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18.43 KB
- 文档页数:2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地逐步确立,财会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实际工作中“假冒伪劣”财会信息泛滥,不仅削弱了财会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而且还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忽略了会计改革体系中的深层次改革,忽略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相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体制己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对策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人员及其的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安排,一般包括对会计人员的任免权限、管理办法、任职资格、业务等级考核、工作职权的规范等。
一、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身份不清
会计人员双重身份,是指会计人员一方面作为单位的职工,既要代表单位正确核算、精心理财,另一方面又要代表国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制止违法违纪。从实际工作看,这种双重身份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会计人员常处于两难境地,于是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怪现象,对单位领导财经违纪行为,一些会计人员“屁股指挥脑袋”,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做假账、协同作弊行为。会计人员双重身份,使会计监督难以正常进行。
2、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归属关系不顺
对会计人员进行更直接有效的监督和保护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既管不到人事任免,也管不到“工资、奖金、福利”,对会计人员违纪行为的监督处理显得不够直接,而会计人员因坚持原则受到单领导的排挤、打击时,财政部门亦很难对其实施有效保护。会计人员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对领导难以履行监督职责。虽然相关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中有关于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负责的规定,而实际中,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财务行为的监督无法落实。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这个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企业享有充分的劳动用工权和人事管理权,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都在企业,由于企业负责人支配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的聘用、工资待遇等均由负责人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财务人员自下而上监督领导,确实强人所难,也就增大了财务人员协助单位领导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出现了财务人员帮助单位领导违法犯罪的情况。
3、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不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会计法》第五章规定的法律责任,大多以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为标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节规定了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用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发证机关吊销会计证。在现实中,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有不少是受单位领导的指使,要求所在单位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罚是难以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条规定形同虚设。而以“情节严重”作为界定标准,通常都得不到严格执行,而是从宽处理或不予处理,使得财务人员存有侥幸心理。正因为法律后果不严重,法律不具有足够的威慑力,才使得财务人员敢冒违法犯罪的险,而博得领导之欢。如果财务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就可能引起领导的不满,自身的前途或经济利益将会受到不小的损失。相反,如果他按领导的要求去做,不但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会受到领导的信赖和重用,即使有一天事情败露,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财务人员经多方考虑,权衡利弊,通常都会采取“丢车保帅”的做法而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能。
二、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对策
1、加强政府对会计人员的宏观管理
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以适应企业资金配置。当前企业的资金配置主渠道,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会计工作包括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管理范围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市场的特征,如果企业直接融资是资金
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左瑞忠
(总政直属工作部财务物资局北京100000)
管理世界
68
《当代经济》2012年8月(下)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市场的主要特征,那么会计工作可交由民间社会管理(包括会计标准的制定)。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的证券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投资、银行在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企业资金配置的主渠道是间接融资(主要是国有资金),而不是直接融资,因而尚不具备由民间管理会计工作的条件,由政府管理会计工作,这是与我国企业资金配置的基本方式相适应的。
二是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修订的宪法规定,公有制在我国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占主体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体现。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在加强国有经济管理及实现宏观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工作要对所有投资者负责,其中对国家资本金保全及增值增效更要负责。因此,政府部门对包括会计人员管理在内的会计管理工作不能削弱,而要加强,这也是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三是要继续探索会计人员人事制度的改革模式。这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状况。当前,各地试行的会计委派制度是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会计人员的委派制,能较好地解决会计人员“双重身份”问题,并符合中纪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精神。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政府委派的,需建立科学的治理机构,而会计人员统管统派正是规范进入市场的法人行为的强力制衡机制,它可以较好地解决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及财政部门对其执法监督难问题。在委派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在多元利益主体(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中不属于任何一方,而是处于多元利益边缘,实施特殊服务行为,肩负依法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使命,这种体制使会计人员不会偏向多元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
四是要强化会计人员管理的法制建设。新修订的《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权,突出了单位负责人、直接主管及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因此要加强财会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督检查和违法处罚。
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行业自律制度
一方面政府要求财政部门改变对会计人员管理职能。政府机构要求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由目前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向监督检查、行政管理和信息服务,这客观上要求财政部门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应把众多具体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委托给行业自律组织去办理,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等具体事务均可由行业自律组织去完成。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可建立执业会计人员市场。便于企业挑选会计人才,保证会计人员的合理流动,具体工作亦可由行业自律组织去完成。
3、转变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会计人员委派制。会计人员归属财政或审计职能机关独立领导,机关和企事业的财务人员都从这里聘用。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建立一个财务人员委派单位,任何机关企事业的财务人员统一聘用,不能擅自从非委派单位聘用财务人员。用人单位向委派单位缴纳聘金,委派单位向财务人员配发工资、资金等一切福利待遇。
二是实行财务人员轮换制。委派单位可以不定期的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单位,随时检查受聘人员的工作情况,财务人员定期向委派单位报告工作单位的财务状况(但注意汇报结果应严格保密),委派单位将检查情况与财务人员的汇报情况进行比较,以强化监督制约作用。
4、加大管理力度,严格奖惩制度
首要的是审查任职资格。除了审查业务素质之外,主要是审查财务人员与派驻单位领导之间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防止会计不公的情形出现,消除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共同犯罪的隐患。设立与改革后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配套的奖惩制度,并保证得切实的贯彻执行。对依法律法规办事的会计人员,对其成绩应给予肯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财务监督有突出成绩,并为国家挽回大量损失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奖励,并大力宣传,鼓励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能,提高其依法办事的积极性。对不履行监督职能的,放纵企业领导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应严厉惩处。
5、用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规范企业会计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守职尽责。敬业即是自爱自强。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首要前提。只有建立了这个出发点和前提,会计人员才会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具备与其职务相对称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发出的承诺。会计人员要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信用,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品德是事关会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廉洁是指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利用职权损公肥私。自律是指行为主体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会计人员要客观公正,清正廉洁。廉洁要求会计人员经得起金钱、权力和美色考验,不贪污,不徇私,不挪用公款,不监守自盗,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
【参考文献】
[1]赵玉民: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周丽君: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M].朝阳出版社,2005.
管理世界
69
《当代经济》2012年8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