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选取生活题材来开展生活化教学,让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逐渐贴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技能。
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接,进行有效导入
教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载体。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课文内容分成三类,即与学生相贴近的、能够再现生活的、与生活相离甚远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目的,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促使他们通过多种方面去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提高。当学到那些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课文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课文中所描述的事物原型,并与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对照。学习那些能够再现生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在预习时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让他们去熟悉、了解该事物,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在观察中所获得的结论与课文知识相互验证。如果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离甚远,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并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
二、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回味生活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文章,教师有时忙于指导学生字、词、句的分析,忽略了文章的这一特点,课堂教
学也非常枯燥,缺少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回顾,利用他们的记忆来激发学习兴趣,当学习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生活,将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融合到一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轻松,教师教的效率也会提高。
三、开展语文活动,重现生活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灵活,有着爱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他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会主动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大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比较死板、硬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便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以语文活动的形式出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语文活动,重现生活,有助于学生生活体验的产生,便于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丑小鸭》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将文章中的内容编写成剧本,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将文字转化成“生活剧”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真实感受丑小鸭的心理变化,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将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书本和生活是存在差距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回归生活。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生活环境的氛围,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
在需求,也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理念。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运用学科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进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与技能。相信在语文教学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只要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将“生活”这一活水引进课堂,必将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