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讲评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讲评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讲评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讲评

《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三

参考答案与讲评

一、单选题

1C 2C 3B 4D 5C 6B 7A 8B 9B 10D

二、多选题

1BDE 2ACDE 3ABDE 4B 5C

6ABCD 7ACD 8BDE 9ACE 10ABCD

11ABCDE 12CDE 13ABCDE 14ACDE 15ACE

三、名词解释

1、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四分图理论: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多基尔和沙特尔两教授领导下开展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最后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认为领导行为是这两种行为的具体组合,领导者的行为可以用两维空间的四分图来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结果:

⑴高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

⑵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对组织对人都不关心,这种领导方式效果较差;

⑶低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大多数较为关心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的合作,重视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气氛;

⑷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对工作对人都比较关心。一般说这种领导方式其工作效率和有效性都较高。

哪种领导行为效果好,结论是不肯定的。

3、沟通: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

5、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可用公式表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四、简答题

1、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是什么?

答: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没有内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作是一个群体。

影晌群体内聚力的因素。群体内聚力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只能讨论一些主要的因素。

⑴体的领导方式

⑵外部的影响

⑶群体规模

⑷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⑸组的组合。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内聚力

⑹与外界的隔离

⑺群体的绩效

⑻其他因素。

2、谈判的策略是什么?

答:谈判策略是指谈判人员为取得预期成果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它是各种谈判方式的具体运用。简单的说,谈判策略是一种可以预见和可能发生情况下应采取的相应的行动和手段等。在谈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在谈判中实施灵活多变的策略,才能实现利益目标。

3、团队与群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团队与群体存在着差异。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团队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绩效的新型组织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团队的内聚力和责任感更强,同时较其它类型的群体而言,能使成员的才能发挥得更好。它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团队与群体很相似,它们都要经历各种发展阶段,要被区分为各种角色,要创建规范,建立文化,也需要有沟通结构。

4、如何保护弱势群体?

答: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那些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中获益群体或强势群体,不要认为弱势群体与己无关,不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的巨大压力,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义务,其中社会强者应尽更多的义务。保护弱势群体也是关注强者的利益。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看,关注弱势群体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

⒈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原则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起着统帅和指导作用,是其他一系列保护制度的基础和源泉。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有:以人为本的原则;平等原则;特殊保护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合理性原则。

⒉弱势群体保护与管理的措施

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

就目前而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⑴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⑵社会保障制度

⑶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

⒊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方式

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要建立起一整套稳定、明确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平等的公民权利;(2)要建立和健全一个保护和保障既有权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3)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4)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

5、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3)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

(4)提倡平行沟通;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

(6)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6、领导的三要素是什么?他们对领导行为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可用公式表示: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与其下属可以相互影响,但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下属对领导者的影响力,正因如此,领导行为才得以实现。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领导者是组织的一员,是组织的代表和带头人,与其他组织成员有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分工关系,在领导活动中起着确立行动目标、进行决策和监督指导决策实施的重要作用,担负组织发展的一系列责任,包括职位责任与非职位责任。他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被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客体;而相对于组织活动的作用对象来说,被领导者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主体。所以,被领导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要素,不能把被领导者仅仅看作领导者影响的接受者,他们对领导者也有反作用。

环境。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组织的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发生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组织的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两个层次。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7、信息沟通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答:⑴信息沟通的原则

信息沟通中的信息必须是明确的;要注意必须以保证维护组织的完整性为前提;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⑵信息沟通的要求

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③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

④提倡平行沟通

⑤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

⑥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8、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

答: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

9、三种领导方式理论提出了哪些领导方式?每种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勒温进行的,他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领导方式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即专制方式、民主方式和放任自流方式。

勒温根据试验认为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达到社交目标,而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型领导作风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但群体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民主型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不但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群体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一、专制方式,具体特点:(1)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意见,所有的决策都是由领导者自已决定。(2)从不把任何消息告诉下线、下级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3)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服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4)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5)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的社会活动,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二、民方方式,具体特点:(1)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在鼓励和协作下由群体讨论而决定,而不是由领导者单独决定的。(2)争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和爱好。(3)对下属的工作,不安排得那么具体,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4)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5)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三、放任自流方式,指工作事先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办完全给予个人,一功悉听自便,毫无规章制度。

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2.1 比较程序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 答: 答: 1)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程序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没有任何执行含义,而进程则强调执行过程,它动态地被创建,并被调度执行后消亡。 2)进程具有并行特征,而程序没有。进程具有并行特征的两个方面,即独立性和异步性。也就是说,在不考虑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各进程的执行是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制约关系,各进程的是异步的。由于程序不反映执行过程,所以不具有并行特征。 3)进程是系统中独立存在的实体,是竞争资源的基本单位。进程对应特殊的描述结构 并有申请、使用、释放资源的资格。由于系统中存在多个进程,系统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多个进程对资源的共享和竞争,从而使进程的并行性受到系统的制约。 4)进程的存在必然需要程序的存在,但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由于进程是程序 的执行过程,所以程序是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静止状态的程序并不对应于任何进程。当程序被处理机执行时,它一定属于某一个或者多个进程。属于进程的程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个程序,只要该程序所对应的数据集不同。 ?2.3 试对进程的状态及状态转换进行总结,注意状态转换的物理含义及转化条件。

答: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执行,相应地,它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运行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也称为当前进程,如果分配给它的时间 片已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复到就绪状态;如果因发生某事件而使 进程的执行受阻,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引入挂起状 态后,又增加了从挂起状态到非挂起状态之间的转换,当进程处于未被挂起的就绪状态时,用挂起原语Suspend将该进程挂起后,该进程便转变成为静止就绪状态,此时进程不再被 调度执行。当进程处于未被挂起的阻塞状态时,用Suspend原语将它挂起后,进程便转变 为静止阻塞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进程在其所期待的事件出现后,将从静止阻塞状态变成静 止就绪。处于活动就绪状态的进程,若用激活原语Active激活后,该进程将转变为挂起就 绪状态。处于活动阻塞状态的进程,若用激活原语Active激活后,将转变为阻塞挂起状态。 ?2.4 试举例说明引起进程创建、撤消、阻塞或被唤醒的主要事件分别有哪些? 答:引起进程创建,如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进程撤销,当一个进程到达了自然结束点,或时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错误,或是被操作 系统所中介,或是被其他有终止权的进程所终结,都会引起进程撤销。 进程阻塞,请求系统服务,不能立即满足;启动某种操作,且必须在该操作完成之后才能 继续执行;新数据尚未到达,相互合作进程的一方需首先获得另一进程数据才能继续;无新工 作可做,特定功能系统进程当完成任务且暂无任务。 进程被唤醒,系统服务满足;操作完成;数据到达;新任务出现。 ?2.5 试根据你自己的理解,采用类C语言设计和描述操作系统关于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组织方式及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进程的创建、终止、阻塞、唤醒、挂起与激活等函数原型及函数代码。注意,对于过于复杂的功能或你无法解决的细节可采用指定功能的函数模块如处理机调度scheduler()来替代。 答: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 long state; /*任务的运行状态(-1 不可运行,0 可运行(就绪),>0 已停止)*/ long counter;/*运行时间片计数器(递减)*/ long priority;/*优先级*/ long signal;/*信号*/ struct sigaction sigaction[32];/*信号执行属性结构,对应信号将要执行的操作和标志信息*/ long blocked; /* bitmap of masked signals */ /* various fields */ int exit_code;/*任务执行停止的退出码*/ unsigned long start_code,end_code,end_data,brk,start_stack; /*代码段地址代码长度(字节数) 代码长度 + 数据长度(字节数)总长度堆栈段地址*/ long pid,father,pgrp,session,leader;/*进程标识号(进程号) 父进程号父进程组号会话号会话首领*/ unsigned short uid,euid,suid;/*用户标识号(用户id)有效用户id 保存的用户id*/ unsigned short gid,egid,sgid; /*组标识号(组id)有效组id 保存的组id*/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3 一、填空题: 1、交往过程。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3、直观手段、认识能力、理论思维;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5、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 7、学生自学; 8、演示法、参观法; 9、教学组织形式;10、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11、自然、社会;12、复式教学、年级;13、人与事时间与空间;14、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15、积极的、消极的。 二、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A 7、A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都基本观点与意义。 答:这种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 答: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是把前人的认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但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地学习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经验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条件。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教学过程的特点:(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主要矛盾:(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答: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知识。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呈现哪种趋势?

医古文B第三次作业及其答案

A型题: 1.在“《经》云:‘无故而瘖,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审如是,虽不服药亦可”中,“审”之义为:确实 2.在“枳壳则取辛苦……要尘久年深者为上”中,“尘”之义为:年久 3.在“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中,“中热”之义为:内热 4.在“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中,“一旦霍然”之义为:很快病愈了 5.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已深,噬脐不及”中,“敛手”之义为缩手 6.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中,“毒药”之义为:泛指药物 7.在“窃以识明德云尔”中,“明德”之义为:美德 8.在“时周脑后生细疮,累累若贯珠”中,“累累”之义为:连贯貌 9.在“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中,“责”之义为:要求 10.在“又病室孕时,喘逆不眠,用逍遥散立安”中,“室”之义为:妻子 11.作者引用“钟会《菊有五美赞》”,意为:表达作者对菊花的赞美 12.在“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中,“辟”之义为:闭阻 13.在“見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中,“盖”之义为:.因为 14.在“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中,“伍”之义为:同列 15.在“浪决人死生,亦时或有验”中,“浪”之义为:随便 16.“烧灰撒地中,能死蛙黾”,其说出自:.《周礼》 17.在“我侪之治病亦然”中,“侪”的正确读音是:chai(三声) 18.在“中有细子,亦可捺种”中,“捺种”指:插种 19.作者说“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正如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之意”,意在说明:有些药物有益,有些药物有害 20.在“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敬意 21.在“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贴,安得不日以剧”中,“顾”之义为:反而 22.在“据此,则凭脉决证,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的喻义为:准确 23.在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每若望洋意沮”中,“望洋”之喻义为: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24.在“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医察理,而不为鼓簧动摇哉”中,“鼓簧”之义为:语言动听 25.在“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中,“存”之义为:察看 26.在“至其当发,间不容瞚”中,“间不容瞚”之义为:比喻刻不容缓 27.在“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中,“欺”之义为:超越 28.以下除……之外,各句中的“书”都是“文字”之义: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29.在“旋旋添白矾于中”中,“旋旋”之义为:缓缓 30.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响”之义为:回声 31.在“忽仆地不语,移時始醒”中,“移時”之义为:很快 32.在“用细茶脚汤煮之”中,“细茶”之义为:.雨前茶 33.在“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中,“宛气”之义为:郁气 34.在“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中,“初”之义为:根本 35.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之义为:十日 36.在“何前之温补如鼓应桴”中,“如鼓应桴”之义为:喻速效 37.在“余有戚某过余斋,形色困惫,询知患咳经月”中,“经月”之义为:一个月 38.在“于是始悟血之复来,由于寒凉速之也”中,“速”之义为:招致

组织行为学答案

山东大学本科《组织行为学》 主编孙卫敏 《组织行为学》模拟题1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公式 1、工作生活质量:指人本管理哲学思想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措施。 2、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群体:指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 4、情绪和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5、个性 二、判断并改错 1、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高。 (错)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不一定高。 2、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 (错)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 3、对非正式群体应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 (错)对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采取引导、解散等不同的应对策略。 4、目标管理法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错)目标设置理论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并非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6、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不利,具有破坏性作用。 (错)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并非全都不利,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7、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错)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任务导向型。 8、焦虑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呈“U”状关系。 9、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10、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缺勤率及动率之间呈负相关关 系。 三、简述题 1、为什么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 答: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主要因为群体决策:一是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的质量。二是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为克服群体决策的弊端,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宜适时采用包括:头脑激荡法、名义群体法、德尔斐法、方案前提分析等多种方法。(详细内容参P217-)

2018第三次联考讲评

2018第三次联考讲评 一、原题呈现 二、审题: 材料一要点:退休教师(退休金足够养老),浙江大学毕业、曾参与《汉语大词典编写》(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三个女儿(完整家庭,心智应该正常),住毛胚房,不扶助女儿(节俭如此,钱哪去了),甘于拾荒(突出其捐助之用心尽力),一有空闲泡图书馆(修炼成为一种自觉,为其扶助他人而寻找精神依据),女儿读懂父亲(迟来的理解),自发塑铜像以纪之(善行换来的敬意,社会认同) 材料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一是指外界的不理解,比如退休而拾荒,拾荒而虔诚读书;一是指女儿的不理解,节俭如此而去拾荒,且又不扶助自己。可以从老人为什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入手) 材料三:“贤哉,回也……”(住毛胚房,拾荒,可视为清苦;读书不已,可看作是内心的修炼而入化境) 材料四: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菁。(不向世俗争名,只愿保持内心的宁静)材料五: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善行,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信仰,只有沽名钓誉之徒才四处张扬。韦先生捐助贫困学子无数,却匿名,是真善举) 三、立意 A、单项立意 1、结合材料2则可以从理解与坚守入手。 2、结合材料3可以从于贫乏的物质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切题。 3、结合材料4可从老人读书也罢,捐助也罢,都只是为了求内心的祥和,不想融于世俗的五彩缤纷之中立意。 4、结合材料5可从低调行善是内心因修炼而强大立意。 B、组合立意 2、3、4、5可以产生的选项很多,可以有很多个组合,最能阐述明白的方是最好的。如: 生命的意义或者价值 人生的方式 人生的境界 坚守自我 …… 四、学生作文问题 1、本次作文应该为单一素材多角度立意,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刚刚进行的五选二或者六选三中走出来,将素材视作引子,甚至干脆抛开材料一。 2、指定角度立意一定要结合材料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材料的整合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不会从材料中去进行逻辑推论,而是另起炉灶,这样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3、面对新题型的手足无措,又回不到老的套路,结果做成了四不像。 五、老师的示范: 善,匿于心,彰于行 徐瑞东 一名中学退休教师,自甘于拾荒生活,却暗中助学不已。我无法对韦思浩老先生表述内心的崇敬之情,因为我知道,我做不到韦先生之万一,而冒昧将韦先生的行为贴上道德标签,

会计学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会计学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本次作业涉及第6.9章内容,请学习教材第6?9章或第6?9章课件讲义后完成本次作业。可先在word 中完成全部作业,然后复制在提交网页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应按期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己确认的坏账损失,应借记(D )。 A. “管理费用”科U B. “财务费用”科目 C. “坏账准备”科目 D. “资产减值损失”科bl 2、C企业2007年年末坏账准备借方余额1000元,2008年1月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68 000元,当月发生坏账损失1 500元,按应收账款余额的2%计提坏账准备,则该企业1月末坏账准备的余额为(B ) A. 借方2 500元 B.贷方1 360元 C.贷方1 500元D,借方1 140元 3、企业的应收票据在到期时,承兑人无力偿还票款的,应将其转入(A )科目。 A. 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预收账款 4、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A ) A. 增值税进项税额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进存货时支付的进口关税 D.购进存货时发生的运输费用 5、企业清查存货,发现存货盘亏,无法查明原因,则应当计入(B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木 D.营业外支出 6、工业企业购进存货发生的下列相关损失项目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B ) A.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盘亏 D.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7、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A )o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第三次作业答案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沟通不够引起了冲突。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威恩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可行的,他采用了转移目标的策略,如给他们设置一个共同的冲突者马德,威恩促进了明娟和阿苏信息沟通,取得相互之间的谅解。 3、从本案例中,你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发? 答: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本案例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启发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经常的信息沟通。改善人际一定要体现平等的原则、互利原则和相容的原则。让明娟和阿苏和平共处、互相谅解,且告知他们升迁的利益更大,并使他们相信威恩的话。这一过程启发我们应该依据人际交往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下属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1、刘工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请运用所学过的领导理论分析刘工的领导行为特征。 答:刘工的管理风格属于放任自流型、低组织低关心人、贫乏型的管理方式。 ⑴运用相关的领导行为理论来看,他首先属于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在他的整个领导过程中,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对员工没有威信和说服力,下属对他的领导极为不满,成员又没有相应的责任感,士气低沉,争吵较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属于最不可取的领导方式。 ⑵按照“四分图理论”来看,他的领导方式则属于“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方式,在本就工作效率不高,目标达成困难的情况下,又不顾及、关心下属,有好事揽给自己:“不久,五组又领了一项出国考察的任务。这回刘工谁也没告诉,当仁不让,悄悄自己接下来”,导致了本就“低组织”的情况又多了“低关心人”,使得“出差回来后干啥事的都有,就没人干活”,这种领导方式亦不可取。 ⑶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来看,他则属于贫乏型管理的领导方式,对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都很低。

组织行为学答案

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价值观values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3.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来进行描述 4.知觉perception 5.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 6.选择性知觉 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观察者通过自己的兴趣、悲剧、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选择。 7.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目标管理强调员工参与对目标的设置工作,这些目标是明确的、可检测的和和检验的。8.员工卷入 员工卷入指的是利用员工的投入来增加他们对组织成功的承诺的一种参与过程 9.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正式群体指的是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10.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与群体规范有关,指的是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来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 11.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绪智力指的是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 12.员工导向的领导者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被描述为重视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个人兴趣,并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13.生产导向的领导者 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倾向于工作技术和任务事项,他们强调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当成达到目标的手段 14.信任trust信任是一种对另一个人的积极预测,我们通过他的言语、行为和决策相信 他不会采取投机行为。 15.权利power 权利指的是个体A对个体B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在这种影响下,B的行为举止符合A的希望。这种定义意味着权利是潜在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外在表现来证明它的效果,并且它是一种依赖关系。 16.冲突conflict 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一方感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17.谈判negotiation谈判定义为,双方或对方相互交换产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之间 的交换比率达到协议的过程。

《国际市场营销》第三次作业讲评

《国际市场营销》平时作业讲评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四个可控制因素中,(A)是核心,其他三个策略都以其为基础。 A.产品策略 B.价格策略 C.分销策略 D.促销策略 2.(C)指在老产品基础上采用各种改进技术,使其结构、性能、造型、款式或包装具有新的特点的产品。 A.全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改进新产品 D.仿制新产品 3.(D)是经注册的受法律保护的专用商品标志,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A.品牌 B.品名 C.品标 D.商标 4.我国出口的“芭蕾珍珠膏”在国际市场很畅销,每个包装盒内附赠珍珠别针一枚。从包装策略上看,该产品属典型的:(D) A.类似包装策略 B.配套包装策略 C.再使用包装 D.附赠包装策略 5.国际市场定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定价艺术是指:(D) A.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将成本作为定价依据 B.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把需求作为定价依据 C.国际市场营销人员针对消费者心理灵活定价 D.定价艺术贯穿在对所有定价因素的考虑之中 6.(B)的做法,是一种最脆弱的竞争手段,往往容易遭受东道国政府的严厉起诉和管制。 A.提供优质产品 B.降低产品价格 C.改善服务 D.改进产品包装 7.(B)涉及产品的实体和所有权在国际市场转移的环节及方式的抉择问题。 A.国际市场产品策略 B.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策略 C.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D.国际市场价格策略 8.(D)以自己的名义买卖商品,拥有所有权,经营范围涉及出口的全部事宜。 A.厂商自设出口机构 B.出口佣金商 C.出口代理商 D.出口商 9.日本的综合商社和欧美的大型贸易集团自己直接从国外购进商品,再批发给小批发商和零售商,这实际上是集(A)和(C)于一身。 A.进口商 B.进口佣金商 C.批发商 D.零售商 10.(A)的主要目的是使国际市场消费者和用户有更多机会、更方便地购买企业的产品,但这种分销策略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A.国际市场广泛分销策略 B.国际市场选择性分销策略 C.独家专营分销策略 D.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整体产品是买主所获得的多种满足感的集合,具体包括(ABC)。 A.核心产品 B.形式产品 C.附加产品 D.拳头产品 2.新产品的构思或创意来源于:(ABCD) A.企业内部 B.用户 C.竞争对手 D.国内外科研机构 3.企业的新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多数遭受不同程度的失败,只有少数获得成功。失败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ABCD) A.信息不灵,未按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B.新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不当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三次简答题作业参考答案

1. 简述计算机的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2.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3. 一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是166.111.7.248, 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表示的,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4个字节中。请写出该地址对应的4个二进制数。 4. 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什么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机器指令通常有哪些类型? 6. 简述操作系统的形成过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7. 进程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涉及到进程的一些操作? 8. 在Windows中,启动一个程序有哪几种途径? 9. “文件”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义文件名和扩展名? 10. 注册表的功能是什么? 11. 利用Delete键是否能够安全卸载某个应用程序?为什么? 12. 在Windows中,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哪些形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1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软硬件)。 1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16.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说出OSI七层协议的名称。 17. 什么是Internet,举例说明Internet上有哪些应用? 18. Internet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是什么? 19.在网络应用中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有什么好处? 20. 在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21.什么是HTML? 什么是主页? 22. 目前Internet上主要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如果利用它们查找所需的信息? 23.什么是电子邮件?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4. 计算机病毒通常由哪些危害?请具体介绍你在自己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上 利用了哪些软件工具或使用了哪些方法防治计算机病毒的。 25. 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

组织行为学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有效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 社交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工作沟通在有效的管理者工作时间中占的比例最高好。 2、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A.技术、沟通和人际关系 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 D. 概念、通信和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罗伯特卡茨的观点,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分别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3、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 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的技能 D. 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正确答案:C 解析:技术技能指应用专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社会心理学对组织行为的主要贡献,主要在什么层次的研究?

A.群体 B.个体 C.组织 D.文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学是个性行为的理论基础,群体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 5、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可能是下列哪方面技能的缺乏 A. 信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人际技能指在群体中与人相处、理解他人、激励他人的能力,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反映的是人际技能的欠缺。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称为 _________。 A.角色冲突 B.角色期待 C.角色扮演 D.角色知觉 正确答案:B 解析:别人认为你在一定情境中应该怎么做,是他人对你的一种期望与要求,因此是一种角色期待。角色知觉是自己认为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应该怎做么做的一种看法;角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讲评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讲评 二、判断题 1、站在战略与策略不同的角度,并购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远性的战略目标;一种是支持性的策略目标。() 答案:正确。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主要是本题与教材P208的原话不一致造成的,但如果分析教材P209的内容之后,还是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08。2、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是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答案:错误。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主要是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可能是为了介入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更可能是为了整合资源,谋求更大的资源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竞争空间,推动战略发展结构目标的顺利实现。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08。 3、企业集团的发展空间是否需要向其他新的领域拓展,是并购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 4、并购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标准,即目标公司规模与价格水平。() 答案:错误。并购标准不仅包括财务的、数量性的指标,还包括许多非财务的、质量性指标,在这两类指标中,关系到并购成败的是非财务标准,非财务标准比财务标准更具决定力。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 5、作为并购投资活动的指引性方针,并购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循,绝不能改变。() 答案:错误。并购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守,绝不能改变,这种说法把并购的标准固定化、绝对化了。而企业面临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按既定的模式搜寻目标公司比较困难,同时也可能会失去一些好的并购机会。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211。 6、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答案:错误。从收益的质量性、风险性方面分析,现金流量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在现实中,广泛应用的是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2。 7、股权现金流量体现了普通股投资者对公司现金流量的要求权。()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4。 8、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独立现金流量,而非贡献现金流量。() 答案:错误。由于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主要是谋求一体化整合协同效应,所以,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贡献现金流量,而不是独立的现金流量。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4。 9、解散式公司分立是指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但原母公司还继续存在。() 答案:错误。解散式分立是指母公司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其所属的全部子公司都分立出来,原母公司不复存在。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34。 10、是否继续拥有对被分立或分拆出去的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区别。()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40。 11、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指的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答案:错误。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利的划分,二是融资执行主体的确定,而不仅仅是管理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利的划

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1、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乙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2002年)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的风险大小 [答案]B 解析]当两个方案的期望值不同时,决策方案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甲方案标准离差率=300/1000=30%;乙方案标准离差率=330/1200=27.5%。显然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2、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2003年) A、方差 B、净现值 C、标准离差 D、标准离差率 [答案]D [解析]标准离差仅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情况,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3、[2005年单选题]将企业投资区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等类型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A. 投入行为的介入程度 B. 投入的领域 C. 投资的方向 D. 投资的内容 【答案】D 【解析】根据投资的内容,投资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保险投资等。 4、[2002年单选题] 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零,第一年流动资产需用额为100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400万元,则该年流动资金投资额为()万元。 A.400 B.600 C.1000 D.1400 【答案】B 【解析】企业需要的垫支的流动资金,应该是增加的营运资金净额,即增加的流动资产减增加的流动负债。 5、[2004年单选题] 企业拟投资一个完整工业项目,预计第一年和第二年相关的流动资产需用额分别为2000万元和3 000万元,两年相关的流动负债需用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1 500万元,则第二年新增的流动资金投资额应为()万元。 A.2 000 B.1 500 C.1 000 D.500 【答案】D 【解析】第二年新增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第二年的营运资金-第一年的营运资金=(3 000-1500)-(2 000-1 000)=500(万元),选项D正确。 6、[2005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项目现金流出量内容的是()。 A.固定资产投资 B.折旧与摊销 C.无形资产投资 D.新增经营成本

社会学概论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注:请20分钟以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 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 分。(总分32.00)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是( 2.00分) A. 二元就业制度 B. 二元教育制度 C. 二元福利保障制度 D. 二元户籍制度 2.( )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容( 2.00分) A. 分工 B. 契约 C. 市场和计划 D. 产权 3.( )是社会制度的主体( 2.00分) A. 组织系统 B. 策略系统 C. 知识系统 D. 设施系统 4.( )具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欧洲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中东型城市 5.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 ) 属于正常状态。(2.00分) A. 超过0. 4 B. 达到0. 6 C. 0.3以下 D. 0.3~0.4之间 6.( )以工商业市民为主体,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城市结构极为复杂。(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中东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欧洲型城市 7.按照婚姻形式的不同,家庭可以分(2.00分) A. 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 B. 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以及一妻多夫 C. 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 D. 父系制、母系制和双系制 8.在中国,( )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2.00分)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1世纪开始 D. 20世纪90年代 9.( )把人们分成白领和蓝领两个阶级。(2.00分) A. 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 B. 马克思的阶级模式 C. 米尔斯的阶级模式 D. 三个阶级理论 10.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那里的农村社区大都由( )而来。(2.00分) A. 社会组合 B. 自然起源 C. 群体运动 D. 农村建设 11.( )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2.00分) A. 产权 B. 市场和计划 C. 分工 D. 契约 12.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 )就算进入警戒状态。(2.00分) A. 0.3~0.4之间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分为面谈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第三次作业题目及答案

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20分) 1.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曲线。 2.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线。 4.利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5.个人收入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6.国民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7.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 8.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 10.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2.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不变 D.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减少

组织行为学答案

一、填空题 1.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动机的功能包括始发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情绪具有自适应、动机性、组织性、交流性四种功能。 5.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 6.按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分为参照群体、一般群体。 7.内聚内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内聚力、工作内聚力、领导内聚力和情感内聚力。 8.概要的两种重要形式是脚本、原型。 9.“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与 Y理论认为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 10.成就需要理论将人的社会性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 1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2.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假设群体、实际群体。 13.人际反应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14.编排的规则有连续律、封闭律、接近律、相似律。 15.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_角色行为__的知觉。 16.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兴奋过程和抵制过程,这两 种过程表现为三个特点,即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17.受挫折后的行为表现有攻击、倒退、固执、孤立和妥协。 18.强化的种类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和惩罚。 19.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20.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可分为三类: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的需要。 23、对于按顺序发生的活动的概要称为__脚本__。 24、知觉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注意、编排、解释和判断。 25、一般来说,群体任务的难度越_低_,群体成员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26、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激励因素的_效价_和_期望值。 27、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_、_相互关系_和_成长需要_三种。 28、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应当属于__抑郁性_。 29、“三个和尚没水喝”指的是群体行为效应中的从众效应。 30、人实现目标的行为分为两部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31、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原则是指功利原则和交互原则。 32、“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知觉偏见中的_晕轮_效应。 34、对于人的特性的简要描述而形成的概要,我们称为_原型__。 36、。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_成就需要_、_友情需要_和 权力需要_三种。 37、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鲁智深应当属于_兴奋性_ 39、企业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工作绩效,这种影响因素按照赫兹伯格双因素理 论被归为_保健因素_。 40、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