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一)总结2012
- 格式:doc
- 大小:10.66 MB
- 文档页数:20
建筑设计原理(一)总结
第1讲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1、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战国初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写到:“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2、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2)生产关系的改变;3)自然条件的差异
3、建筑的空间组成
建筑的空间组成主要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建筑的内部空间包括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建筑的外部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空间等。
4、建筑的构成要素:1)建筑功能;2)建筑技术;3)建筑的艺术形象
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目的的手段,而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审美要求的综合表现。
5、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
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6、建筑的本质
建筑是人建造的,是为人服务的,它以空间为其主要特征,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其宗旨,建筑应实现功能、技术和形象三者的辩证统一,这就是建筑的本质。
7、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
第2讲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又称室外空间环境,一般由建筑群体、广场道路、
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艺术效果等组成。
2、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1)集散场地(2)活动场地(3)停车场地
公共建筑由于人流量和车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建筑物前面需要有较大的场地来满足人流、车流的集散要求,这种类型的场地称为集散场地。
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建筑,需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场等室外活动场所。它们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比赛大厅、活动厅室)的出入口附近。
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环境空间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3、造园学说中名句: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园冶》
释义:巧妙之处就在于其因形借势(自然顺畅),精致之处在于其形状适宜(大小得体)。
4、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对称式、自由式、庭院式、综合式
5、对称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两侧对称:同等的要素均衡地分布于公共轴线的两侧。
辐射对称:同等的要素均衡地分布在相交于一点的两条或多条轴线的两侧。
6、沿街建筑
组合形式可分为全条街组合和半边街组合。全条街组合是指在街道两侧都布置建筑。半边街组合是指在街道一侧布置建筑。全条街组合又可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敞式三种。
7、公共活动中心
为了便于开展某种大型的社会性活动,常将某些性质上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形成某种公共活动中心,如市政中心、商业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
8、建筑群体组合设计手法中求统一的方法:
(1)利用构图控制轴线求统一
(2)通过向心求统一
(3)以体型类同求统一
(4)以风格一致求统一
9、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方法:
一种是在建筑群体中设置一个对比强烈的建筑,形成“活跃元”;另一种是各个建筑造型大体一致,而建筑细部作变化。
第3讲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1、公共建筑空间按其在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可分为:
主要使用空间
辅助使用空间
交通空间
2、主要使用空间是指直接为这种建筑物使用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房间,包括一般的工作房间及群众大厅。
3、辅助使用空间是为保证基本的使用目的而需要的辅助房间及设备用房。
4、交通空间是指为联系各个房间及供人流、货流来往联系的交通部分,包括门厅、走道及楼梯间、电梯间等。
分类: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
5、水平交通空间指走道、连廊等,是专供水平交通联系的狭长空间。
6、走道的采光:自然采光(优先考虑)、人工照明
A、单面走道:自然采光
B、双面走道:间接采光(侧光、顶光、高侧光)
双面走道间接采光的解决办法:走道尽端开窗,借助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利用两侧开敞空间改善采光。
7、垂直交通空间指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和坡道等,是沟通不同标高上各使用空间的空间形式。
8、楼梯的功能分类
①主楼梯
是联系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间,供主要人流疏散使用的楼梯,常设在出入口附近或直接放在门厅内。
②辅助楼梯
考虑次要用途或疏散要求设置的楼梯,常设在建筑次要出入口处或建筑转角处。
③消防楼梯
为紧急疏散设置的楼梯,一般设在建筑端部。
9、楼梯间的形式分为:封闭楼梯间、非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非封闭楼梯间通向走廊的出口是开敞的;封闭楼梯间则设有能阻挡烟气的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
适用范围:
非封闭楼梯间适用于5层及5层以下的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除外)。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均应采取封闭式楼梯间。
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0、电梯应用范围:高层(高层旅馆、办公楼等);
层数不多,但有特殊功能要求,如医院、疗养院。
11、自动扶梯
应用范围:多用在交通频繁、人流众多的公共建筑中,如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地铁站、火车站候车厅、航空港等。
12、交通枢纽空间
形式:门厅、过厅、中庭、出入口
作用:人流集散、方向转换、空间过渡以及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
13、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的“量”
2)空间的“形”
3)空间的“质”
4)功能决定空间的组合形式
14、什么是功能分区
在设计各类公共建筑时,在研究了它们的使用程序和功能关系后,就是要根据各部分不同的功能要求,各部分联系的密切程度及相互的影响,把它们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域组,进行合理的分区设计组合,以解决平面布局中大的功能关系问题,使建筑布局分区明确,使用方便、合理,保证必要的联系和分隔。15、功能分区的原则
1)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2)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3)处理好“动”与“静”关系
4)处理好“洁”与“污”的分区关系
16、“主”与“辅”的关系处理的一般规律
一般的规律是:主要使用部分布置在较好的区位,靠近主要入口,保证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及景观、环境等条件,辅助或附属部分则可放在较次要的区位,朝向、采光、通风等条件可能就会相对差一些,并常设单独的服务入口。
17、“内”与“外”的关系处理的一般规律:
一般来讲,对外性强的用房(如观众厅、陈列室、营业厅、讲演厅等)人流大,应该靠近入口或直接进入,使其位置明显,便于直接对外,通常环绕交通枢纽布置;而对内性强的房间(如内部办公、仓库及附属服务用房等)则应尽量布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以避免公共人流穿越而影响内部的工作。
18、功能分区的方式
1)分散分区
2)集中水平分区
3)垂直分区
19、流线组织的原则
1)以人为本;
2)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3)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畅、不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