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导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导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导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导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

————————————————————————————————作者:————————————————————————————————日期:

第一课

《今天你看电视吗》

教学目标:1.生词镀银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讲解1课时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2课时副课文讲解: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就 (副) jiù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

高就。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

事。

便即去避

2.电视剧 (名) diànshìjù

为电视台播映而编写、录制的戏剧。

3.结果 (连) jiéɡuǒ

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

长期刻苦学习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4.广告 (名) ɡuǎnɡɡào

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

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5.简直 (副) jiǎnzhí

①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屋子里热得~呆不住ㄧ街上的汽

车一辆跟着一辆,~没个完。②〈方〉索性:雨下得那么大,你~

别回去了。

6.明白 (形、动) mínɡbɑi

清楚;明确。 2.确实。 3.明净;白净。 4.清白;光明。 5.

公然;

显然;不含胡。 6.了解;知道。 7.聪明;懂道理。 8.

犹明证。

7.浪费 (动) làng fèi

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反对~,提倡节约。8.担心 dānxīn 放心不下。

9.除非 (连) chúfēi

①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除非临时有事,我才不去。

②除了。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临时有事,我一定去。

lO.陪 (动) péi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

失陪。

从旁协助,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衬。陪都。古同“赔”,偿还。11.模仿 (动) mó fǎnɡ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

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

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12.自杀 (动) zìshā

自己杀死自己

13.散步 sàn bù

随意闲行

14.同意 (动) tónɡ yì

1.同心,一心。

2.指用意相同。

3.犹赞成。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作业布置:复述、抄写生词、背诵课文,做课后练习题

三、语言点

1.A是A,但是/可是/就是/不过……

“A是A”是一个存在的事实。“A是A”表示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可是/就

是/不过……”后面的意思有转折。

例:(1)她瘦是瘦,不过身体很健康。

(2)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

2.简直

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有夸张的语气。

例:(1)这朵纸花简直像真的一样。

(2)两条腿疼极了,简直站不住了。

3.除非

强调某条件是惟一的先决条件。

例:(1)除非你去,她才会去。

(2)咱们八点钟在校门口见面,除非有别的急事。

四、练习讲解

(一)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和对话。(学生发挥)

(二)功能练习(学生发挥)

(三)综合练习

连词造句

1.我们看了一晚上广告。

2.我现在很少看电视剧。

3.你经常看完电视就睡觉了。

4.那是因为我太累了。

5.我喜欢的节目过一会儿就完了。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同意要求、浪费时间、模仿别人、烤羊肉串儿、看电视剧、去饭馆儿

选择填空(一) A.1.就;2.陪;3.像;

B.1.模仿;担心 2.简直;3.浪费;4.除非;5.结果;6.散步

选择填空(二) 1.A; 2.C; 3.A; 4.D; 5.A;

选择填空(三)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并且改正

1.(×)你说的一点儿也不错.

2.(×)我现在很少看电视剧,除非陪女儿看。

3. (×)开始我也不相信,不过确实是真的。

4.(×)你经常看完电视就睡觉了。

5. (√)(四)根据提示完成会话练习(学生发挥)

(五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说一段话(学生发挥)

(六)说一说(学生发挥)

1.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每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你最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

2.你对人们喜欢看电视有什么看法?

3.你最重要的娱乐或者休闲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式?

4.你觉得看电视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

朗读训练(学生发挥)

作业布置:复述,用重点句型造句,预习副课文

副课文《看电视与消费》

一、生词讲解

1.消费 (动)xiāofèi

通常指个人消费。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消费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产人们的自身。生产决定消费,但从一般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广义上,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如原材料的消费、活劳动的消费等

2.却 (副) què

退: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

退还,不受:盛情难却。表示转折:我来了,他却走了。

3.美元 (名) měiyuán dollar

4.来往 (动) láiwǎnɡ

来和去:大街上~的人很多ㄧ翻修路面,禁止车辆~ㄧ车站上每天都有不少来来往往的旅客。

5.越……越…… yuè……yuè…

结构,表示两方在程度上成比例地递增或递减。

如:1.一个人越是有学问,就往往越谦虚。2. 我越了解他,就越喜欢他。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三、练习

(一)回答问题(学生发挥)

(二)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学生发挥)

(三)用指定的词语说出句子的意思

1.真正让……的是……,尤其是……

(1)真正让眼睛近视的是看电视,尤其是长时间看电视。

(2)真正让我口语进步的是孙丽丽,尤其是认识她以后的进步。

(3)真正让我喜欢的是塔尔寺,尤其是塔尔寺的建筑。

2.越……,越……

(1)我们越说汉语,口语越会进步的。

(2)越看电视,视力越会下降。

(3)天气越好了,出来散步的人越多了。

3.习惯

(1)南方人习惯吃米饭,北方人习惯吃面食。

(2)她晚饭以后习惯去图书馆。

(3)老人习惯早上去公园走走。

(四)综合练习

选择填空:1.消费;2.来往;3.尤其;4.满意;5.调查

(五)讨论(学生发挥)

作业布置:复述、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富有的标准》

教学目标:1.生词镀银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讲解1课时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2课时副课文讲解:2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同学们,上午好!相信大家都想过,要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究竟什么才算作富有呢?有的人说,每年收入一百万算作富有,也有人说只要快乐就算作富有;有的人说开好车、住好房算作富有,也有人说只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就算作富有……有人做过一项调查,每个人对富有的定义都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富有与快乐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相信学完了这一课,大家的心中,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

一、生词讲解:

(1)富有形容词 fùyǒu

①拥有大量的财产:~的商人。②充分地具有、:~生命力ㄧ~代表性。(2)标准名词 biāozhǔn

①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3)收入名词shōurù

收进的钱财,指收进来的钱物。

(4)表面名词 biǎomiàn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原创

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好,今天就是星期一,想问问大家昨天与前天都干什么了啊?来到中国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大家吧?就是不就是很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做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以后聊起自己的业余生活就会顺利多了。好,我们们来学习《周末干什么了?》 2生词与表达方式 周末过得好不?zhōumòguòdéhǎomā 上午shàngwǔ 下午xiàwǔ 见面jiànmiàn 彼此面对相见 瞧电影kàndiànyǐng 有意思yǒuyìsī【有趣没有意思】 百货商店bǎihuòshāngdiàn 【商店,商场】 很多hěnduō表示程度相当高,相当多 一起yīqǐ一同,至少两个人共同做某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词,同时要求其她人尽量不瞧书,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老师拿着书与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进行朗读生词)老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老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注意时间) 3 由老师来朗读课文两遍【一快一慢】 之后老师念一句,同学瞧书复述一句。然后不瞧书复述。【锻炼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课文。 把全班分成两组对话,然后对换。 最后让同学分角色对话。 4 时间类的词语引申中午,昨天,明天,后天,星期一~星期天白天,晚上 活动瞧书,听音乐,瞧小说,听摇滚乐写信学习洗衣服等让学生用这些词造简单的句子,如:昨天我瞧小说了。后天我去学校上课。【这个就是将来时,所以不能用了】 书,小说有意思不? 5游戏第一个只背诵第一句话,第二个人背诵前两句,以此类推。第7个人背诵全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第910课)

第九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 教学目标:1.生词读音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1课时 副课文讲解及练习: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矛盾 (名) máo dùn 比喻言行相互抵触,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 2.震动 (动) zhèn . dòng震惊﹐惊动。 3.及时 (形) jí shí ①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雨ㄧ~播种。 ②不拖延;马上;立刻:有问题就~解决。 4.名次 (名) míng cì 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5.具体 (形) jùtǐ ①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化ㄧ~计划ㄧ深入群众,~地 了解情况ㄧ事件的经过,他谈得非常~。②特定的:~的人ㄧ你担任什么~工 作? 6.伤害 (动) shāng hài 使受到损害:伤害自身|伤害他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自尊心。 7.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8.关键 (形) guān jiàn ①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摸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丨办好学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②最关紧要的:~问题丨~时刻。 9.极端 (形) jí duān ①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走~。 ②达到极点的:~兴奋ㄧ~困难。 lO.承担 (动) chéng dān 担负;担当。 11.强调 (动) qiáng diào 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 12.羡慕 (动) xiàn mù 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我羡慕别人的童年 幸福甜美。 13.体现 (动) tǐ xiàn 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各方捐款体现了对孤儿的关怀。 14.负担 (名、动) fù dān ①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 ②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思想~ㄧ家庭~ㄧ减轻~。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三、语言点 P82 四、练习讲解 (一)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和对话。(学生发挥) (二)用指定的词语说出句子的意思(学生发挥) (四)综合练习 P84-86 (六) 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说一段话(学生发挥) (七) 说一说(学生发挥) 朗读训练(学生发挥) 布置作业:复述,用重点句型造句,预习副课文 副课文《怎样给孩子减轻压力》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课文: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去吧。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熟悉至熟练掌握“今天你上哪儿了?我们去香山了”这一类口语表达。 教学重难点:1,“儿化音”“轻声” 2,“j q x”“z sh ch” 3,“呢”“吧”“了”的讲解 4, 变调 教学环节:一、词汇 你我们咱们 昨天今天明天 上去想哪儿 呢吧 一块 颐和园香山长城故宫 1,教师读词汇,学生感知 2,讲解词汇 你(ni,上声)我们(wo 上声men 轻声)咱们(zan 阳平men 轻声)注意:“Z”的发音和轻声。 拓展:我他她它 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大家 昨天(zuo阳平tian阴平)今天(jin阴平tian阴平)明天(ming阳平tian ) 注意“Z”“j”的发音 小游戏:寻找“昨天”“今天”“明天” 操作:1,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今天”“昨天”“明天” 2,教师在黑板上随意指读,学生集体读,然后被读到的学生要站起来大声说“是我”,并且摆出pose, 然后教师拍照留念。 上(shang 入声)去(qu 入声)想(xiang 上声) 注意:sh q x qu中的“u”的发音 哪儿(na 上声)重点是儿化音 呢(ne 轻声)吧(ba 轻声)

注意:轻声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 注意:变调,儿化音 一起(yi入声qi上声)一直(yi入声zhi阳平)一分(yi入声fen阴平)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一次(yi 阳平ci入声)一下(yi 阳平xia入声) ⑴让学生试着发现总结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评析 ⑵教师总结规律。 颐和园(yi阳平he阳平yuan阳平)香山(xiang阴平shan阴平) 长城(chang阳平cheng阳平) 故宫(gu入声gong阴平) ⑴图片展示 ⑵适当降解文化知识 注意:“ch”“sh”的发音 3,重点讲解 ⑴“j q x”(教师范读,表情夸张一点,让学生看清楚并模仿) A、“j”音,可以模仿英语giraffe中“g”的音标发音 B、“q”音,可以模仿英语cheer中“ch”的音标发音 C、“x”音,可以有“i”音慢慢过渡到“x”音 ⑵“z sh ch” A、按照“sh----zh----ch”的顺序教读 B、按照“s----z-----c”的顺序教读 ⑶儿化音 A、带“儿”的,如“哪儿” B、不带“儿”的,如“一块” C、这是汉语口语的特色之一,多举例,多联系,习惯就好。 ⑷轻声 A、呢和吧语气词,在句末表示某一种语气 B、我们,你们,他们的“们”平常的口语习惯。 ⑸变调 A、从“一块”拓展至“不用”“不好” B、总结,存在变调情况的字词,如“一”和“不”,若是其后面的字的发 音为入声,那么变调为“阳平”;若后面的字的发音不是入声,则均变调为“入声” 二、句子 ⑴今天你上哪儿了? 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B、教师讲解意思,学生领会(可用英文辅助)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原创】

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好,今天是星期一,想问问大家昨天和前天都干什么了啊?来到中国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大家吧?是不是很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做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以后聊起自己的业余生活就会顺利多了。好,我们们来学习《周末干什么了?》 2生词和表达方式 周末过得好吗?zhōumòguòdéhǎomā 上午shàngwǔ 下午xiàwǔ 见面jiànmiàn 彼此面对相见 看电影kàndiànyǐng 有意思yǒuyìsī【有趣没有意思】 百货商店bǎihuòshāngdiàn 【商店,商场】 很多hěnduō表示程度相当高,相当多 一起yīqǐ一同,至少两个人共同做某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词,同时要求其他人尽量不看书,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老师拿着书和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进行朗读生词)老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老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注意时间) 3 由老师来朗读课文两遍【一快一慢】 之后老师念一句,同学看书复述一句。然后不看书复述。【锻炼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课文。 把全班分成两组对话,然后对换。 最后让同学分角色对话。 4 时间类的词语引申中午,昨天,明天,后天,星期一~星期天白天,晚上 活动看书,听音乐,看小说,听摇滚乐写信学习洗衣服等让学生用这些词造简单的句子,如:昨天我看小说了。后天我去学校上课。【这个是将来时,所以不能用了】 书,小说有意思吗? 5游戏第一个只背诵第一句话,第二个人背诵前两句,以此类推。第7个人背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使学生在口语课上学到实用的、新鲜的汉语是该课的根本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上好口语课的途径。本文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异同及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而以教学实例浅析了其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的运用,最后总结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要素,得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给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带来新的思维和动力的结论。 标签: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任务交际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大量的口语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培养他们用外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达到实际交际的目的,因此许多学校都把口语课定为从初级到高级贯穿始终的必修课。 口语课是大部分学生最主要的锻炼口语的机会,而目前口语课存在一些问题:口语课精读化、阅读化;在交际训练方面多采用简单的分角色对话、师生问答和一些口语句式的替换操练;语言输出比较盲目等。在这样的口语课中,学生往往只学到了语言的形式,而没有掌握实际语言的功能,所进行的交际训练只能算是一种“准交际”。针对这些不足,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提供了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是“任务”,本文中的“任务”是指汉语课堂上所进行的类似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交际活动。“任务”不同于传统语言教学中的“练习”,“练习”侧重于语言形式,而“任务”重在语言的意义,重在完成一个个独立或相互关联的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拓展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使教学过程达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正日益受到推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课程理论,教育论等,最主要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社会互动学习理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首先来自Krashen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即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 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专项语言技能课。 .口语课的任务 口语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口头交际能力,对于汉 语学习者来说,他们要形成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首先需要学习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获得进行交流的知识;其次,需要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流利地说出来;第三,要了解相关的汉语交际文化,学习和运用必要的交际策略,通过大量的交际技能训练和交际实践,使言语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完成的项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 1.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材料。任务 型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2.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任务型课堂教学 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 3.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独立或以

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主要负责设计任务、监控任务完成情况。 4.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重视 语言的综合运用。任务型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增加自身的语言储 备,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语言全部用于类似真实生活的交际,从而促进语言自动性的生成。 2.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 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 3.做中学原则。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通过 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引导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归纳,通过与他人交流协商,感悟语言,学会交际。 4.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当学习者发现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可以立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 四.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我所教授的大都是初级阶段 的学生,完全采用任务型教 学法进行口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语言能力还很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精品文档]

第一课 《今天你看电视吗》 教学目标:1.生词镀银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讲解1课时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2课时副课文讲解: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就 (副) jiù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便即去避 2.电视剧 (名) diànshìjù 为电视台播映而编写、录制的戏剧。 3.结果 (连) jiéɡuǒ 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 学习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4.广告 (名) ɡuǎnɡɡào 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 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5.简直 (副) jiǎnzhí ①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屋子里热得~呆不住ㄧ街上的汽 车一辆跟着一辆,~没个完。②〈方〉索性:雨下得那么大,你~ 别回去了。 6.明白 (形、动) mínɡbɑi

清楚;明确。 2.确实。 3.明净;白净。 4.清白;光明。 5.公然; 显然;不含胡。 6.了解;知道。 7.聪明;懂道理。 8.犹明证。7.浪费 (动) làng fèi 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反对~,提倡节约。8.担心 dānxīn 放心不下。 9.除非 (连) chúfēi ①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除非临时有事,我才不去。 ②除了。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临时有事,我一定去。 lO.陪 (动) péi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失陪。 从旁协助,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衬。陪都。古同“赔”,偿还。11.模仿 (动) mó fǎnɡ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 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 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12.自杀 (动) zìshā 自己杀死自己 13.散步 sàn bù 随意闲行 14.同意 (动) tónɡ yì 1.同心,一心。 2.指用意相同。 3.犹赞成。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作业布置:复述、抄写生词、背诵课文,做课后练习题 三、语言点 1.A是A,但是/可是/就是/不过…… “A是A”是一个存在的事实。“A是A”表示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可是/就是/不过……”后面的意思有转折。 例:(1)她瘦是瘦,不过身体很健康。 (2)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 2.简直 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有夸张的语气。 例:(1)这朵纸花简直像真的一样。 (2)两条腿疼极了,简直站不住了。 3.除非 强调某条件是惟一的先决条件。 例:(1)除非你去,她才会去。 (2)咱们八点钟在校门口见面,除非有别的急事。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能够使用本课生词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今天你去**”的提问和回答方式 教学对象:中级留学生 教学时长:100分钟 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早上好,你们喜欢北京的长城么?(单独提问学生)你们还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北京,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今天你上哪儿》这一课。 2.生词讲解: 昨天zuótiān yesterday 今天jīn tiān today 明天míng tiān tomorrow 注:本组单词讲解完后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再进行造句和替换练习 颐和园yíhéyuán 香山xiāng shān 长城zhǎng chéng 故宫gùgōng 注:本组单词配合图片讲解,图片设计为正面为图反面为字的形式,讲解过程中配合短暂记忆练习。并且结合已经学习了的“昨天、今天、明天”单词做类似“今天我去颐和园”这样的造句练习。 哪儿nǎér where疑问代词 造句练习:你在哪儿/你去哪儿 咱们zán men us我们(口语词) 可借助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上shàng ①up 上山 ②go去你明天上哪/我明天上长城 一块儿yīkuài ér together 3.句型练习 今天你上哪儿? 今天我上长城。 ①带领学生理解熟读此句型,并用“昨天、明天”;“咱们、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她、她们”;“颐和园、故宫、香山”对句型的划线部分做替换练习。教师利用卡片和黑板上的生词做提示,让学生造句。(忌不明句意、生硬造句)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请两个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②当熟练了课文内生词后,让学生自由寻找搭档进行对话练习,并邀请他们上台表演,要求使用已经学会过的诸如“你的朋友们、星期五、图书馆、饭店”等词语进行自由造句练习。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口语(Ⅱ)》第2课教案

教 案 第2课 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教学任务一、熟悉本课话题:中国的三口之家,离婚是否需要理由、现代婚姻的形式 二、熟悉并掌握本课重点词语、重要结构、实用招牌句、功能项目表达 (一)重点词语:足够、构成、溺爱、政策、的确、预测、吹毛求疵、不合、彼此、腻、枯燥;追求、放弃、维持 (二)重要结构:对…来说;难道…吗;或是;因为/由于…的关系;…上;在…看来(三)五个实用招牌句 (四)功能项目表达:推论;表示无奈、没有办法(1);叙述;选择 三、进行技能表达训练 (一)能够与朋友讨论,表达自己对家庭、婚姻的看法 (二)能够复述对话的主要内容 (三)能够根据多给的句式和内容,设计对话,并写出来 四、了解文化知识或差异 (一)中国的三口之家 (二)新婚姻形式的介绍:试验式婚姻;丁克式婚姻;周末式婚姻;分账式婚姻;闪电式婚姻;同性式婚姻 时间安排一、本课所需课时:6课时 二、课时分配 (一)课文一、课文二:2课时 (二)课文三、词语练习、实用招牌句:2课时 (三)功能项目练习、交际活动与任务、自主学习日积月累:2课时 教学实施第1、2课时 一、第2课题解【5分钟】 齐读: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提问:说说“三口之家”的含义 提问:a.你觉得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b.说说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齐唱: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二、学习“课文一:”【40分钟】 领读、齐读: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齐唱:三口之家是理想的家庭吗 (一)生词与课文讲练 1.生词学习: (1)老师领读生词(2遍) (2)点读、纠音 (3)讲解:学生逐个齐读,讲解、举例 a.足够: (a)首先,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其次,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大纲示例[技巧]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大纲示例[技巧] 《汉语口语》教学大纲 学时:102 理论学时:68 讨论学时:34 适用专业: 汉语言专业 大纲执笔人:李隽姣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汉语口语课程主要以训练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是基本的语言输出能力。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口语教学中努力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汉语口语课程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留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掌握生词、语法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人们生活中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 3、课程教学改革 汉语口语课程在讲解生词,练习语法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日常交际中的生活用语,以及一些俗语、常用语,要求在能领会句子的基本意思之外,理解语句的使用环境,能够自如运用。 二、正文 第一学期(约 102学时左右) 第三课

(共 6 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第一、二课 2、学习第三课生词及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及口头表达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句型:要么……要么……,表不同的选择。 2、口语惯用语:有两下子,表做事情拿手。难点: 1、语法:V+(得/不)+惯,表是否习惯做某事。 (三)思考题 1、课后替换练习:做砸、好说、看来,日常表达的不同说法。 2、口语表达练习:介绍自己的饮食习惯,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第四课 (共 6 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学习第四课生词及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及口头表达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句型:不是……就是……,表列举和推断的不同用法。 2、口语惯用语:不对劲,表事情有问题。难点: 1、语法:再……不过,表程度高,非常。 (三)思考题 1、替换练习: 给出情景,用“再……不过”说出合适的句子。 2、给出不同的句子,辨析“不是……就是……”表意的区别。 3、口语表达练习:向别人询问意见,表述自己看法。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 一、引言数十年来,外语教学问题一直成为越南教育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重点。我们可以肯定外语是我们融入国际的一条路,所以外语教学在教学系统中站着重要地位。作为目前世界的主要语言之一,汉语在越南已得到了极大关心,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教学质量也越来越提高了。 众所周知,汉语教学过程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换句话说是听说读写总是老师与学生非常重视的四个技能,其中口语教学可被誉为不可忽略的内容。学生能不能有自信地跟中国人谈话,能不能用一个准确而自然的汉语来进行交际,大部分都是靠口语课。不过,据一份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虽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识到了口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统计,仅有46%的学生明确 表示“ 很喜欢口语课” ,33%的学生表示“会在口语课上积极发言” 。这种重要性 与受欢迎程度不成正比的现象,值得我们对于现行口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审视与认真 的反思。那么,老师们怎么能有效地教汉语?学生们怎么能快乐地学汉语呢? 二、口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首先,我们要理解口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这对汉语老师书写口语课教案的过程起着很大作用。 1,口语课的性质口语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单项技能训练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听和读属于接受和领会,是被动行为。说和写 属于表达和应用,是主动行为。从第二语言教学的顺序来看,基本上多采取先听说,后 读写的方式。对第二语言初学者来讲,学习语言在前,使用语言在后。学习者首先要 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后来才能通过自己的口语能力表达出来。汉语口语课要训练学生 正确地运用汉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以及各种功能项目,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自己 的思想。要突出“说”这一本质特点,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说什么和 怎么说。因此,教师就要从如何训练“说”这一技能来安排课堂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 的口头交际的能力。 2,口语课的目的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综述 摘要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世界各地不断开展的新形势下,在众多对外汉语开设的课程中,作为与训练语言的交际能力最为密切的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过去发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基础上提出: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要结合汉语的特点, 一方面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切实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引言 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表达思想的工具。今天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用性十分明确,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而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根本离不开口语交流,汉语口语能力过差,会使留学生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那么别的就无从谈起。因此,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获得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应付日常生活、学习,提高自己对汉语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在“听、说、读、写”四种汉语语言技能中,留学生们普遍认为开口说最难。纵然是学了一段时间汉语的留学生,即使能够开口说话,也往往流于简单,很难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将从汉语口语的目标和内容、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一初级阶段口语教学 1.1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是:“能比较准确地发出单个字、词的音,句子的语调虽有明显的母语影响但所表达的意思连贯,基本上能让听话人理解;能进行日常生活中诸如见面、介绍、祝贺、以及询问、购物等基本口语交际,能用已经掌握的简单词汇表达自己的意图或叙述某一事情的基本内容,错误率不超过30%。” 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学习时数的限制, 还不能进行较长的句段、篇章的表达, 发音的准确性以及能正确掌握和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交际项目为学习的重点 任务。 1.2 教学内容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课 《今天你看电视吗》 教学目标:1.生词镀银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讲解1课时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2课时副课文讲解: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就 (副) jiù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 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 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便即去避 2.电视剧 (名) diànshìjù 为电视台播映而编写、录制的戏剧。 3.结果 (连) jiéɡuǒ 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 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4.广告 (名) ɡuǎnɡɡào 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 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5.简直 (副) jiǎnzhí ①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屋子里热得~呆不住ㄧ街上的汽车一 辆跟着一辆,~没个完。②〈方〉索性:雨下得那么大,你~别回去 了。 6.明白 (形、动) mínɡbɑi

清楚;明确。 2.确实。 3.明净;白净。 4.清白;光明。 5.公然; 显然;不含胡。 6.了解;知道。 7.聪明;懂道理。 8.犹明证。 7.浪费 (动) làng fèi 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反对~,提倡节约。8.担心 dānxīn 放心不下。 9.除非 (连) chúfēi ①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除非临时有事,我才不去。 ②除了。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临时有事,我一定去。 lO.陪 (动) péi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失陪。 从旁协助,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衬。陪都。古同“赔”,偿还。11.模仿 (动) mó fǎnɡ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 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 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12.自杀 (动) zìshā 自己杀死自己 13.散步 sàn bù 随意闲行 14.同意 (动) tónɡ yì 1.同心,一心。 2.指用意相同。 3.犹赞成。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作业布置:复述、抄写生词、背诵课文,做课后练习题 三、语言点 1.A是A,但是/可是/就是/不过…… “A是A”是一个存在的事实。“A是A”表示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可是/就 是/不过……”后面的意思有转折。 例:(1)她瘦是瘦,不过身体很健康。 (2)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 2.简直 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有夸张的语气。 例:(1)这朵纸花简直像真的一样。 (2)两条腿疼极了,简直站不住了。 3.除非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技巧 口语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讲话,以提高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因此几年来,在口语课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注意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即教师讲课画龙点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人人开口,个个练习,并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种形式: 一、师生对话式:即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这里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课文原句,教师与学生集体对话;另一种是教师与学生单独对话,这种形式的对话,主题不变,但脱离课文的原句型而换另一种说法提问,提问的难易程度视学生水平而定,程度高者难些,程度差者则易。 运用此种形式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问话的语调准确、速度适宜,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正常的说话速度,以使学生逐步适应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调和语速。 二、一帮一式:即两个学生一起进行对话练习。 这种形式在教师熟知本班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的情况下进行时效果最佳。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三组:A 组为优良生,B组为较差生,C组为中等生,C组又可分为中上和中下两小组。在会话时,C组中每个中上生和每个中下生分别搭配在一起成一对;而A组每人与B组每人则分别搭配在一起成为一对。这样每一对都可以好帮差,既调动了好学生的积极性,又帮助和促进了较差生,达到好中差齐进步的目的。因学生之间接触自然,且无他人旁听,故不存在紧张与拘谨,那么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自然顺理成章。实践证明学生也很喜欢这种一对一的对话形式。 三、样板式:即教师与好学生或好学生与好学生在全班进行会话示范,树立样板,以点带面。这样全体学生学有目标,心中明确,练有成效。 四、小组交流式: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教师规定1-2个题目,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对话。运用这种形式时,教师的分组也应做到好中差搭配。同时,教师必须轮流出现在每个小组中,听取学生的会话,及时纠正误音病句,因为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即使是学得好的学生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语病,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学生不知错在何处,长久下去会形成难以改正的弊病。所以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也不可忘记自身的主导作用。 五、开放式:即教师出几个题目,请学生自找对象进行会话练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使学生达到三个“自己选择”:一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二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三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请每组学生进行汇报表演。这样题目各异,内容丰富,既绚丽多采,又互相学习。开放式最好在学生学习汉语一、两个月以后运用效果较好。 六、表演式:即运用道具模仿真实生活进行表演会话。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他(她)们真实生活的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即可以实用。例如:给妈妈打电话;去商店买东西;去饭馆吃饭;路遇;到宿舍找人等等。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有实物,又身临其境,富有真实感。学生们极其投入的表演得到了交际语言的实际锻炼。 七、录音式:即在课堂上将学生的对话或朗读用录音机录下来而后再放给学生自己听。学生听到自己说汉语的声音时情绪激动,气氛活跃。激动之余,教师指出其声调和语气或是语法的不当之处,并让学生将正确的重复1-2遍,以形成正确的记忆,从而达到提高会话水平的目的。 八、评分式:即对学生的对话和朗读评定准确的成绩。最初运用这种形式,是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评委由教师一人担任。在指出错误并由学生重复正确的答案后,教师按百分制打分。以后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和胆量的增大,逐渐过渡到让学生站到讲台前进行对话或朗读,由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担任评委。分数的刺激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并促使他们在对话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因此评分只是刺激的手段,而锻炼学生准确地用汉语进行会话的能力和判断正误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故而我以为这种形式宜在学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运用。依此考虑,

高级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留学生汉语口语课教案 第十三课 烟、酒:请离青少年远一点

教学对象:留学生三年级 教学内容:《汉语口语教程》第十三课《烟、酒:请离青少年远一点》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1个课文生词和理解文中的常用成语和固定结构。能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基本了解汉语议论文的大致结构,找出相关的论点和论据。并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本国禁烟禁酒烟的情况,课后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课后生词及日常交际用语 2、根据文中的内容引申话题并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处于辅助的地位,给学生以指导。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学生朗读。 3、注意分清论点和论据 教学环节: 导入:问好并询问学生最近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复习以前所学对话内容,然后转入新课文。 第一部分——生词 先由教师代读生词,然后随机叫学生读生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对部分生词进行详细讲解和引申讲解并提问,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1、瘾(yǐn)君子:是指吸烟或吸毒上瘾的人。

2、翩翩(piān)少年:指长得帅气又有文采的少年。同义词为翩翩公子 3、金榜题名:这里指经过高考考上了大学。“金榜”指中国科举时代殿试录取时张贴的名单。例句:终于等到金榜题名之时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4、推杯换盏:喝酒的时候喝到高兴处,有推杯换盏的说法,互相敬酒。例句:和好友在一起聚会,谈天说地、推杯换盏,是人一生中非常快乐的事情。 5、不省人事:指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省(xǐng ):知道。 例句:她发出一声喊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6、势在必行: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7、酗(xù)酒:指过度饮酒以致对酒形成依赖。 8、猝(cù)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9、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是听的人吃惊。耸:吃惊。 例句:最近流感流行,大家不要危言耸听,其实它并不可怕,要坚持预防为主。 10、泛滥:原意指(江河或湖泊的)水慢慢溢出。在这里的意思是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它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宾语。 例句:国产、外国的烟酒到处泛滥,正在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1、桎梏(zhìgù):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文中指要真正让青少年拜托烟酒对他们的危害。 一般的名词要举例,个别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指出错误加以改正。要讲到动词后边常用的成分要讲到(跟宾语、补语) ,形容词最经常的用法(作定语、谓语、状语)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要给几个句子做例子。在学习生词的过程中,要多花时间,多准备句子让他们练习。 第二部分——课文 一、请学生分段先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导案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

————————————————————————————————作者:————————————————————————————————日期:

第一课 《今天你看电视吗》 教学目标:1.生词镀银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讲解1课时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2课时副课文讲解: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就 (副) jiù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 高就。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 事。 便即去避 2.电视剧 (名) diànshìjù 为电视台播映而编写、录制的戏剧。 3.结果 (连) jiéɡuǒ 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 长期刻苦学习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4.广告 (名) ɡuǎnɡɡào 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 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5.简直 (副) jiǎnzhí ①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屋子里热得~呆不住ㄧ街上的汽 车一辆跟着一辆,~没个完。②〈方〉索性:雨下得那么大,你~

别回去了。 6.明白 (形、动) mínɡbɑi 清楚;明确。 2.确实。 3.明净;白净。 4.清白;光明。 5. 公然; 显然;不含胡。 6.了解;知道。 7.聪明;懂道理。 8. 犹明证。 7.浪费 (动) làng fèi 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反对~,提倡节约。8.担心 dānxīn 放心不下。 9.除非 (连) chúfēi ①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除非临时有事,我才不去。 ②除了。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临时有事,我一定去。 lO.陪 (动) péi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 失陪。 从旁协助,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衬。陪都。古同“赔”,偿还。11.模仿 (动) mó fǎnɡ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 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 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12.自杀 (动) zìshā 自己杀死自己 13.散步 sàn bù 随意闲行 14.同意 (动) tónɡ yì 1.同心,一心。 2.指用意相同。 3.犹赞成。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作业布置:复述、抄写生词、背诵课文,做课后练习题 三、语言点 1.A是A,但是/可是/就是/不过…… “A是A”是一个存在的事实。“A是A”表示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可是/就 是/不过……”后面的意思有转折。 例:(1)她瘦是瘦,不过身体很健康。 (2)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 2.简直 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有夸张的语气。 例:(1)这朵纸花简直像真的一样。

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技巧 来源:儒森汉语 口语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讲话,以提高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因此几年来,在口语课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注意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即教师讲课画龙点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人人开口,个个练习,并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种形式: 一、师生对话式:即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这里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课文原句,教师与学生集体对话;另一种是教师与学生单独对话,这种形式的对话,主题不变,但脱离课文的原句型而换另一种说法提问,提问的难易程度视学生水平而定,程度高者难些,程度差者则易。 运用此种形式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问话的语调准确、速度适宜,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正常的说话速度,以使学生逐步适应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调和语速。 二、一帮一式:即两个学生一起进行对话练习。 这种形式在教师熟知本班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的情况下进行时效果最佳。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三组:A 组为优良生,B组为较差生,C组为中等生,C组又可分为中上和中下两小组。在会话时,C组中每个中上生和每个中下生分别搭配在一起成一对;而A组每人与B组每人则分别搭配在一起成为一对。这样每一对都可以好帮差,既调动了好学生的积极性,又帮助和促进了较差生,达到好中差齐进步的目的。因学生之间接触自然,且无他人旁听,故不存在紧张与拘谨,那么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自然顺理成章。实践证明学生也很喜欢这种一对一的对话形式。 三、样板式:即教师与好学生或好学生与好学生在全班进行会话示范,树立样板,以点带面。这样全体学生学有目标,心中明确,练有成效。 四、小组交流式: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教师规定1-2个题目,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对话。运用这种形式时,教师的分组也应做到好中差搭配。同时,教师必须轮流出现在每个小组中,听取学生的会话,及时纠正误音病句,因为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即使是学得好的学生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语病,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学生不知错在何处,长久下去会形成难以改正的弊病。所以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也不可忘记自身的主导作用。 五、开放式:即教师出几个题目,请学生自找对象进行会话练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使学生达到三个“自己选择”:一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二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三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请每组学生进行汇报表演。这样题目各异,内容丰富,既绚丽多采,又互相学习。开放式最好在学生学习汉语一、两个月以后运用效果较好。 六、表演式:即运用道具模仿真实生活进行表演会话。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他(她)们真实生活的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即可以实用。例如:给妈妈打电话;去商店买东西;去饭馆吃饭;路遇;到宿舍找人等等。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有实物,又身临其境,富有真实感。学生们极其投入的表演得到了交际语言的实际锻炼。 七、录音式:即在课堂上将学生的对话或朗读用录音机录下来而后再放给学生自己听。学生听到自己说汉语的声音时情绪激动,气氛活跃。激动之余,教师指出其声调和语气或是语法的不当之处,并让学生将正确的重复1-2遍,以形成正确的记忆,从而达到提高会话水平的目的。 八、评分式:即对学生的对话和朗读评定准确的成绩。最初运用这种形式,是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评委由教师一人担任。在指出错误并由学生重复正确的答案后,教师按百分制打分。以后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和胆量的增大,逐渐过渡到让学生站到讲台前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