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影像诊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61 MB
- 文档页数:84
01 CT成像原理02发展历程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断层图像。
从第一代笔形束扫描到第五代电子束CT,以及后来的多排螺旋CT和能谱CT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CT成像原理及发展历程01扫描前准备去除金属异物,选择合适扫描参数(层厚、层距、重建算法等)。
02扫描方法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冠状面、矢状面或斜面扫描。
03特殊技术薄层扫描、高分辨率扫描、血管成像、灌注成像等。
头颅CT扫描技术与方法03高密度骨组织呈白色,低密度脑组织呈灰色,脑脊液呈黑色。
图像特点颅骨、大脑、小脑、脑干、脑室系统等。
正常解剖结构识别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积水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异常病变识别头颅CT 图像特点与解读颅骨结构及其特点颅骨由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多块骨骼组成,保护颅内组织。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紧密相连,外板则与头皮及皮下组织相邻。
颅骨在某些部位存在薄弱点,如蝶鞍、枕骨大孔等。
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负责认知、情感、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后窝,负责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等。
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负责生命维持功能,如呼吸、心跳等。
030201颅内脑组织分布与功能区域划分正常血管、脑室系统表现血管颅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为脑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代谢产物。
正常血管在CT上表现为连续的、均匀的密度影。
脑室系统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
正常脑室系统形态规则,大小适中,周围无异常密度影。
直接暴力所致,CT 表现为骨折线及碎骨片。
颅骨骨折外伤后局部脑组织坏死、出血和水肿,CT 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和高密度出血灶。
脑挫裂伤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CT 表现为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腔内的血肿,CT 表现为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硬膜下血肿颅脑损伤类型及CT 表现脑梗死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
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出血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