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挥历史教育育人功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2013-11理论创新促进了社团联合会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社联整合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院社团中推广社团建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4.建立对社团成员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团委与学管、教务部门沟通,把学生加入社团纳入学分考评体系。
学生加入社团参加活动并在考评中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让社员有机会参加奖助学金的评比等活动,杜绝了学生因加入社团而没有学分或为了获取学分放弃社团活动等现象。
这样就避免了年年进人年年出,年年都是新面孔的问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社团发展、形成长久不竭动力。
同时,对社团干部、先进个人等奖励落到实处,在学生入党、评优、选模等方面要给予社团学生一定名额。
5.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确保指导教师工作有实效2011年,我院出台了《社团指导教师选聘办法》,面向全院聘请有学管经验、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并设定指导教师最低和最高授课时数,同时给予教师加分奖励,在晋职晋级方面优先考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社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每年考评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对指导教师的工作和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定期举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实际授课情况,确保指导教师的工作在最大限度上取得实效。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弹性的工作,它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对社团工作进行正确定位,鼓励社团围绕宗旨开展特色活动、品牌活动、创新活动,打造社团品牌和特色,促进社团成员对社团文化的认同,加强对社团规范化的管理,加大对社团的投入,提高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才能充分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生产者、参与者。
(作者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编辑代跃先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注重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从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出发,就如何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问题进行探索。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优秀文化遗产的讲授,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道德水平、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勇于竞争、学会竞争的精神,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关键词:德育功能;伦理道德;文化遗产;开拓进取;竞争意识;思想情操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32-01新教材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来看,虽从教学入手,但首先必须从育人着眼。
如果忽视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仅仅死读书,那么迟早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下面本人谈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与同行共勉。
1通过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的讲授,提高学生的理论道德水平。
历史知识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
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活动来讲伦理道德,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本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理论道德观。
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这些先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品质,在历史教材中闪闪发光。
充分发掘这些教材的内涵,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伦理道德观和优秀品质的讲述,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通过讲授历史教材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
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7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专题论文摘要:本人主持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文科学生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和分析,参见拙文《管窥高中历史课德育现状》,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xx年第四期。
对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旨在探讨应对的举措。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现状德育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当今中学德育和历史课程德育的现状和困难,笔者也思考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品质境界在时代的影响下,当今学生“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与物的距离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拉远了,在他们身上缺失中华美德。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在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正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
在高中历史课中穿插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品质境界。
爱是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中华美德的象征,是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有利于家庭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孝悌是仁爱的表现,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诸子百家思想是国学精华,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兼爱非攻”……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为首德,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仁爱孝悌品德的良好素材。
我国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重义轻利”则是传统精神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舍生取义”、“见得思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名言警语,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以褒贬劝诫。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尚“礼”的传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建筑、科技……不论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这种谦和礼让之气,翻开史书,此类的言论更是无处不在。
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价值之我见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育人价值。
我认为,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不同文明的兴衰兴废,从而形成对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认识。
同时,历史学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
此外,历史学科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壮丽篇章,还会意识到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不幸和悲剧。
这些历史事件将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当下的情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由前人的努力和牺牲才得以成就的。
学生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下,会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愿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历史学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和事实,更重要的是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因果关系。
历史学科常常呈现给学生一系列事件和观点,学生需要具备辩证的能力去分析、评价和判断。
这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时能够客观理性地思考,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坚信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有责任感、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Jiao fa tan hang断史教学e实现学科育人-----------------------------------------------------------------------♦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徐颖历史教育有什么用?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间大道,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的发展。
历史教育是最直接、最朴实的育人教育。
无论哪门学科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的目标,那就是立德树人。
如果脱离了这一根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都将失去了意义。
如何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呢?_、学情分析是前提既然教学的本质是"育人”,那么学科育人的落脚点就应当首先从认识学情、分析学情、掌握学情入手。
教师只有认识到历史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有着鲜活生命的人,我们才能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推进历史教学,去实践学科育人。
因此,做好准确而全面的学情分析也就成为了落实历史课堂学科育人的重要前提。
全面分析学生年龄阶段、成长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要求,更是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自我成长是根本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落实历史课堂学科育人的根本还在于教师的自我塑造与成长。
育人先育己。
如果说育人是教学的灵魂,那么教师便是课堂的灵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真谛。
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修养外,更重要的是应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陶行知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需要。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
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育人,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美德育人,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教师的自我成长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成长;另一个是教师人文修养、道德品质的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中育人功能的体现,文章内容如下:
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检验青少年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公民。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通过对历史的认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行使全方位、综合性思维,明白发展潮流,让他们学到价值观、道德观、精神观念。
二是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打开学生思想的视窗,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中,通过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实践中削弱一些不良习惯,并培养正确的价值,健全情感以及增强学习兴趣。
四是以人为本,育人为目的。
历史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的教育成长为目的,给学生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不但要给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历史深究,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学习新的知识,激发更多的见解。
经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育人功能,有助于实现杰出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助于为未来社会和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要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就可以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充满活力的精神,努力完成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不断提供更具优势的人才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根本。
实际上,历史教学也只有把育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团结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和完善;个人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起真诚的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
而作为当代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把它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主要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力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实践学生育人目标。
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教育学生做世界公民历史是专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内容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正面的素材是榜样,反面的素材也是教训,如果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而言,学会在社会中融洽和谐地生活是首要事情。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纪守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视野开阔,具有包容胸怀的世界公民。
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
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范文一:历史教育素质教育论文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历史学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
因为历史长河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极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还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而关于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历史课程中都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进行历史,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
也就是说,相对于哲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思维逻辑,而文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
而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的历史,它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累积经验就更加全面和综合。
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价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的失衡,人们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以史为鉴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
历史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其具有综合性。
学史有助于明智,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现代价值就是能够让人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
[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传统。
历史教育中关于本国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对本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学习来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增强,从而增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心。
历史学科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在学校课程中被重视起来,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响应那时兴起的民族主义号召。
可见一国的历史也就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意志。
通过历史教学便能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使其成为国民理想的拥护者。
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历史是人类社会经验的积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教育旨在通过研究和传承历史,使学生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从而培养其全面发展和公民意识。
历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事物,学生可以发展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不仅仅是一堆关于过去的事实,更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包含了各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互相作用。
学生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学会观察、分析和评价过去的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其次,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其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悲惨的教训。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到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伟大,也能认识到人类愚昧和残忍的一面。
历史可以提醒人们珍惜和维护现代社会中的各项权益和自由,也可以教导人们远离破坏和暴力。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人类团结、和谐与尊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培养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再次,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多元思维。
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各种文化的演进和碰撞。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培养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历史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多元化思维的接纳和包容。
另外,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源泉。
通过学习本国的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属社会的来龙去脉、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
这种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认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努力奋斗。
最后,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发挥人文历史教育功能研究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中,有一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其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是具备提高人文素养的功能的,进行人文历史教育也正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通过人文历史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人文历史,使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还能发展自己的审美观念。
这正说明了发挥人文历史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如何具体发挥起作用,本文也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历史教育功能一、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发挥人文历史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当今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死板的教材知识使历史丧失了趣味性,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是故事里鲜活的人物,而历史课本中都是从这些故事之中概括出来的条条框框,是需要识记的死板知识,无论多少有趣的故事最后一律被概括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教师没有教的欲望,学生没有学习的劲头。
而且,历史教育与现实脱节,多数学生觉得过去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很不看重学历史。
另外,现在的历史教育没有与人文教育相联系,而且多以政治教育为目的,这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重视人文历史教育,将历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将生动的历史展现给学生,不仅能让学生愿意学历史,而且人文历史教育有助于青春期的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
这都说明了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发挥人文历史教育的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人文历史教育究竟有哪些功能呢?二、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历史教育有哪些功能(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人文历史人文历史教育的开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人文历史。
现在的历史教育中,对人文历史的教育是忽略的,学生对人文历史了解比较片面,更多地偏向政治、经济史的学习。
人文历史教育进行思想文化、社会发展史的讲授,学生学习后会对社会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
(二)人文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文素养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中,具有优秀人文精神内涵的故事有很多,把历史当作镜子,我们可以照见自己,既可以学习古人身上的精神品质,也可以对照自身,改正不足。
历史教育重在育人富裕县龙安桥中学何昌伟在意识形态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各种文化传媒处于鱼龙混杂的今天,人们的信仰开始模糊。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学生茫然、困惑、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其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
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弄不清楚是非曲直,也常常混淆了善恶美抽丑,普遍崇尚“非主流”。
看的书是《黑道学生》、《校园黑社会》。
目前在校园内甚至于出现了拉帮结伙相互争斗的团伙。
不难想象,这样一代思想偏离正轨的孩子无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一个毒瘤。
如果任其发展这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灾难,更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悲哀。
所以在中学生思想出现危机时刻,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在各学科教育中历史学科应当是首当其冲担当大任的。
杜威曾说过:“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因为历史以其博大精深承载着哺育国民的精髓。
其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民族辉煌与自豪及其所激起的爱国热情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历史学科所富有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如下:(1)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充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5)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因此,在历史教育中,我们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242019.3 (下)让校史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1●陈琳*摘 要: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功能。
本文以一所学校为例,阐释如何拓展校史研究视野、丰富校史内涵意蕴、围绕校史开展活动,更好地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史编写 校史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 文化认同1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基于校本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Y201847B)的研究成果。
*陈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功能。
即“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又可以传承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与精神文化,起到育人、咨政、宣传的作用”。
[1]因此,我们不应该让校史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线性记录上,还应该拓展校史研究视野,丰富校史内涵意蕴,围绕校史开展活动,更好地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
一、拓展校史研究视野1984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明确了对校史编写的态度。
各学校编写校史的一般程序为:校友会牵头,收集各界校友通讯录,整理校址变迁、学校取得的重大成就、杰出校友的事迹与荣誉等,然后按一定年份编写成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校史“志”的成分居多,因为史料的真实、丰富只是“志”的基本要求,而史学校建设与发展书还需要多侧面、多视角的史料支撑。
唯其如此,校史研究才有自由思辨的空间,才有足够的基础从中凝练育人的文化理念。
具体来说,纳入校史的领域除了上述内容,还应该包括图书馆史、教师史、建筑史等等。
以图书馆史为例,福建F中学的图书馆升级改造,改造时间长达一年多,施工期间,图书馆的藏书分散搬迁到学校三个地点,继续为师生借阅服务。
图书馆改造结束之后,要把藏书搬回图书馆并且分门别类上架,工作量是巨大的。
浅谈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作者:王斌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6期摘要:关于历史教育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社会功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育人功能(以道德建设为中心)两大类。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育人功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其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应注意把德育贯穿于历史教育的全过程,以人为本,以史育人,让每位学生在历史教育中,既学到丰富的知识,又感悟出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育育人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47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作为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着重谈谈如何在历史教育中突出其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育人功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关于历史的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社会功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育人功能(以道德功能为中心)两大类(本文着重谈一点育人功能的体会)。
根据新课程理念,历史教育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不仅要提高学生认知方面的水平;而且要使学生在思想、心智各方面都实现和谐的发展。
因此,历史教育必须注意德育和智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必须坚持以智育为基础,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通过生动有效的历史教育,让学生树立认识社会、评价事物的标准,用这些方法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养成追求真理,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应该重视各学科教育的环节渗透,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育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特殊的作用。
这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意识教育等教育只有用历史的骨架来支撑,才能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论发挥历史课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功能[摘要]高职院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而历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因此,高职历史教师应担负起人文教育的重任,切实发挥高职历史课的人文教育功能,积极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历史课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高职教育中“重技术而轻人文”的弊端以及由此造成的“高职生素质较低”的后果也越发凸现出来。
如何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历史教学具有一般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的主阵地。
一、高职历史教学要“目中有人”高职历史教学要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重视学生,重视他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重视他们的现实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关心历史出于关心现实,关心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即关心自己的生活感受。
这样才能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从漫不经心到主动参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比如说,在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课上,老师往往要讲“什么是历史?怎样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什么是历史感?”等问题。
笔者一般不用讲授法告诉学生现成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从现实中追寻历史的踪迹。
基于此,笔者首先让每一位学生写自传,要求写出自己的特点,并提示:你出生后发生的有可能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你是怎样知道的?它们发生的原因你了解多少?哪些事你并不希望它发生?为什么?你认为如何可以避免?你希望以后能发生什么事?为什么?学生们写得很认真,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一个自传。
或许每一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历史。
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笔者往往强化人物的经历和人性化的细节,把伟人当作凡人来讲,更显其伟大,也方便学生推己及人,在潜移默化中明是非受感召。
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总结汇报校史是学校历史的简称,是学校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校史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我对校史育人功能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首先,校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生们在了解了学校的辉煌历史和杰出校友的事迹后,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望。
校史中的成功故事和典型经验激励着学生,让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同时,学校的优秀校友也成为学生奋发向上、追求梦想的榜样。
其次,校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当代见证者和受益者,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会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同时,学校举办的校庆活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热爱学校,为学校的荣誉而努力。
第三,校史可以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
学校的传统和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和传承校史,学生们能够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的文化熏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追求。
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最后,校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校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了解许多真实的人生故事和成功的秘诀,从中受益并获得启发。
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校史中的优秀典型,认识到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习校史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校史育人功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校史,学生们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豪感和归属感,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注重校史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有志气、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育人作者:王芳概要:德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历史教学也应充分发挥史鉴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历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承载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广博智慧,向来被当作治国与育人之学,发挥着资政育人的特有功能。
这也就是以史为鉴。
司马迁在写《史记》是说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史学的借鉴作用,往往将其余国家的治乱兴衰连在一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由此可见,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结合时代,贯彻古为今用原则,以古鉴今,探今溯古,继往开来,以更有力地启迪学生,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具体来说,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学会做人,即道德教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人物、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楷模。
他们的言行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怎样做人,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二是学会生活,即思观观念教育,通过历史学习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点。
三是学会学习,即让学生以史鉴今,通过了解人类发展的过去,从中掌握文明发展渊源,理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特点,从而为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国际问题提供指导。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朝代治乱兴衰更替,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摘要:当期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转化成学生可吸收的知识储备,是当代历史老师传承历史知识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历史教育不光是历史知识教育,同时也是人文课堂教育。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如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中国论文网/1/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教育课堂教学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在历史知识教学的同时,适当兼顾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依靠单一的人文课堂,而是应该在各种学科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
历史课程中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文化积淀和民族传统,所以应当通过合适的方式,透过历史的云层看出淹没在滚滚波涛之中的宝贵的中华人文精神。
一、历史课程中的人文主义概述(一)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诉求,比如在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使人们安居乐业就是最好的人文精神。
在唐宋元明时期,维护士人阶级的文化传统就是当时社会所表现的人文精神。
民国以来,由于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入以及我国封建统治的崩塌,人文精神也被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
总的来说,人文精神就是号召社会对人性的关注,提高对尊严的理解,以和谐和宽容的方式处理各种矛盾,他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信仰,把人的思维从狭隘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实现“天下大同”的愿景。
(二)历史课程中的人文主义教学目标对于人文主义与精神,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通过文章表现,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表现,还可以运用更加丰富的舞台提高人文精神的传播。
高中历史课堂无论是教材的知识覆盖面还是思维开发深度,都有着较为便利的人文教学条件。
因此,高中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以通过厚重历史来阐述人文精神中核心的内容。
此外,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历史课程也应该适当提倡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关注人类发展等基本人文精神的讲解和传播。
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初探论文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初探论文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最为丰富。
历史学科如能充分发挥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挖掘教材素材,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把它和共产主义道德、现实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其教育效果臻于最佳。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点、精神支柱。
爱国,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感情,每个民族都有一道爱国丰碑筑起的历史长廊。
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不仅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有着十分独特的人文价值。
为国为民而献身的英雄烈士、志士、仁人、科技精英、文化巨子,他们都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民族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又是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久以来曾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天,不少国家和地区仍把我国传统美德作为公认的道德规范。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机渗透,把中国历史长河中光耀千古、灿若群星的优秀人物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三、国情教育国情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自然国情教育,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气候、地理生态等;历史国情教育,包括民族历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源流、文明发展及成果等;现实国情教育,包括国家现行的社会性质和制度、经济反战情况、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发展情况等;比较国情教育,包括和外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比较及综合国力比较等。
目的是让学生知己知彼,了解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认识越来越激烈的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当代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摘要:历史学的是过去,但为的是未来。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新世纪、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历史以其独特的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新世纪、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落实的。
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落实学校教育改革方针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过程中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应试教育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与活力的发挥。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历史学科等人文学科受到功利性挤压,成了中学里的“小”学科,不被学校领导和学生所重视,甚至即使将来要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学生,也
把历史学习作为一种为了升学的暂时选择。
这严重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制约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与活力的发挥。
主要表现在:
1、受应试教育的左右,历史教学仍是比较典型的传授知识型的教育模式。
中学历史学科所担负的三项任务: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但在考试导向的体制下,教师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对史料的归纳、分析等解题能力的培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环节明显弱化,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史料堆积和史料解读分析,这种教育模式大大弱化了历史最主要的教学功能,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障碍和学之乏味的沉重负担。
2、学生学习成绩同能力背离。
按照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
这是在能力层级上所提出的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过程。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不得不代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或归纳。
这样做事实上把课程标准要求的不同的能力要求统统降低为识记和解题能力技巧这
些基本的层级。
3、在学习方法方面,死记硬背,忽视了历史的真谛。
学习历史,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是应该记住的,但是历史的真谛在于聆听历史说话,以史为鉴。
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历史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方法。
原因很简单,由于考试导向,教师必然在考试命题可能性大的“重点”部分多着笔墨,让学生
反复练习,反复背诵,把本来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过程统统格式化成背景、目的、原因、内容、影响、启示等程序化模式或者干脆分解为若干试题,结果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历史,学会做人,学会思索,学会生活。
历史教育无法充分体现其功能,成为死记硬背、干吧吧的往事。
二、历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1、必须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历史,充分了解国情。
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在这一方面,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
通过历史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祖先曾有的辉煌,追寻英雄人物的斗争足迹,牢记民族史上耻辱的一页,可以使学生从古今中外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古为今用。
2、历史教育应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全面的历史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不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而且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3、历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
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
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摧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
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
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4、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的意志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和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
历史表明创新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常常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众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创造者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意志品质。
古今中外凡作出过重要发现和发明的创造者,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人类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和改革,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创新成就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
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5、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
日本侵华时,在沦
陷区曾不准中国人民学习历史,以期奴化中国人民。
如果我们自弃国史,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
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 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历史学的是过去,但为的是未来。
我想,历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发挥,不仅在于宏观的教育决策上要重视历史,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历史工作者、教育者的自身努力,我们自身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现,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显示历史的魅力,激发人们学习历史,并帮助学生听懂历史说话。
参考文献:
《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