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柳笛和榆钱

3柳笛和榆钱

3柳笛和榆钱
3柳笛和榆钱

3、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会认“榆、沐、浴、拧、略、呈、奉、混、蔽”9个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难点:

在阅读实践中把习得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转化为符合学生个体心理认同特征的语文心智。

课前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导语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展现柳笛、榆钱实物)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展示课件第二屏)

导语2: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一)小组合作读

出示组内学习方法:(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相机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步骤二)▲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一做这些动作!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三)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展示课件第五屏)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展示课件第六屏)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一)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二)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头发的柳树”和“探出身子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柳笛的制作方法、声音以及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方法跃然纸上。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的草原上。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科尔沁草原上。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畅谈)

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2、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

(3) 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书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柳笛和榆钱

柳笛——吹

榆钱——吃春的赞歌

孩子——乐

2015三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语文S版

《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9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9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句子。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 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三、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柳笛吹 榆钱吃春的赞歌 孩子乐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1 冀教版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柳 笛和榆钱》教学设计1 冀教版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头发的柳树”和“探出身子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柳笛的制作方法、声音以及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方法跃然纸上。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的草原上。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科尔沁草原上。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柳笛和榆钱》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柳笛和榆钱》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8分) 1. (4分)读拼音,写汉字。 mù yùjǔ juéwēn xùn fèng xi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分)找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呈现________(céng chéng)温驯________(xùn shùn)略微________(lüènüè) 奉献________(fèng fòng )咀嚼________(jiáo jué )树杈________(zhāchà) 3. (5分)看汉字,写拼音; níng lüètuìzhīch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分)比一比,再组词。 榆________ 沐________ 混________ 愉________ 坏________ 棍________ 5. (8分)比一比,再组词。 褪________ 呜________ 奉________ 咀________ 腿________ 鸣________ 奏________ 组________

6. (8分)一字组多词。 呈________ ________ 奉________ ________ 混________ ________ 蔽________ ________ 7. (6分)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________柳枝一________柳笛一________玉荚一________榆树一________树叶一________赞歌8. (3分)选词填空。 尝常 ①爷爷经________到公园打太极拳。 ②你能________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________到土地的芬芳 9. (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________ 遮蔽——________ 10.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呈现- ________ 混合-________ 遮蔽—________ 11. (4分)加偏旁,变新字。 敝---________ ________ 由----________ ________ 12. (4分)我会填 ①遮:共________画,是________结构。 ②呈:共________笔,第三画是________。 13. (10分)读课文《柳笛和榆钱》,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榆钱是榆树的奉献________榆钱非常好吃________清晨________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________它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柳笛和榆钱》一课一练 冀教版

《柳笛和榆钱》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 chéng chún fèng cháng ( )现嘴( ) ( )献品( ) 二、形近字组词 浴()使()呈()浑() 俗()驶()逞()挥() 奉()与()设() 奏()写()没()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 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 四、说一说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柳笛和榆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中“我们折下—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搓一搓,使绿 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做法跃然纸上。你能用这一组动词写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题 一、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表示) 树杈(chāchà)拧(níng nǐng)开奉(fèn fèng)献 吱吱(zīzhī)混(hún hùn)合呈(chén chéng)现 二、我会模仿。 1、绿莹莹(表示颜色) 2、一串串(表示数量) 3、自由自在(ABAC) 三、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 。 2、折下一枝,像,那滋味真美妙。 四、我能将下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序。 ()春天,我和伙伴们在花坛里种下了一些喇叭花籽。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突然发现花坛里长出了一些绿色的小芽。 ()我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快发芽。 ()又过了一段时间,喇叭花渐渐长出了花蔓。 ()我仔细一看,呀,喇叭花发芽了!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2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掌握文中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已经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去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纯净了吧!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是怎样在自然中嬉戏的呢?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有关童年生活的回忆——《柳笛和榆钱》,根据这个题目,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3、导入: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那些快乐?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③自己有那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2、检查自学效果 ①指导下列词语:略略、沐浴、温顺、呈现、浸润、咀嚼、遮蔽. ②作者围绕柳笛和榆钱写了什么? 三、小组学习、细读课文,体会快乐。 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摘榆钱”的呢?请你们画出相关的词

语和句子,并把他们说给大家听。 四、师生对话,赏析课文。 1、做柳笛的快乐。 ①请大家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了解柳笛是怎样做的。 ②让学生用铅笔代替柳枝,辩解说边演示给大家看。 ③柳笛做好后,你的心情怎样?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我们是怎样吹柳笛的?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能把这个歌声找出来。孩子们是怎样找到这歌声的呢? 3、吃榆钱带来的欢乐。 ①榆钱是什么味?吃后在心里又是什么感觉? ②学生自由读描写榆钱的特征和吃榆钱的句子,然后老师指名学生读。 4、摘榆钱带来的快乐。 ①孩子们是怎样摘榆钱的? ②指导朗读,边读边由“想方设法”、“爬墙头”、“骑着树杈”、“吃个够”想象孩子们摘榆钱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知道还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课件展示) 2、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六、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复习资料全套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雀.跃(què)奔.跑(bēn) 捕.捉(bǔ) 搔痒 ..(sāo yǎng) 面颊.(jiá) 疲倦.(juàn) 凑.成(còu) 柴扉.(fēi) 演奏 ..(jìn rùn) ..(yǎn zòu) 浸润 吱.吱(zī) 五线谱.(pǔ) 荡漾 ..(dàng yàng) 仍.然(réng) 二、易写错的字 牵:上部“大”最后一笔捺变点。下部是“牛”字。 雀:“少”的第四笔“撇”要伸展,右下部是四横。 泼:左部是“氵”,右部是“发”字。 俊:右下部是折文,不要写成反文。 奏:上部是三横,撇捺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润:门里面是“王”,不是“玉”。 三、重点词语 冬眠牵挂追捕欣赏雀跃 鸦雀无声唤醒奔波劳累 钻研俊俏翅膀凑合活泼 洋溢掠过荡漾疲倦音符 滋润苍苔蠕动墙角芬芳

海滨 闲谈 紫色 仍然 冬眠 匆忙 光彩夺目 万紫千红 沐浴 四、多音字 漂?????(piào )漂亮(piāo )漂浮(piǎo )漂白 吐?????(tǔ)吐出(tù)呕吐 禁?????(jīn )禁不住(jìn )禁止 折?????(zhé)折断(zhē)折腾(shé)折本 五、形近字 ?????捕bǔ(捕捉)辅fǔ(辅导) ?????唤huàn (唤醒)换huàn (交换) ?????翅chì(翅膀)翘qiào (翘起) ?????滨bīn (海滨)宾bīn (宾客) 六、近义词 盼望—希望 唤醒—叫醒 照耀—照射 俊俏—俊秀 增添—增加 聚拢—聚集 美妙—美好 混合—混杂 遮蔽—遮挡 七、反义词 爱怜—厌恶 沉睡—苏醒 明丽—暗淡 偶尔—经常 乌黑—雪白 活泼—呆板 温顺—暴躁 奉献—索取 遮蔽—显露 八、词语搭配 (欣喜)地雀跃 (爱怜)地放掉 (高兴)地捕捉 (明丽)的太阳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沙窝中心校匡云霞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 3、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指名说)那同学们想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吗?好,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和作者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揭题质疑。: 1、课文围绕柳笛和榆钱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三、介绍阅读方法。 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自学的收获。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

《柳笛和榆钱》习题

《柳笛和榆钱》习题 一、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表示) 树杈(chāchà)拧(níng nǐng)开奉(fèn fèng)献 吱吱(zīzhī)混(hún hùn)合呈(chén chéng)现 二、我会模仿。 1、绿莹莹(表示颜色) 2、一串串(表示数量) 3、自由自在(ABAC) 三、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 2、折下一枝,像,那滋味真美妙。 四、我能将下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序。 ()春天,我和伙伴们在花坛里种下了一些喇叭花籽。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突然发现花坛里长出了一些绿色的小芽。 ()我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快发芽。 ()又过了一段时间,喇叭花渐渐长出了花蔓。 ()我仔细一看,呀,喇叭花发芽了! ()到了暑假,喇叭花开花了,它的花可漂亮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我们给它搭了个架子,让花蔓爬在架子上。 五、超级连连看。 密密的小路照遍头顶 清清的山巅走进山河田野 高高的小溪唤醒村庄果园 弯弯曲曲的森林露出千家万户 六、修改病句。 1、我家的菜园正在一天天长大。 2、最爱听的是流行音乐和电视剧。 3、我们要积极地各种有益的活动。

4、同学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着故事。 七、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双色圆珠笔圆珠笔文具笔 2、黎明午夜黄昏晌午 3、接到命令出发待命赶到 4、句词拼音字篇段 5、修改写作选材编提纲审题 八、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 1、秋天的稻田,像___________________,黄灿灿的。 2、小花瓣上的滴滴水珠,像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在空中飞,像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圃是,成群的蝴蝶飞舞,像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是绿色的海洋。 九、课外阅读理解。 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在文章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 2、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清爽新鲜()生命力旺盛()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中写草原的天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____________,欢乐的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案 冀教版

柳笛和榆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 3、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指名说)那同学们想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吗?好,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和作者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揭题质疑。: 1、课文围绕柳笛和榆钱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三、介绍阅读方法。 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自学的收获。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1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8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积累优美 的词句、语段。认识总分结构的文章。 4、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 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有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生共同书写课题,重点指导柳字书写。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猜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柳笛,榆钱(课件出示柳树,榆树,柳笛)二、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三遍,找出写柳笛和榆钱的段落

指名读2、3段描写柳笛,4段描写榆钱。 三、分析课文2、3自然 1、学生大声读 2、3段找出柳笛的制作方法(指名说) (课件出示)春天,我们折下一枝小手指粗的柳枝,拿 小刀切割齐整。然后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愿意 怎么吹就怎么吹。 齐读这段话找出做柳笛时的动作,“折下”“切割”“搓 一搓”“猛一抽出”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 方法跃然纸上。 再读这段话体会做柳笛带来的快乐。 2、柳笛做完了,它可以吹出什么样的声音来呢?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 柳笛声是由柳笛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俏,“吱吱”的像雏鸡叫。 指名学生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分角色读一读。 2、手心和嘴唇为什么是绿的 3、柳笛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现做现吹,放一 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 小结,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让春天那换了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

人教版初中语文《柳笛和榆钱》课文原文阅读

《柳笛和榆钱》课文原文阅读 3* 柳笛和榆钱 奶奶说:“打罢春,阳气升。” 我问:“什么是阳气?” 奶奶沉思了一会儿,又看看门外,答道:“我也说不清,你去看吧。” 外面,风尖溜溜的,天仍然很冷。几棵老枣树佝偻着腰,站在院墙外,铁锈色的枝杈向四面支着,又干又硬。几片菜园都整好了地,因为不到三月三,还没点下瓜豆,怕霜冻。几只麻雀从柴草垛里钻出来,叽叽喳喳叫一阵,又钻回柴草垛。那条小河,在村头绕了五道弯儿,水面结着冰,像玻璃镜,耀人眼。河当中的冰裂了缝,向外冒着气泡儿,或许是鱼儿在水下憋急了,便不住地吐泡泡儿吧。几只鸭子在冰上走,不时滑倒,走到冰缝宽的地方,想往下拱,拱不进去,拍拍翅膀,嘎嘎叫起来。河岸的柳林,近看呈灰色,远看呈黄色,细瞅瞅,枝条上已经长出小米粒儿大的疙瘩……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传来,住在村东头的奎五爷走出村,急匆匆跨上村头的小桥。 “五爷,你急着到哪儿去?”我迎上去问。 “去城里买拖拉机。”他说着,并没有停住脚步。 “买手扶拖拉机吗?” “不,买大拖拉机,光轱辘就有一人高呢!”

“买回来给商店拉烟、拉酒?” “不,犁地,收割,拉庄稼,打场……用处大着哩!” “那得多少钱哪?” 老人走远了,说的啥,没听清,只传来一阵朗朗的笑声,那笑声里洋溢着喜气。 路边,有一大片空地,长着枯了的狗尾草和已经泛绿的荠荠菜。张二伯正开着手扶拖拉机犁地。土冻得结实,犁铧像在石头里拱。拖拉机哒哒地响,烟筒里冒着烟。 我来到近前,跟着走了几步,看见犁沟里翻出冬眠的小虫儿,蠕动几下就僵了。 我问:“二伯,燕子还没叫,就犁地呀?” “这块地,今年种西瓜,得三犁九耙呢,不早动手不行啊!”说完,又是一阵朗朗的笑声。 风尖溜溜的,天气仍然很冷,可我觉得心里暖暖的了。“打罢春,阳气升”,真是是这样呢!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柳笛和榆钱》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柳笛和榆钱》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篇一:《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榆、沐、浴、呈、奉、混、弊”9个生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同学预先准备的基础上,让大家围绕“温馨家园的美丽童年”的话题交流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教师简单小结,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去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的故乡有怎样的风光? “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课文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三、默读课文,质疑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字、词、句和文章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交流学习的方法。文章的事件和情感学生一般都能把握,但深入的体味还要教师巧妙的引导。注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习。如文章中很多动词用得传神,要让学生学习体会,“探”“绿”“找”等,在语言环境中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四、朗读课文,以情会文 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再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故乡的热爱、童年的热爱、因文感情,因情见意,因意生情,使学生受到到美好情感的感染。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 五、多元评价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互相交流。 3.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原因。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篇二:《柳笛和榆钱》 学习目标 1、会认“榆、沐、拧、略、呈、奉、混、蔽”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4、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

柳笛和榆钱

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 3.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孩子们欢乐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2. 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我的设计”学法 教学过程: 立意(是什么):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的,特别农村小朋友的童年生活更充满乐趣。课余时间大家喜欢做什么呢?(小组合作,代表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的童年是生活怎样度过的。 板书课题。 二、课文主要内容。(小组确定,代表回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一遍,说说课文怎样介绍作者的童年生活的。 板书主要内容: 从小生活在北方农村的作者非常喜欢吹柳笛、吃榆钱,作者童年的生活充满了欢乐。 选材(有什么): 一、细读课文。 二、划分层次。(小组合作,代表回答) 看看课文通过几方面介绍作者童年生活的。 板书段意: 第一部分(1):作者的故乡在北方农村,那里的榆树和柳树并肩长着。 第二部分(2、3):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第三部分(4):清晨,作者和小伙伴折下一枝柳钱,吃到嘴里,那滋味真美妙。 组材(为什么): 一、再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顺序。(小组合作,代表回答) 大家为什么这样给文章划分层次? 因为课文先总写柳树和榆树给作者带来了欢乐,然后又分写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这是什么写法? 总——分结构的方式。 板书: 总——分结构的方式。 习作(最什么): 一、深入理解。(分组合作,自由交谈) 1、细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3.古诗两首.4.柳笛和榆钱

3.古诗两首导学案 主备人:罗素婉集备成员:蒙姜妮廖熙丹课型:精读课文备课时间:2012年2月14日上课时间:审核小组: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诗的生字,在诗中理解生字、词。 2. 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春天,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一、我会积累。 1. 描写春天的词语: 2. 描写春天的诗歌: 二、填一填。 生字读音音 序 部 首 组两个词生 字 读音音 序 部首组两个词 齿 苔 三、我把诗歌读3遍。第一遍读通顺,第二遍读流利,第三遍,边读边想,两 首诗诗中描写的都是季节的景色。 四、我可以理解这些词语。 晓:蒌蒿: 河豚:。欲 不值:怜:屐:。苍苔: 小扣:柴扉:关不住:春色: 五、想一想: 1.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 2.从“久”字我体会到 3.我喜欢的句子是:意思是 六、我的感悟;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柳笛和榆钱》导学案 主备人:罗素婉集备成员:蒙姜妮廖熙丹课型:精读课文 备课时间:2012年2月14日上课时间:审核小组: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9个生字:榆沐浴拧略奉混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句段。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初步认识课文是安总分安排材料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一、读课文学生字 1.读第一遍,把生字用“——”画出来完成下面练习。 ⑴.在生字上面注音,再给生字组词。 榆()浴()拧() 略( ) 奉( ) 混( ) 蔽( ) ⑵形近字组词。 浴()使()呈()浑()俗()驶()逞()挥()奉()与()设()榆()奏()写()没()喻() 2.读第二遍,把课文读通读顺完成练习。 ⑴.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柳枝一()柳笛一()榆树 一()树叶一()赞歌一( )大山 ⑵.照样子写一写。亮晶晶 3.读第三遍,读出感情,并思考下面问题。 ⑴.柳笛和榆钱是什么? 二、我会分析课文。 1.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画出来。 2.把你认为不理解的句子用“”画出来。 3.第1自然段与第2、3、4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4.“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这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柳树和榆树的喜爱之情。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5、“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这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对榆钱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6.想一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欢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柳笛和榆钱《榆钱饭》拓展阅读素材冀教版

刘绍棠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 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 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 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但是,十年内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五尺多高的汉子,每年只得320斤到360

三年级语文下册 柳笛和榆钱1教案 语文S版

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5

3.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和吃榆钱的快乐,表现 了作者对故乡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童年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由4个自然段组成,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在北方农村给作者带来了童年欢乐的美丽的榆树和柳树。 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文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榆树和柳树的秀美和情致。作者把 柳枝飘逸说成“长发披散开来”,柳树自由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说成“沐浴在春风里”;而榆树呢,则好像是顽皮、懂事的孩子,在和“我们”游戏,你看它正“把身子探出墙头”“向 我们招手”呢。从这些简洁、生动形象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无比真挚的感情。 第二部分(第2至3自然段),写做柳笛、吹柳笛的童年趣事。 第2自然段,写做柳笛、吹柳笛。做柳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乐趣。作者把做柳笛的 过程细致地描写出来:折下——切割——搓一搓——猛一下抽出,通过这几个熟练的动作,一管柳笛就做成了。接下来就是吹柳笛了,那真是特别惬意的事情,“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还可以吹出不同的音色“浑厚”的或“尖俏”的,随意发挥,自得其乐。“我们”常常是“绿着手心和嘴唇”的一副可爱又淘气的模样,“拿十几只柳笛回家”满足又得意的神情。 第3自然段,写孩子们能找出藏起来的春天的歌。柳笛过夜就蔫了,就无法吹响了。春天 是无处不在的,春天有优美动听的歌声,在树叶里深藏,但孩子们有巧妙的办法让人们听 到美丽的歌声——做一管柳笛快乐地吹奏它,人们就能听到动人的春之歌了。故乡的柳笛 很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吃榆钱。 第4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是并列关系,主要写摘榆钱和吃榆钱的快乐。榆树是很无私的,它给乡村的孩子奉献了鲜美的榆钱,让孩子们多了一份童年的享受和欢乐。榆钱晶莹、翠绿,鲜嫩可口,芬芳甜美,入口欲化,细细品来可以嗅到大地的气息,令人陶醉。孩子 们在榆树枝杈上吃着榆钱嬉戏,那是特别让人留恋回味的童年趣事。 总之,课文按总分的方式安排材料,条理清晰,思路明白。作者在对做柳笛、吹柳笛和吃 榆钱童年趣事的描写中,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对故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和同学们说一说,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怎样 的乐趣。应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味,形成一定的认识后,再和同学 们交流,在互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开阔视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 本课要求会认11个生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上下文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并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反复与生字见面,完成识字任务。理解文章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和榆钱》精品习题

练习样张: 3、柳笛和榆钱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 榆钱略微呈现怒吼 ()()()() 吱声浸润晶莹混合 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 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 三、词语仿写秀。 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榆钱给乡下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乐趣呢?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式来写一写。 1.看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 2.摘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 3.吃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

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它悄悄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嘴边溜过去。她赶上了马车,围着红缨的鞭子旋转。她吻着拖拉机的轮带,她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 1.你从短文里的那些事物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从这句话中,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春景图?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横线画出你做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感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8730588.html, 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尚艳红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0年第05期 《柳笛和榆钱》是语文S版第六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北方的故乡,那里春天里的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 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长发的柳树”和“把身子探出墙头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做柳笛、吹柳笛。在做和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着 春天的快乐,而春之声也随着柳笛的做出被孩子们找到并吹响。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 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煦暖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荡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美丽的地方。 阅读着文章,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童年时代。小时候,学校围墙外就是菜园子,而家属院围墙外也是大片的麦田。那时,每天放学后,那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了。春天到了,吹柳笛,捕蝴蝶,放 风筝……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撒着欢儿。看着作者描写的做柳笛时要“切割齐整”、“拧一拧”、“猛一下抽出”这些动作,我好像眼前又出现那熟悉的一幕:选柳枝,要在柳条返绿,而柳叶又没有长出之时。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小拇指粗细刚刚好。拧柳条时,如果用劲儿稍微一大,树皮就很容易裂开口子,那样,就前功尽弃了……如果没有亲自做一下柳笛,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的。如果没有亲自吹一吹柳笛,又怎会感受到“带着满嘴满手的绿色回家”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又是多么令人难忘的回忆。 教学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通过交流读书感悟,同学间互相补充,学生们很快从语言文字中找到柳笛和榆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从“披散着长发的柳树”和“把身子探出墙头的榆树”,学生们感到作者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来表明,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就像是 可爱的少女和调皮的少年站在春风里。它们就像是作者的好朋友一样。而在“做柳笛”这一部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拧一拧”、“猛一下抽出”,学生们也很快找出动词,说出作者非常喜欢做柳笛,说出在做柳笛的过程中作者很快乐……但是整节课,学生们的情感并没有真正和文本之间形成共鸣,那种在书中找到的快乐仅仅是作者的快乐而不是他们的,这种快乐就仅仅是浮于文字之上的,并没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是什么原因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