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42.64 KB
- 文档页数: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心理学诞生于西方,心理服务也同样源起于西方。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摸索出了极具中国
特色的优秀方法,如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辅导员制度、心理委员
制度等。心理健康服务的力度和范围全面提升,在相关的教学、研究、实务工作上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学习、就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
健康问题,在这样的现实下,高校加强和改善心理健康服务势在必行。当前,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
种方法增强服务的力度。有的高校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入手,加
强辅导员心理培训,如安排辅导员学习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知识,培
养辅导员的心理咨询技能,要求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
的高校着眼于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
的课题研究,并注重应用于实践之中。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符合条件的高
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还有的高校加强了朋辈组织的培训
教育,强化班级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目前,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建
立起学生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作为学生朋辈互助队伍的新生力量
已日益壮大。全国各高校的具体做法还有很多,不一而足,但从心理
健康教育体系来看,它由一些具体的做法和规则构成,但并不仅仅指
某些活动或某项规定本身,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由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过程、方法策略等构成,有明确的服务目标和特定的服务对象。因此,有必要在对比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符
合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大学生的
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加适应当
前我国学生发展的需要,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
梳理,总结归纳本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模式,探索以我国高等教育
体制和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以提升大学心理素质为目标,着眼于
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土化策略。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特征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密切结合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紧密联系,部分高校呈现出明显德育化的倾向。在传统儒家伦理中,认为德为性之帅,更认为仁德品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比如,“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意指仁德的人就不会忧愁;“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朱熹将其解释为“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四书集注》)。当前我国高校仍然延续这一传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构架必然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学生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从全球著名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对比(见下表)中可以看出,在研究所选取的高校中,有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则没有。香港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领导力训练,每月开一次课,实际上类似于内地高校的系列心理培训。而内地高校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这种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取向的差异,即心理健康服务应偏重矫治性还是偏重发展性。毫无疑问,这两种取向都很重要。在实践中,所有的高校均不会偏执一端。从实际服务内容来看,多数境外高校仍然侧重矫治,但也通过工作坊等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内地高校则有所分化,大多数高校矫治和发展并重;也有的侧重心理健康教育,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较少有高校侧重矫治。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了应以发展性为主、以矫治性为辅,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3.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观从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大多数高
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心理咨询师为主,有的高校还包括
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部分自学成才的心理健康教育爱好者。而国外高校的人员构成则相对专业,在美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
教育尤其是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人,除了要取得咨询心理学、临床心
理学或精神病学的博士学位之外,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实习、自我分析
与督导等,并取得执业资格才能上岗。以哈佛大学为例,学生心理健
康服务中心的全职教师有30人,该校在校生共有21000人,师生比为1:700。这30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精神病学家8人,临床心理学
家8人,临床社工13人,临床护士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
为100%。以国内某重点高校为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全职教师8人,在校生约30000人,师生比为1:3750。这8位教师中有7人为心理学专业背景,1人具有医学背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8%。从
人员专业性来看,该校在国内已属不错的配备,但从专业的互补性及
服务多元化的角度来看,该高校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是重要
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关于心理健康普查这里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普查的效度;
二是普查的参测率。关于效度,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心理健康普查工具
各不相同,每种工具筛查的标准也多有差异,这就会导致在此工具下
筛选出来的人,在彼工具下则不会被检测出。而据此跟进的心理帮扶
措施则可能帮错对象,从而造成人力的浪费和受众对普查结果信任度
的降低。另外,普查均以自呈式量表的形式呈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
虚假作答来掩饰。再加上并非全部学生参加心理测试,尤其是研究生
的参测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会游离在
普查之外,因此普查筛选的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