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

摘要

维生素 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显示抗坏血酸的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统称。维生素 C 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调节作用。维生素 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是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容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氧化,为己糖衍生物。维生素C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维生素C现已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心血管系统、癌症、糖尿病等临床辅助治疗,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C 抗坏血酸药理作用调节坏血病

Abstract

Vitamin C which is named ascorbic acid is water-soluble vitamin,It Is shown ascorbic acid bioactive compounds. Vitamin C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rich in content ,In the redox reaction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Vitamin C is composed of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elements, wherein a vitamin molecule consists of six carbon atoms, eight hydrogen atoms and six oxygen atoms. Is acidic substances, has the strong reducibility, heating or in solution is easily oxidized and decomposed,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are more prone to oxidation, for hexose derivatives. Vitamin C is an important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body, participants in a variety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reactions, keeping the human cells and vascular matrix integrity, vitamin C is widely used in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allergic reactions, cardiovascular, cancer, diabetes and other clinical adjuvant therapy, for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 of scurvy

目录

摘要 (Ⅰ)

A b s t r a c t (Ⅱ)

第一章绪论 (1)

一、维生素C基本性质 (1)

二、维C的发展历程 (1)

第二章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

1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 (2)

1.1抗炎症 (2)

1.2抗病毒 (2)

1.3对心血管的作用 (2)

1.4对糖尿病的作用 (2)

2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2)

2.1感染及炎症 (2)

2.2防治肿瘤 (2)

2.3心血管疾病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第一章绪论

一、维生素C基本性质

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 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 种基本药物之一。近来, 人们又认识到维生素C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C( 维C) 作为一种基本营养元素参与了胶原的合成、L- 肉毒碱的合成及多巴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在生理条件下, 维C 也参与了机体内正常代谢而产生的自由基的泯灭。大多数动物可自身大量合成维C, 但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这种能力。人类主要是通过维C 特异转运体从饮食中摄取维C。但由于维C 特异转运体本身表达水平低、易饱和及因底物饱和而引起的反馈抑制调节, 血液中有效维C 浓度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血液中维C 浓度的急剧下降会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而造成体内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species, ROS) 的积累。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老年人或者有进行性疾病( 如:癌症, 心血管疾病等) 患者身上会加快疾病的进展。现就对维C 转运体的功能与调节及维C 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的治疗作用作出总结, 并且以现有的研究数据为基础提出维C 对退行

性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二、维C的发展历程

维C, 是有极性的大分子物质, 不能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而是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 facilitative glucosetransporters, GLUT) 的易化扩散和钠- 维生素共转运体( sodiumvitamin C cotransporters, SVCT) 的主动运完成的。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渊源。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到坏血病的人。他描述当时士兵牙床溃烂、牙齿脱落。。。;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因此患上坏血病,人们开始发现这是由于海上旅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

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又叫做抗坏血酸。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第二章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

1.1 抗炎症

维生素C 参与细胞间质形成,能促进胶原纤维和四氢叶酸形成,减少疼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减少组织渗透,起到消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1.2 抗病毒

大剂量维生素C 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mRNA 转录和DNA 复制,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具有抗组胺以及抑制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

1.3 对心血管的作用

维生素C 在体内能抗自由基氧化,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血输出量,促进心肌糖原转化,对心肌缺血和损伤有预防和修复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 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1.4 对糖尿病的作用

维生素C 对I 型或Ⅱ型糖尿病,需要与氨基胍一起起协同作用,其原理与维生素C 可减少NO 对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并且能够降低血清型胶原蛋白,保护肾脏功能。

2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2.1 感染及炎症

李志惠等用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剂量维生素C 粉针和头孢曲松钠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剂量维生素C 是两者疗效差异的关键,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李柏松等也用大剂量维生素C 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治疗组在改善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

治疗组疗程短。维生素C 本身的抗氧化自由基作用,在抑制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新生儿,维生素C 为水溶性,安全性高,可随尿液排出体外。

2.2 防治肿瘤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可与胺类形成致癌物亚硝酸盐,但维生素C 可与之作用,消除其致癌性。除此之外,维生素C能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mRNA 转录和DNA 复制,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钱燕春等对维生素C 辅助防治肿瘤中的机制进行了综述:①清除有害的氧化自由基,使细胞免受损害,减少诱发癌变;

②使细胞周期异常,加速环磷酸腺苷的合成,使肿瘤细胞演化受到抑制;

③与致癌物作用,阻止亚硝胺,玻璃酸酶的合成。砷剂联合维生素C 在临床上治疗骨髓瘤现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得出联合应用维生素C 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朱云鸿等通过研究维生素C 对硼替佐米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 凋亡作用的影响,也得出了维生素CD 能增强三氧化二砷对骨髓瘤的疗效。我们预计,大剂量维生素C 在临床上与抗癌药物联合治疗肿瘤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广阔。

2.3 心血管疾病

向光大等报道了维生素C 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血管内皮依赖性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因为联合应用维生素C,使得很多心血管系统评价参数优于对照组,而且能预防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患者中长期服用维生素C 可以明显逆转冠心病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维生素C 在临床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其疗效显著,杨克平等对此进行了临床考察,心、肌受损会产生大量自由基,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组织细胞损伤,而维生素C 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因此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受到损害,同时维生素C 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心肌对缺氧耐受性。

结语

维生素C 最早应用于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病,除了上述临床联合辅助用药之外,现在维生素C 还应用于肾病,以及急性酒精中毒等的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肿瘤等临床应用,维生素C 多以大剂量、联合应用方式为主。而维生素C 粉针具有比水针更稳定、比片剂疗效更快、剂量调节更灵活的特点,所以未来维生素C 粉针在临床联合辅助治疗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丁焱.维生素C的功能与应用[J].宿州师专学报,2002,3(17):61-62. [2]曾翔云.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与膳食保障[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4:52-54.

[3]范文涛.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16(6):646-647. [4]陈民肖,杜晓红.维生素C联合金黄散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局部组织损伤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2009,17(3):594.

[5]钱燕春,冯德云.维生素C防止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8,36(6):741-743.

[6]曹雯.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甘肃科技,2002,1-2:96.

[7]廖斌,秦爱平.氨基胍和维生素C调节I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细胞iNOS的表达[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2):97-98.

[8]黄莉,闫文珍.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概述[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54.

[9]李志惠,宋海亭.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323-324.

[10]李柏松.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J].新医学导刊,2008,7(10):12-13.

[11]陈小华. 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5):83-84.

[12]付慧稳. 三氧化二砷联合六味地黄丸及维生素C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31(10):29.

[13]朱云鸿.维生素C对硼替佐米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凋亡作用的影响[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1):14.

[14]向光大.维生素C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血管内皮依赖性功能的保护作用[J].医药导报,2008,27(12):1465.

[15]陈冲.纳络酮联合维生素C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5.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练习写论文的好的机会,在本次论文习作练习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论文格式上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论文格式要求是特别严格的,所以这也是老师给我们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就是学识上的问题,老师也热情的为我们讲解。所真的非常感谢老师。还有,就是我的同学们,同学之间有什么问题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所以,我在这里衷心的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7课《维生素C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7412762187.html,/programs/view/7GzSyVsL8gc/ 大家来谈谈,看完之后自己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学案 我会读 我会写,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告诉大家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吗?(第1个标题是遇到怪病,第2个标题是发生奇迹,第3个标题是揭开秘密,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怪病奇迹揭秘)(板书:) 我的发现 三、出示课件:海上凶神(课件出示段落)https://www.doczj.com/doc/7412762187.html,/view/6583e309763231126edb114b.html 十六世纪海上凶神是一种绝症,可小小的维生素却拯救了成千上万的船员。如果设立一个贡献奖,应该给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重温那段历史。在音乐声中让我们走进那段故事。(播放音乐https://www.doczj.com/doc/7412762187.html,/data2/music/11265554/11265554.mp3?xcode=aab32ed1ee55e 349a7d100c9b652dcea&mid=0.06505700100092 (一)出示自学要求:找出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句。 1、自由读3-6,找出反映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用笔划下来。 2、想想哥伦布每一次心情变化的原因。 3、有顺序地说一说。 (二)交流 1、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句,指名说 2、你能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哥伦布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吗?(提示学生把人物放在前面说,只要说一次,同时点击多媒体依次出现词语。教师点评你说得准确有条理,你说得真有顺序) (二)体会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为什么哥伦布的心情会发生这么多变化呢?默读3-6小节,想想哥伦布每一次心情变化的原因。 2、有顺序地交流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 第3小节:指名读→交流→指导朗读 (1)十分沉重 ①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上的这一段文字,先说说为什么船队刚出发不久,哥伦布的心情就十分沉重? ②此时此刻,哥伦布这种十分沉重的心情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可以联系老师提供的这些词语来想一想。 恐惧害怕(因为怪病象来无影的魔鬼一样,悄悄降临了,纠缠上了哥伦布的船队)进退两难(船队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回去船员也会死亡,是无功而返,继续前进,船员死在船上,会给探险带来很多的不便和麻烦。) 忧心忡忡(得病的人数很多,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几个呢。) 茫然无助(四周都是茫茫的海水,没有更好更便利的条件为船员治病。) ③是啊,这个沉重里面包含了哥伦布的进退两难、忧心忡忡、茫然无助,谁能把这种十分沉重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谁能把哥伦布的心情读得更沉重些,指名读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李燚 学号: 3180100093 专业年级: 2018级护理学本科 组别:第五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操作考试 实验日期2019-12-24 实验地点第XX实验室 合作者张怡君指导老师李某某 评分XX 教师签名李某某批改日期2013-06-03 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一)实验材料 1.样品:鸡肝 2.试剂: (1)95%乙醇; (2)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称取未潮解的三氯醋酸(CCl3COOH)5g,加蒸馏水溶解至100ml;

(4)12mol ╱L HCl :浓HCl 原液(36%-38%); (5)12.5mol ╱L (50%)NaOH :称取NaOH 50g ,用蒸馏水溶解至100ml ; (6)碘试剂:碘100mg 和KI 200mg 溶于50ml 蒸馏水中; (7)班氏试剂:称取柠檬酸钠(C5H5NaO7 ?5H2O )173g 和无水碳酸钠(Na2CO3)100g 溶于蒸馏水700ml 中,加热促溶。冷却,慢慢倾入17.3%硫酸铜(CuSO4?5H2O )100ml ,边加边摇。再加蒸馏水至1000ml ,混匀,如混浊可过滤取滤液。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3.仪器和器材: (1)普通离心机,室温至100℃恒温水浴箱(×2),723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精度为10mg 级电子天平(×1);(2)剪刀(×1),镊子(×1),研钵(×1);(3)试管架(×1),10ml 离心管(×2),(15㎜×100㎜)试管(×6);(4)刻度吸量管(2ml ×1,5ml ×2),1000μl 微量可调取液器(×1); (二)实验方法 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的实验的流程图: + 5%CCl3COOH 1 ml +5%CCl3COOH 3 ml

肠外营养制剂 文档

肠外营养制剂 肠外营养制剂的定义:经静脉系统提供人体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 肠外营养不应使用统一的配方,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实际需要、代谢情况以及病情需要配置成个体化的全营养混合液制剂。 一、肠外营养制剂的分类 肠外营养制剂是按药品生产要求将各种营养素配制成符合标准的静脉输注混合液 脂肪乳剂(长链脂肪乳剂、中长链脂肪乳剂、单不饱和脂肪乳剂、ω-3脂肪乳剂、结构脂肪乳剂); 氨基酸制剂(支链氨基酸制剂、高支链氨基酸制剂、复方肾用氨基酸制剂、平衡氨基酸制剂、肽类氨基酸制剂) 碳水化合物制剂(葡萄糖制剂); 电解质单体(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硫酸镁、磷制剂、乳酸钠溶液) 维生素单体和混合制剂(维生素C制剂和脂溶性维生素制剂、水溶性维生素制剂); 微量元素混合制剂。 二、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 2.1 脂肪乳组成 长链甘油三酯(C:14-26)、中链甘油三酯(C:8-12)、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结构型脂肪酸; 按浓度可分为:10%、20%、30%; 按剂型为:500ml、250ml、100ml; 常用脂肪乳剂的组成成分

2.2 氨基酸制剂组成 8种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非必须氨基酸 精氨酸 谷氨酰胺双肽 按浓度分类:5%、8.5%、10%、10.36%、11.4%; 按剂型为:500ml、250ml、100ml; 2.3 碳水化合物组成 最常用是葡萄糖注射液(5%、10%、50%)、其他碳水化合物还有果糖、木糖醇 2.4 维生素制剂组成 水溶性维生素制剂(含叶酸、B1、B2、B6、B12、VC、生物素、泛酸、烟酰胺) 脂溶性维生素制剂(VK、VD、VE、VK) 2.5 电解质组成 氯化钠(0.9%、和10%)、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硫酸镁(10%)、有机磷制剂(10%格列福斯甘油磷酸钠,每支10ml含磷10mmol) 2.6 微量元素组成 铬、铁、钼、锌等 三、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意义 (一)脂肪乳剂:主要提供能量和碳原子,还可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脂肪乳与葡萄糖混合使用有节氮作用。单独输注则无此作用。

《维生素c的故事》校公开课教案

17、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 一、谈话导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维生素c的故事,关于维生素c你都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得了解可真多,可是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维生素c有这么多大的作用,关于它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轻轻的打开书小声的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全身出血xiě(口语)坏血病xuè(书面语) 乘风破浪远航探险浑身无力蓬头垢面噙着眼泪不治而愈 咱班同学预习作业完成的可真好,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板书海上凶神起死回生 我们把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之后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抓情感线 1、海上凶神这个名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那么这种让人恐惧的疾病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让你感觉到它很可怕? 先是——接着——然后指导体会病情的逐渐加重 3、得了这种海上凶神这种怪病唯一的后果就是死亡,那他到底是种什么病?船员们为什 么会得坏血病? 4、因此,海上凶神对于16世纪这些航海家来说是可怕至极的。而这次的海上凶神来势凶 猛在船队出发不久就悄悄来临了,面对这件事情哥伦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3-6自然段画出体现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句子。 板书:沉重噙泪更沉重惊喜 5、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会十分沉重? 6、病重的船员们早已经想到了这些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指名读 7、拖累是什么意思?不拖累就是—— 8、指导朗读船员的请求出示课件配乐 (1)多么无私的船员们呀,他们的请求多么的难能可贵呀,应该怎么读? 真诚、无奈——指名读 (2)受到了你的真诚,面对着自己的兄弟面对自己的理想面对自己的生命他们怎么舍得

《维生素c的故事》

《维生素c的故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当一次小医生,好不好?我们呀!要回到16世纪的意大利去为哥伦布的船员诊断、治疗疾病,请你们做好准备! 二、授课 (一)、线索一:健康饮食 1、出示船员病症: 有一次,哥伦布带着船队去航行。船队航行不到一半,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病人们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 2、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1)、为哥伦布地船员诊断疾病,找出病因,并给出治疗的建议。(填写诊治表) 今天我来当医生 诊治得分 诊断 (2分)病因 (2分)治疗 建议 (6分)

10分――你是一个出色的小医生!看来,你对课文理解很深刻、很到位。 8分――你只是一个合格的小医生!需要再温习一下课文。 8分以下――请继续努力!加油! 3、师结合诊治单讲解,分析当时哥伦布和船员们的做法。 今天我来当医生 诊治哥伦布和船员的做法学生 活动 诊断 (2分)坏血病“海上凶神” 感受、理解这种疾病的可怕和凶险。 病因 (2分)缺乏维生素C 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第一小组 展示维生素C的作用治疗 建议 (6分)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柠檬、苹果、菜椒等把病重的船员留在了荒岛上,他们吃了岛上的野果,病不治而愈,第二小组

展示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分――你是一个出色的小医生!看来,你对课文理解很深刻、很到位。 8分――你只是一个合格的小医生!需要再温习一下课文。 8分以下――请继续努力!加油! 4、师:维生素C可真是好东西啊!挽救了那些船员的 生命!那我们要大量补充维生素C,最好是吃维生素C片, 吃得越多越好!给身体补充得足足的,这样我们就不会得坏 血病了!对不对? 生:不对!维生素C虽然能治疗坏血病,但是我们也不 能吃得太多!吃得太多,也会生病的! 师:哦?维生素C吃的太多还会生病?请第三小组的同 学来讲讲原因。 生:(一边展示PPT,一边讲解) 师总结:原来啊!维生素C食入过多过少都会生病,适 量就好了。 师过渡:不光是维生素C不能吃得过多或是过少,在小 朋友们平时吃饭时,蔬菜、肉食、水果、牛奶等,也要均衡 饮食。既不能少,也不能多。 5、下面,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位小朋友吃得对不对?并 说明理由。 师:出示一些健康和不健康饮食图片,请同学们分小组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酶蛋白分离提纯的原理; 5、掌握酶的比活力测定及其计算方法; 6、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用双倒数法测定Km的方法; 7、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温度、pH值、离子浓度的最适条件。 称量技术: 1、了解电子天平的用途 2、了解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4、掌握电子天平使用前后的注意事项 离心技术: 1、了解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2、了解离心机的类型和用途 3、了解离心机的型号和控制版面 4、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5、掌握离心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层析技术: 1、了解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2、了解层析技术的分类情况 3、了解各种层析技术的原理 4、掌握凝胶层析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 1、学习掌握紫外可见、荧光、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 2、了解仪器结构和分类 3、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电泳技术: 1、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电泳的类型

3、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4、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技术 5、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技术 6、了解转移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7、了解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蔗糖酶的提取: ①酵母菌的基本特征: 单细胞,椭圆形、圆形或柱形。长5-30μm,宽1-5μm。 ②生物材料破碎方法: (1)机械(匀浆)法 ①研钵 ②玻璃或Teflon研棒匀浆器(50mL)Teflon:聚四氟乙烯 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高,适用于少量组织和脏器。 ③高速组织捣碎机(0.5-1L) 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 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 ④高压匀质机(XL) 高压下的细胞通过阀门流出时,细胞内外压力同时降低,但由于细胞膜的作用,胞外压力瞬间降至常压,而胞内压力相比之下降低较慢,从而在细胞内外形成压力差,使细胞膜破裂。 优点:快速,产热小,对蛋白损伤小,破碎效率高。一次破碎效率可达90%以上 (2)超声波处理法 用一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此法多适用于微生物材料,常在30 至60Hz 频率下处理10-15 分钟,此法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3)反复冻融法 将细胞在-20度以下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由于细胞内的水形成冰粒而剩余的细胞液中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设备简单、效率不高,时间长,注意蛋白酶! (4)化学处理法 有些动物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坏。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读后感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读后感 《维生素c的故事》主要写了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一直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了危险,虽然危险但意志坚强的船员们没有人说了一声累、一声苦。船上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富裕,一天的食物只有一些黑面包和几条咸鱼,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黑面包和咸鱼给吃掉,这一点还不算什么,比这个更加可怕的就是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这种怪病首先会浑身无力,走不了路,然后全身出血,接着再死亡。船员把这种病称作:海上凶神。 有一次,海上凶神再次降临在了船员身边,慢慢地有十几位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都是海水,哥伦布实在是无可奈何。为他人着想、但又负着重伤的船员对哥伦布说: 船长,请您把我们送到附近荒岛上去吧。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含着眼泪答应了。 几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哥伦布和队员胜利返回了。船里那些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船不知不觉的靠岸了。就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们把你们留下来的食物全吃光了。后来我们肚子饿的时候,到山上采一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活了下来。哥伦布回去以后就把船员起死回生的故事讲给

医生听。经过医生们的研究发现野果子和其他水果都富含着一种维生素c的物质,就是维生素c救了这些船员。 读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十几位船员和哥伦布都很令人佩服,十几位船员被病魔折磨成那样,可他们到最后却活了下来,所以他们很勇敢。哥伦布他是个聪明、善于作战的人。我邻居家的小弟弟,他身体很虚弱也很瘦他根本不吃蔬菜、水果 和富有维生素c的食物。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他长得很胖,什么东西都要吃。这个样子也不是很好,吃也要吃的均衡。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去实现崇高的理想。这是我的梦,也是祖国的梦! “哗——哗——”听,这时什么声音?侧耳倾听,哦,原来是浪花拍打岸边岩石的声音,震耳欲聋。“呼——呜——”听,又是什么声音呢?这就是龙卷风的声音,令人望而生畏。可见航海生活时刻充满着危险。不光这些,最可怕的还是一种叫“海上凶神”的怪病,得这种病的人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最后慢慢地死去。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册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册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

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 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10.实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干净归置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实验报告通过分析总结实验的结果和问题,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 1.实验报告应该在专用的生化实验报告本上、按上述格式要求书写。 2.实验报告的前三部分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③实验步骤要求在实验课前预习后撰写,作为实验预习报告的内容。预习时也要考虑并设计好相应实验记录的表格。 3.每项内容的基本要求 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的原理,涉及化学反应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实验材料:应包括各种来源的生物样品及试剂和主要仪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 临床应用本品在新鲜菜蔬和水果如橘、橙、番茄、菠菜、枣等均含丰富。临 床上用的是合成品。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糖的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能促使组织产生细胞间质(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减少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 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具 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 用。 1.血管性偏头 痛运用维生素C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可使头痛症状很快 消失,总有效率为96%。随访1~2年,均未见1例复发。方法:先嘱患者取侧卧位,在颞部常规消毒后,用2ml注射器及5号针头,吸入维生素C注射液2ml(内含维生素C0.2g)注入和髎穴,避 开血管,斜刺或平刺0.3~0.5寸,针刺有麻胀及触电感,回抽无 血可缓缓注药,双侧和髎穴各注入1~2ml,1/d,1周为1个疗程。病程短而病情轻者发病前期及间歇期均可注射。一般用药1 个疗程获愈,未愈者,应在下次复发前期行第2个疗程治疗。注 入药液后,少数患者可有胀感加重,甚至心慌、恶心、头昏等症状,拔针后平卧休息15~30min,上述症状即可自行消 失。 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 维生素C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使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总有效率为86%。疗效与对照组用泼尼松治疗相似。方法:①维生素C1.5~2.0g/d,分3次口服。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再持续服用60d;②维生素C1.5g;口服,2/d,温开 水送服。作者认为,维生素C仅适应于轻、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患者,对于重症患者,宜以优先使用泼尼松为佳。胡咸

13种复合维生素制剂处方合理性

发布日 期20100607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 标题13种复合维生素制剂处方合理性 作者王涛 部门审评四部 正文内 注射用复合维生素类药物研发思路,与其他治疗性药物不同,医学会和药容 政管理当局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该类品种开发的基本思路是: (1)根据营养学会发布的膳食推荐指南,美国医学会(AMA)和美国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并以FDA名义发布肠外多种维生素补充推荐指南。 (2)企业依据FDA相关指南研发品种。(3)该类品种上市后,企业根据FDA 更新指南更新处方。 目前国内多种维生素类品种研发,主要是照搬不同国家处方,以注册分类3类药物在国内申请上市,而没有对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指南进行 过考量,而这些指南恰恰是国内申报的基础。目前申报现状是:不同国家的不 同处方在中国共存。针对国内注射用13种复合维生素或13种复合维生素注射 液申报现状,CDE于2010年4月19日在北京江西大厦组织了专题讨论会。 邀请临床营养学专家与药品审评中心共同讨论,并达成初步共识,CDE会后进 行了整理。 1.处方合理性 应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指南》和《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考察。 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指南》(2007年版),对维生素参考推荐量进行了规定(见下表2)。经与美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参考 摄入量(RDA)(见下表1)比较,中国维生素参考摄入量与美国基本一致, 不存在种族间推荐差异。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发布了《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

(2006年版)。就维生素需要量,在该指南第二部分“成人营养素需要量”进行了论述:①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明确制定危重患者需要额外补充微量营养素的规范;②推荐意见为: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目前无确定性结论。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参照美国FDA推荐剂量,根据医生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推荐级别为D)。 国内多种维生素类品种,应参照国外思路、依据上述两个指南进行研发。由于国内该领域研究基础较为薄弱,《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建议参照美国FDA肠外维生素补充指南(见下表1)对维生素进行补充。也即,美国FDA推荐剂量可作为国内推荐剂量的重要参考。 FDA多种维生素推荐剂量的产生过程。1975年美国医学会营养学组(NAG-AMA)依据美国营养学会RDA数据,提出9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种脂溶性维生素处方指南。1985年FDA和AMA肠外多种维生素工作组推荐增加维生素C、硫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的处方量,同时推荐成人处方中增加维生素K1。2000年FDA对处方再次修订并发布(见表.1),其维生素含量为:维生素A3300 IU、维生素D3200 IU、维生素E 10 IU、维生素K 150μg;维生素C 200mg、维生素B16mg、维生素B23.6mg、烟酰胺40mg、维生素B6 6mg、维生素B12 5μg、右泛醇15mg、叶酸0.64mg、生物素60μg。企业根据FDA处方指南开发多种维生素注射制剂。 对组方中维生素K1含量的考虑。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ASPEN),认为成年人肠外多种维生素处方变化尚无肯定结论:①从临床考虑,医学界表达了对新处方中添加维生素K1的担心:家庭肠外营养病人长期使用会出现血管通路堵塞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该类病人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维持血管导管通畅。但是,低剂量(0.5-2.0mg)维生素K1就能逆转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即使将更低剂量(从0到0.15mg)的维生素K1加入到新处方中,仍有抵消抗凝药物抗凝作用、造成静脉通道堵塞,进而导致病人死亡的担心;而且肠切除或营养不良综合征病人抗凝药物口服吸收都很困难。②从病人考虑,病人乐意接受含K1的多种维生素制剂,而且还可以延缓代谢性骨病发生(骨钙素为骨中最为丰富的非胶原性蛋白质,为维生素K依赖性)。添加150μg维生素K1到多种维生素注射剂中,有如下潜在优势:①持续低剂量每天给予对华法林抗凝作用影响较小;②更接近生理剂量,血药浓度波动小,提高与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的合成效率;③接近生理剂量,便于由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转换;④有更好的依从性。FDA在指南中,表述了对添加150μg维生

小学四年级语文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qín)着眼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 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内容

《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内容 导读: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qín)着眼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 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生物化学论文

生物化学 摘要: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过程)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独有的特殊的运动形式,其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构成这种特殊运动形式物质基础是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萜类,卜啉生物分子等。正是这些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生物化学就是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分子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在此,化学与生物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在迅速地拓展,并已渗透到生物学科内外许多相关学科,产生了生物有机化学、酶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新领域和新知识。但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和数以万计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控等内容。 关键词:生物化学Biochemie 生物大分子人类基因组酶促反应DNA 生物化学因研究的物质不同,可分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脂化学、糖化学、酶学等分支;研究各种天然物质的化学称为生物有机化学;研究各种无机物的生物功能的学科则称为生物无机化学或无机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这一名词的出现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远,其早期的历史是生理学和化学的早期历史的一部分。 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其中菲舍尔测定了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确定了糖的构型,并指出蛋白质是肚键连接的。1926年萨姆纳制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它是蛋白质。 此后四、五年间诺思罗普等人连续结晶了几种水解蛋白质的酶,指出它们都无例外地是蛋白质,确立了酶是蛋白质这一概念。通过食物的分析和营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维生素,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与此同时,人们又认识到另一类数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质——激素。它和维生素不同,不依赖外界供给,而由动物自身产生并在自身中发挥作用。肾上腺素、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所含的甾体激素都在这一阶段发现。此外,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在1931年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的概念。1 第二阶段约在20世纪30~50年代,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变化,即代谢途径,所以称动态生化阶段。其间突出成就是确定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以及脂肪分解等重要的分解代谢途径。对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腺苷三磷酸(ATF)在能量转换中的关键位置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当然,这种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对生物合成途径的认识要晚得多,在50~60年代才阐明了氨基酸、嘌岭、嗜啶及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以及物理学、技术科学、微生物学、遗传学、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分析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分析 药学(临床药学方向)2005级(1)班 第一组:黄鹏浩(0703503151)陈燕泓(0703503152) 指导教师:李康高晓霞 2010 年 4 月

摘要:维生素C,在化学结构上和糖类十分相似,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摄取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滥用维生素C会削弱人体免疫力。因此,在生产维生素C药物过程中要做好其质量控制研究和生产后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收载有维生素C原料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2,4-二硝基苯肼法,原子吸收法等。 关键词:维生素C;制剂;质量控制;含量测定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无色晶体。在化学结构上和糖类十分相似,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本品在水中极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熔点为91~92。C,熔融时同分解。比旋度为+20.5。至+21.5。。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用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坏血病或其他疾病,用于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按《中国药典》记载有维生素C原料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1]。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大多是基于其具有强的还原性,可被不同氧化剂定量氧化。因容量分析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被各国药典所采用,如碘量法,2,6-二氯靛酚法等。又相继发展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维生素C原料 1.1据《中国药典》2005版记载 1.1.1维生素C性状、熔点及比旋度 维生素C原料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极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熔点为1901~92。C,熔融时同分解。比旋度为+20.5。至+21.5。。 1.1.2维生素C鉴别 方法一:去本品0.2g,加水10ml溶解后,分成二等份,在一份加硝酸银试液0.5ml 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在另一份中,加二氯靛酚钠1~2滴,试液的颜色即消失。 方法二: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450图一致)。 1.1.3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3.0g,加水15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将溶液经4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取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IVA),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3。 1.1.4含量测定

《探究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探究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兖州区第中学

探究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教材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熟练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鉴别果蔬中维生素C的方法,并粗略了解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认识维生素的作用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学情分析: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果蔬中的营养又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果蔬中含有维生素,但对于含有什么维生素不太清楚,所以对于维生素的作用就更不清楚了。而且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爱吃青菜),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认识。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对实验的操作不陌生了,只是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不规范,方法技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加强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粗略鉴别维生素C的方法 2.举例说明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 3.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能够粗略鉴别出不同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2.在实验中练习规范使用实验仪器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中的结果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讨论事例,让学生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实验中引导学生协调合作意识 教学策略: 从坏血病的故事入手,引入新课;通过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层层展开。在该实验中通过组间分工合作,既避免了操作的偶然性,又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的方法,确保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得出了不同果蔬中维生素的含量不同的结论。又通过拓展实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事例讨论引出维生素的作用,采用问题导学,使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维生素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合理膳食。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PPT课件、多媒体设备 2.实验器具和材料:新鲜果蔬(橙子、梨、辣椒、油菜等)、研钵、铁架台、试管、烧杯、量筒、滴管、0.01%高锰酸钾溶液、、试管架、漏斗

生化实验报告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吴瑞 学号: 3120016004 专业年级: 2012级临床医学(妇幼保健) 组别:第四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10.实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干净归置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1999年第2期No.21999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于继鸣 卢玉琼 摘 要 结合近年文献资料,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关键词 维生素C,大剂量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维生素C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证明该药对以下病症有确切疗效,现概述如下: 1 胆道蛔虫性胆绞痛 陈颖华[1]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该病48例患者,并设对照组作比较。方法:治疗组用维生素C 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im,6h后重复1次;对照组为对症治疗。结果:两组24h疼痛缓解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另有报道用50%葡萄糖注射液与2.5g维生素C混合,im,待疼痛有所缓解后,再进行输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机制可能为:解除胆道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从而有利于驱虫及止痛。 2 亚硝酸中毒 王才林[2]对误食含亚硝酸盐的面条中毒的43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成功。方法:催吐洗胃,用维生素C 5~10g,隔4~6h静脉注射一次,轻者用2次后症状消失;12例重症者于8~12h后神志转清,紫绀消失,体征平稳,24h内维生素C用量20~30g,住院2d痊愈出院。机制:维生素C为还原剂,可使Fe3+还原为Fe2+,恢复低铁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巯基免受毒物的破坏,恢复酶的活性,参与其解毒作用,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疗效突出。 3 婴幼儿哮喘 有人[3]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常规+维生素C、常规+维生素E三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解痉等措施。治疗前及恢复期抽血测SOD及LPO含量,观察各组临床表现。治疗组用维生素C 500mg/k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6~10d。维生素E 100mg/kg,po,tid,疗程同上。结果:咳嗽、喘息、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日四项指标中,除咳嗽持续时间三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项指标加维生素C、加维生素E组与常规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喘息和哮鸣音持续时间平均缩短

临床营养学

名词解释 1: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获得营养素,以维持机体代谢和各种机能的过程 2:营养素:食物中能过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3: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值称为氨基酸模式,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这种蛋白质就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4: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意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化合物。 5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由碟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三种成分组成。食物中的叶酸要被还原为四氢叶酸才能被小肠吸收。 6:暗适应:视网膜足量视黄醛积存,即可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在暗处迅速恢复对关的敏感性,在一定照度下的暗处能够看见物体称为暗适应。 7:膳食纤维:是指人体小肠中不能消化吸收而在大肠中完全部分发酵的植物性可食用部分或类似碳水化合物的总称。 8:平衡膳食:是指通过膳食能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9:治疗饮食:是根据病人不同生理病理情况,调整膳食的成分和质地,从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10:试验膳食:是指在临床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短期内暂时调整病人的膳食内容,以配合和辅助临床诊断或观察疗效的膳食。

11:肠内营养:是指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鼻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 12:肠外营养:是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静脉途径输注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治疗方法。 13:三D症状:尼克酸缺乏症即癞皮病,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和痴呆。 14:低蛋白质膳食:是指蛋白质含量教正常膳食低的膳食,可减少体内氮代谢废物,减轻肝肾负担。适用对象: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 15:限脂肪膳食:是指限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适用对象:I型高脂蛋白血症、胰腺炎、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肥胖者。 16:限钠膳食:是指限制膳食中钠的含量,以减轻由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的水钠潴留。适用于心功能不全、肾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水肿。 简答题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学意义 答:1)供给能量2)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3)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组成物质4)调节血糖、节氮和抗酮作用 2: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 答:1)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2)提供机体氮源3)提供必须氨基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