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导学案全集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7
春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技巧,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探讨作者是怎样全面、精细地观察和表现江南春景,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
自主合作法、探究学习法。
课件、多媒体。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给他。
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
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
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同学们,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可是这个人居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具体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他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生难字词(1)字音涨.水(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应和.(hè)窠.巢(kē) 黄晕.(yùn) 抖擞..(dǒu sǒu) 蓑.衣(suō)(2)词义【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欣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朗润】明亮滋润。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抖擞】振作,奋发。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春》【学习目标】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细致地观察、描写景物。
4. 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说出听后的感受。
2. 说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或句子。
二、前提测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1.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画面明丽,色彩鲜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因此,在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轻快,节奏舒缓,感情真挚,重音突出。
2. 本文共10个自然段,请你概括出段落所写内容。
3. 本文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请指出它们的起止。
四、细读课文,分析文中描写的五幅画面1. 绘春这一部分描绘了几幅画面?2. 齐读第一段,思考:①第一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②“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③“一切……”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④品读“春醒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了春的轮廓?4. 赏析“春草图”。
①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②“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③“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④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⑤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了什么?⑥细品第3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草的?写出春草的什么特点?5. 赏析“春花图”。
①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图的?②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③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
“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④细品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花的?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6. 赏析“春风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春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春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春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重点)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
(难点)自主预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3)比喻知识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酝酿( ) 抖擞()朗rùn()wǎn( )转 hōng( )托静mò( ) jiànzhuàng()应和()风筝() liáo( )亮和风细雨( ) 铮铮铁骨( ) liáo()草掺和( ) 挣扎()眼花liáo( )乱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文中比喻。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
宛转:形容声音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汉川市华严农场中学周伦懿班级姓名分数复习内容:第一单元字词基础复习复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词语。
过程和方法: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对词语的掌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单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品格。
复习重点:掌握第一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
复习难点:重点词语的拼写。
复习过程:(一)导入(二)检查课前复习情况(三)合作交流、练习反馈一、音汉互写:(33分)()áo nèn shà( ) qūqí散.步( )过去( )芽一( )时拆.散委( ) 分( ) Lín lín ( ) ()dūn tān huàn水波()()各得其所.桑.树( )下来( ) ( ) ( ) ( ) chuíjì()()qiáo暴怒.无常砸碎.( )打沉()侍弄( )悴fù( ) yāng ( ) ( )()翻来( )去整宿.整宿( )求喜出望.外絮絮.叨.叨()jué()jié( ) ( ) ( ) 豌.豆( )别淡雅.高( ) 烂.漫泼泼洒.洒怦.怦( ) zhàng ( ) ( ) dǎi ( )不可抗.拒( )义允.许形影.不离( )着玩树杈.( ) jiá()zuàn ( ) zhàn无可挽.回脸( ) 挨揍.()着羚.羊寒()gēxīxīnìbàn dǎo xiù泰( )尔笑( )( ) ( )笑花( ) ( )告( )到()()()dìzǐ()()罗摩衍.那沐.浴.并()( )妹花瑞.繁杂.Péng hàn dàn ( ) qī()zhēyìn莲( ) ( )()徘徊.( )斜慈.怜( )拦( )蔽二、找出错别字并改正:(6分)委曲_____ 鱼粼_____ 取诀_____ 决别_____ 折散_____ 拆叠_____三、形近字组词:(9分)悴_____ 瓣_____待_____捶_____仗_____ 徘_____ 荫_____ 瑞_____ 拟_____碎_____ 辫_____侍_____锤_____杖_____ 绯_____ 阴_____ 端_____ 似_____四.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3分):()A 分歧铺垫拆散各得其所B 桑树渔塘诀别水波粼粼C 瘫痪捶打憔悴翻来腹去D 严历挨凑仗义形影不离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1.那里有金色的_______,两行______的桑树,尽头一口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共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和词汇;2.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交际;3. 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对话、日记、文章等;4. 能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加深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文化理解。
其中,基本语法知识包括:there be句型、一般现在时、人称代词、不可数名词等;词汇运用包括:关于人物、家庭、各种动物等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文化理解则涵盖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字的演变、中国人的姓名等。
三、学习方法:1. 多听多说多练习,大胆进行交流和表达;2.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强化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掌握;3. 勤于阅读课外书籍和杂志,扩大词汇量和文化视野;4. 多使用互联网等多种资源,获取更多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
四、学习建议:1. 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务求不断巩固和加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2. 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 多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交友,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4. 学会利用和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力。
五、补充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1. 对基本语法、词汇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运用;2. 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且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3. 具备广泛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类文化和思想总之,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掌握好英语的运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场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细节,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学习,积极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日常交际用语问候语: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寒暄:How are you?/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you./Goodbye.2.英语字母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小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3.数字1 one2 two3 three4 four5 five6 six7 seven8 eight9 nine 10 ten4.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年龄、学校、班级等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How old are you? I'm ....What school are you in? I'm in....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5.电话用语接听电话:Hello, this is [姓名]. (打电话) May I speak to [姓名], please?告诉对方自己是谁:This is [姓名].请求接电话的人等一下:Hold on, please.给对方留言:Can I take a message?征询对方电话号码:Could you tell me your phone number, please?6.日常交际中一些礼节性用语Say"Please." "Thank you." and "You're welcome."Give compliments.二、教育目标学生能够:1.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对话。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有压力就有动力,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导学案1.《在山的那边》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3.树立理想,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导学重点】理解海及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
【导学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朗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痴(chī)想隐(yǐn)秘铁(tiě)青凝(níng)成诱(yòu)惑喧(xuān)腾一瞬(shùn)间(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隐秘:隐藏,不对外表露。
②诱惑:吸引、招引。
③喧腾:喧闹沸腾。
④一瞬间:一眨眼的时间,形容非常短暂。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不属于重要作家,故此环节也可以省略)王家新,出生于1957年,湖北人,诗人。
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
3.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山”象征重重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境界。
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憧憬。
追求美好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共同的理想。
诗人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了诗歌《在山的那边》。
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
长大后,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第一单元一、单元总体目标1、学习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和关键词语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3、领会课文作者对人生的憧憬和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走好每一步。
4、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全方位、多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点1、学习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语气合适和情感准确。
2、理解课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对人生的憧憬和体验、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走好每一步。
4、在全班同学面前能大方的介绍、展示自己。
(二)学习难点1、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领会诗文中阐述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3、体会想象与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三、单元内容特点1、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分别是《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
2、《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贵重的羚羊木雕,由此教育“我”。
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这样就起了冲突。
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清新优美的散文诗,两首诗有着相近的风格、相似的主题,都充满了温馨的爱意。
1 春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引用及其作用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的见解的修辞手法。
引用的作用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
素材积累:
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1948年,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
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
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
当时朱自清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
于是,朱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后来,毛泽东评价他说:“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春ﻬ者介绍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ﻬ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一)写作背景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其散文: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学法指导:梳理文中字词并多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红笔标记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析该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又有何特征?3.标记文中你认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其进行赏析。
学习内容一、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wǎn()转酝酿()()liáo()亮 hōng()托应和()()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一、《春》一、基础达标1.填空。
《春》的作者是,原名,后改名自清,字。
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
1927年写的《》《》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黄晕.()蓑.()衣应和.()斗笠.()朗润.()嘹.()亮婉.转()静默.()舒.()活3.解释下列词语。
(1)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风,草。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看,,,,密密地斜织着,。
(3)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刚起头儿,,。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题目)(一)整体感知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2.文中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有:3.文中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有:(二)问题探究1.“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
试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2.试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春天的。
3.结尾三个比喻句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如果把三个比喻句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三、自学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一)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 春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中所描绘的春天之画面。
3.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水涨起来( ) 捉迷藏( ) 酝酿( )应和( ) 嘹亮( ) 鸟巢( ) 笼着( )黄晕( ) 蓑笠( ) 抖擞( )2.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解释下面的词语。
朗润:酝酿: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3.默写名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整体感知4.认真阅读全文,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5.结合文章中描绘春景的语句,从景物特点、修辞手法、写作角度、描写顺序、作者感情等方面选取一点,谈谈你的发现与感受。
三、局部探究6.作者为什么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子的画面呢?7.你能抓住“闹”这个字,发挥你的想象把那种蜂蝶在花丛中忙碌的、热闹的情形生动地描绘出来吗?8.春雨图着力表现了春雨的什么特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9.文章结尾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1.zhǎng cáng yùnniàng hèliáo cháo lǒng yùn suōlìsǒu2.朗润:明朗滋润。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3.沾衣欲湿杏花雨二、整体感知4.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5.结合“教学设计(一)”中“慧心赏春天”板块予以指导。
三、局部探究6.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目的是使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题: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在文中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3.揣摩和品析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写法,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学习重、难点】1.在文中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2.揣摩和品析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写法,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通过文中精妙语言的品读和分析,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在田字格里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水涨.起来()朗rùn()散.在草丛里()酝酿..()()窠巢..()()应和.() hóu()咙 liáo()亮宛转.()黄晕.()hōng()托披着蓑.()稀shū()风筝.()抖擞.() jiàn()壮按照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
①描写春草的:②描写春花的:③描写春风的:④描写春雨的:3.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多姿多彩,本文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日图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大胆质疑。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在扬州长大,故自称“扬州人”。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和论著《精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等。
作者写《春》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愁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达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春》【学习目标】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2、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知识链接】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2、有关春的诗词A ——B ——C ——D ——志南和尚《绝句》3、资料回形针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它是一种自由、灵活地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的独特的美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比较自由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者自然的感悟,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2、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我的疑惑;探究案赏析:1.在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2. 这些春的图画中,找出文中用来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导学案总(1-2)课时设计人:程俊芝审核人:张涛【学习目标】1、了解莫怀戚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4、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一家人浓浓的深情。
二、预习内容(一)认知前提1、积累两句你小学阶段知道的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2、给同学或同桌讲讲在这方面你是怎么做的?(二)新知认知一、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分歧.()一shà( )间 chāi( )散水波lín lín( ) ( )三、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道德情感?【预习检测】1、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②无奈③生长 B.①拖②高兴③覆盖 C.①熬②信服③铺 D.①活②犹豫③滋生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②水波粼粼:③各得其所: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1)《散步》中这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请你写出一两句你所熟悉的描写初春景象的古诗句。
【预习质疑】【课中实施】【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品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一.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办法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二.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一家四口人表现各不一样,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的?文章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三、写作手法探究——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限时作业】(10分)1、.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嫩芽(nèn)调皮(tiào) B.霎时(sà)依偎(wèi)C.蹲下(dūn)背起(bèi) D.粼粼(lín lín)拆散(chāi)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另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B.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C.风,总想掀开斗笠,看下面遮着什么。
D.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A.‚桂林山水甲天下‛,游人臵身其中,顿有栩栩如生之感。
B.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体育运动、国际奥委会、北京,真可谓各得其所。
C.我们要变本加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取得优良的成绩。
D.进入初中后,我无时不处在兴奋之中,同学们热情友好,老师的关怀更是无所不至4、仿写句子——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以‚父爱‛为开头写)【收获平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总(3-4)课时设计人:程俊芝审核人:张涛【学习目标】1、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3、理解文章将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中,并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4、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深沉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将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描写人物。
【学习难点】了解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二、预习内容(一)认知前提以爱为话题,写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熟记背诵。
(二)新知认知一、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瘫痪()憔悴( ) 絮絮 dāo dāo ( ) jíe( ) 别二、熟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作者为什么怀念母亲,怀念母亲的什么,你感觉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习检测】一、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及成语的意思。
1.喜出()外: 2.翻来()去:3.恍然大(): 4.名()其实:二、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三、给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
因为()(1)母亲怕东西砸到自己身上。
(2)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
(3)‚我‛的脾气已经无法控制,母亲想等‚我‛能控制自己时再出来。
2.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1)她想让‚我‛通过看花来散心。
(3)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
(2)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
【预习质疑】【课中实施】【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细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几件事,并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体会母亲的形象。
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理解深沉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三、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和‚要好好儿活‛?(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拓展延伸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感情。
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爱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
系统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限时作业】(10分)一、1、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A、神态的 B语言的 C、动作他憔悴的脸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意思是()A 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B 母亲怕我心里难过C 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D 母亲怕刺痛我的心3、‚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意思是()A 她离开家了B 她死了C 她生气了D 她住在医院里了4、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A 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B 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C 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D 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二、简答题1、‚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这是汉语的一种委婉表达。
在你的母语里如何用委婉的方法来表达‚死‛的?先写出你的母语,然后再翻译成汉语。
2、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并背下来。
【收获平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导学案总( 5、6 )课时设计人:程俊芝审核人:张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细读课文,了解描写、插叙等写作知识。
4、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学会生活。
【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从整体上感悟课文。
2、揣摩体会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二、预习内容(一)认知前提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
(二)新知认知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抹.泪()攥.着()逮.着玩()寒颤.()2、根据意思写成语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3、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知识。
本文作者是,1945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
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空箱子>>、<<铃羊木雕>>等。
【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词注音。
怦.怦()树.杈()犄.角()脸颊.()2、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①月亮出来了,________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我________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③妈妈的目光________地盯着我。
④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
A.冷冷轻轻紧紧静静 B.凉凉轻轻紧紧慢慢C.白白缓缓冷冷悄悄 D.白白轻轻紧紧缓缓3.本文的中心意思是()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B.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表现了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
C.写‚我‛送羚羊木雕后,被迫反悔,表现了父母虽爱儿女,但不了解少年心理,重财轻义的狭隘思想。
D.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及被迫反悔的经过,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
【预习质疑】【课中实施】【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默读质疑: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出记号,然后提出疑难问题。
二、合作研讨:以小组为单位,质疑问难。
三、问题研究——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a.妈妈是一个的人。
b.爸爸是一个的人。
c.万芳妈是一个的人。
d.奶奶是一个的人。
e.万芳是一个的人。
f.‚我‛是一个的人。
拓展迁移读<<羚羊木雕>>,我最喜欢的一处是,因为。
(友情点拨:可从人物描写、用词、环境描写、修辞等方面入手赏析)系统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限时作业】(10分)一、完成下面配伍题。
①他静静地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对我说:……( ) ②屋子里静极了。
( )③妈妈坚定地说。
( ) ④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 )A.写出了‚我‛与爸爸和妈妈僵持的家中情景。
B. 表现妈妈的固执、生硬。
C.表现爸爸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事情。
D.写出了我极为难受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