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农业的相关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农业的相关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农业的相关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农业的相关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政治选修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教案孙逸豪

政治选修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教案孙 逸豪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分述 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 2、中国与联合国 3、走进世界贸易组织——最大的经济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区域经济组织 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二、专题导语: 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主体首先是国家,但众多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充当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国际组织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们各自遵循什么宗旨发挥着什么作用面临着什么问题中国与它们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本专题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观察、辨别国际政治现象的能力,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的重大意义,在国际交往中坚决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课程标准: 列举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阐释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举例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 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洲联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一框题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世界性政治组织 一、课程标准: 列举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阐释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课堂探究: 关于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宪章》有以下表述: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黑龙江乡土地理

北回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我国最大内流河A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渔场B 舟山渔场 我国主要海峡C 台湾海峡,我国主要半岛D 辽东半岛,我国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E 广东省,我国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F 三峡水利枢纽,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区②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多的省区④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区③广东省海洋:⑤渤海⑥黄海⑦东海⑧南海 北回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台湾省。我国最大内流河A 我国最大渔场B 我国主要海峡C 我国主要半岛D 我国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E 我国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F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① 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区②,跨纬度最多的省区④ 人口最多的省区③海洋:⑤⑥⑦⑧

黑龙江乡土地理 一.读黑龙江省示意图 省城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 方小莫斯科”、“北方小上海”、“冰城” 之美誉 (1)山脉a 小兴安岭 b大兴安岭 (2)全国最大的油田城市②大庆。 (3)商品粮基地D 三江平原 (4)邻国:A 俄罗斯 邻省:B 内蒙古自治区 C 吉林省 (5)河流:E 黑龙江 F 松花江 K 乌苏 里江 (6)黑龙江最大港口城市①是哈尔 滨,第二大港口城市④佳木斯,林 都⑥伊春,鹤城③齐齐哈尔,石油 城②大庆,我们生活在⑤鹤岗地区。 (7)煤城:⑤鹤岗⑦双鸭山⑧七台河⑨ 鸡西 二、填空题 1、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是松嫩平原, 该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2、黑龙江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温带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中温带,在干湿区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湿润地区。黑龙江省被誉为“北国粮仓” 3、冬季影响黑龙江省气温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夏季黑龙江省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4、黑龙江省最大河流是黑龙江,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是松花江 5、黑龙江省的镜泊湖是全国最大的堰塞湖,五大连池也属于堰塞湖。五大连池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6、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林地 7、东北三宝指:人参、貂皮、鹿茸。产量居全国首位的农产品是甜菜。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中国的“北极村”是黑龙江省的漠河。 8、夏季低温和早霜是造成黑龙江省农业减产的主要原因。 9、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粮食最主要产区 10、新中国初期,黑龙江省只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和鹤岗五个城市。 11、黑龙江省修筑最早的铁路线有滨洲、滨绥线。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以满族为主。 12、黑龙江省有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大煤城。 13、黑龙江省南邻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北部同俄罗斯隔江相望。 14、黑龙江省的最北端在漠河村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东宁县南端。黑龙江省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大林河源头以西。 15、位于中国最北端,且纬度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有“林都”之称的城市是伊春,黑龙江省的“鹤城”是齐齐哈尔,那有扎龙自然保护区,石油城“大庆”。16、黑龙江省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黑龙江省最高峰是大秃顶子山海拔1690米,大兴安岭的最高峰大白山海拔1529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61米,黑龙江省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17、黑龙江上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是黑河,乌苏里江上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是绥芬河,松花江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哈尔滨 18、黑龙江的旅游景点:太阳岛、龙塔、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扎龙自然保护区、镜泊湖、五大连池、萝北县名山、大庆石油博物馆、兴凯湖等 黑龙江乡土地理 一.读黑龙江省示意图 省城哈尔滨素有“”、 “”、“”、“冰 城”之美誉 (1)山脉a b (2)全国最大的油田城市②。 (3)商品粮基地D (4)邻国:A 邻省:B C (5)河流:E F K (6)黑龙江最大港口城市① 是,第二大港口城市 ④,林都⑥,鹤城 ③,石油城②,我们 生活在⑤地区。 (7)煤城:⑤⑦ ⑧⑨ 二、填空题 1、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是平原, 该平原是我国平原的组成部分2、黑龙江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温带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在干湿区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地区。被誉为“北国粮仓” 3、冬季影响黑龙江省气温的主导因素是因素;夏季黑龙江省降水主要来自。 4、黑龙江省最大河流是,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是 5、黑龙江省的是全国最大的堰塞湖,也属于堰塞湖。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6、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7、东北三宝指:、、。产量居全国首位的农产品是。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中国的“北极村”是黑龙江省的。 8、和是造成黑龙江省农业减产的主要原因。 9、和是黑龙江省粮食最主要产区 10、新中国初期,黑龙江省只有、、、和五个城市。 11、黑龙江省修筑最早的铁路线有、。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以为主。 12、黑龙江省有、、、四大煤城。 13、黑龙江省南邻,西邻,东与北部同隔江相望。 14、黑龙江省的最北端在村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南端。黑龙江省最东端在和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源头以西。 15、位于中国最北端,且纬度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省有“林都”之称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的“鹤城”是,那有自然保护区,石油城“”。 16、黑龙江省最大油田是油田,黑龙江省最高峰是海拔1690米,大兴安岭的最高峰海拔1529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61米,黑龙江省地形以、为主。 17、黑龙江上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是,乌苏里江上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 是,松花江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18、黑龙江的旅游景点: 等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一、玉米的分布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 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 万公顷,总产为44925.5 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 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 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 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 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 万吨,占全国34%左右。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臵(头号出口国是

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1996 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 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国际上,美国既是我国玉米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我国玉米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美国玉米年产量大致在2.4 亿吨,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当我国的玉米供不应求时,我们进口美国玉米。例如,1995 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500万吨;当我国玉米供过于求时,我国玉米与美国争夺亚太市场. 二、小麦的分布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根据各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势地形、土壤类型、品种生态类型、种植制度以及栽培特点和播种、成熟期早晚等,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 个副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和6.5%(各区小麦生产现状的描述,均取1980-1983 年统计数字的平均值),为春麦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为该区主产区。 2.北部春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盟及巴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7%和1.2%,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小麦亩产在全国各麦区最低,但不平衡。内蒙古巴、伊盟亩产150 公斤左右,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活动内容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确定原因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 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1946年的“第一次 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5~1939年的70个国 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0%)为对象,按“每日平均摄取热量低于2250 卡界定营养不良,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 良状态。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的1946~1948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总的 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 到基准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1957~1959 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 营养不良状态。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结论是全世界有4.55 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4都属于这个范围, 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从世界性粮食情况恶化的 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 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 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世界谷物产 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 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 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 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 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39~4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久荣 摘要:分析了我省玉米生产基本概况、生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我省种植玉米面积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并提出发展我省玉米生产的对策。既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加强玉米种业管理、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扩种青贮玉米、调整育种目标、改进玉米品质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767(2006)04-0039-03 The Complexion of Cor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GUO Xiao-ming (The Institute of Maiz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dvantage, shortage of the production of cor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mea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t's planting. And talks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of the corn production, that is improving the yield of corn, con- dition of corn production, scientific devotion, the management the seeds, deeper machining of corn, the area of silage maize, the quality of maize and adjusting the target of the breeding, and so on Key words: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ze; corn production; tactic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其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第二位,仅次于大豆;总产量约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玉米市场的走向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作物杂志,2004,(2):25.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状况,对明确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但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我省第一、二、三积温带,即北纬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

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 2013年07月23日10:16 来源:《经济学动态》2012年11期第49~55页作者:魏后凯王业强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5 【内容提要】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支持政策侧重针对种粮农户、以粮食生产为重点,而对粮食主产区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粮食主产区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也是一种关键问题区域,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迫切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全方位支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亟需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实施一个专门的国家粮食主产区政策,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主产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问题区域利益补偿机制区域援助政策 【作者简介】魏后凯,王业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05)。 近年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投资和政策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一定倾斜。由于粮食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也是一种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粮食主产区面临“产粮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困境,其范围呈现不断萎缩态势。借鉴中国扶贫的经验,当前很有必要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办法,即把粮食产业政策与粮食主产区政策(粮食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在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发展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单独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一种特殊的国家援助和补偿政策,着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使之在成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的同时,能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 一、对现行国家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反思 近年来,中国政府日益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先后启动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节水农业、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2004年起,中共中央连续9年出台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粮食直补政策,启动实施了良种直补、农机购置直补、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直补等措施,由此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种粮农户,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属于普惠性的粮食产业政策,它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以上,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从“六五”末期开始到1992年止,原国家计委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了362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1993年,国务院通过了原国家计委提出的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的九项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和仓储设施、“三高”农业、良种引进、小城镇建设、农业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从1994年起,国家每年安排65亿元专项贷款,扶持商品粮棉大县发展经济,其中粮食大县523个,棉花大县150个。1995年,中央提出“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片增产潜力大的地区,集中投入,建成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1996年起,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粮食主产省区以地市为单位,集中连片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截止2007年底,国家累计安排中央投资39亿元,先后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区,建设了60多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从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第二十届会议报告《管理畜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第二十届会 议报告《管理畜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畜牧业的环境危害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一些公 布的研究报告: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第二十届会议报告《管理畜牧业-环境互动》摘要,2007年4月25-28日,罗马粮农组织建议对畜牧业征收排放税2006年末,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 (Livestock's Long Shadow-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的报告中比 较系统地阐述了动物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特别是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 已经超过了交通运输业,包括汽车、飞机和船只等。粮农组织畜牧信息政策科 科长、该报告的高级撰稿人Henning Steinfeld说:"畜牧生产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环境问题的最大责任方之一。"畜牧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广泛,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坏、物种的消 亡等等。该报告同时还指出解决畜牧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当前非常紧迫的 任务。 以下是这篇报告的摘译: 概述 这篇报告旨在评估畜牧业对环境问题的全面影响,以及潜在的技术性和政 策性缓解措施。评估是建立在现有的最新最全的数据基础之上,且考虑到了直 接影响及畜禽生产所需的饲料作物农业影响。 … 这篇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解决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资源 短缺、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时,畜牧业应成为主要的政策关注点。

土地退化 畜牧业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人为使用者,放牧占用的土地总量相当于地 球陆地无冰表面的26%。另外,用于饲料作物生产的土地总量占耕地总面积的33%。总之,畜禽生产占用了总农业用地的70%,地球陆地面积的30%。 畜禽生产的扩大是森林砍伐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森林大量砍伐的拉 丁美洲-亚马逊河早先森林覆盖土地的70%被牧场替代,剩下的土地大部分面积 被饲料作物所占用。全球牧场和牧地的20%,其中干旱地区的牧地占73%,都有某种程度的退化,这大多是由于畜禽活动引起的过度放牧、土壤固化和腐蚀的 原因。 … 大气与气候 温度、海平面的上升,冰帽和冰川的融化,洋流和气候类型的变更,气候 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畜牧业则是主要的责任方,占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的温室气体排放的18%。这比运输业所占的份额大。https://www.doczj.com/doc/734350844.html,根据粮农组织的报告(table 3.12,P133)制作 畜牧业占人为制造二氧化碳排放的9%。这其中最主要的份额来自于土地利 用-尤其是森林砍伐-由牧场饲料作物耕地的扩张引起。对造成大气变暖有较高 效力的温室气体,畜禽的排放占有较高份额。畜牧业排放了37%的人为制造的 甲烷(其温室效应(GWP)是二氧化碳的23倍),大多数来自于反刍动物的肠内发酵。畜牧业排放了65%的人为制造的一氧化二氮(其温室效应(GWP)是二氧化碳 的296倍),主要来源于施肥。畜禽还排放了三分之二(64%)的人为制造的氨, 对酸雨和生态环境酸化造成重要影响。 … 水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的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得出我国的稻谷优势主产区是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徽六省;小麦主产区域主要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玉米主产区域是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和黑龙江七省;大豆主产区域是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薯类作物主产区是四川和内蒙古。 【关键词】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区域比较优势主要通过区际比较来实现。本文主要选择产量、规模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能够代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 一、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eld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一定区域内粮食作物的产出率,根据该指数的大小来判断这一区域内某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Aij=[Yij/Yi]/[Yj/Y] 其中,Aij=i地区j种作物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j=i地区j种作物的粮食产量,Yi=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Yj=全国j种作物的产量,Y=全国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如果A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并且Aij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1中2009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辽宁、吉林、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和河北这八省的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省份的稻谷生产率较高;其他五省的指数也接近1,充分说明其稻谷生产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山东、内蒙古、辽宁、湖北、黑龙江、河南、吉林、江苏、四川和河北这十个省份的稻谷指数均大于1,而其他三个省份的指数也接近1,与2009年相比,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增加了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充分说明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稻谷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表1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辽宁、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和

黑龙江省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中国农业发

黑龙江省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代收、代烘、代储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粮食管理 【发文字号】黑粮农联[2012]104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发布日期】2012.10.24 【实施日期】2012.10.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黑龙江省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代收、代烘、代储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黑粮农联〔2012〕104号) 省农垦总局粮食局,佳木斯市粮食局,抚远、同江、富锦县(市)粮食局: 现将《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代收、代烘、代储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粮食局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代收、代烘、代储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解决农垦建三江分局及区域内的抚远、同江、富锦三县(市)水稻水分高、存储难的突出矛盾,充分利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场地、设施和保管条件,确保不发生坏粮现象,经省粮食局、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省农发行秋粮收购第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并报省政府领导同意,作为政策性粮食收购前的过渡措施,拟在建三江分局及抚远、同江、富锦三县(市)范围内,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农民开展水稻代收、代烘、代储(以下简称“三代”)服务业务,切实保证种粮农民收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启动收购的原则意见 按照“行政参与、市场主导、企业行为”的原则,利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场地、设施和储粮条件,采取政策性粮收购前的过渡措施,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农民及农户开展“三代”服务业务。 一是由农垦建三江分局或所属农场代表农户,抚远、同江、富锦三县(市)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或具有相应条件、从事粮食生产、购销和经营业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民为委托方,由具有粮食收购资格并曾受委托代收代储过政策性粮食业务的国有粮库为受托方,针对暂无存放条件、水分较高、存在坏粮隐患的水稻,实行代收、代烘、代储业务。开展此项业务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必须依法签订“三代”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明确粮权归属和费用收取标准,明确存储时间和出库方式等相关问题。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

决议草案 委员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议题:能源危机下的粮食短缺 起草国:喀麦隆、印度、肯尼亚、中国 附议国: 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美国、几内亚、巴西、索马里、韩国、伊拉克、刚果民主共和国 回顾历年通过的有关决议《关于世界粮食安全的国际约定》以及2005年7月25日通过的A/60/154号决议; 意识到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遗憾地看到目前很多极端贫穷的国家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十分严重,导致了政治和经济不稳定; 强调经济发达的大国对经济落后国家帮助的重要性; 深信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贫弱人口的粮食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感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欢迎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对发展中的地区提供帮助。 第一条呼吁世界关注贫困国家,关注贫困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 第二条强调亚非拉组织对粮食炼能计划持反对态度; 第三条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组织,通过合作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 1)建议采取的措施: i. 完善各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各国农业; ii.化解内部的骚乱,缓和中东地区国家内部的政治纷争,调节各国的矛盾; iii.加强组织成员国间技术的交流,建立技术共享平台,以实现共赢; iiii.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晚婚晚育政策,限制人口增长,降低对谷物等紧张资源的消费; iiiii.共同商定成员加入或退出。 2)确认采取以下互利的措施: i.迫切希望世界上任何主权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组织,经成员国协商同意后即可加 入; ii.建议组织内粮食较富余的国家对粮食短缺国家进行援助; iii.建议对外宣传组织的友好和公平形象,内部各国要加强合作,公平对待每一方, 从而建立良好的声誉; iiii.确信组织的各个国家间经过协商可以实现内部石油关税的降低,但在外部贸易中组织不希望降低石油关税。 3)遵守以下原则: i. 强调一切利益交换与贸易往来都应建立在互不侵犯、平等互利的前提条件下; ii. 进一步强调组织内部各成员国对外态度应一致,反对组织内国家单独与组织外国 家进行违背组织原则的协商与交易。 第四条强烈谴责一些商家利用粮食危机伺机炒作,囤积粮食贮备的行为: 1)意识到由于市场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自去年11月以来,已有400多亿美元进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 2)确定这种恶劣的行为大大加剧了粮食危机程度,对粮食短缺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要求各国政府加大对这种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五条建议实行土地代理开发:

1.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分布

黑龙江大豆购销常识之一: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地区统计表 地区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所占比例(万亩)(公斤)(万吨)(%)黑龙江省3945.8141.0556.50100.00黑河市883.8152.2134.5524.16齐齐哈尔市 681.3144.198.1517.64佳木斯市484.3137.766.6811.96哈尔滨市 440.8148.865.5711.75绥化市427.8137.158.6410.54双鸭山市 229.7126.228.985.21鹤岗市213.7127.627.274.91鸡西市170.4136.523.244.17牡丹江市165.3127.621.113.79伊春市105.2126.313.292.37大兴安岭 63.1133.98.451.52大庆市48.1132.96.381.23七台河市32.3129.14.190.75黑龙江省地方及农垦系统大豆种植及产量所占比例表 地区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所占比例(万亩)(公斤)(万吨)(%)黑龙江省全省3945.8141.0556.50100.00黑龙江省地方2949.1134.6397.0871.35黑龙江省农垦996.7159.9159.4228.65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部门与实际数据比较表 种植面积单产总产 地区备注(万亩)(公斤)(万吨) 统计部门上报3945.8141.0556.50 实际面积产量5415.2140.3759.58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