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七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翻译3大赋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一)重点实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方法思路|

★实词翻译推断“6法”

(1)语境分析法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2)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依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4)联想推断法

联想成语或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5)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

(6)古今比照法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对点演练|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翻译。

(郑)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1)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2)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

解析:(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高”,意动用法,“以……为高”。

(2)“目”,名词作动词,看作。

答案:(1)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认为他的德行高尚。

(2)(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参考译文]

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认为他的德行高尚。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卖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

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1)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

(2)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

..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解析:(1)复:一词多义,再。分别:古今异义词,分辨。(2)赍:一词多义,携带。对面:古今异义词,当着别人的面。

答案:(1)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

(2)(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

[参考译文]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窥探蝉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了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二)重点虚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方法思路|

★虚词翻译关注“3点”

(1)通读语句和前后文,看清句子中有哪些虚词?是处于句中还是句末?这些

虚词在句中分别有什么意义?起什么作用?在句末表什么语气?

(2)结合具体语境,逐一落实。代词,注意指代的内容;助词,分清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介词,看清介词的宾语,根据宾语作出合理的翻译;连词,看清连接的对象,并列、顺承、修饰一般不用翻译,转折、递进、条件、假设需要准确译出;语气词,要翻译出合理的语气。另外还要注意辨析是介词还是连词,是表停顿还是表判断,等等。

(3)翻译后,务必通读,消除语病和赘余,介词结构要调整。虚词的翻译,最容易出现赘余现象,也最容易出现分句间关系不明问题,需格外留心。

|对点演练|

3.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

..不可乎!

(2)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解析:(1)无乃:固定结构,表推测,翻译为“……吧!”。(2)盍:何不;何故。诸:第三人称,相当于“之”。

答案:(1)你刚才许诺给我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可以吧!

(2)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

[参考译文]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你刚才许诺给我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可以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