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紫藤萝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作家宗璞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紫藤萝瀑布般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悟。
(二)知识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体会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悟。
(举例: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理解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瀑布般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悟。
)2. 能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3. 能够体会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紫藤萝瀑布的象征意义,并能够运用到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中。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举例: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理解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瀑布般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悟。
)2.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3. 体会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紫藤萝瀑布的象征意义,并能够运用到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中。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
(举例: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美,并能够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悟。
)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通过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举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通过紫藤萝瀑布表达的生命力赞美和感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导入语:上节课大家跟随着宗璞先生初步了解了紫藤萝的花语,她的文章字字锤炼,句句经典,带领我们走进生与死,悲与喜的生命思考中,我想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它能洗涤人的心灵世界,呼唤生命的豪情,而我们唯有用心灵去体验、涵泳、揣摩、品咂,那些看似安静的语言文字才会焕发光彩。
这节课就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篇经典文章,去从不同角度发现它的美,感受它折射的思想光辉,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会拥有生活的智慧。
二、出示目标:1.从不同角度品味宗璞散文之美。
2.感受宗璞散文所折射的思想光辉。
3.汲取宗璞散文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会拥有生活的智慧。
三、小组展示,品味赏析上节自习课,老师布置了任务:细品文章,写一段百字文的赏析,也出示了要求:下面我们小组交流,推选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呈现!学生展示(一):生点评:这个赏析很美,美在颜色,美在香味,更美在趣味。
师点评:虽然你的言语简单,但是你的点评抓住了关键点,很棒。
老师觉得他们组赏析的亮点在这里,真正读懂了情趣之美,文字之美是需要通过朗读来走进灵魂的。
有哪位同学能够用朗读来传递一下这种情趣之美吗?(生朗读)你的朗读真美,字字珠见,声声传情。
老师觉得有点小遗憾。
这个小组赏析的花瀑这一部分,我没有感受到作者所要求表达的那种美,还有没有赏析花瀑的小组呢?学生展示(二)生点评:乔玺雅能找到文中比喻与古诗中比喻的共同点,以此来体会文中创造的意境,很善于用诗句表达体验。
对文字挖掘也是本文一大要点,乔玺雅的文章让我发现了文中的动静结合:本来静止的紫藤萝,经过集体的融合以及光照的反射,就变成了流动的瀑布,每一朵个体又“张满了帆""运载着生命的酒酿”。
这样美的意境让人的心不由得一颤。
所以紫藤萝确实美,美有在生命张力,美在生机勃勃,也美在其独特的气势。
师点评:花瀑美,赏析美,你的点评也很美,这一个小组确实很会用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紫藤萝瀑布》。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紫藤萝的形象描绘,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以及探讨文本的文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与欣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紫藤萝形象描绘的分析,作者情感的感悟。
难点:文本文学特色的探讨,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a. 让学生观察紫藤萝的图片,描述其外观特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紫藤萝瀑布的描绘。
a. 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划出重点句子。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
a.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讲解。
b.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体会作者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a. 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进行现场创作。
b.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文学特色探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紫藤萝的象征意义。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紫藤萝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紫藤萝瀑布2. 重点词汇:繁茂、飘落、激情、生命3. 文学特色:象征、抒情、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紫藤萝为题材,写一篇描绘自然美的作文。
a. 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感悟。
b.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感悟进行创作,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美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七下18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由赞美眼前的藤萝花到回想旧日的藤萝花,在比较中表现时代影响和社会变迁,抒发人生感悟。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紫藤萝瀑布》作为托物言志的典型,引导学生感受藤萝之美和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健全的价值观尚未形成,通过《紫藤萝瀑布》的学习,学会写景状物、托物言的手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品析文中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瀑布的。
2.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析文中具体词句,赏析紫藤萝之“美”,学习作者如何描写紫藤萝之美的。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1.播放紫藤萝视频,吟诵自创诗歌导入。
紫藤斗春晓风拂面露华浓,芳菲竞艳斗春开。
激情紫藤满丽枝,疑是悬泉飞瀑来。
2.回顾旧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的?(颜色、形状、香气、情态四个方面来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远及近:花瀑、花穗、花朵)二、赏析紫藤萝之美学生活动一:为了欣赏紫藤萝花的美,我们班决定举办“紫藤花开”读书卡设计大赛,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配图,围绕图片内容拟写名称,精选配文,并选点赏析(词语的运用、修辞的运用、多感官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设计提示:图片名称准确反映花形,富有诗情画意。
配文语言表现花朵之美,鉴赏精妙入微。
预设:紫色花瀑(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为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体现了“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的单元学习重点。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于1982年5月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
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文革动乱结束不久,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从花儿的由衰转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故事。
作者先整体描写紫藤萝,表现花的壮观。
随后局部细写,依次描写花瀑、花穗、花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花的色泽、芳香、形态,表现花的茂盛。
再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由眼前的花陷入回忆,描写十多年前稀零的紫藤萝。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借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本文可结合具体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文中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与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同中求异"的比较。
同时,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燕园树寻》等散文,与本文比较,把握宗璞散文善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让学生“异中求同”,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生活阅历,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学生可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大部分信息,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情思。
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不多,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感悟人生哲理,仍有较大困难。
三、目标预设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景物特点。
2.勾画表现作者情思的语句,揣摩品味,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联系学习和生活,感悟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哲理。
四、重点、难点重点:揣摩品味表现作者情思的语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哲理。
五、设计思路与理念为更好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系列问题。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文本,欣赏藤萝之美。
2.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效果。
3.感悟文章主旨,激发热爱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文本,欣赏藤萝之美。
三、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主旨,激发热爱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天地万物往往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2.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大致了解这种植物。
3. 了解背景1)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她创作翻译并举,小说散文俱佳,是当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作家。
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
2)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宗璞《花朝节的纪念》)3)(弟弟)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怎么能让这致命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那一段悲痛的焦虑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
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宗璞《哭小弟》)4.检测预习,纠正生字词。
①迸(bèng )溅②琼(qióng )浆③忍俊不禁(j īn)④仙露琼(qióng)浆⑤伫(zhù)立⑥酒酿(niàng )⑦伶仃(dīng )⑧盘虬(qiú)发端:开始,开端。
终极:终点。
迸bèng溅:向四处飞溅。
繁密:多而密。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依傍:依靠。
伶仃:文中指孤独,没有依靠。
仙露琼浆:比喻酒非常鲜美;文中比喻花朵中装的露水。
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二)任务一:朗读,看花寻美1.自由朗读课文、听范文朗读;2.小组内分享课前在书本上批注的含修辞的句子以及赏析。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紫藤萝瀑布的描写手法。
1.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课文。
2.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分析紫藤萝瀑布的描写手法。
1.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2学生分享对紫藤萝瀑布的印象。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3.分析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学习修辞手法4.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分析紫藤萝瀑布的描写手法5.1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描绘紫藤萝瀑布的?6.感悟作者情感6.1教师提问:作者对紫藤萝瀑布有什么样的情感?7.小结与作业7.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感悟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修辞手法,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1在朗读环节,可以设计学生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分别朗读文中对紫藤萝瀑布的描写,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感。
教师提问:“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哪种表达方式让你们印象最深刻?”1.2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一步步带领我们走进紫藤萝瀑布的世界的?你能找到文中的关键词句吗?”1.3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修辞手法,比如“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句子,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描绘了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观赏到了紫藤萝瀑布的壮丽景象,从而引发了对生命、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引导读者珍惜生命,热爱自然。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
但他们在散文阅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理解散文的意境、情感和寓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寓意,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突破策略:通过反复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和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撰写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有关紫藤萝瀑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准备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紫藤萝瀑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紫藤萝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瀑布的壮丽景象。
同时,教师配以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路清晰,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活动实践中积极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是宗璞的一篇写景抒情性散文。
本篇文章是这一单元的首篇,作者从紫藤萝花盛放引人驻足写起,细致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壮丽景象,并通过眼前花盛开景象与10年前家门外紫藤的衰败之景进行对比,体会出生命历程曲折,生命存在永恒的道理。
该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蕴涵了丰富的生活哲理,人文要素是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语文要素是学习和体会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习了《陋室铭》和《爱莲说》之后,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对于散文这种文体已经不陌生了,也掌握了一些赏析语言、分析景物特点的方法。
但由于初一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不够,再加上本文缺少背景的交代,学生难以建立“物"与“志”之间的联系。
因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聚焦深入,运用情境引导法,让学生充分阅读文章,品析语言,找到景物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设想】《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本节课采取主体课堂模式,以自主探究贯穿课堂,在教学中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第18课《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探究作者从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初步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探究作者从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
教学内容:《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可以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生机勃勃;同时,这也是一篇励志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的角度,领会作者由花的变化感悟到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道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它们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然而本文写于1982 年,写作的背景和文革有关,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
既有“文革”动乱造成的心灵创伤,又有亲人身患绝症不久于世的哀痛,七年级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所以教师要补充必要的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预习任务: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嚷()穗()舱()绽()拼凑()酝酿()迸()溅挑()逗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展示瀑布图片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紫藤萝录像2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3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当代女作家宗璞笔下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去欣赏这美丽的花儿,看看它以底美在哪里?二、读花之歌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花之歌,看看紫藤萝花美在哪里?同学们边读一定不要忘记了边做记号(师巡视指点)三、赏花之美分享是一种快乐,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藤萝美的地方,也做了批注,下面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方式向大家交流你的看法(幻灯展示:我感受到的藤萝花的美的句子是在课文的第自然段,它们是:这是美在藤萝花的)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美在形状)2、“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美在颜色)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美在情趣)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美在生机)5、“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美在生机)6、“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爱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美在生机)提问:“张满”如何理解?怎样的花才像是“张满的帆”不张满的帆又是怎样的?很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已经完全开放的样子,很有生机“笑容”让我们感受到花儿跟人一样有着娇媚、可爱的神态作者的想像很丰富,由花朵想到帆我们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发挥你的想像写一句话,看看盛开的花像什么?仿写: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天使、少女)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在那里四、品花之神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花之美,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下面我们品花之神眼前的藤萝盛开犹如一条瀑布,而十多年前是什么样的?请从课文中快速搜索一下十多年前的藤萝谁发现了?师: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是稀落伶仃的,花经历了兴衰,那么赏花的人呢?是不是一帆风顺呢?我们一起看:(幻灯展示)①“焦虑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 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