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3
《绿色蝈蝈》导学案
【目标导航】:
⒈快速阅读,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⒉揣摩、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并领会其作用。
⒊学习法布尔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快速阅读,抓住事物的显性特征。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并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
法布尔,法国散文家、昆虫学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在农村打短工,抽暇自学,曾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师多年。他经常细心观察昆虫的生活,将观察所得详细的记录下来,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记》(1879-1907)。这部用简洁、朴素、生动的文笔写成的观察昆虫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散文的集结。它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著作而流传于后世,主要在于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动物。
《昆虫记》头几卷问世后,法布尔成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的科学文艺作家。后被提升为中学教师。晚年退隐乡村,仔细观察自然界,继续描写昆虫生态。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在已经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自学导航】
⒈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篝.火()狩.猎()喧嚣.()窸窣
..()喑.哑()静谧.()
篡.夺()匀称.()螽.斯()莴苣
..()逃窜.()劫掠
..()嗉.囊()喙.()扰.乱()下颚.()弱.肉强食()
更胜一筹.()惊慌失措.()
⒉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喧嚣:喑哑:
窸窣:静谧:
篡夺:劫掠:
行径:弱肉强食:
更胜一筹
⒊初读理解
⑴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称呼蝈蝈为;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呼蝈蝈
为。
⑵阅读4-11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蝈蝈不喜欢吃,喜欢吃,尤其是,经常捕吃,当没有沾糖的蝉肉时,它毫不犹豫的接受,酷爱,如、、,也存在着的现象,当它们拥有共同食物时,它们会的进食。
⑶尝试用以下方法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寻找法(直接在段中寻找中心句或中心词)
取舍法(留取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
归并法(把无主次之分的几个意思归纳合并起来)
⒋预习课文时,你对文章内容和写法产生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⒈绿色蝈蝈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⒉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⒊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
样写有什么效果?
品味语言:
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段,仔细品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课堂质疑:
你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都解决了吗?你还有新的问题吗?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看看它们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方法口头介绍。
布置作业:
1、课后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的小练笔,写成一篇介绍蜻蜓的小品文。(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蜻蜓的
习性)
2、课外选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文章,做好摘录笔记,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⒈快速阅读,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⒉揣摩、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并领会其作用。
⒊学习法布尔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抓住事物的显性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并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着美妙的《森林狂想曲》,我们欣赏了一组精美的昆虫图片,同学们一定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学习第四单元就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培养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刚才在欣赏图片时,老师就发现同学们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现在让我们再做个思维体操——猜个谜语吧。
“绿色盔甲跳远将,翅膀一动歌嘹亮。自古以来就命苦,抓进牢笼把歌唱。”
说说看,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猜出来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根据谜面中讲的特点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导入太长,这些可否删掉?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走进昆虫世界,展开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去探寻绿色蝈蝈的奥秘。(板书:绿色蝈蝈)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练习快速默读课文,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昆虫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检查字词,对于存在的问题,组内合作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⒉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的特别认真,课文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文章的内容或写法你一定也产生了很多疑问吧,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深入探究,一一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
我们对介绍昆虫的文章并不陌生,想一想,生物书上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昆虫的?法布尔又是怎样介绍蝈蝈的?
㈠速读全文,独立探究下面的问题,并做好圈点批注。(课件出示问题)
⒈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⒉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⒊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
有什么效果?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个人探究结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㈡小组展示
⒈展示问题一外形特点“这种昆虫……轻盈如纱”
这是对蝈蝈外形的具体描述,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它的外形特征(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⒉展示问题二: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第③段介绍了蝈蝈哪方面的习性?(叫声)
蝈蝈的叫声有什么特点?请听——(播放视频)
蝈蝈种类很多,叫声各异,我们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读一读描写叫声的语句,画出关键词,体会叫声的特点。(丰富)
蝈蝈这个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在童年时代,我们为了能时时欣赏蝈蝈的歌唱,把蝈蝈关进笼子里,挂在屋檐下,听着他响亮的叫声,仿佛身处大自然中,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看来我们的蝈蝈朋友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既然如此,我们也给蝈蝈朋友送一个大礼包,送点什么呢?我们先留个悬念。
第⑤-⑩段介绍蝈蝈哪方面的习性?(食性)
关于食性特点,我们在预习时已经完成了一部分,相信一定难不倒你们。老师把这个问题增加点难度,搞个有奖创意征集:小组合作为蝈蝈做顿营养大餐,这就是我们为蝈蝈朋友送的大礼包(提示:结合预案,联系课文5——10段内容)各组合作设计一份食谱写在题板上,比一比哪个组设计的食谱营养最丰富,让蝈蝈最满意。(有奖品哟)
小组一起展示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教师评价:同学们设计的食谱荤素搭配,外带一点甜品,既科学又营养,蝈蝈一定会吃的很开心,听——我们的朋友正在用歌声来感谢大家呢。这就是它给大家的奖励。
第11段介绍蝈蝈哪方面的习性?(居住)
小结:对蝈蝈的外形和习性,我们已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两方面的特征。
学生概括
⒊展示问题三:
教师:蝈蝈外形漂亮,既是歌唱家,又是美食家。我们称它“美食家”是因为它贪吃、会吃,在课文中作者也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在什么情况下都用了什么称呼?请结合预案初读理解的⑴题来回答。
追问: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联系我们刚才对它的称呼去思考(蝈蝈朋友、美食家)。
明确答案:鲜明的表达蝈蝈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语言生动形象;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追问:在家里,妈妈怎么称呼你?宝宝?贝贝?不同的称呼让你感受到——
四、品味赏析
通过对人称的理解,我们初步体会到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在《辞海》中也有对蝈蝈的介绍,读一读,比较一下,它们在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体现了说明文在语言上的两种风格:一是平实,一是生动。同样是介绍蝈蝈,《辞海》里的蝈蝈是静态的、生硬的、冰冷的,而本文中的蝈蝈是灵动的,有活力的。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文学家一般的抒写”既然是文学家一般的抒写,就让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