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依据ISO22000/HACCP标准编制)

编号:BST/QMP12-2009

编制:张志华

审核:林越美

批准:阿骊

发布日期:2009.01.30

北京比瑞思科技服务中心

2009.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咨询质量,从而增强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受咨询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全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合同评审工作;

3.2总经理负责批准合同评审结论,并签订合同;

3.3市场部负责初访,参加合同评审、拟定合同;

3.4咨询部负责参加合同评审并做好认证咨询准备、监督工作;

3.5咨询组长负责咨询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4. 工作程序

4.1合同评审

当组织决定聘请本中心帮助其建立体系时,由市场部和组织拟定合同文本,再由总经理组织市场部、咨询部进行合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

1)组织所属行业与本中心咨询师能力的一致性;

2)本中心专职咨询师、培训师可否在组织希望的期限内完成咨询任务;

3)是否需要聘用兼职咨询师,对兼职咨询师的要求,有否推荐人选;

是否可以签订此合同;

4.2签订合同

合同评审通过后,市场部将根据组织的行业、规模和体系建立的范围及收费标准确定咨询服务工作量及工作费用,经与组织商定后,拟定合同,合同采用标准格式。合同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甲、乙双方法人、地址,合同日期,项目内容,成果提交方式、验收标准,费用,付费方式、时间、地点,违约责任、处罚。由总经理负责签订合同。

必要时,在签订合同的同时与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

合同签订后,将已经获得的组织的有关资料、合同及附件──实施计划移交咨询部。

4.3成立咨询组及进入咨询现场前的准备

咨询部在接到市场部转来的合同要求后,即刻组织培训、咨询力量,确定咨询组长,按合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主要分如下几个个阶段(附:本中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工作步骤)。

4.3.1

咨询组长负责根据被咨询单位的特点组织收集准备必要的资料:

①需要时编写咨询作业指导书;

②收集相关的法规(食品卫生法、食品企业通用(专用)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关生产许可证、QS标志等)要求;

③明确项目咨询要点、产品特性、主要生产过程描述、危害分析工作单与HACCP 计划等;

4.3.2初访

向组织(指受咨询方,下同)宣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说明实施该体系的作用、意义、益处、目的,提高领导意识,促进组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了解组织的基本概况(规模、人数、产品类型、工艺过程、分布区域、根据GMP法规要求考察企业硬件设施、主要危险分析、以往绩效等)为编制咨询计划做好准备。

向欲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介绍本咨询中心的宗旨,说明本中心的特点、优势和可能提供的服务。

与企业初步达成咨询计划。

4.3.3 指导客户准备工作

4.3.3.1 深入了解组织的现状,收集背景资料;

4.3.3.2 帮助组织领导任命一个合适的食品安全管理者代表;

4.3.3.3 协助组成推进小组;

在这个阶段,咨询中心主要是熟悉组织概况,尤其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组织的食品安全现状。促使组织领导重视,帮助领导决策,并确定所需的人、财、物。

4.3.3.4对组织最高领导、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贯标培训,对内审员进行培训。

4.4.2 初始评审(危害分析)

4.4.2.1 组成评审组;

4.4.2.2 获取适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评审组织食品安全行为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4.2.3进行危害分析,确定CCP与CL限值;

4.4.2.4评价现有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差距;4.4.2.5初始评审(危害分析)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与关键限值;

◆评审现有食品安全组织机构、职责划分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评审组织的食品安全行为与相关的内部准则、外部标准、实施规范和一系列

的原则及指南的符合程度;

◆组织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和程序的适用程度;

◆确定组织采购、和合同活动的现行方针和程序的适用程度;

◆对以前不符合法律、法规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所取得的反馈信息和结论;

◆取得竞争优势的机遇;

◆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为建立、实施和认证需做的工作。

4.4.2.6初始评审(危害分析)的步骤:

1. 确定初始评审范围

2 .组成评审组

3 .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4 .初始状态评审的计划

5 .实施现场评审

a .危害分析

b .确定关键控制点与关键限值

c .编写初始状态评审报告

4.4.3体系策划与设计

4.4.3.1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与目标;

4.4.3.2确定CCP与CL限值;

4.4.3.3 需要时制定HACCP计划;

4.4.3.4 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

4.4.3.5 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

4.4.3.6策划哪些活动需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4.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4.4.4.1 组成体系文件编写小组;

4.4.4.2 文件编写培训;

4.4.4.3 指导企业编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4.4.4 咨询组织需进行两次文件修改,第一次修改目的是文件与食品安全标准及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第二次修改目的是看文件对组织的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4.4.4.5修改定稿后,正式颁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始试运行;

4.4.5 体系试运行

4.4.

5.1按培训程序进行全员培训;

4.4.

5.2按照文件规定将食品安全目标、指标层层落实;

4.4.

5.3对合同方、供货方的工作,通报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4.4.

5.4日常体系运行的检查、监督、纠正;

4.4.

5.5根据试运行的情况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改;

4.4.

5.6内审指导

1.组织任命内审组长,组成内审组;

2.制定审核计划、编写检查清单、实施内审;

3.对不符合事项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进行验证;

4.编写审核报告,报送最高管理者;

4.4.

5.7管理评审指导

1. 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充分的信息;

2. 由最高管理者评审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3. 评审方针的适宜性、目标指标、食品安全管理方案完成的情况;

4. 指出方针、目标及其他体系要素需改进的方面;

5. 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5.指导申请认证

在组织完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试运行后,指导组织根据有关规定申请认证。

5.支持文件和表格

5.1 咨询、培训合同

5.2 内审员培训作业指导书

5.3 咨询第()阶段工作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