值得商榷。特意点到二处历史文化景点,第一是清真寺等的探花第,第二是近圣等的张恨水故居。安庆这古老城市终于在历史古迹的保护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巢湖民俗

巢湖民俗 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因为地广人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巢湖人为了庆祝每个节日,都要做些美食。今天,我就来说说我们这儿的人们在节日里做的美食。 春节,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一进入腊月,人们有一种祈福的心理,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腌肉,腌鱼,做香肠。腌肉,要想美味可口,就必须放很少的盐和酱,越少越好,肉要半精半肥,刚刚腌好的肉蒸熟以后,那香气能叫人多吃一碗饭。但也有缺陷,盐放少了,不容易储存,容易变质,一定要尽快吃,要放在冰箱里保存。腌鱼,所有的调味品都放好后,腌好后,晒干了,最好在油锅里炸一下,松软可口,盐一定也要少放,跟平时炒菜时放的盐差不多就可以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炸圆子,意味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圆子的种类很多,有糯米圆子,山芋圆子、藕圆子。有的人家还做豆腐,意味着新的一年富裕。大年三十中午,吃团圆饭,饭菜一定要丰盛,一定要有鸡鸭鱼肉,还有在鞭炮声中敬酒祝福,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还要炖鸡汤,煮茶叶蛋,这样,初一、初二的早上,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长寿面了。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了,芝麻馅儿的,糖馅儿的,很多人家把一枚银币包在元宵里,谁吃到了,就有好运气。端午节一定要吃绿豆糕,一定要吃粽子,一定要吃桃子,吃油炸蚕豆花,门上一定要插艾叶,在艾叶的清香里吃绿豆糕、吃粽子,味道更鲜美,这一天,菜市场的菜贩们最得意,每种菜都涨价,趁机捞一把,因为家家户户都要请亲朋好友聚一聚,非常热闹。中秋节,人们吃月饼,吃石榴,家家户户还要忙着准备一大桌好菜,请来满满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边赏月边吃月饼和石榴,真是最大的享受。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

内容简介 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层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地层学的相关概念(地层学、地层、地层单位、地层术语、层型、带及面等)、地层划分的类别(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年代地层划分、磁性地层极性划分及层序地层划分等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相关知识及生物地层单位相关知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海相地层及陆相地层的分阶情况(包括命名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层型剖面位置,生物化石标志,层型剖面岩性特征,同期岩石地层单位,与国际地层表中的同期地层阶位对比,底界年龄);第三部分主要是附表,包括最新版的中国海相和陆相区域年代地层表及国际地层表。

第一部分 地层概述 前言 近20年来,我国的地层工作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1981)(以下简称《指南》)所倡导的地层分类、术语、划分原则及地层单位的建立与修订程序的指导下,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一般概念 1.1 地层学(Stratigraphy) 地层学是研究构成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地层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涉及到岩层中所有能识别的特征和属性(包括形状、分布、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地质年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及其形成环境或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构成地壳的各类层状或似层状的岩石——沉积岩(包括固结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火山岩及变质岩都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1.2 地层(Stratum, Strata) 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1.3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根据构成地壳的岩层、岩石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的,属性也不尽相同,每种特征或属性原则上都可以据以作为地层分类的依据。因此,地层划分的类别也是多样的。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等。 1.4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和状况颇不相同,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加以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区域,这即是地层区划。这种划分不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层工划主要依据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来划分。而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地壳的活动性、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其中构造环境起着控制作用。现行的地层区划,是综合各个层系共同特点的综合地层区划。 地层区划可分为两级。一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一级构造单元(或构造域);在同一地层区内,“系”级以上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区系上应可对比,“统”级地层单位可基本对比。二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分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二级构造单元(地块、褶皱带);在同一地层分区内,要求“统”级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组合上完全可以对比,“组”级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