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实验原理和基本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7
精馏实验原理和基本理论
一、基本原理
精馏分离是根据溶液中各组分挥发度(或沸点)的差异,使各组分得以分离。其中较易挥发的称为易挥发组分(或轻组分),较难挥发的称为难挥发组分(或重组分)。它通过汽、液两相的直接接触,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汽相传递,难挥发组分由汽相向液相传递,是汽、液两相之间的传递过程。
对于二元物系,在已知其汽液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塔底釜液组成可以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
N T 。按照式(5-1)可以得到总板效率E
T
,其中N
P
为实际塔板数。
%
100
⨯
=
P
T
T N
N
E
(1) 精馏塔包括精馏段和提馏段。
精馏段操作方程为:
111
D
n n
x
R
y x
R R
+
=+
++
(2)
提馏段操作方程为:
1
n n w
L qF W
y x x
L qF W L qF W
+
+
=-
+-+-
其中,R为操作回流比,F为进料摩尔流率,W为釜液摩尔流率,L为提馏段
下降液体的摩尔流率,q为进料的热状态参数,部分回流时,进料热状况参数的计算式为:
m
m F
BP pm
r
r t
t
C
q
+ -
=
)
(
(3)
式中:
t
F
—进料温度,℃。
t
BP
—进料的泡点温度,℃。
C pm —进料液体在平均温度(t
F
+ t
P
)/ 2下的比热,kJ/(kmol.℃)。
r
m
—进料液体在其组成和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mol。
C pm =C
p1
M
1
x
1
+C
p2
M
2
x
2
,kJ/(kmol.℃)
r m =r
1
M
1
x
1
+r
2
M
2
x
2
,kJ/kmol (4)
式中:
C
p1
,C p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平均温度下的比热,kJ/(kg.℃)。
r
1
,r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g。
M 1,M
2
——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的摩尔质量,kg/kmol。
x
1
,x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进料中的摩尔分率。
二、全回流和最小理论板层数
1. 全回流的概念
若上升至塔顶的蒸汽经全凝器冷凝后,冷凝液全部回流到塔内,该回流方式称为全回流,全回流时的回流比为
(5)
在全回流下,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6)
(7)
此时,在x–y图上,精馏段操作线及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全塔无精馏段和提馏段之区分,两段的操作线合二为一,即
(8)
应予指出,在全回流操作下,塔顶产品D为零,一般和也均为零,即不向塔内进料,也不从塔内取出产品,装置的生产能力为零,因此对正常生产并无实际意义。但在精馏的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时,采用全回流操作可缩短稳定时间并便于过程控制。
2. 最小理论板层数
回流比愈大,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愈少。当回流比为无限大,两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此时,操作线距平衡线最远,汽液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最大,因此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最少,以N min表示。
N min可在x–y图上的平衡线与对角线之间直接作阶梯图解,也可用从逐板计算法推得的芬斯克(Fenske)方程式计算得到。芬斯克方程式推导过程如下。
由汽液平衡方程,可得
(9)
操作线方程用式(10)表示,即
(10)
对于全回流操作,以N min代替上式中的N,并对等式两边取对数,经整理得到
(11)
对两组分物系,上式可略去下标A、B而写为
(12)
式中
——全回流时的最小理论板层数(不含再沸器);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当变化不大时,可取塔顶的和塔底的的几何平均值。
式(11)及式(12)称为芬斯克方程式,用以计算全回流下的最少理论板层数。其适用条件是在全塔操作范围内,可取平均值,塔顶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若将式中的换为,取塔顶和进料板间的平均值,则该式便可用来计算精馏段的最少理论板层数。
4. 最小回流比的概念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如减小操作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截距变大,两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表示汽液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减小,所需理论板层数增多。当回流比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两操作线的交点d落到平衡线上,如图片1-26所示。此时,若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绘阶梯,将需要无穷多阶梯才能到达点d,相应的回流比即为最小回流比,以R min表示。在点d前后(通常为进料板上下区域),各板之间的汽液两相组成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即没有增浓作用,故点d 称为夹紧点,这个区域称为夹紧区(恒浓区)。最小回流比是回流的下限。当回流比较R min还要低时,操作线和q 线的交点就落在平衡线之外,精馏操作无法完成指定的分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