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

----平民教育

一、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二、晏阳初和他的平民教育之路

1913-1945于国外学习,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获得成功。

1923年,晏阳初在北京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全国多处开展义务扫盲活动。

1926年晏阳初在定县试点初成立平民教育总会,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

1930年代初,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

1936年,日本对华侵略,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遭到拒绝,又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从此晏阳初和他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晏阳初离开中国大陆后,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平民教育思想,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平民教育教师。

三、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意义:

(一)让所有的人享受人格上的平等。

(二)受教育的人是一切失学青年和成人,而不是少数的人

(三)平民教育的的目的是教育人做一个“有知识、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人,即“整个的人".

造就“整个的人”,须做到:

(1)加强文字教育,以提高民智。“千字文”,“消除文盲”。

(2)生计教育-民生。是人人具备生产力的技能早就能自立的国民。

(3)民德教育-公民教育。造就热诚奉公的公民。

强调:

平民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只要是公民,在应受教育期内未曾受教育的,或受过基本教育而缺乏公民常识的,都应接受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虽针对的大部分是贫民,但绝对不是“贫民教育”。

四、晏阳初对于平民教育的理念

(家庭方面)

1、先进行家长教育,让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才肯让其子女受教育。

2、家长素质的提高可以造就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以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可以起到良好的平民教育效果。

(国家方面)

3、实施平民教育,增强民众知识,进而实现真正的人民的民主和政治。

4、实行平民教育可以在众多的受教育者发掘出更多的人才,让更多的人去负担国家的各种责任。

(国际方面)

5、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文盲率最高(当时100人中居然有80人文盲),要扫除文盲,增强国际信任,一定要实行平民教育。

6、提高全民素质、生产力、公德心,以众多民众的高素质影响世界保持永久的和平。

五、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原则

(一)、全民的

凡一般已过学龄时期,而不识字或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青年和成人,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接受平民教育的必要。

(二)、以平民需要为标准。

(三)、适合平民生活状况的。

力求经济、简单,容易。

(四)、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的心理的。

(五)、地方自动负责的。

(六)、人人有参加的可能性。

六、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的使命

一、培养有知识,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整个人。

二、养成社会健全的分子,发展社会的事业。

三、养成建设国家的过民,提高国际地位。

七、晏阳初关于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在“平民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和“平民教育”联锁进行、整体推进的理论。

晏阳初认为,“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对农民进行以扫盲为目的的“识字教育”。但识字教育只是给了平民以识字的工具,有了工具而不会应用也等于零。必须和乡村改造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的相结合,晏阳初进行了三项重要的工作,一、农村教育,送知识下乡,传播农业基础知识,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二、进行农民教育的研究与调查,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研究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他们对知识渴望的心理;三、搞农村普查工作,进行农村的社会调查、工业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农村概况调查等。

八、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几个相结合

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第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第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九、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农民依旧占人口的大多数,且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依旧较低,因而农村教育和建设工作依旧是我国工作的重心,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尤为重要,我们要借鉴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大力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一、农村成人教育要立足于农村,依托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现实生活要求,开展一系列教育和培训活动,以快捷高效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切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服务。

二、农村成人教育既要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电大等各种学历教育形式进一步推向农村,面向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的学历层次,又要注重各种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陶冶农民的文化情操。

三、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家庭式人们社区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式所有教育的第一场所。

四、农村成人教育应高度重视成人学校的建设,力争使成人学校集教育、试验、示范、推广、服务于一体,成为农村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

五、农村成人教育亟需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高层知识分子,他们走向农村,加入到农村成人教育队伍中,探索21世纪农村成人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生长点,更好地醋精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姜荣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它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其后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后又由晏阳初本人将其收获的种子播于全世界贫瘠的土地上,继续浇灌几十年,结出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晏阳初这位中国四川巴中县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根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古训,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联环扣合、整体推进,创造出一大发现、两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值得高度重视。

一、一大发现

一大发现,是指晏阳初在一战时为在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中国东北、华北招募去的华工服务当翻评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有一个巨大的“脑矿”。“脑矿”一词是晏阳初的一个大发现,也是一大创造。它比什么“金矿”、“银矿”都重要。

1918年,晏阳初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第二天,他就应募以教育秘书的身份远涉重洋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法国战场为在那里的20多万华工服务,当翻译。那时战争快结束了,华工思念祖国、家乡和亲人,但是他们不识字,不会写算,要通信就由晏阳初代他们写。晏阳初目睹华工被美国、英国、法国的官兵瞧不起,称华工为“苦力”。就是这些“苦力”,在战场上很勇敢。挖战壕、救伤员,其中有几千人受到了表彰,表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定、沉着的献身精神,获得了如铁十字等各种勋。章他们并不“笨”,并不比外国人差,只是他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已。晏阳初想起“人人皆以为尧舜”的道理,重视和尊重他们。他意识到应该把知识教给他们,使他们也能象他一样写算和认识中国的文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征得在法勤工俭学的领神李石增的支持,为华工办起了“识字班”,亲自选择中国简易文字,用白话文形式编写了《华工周报》。经过三个多月每晚一小时的学习,其中有40多名华工学习较好,获得了识字班毕业证书。晏阳初曾收到法国战场上的一封来信,信中称晏阳初为“先生大人”,说:“你自办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以后不久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三百六十五个法郎捐给你办报。”这件事对晏阳初思想震动很大,使他认识到中国人并不笨,他们所缺乏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他们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这20万华工代表了占四亿中国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苦大众,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过去一般士大夫阶层都认为,普通老百姓属于所谓“下等”阶层,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住在农村,他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只能做工当“苦力”,他们“不可教”。但晏阳初在办华工识字班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所谓的“苦力”,他们不在于苦力的“苦”,而在于“苦力”的潜在力,只要发掘出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1985年9月,晏

阳初在阔别40多年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在成都地区原乡村建设学院校友会欢迎会上深有感触地说:我有一个发现,“即三四千年来所未发现的,我发现了…苦力?的力。”他还说:在六十年前,“我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是…苦力?教训了我。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潜伏力。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发扬他们的潜伏力。五十年前回到中国,生意人知道开金矿银矿的重要,忘记了脑矿。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在中国。我们中国一般知识分子没有这个知觉,……几亿中国农民穷在什么地方?为何穷得没饭吃?便是没有发现…苦力?的力,没有发现他们的潜伏力,所以埋没了他们。许多中国的象林肯、爱迪生、杜威这样的英雄豪杰被埋没了,活埋了。考古学家发现了…北京人?,那是若干万年的死人,我们发现的是活人,是这世界上有史以来的最大发现。”[1]他认为,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是“苦力”,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苦力”,整个非洲、中美洲、亚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是苦力。发现这个“苦力”的“力”之后,对于晏阳初来说,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和事业,他说:“我当时发现了苦力的力,我从此有了志愿,回到中国不发财,不升官,我找到了这个大矿。”并且一生要努力开发这个“人矿”、“脑矿”。

二、两大发明

晏阳初在为华工服务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有一个巨大的矿藏“脑矿”之后,就立志要开发这个大矿,他说:“第二点便是发明。发明开人矿、脑矿。”

他的第一发明就是开脑矿的工作──“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从法国战场上回到祖国,看到各方面仍很落后,非常难受。他原在美国是学政治经济学的,对这些问题特别关注。过去一般留学欧美日本的青年回国后不根据中国的情况,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那一套,结果“救国”无门。晏阳初认为,中国有句古训,叫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他认为,中国人必知中国,然后才能救中国。因此,他回国后就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1926年4月,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指出,对于教育,要适合各自国家的情况,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2]。

中国的教育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国情就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80%以上住在农村,他们差不多都是文盲。晏阳初指出,我国过去办教育,成效甚小,一个大的原因就是从事教育的人奴隶式的抄袭外人,漠视国情。他并不反对外国好的东西。他认为,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环境务必彻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据;对于外国的东西,亦可引为参考,以期适应世界的潮流。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晏阳初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并说服各省有关当局重视平民教育,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教育。根据当时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统计资料,全国有八千万学龄儿童,只有七百万就学,且大多是富家子第。此外还有一亿多青壮年,他们都已超过入学年龄,他们都不识学或识字不多。平民教育就是对十二岁以上不识字及识字而缺乏常识的全国男女所施的教育。这些儿童和青壮年是“平民教育”的重点。据此,晏阳初动员了一大批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归国留学生支持和参加平民教育运动。如当时国务总理熊希龄及夫人朱其惠,社会改革家、中华教育改进社干事陶行知,中华职业教育社会长黄炎培,教育部前副部长袁希涛,南开大学校长张伯岑,复兴运动领导人胡适,东南大学教授、著名白话文语言学家陈鹤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冯锐,耶鲁大学森林系和康奈尔大学乡村教育系博士,曾和晏阳初在法为华工服务的傅葆琛等,与晏阳初一道,于1923年8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总会”,由朱其惠任董事长,晏阳初任干事长,陶行知等任干事,负责具体部门工作。从此,中国平民教育终于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下称“平教会”)成立后,就立即根据中国平民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晏阳初、陶行知与陈鹤琴等人从中国常用汉字中选择最常用的1300个,编成四册《平民千字课》,每册24课,每晚学习一课,为一小时,共96小时学完四册,就能看书读报了。他们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到农民为生活而奔波,没有多少时间学习,经济情况低下,没有钱买更多的书,他们就以白话文形式编写这套《平民千字课》,注意以“最短的时间,最小代价、获最大限量词汇”,将四册《平民千字课》在四个月内学完。普通未上过学校的平民学习了这套教材后,就基本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一,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二、输入这千余汉字所能代表的基本的知识,三、引起平民的读书兴趣。这三点中又以引起读书兴趣更为重要,目的是使他们能够接受平民的“继续教育”。后来,晏阳初又根据实际情况编成《市民千字课》、《士兵千字课》在城市和部队中推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大发明是晏阳初发明了“乡村建设理论”。它是在“平民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和“平民教育”联锁进行、整体推进的理论。

1923年“平教会”成立后,晏阳初他们就选河北定县为“平民教育”整体推进计划的实验县。他们把四十万定县农民分成若干档次进行识字教育。“平教会”当时的口号是“除文盲,作新民”。他们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进行平民的“继续教育”。晏阳初根据他所总结出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计划施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它的目标有三:其一是养成自读、自习、自教的能力;其二是灌输公民常识,培养国民应有的精神和态度;其三是实施生计教育,补助、指导、改善平民的生活。1926年,“平教会”从北京迁到定县,1929年晏阳初及其同仁又举家离开大城市,迁到定县,调查和实施“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计划”。晏阳初认为,“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对农民进行以扫盲为目的的“识字教育”。但识字教育只是给了平民以识字的工具,有了工具而不会应用也等于零。必须和乡村改造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1933年7月,晏阳初在山东邹平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报告中指出:“在定县乡村办平民教育,我们觉得仅教育农民认识文字取得求知识工具而不能使他们有用这套工具的机会,对于农民是没有直接效用的。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们更进一步觉悟,在乡村办教育若不去干建设工作,是没有用的。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3]晏阳初及其同仁从1926年冬开始在定县进行大规模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他们进行了三项重要的工作,这就是:农村教育,送知识下乡,传播农业基础知识,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进行农民教育的研究与调查,离开大城市知识分子的象牙塔,钻进“平民”的泥巴墙,和他们生活、劳动在一起,研究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他们对知识渴望的心理;搞农村普查工作,进行农村的社会调查、工业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农村概况调查等。这些调查结合农民生活实际,材料可信。正如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附录三指出的那样:“定县的调查工作由于结合改善生活、办学治病、推广农技来进行,所以取得农民信任,调查对象愿意告诉真实情况,资料可靠。”[4]晏阳初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和定县实验,找到了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治国方略,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这就是以教育为工具,推动经济、政治、卫生、文化全面发展的乡村建设理论。

建设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生、

教育与文化发展、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开拓了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理论是一种新的思路,后来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乡村改造和建设运动。1988年,晏阳初在谈到乡村改造十大信条时指出:“国际乡村改造运动,沂其历史,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战区的华工教育,后来演变为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从五十年代起,以中国定县实验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乡村改造运动,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实践与理论又有了很大的发展。”[5]而乡村改造的目的,不只是使人们摆脱困境,增加生产。如果只是为生产而单纯地抓生产,不同时策划乡村的平民教育,不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生产技能,不加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认识方面的工作,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与自治能力,不注意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不注意巩固和提高的措施,即使生产一时上去了,也是不能巩固和持久的。因为“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并且彼此之间互相联系,满足了一个方面的需要,只是解决问题的某一方面,只是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都得满足时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6]。

三、三大方式

平民教育运动的对象是全体民众,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知识力、强健力、生产力和团结力”的“新民”。晏阳初他们采取三种方式对民众进行教育,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学校式:就是采用平民学校的形式。具体办有“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平民大学”。初级平民学校主要针对十二岁以上已超过入学年龄的文盲,进行扫盲工作。采用的教材是晏阳初他们用白话文编写的《平民千字课》,学完后经过考试,毕业后就取得了继续学习的识字工具。进入高级平民学校后,这些学员已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并且脑筋灵敏,思想活泼,可以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以培养乡村领袖。主要课程有社会、政治、历史、经济学、农学等。这种形式的学校在“定县实验”的基础上推广到全国各县及社区。再就是“平民职业学校”,主要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选择良种、防虫治病等技能的训练。“平民职业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平民大学”,这是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县以上的专家和领导人。晏阳初等人在定县创立了“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抗战时期在重庆歇马场进一步完善,改为本科性质,定名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由张群任董事长,晏阳初任院长。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菲律宾又由晏阳初创办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其目标和宗旨是为乡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要达到的目标是:1.“劳动者的体力”: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亲自参加劳动,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练和提高;2.“专门家的智能”:要有“一技之长”,有了知识还要能应用;3.“教育者的态度”: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作人师的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使受教育者“学而不厌”;4.“科学家的头脑”:因为过去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不好的心惯,叫做“遇事马虎”,遇事只注意皮毛,不重视深刻了解,所以,“要我们的民族能生存在这样科学的世界里,我们就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5.“创造者的气魄”:“中国人最爱享现成的福,自己却缺乏创造的精神,墨守成规,不求进步”,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创造国家民族的新生命”;

6.“宗教家的精神”:“我们做一件事,必须要有相当的忍耐力,钉子愈碰得多,愈不要灰心,在中途不变节,只要有坚忍力,总会成功的”[7]。

社会式:它是以高级平民学校或平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使毕业生按照四个方面继续受教育。这主要针对成年人和妇女。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加入“毕业同学会”(或校友会),他们可以利用“流动图书馆”,阅读农民周刊,

并向该报投稿。此外还有:组织戏剧社和辩论俱乐部,为村民办无线电广播,传播农业知识;举办墙报、板报、刊登当天新闻及知识技能;调解民事纠纷。还有植树、修路、农业展览、反毒品买卖、禁毒拒赌运动等等。“同学会”会员还可当“表证农家”,向广大农民表演与解说农村建设的知识技能。

家庭式:家庭式教育是中国的特殊教育方式,它主要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使在家庭中的老少男女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分别有户主、主妇、少年、闺女、幼童五种组合。这种方式常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扩大家庭的责任感,减少对上学青年、儿童的反对和阻力,使家庭社会化、增进家庭的社会责任。

四、四大教育

四大教育是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整体推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普编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病,这是定县调查研究的结论。他说:“在定县,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农村问题是千头万绪。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又认定了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大基本问题,可以用四个字来代表它,所谓愚、贫、弱、私。”[8]

所谓“愚”,是指那时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甚至目不识丁,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他们中80%以上都是文盲。所谓“贫”,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贫困,不少人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东亚病夫”,人民的生死存亡只得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上。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可说是“一盘散沙”。这几个缺点不治,就根本谈不上乡村建设,广大民众只会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

针对以上四大病症,晏阳初他们研究出“四大教育”之法,这就是: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文艺教育包括文学和艺术教育。首先用《平民千字课》教育农民,扫除他们中的文盲,使他们掌握识字的工具,通过文学艺术教育,使平民能应用识字工具,丰富其文化生活。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适应复杂的现代生活。生计教育是指普及科学知识,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生活水平。由于农村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经济上又无通力合作的组织能力,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科学头脑,才能解决生计困难。卫生教育是指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创办公共卫生事业,以提高其健康力,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公民教育在四大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努力培养民众的团结力,公共心,使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处在任何团体,皆能努力成为一个忠实而有效率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具有的良心的基础上,培养和增强民众的判断力,正义感,使受过平民教育的人皆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对公民进行的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道德训练。

五、五个结合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实际生活,改良实际生活,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

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9]。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晏阳初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为教育而教育”的作法。一方面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张知识分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与农民相结合,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从农民生活中找材料”,根据农民需要编写适用的教材。另一方面,“教育的内容就是建设的需要,教育的过程就是建设的过程,教育就是建设活动”。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行地教给已识字和正在识字的农民,并且身体力行地示范。这样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者不仅对农民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同时注意到使农民运用其知识技能以谋乡村的建设,使教育的结果成为乡村建设的力量,推进和促进新民社会的实现。这就是晏阳初“以教育为经,建设为纬”的平民教育思想。

第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晏阳初认为,民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民众,而中国最大多数的民众是在农村里的农民。农民是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生命的源泉。“使农业科学深入民间”,这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深知,过去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大都在城市,“农业科学家与农夫,各自为谋,不相闻问”。还在1923年“平教会”成立之初,晏阳初就动员一大批农业科学家、教授去定县农村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使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从农民的实际生活中找出切肤之问题,应用科学的实验,以求答案,加以推广。

第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民族的新生命,塑造民族的新人格,促进民族的新团结。平民教育的“平”字,一是人格平等,二是人人均有受教育的机会,三是治国平天下。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使受教育者取得识字的工具,取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上物质上的要求和问题,而是要通过平民教育这种手段,达到改造民族生活,使民族再造成为有觉悟有道德有公共心有团结力的新民族。所以晏阳初指出:“假使农民的知识已经培养起来了,生产技术也改良了,科学化了,体格也强健了,要是没有团结力,所谓民力培养,完全失去目的,也是枉然!”[10]

第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晏阳初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智慧潜力,我们的祖先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但近百年来,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地主的压迫剥削,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变得愚昧无知、自私自利、贪图安逸、不求上进。因此,晏阳初在“公民教育”中创立出一套提高民族自觉心的“组织教育”的方法。

组织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青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是今天农村的生产者,又是明天祖国建设的生力军。组织教育,一手抓住今日的青年,培养救国、建国的生力军;一手抓住明日的建国主人翁──儿童。做组织教育训练,教育人民有组织有纪律,使他们具有组织观念、组织技能,组织习惯,有了组织的技能、习惯,是为明天能应用组织,不是组织了给军阀去剥削。中国人的自私自利并非生来就有的,“是自私自利的教育制度所造成的。自私自利的结果,成为一盘散沙的国民”[11]。因此,“组织教育”就是要使个人与集体相结合,培养平民具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其根在中国。他1985年和1987年以90多岁的高龄远涉重洋回祖国参观访问,他“五体投地”称赞今天的中国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访问期间,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万里、周谷城的亲切接见,他仍然关心农村的建设,他说:“科学不应是少数人享受的,而应是全世界劳苦大众都享受的,应该成为他们的知识,成为他们的技能,使专家的所有科学知识能够打入到民间

去。”[12]他表示:“我们愿意把我们70多年在乡村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人民解决问题所取得的一点知识献给祖国。”[13]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在我国今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科、教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仍有借鉴意义。

注释:

[1][5][6][7]《晏阳初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482─483页、557页、566页。

[2][3][8][9][10][11]《晏阳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65页、246页、247页、246页、320页、423页。

[4]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1935年第一次印刷,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第473页。

[12][13]晏阳初1987年7月10日在北京欧美同学会上的讲话,见《晏阳初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309页、308页。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作者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姜荣耀先生。)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启示 四川时代学院院长向元钧 摘要: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我们今天对其思想研究其实就是继承和创新,我们甚至还要借鉴其办学的方法,我们的办学方法在形式上与他的方法或有差别,但更应该以继承教育思想和精神为宗旨,为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新的血脉。 关键词:晏阳初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现实启示 字数5688 对晏阳初思想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晏阳初是一位“理论的巨人”,同时亦是“行动的巨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们从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教育精神。现在对其思想研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源流 孔子教育思想与晏阳初教育思想有共通性,朱永等人指出二者有以下的相通之处:“教育救国与兼济天下”、“重视德育与以德为本”、“平民教育与有教无类”、“生计教育与学以致用”。我们不能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晏阳初教育思想可以被看成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延伸。晏阳初自己也曾在《九十年自述》中说:“孔子、基督、苦力”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他后来的言行,形成了他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我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结合的一个产儿。我确是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姜荣耀将晏阳初的教育思想简单的归纳为:“一大发现——脑矿;两大发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五个结合——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际、科学与农村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研究者多结合着“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来对“平民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进行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平民教育”较为集中地体现出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精髓。

教育学题目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正确。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错误。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3.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在养护幼仔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有些相似,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是一种程序化的反射活动。人类的活动是自知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直接表现:生产力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具体表现: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规模的速度 ②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 ④决定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2.教育完全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错误。 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四、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答案要点】 (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2)人口因素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人作为学校教育对象,是学校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口的发展善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的密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规模;人口出生的高峰与低谷影响到学校不同时期的学额与班级的调整;人口迁移影响到学校的拆、迁、建、并。 (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发展深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要求教育通过相应的发展,为生产培养所需之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即有的部门或类型(一般都是新兴部门、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奇缺,这也会严重影响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简论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沈洁 摘要:作为平民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晏阳初,提出了针对中国农村的四大教育思想,其中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 和公民教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的风潮,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乡村。作为其中代表人物的晏阳初,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当时众多乡村建设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当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还是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十分庞杂的,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四大教育思想作一简单分析。 一 晏阳初看来,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的愚昧落后,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要解决这四大病象,就要进行四大教育,“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1具体而言,就是: “(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结力来功私,这就需要——公民教育。”2 明确了四大教育的针对问题,我们再来看这四大教育的具体方面: (一)文艺教育 这又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

(1)文字教育 晏阳初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切建设都需要力,也就是需要知识,人民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任何方案、计划和政策都只能见之于纸墨,而不能实现于民间。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尽管是多样的,但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就是读书,而读书就必须先认识文字。他说:“文字教育是培养知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文字的有无。”3他并且提出三个最低目标: ①能使农民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 ②给他们输入这千余个汉字所代表的常识; ③引起农民读书的兴趣。 这其中又以第三个目标最为重要。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晏阳初是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的教育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的,他认识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是振兴国家的根本,这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中精英层对于知识的垄断,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专业的观点。他说:“使人人觉悟读书识字是人类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享受。若是只是一小部分人读书,最大多数愚蠢,必然产生许多痛苦和羞耻的事。”4 (2)艺术教育 晏阳初的艺术教育包括图画、音乐、无线电和戏剧教育。 从这些内容上来看,很显然,这是一种寓教育于娱乐的教育方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教育。 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中,晏阳初特别重视戏剧教育,他认为戏剧有很大的吸引力、感染力,能使人于娱乐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并且可以打破文字的障碍,所以是最理想的教育方法之一。他并且提出改进戏剧以达到“戏剧教育化, 教育戏剧化”。5 (二)生计教育 这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的一种教育方式。晏阳初对此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训练农民生计上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以培增加生产;二是创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以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增加生产的利益。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晏阳初是想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经营手段来改变旧有的农村经济形式,这种教育是一种实用型的教育。晏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资料介绍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资料介绍 晏阳初,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下面是为你搜集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晏阳初1890年出生在四川巴中,是我国有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1913年的时候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也就是香港大学的前身,后又转去美国的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晏阳初虽然并没有出生在富贵的家庭,可是他的父亲是一个私塾老师,又是一个医生,从小接受了父亲儒家文化的熏陶以及耳濡目染之下也非常的喜欢读书。 晏阳初的父亲虽然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但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老古板,他的父亲深谙书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学乃潮流所趋之道,很早就将晏阳初基督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堂接受新学,虽然这所学校在离家几百里的地方。1918年时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专攻历史,拿到了硕士学位。晏阳初从大学毕业之后就立志将毕生经历贡献给平民教育。1920年晏阳初学成回国,他回国后和很多人选择的道路不同,他立志不做官不发财,一定要将自己终身奉献给劳苦的大众。回国后的晏阳初选择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科》等教材。1922年时晏阳初发起了全国识字运动,想要贫苦的接受不起教育的人民也能够识字,除文盲、做新民是他们

的口号。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影响非常的大,他也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不仅国内,国外一些国家也在他的影响下推行了平民教育。 晏阳初教育思想晏阳初从小就长在一个诗书氛围浓厚的家庭,很早就认识到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发誓要将毕生贡献于平民的教育,为劳苦大众做一些贡献,并且不为做官不为发财,后来平民教育运动的成功也说明了晏阳初做到了。 晏阳初教育思想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虽然是一句古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但话中的道理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人民就是这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每一个个体的强大才能让这一个国家逐渐强大。但是看中国,虽然是号称人口四万万人民的泱泱大国,但是其中文盲的居然要占到百分之八十还要多。中国向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立国,而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不识字的,他们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对外界的东西接受很少很慢。因此就能体现晏阳初办平民教育是多么的必要,尤其是走到乡村中办农民教育。这就是晏阳初教育思想里的本固邦宁,只有基础打好,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国家的基础还是个人的基础。 晏阳初将教育对象从平民变为乡村农民,推行了中国乡村教育。晏阳初认为要想在农村推行者行动就必须将自己农民化,愿意虚心向农民学习并且在教农民的时候一定要耐心亲切,千万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也反映出他的一腔爱国情怀,平民教育的运动

浅谈晏阳初平民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課程論文: 浅谈晏阳初平民教育 与乡村建设 学院:文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言文学4班 姓名:王筠浩 学号:22013308011133

浅谈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 所谓平民教育,就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它注重每个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与其相对的是精英教育,它考虑的是培养少数拔尖者,其结果是少数人获益。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人们对平民教育应该会有更深的感触。越来越多的人在平民教育这条道路上探索着、努力着,政府也已意识到平民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方面的改革。可是,谁能想象,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知识分子们都在忙于文学革命而著书立说创建阳春白雪的时候,已有一位先驱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意识到了平民教育的重要性,他就是我国最早的平民教育家之一——晏阳初博士。 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但是却没有投入到文学的洪流中,而是积极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且他的救国救民的方案却不像鲁迅、李大钊般打算在思想高度上唤醒广大中国民众,因为他明白阳春白雪只适用于知识分子,而救国开化仅靠知识分子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大部分中国民众是只知劳动而不懂文学的,甚至他们大都连斗大的字都不认识,如何希望他们能够领略到那么先进的西洋思想。于是他毅然决然的从最广大人民入手,从最艰难的角度入手,他选择了开天下民智,强中国之魂。于是他踏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巨的下里巴人式的知识救国之路。这注定了他无法成为文豪,但他之价值却远胜于文豪! 晏阳初博士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可以说是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平民教育这一项事业上,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在中国,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他1920年代-1930年代在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财产,据1980年代的统计,定州(即定县)是河北省内唯一一个无文盲县;另外1970年代普遍中华农村的“赤脚医生”以及相关的培养计划,皆承袭自晏阳初在定县的实验内容,199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部分农村推行的村官直选等政治体制改革的试点,也无不是在重复当年的定县经验。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在农村建设方面大量借鉴晏阳初的定县经验,农村的进步成为日后台湾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晏阳初这个中国四川巴中县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 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晏阳初还主张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晏阳初认

为,知识分子到乡村去,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 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晏阳初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为教育而教育”的作法。一方面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张知识分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与农民相结合,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从农民生活中找材料”,根据农民需要编写适用的教材。另一方面,“教育的内容就是建设的需要,教育的过程就是建设的过程,教育就是建设活动”。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行地教给已识字和正在识

固本宁邦: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固本宁邦:晏阳初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四大自由”理念,奠定了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晏阳初,从中国一个乡村建设者的角度,提出了第五个人人应享有的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他于国界外备受推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然而这么一位教育实践者与开拓者,在中国,他却被遗忘多年。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四代书香家庭。五岁启蒙,就读私塾。十三岁进了基督教传教士办的西学堂求学。在西学堂,一位从英国来的姚牧师对晏阳初影响很大,从他身上晏阳初认识到了爱与善的力量。四年后,他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晏阳初以后常说3C影响了我的一生,也就是青少年时期他所接受的三种教育:孔子、基督和苦力。 1916年晏阳初远渡重洋到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眼见民主社会种种,他立刻想到幼年读书心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这些思想,“为什么中国早有这些道理却不能实行呢?”两年以后,他在法国战地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欧洲弥漫在战火硝烟之中,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出了十五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做苦力。1918年6月,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二天就应征入伍为欧洲战场的华工做翻译工作和代写书信。面对这么多劳苦大众,他不禁感慨:这样众多的中国人不识字,都是光眼瞎子,看不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进化,“本”不“固”,“邦”又哪能安“宁”和强盛呢?于是,他自编《千字课本》教华工识字,并创办《驻法华工周报》。后来,其中一位华工给他写信,信中说怕他办的报纸卖的太便宜,会办不下去,决定捐出三年在战场积蓄的三百六十五法郎支持他。晏阳初说,这封信,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然教育了我。通过这些活动,他获得两项珍贵的发现:一是中国诚实质朴的农民智慧能力强,只可惜缺乏读书求知的机会;二是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竟是这样愚昧无知,完全不认识自己多数同胞的“苦”与“力”。于是他决心回国后努力做“固本”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立志回国以后不做官、也不发财,把我的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平民教育、乡村改造运动的缘起如此。 1920年7月,晏阳初回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列强割据、军阀混战之中,连年的战乱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当他看到祖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教育各种状况,深感推行平民教育刻不容缓。他认为,平民问题和军队问题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对新农村教育的启示

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行新农村教育,提到新农村教育,不能不论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其中晏阳初与梁漱溟领导的乡村教育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对二人的乡村教育思想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对今天实施新农村教育的重要启示。关键词: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新农村教育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相同点相同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点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思想教育的出发点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之处。首先,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乡村建设之路,主要原因是他们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既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不满,又拒绝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学说,因而谋求和平改良的途径。其次,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问题。再次,他们都认识到了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痛惜农村经济的惨状,试图在现有制度下,以农村为切入点,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改良振兴农村,从而达到以乡村发展带动国家发展,解决中国问题的目的。相同的教育目的:改造乡村再造民族面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全国上下似乎有一种共同的觉悟,就是要救济中国,必先救济中国的农村,要建设中国,必先建设中国的乡村,因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一切问题的重心。”①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教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乡村教育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与梁漱溟便是这场运动的领头人,希望通过各自的乡村建设活动达到改造乡村的目的。其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特点:(1)成立不同形式的教育社团作为组织机构,如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3年)和梁漱溟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1929年)。(2)创办大量的实验区,如晏阳初的河北定县乡村改进实验(1929年)和梁漱溟的山东邹平实验区(1931年)。(3)形成特色各异的乡村教育思想,晏阳初把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除文盲,做新民”的目的,而梁漱溟则从文化伦理本位的高度谋求乡村建设的和谐统一,他们都抱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即通过乡村教育达到改造乡村,再造民族的目的。相同的教育理念:大教育乡村观乡村改造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社会工程,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改造中都从教育入手,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体现了“大教育乡村观”的共同教育理念。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相结合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色彩。实施“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使农民成为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的“新民”,而“三大方式”则发挥着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他的乡村改造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经济、政治、卫生等建设的整体进步,以达到振兴民族,复兴国家的目的。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是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中华民族的新组织构造的运动。1931年,他在山东邹平开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重点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探索民族自救之路。具体途径是在乡农学校中对农民进行知识教育、精神陶冶、生产劳动与自卫训练等,以此组织农村,推进社会,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相同的结局:乡村教育实验的失败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最终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由于都是在旧政治制度中的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所以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点,最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本质,如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军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估计,忽视了中国的土地问题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承认中国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等等,因此在乡村建设运动中,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实质问题,在动机与效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晏阳初将解决中国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教育上,认为教育可以改造一切,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梁漱溟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持反对态度,其错误是不言而喻的,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场不成功的实践。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不同点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同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族政治观。晏阳初继承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形成了现代民本政治观。晏阳初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学开蒙教育,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在进入香港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期间,殖民地气氛和美国的排华倾向使他不堪忍受,在为华工服务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生平:晏阳初(1893—1990年)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是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四川巴中人,原名兴复,字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与乡 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改造的探索和实践,力图向全中国、全世界的贫困落后地区推广。 在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财产。1950年定居美国,任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蜿蜒起伏的蜀道,盐贩子们背着一两百斤重的盐包,额头青筋暴露,身上汗流如注。一个10岁大的瘦小男孩,心里蹦跶着对未来求学生活的憧憬和不安,不声不响地跟着这支汗水涔涔的队伍翻山越岭,第一次来到山外世界。 谁能想到,这次与苦力的同行,在他心中埋下了为劳苦大众谋利造福的种子。“劳力者呀~这是我第一次与你们共同生活,我稍稍体会到你们的痛苦和坚忍”,“我朦胧意识到:民间的疾苦,必须从生活中去了解”。 多年后,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晏阳初博士,而他开创的平民教育也影响了全世界。从河北定县到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从骑驴下乡的博士到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把百岁人生中的70年奉献给了平民和乡村。 有人说,20世纪的中国,晏阳初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家;21世纪的中国,他的理论和经验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财富。 “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

跟着苦力队伍走出四川巴中老家后,晏阳初经过15年求学生涯,1918年6月以博士学位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第二天,他即应募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远赴法国北部的一战战场,为那里的华工苦力做翻译。 再次走入苦力们中间,晏阳初深切感受到,这些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并非天生愚笨,而是从来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免费教他们识字写字,还办起了白话文形式的《华工周报》。 他很快成为广受华工尊敬的“晏先生大人”,甚至有华工把省下来的365法郎“巨款”捐给他办报。“苦力教育了我!”晏阳初后来回忆道:“一切都因为我当年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潜伏力。” 晏阳初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以及亚、非、拉的许多国家,2/3的人口是苦力,如果通过教育发挥他们的“潜伏力”,效果将是惊人的。他就此立下志向:不做官,不发财,不为文人学士效力,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做好名副其实的“平民先生大人”。 1920年,晏阳初回国。尽管已有教授华工苦力识字的实践经验,但他还是强调“先看病症如何然后发药”。花了一年多时间,他游历19省,系统地调查国内平民教育现状。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他借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古训阐述平民教育理念,很快赢得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平民教育运动也随即在华中、华北、华东实验推行。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即“平教会”)在北京成立,宣布了“除文盲,作新 蒋梦麟、陶行知、陈鹤琴民”的宗旨。晏阳初任平教会总干事,熊希龄、梁启超、胡适、

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2006年3月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6第8卷第1期Jour nal of Adult Education of H ebei U niversity Vol 18NO 11 收稿日期:2005210220 作者简介:张宛(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张 宛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晏阳初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平民教育0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从其思想根 基、思想主体和系统化的教育观等几个方面解析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价值,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当今我国 成人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成人教育中图分类号:G7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71(2006)0120029202 晏阳初(1893)1990)是现代中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晏阳初放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走入农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推广平民教育,在河北定县开展改造农村的实验研究,在改造农村社会的实践中,构建完善自己的平民教育理论。在新的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解析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根基)))民本教育思想的光辉晏阳初幼年入塾习读5四书6,深受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认为若要治国安邦,必要爱民、教民、富民、重民、强民。同时,他又是一个基督徒,少年时曾离家入西学堂求学,基督教的/博爱和平、舍身救人、造福人类0 的教训在他心灵上留下了烙印。[1] 由于接受这样/中西合璧0的教育,晏阳初将他所受的儒家民本思想教育与基督教教育的博爱精神及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熔于一炉,从而赋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0这一古训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当时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困苦、精神愚昧的情境下,如何才能/固本0?晏阳初认为,民为邦本,/国家之盛衰,以平民之知识为断0。判断一个共和国的基础是否稳固,国民是否读书识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准。由此,他提出/除文盲,作新民0的平民教育宗旨。 作为有/社会的良心0的知识分子,晏阳初的思路是希望通过/平民教育加乡村改造0,实现/除文盲、作新民0的目的,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晏阳初能够把视野投向平民,投向社会的底层)))农村,关心农民的愚弱和疾苦,并将自己真正/农民化0以/化农民0,都表明了他观念中深刻的民本思想。 (二)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主体)))/四大教育0的提出 晏阳初留学归国后,对全国19个省市进行了为期一 年多的考察访问,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他将中国的/社会病0概括为愚、弱、穷、私四项。为达到/除文盲,作新民0的教育目的,针对旧中国农村存在的四大病症,晏阳初从自己的教育救国理想出发,开列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处方: 1.文艺教育。四大教育之中,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与艺术教育,它是攻/愚0的利器,目的是要发扬/脑矿0中的/知识力0。它是平民求获知识的有效工具,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可能。文艺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感受到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投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去。 2.卫生教育。卫生教育目的在于防病治病,培养/健康力0,是攻/弱0的良方。/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公共的卫生,以提高其健康生 活,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0。[2](P92) 晏阳初主张将卫生教育与创建乡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相结合,从个人知识和社区服务的双层面为平民的健康提供可能的帮助。 3.生计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层面着手提高平民的生活品质的教育。生计教育要开发/生产力0,是攻/穷0、治/穷0的法宝,其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的知识技术,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经济生活0,[2](P38)促使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攻/私0的利器,要轰开自私自利的壁垒,以培养人民的团结力。/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从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 活与团体生活0。[2](P38) 为生计教育而组织建立的自助社、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也被公民教育用来训练平民互助合作的品质,成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形式。 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是连锁结合,分工合作的工作,互相关连,互为网络0,[2](P67)这些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与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综合并举的三大方式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平民教育服务农民生活现实、全面提高农

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李金铮 一如何评价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到民间去」,搞「民众教育」和「乡村建设」的热潮。发起和参加这一运动的,既有社会团体,也有政府机关,还有慈善机构、大专院校、教会组织等。1934年,全国已有六百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一千多处从事实验1。这一规模空前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占有突出的历史地位。作为历史学者,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除了尽力复原历史过程以外,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对前辈们的事业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文拟对影响较大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举办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简称定县实验),贡献一得之见,以求指正。 我自1986年开始关注平教会及其举办的定县实验,在定县(今为定州)、北京、南京等地,尽可能搜集了所能见到的资料。尤其是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了平教会的一个全宗,包括工作报告、农村调查以及图片等等,弥足珍贵。迄今,我认为,关于平教会和定县实验的历史线索和基本史实已经大体弄清了,而对它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以往对于定县实验的看法。1930-37年,每年到定县实验区参观者络绎不绝,形成风靡全国的定县参观热。参观者有国内的,也有外国的,有乡村工作者,也有学者、专家、新闻记者以及军政各界人士。不管到过还是没有到过定县的,都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定县实验发表过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意见,对定县实验持全面肯定态度。如科学家任鸿隽教授认为:「我们以为平教会的主张最为正确。它的贡献也值得称赞……不管它的成绩怎样,它的效果怎样,我们以为它的方向是不错的。」2 第二种意见,对个别方面予以肯定,但总体上是否定的。如经济学者孙冶方认为,不能否认改良主义者的教育和技术意义,但其「主观方面的好意,绝不能掩饰他们底工作在客观上的开倒车作用」3。 第三种意见,全盘否定。如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认为:「十余年来的乡村建设工作还未超出空谈计划与形式组织的范围」,「原因不外是实际作过工作的寥寥无几,就是作了,也多是『空而无用』。」4 第四种意见,已经脱离平心静气的轨道,完全情绪化,甚至恶意中伤,极尽谩骂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 ----平民教育 一、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二、晏阳初和他的平民教育之路 1913-1945于国外学习,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获得成功。 1923年,晏阳初在北京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全国多处开展义务扫盲活动。 1926年晏阳初在定县试点初成立平民教育总会,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 1930年代初,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 1936年,日本对华侵略,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遭到拒绝,又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从此晏阳初和他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晏阳初离开中国大陆后,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平民教育思想,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平民教育教师。 三、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意义: (一)让所有的人享受人格上的平等。 (二)受教育的人是一切失学青年和成人,而不是少数的人 (三)平民教育的的目的是教育人做一个“有知识、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人,即“整个的人". 造就“整个的人”,须做到: (1)加强文字教育,以提高民智。“千字文”,“消除文盲”。

读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感

读晏阳初平民教育有感 晏阳初是一位“理论的巨人”,同时亦是“行动的巨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们从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教育精神。现在对其思想研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姜荣耀将晏阳初的教育思想简单的归纳为:“一大发现——脑矿;两大发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五个结合——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际、科学与农村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源于一战时的华工的受教育状况,几经演变,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定县实验”的目的是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民“愚、贫、弱、私”四种状态而建立的初级模型,晏阳初希望通过这样的试验建立模型,从而推广至中华大地,以达到治愈平民的四种弊病。它同时也是平民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行为,是不得不做的教育施救行为。这个观念过分夸大教育的功能,但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收到成效。 平民教育针对中国自身的特点,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基本观点,通过“除文盲”而达到“做新民”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救亡”多倾向于“政治性”的“国家救亡”运动。这样的方式却又称不上改革或变革,仅仅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改良运动。如果不继续深化研究,去实践、去检验,最终将会面临思想枯竭。在公立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础性成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除文盲”应当成为一项连续性工作。陶行知曾提出培养乡村教师的模式,通过个体对群体的教育而达到“脱盲”的目的。晏阳初比较重视现实的情况,他是从切身的调查研究中发明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但实践的结果表明,对于集体同一性教育、疗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持续时间较长,“从定县的变化,我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中国农村建设工作做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晏阳初:平民教育“传教士” 生平:晏阳初(1893—1990年)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是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四川巴中人,原名兴复,字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探索和实践,力图向全中国、全世界的贫困落后地区推广。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财产。1950年定居美国,任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蜿蜒起伏的蜀道,盐贩子们背着一两百斤重的盐包,额头青筋暴露,身上汗流如注。一个10岁大的瘦小男孩,心里蹦跶着对未来求学生活的憧憬和不安,不声不响地跟着这支汗水涔涔的队伍翻山越岭,第一次来到山外世界。 谁能想到,这次与苦力的同行,在他心中埋下了为劳苦大众谋利造福的种子。“劳力者呀!这是我第一次与你们共同生活,我稍稍体会到你们的痛苦和坚忍”,“我朦胧意识到:民间的疾苦,必须从生活中去了解”。 多年后,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晏阳初博士,而他开创的平民教育也影响了全世界。从河北定县到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从骑驴下乡的博士到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把百岁人生中的70年奉献给了平民和乡村。 有人说,20世纪的中国,晏阳初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家;21世纪的中国,他的理论和经验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财富。 “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 跟着苦力队伍走出四川巴中老家后,晏阳初经过15年求学生涯,1918年6月以博士学位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第二天,他即应募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远赴法国北部的一战战场,为那里的华工苦力做翻译。 再次走入苦力们中间,晏阳初深切感受到,这些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并非天生愚笨,而是从来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免费教他们识字写字,还办起了白话文形式的《华工周报》。 他很快成为广受华工尊敬的“晏先生大人”,甚至有华工把省下来的365法郎“巨款”捐给他办报。“苦力教育了我!”晏阳初后来回忆道:“一切都因为我当年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潜伏力。” 晏阳初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以及亚、非、拉的许多国家,2/3的人口是苦力,如果通过教育发挥他们的“潜伏力”,效果将是惊人的。他就此立下志向:不做官,不发财,不为文人学士效力,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做好名副其实的“平民先生大人”。 1920年,晏阳初回国。尽管已有教授华工苦力识字的实践经验,但他还是强调“先看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事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32732701.html,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事业 作者:杨永望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07年第02期 晏阳初,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塾师之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十三岁在传教士举办的西式学堂读书,后又到香港和美国接受教育,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回国后献身平民教育事业,1950年以前晏阳初主要在国内进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晏阳初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业推广到了国际上,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进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直到1990年百岁辞世。晏阳初一生矢志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一、平教会的成立 1920年,晏阳初从法国战场上回到祖国,看到各主面仍然很落后,非常难受。经过一年 多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晏阳初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并说服各省有关当局重视平民教育,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教育,根据当时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统计资料,全国有八千万学龄儿童,他们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平民教育就是对十二岁以上不识字及识字而缺乏常识的全国男女所施的教育。这些儿童和青壮年是“平民教育”的重点。据此晏阳初动员了一大批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归国留学生支持和参加平民教育运动,于1923年8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下称“平教会”)。由当时国务院总理熊希龄夫人朱其惠任董事长,晏阳初任干事长,社会改革家、中华教育改进社干事陶行知任干事,负责具体部门工作。从此,中国平民教育终于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平教会”成立后,就立即根据中国平民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晏阳初、陶行知与东南大学教授、著名白话文语言学家陈鹤琴等人从中国常用汉字中选择最常用的1300个,编成四册《平民千字课》每册24课,每晚学习一课,为一小时,共96小时学完四册,就能看书读报了。他们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到农民为生活而奔波,没有多少时间学习,经济情况低下,没有钱买更多的书,他们就以白话文形式编写这套《平民千字课》,注意以“最短的时间,最小代价获最大限量词汇”,将四册《平民千字课》在四个月内学完。普通未上过学校的平民学习了这套教材后,就基本掌握了识字的工县。 二、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事业

开题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概况 晏阳初,原名兴复,字阳初,家人称其为云霖,晏阳初是四川人,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平民的教育,是当之无愧的平民教育之父、乡村建设运动主要的代表人之一。他自幼随父习诵四书五经,13岁由长兄护送到保宁(今阆中),进入基督教内地会办的天道学堂读西学。1907年去成都华美高等学校学习。1913年,晏阳初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并且是作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1916年他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 1918年,在这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实行,在中国的华工就被招募了近14万到法国战场做战勤工作。当地人歧视他们,都称他们“苦力”。晏阳初此时刚才耶鲁大学毕业以翻译的身份进入法国战场为华工服务。他目睹了华工的痛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了他们具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有待开发的无限脑力。他在《改造乡村运动是大信条》中这样写道:“我曾说世界间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世界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最大的脑矿在中国。中国的平民,农民蕴藏着无穷的伟力。我们搞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1于是如何解除国内极绝大部分的农民“苦力”的“苦”,发扬他们潜在的“力”量,就成为了他终身奋斗的工作目标。 1920年,晏阳初回国,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支持下,先后在华中、华北和华东三处实验推行他的识字性的平民教育大运动。这就是有名的“定县实验”,在“定县实验”中,晏阳初总结了导致中国农村现状的最根本的弊病在于四大毒瘤“愚、贫、弱、私”。于是,他指出了分别针对这四大毒瘤的方法,就是四大教育。为了有效的实施四大教育,他又提出了“三大方式”和“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思想。 本文旨在通过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理解,从他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启示,探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方式的实用性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产生的价值。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理论界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问题。晏阳初,留学归国之后,深感国民素质落后,于1922年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还协助他家四合院边上住的很多农民。后来,晏阳初亲自穿粗布大褂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与农民一同吃苦,吃穿住一样。当时,晏阳初还在定县推行乡村教育,普及文化。无论其结局如何,这都是当时的新鲜事,晏阳初也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