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38.38 KB
- 文档页数:10
高考写作素材
一.高考作文成语,诗句积累
志向人生价值作文成语
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乘风破浪任重道远矢志不渝登高远望追求极致,登高远望志在四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锲而不舍百炼成钢学无止境
志向人生价值作文诗句
衰莫大于心死, 愁莫大于无志----庄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意思-----苏轼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荀子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蒲松龄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
道德人性人际作文
道德人性人际(立意中心)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自私厚德载物德行一致
道德人性(成语积累)
德厚流光厚德载物怀瑾握瑜德行善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任重道远宽以待人积善成德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反躬自省赤子之心不矜不伐
道德人性(名句素材积累)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论语》)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
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鲁迅)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16.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荀子》)
形容自信,沉稳的成语诗句
胸有成竹志在必得意气风发安之若素泰然自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形容长远眼光,发展的眼光的成语
长算远略长算远虑深谋远虑深谋远略开阔眼界高明远识高瞻远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荀子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蒲松龄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形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成语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闻过则喜朝闻夕改改过从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形容智慧的成语
材高智深大智若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形容不以自我为中心,关爱别人,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成语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形容技艺高超,手法纯熟,境界高远的成语
登峰造极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运斤成风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形容努力,勤奋的成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蒲松龄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形容宽容大度的成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以待人明月入怀虚怀若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形容团结的成语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齐心协力
形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的成语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务实求真
形容诚实守信的成语
言而有信言信行果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行一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形容善良,帮助别人的成语
得道多助赤子之心积善成德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形容有自知之明,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语
成人之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形容反省自己的成语
反躬自省一日三省责躬省过日省月修反求诸己
形容谦虚礼让的成语
知之为知之一谦四益抛砖引玉不矜不伐闻过则喜知荣守辱
高考作文名句积累
《周易》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尚书》
1.满招损,谦受益。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诗经》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7.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8.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礼记》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左传》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论语》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6.不怨天,不尤人3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8.道不同,不相为谋39.过犹不及
4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2.巧言令色,鲜矣仁4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4.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5.小不忍则乱大谋4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0.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国语》
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华而不实,耻也
3.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战国策》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4.行百里者,半与九十。
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荀子》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3.在天者莫明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二聪
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老子》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庄子》
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2.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韩非子》
1.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5.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
6.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
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8.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0.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
1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12.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3.人处疾则贵医。
14.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1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6.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二.高考作文典型事例
1.六尺巷----康熙年间的一天,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一封家信,信中说家里因为建房的地皮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信中隐约提出要求让张英以官位来压制邻居的意思。
张英沉思再三提笔写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张英的书信后,马上主动将要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而邻居知道这个情况后,也主动的退后了三尺,形成了传为佳话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2.王安石----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始有移风易俗,大济苍生之志。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
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
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
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
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头发纷乱,仪表邋遢,王安石的这些恶习众所周知。
王安石曾是韩琦的幕僚。
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因此当差的时候时多来不及洗漱装扮。
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寻欢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
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才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
3.蔡元培---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但始终不坠爱国之志,毕生追求民主与自由——这,就是蔡元培,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被誉为北大历史上最成功的校长,是“北大永远的校长” 。
4.于谦---明朝名臣,名族英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正如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的一个原因-----游历全国,开拓眼界
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候的人,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部文学著作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司马迁20岁远行,游历各地,还奉
命出使西南,侍从汉武帝巡游各地,开拓了眼界。
并且他本人也注意查访风俗民情,搜集资料,为将来的史记打下基础。
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游历各地。
他到浙江,探访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到湖南,考察有关舜的传说;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收集有关孔子的历史资料;他还到过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四川、贵州、云南,了解那里的风俗民情。
在游历中,司马迁接触了实际,开扩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经历和历史知识。
这是他能写出旷世巨著《史记》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事物我们只有亲眼看到过才能真正见识它的美,激励我们前进。
切身体会永远比纸上谈兵要有用。
6.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的一个原因-----忍辱负重,立志著书
司马迁的《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完成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的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呢?
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极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司马迁忍辱忍受。
获赦出狱,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用十年时间,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识》。
7.归有光,明代散文家,明文第一。
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
35岁时,乡试中举。
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
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
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三十五岁时才以第二名中举。
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开始了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的生涯。
四方学士纷纷慕名而来,少时十几人,多时百余人。
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
其间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
仕途的蹭蹬,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
加之失子丧妻的哀痛,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不过,坎坷的生活,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8.子贡尊师,谦虚好学
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子贡钦佩和崇敬孔子,对孔子评价最高,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捍卫者。
子贡初拜孔子为师时,感到孔子并无什么了不起,后来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子贡称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称孔子为圣人,比孔子为日月,任何人不能超过。
9.徐霞客,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
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帝。
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
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
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
家里的藏书还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
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
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
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
怎么能因为我在,就象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
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
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从此,直到五十六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人生一世,我们大多数人都活成了别人,追求跟别人一样的标配生活。
但徐霞客只想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我不求功名、不求富贵、不求权力,我只想游历天下、踏遍山河.
10.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一词。
被誉为古今第一全才。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轼,生于“门前万杆竹,堂上四库书”的书香门第。
苏轼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
学有抱负,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的雄心大志。
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
纵观苏子的一生,人生的大起大落,尘世的纷纷扰扰。
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
文如其人,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意境开阔洒脱,格局豪迈大气,有着一日千里,大江东去的气概。
11.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一生以复国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南归后,宦海浮沉,他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纵使如此,他也要奋笔疾书,为历史留下一声贯穿千年的疾呼。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字字句句,都是沙场上驰骋的梦想。
纵然十年饮冰,也难凉一腔热血。
人生在世,不过数百年,与其庸碌一生,还不如学流星,在有限的生命中,只为一颗初心,燃烧生命的激情,如此,才此生无憾。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开头示例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种正确的道理,对人,对物,对视的一种正确的认识。
检索--词语,成语,熟语,名言名句人,事,物
作文题目------紧扣材料,点透道理。
运用活用词语,成语熟语,名言名句
作文开头
作文开头-----运用,活用词语,成语,熟语,名言名句
1.历史时间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华上下五千年,回望历史,远观未来,我想到很多
人很多事。
它们告诉我.......
2.宇宙开头----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远观天宇,冥想时间,我们渺沧海之一粟,
寄蜉蝣于天地。
但这天地怎能约束我这思绪,天遮不住我的眼,地埋不住我的心。
......
3.天气开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看看
宇宙的广大,看看万物的繁盛,我想的很多,想的很远......
4.人生开头----人,生下来,活下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和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
了一生。
有的人......有的人.......
5.古人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
古之成事者,他们往往有收获,因为他们.......
6.以人开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
人
不是........
7排比开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真理不在于位置高不高,人数多不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无私;
真理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无畏.
真理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
8.古诗句开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思考问题要全面,要深远。
看的远,思的深,
所以才透彻。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